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網路閱讀的危害
主席:各位老師、同學,2007年初二年級辯論賽今天將決一雌雄。他們將對"中學生上網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展開一番辯論。正方代表隊,他們的立場觀點是:中學生上網利大於弊;反方代表隊,他們的立場觀點是:中學生上網弊大於利。//
正方一辯:謝謝主席!各位老師、同學、對方辯友,大家好! 人類將步入信息時代,網路越來越強烈地介入我們的生活,越來越貼近我們中學生。中學生上網到底是利大還是弊大呢?我方堅信:中學生上網利大於弊。我將從4個方面來闡述我方觀點:
1.必要性。這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信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膨脹和爆炸,未來的世界是網路的世界,要讓我國在這個信息世界中跟上時代的步伐,作為21世紀主力軍的我們,必然要能更快地適應這個高科技的社會,要具有從外界迅速、及時獲取有效科學信息的能力,具有傳播科學信息的能力,這就是科學素質。而網際網路恰恰適應了這個要求。鄧小平同志不是說:"計算機要從娃娃抓起"。
2.實用性。網路世界資源共享,它就像一個聚寶盆,一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富金山",誰勤於在這座金山上耕耘勞動,誰就會有所得。你可以從中最快地查找學習資料,可以學會更多課堂外的知識,並靈活地運用課內知識,促進思維的發展,培養中學生的創造力。上網還可以超越時空和經濟的制約,在網上接受名校的教育,有什麼問題,你也盡可以隨時通過E-mail請求老師的指導。而且互聯網上的互動式學習、豐富的三維圖形展示、語言解說等多媒體內容,使得學習變得輕松、有趣,這是任何教科書都不可能具備的。
3.現實性。我省的曙光工程就是為了快速推進教育信息化,在我省每所中小學建立網際網路教室,普及計算機網際網路知識,推動中學生家庭上網,實現遠程教育與知識共享為全省中小學生提供免費的網上課內外輔導培養中小學生學習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興趣與意識,培養學生獲取、分析、處理信息的能力。再看看我們身邊,學校的網站不正搞的紅紅火火,林壽樺書記、陳欣老師不也建議大家去學校的網站看一看嗎?年段、班級的網頁不也都在緊鑼密鼓的製作嗎?
的確,作為一種新生事物,網路存在著一些弊端,但中學生處在學校的教育之下,學校要加強對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教育,培養學生對是非、美醜、善惡的判斷能力,塑造學生良好的道德和行為規范。在老師的正確引導和家長的指點下,必能使我們以一個正確的心態來應用網路這種工具。
21世紀將是計算機網路時代,今日的莘莘學子將擔任未來社會的棟梁。了解和掌握計算機網路知識,就是闖盪未來信息時代的最強有力的武器。讓我們相信,我們今天所付出的一點一滴的努力,終將會聚沙匯塔,終將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所以,我再一次陳述我方觀點:中學生上網利大於弊。 //
反方一辯:謝謝主席!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大家好!剛才對方辯友津津樂道地談網上教育,但網上教育不過是商家的誇大其詞的炒作罷了。不僅在中國,即使在美國權威雜志《今日美國》的調查表明:86%被調查的教師、圖書管理員以及電腦管理人員相信,孩子們使用網際網路不會提高他們的課堂成績。
剛才對方辯友滔滔不絕,無非是向在座各位展示了網路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和方便性。但我奉勸您對中學生上網可不要霧里看花,我願借對方一雙慧眼,把網路的利弊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從量上說,目前網路有三個難以解決的問題:第一類是網上安全問題,主要是指黑客、病毒和網上欺詐等;第二類是指傳播色情暴力和仇恨的不良信息;第三類是形形色色的信息污染和垃圾,就在對方辯友慷慨激昂的四分鍾陳詞里,全球主要網站已經被黑客入侵了近200次,全球互聯網計算機可能已經被最新病毒感染了170萬台次……現實中,中學生上網已帶來了諸多危害:
其一,據一項調查顯示,不少的中學生成了小"網蟲",沉湎於網上,將90%的時間用到網路游戲上,做了網路的俘虜,為網路所累,痴迷於"網吧"、"聊天室"不能自拔。不僅耽誤了學習,甚至犯罪,據2000年4月《廣州日報》報道,一名15歲的中學生為了"隨心所欲"地上網玩網路游戲,竟然殺害自己的表姐,以達到佔有她電腦的目的。
其二,中學生極易沉浸到網路的虛擬化生活空間中,一旦回到現實社會就產生一種孤獨感,患上"網路疏離症",成天高唱:網路是我家,我的眼裡只有它。這樣對心理造成嚴重損害。同時在生理上中學生正處於快速發育時間,但是他們一上網就是四、五個小時,不僅眼睛超負荷運轉,危害視力;也使得脊椎變形,真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所以網路的這么多弊與網路在信息交流方面的快捷性、方便性這一利相比,難道不是弊大於利嗎?
