㈠ 營養配餐的計算步驟
1、查中國膳食調查表20歲的人需要的能量是多少,大概是2400,男女不一樣。
2、各求早餐(30%),午餐(40%),晚餐(30%)需要多少能量。
3、求碳水化合物(60%),蛋白質(15%),脂肪(25%)所需要的量是多少。
4、配餐主要包括主食和副食,主食主要計算碳水化合物的質量,副食主要計算蛋白質的質量。
5、根據營養成分表,自選食物,對其計算。
㈡ 營養配餐一日三餐計算公式
能量(千卡)=理想體重(千克)×每千克理想體重每天需要的能量(千卡/千克理想體重/天)
註:理想體重(kg)=身高(cm)-105
每千克理想體重每天需要的能量,可以根據大多數輕體力勞動者的體質指數(BMI)計算。BMI=實際體重(kg)/身高(m)²
BMI 每千克理想體重每天所需能量
消瘦 <18.5 35千卡/千克/天
正常 18.5~23.9 30千卡/千克/天
超重 24~27.9 20~25千卡/千克/天
肥胖
≥28 20~25千卡/千克/天
例如一位身高163cm,體重50kg的女性。
理想體重=163cm-105=58kg
BMI=50kg/1.63m×1.63m≈18.8(屬於正常)
對照上表,該女性每千克理想體重每天所需能量為30千卡/千克/天
每日所需能量=58千克×30千卡/千克/天=1740千卡
即可得到此女性每日所需能量為1740千卡
㈢ 每人每日營養素攝入量計算表怎麼計算
每人每日營養素攝入量計算方式:
一、舉例:某65歲老年女性的一日食譜如下:
早餐:鮮牛奶一杯(200g),饅頭一個(小麥標准粉100g);
中餐 :米飯(粳米,標一100g),豬肉炒芹菜(豬腿肉100g,芹菜250g,醬油10g,大豆油6g,鹽2g);
晚餐 :米飯(粳米,標一100g),生菜豆腐湯(生菜100g,豆腐100g,大豆油6g,鹽2g),清蒸鱸魚(200g)。
所食用食物的成分表(100g可食部含量),如圖所示
基本合理,晚餐能量攝入量略高,早餐和午餐略低。
5、優質蛋白質所佔比例:
優質蛋白質所佔比例=(動物蛋白+豆類蛋白)/總蛋白質=(6+17.9+8.1+21.6)/83.7×100%=64.0%,大於30%,故優質蛋白質攝入量充足。
㈣ 食物中某營養素的含量怎麼算
每百克含蛋白1~3克,脂肪不超5克,添加劑不超過3種,鈉不超0.1克。
2 衛生部的《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
(四十三)獲得營養成分含量的方法。
1.直接檢測:選擇國家標准規定的檢測方法,在沒有國家標准方法的情況下,可選用AOAC推薦的方法或公認的其他方法,通過檢測產品直接得到營養成分含量數值。
2.間接計算:
A. 利用原料的營養成分含量數據,根據原料配方計算獲得;
B. 利用可信賴的食物成分資料庫數據,根據原料配方計算獲得。
對於採用計演算法的,企業負責計算數值的准確性,必要時可用檢測數據進行比較和評價。為保證數值的溯源性,建議企業保留相關信息,以便查詢和及時糾正相關問題。
(二十一)關於能量及其折算。
能量指食品中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等產能營養素在人體代謝產生能量的總和。
營養標簽上標示的能量主要由計演算法獲得。即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膳食纖維等產能營養素的含量乘以各自相應的能量系數(見下表)並進行加和,能量值以千焦(kJ)為單位標示。
(二十二)關於蛋白質及其含量。
蛋白質是一種含氮有機化合物, 以氨基酸為基本單位組成。
食品中蛋白質含量可通過「總氮量」乘以「蛋白質折算系數」計算(公式和折算系數如下),還可通過食品中各氨基酸含量的總和來確定。
蛋白質(g/100g)=總氮量(g/100g)×蛋白質折算系數對
(二十三)關於脂肪及其含量。
脂肪的含量可通過測定粗脂肪(crude fat)或總脂肪(total fat)獲得,在營養標簽上兩者均可標示為「脂肪」。粗脂肪是食品中一大類不溶於水而溶於有機溶劑(乙醚或石油醚)的化合物的總稱,除了甘油三酯外,還包括磷脂、固醇、色素等,可通過索氏抽提法或羅高氏法等方法測定。總脂肪是通過測定食品中單個脂肪酸含量並折算脂肪酸甘油三酯總和獲得的脂肪含量。
(二十四)關於碳水化合物及其含量。
碳水化合物是指單糖、寡糖、多糖等的總稱,是提供能量的重要營養素。
食品中碳水化合物的量可按減法或加法計算獲得。減法是以食品總質量為100,減去蛋白質、脂肪、水分、灰分和膳食纖維的質量,稱為「可利用碳水化合物」;或以食品總質量為100,減去蛋白質、脂肪、水分、灰分的質量,稱為「總碳水化合物」。在標簽上,上述兩者均以「碳水化合物」標示。加法是以澱粉加糖的總和為「碳水化合物」。
(二十五)關於食品中的鈉。
食品中的鈉指食品中
㈤ 食品營養學計算一天食譜
以大多數女性每天攝入1800千卡能量為例,運用營養搭配原則來設計出一日三餐。
