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以自由空間作為信道的無線電傳輸系統為什麼無法直接傳輸基帶信號適合傳輸什麼樣頻率的信號
基帶信號包含比較低的頻率分量,這些低頻的分量不容易通過無線傳輸。基帶信號需要進行調制,與載波高頻信號混頻後變換到較高的頻率,然後比較容易通過天線發射。(天線長度應該至少達到四分之一波長)。因此自由空間通常傳輸的都是頻帶信號。
B. 【高分】無線感測器網路S-MAC協議的原理及演算法
S-MAC很簡單 再往上學就是802.15.4
我做過S-MAC方面的編程,可以說S-MAC沒有協議可說,不像802。15.4
不過S-MAC有她的特點
由於感測器網路節點能量有限,所以S-MAC協議要做到減少節點能量消耗。S-MAC主要採用以下機制:
1 周期性偵聽、睡眠的低占空比工作方式,控制節點盡量處於睡眠狀態來降低節點能量的消耗
2鄰居節點通過協商的一致性睡眠調度機制形成虛擬簇,減少節點的空閑偵聽時間
3流量自適應偵聽機制
4串音避免
5通過消息分割和突發傳遞機制來減少控制消息得開銷和消息的傳遞延遲
打字太累了,不多說了,有啥問題,發郵件吧。我還有S-MAC的代碼,15.4的代碼,EMG-SMAC代碼,要看可以發給你
C. 無線基帶晶元科技含量
很高
在每個移動通訊設備中都有一個基帶晶元,它是一種用於無線電傳輸和接收數據的數字晶元。基帶晶元主要分為5個子模塊:
CPU處理器:對整個移動台進行控制盒管理,完成GSM終端所有的軟體功能,即GSM通信協議的物理層、數據鏈層、網路層、 MMI和應用層軟體。信道編碼器:主要完成業務信息和控制信息的信道編碼、加密等。數字信號處理器:主要完成採用Viterbi演算法的信道均衡和基於規則脈沖激勵-長期預測技術(RPELPC)的語音編碼/解碼。數據機:主要完成GSM系統所要求的調制/解調方案。介面模塊:包括模擬介面、數字介面以及人機介面三個子塊。
D. 求助《擴頻通信數字基帶信號處理演算法及其VLSI實現》PDF資料
E. 如何將基帶信號變成高頻信號無線通信為什麼要用高頻信號
你的補充基本上是笨問題的回答!
一般教材闡述調制(將基帶信號變換到高頻信號,也是無線通信使用高頻信號的原因)的目的會給出以下主要兩個原因:
1.基帶信號的頻率較低,波長較長,不能通過天線有效地發送信息
2.各基帶信號的頻譜分布幾乎分布在同一頻率范圍,如果直接傳送信道不能保證同時傳送兩路以上的信息而又不相互干擾,同時也不便於接收端同時正確分離兩路以上的信息
F. 【無線】TA得計算方法
GSM系統中TA約是550米;LTE系統中TA是約78米
首先,TA表徵的是UE與天線埠之間的距離。
1Ts對應的時間提前量距離等於:(3*10^8*1/(15000*2048))/2=4.89m。含義就是距離=傳播速度(光速)*1Ts/2(上下行路徑和)。TA命令值對應的距離都是參照1Ts來計算的。
G. 無線感測器網路移動節點定位演算法有哪些比較新的理論方法
大致有這幾種種演算法:信號強度、收信角度、收信時間和收信時間差。還有特殊一點的位置指紋演算法。
1、信號強度是指距離和信號強度之間有一定的函數關系,通過接收到的信號強度可以推算出距離。這種方法受到的干擾太大,誤差非常大。
2、收信角度是指兩個蜂窩狀接收裝置可以分辨出信號的來源,做兩條射線,交點即為位置。精度一般。
3、收信時間法是指從發送到接收是有時間差的,發送的時候信號中包含時間信息,接收的時候對照接收時間,做差即可。由於電磁波速度快,所以對於時間校準的要求很高。
4、收信時間差法是指移動點接收來自兩個基站的不同信號,可以測量前後兩次接收到信號的時間差。根據雙曲線定義:到兩定點距離差為定值的點在雙曲線上。那麼再來兩個基站,所做雙曲線的交點,就是所求點的距離。這種方法是上述幾種精度最高的。
5、位置指紋演算法。是指在待測區域內布置指紋狀一層層的節點,這樣在這樣的網中放置一個待測節點,那麼待測節點的位置可以通過插值法計算出。精度也比較高,不過需要布置比較節點。(摘自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第二十一期線上活動)
希望有所幫助! 求採納~
-中國物聯網校企聯盟技術部
H. 無線基帶控制是什麼
無線基帶是手機中的一塊電路,負責完成移動網路中無線信號的解調、解擾、解擴和解碼工作,並將最終解碼完成的數字信號傳遞給上層處理系統進行處理。
I. 模擬無線通信中對基帶信號進行ssb調制的主要原因
第1題進行單邊帶調制,就是為了節省發射功率,因為通過一個邊帶就可以恢復出完整的信號,就沒有必要把功率浪費在其他重復的邊頻分量上了。第2題也是屬於通信的基本原理,只有基帶信號調制到適當的頻譜,才適合在無線信道中傳輸,你可以把各類信道當成是一個帶通濾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