其次,從質上說,我們今天討論特定主體是中學生,他們是特殊的群體,他們易於接受新鮮事物,求知慾望極其強烈,但他們生理、心理還未成熟,對待新事物缺乏辨別是非的能力、自製力差。這些固有的特徵,與網路固有的問題,在本質上就構成了中學生與上網之間固有的不可調和的矛盾。
所以現實迫使國家機關頒布關於網路管理的專項法律,但網路的開放性、自由性、無疆域特徵也導致了法律難以奏效。正如尼葛洛龐蒂所指出的,在網路世界裡,人類社會現存的法律,就好像一條條"在甲板上叭嗒叭嗒拚命喘氣的魚"。所以,在目前及可預見的將來,網路的種種弊端仍然存在。也許將來某年某月某日,網路將成為一方凈土。但一萬年太久,我們只爭朝夕,現實是網路已經對中學生的身心構成了不同程度的傷害。
同學們,面對我們的夥伴自投羅"網",而一"網"情深,為避免"網"事不堪回首,我們呼籲該下網時就下網,清清爽爽好時光。 //
正方二辯: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對方辯友大家好!首先我想指出對方辯友在剛才陳詞時犯的一些錯誤。 首先,對方辯友說美國有80%的教師、圖書管理員經過調查發現,他們的孩子不能通過網路來提高成績,可是我要問對方辯友,現在成績能代表素質嗎?我們國家現在正在推行素質教育,如果你們光講成績,那豈不是又回到了應試教育的死圈子裡嗎? 還有對方辯友舉出種種的特例來證明網路對我們中學生的弊端。但是,我要說任何新事物在新生階段總會產生一些不適應弊端,像工業革命以及各種封建生產關系等,雖然在剛產生時造成一定的壞影響,但我們能否定它的偉大嗎?目前我國正在推行素質教育的政策,在信息時代里,網路與素質教育可以說是一家人,其原因是網路可以打破時空界限,達到人們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相互之間的互動交流,網路這個優勢對素質教育幫助極大,可以說是給素質教育工作推上了雙翅。 由於網路對素質教育的幫助,目前出現了"網上遠程教育"這個名詞,中學生可以通過網路周遊全球各地名牌學府,訪問著名的圖書館,查詢任何所需資料,足不出戶就可參與學術研究,通過互聯網從廣泛的范圍內選擇適當科目進行深造,藉助在線公布的課程資料,從容地完成學業,考試後可以馬上知道成績,有了問題可以隨時通過電子郵件請求老師指導。例如,北師大實驗中學前幾年就與北京電報局合作在東方網景網站上推出了北師大實驗中學網校,實行同步教學,每周網校教學內容全部由實驗中學年級各學科各周進度保持一致,讀者在全國各地通過上網都可身臨其境地接受全面教育。 目前,我國好學校和好老師並不多,不能完全滿足所有好學的學生對知識的渴求,互聯網可以把原來限於有限時空里的優秀教學內容無限擴大,所有能上網的中學生都可以在網上接受到全國一流中學的良好教育,所以上網就顯得尤為重要。 //
反方二辯:各位評委、各位同學,大家好!剛才對方辯友說上網可以查資料,但是中學生上網就是查資料嗎?同時對方把"上網"等同於"網上教育"這不明擺著偷換命題嗎?那麼你對許多中學生網上聊天、搜尋色情信息,作如何解釋呢?這就是所謂的"教育"嗎? 下面我將系統地陳述中學生上網所造成的種種弊端:
第一、網上的信息良莠不齊,經常上網獲取那些零散和不系統的知識,不但不會提高中學生的能力,反而會比以往退化,而且還有不少中學生,因為無法處理過量的信息而患上"信息焦慮"等精神病。此外,據英國的米德塞克斯大學的蒂姆萊貝教授統計,網上非學習信息有47%與色情暴力有關,一旦學生接觸到這些信息,那後果將不堪設想。
