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持倉成本指標公式源碼

持倉成本指標公式源碼

發布時間:2022-08-26 05:12:29

A. 股票持倉成本價計算:你的股票成本價到底是多少

你好,在一個時期內連續分批(買入、賣出)交易某金融產品或衍生品(例如股票或期貨)後的交易總成本減去浮動盈虧的數額除以現持有數量得到的數值,即(單位)持倉成本。
股票的持倉成本就是流通盤在不同的價位有多少股票數量。對股票進行持倉成本分析具有極其重要的實戰意義。持倉成本能有效地判斷成交密集區的籌碼分布和變化及能有效地識別主力建倉和派發的全過程,所以投資者一定要全面掌握持倉成本的分析方法。
在交易中券商使用的委託系統中股票持倉成本價均使用以下兩種方法計算:
1、成本價只計算買入的成本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持股期間不考慮賣出股票有盈利。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舉例:
用戶某日以10元買入某股票1000股,交易費用50元,則成本價為(1000*10+50)/1000=10.05
如用戶第二日賣出此股票的一部分,剩餘部分股票的成本價不變,賣出部分股票直接計算盈利,不攤薄到剩餘股票的成本價。
舉例:
用戶第二日以11元賣出此股票500股,交易費用25元,兌現金額為500*11-25=5475,此時盈利部分直接計入資產總額,持有股票的成本價不變仍為10.05元。
如用戶第二日繼續買入此股票,則持有股票的成本價會根據其買入的成本情況,進行攤薄。
計算公式:成本價=(第一次買入金額+第二買入金額)/持股股數
2、成本價計算持股期間賣出股票盈虧
即用戶買入單只股票後,成本價為買入股票的買入金額加上交易費用(傭金和手續費)除以持股股數的數值,如持股期間賣出股票有盈利,則買入金額需要扣除這些金額。
計算公式:成本價=(買入金額-盈虧金額)/持股股數
說明:
1、公式中的盈虧金額包括賣出股票的盈利或虧損金額。
2、如盈虧金額為負值,即為虧損,公式中減負值則為加正值,因此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大,成本價增加;反之當賣出股票盈虧,盈虧金額為正值,則公式中的分子比買入金額小,成本價減小。
3、如買入金額小於盈虧金額,則成本價為負值,此種情況需要T+0操作,進行高拋低吸。
風險揭示:本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投資者不應以該等信息取代其獨立判斷或僅根據該等信息作出決策,不構成任何買賣操作,不保證任何收益。如自行操作,請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控制。

B. 通達信 amv 成本均線源碼指標公式

{AMV成本價均線}

AMOV:=VOL*(OPEN+CLOSE)/2;

AMV1:SUM(AMOV,5)/SUM(VOL,5);

AMV2:SUM(AMOV,13)/SUM(VOL,13);

AMV3:SUM(AMOV,34)/SUM(VOL,34);

AMV4:SUM(AMOV,60)/SUM(VOL,60);

C. 持倉成本價是怎麼計算的

持倉成本價是怎麼計算的?
1、買股票的心態不要急,不要只想買到最低價,這是不現實的。真正拉升的股票你就是高點價買入也是不錯的,所以買股票寧可錯過,不可過錯,不能盲目買賣股票,最好買對個股盤面熟悉的股票。

2、你若不熟悉,可先模擬買賣,熟悉股性,最好是先跟一兩天,熟悉操作手法,你才能掌握好的買入點。

3、重視必要的技術分析,關注成交量的變化及盤面語言(盤面買賣單的情況)。

4、盡量選擇熱點及合適的買入點,做到當天買入後股價能上漲脫離成本區。

三人和:買入的多,人氣旺,股價漲,反之就跌。這時需要的是個人的看盤能力了,能否及時的發現熱點。這是短線成敗的關鍵。股市裡操作短線要的是心狠手快,心態要穩,最好能正確的買入後股價上漲脫離成本,但一旦判斷錯誤,碰到調整下跌就要及時的賣出止損,可參考前貼:勝在止損,這里就不重復了。

四賣股票的技巧:股票不可能是一直上漲的,漲到一定程度就會有調整,那短線操作就要及時賣出了,一般說來股票賺錢時,隨時賣都是對的。也不要想賣到最高價,但為了利益最大話,在股票賣出上還是有技巧的,我就本人的經驗介紹一下(不一定是最好的):