早餐:咸麵包2份2片(對應麵粉50克),雞蛋1份1顆,純牛奶1.5份1包,蚝油生菜(生菜0.3份180克、橄欖油1份10克、蚝油少許)。
午餐:雜糧饅頭3份120克(對應麵粉75克),蒸地瓜1份100克,大白菜豆腐肉絲湯(大白菜0.4份212克、北豆腐1份100克、肉片1份50克、花生油1份10克)。
加餐:紅富士蘋果1份216克,核桃0.5份7克。
晚餐:湯面3份225克(對應麵粉75克),白灼西蘭花(西蘭花0.3份75克、橄欖油1份10克),蒸帶魚(帶魚1份71克、蒸魚豉油少許)。
(5)食物營養配餐計演算法例子擴展閱讀
配餐注意事項
具體每個人每天需多少能量可以通過公式計算:能量=理想體重(千克)×每千克理想體重每天需要能量(千卡/千克理想體重/天)。
其中理想體重(千克)=身高-105,每千克理想體重每天需要的能量可以根據大多數輕體力勞動者的體質指數(BMI=體重(kg)/身高(m)2,BMI<18.5為消瘦,BMI在18.5~23.9為正常,BMI在24~27.9為超重,BMI≥28為肥胖)來計算。
其中,消瘦者應為35千卡/千克/天,正常者應為30千卡/千克/天,超重、肥胖者應為20~25千卡/千克/天。
㈥ 人體一天所需哪些營養,量是多少怎麼計算的
人體一天需要的熱量是這樣計算的:
絕大多數的女性,每天攝入熱量可以控制在1500大卡左右;男性可以在1800大卡左右。同時最低熱量攝入不要低於1200大卡。
一、計算方法
1. 簡單的演算法:
REE(靜態能量消耗值)= BMR(維持基本生理機能的最低熱量值)× 1.1
例如一個姑娘體重為58公斤,
那麼她一天下來的 BMR = 58(公斤) × 24(小時) = 1392(大卡)
她一天下來的 REE = 1392 × 1.1 = 1531(大卡)
2. 比較精確計算的方法:
因為每個人每天所需的熱量,都會隨著活動量而有所不同,因此必須把活動系數算進去,才能得到真正的基本熱量值。
女性REE = (10 × 體重) + (6.25 × 身高) - (5 × 年齡) - 161
男性REE = (10 × 體重) + (6.25 × 身高) - (5 × 年齡) + 5
舉上述的姑娘為例,其身高為160公分,年齡為25歲,那麼她一天下來的
REE = (10 × 58) +(6.25 × 160) - (5 × 25) - 161 = 1294(大卡)
由此看來,多元化考慮體重、身高和年齡狀況,和前面計算方法所得的結果會稍有出入,但是誤差值仍是被允許的。
二、由活動系數計算出每天所需的熱量
每天所需的熱量 = REE × 活動系數
[不動活動狀態的活動系數:卧床(全天)1.2;輕活動生活模式(久坐或緩步)1.3;一般活動度 1.5~1.75;活動量大的生活模式(重工作者)2.0。]
再以上述姑娘為例,她是屬於一般活動度的上班族,其活動系數約為1.5,如果以上述第二種方式得到的REE來計算,
其每天所需的熱量 = REE × 活動系數 = 1294 × 1.5 = 1941(大卡)
三、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
健康、最有效率的減肥速度是每周減0.5-1公斤。因為,過速的減肥不只對健康無益,還可能造成危險性很高的酮酸中毒,而且復胖率也比較高。
首先,參考自己的理想體重,訂出目標體重,來決定想減掉的體重;再按減每公斤體重須減少7700大卡的熱量值,計算出欲達到目標體重所必須減少攝取的總熱量;然後以每周減0.5~1公斤為標准,決定合理的減肥期間,再將必須減少攝取的總熱量除以天數,得到每天必須減少攝取的熱量;最後,將前面計算的每天所需的熱量,減去每天必須減少攝取的熱量,就是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
仍以上邊的姑娘為例,她的身高160公分,體重為58公斤。
其標准體重 = 51 + 0.5 (身高-155) = 51 + 0.5(160-155) = 53.5(公斤)
由於她的身材是屬於小骨架的,標准體重必須向下修正3%~5%,所以她為自己定下的目標體重是52公斤。她想利用三個月的時間,將體重由58減至52公斤(平均一周減0.5公斤),於是,她通過以下算式,找出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
想減掉的體重 = 目前體重 - 目標體重 = 58-52=6(公斤)。
三個月內必須減少攝取的總熱量= 6 × 7700 = 46200大卡。
每天必須減少攝食的熱量 = 46200 ÷ 90(天) ≈ 513大卡。
減肥期間每天必須攝取的熱量 = 每天所需的熱量-每天必須減少攝食的熱量= 1941 - 513 = 1428(大卡)
也就是說,只要她有恆心每天將飲食攝取熱量控制在1428大卡,三個月後,一定可以由58降到52公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