第二、由於網路對中學生具有無限吸引力,所以導致很大一部分中學生沉溺於網路,從而患上"網路上癮症"、"網路疏離症"等新型的精神性疾病,這些網蟲們不要家人不要同學,脫離現實生活,完全是一群有著程序化思維的類機器人。
第三、網路傳播誘發中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沖突,由於網上傳播的大多是以西方發達國家的信息為主,這往往與接觸這些信息的中學生腦中積淀的中國文化產生沖擊,嚴重的會形成另一種殖民主義。
第四、網路語言的大量使用弱化中學生的民族文化素質。網路上以英語的使用率和內容為最多,分別為84%和90%,網上的錯別字、病句隨處可見,中學生長期與這種語言環境接觸,不能不令人擔憂。
最後,我提醒對方辯友不要對大量事實聽而不聞。 //
主席:大家可以看到在剛才的規范發言中,雙方辯手可以說是胸有成竹,志在必得。請接下來我們將進入考驗個人應辯能力的盤問階段,請大家領略一下辯手的鋒芒與銳智。除反方三辯的時間有限制外,其他隊員用時均為1分鍾,先請反方三辯提問,時間為20秒。 //
盤問階段 //
反方三辯:剛才對方辯友舉了我校網站的例子,可是附中網校里有許多信息垃圾,這也是前不久兩代會中校領導指出的。現在我請問對方辯友,如何解決中學生自製性差的天性與網路的三大問題呢? //
正方三辯:請對方辯友注意,任何新生事物在它開始階段部分都必不可少帶來一些弊端,但我們必須看到這些事物它們發展的前景和總的趨勢,那我請問對方辯友你是否承認在信息時代網路是一種重要的工具請正面回答是或不是。謝謝! //
反方一辯:對方辯友剛才或許沒聽清楚,在一辯陳詞中我已指出網路是一種重要的通訊手段,還指出網路的三大問題,這就說明了中學生上網弊大利,難道對方辯友沒有理解嗎?請問對方辯友,在網上這種虛擬空間中,人與人之間的交往往往帶著一個假面具,這與水中月、鏡中花有什麼區別?請正面回答! //
正方一辯:在網上交往真的沒意義了嗎?那怎麼會有那麼多人上網呢?請問對方辯友,如果中學生上網是弊大於利的話,那麼國家怎麼會把上網這個課程安排到計算機課程中來呢? //
反方二辯:我想首先指出,目前國家並沒有把上網課程安排到計算機課程中,還有如果真像對方辯友所說的話,那麼國家為什麼要制定法律禁止中學生進入地下網吧呢?再請教對方辯友,在中學生上網利和弊兼有的情況下,你是如何判斷利大於弊呢? //
正方二辯:我認為利是主流,弊只是在網路剛剛產生時不可避免的出現一些弊端,剛才的一辯三辯已經反復強調,可見了對方辯友沒有理解。請問對方三辯,學以致用,電腦上網作為一門課程是否需要學以致用,是否要把上網知識付諸於實踐? //
反方三辯:是要付諸實踐,但我們所說的上網並不是指所有的人。我們的前提是中學生,中學生的天性是判斷力和自製力比較差,對網上的信息垃圾它們能夠正確處理嗎?剛才對方辯友無法回答判斷利弊大小標准,我現在告訴大家,首先我們從數量上判斷,網路三大問題與其方便性和快捷性相比是三弊一利,難道對方辯友還要說利大於弊嗎?其次,從質上說,中學生自製力、判斷力差的天性弱點與網路三大問題是不可調和的固有矛盾。所以我方再次強調,中學生上網弊大於利。謝謝! //
主席:看來雙方都是能言善辯,接下來在自由辯論階段大家將會欣喜到更為驚心動魄的較量。雙方必須交替發言各隊累計用時為4分鍾。先請正方發言: //
自由辯論階段 //
正方:對方辯友始終沒有弄清楚中學生群體的特殊性。中學生處在學校的教育下,在老師的指導下,家長的管束,這難道還不能避免哪些弊端嗎? //