1、已有一定大的漲幅,而股票又是放量在快速拉升到漲停板而沒有封死漲停的股票可考慮賣出,特別是留有長上影線的。

2、60分鍾或日線中放巨量滯漲或帶長上影線的股票,一般第二天沒繼續放量上沖,很容易形成短期頂部,可考慮賣出了。

3、可看分時圖的15或30分鍾圖,如5均線交叉10日均線向下,走勢感覺較弱時要及時賣出,這種走勢往往就是股票調整的開始,很有參考價值。

4、對於買錯的股票一定要及時止損,止損位越高越好,這是一個長期實戰演練累積的過程,看錯了就要買單,沒什麼可等的。

D. 加倉後的持倉成本價怎麼計算

股票加倉後持倉成本的計算公式為:
持倉成本=(第一次買入股票價格×第一次持倉股票數量+加倉時的股票價格×加倉的股票數量)/(第一次持倉股票數量+加倉的股票數量)。
因此,投資者在個股的上漲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提高投資者的持倉成本,而在個股下跌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降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
比如,投資者在個股10元的時候,買入1000股,等股價上漲到11元的時候,再買入一千股,則股票的持倉成本價格=(10×1000+11×1000)/2000=10.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要高出0.5元。
如果投資者等個股下跌至9元的時候,進行加倉操作,買入1000股,則投資者的股票成本=(10×1000+9×1000)/(1000+1000)=9.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降低了0.5元。
【拓展資料】
基金中途加倉怎麼算成本?
基金中途加倉後持倉成本的計算公式為:持倉成本=(第一次買入基金的價格×第一次持倉基金數量+加倉時的基金價格×加倉的基金數量)/(第一次持倉基金數量+加倉的基金數量)。
因此,投資者在基金的上漲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提高投資者的持倉成本,而在基金下跌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降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
比如,投資者在基金價格為1元的時候,買入1000份,等基金價格上漲到1.5元的時候,再買入1000份,則在不考慮手續費用的情況下,基金的持倉成本=(1×1000+1.5×1000)/2000=1.2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要高出0.25元。
如果投資者等基金下跌至0.9元的時候,進行加倉操作,買入1000份,則投資者的基金成本=(1×1000+0.9×1000)/(1000+1000)=0.9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降低了0.05元。

E. 加倉後怎麼算持倉成本

股票加倉後持倉成本的計算公式為:持倉成本=(第一次買入股票價格×第一次持倉股票數量+加倉時的股票價格×加倉的股票數量)/(第一次持倉股票數量+加倉的股票數量)。
因此,投資者在個股的上漲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提高投資者的持倉成本,而在個股下跌的過程中進行加倉操作,會降低投資者的持倉成本。
比如,投資者在個股10元的時候,買入1000股,等股價上漲到11元的時候,再買入一千股,則股票的持倉成本價格=(10×1000+11×1000)/2000=10.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要高出0.5元。如果投資者等個股下跌至9元的時候,進行加倉操作,買入1000股,則投資者的股票成本=(10×1000+9×1000)/(1000+1000)=9.5元,與加倉之前相比較,其成本價降低了0.5元。
拓展資料
加倉,指因持續看好某隻股票,而在該股票價格下降或上升的過程中繼續追加買入的行為。加倉是投資的一種技巧,是工具。加倉是在原有股的基礎上再買入這只藍籌股,藍籌股就是業績優良、競爭力強、市場佔有率高、知名度大的公司的股票。減倉就是在股票價格上升的過程中賣出股票的行為。加倉、減倉就在你的購買能力范圍內買賣股票的行為。
在行情方向得到確認的情況下,自己原來的單看對方向,投資者比較肯定趨勢能繼續則可以考慮加倉,但是必須在自己的倉底有保證的情況下進行,倉底太淺的請不要考慮。
加倉通常都是金字塔式加倉法,以做多為例,在底部買入一部分,例如是80手,等行情到了一定的位置,再買入60手,隨著再上漲,再買入40手,依此類推。這樣,因為低位買入的數量總是多於高位的,所以總能保證自己的持倉成本低於市場平均價。當認為市場將要轉勢時,一次平出或分兩次平出即可--注意平的時候盡可能快的平出。