反方:剛才對方辯友說中學生在學校是受教育,那麼他們是否真的對網上信息有正確的判斷力呢?今天中午,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剛剛播出一條新聞,說的是在河南商丘剛破獲的一起叫"少婦美女"色情網站的報道;其中每天訪問該網站的有5700人左右,而其中50% 以上是中學生。難道這就是對方辯友所說的"判斷力"嗎? //
正方:對方辯友犯了一個以偏概全的毛病。訪問該網站的5700人中有50%以上是中學生,這樣只有2500多人與訪問色情網站,而全國中學生又有多少人呢?這樣我們就可以否認中學生上網的所有好處嗎? //
反方:對方辯友要知道我們只是了解一部分的材料,還有許許多多的色情網站沒有查出來! //
正方:我也想告訴對方辯友一則材料,在杭州有個93%的中學生能夠控制住自己,不去看那些不健康的網站。 //
反方:對方辯友剛才強調中學生在家裡受家長的管束,但是網蟲們由於家裡過於敏感的經濟控制,網蟲們就欣然的前往地下網站,到了地下網站那還有誰來約束呢? //
正方:難道網蟲們吃喝拉撒都在地下網站嗎?他們最終還要回到家和學校嗎? //
反方:錯了!上個學期我們學校的《求索》雜志相信大家都忘了,大家應當記得暗訪那些地下網吧,噢!就在這里(拿起《求索》雜志),那些老闆就是供他們吃,供他們喝,甚至在網吧里住下來,好幾天不回家呀! //
正方:請對方辯友注意,這些網吧不是我們提倡的正確的上網方式,這是屬於國家法律規范問題。謝謝! //
反方:我要向對方辯友指出的是網路的開放性,無疆域性,導致法律都難以奏效,而網上法律又難以界定,所以用法律去解決網路的這些弊端是令人懷疑的。 //
正方:我也想告訴對方辯友,網路的無疆域性是在選址上的,它同樣要受到法律的約束。謝謝! //
反方:可是據我所知,到目前為止,沒有哪一個國家法律能夠正確約束網站。每一年網路上的犯罪率是以40%的速度增加,而每一年的破案率還不到19%。 //
正方:那麼請問對方辯友,你所說的網上犯罪是否指中學生犯罪呢? //
反方:對方辯友要知道,目前為止大多數的高水平黑客都是求知望強,而電腦水平高超,但內心已變質的中學生。 //
正方:對方辯友應該承認上網可以受到教育吧。而且我方未不否認網上有可能受到其他污染,但是我們講的是利大於弊嘛! //
反方:對方辯友剛才談到中學生上網是一種趨勢。但是難道一種趨勢都是合情合理的嗎?比如當今一些國家犯罪感呈上升趨勢,這能夠說犯罪率上升是利大於弊嗎? //
正方:對方辯友,難道你們要等到網路都發展成熟,等你們入土的前一天才開始學上網的嗎? //
反方:我們並沒說上網沒有利呀! //
正方:我們恰恰強調的是上網利大於弊嘛? //
反方:是有利也有弊,但我們辯論的前提是中學生上網,中學生的天性與網路的三大問題已經說過它們之間矛盾是不可調和的,所以……(反方時間到) //
正方:對方辯友注意,中學生上網在現階段,主要是把網路作為學習工具與通訊工具,而弊端只是旁枝末節的關系。 //
正方: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強調學校、家長對於中學生的教育,可對方辯友就是置若罔聞呀!(正方時間到) //
主席:謝謝各位辯手,剛才的自由辯論,可是針尖對麥芒。接下來我們來聽聽雙方四辯是如何來總結陳詞的。 //
反方四辯總結陳詞:謝謝主席!各位評委、老師、同學們大家好!