F. 股票的持倉成本公式怎麼計算的

1、持倉成本價,有的只算買進的手續費,也有的是算上全部雙向的手續費。一般來說,股票的持倉成本價是算單邊的手續費,可能是:5元傭金+1元印花稅+1元過戶費=7元。 下面的內容供參考(買賣股票的費用): 交易傭金一般是買賣金額的0.1%-0.3%(網上交易少,營業部交易高,可以講價,一般網上交易0.18%,電話委託0.25%,營業部自助委託0.3%。),每筆最低傭金5元,印花稅是買賣金額的0.1%(基金,權證免稅),上海每千股股票要1元過戶手續費(基金、權證免過戶費),不足千股按千股算。 由於每筆最低傭金5元,所以每次交易為5÷傭金比率、約為(1666-5000)元比較合算。
2、如果沒有每筆委託費,也不考慮最低傭金和過戶費,傭金按0.3%,印花稅0.1%算,買進股票後,上漲0.81%以上賣出,可以獲利。 買進以100股(一手)為交易單位,賣出沒有限制(股數大於100股時,可以1股1股賣,低於100股時,只能一次性賣出。),但應注意最低傭金(5元)和過戶費(上海、最低1元)的規定。股民可以在第二天,網上交易的「歷史成交」或「交割單」欄目里,看到手續費的具體明細。

G. 主力機構的持倉成本計算方法

如何計算主力持倉成本
一、最簡略的辦法
找到最近三十個交易日的最低廉。然後往前找交易成功量最大,換手率大於10,下影線最長,十字形態的K線,然後取其前一日和後一日的均價,基本和近期主力成本靠近
2、利用obv指標判斷
當1個股票股價經過大幅的下跌然後,0值在0-20的地區范圍內明顯止跌回穩,並呈現超過1個月以上,類似水平的橫向移動時,表白市場正處於一段漫長的盤整期,大多投資者沒有耐心而紛紛離場,然而此時往往預示著做空的能+量已慢慢削減,逢低吸納的資金已逐漸加強,大行情任何時間都有可能發生。
當0值能夠有效向上攀升時,則表白主力收集階段已完成,投資者可根據該收集階段的股價來計算主力吸貨階段的成本價,計算要領:吸貨地區范圍的(最重價+最低廉)的平均價
跟蹤莊家是否出購進貨物,有效的要領是學會使用OBV指標。
OBV指標又稱為能+量潮,也叫交易成功量凈額指標。
其計算公式為:當日OBV=前一日OBV+今日交易成功量。
注:要是當日收盤價高於前天收盤價取正值,反之取負值,平盤取零。
一、在證券市場中,價格、交易成功量、時間、空間是舉行技術分析的四大要素,由此我們應該清楚OBV指標作為交易成功量的指標,它不克不及零丁使用,必須與價格曲線同時使用才氣闡揚作用。
2、OBV指標標的目的的選擇反映了市場主流資金相對而立倉興趣增減的變化。OBV指標的曲線標的目的凡有3個:向上、向下、水平。N字和V字是最多見的形態。
3、當股價上漲,OBV指標同步向上,反映在大盤或者個股的旌旗燈號就是1個價漲量增的看漲旌旗燈號,表白市場的持倉興趣在增加。反之,股價上漲,OBV指標同步呈向下或者水平狀態,實際上就是1個上漲動能不足的表象,表白市場的持倉興趣沒有多大變化,如許,大盤或者個股的向上趨勢都將難以維持。
4、當股價下跌,OBV指標同步向下,反映在大盤或者個股的旌旗燈號就是1個下跌動能增加的旌旗燈號。市場做空動能的開釋必然會帶來股票價格大幅下行,這種情況發生時,投資者應該首先想到的是設立好止損位和離場不雅望。在這種情況下,迴避風險成為熬頭要點。
五、當股價變更,OBV指標呈水平狀態,這種情形在OBV指標的體現中最多見到。OBV指標呈水平狀態,首先體現為目前市場的持倉興趣變化不大,其次體現為目前的大盤或者個股為調解狀態,投資者最好的市場行為是不要介入調解。當股價下跌,OBV指標呈水平狀態是股價下跌不需要交易成功量配合的1個最好的表象。這種股價縮量下跌的時間的延長,必將帶來投資者的全線套牢。
舉例:綜藝股分(600770)。綜藝股分是2000年網路股的龍頭股票,從周線的K線形態看,2000年2月25日在創出64.27元的汗青高點後,股價起頭回落,其間OBV指標同步向下,周線下的OBV指標留下了長長的向下的斜線,這是典型的庄股出貨的走勢,其後便是漫長的股價回落。如許的技術圖形,在後來的銀廣夏、世紀中天、徐工科學技術都有一樣的翻版。
3、用換手率計算主力成本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換手率=交易成功量/暢全盤×100%。我們要計算的是莊家起頭建倉到起頭拉升時的最近時間的換手率,怎樣確認莊家起頭建倉呢?周K線圖的參考價值最大,周K線的均線體系由空頭轉為饒頭排列,證實有莊家介入,以是周MACD指標金叉可以為是莊家起頭建倉的標記,這是計算換手率的起航點。
一般而言,中線莊家建倉時間約莫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為10周,則從周K線圖上,10周均價線我們可客不雅以為是主力的成本區這種演算法有一定的誤差,但不會偏差10%。作為1個莊家,其操盤的個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數為100%。一般而言,1個股票從一波行情的谷底到最高點的升幅若為100%,則莊家的正常利潤是40%,我們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後,然後在這價位大乘以150%,即為莊家的最低目標位。