今天,對方辯友羅列了大量的例子,不惜誇大其詞地說中學生上網如何好,如何好!可對中學生上網帶來的一系列弊端輕描淡寫,甚至像蜘蛛網一樣輕輕的抹去!這種不尊重事實,只見樹木不見森林或者說一葉障目的態度,的確無法令人恭維!同時,對今天辯論的主體--中學生的特徵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要知道人貴自知之呀!而更為關鍵的是今天對方對這個"利弊"大小的比較始終沒有一個標准,那你們的立論從何而來呢?
今天,我們本著對自己作為中學生,對自己健康成長的追求來同對方一起探討這個充滿主觀意想的話題。無論是利大弊也好,還是弊大利也好,我們的最終目的難道不是趨利避害嗎?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進而設法解決問題是我方今天立場的根本出發點。下面我再一次我總結我方觀點:
第一、只有認識到目前網路的三大問題,我們才能去追求讓網路成為一方凈土。法律制裁的無奈、道德規范的蒼白技術限制的落後無不令有識之士的內心感到憂慮和不安。看看那些地下網吧,看看那些中學生瀏覽的網頁界面,真可?quot;色情與垃圾齊飛,虛假共暴力一色"。樁樁事實告訴我們,中學生上網不加以控制的話,怎麼讓社會相信我們是祖國美好的未來呢?
第二、只有認識到中學生是一群特殊的群體,才能正視現實和問題,我們從不奢望每個上網的中學生會成為先知先覺和賢者、聖人,而從他律走向自律是一個漫長曲折的過程,只有萬能的"上帝"才可能派出無數的"天使"下凡對每個上網的中學生說:"嘿,伙計,此物非禮勿視。"可事實又告訴我們中學生往往會出於好奇或沖動,刻意去尋找一些色情,努力信息進而引發諸如性犯罪等社會問題。此時此刻對方辯友猜猜上帝會怎麼想?他只會說:"Sorry!不是我的心太軟,只是我很無奈。"
第三、只有認識到中學生上網弊大利,才能調動社會的各方面力量和各種手段來揚長避短、趨利避害。我們是五月的花朵,但花朵有被害蟲侵蝕的時候,只有擺脫網路的束縛才能用青春擁抱時代,我們是初升的太陽,但太陽也有被烏雲蒙敝的時候,只有該下網時就下網,才能用生命點燃未來!"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我們有一個夢想:在新世紀的一個清晨,當我向度盡劫波的人類精神家園投去最後一瞥時,我們廣大中學生正以新面貌新狀態,迎接新挑戰!謝謝! //
正方四辯總結陳詞:謝謝主席!對方辯友、老師、同學大家好!首先,我想針對對方辯詞做一些分析。不可否認,對方辯詞精彩睿智,但真理不是修飾而成的,對方辯詞中的漏洞依舊清晰可見:剛才對方辯友指出一部分學生上網是為了瀏覽一些不健康網站或進行犯罪行為。但事實果真如此嗎?我不妨作些大膽假設。如果沒有網路,那些缺乏自製能力的中學生難道不會閱讀一些不健康的書籍或從事其他犯罪嗎?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心態問題而不是網路本質問題。其次,我想針對此次辯題做如下分析:
一、關於中學生,是指13-19周歲在校學生。這類人群有以下特點:①他們年齡註定他們將成為明天的建設者,他們肩上擔負的是托起未來的重任。他們的任務是跟上時代的腳步。及時掌握科學技術;②中學生的年齡也使他們對新生事物既充滿好奇,又缺乏自製力;③因此,他們的生活離不開老師、家長的領導,他們的世界時時處處受到來自社會、學校、家庭的保護。