莊家做莊,正如做其他買賣,需從"發賣收益"中減去成本,才氣獲取利潤。投資者沒瓜葛幫莊家算計帳,目前價位莊家有沒有獲利談間,若目前價位莊家獲利膚淺,甚或者市價尚低於成本,該股遠景光亮;若目前價位莊家已有豐厚的帳面利潤,莊家費心的是如何將錢放進口袋,亦即是伺機脫逃的問題,此時指望其再攻城奪寨、勇創新高顯然不實際,不宜將"錢"圖寄託在如許的逃跑的士兵身上。
莊家的成本,可從幾個方面揣度:
一、進倉成本。莊家財金量大,出場時必然會耗去一定升幅,有人看見股價從底剛漲了10%,便擔心升幅已大,不敢再買。其實,升20%、甚或者50%有可能為莊家在吸籌,關鍵要看在各價位區間交易成功量的多寡。低位交易成功稀少,莊家吸籌不充分,縱然已有一定的漲幅亦不足懼。全柴動力從走勢看,3-4月為莊家的吸籌期,股價最低從3月1日的8.28元漲至4月23日的11.40元,最大漲幅38%,莊家在9元以下能吸到的籌馬微無其微:9元以下總交易成功僅幾百萬股。將吸貨期每天的平均交易成功價與交易成功量相乘,然後再平均,發現莊家的平均買價在10元擺布。良知知彼,持有該股的就不會在蒲月中旬的短線回調中拋在最低廉了。北海新力(0582)7月中旬急跌後有資金出場吸納跡象,7月16日-8月13日市價低於10元,共交易成功約500萬股,相對該股5700萬暢全盤來說,吸籌不充分,目前市價在11元相近,尚處於主力吸籌成本區。總的說來,進倉時耗去的升幅越大,後市升幅越可不雅。億安科學技術上年8月隨大盤見底後交易成功溫和放大,可斷定9-10月份為吸貨期,兩個月內交易成功約4600萬股,實現了充分換手,同期股價從6元擺布升至9元相近,僅吸貨期便耗去50%的空間,莊家為奈何此不吝血本?精明的莊家早已懂患上手中的"貨"經過"重組",從頭"包裝"、"粉刷"然後會賣出更高的代價,因而購進貨物時極為慷慨。
2、利錢成本。莊家財金多數為拆借資金,凡是是要付出利錢成本的。若某個庄股運作的時間越長,利錢成本越可不雅,越需向上拓展空間。我們來看看最"貴"的beer--重慶beer(600132)是如何買到如此重價的,從走勢看莊家從98年頭即起頭介入,8-9月份一度將股價從10元相近拉升至15擺布,然後便持久陷於沉寂,本年蒲月重出江湖,非常勇猛異常。投資者可細心尋找前一階段有一定體現後便持久默默無聞的個股,這些在利錢方面付出了"血本"的個股一朝從頭開始工作都有可不雅漲幅。
3、拉升成本。正如莊家沒有辦法買到最低廉,一樣亦沒有辦法賣到最重價,凡有一大截漲幅是耕人之田:船小好掉頭的跟風盤跑患上比莊家還快。有的莊家拉升時高舉高打,成本往往很高,短時間會有大漲幅;有的喜歡細水長流,穩扎穩打,成本較低,為日後的派發騰出空間。
投資者可不雅察手中的貨色,若比莊家進價的還自製,沒瓜葛多放一段時間,股市的"通風性"傑出,多放些時間並不會長霉,等到春風拂拭往往老樹亦能拍發新芽
要跟庄,就必須摸清莊家的「底細」,最重要的莫過於莊家的控盤程度即持倉量以及莊家的成本,我們只有通過K線圖以及交易成功量來作分析和研判,據筆者認真分析和研究以為:用換手率來計算是一種最有效最直接的要領。
換手率的計算公式為:換手率=交易成功量/暢全盤×100%。我們要計算的是莊家起頭建倉到起頭拉升時的最近時間的換手率,怎樣確認莊家起頭建倉呢?周K線圖的參考價值最大,周K線的均線體系由空頭轉為饒頭排列,證實有莊家介入,以是周MACD指標金叉可以為是莊家起頭建倉的標記,這是計算換手率的起航點。
在我們的市場中,大多數都是中線莊家,其控盤度約莫在40%~60%之間,這種持倉量活躍程度較好,即莊家的相對控盤,超過60%的持倉量時,即達到絕對控盤的階段,這種股,大多是長線莊家所為,由於在一隻股票中有20%的籌馬屬絕對的長線投資者,這批人等於為莊家鎖倉,當然控盤度是越高越好,由於個股的升幅與持倉量大體成正比的瓜葛。據傳0048康達爾的控盤程度達到90%,以是才會有十幾倍的漲幅。一般而言,股價在上漲時,莊家所佔的交易成功量比率約莫是30%擺布,而在股價下跌時莊家所佔的比率約莫是20%擺布。但股價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我們初步假定放量/縮量=2/1,如許我們可患上出1個推論:前題假定為若上漲時換手200%,則下跌時的換手則應是100%,最近時間總換手率為300%,則可患上出莊家在最近時間內的持倉量=200%×30%-100%×20%=40%,即莊家在換手率達到300%時,其持倉量才達到40%,即每換手100%時其持倉量為40%/300%×100%=13.3%,當然這里有一定的誤差,以是我們把從MACD指標金叉的那一周起頭,到你所計算的那一周截止,把所有各周的交易成功量加起來再除以暢全盤,可患上出最近時間的換手率,然後再把這個換手率×13.3%患上出的數碼即為莊家的控盤度,以是1個中線莊家的換手率應在300%~450%之間,只有足夠的換手,莊家才氣吸足籌馬。至於成本,可採用在所計算的那段時間內的最低廉加上最重價,然後除以2,即為莊家的成本區,雖然簡略,但相當實用,誤差不超過10%,我們把莊家的成本和持倉量計算出了以後,莊家的熬頭目標為成本×(50%+1),即若莊家成本為10元,則其最低目標即熬頭目標為15元,如許我們就可在操作上做到對症下葯。
怎樣才氣從K線圖和交易成功量中巧算莊家的持倉量和成本呢?用換手率來計算該當是准確的。
周線圖的參考意義最大。
參看個股的周K線圖,周均線參量可設定為五、十、20,當周K線圖的均線體系呈饒頭排列時,就可以證實該股有莊家介入。只有在莊家大量資金介入時,個股的交易成功量才會在低位持續放大,這是莊家建倉的特性。正由於籌馬的供不該求,使股價逐步上升,才使周K線的均線體系呈饒頭排列,我們也就可初步確定地認為找到了莊家。
無論是短線、中線還是長線莊家,其控盤程度最少都應在20%以上,只有控盤達到20%的股票才做患上起來。要是控盤在20%-40%之間,股性最活,但浮籌較多,上漲空間較小,拉升難度較高;要是控盤量在40%-60%之間,這只股票的活躍程度更好,空間更大,這個程度就達到了相對控盤;若超過60%的控盤量,則活躍程度較差,但空間偉大,這就是絕對控盤,大黑馬大多產生在這種控盤區。
投資者要跟庄時,最好跟持倉量超過50%的庄。當然持倉量越大越好,由於升幅與持倉量大體呈正比的瓜葛。
一般而言,股價在上升時莊家占的交易成功量為30%擺布,而在下跌時為20%,而上漲時放量,下跌時縮量,我們可初步假定放量:縮量=2:1,則在一段時間內,莊家持倉量為(2×30%)-(1×20%)=60%-20%=40%,即在上升時換手率為100%,以及下跌時換手率亦為100%時,莊家的控籌程度初算結果。但如許計算過於龐大,我們可大略計算,在最近換手總率為200%的時間內,莊家可能持籌40%,則當換手總率為100%時可吸納的籌馬應為(40%)/(200%)×100%=20%。
一般而言,當換手總率達到200%時,莊家會加快吸籌,拉高建倉,由於低廉籌馬已沒有了,這是短線介入的良機,而當換手總率達到300%時,莊家基本都已吸足籌馬,接下來莊家是急劇拉升或者強制進行洗盤,應從盤口去把握主力的意圖和動向,切忌盲目冒繼續往前不主動地從短線變為中線。
在平時的看盤中,我們可跟蹤分析那一些在低位換手率超過300%的個股,然後綜合其日K線、交易成功量以及聯合一些技術指標來把握介入的最佳機會,必有厚報。
計算莊家的成本
一般而言,中線莊家建倉時間約莫在40-60天,即8-12周,取其平均值為10周,則從周K線圖上,10周均價線我們可客不雅以為是主力的成本區這種演算法有一定的誤差,但不會偏差10%。
作為1個莊家,其操盤的個股升幅最少在50%%以上,多數為100%。一般而言,1個股票從一波行情的谷底到最高點的升幅若為100%,則莊家的正常利潤是40%,我們把主力的成本算出以後,然後在這價位大乘以150%,即為莊家的最低目標位,無論道路是何等盤曲,股價遲早城市到達這個價位,國為莊家要不是迫無可奈何,絕不會吃虧離場,莊家財金大,出進兩難,有時候,你也拋也拋不出去呢?這是莊家永遠的心痛。
這就是所應算出來的莊家的底細,看清了莊家的底牌,就可以做到在操作上對症下葯,再也不懼怕莊家的剛柔並濟,看清了股價的漲跌,不過是莊家跟我們玩的心理游戲罷了。