二、關於上網。什麼是網路呢?網路是指信息處理應孕而生的一種集學習、通訊及適當時候放鬆的娛樂工具。而它又不是一種普通的工具,它有著其他事物所不可替代的優勢:1、可以打破時空界限,使人們無論在何時何地都能進行相互交流,可使信息處理更系統,全面;2、使信息流通更及時、便捷,所以教育選擇了上網,世界選擇上網。這是一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人才競爭成為世界競爭的主流,教育在千呼萬喚中面臨改革。而網路的出現,無疑成了教育改革的好幫手。面對網路這個五彩繽紛的空間,我們可以輕松自由地聽名師講座,可以身臨其境地暢游奇妙太空,我們學習不再僅限於書本,我們也逐漸擁有了科學素質。
當然,我方也不否認網路存在弊端。因為任何一個新生事物都有利有弊,但正如我方辯友所證明的,如果人們更廣泛接觸到的是事物有利的一面,我們又怎能說是弊大於利呢?這就像吃魚一樣,我們有時會被魚刺卡住喉嚨,但我們能僅因為這幾根骨頭就說吃?quot;弊大於利"嗎?不行。因為魚刺卡喉嚨只是偶爾,如果小心,安全可以避免;但只要我們吃魚,就一定能得到營養。中學生上網也一樣;所以我們完全有理由,也有信心地說:中學生上網利大於弊!謝謝!
2. 遺傳神經網路演算法和神經網路演算法的區別
最本質的區別可以說是學習方法不同,或者說模型的優化方法不同。
前者應該是基於遺傳演算法進行網路權值的學習,而後者大都是採用反向傳播(BP)演算法進行權值學習,而這兩種演算法差異很大。建議你分別了解:
1)遺傳演算法
2)反向傳播演算法
3. 演算法每時每刻都在盯著我們的行為記錄,如何防止大數據殺熟
其實想要避免被大數據殺熟,最主要的就是了解大數據殺熟是怎麼做到的,根據大數據的特徵進行反向操作就可以是大數據不太准確了。
1.而且大數據殺熟的關鍵一步,就是用戶畫像,使用者畫像系統是指收集使用者的相關數據,進行數據分析,一旦數據進入系統,系統就會對您進行全面的分析,這樣就可以對你進行分類,然後對您進行精確的數據營銷。殺熟只是系統根據不同用戶顯示的不同特徵展示不同數據的一種體現。這其實也沒什麼,但是如果這些數據使用起來那麼它將比你自己還要了解你自己的興趣,愛好,已經消費能力,或者你喜歡什麼東西,讓你上癮這就很可怕了。
但是也不要太過擔心,最近我國出台了電子商務法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在向消費者提供商品或服務時,應根據消費者的興趣愛好、消費習慣等特點,尊重和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此外,消費者可以通過不同的設備對商品進行價格比較、質量分析等,還可以在線和線下進行對比。
4. 人們的一切行動都被記錄被演算法操控,如何防止大數據殺熟
我們個人是沒有辦法防止的,因為我們不管用任何一款APP都得允許訪問通迅錄、內存、相冊等各種許可權,如果我們不允許的話,那這個APP我們是用不了的,所以,我們個人是沒有辦法對這一切採取有效辦法的。
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法律永遠都會為我們講話的,那是我們最為厚重的靠山,雖然我們沒有辦法與個人進行防範,但盡量不在網路上曝露自己的個人信息也是對自己的一種保護。
5. 多部門宣布不得利用演算法推薦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具體有何應對措施
在購物或者說是旅行的時候,總是會有平台根據演算法推薦出自己可能喜歡的東西,人們也就因此產生了消費行為。不過多部門宣布不得利用演算法推薦服務從事違法活動,具體的應對措施就是制定了和完善了相關的法律法條,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等4個部門發布了《互聯網信息服務演算法推薦管理規定》,而且這個規定在3月1日就開始實施了。並且依據這個規定,會對違法行為進行相應的打擊,並且防範和抵制傳播不良信息。