H. 求同花順或大智慧中可以顯示主力持倉量及主力持倉成本的公式或指標

大智慧LV2收費軟體只有按以下方法粗略判斷主力持倉變化,主要是以下的方法判斷:
1、根據底部周期的長短判斷。對底部周期明顯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將底部周期內每天的成交量乘以底部運行時間,即可大致估算出莊家的持倉量,莊家持倉量=底部周期×主動性買入量(忽略散戶的買入量)。底部周期越長,莊家持倉量越大;主動性買入量越大,莊家吸貨越多。因此,若投資者看到底部長期橫盤整理的個股,通常為資金默默吸納。主力為了降低進貨成本所以高拋低吸並且不斷清洗短線客;但仍有一小部長線資金介入。因此,這段時期主力吸到的貨。至多也只達到總成交量的1/3-1/2左右。所以忽略散戶的買入量的主動性買入量可以結算為總成交量×1/3或總成交量×1/2 。例如,有一個5000萬的中盤股,在長期下跌過程後進入橫盤整理。最近一段時期出現成交活躍的現象,經過走勢圖上分析,確定前期最低價為主力吸籌的起始日,並從這個起始日起至250日均線附近已經有90個交易日,累計成交量5500萬股,主動性買入量為1700或2700萬股左右,那麼我們就可以估計得出這段時期主力吸籌的數量為1700-2700萬股之間,但分析時最好以低持倉作為基點,以免受其誤導。
2、根據階段換手率判斷。在低位出現成交活躍、換手率較高、而股價漲幅不大(設定標准為階段漲幅小於50%,最好為小於30%)的個股,通常為莊家吸貨。此間換手率越大,主力吸籌越充分,投資者可重點關注「價」暫時落後於「量」的個股。筆者的經驗是換手率以50%為基數,每經過倍數階段如2、3、4等,股價走勢就進入新的階段,也預示著莊家持倉發生變化,利用換手率計算莊家持倉的公式:個股流通盤×(個股某段時期換手率-同期大盤換手率);計算結果除以3,此公式的實戰意義是主力資金以超越大盤換手率的買入量(即平均買入量)的數額通常為先知先覺資金的介入,一般適用於長期下跌的冷門股。因此,主力一旦對冷門股持續吸納,我們就能相對容易地測算出主力手中的持倉量。所取時間一般以60-120個交易日為宜。因為一個波段莊家的建倉周期通常在55天左右。例如:某股流通盤為8000萬股,2003年年低至2004年初某股連續90個交易日的換手率為250%,而同期大盤的換手率為160%,據此可算出:(1)8000萬×(250%-160%)=7200萬股;7200萬股/3=2400萬股。因此,莊家實際持股數可能在2400萬股之間。也主就是說,莊家的持倉量可能處於流通盤的30%左右,據此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主力參與的時間較短,股價仍有波折。
3、根據大盤整理期該股的表現來分析。有些個股吸貨期不明顯,或是盤中老莊卷土重來,或是莊家邊拉邊吸,或在下跌過程中不斷吸貨,難以明確劃分吸貨期。這些個股莊家持倉量可通過其在整理期的表現來判斷,杉杉股份(600884)2003年年逐波下行,吸貨期不明顯,5-6月份的震盪明顯屬於莊家行為,7-9月份大盤調整,而該股持續調整,成家量萎縮較為明顯,莊家介入程度深,明顯被套;近期大盤調整,該股強勢上揚,再看該股流通股達22800萬,對這樣的大盤股主力調控自如,持籌量可見一斑。
4、從分時走勢和單筆成交來判斷。若分時走勢極不連貫、單筆成交量小,通常莊家持倉量較大、籌碼集中度通常較高,如ST東鍋(600786)前期分時走勢上上下下,波動不連續,成交稀落,成交時間間隔長,有時數分鍾過去才成交一兩筆,5400萬的流通盤有時每天僅成交數百手,這是典型的籌碼被主力通吃(持倉在60%),漲跌完全取決於主力意願,大盤走勢對其影響甚微。
5、從價量背離來判斷。若上升過程中成交並未放大,保持均衡狀態,甚至價量背離的個股,籌碼通常已集中在主力手中,如海正葯業(600267)從去年6月份上升以來,隨著股價不斷上漲,成交量卻在不斷萎縮,股價創出上市以來的新高,量能亦未明顯放大,分時走勢上只要放出小量即可把股價推高,籌碼鎖定性良好,主力持倉為穩步推高,不存在吸籌期,持倉通常為60%以上。
6、配股除權後能迅速填權。2月04日為000401冀東水泥配股除權日,當天成交並未出現異常,2月27日配股上市,該股卻能逆市而上,顯示籌碼已被充分鎖定,主力持倉較重。隨後該股連續放量上攻。
7、通過人均持股與大股東持股數判斷莊家持倉。筆者經驗為人均持股在2400左右,十大股東持股占流通盤的5%以上,可以判斷主力初步持倉,如600585海螺水泥在2003年6月後,通過半年報分析,人均持股在5000多股,大股東持股在8%左右,可以判斷主力持倉教重。

閱讀全文

與持倉成本指標公式源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桂妃app哪裡下載 瀏覽:236
android代碼格式化快捷鍵 瀏覽:829
如何判斷伺服器的硬碟 瀏覽:654
雲伺服器挑選順序 瀏覽:887
卡銀家平台源碼 瀏覽:417
怎麼樣設置伺服器的ip地址 瀏覽:900
泡沫APP在哪裡下載 瀏覽:937
簡述高級語言進行編譯全過程 瀏覽:39
管家婆輝煌2加密狗挪到另一台電腦 瀏覽:760
摩托車在哪裡app看考題 瀏覽:356
蘋果5app在哪裡設置 瀏覽:737
如何查看伺服器的磁碟使用 瀏覽:165
python蒙特卡洛模型投點圖 瀏覽:330
安卓手機屬於什麼介面 瀏覽:742
微信群推廣網站源碼 瀏覽:764
九江離鷹潭源碼 瀏覽:719
python可以當作函數的返回值 瀏覽:422
地鐵逃生體驗服怎麼進入安卓 瀏覽:833
齊魯工惠app的中獎記錄在哪裡 瀏覽:760
linuxkill命令詳解 瀏覽: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