法律法規的制定是逐步完善而且與時俱進的,所以說這個法規是非常有效的,而且能夠保護人們的合法權益。普通人如果在互聯網世界被人辦理的話,也可以通過相關的法律法規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6. 半數網民因演算法束縛想逃離網路,數字化環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了什麼影響
在數字化環境中最懂我們的不是我們的父母,不是我們的朋友,而是網路的演算法。在網路演算法面前我們沒有任何一點隱私,它知道我們的愛好,知道我們需求,可以根據我們的喜好需求不斷的給我們推送。同時也可以根據我們的喜好,根據我們的個人信息,對我們進行不公平的差別對待,也就是所謂的大數據殺熟。這也就是為什麼半數網民想要逃離網路,在網路面前基本上是赤裸的,沒有任何的隱私可言。
人們在享受網路演算法給予的福利時,反而在不知不覺中被演算法控制著人們,人們被演算法牽著鼻子走。這些演算法是由誰操縱的?最終都是由資本操縱。資本的最終目的是什麼?是掏空人們口袋中的錢,當沒有了錢沒關系接而再推送如何貸款,直到榨乾最後一滴血。很多時候人們又怕自己沒有去看手機,而錯過了一些相關的信息,網民就在這些演算法中慢慢的迷失,彷彿迷失在紛雜的森林之中。
7. 網上閱讀和紙質閱讀的好處和壞處
1、網上閱讀
好處:方便快捷,信息量大,信息范圍囊括廣生動形象;方便性,可搜尋內容,改變字體大小及字型;容量大,隨時可網路下載,不受地域限制,省去舟車勞頓之苦;降低圖書成本,價格便宜;設計精美,靈活多樣,有多媒體功能;節省保存書本所需之空間;電子書實現了產品零庫存,全球同步發行,購買方便快捷;節省紙張,減輕地球負擔,零樹木砍伐量,真正的環保低碳。
壞處:需要藉助硬體設施,網路閱讀環境可能會出現管理不嚴而出現低俗的內容,影響讀者身心健康
2、傳統紙質閱讀
好處:隨時隨地想看就看,保留了人們最初的閱讀習慣,利於眼睛的保護。
壞處:攜帶不便,成本較高,需要大量的樹木資源。
(7)別被偏好演算法帶偏了網路閱讀擴展閱讀
對於印刷品閱讀率的下降要重視,但也不必驚慌。這個數字可能還會下降,高雅印刷品市場本來就是狹小的,但不會消失,隨著社會文化水平的總體提升而適當擴大,但新一代人的閱讀形式會更多地轉變為網上閱讀,這是不可逆轉的。
公布的第四次我國印刷品閱讀情況調查表明,國民閱讀率已經從1999年的60%跌到了2005年的48%,使人深感印刷面臨的危亡;與此同時,余秋雨先生反對設立「國家讀書日」,以及他關於「信息爆炸,閱讀不是欠缺,而成為災難」的言論,頓時成為眾矢之的。
其實,閱讀不是從來就有的。文字出現前,記憶是當時的信息交流的要素。希臘文字出現後,蘇格拉底認為,這會造成人們依賴文字傳播而使對歷史的記憶萎縮,並且許多口語詞彙只能給出一種文字形式表達,無法展現口語對話中的多種語境。當時記憶一部史詩所花費的時間,遠遠少於為了掌握記錄的文字體系而花費的時間。
8. 關於java新聞網站的演算法
問:新聞網站,如新浪網站,比如說國際足球頻道,每天會有跟新。請問這塊在代碼設計的地方,是從資料庫中讀取5條最新的(按照日期)還是說做一個程序由編輯強制置頂?
答:是從資料庫中讀取5條最新的(按照日期)
問:如果是論壇,需要把點擊最高的新聞自動排到前面,這個怎麼處理,需要用到servletcontext嗎 ?
答:讀取點擊最高的新聞記錄(你想讀取幾條就幾條),然後放到網頁上去,就怎麼回事.......跟你平時放其他數據沒什麼區別,都是根據條件取數據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