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LYNUX是什麼
linux
本文內容是關於基於Linux的操作系統,GNU/Linux和相關主題的。請參照Linux內核以獲得和內核本身相關的內容。除此以外,Linux也是一顆小行星的名字,請參閱小行星9885。圖為GNU/Linux愛好者設計的宣傳圖,並使用GPL授權
Linux是一種計算機操作系統和它的內核的名字。它也是自由軟體和開放源代碼發展中最著名的例子。
嚴格來講,Linux這個詞本身只表示Linux內核,但在實際上人們已經習慣了用Linux來形容整個基於Linux內核,並且使用GNU 工程各種工具和資料庫的操作系統(也被稱為GNU/Linux)。基於這些組件的Linux軟體被稱為Linux發行版。一般來講,一個Linux發行套件包含大量的軟體,比如軟體開發工具,資料庫,Web伺服器(例如Apache),X Window,桌面環境(比如GNOME和KDE),辦公套件(比如OpenOffice.org),等等。
Linux內核最初是為英特爾386微處理器設計的。現在Linux內核支持從個人電腦到大型主機甚至包括嵌入式系統在內的各種硬體設備。
在開始的時候,Linux只是個人狂熱愛好的一種產物。但是現在,Linux已經成為了一種受到廣泛關注和支持的一種操作系統。包括IBM和惠普在內的一些計算機業巨頭也開始支持Linux。很多人認為,和其他的商用Unix系統以及微軟 Windows相比,作為自由軟體的Linux具有低成本,安全性高,更加可信賴的優勢。
絕大多數基於Linux內核的的操作系統使用了大量的GNU軟體,包括了一個shell程序、工具、程序庫、編譯器及工具,還有許多其他程序,例如Emacs。正因為如此,GNU計劃的開創者理查德·馬修·斯托曼博士提議將Linux操作系統改名為GNU/Linux。但有些人只把操作系統叫做"Linux"。
大多數系統還包括了像提供GUI界面的XFree86之類的曾經運行於BSD的程序。
除了一部分專家之外,大多數人都不自己選擇每一樣組件或自行設置,而是直接使用Linux套件。
Linux內核最初只是由芬蘭人林納斯·托瓦茲(Linus Torvalds)在赫爾辛基大學上學時出於個人愛好而編寫的。最初的設想中,Linux是一種類似Minix這樣的一種操作系統。Linux的第一個版本在1991年9月被發布在Internet上,隨後在10月份第二個版本就發布了。
Linux的歷史是和GNU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從1983年開始的GNU計劃致力於開發一個自由並且完整的類Unix操作系統,包括軟體開發工具和各種應用程序。到1991年Linux內核發布的時候,GNU已經幾乎完成了除了系統內核之外的各種必備軟體的開發。在Linus Torvalds和其他開發人員的努力下,GNU組件可以運行於Linux內核之上。整個內核是基於GNU通用公共許可,也就是GPL( General Pubic License)的,但是Linux內核並不是GNU 計劃的一部分。
Linux的標志和吉祥物是一隻名字叫做Tux的企鵝,Linux的注冊商標是Linus Torvalds所有的。這是由於在1996年,一個名字叫做William R. Della Croce的律師開始向各個Linux發布商發信,聲明他擁有Linux商標的所有權,並且要求各個發布商支付版稅,這些發行商集體進行上訴,要求將該注冊商標重新分配給Linus Torvalds。 Linux的某些版本是不需要安裝就能使用的版本,他們稱為LiveCD
傳統的Linux用戶一般都安裝並設置自己的操作系統,他們往往比其他操作系統,例如微軟Windows和Mac OS的用戶更有經驗。這些用戶有時被稱作「黑客」或是「極客」(geek)。然而隨著Linux越來越流行,越來越多的原始設備製造商(OEM)開始在其銷售的電腦上預裝上Linux,Linux的用戶中也有了普通電腦用戶,Linux系統也開始慢慢搶占桌面電腦操作系統市場。同時Linux也是最受歡迎的伺服器操作系統之一。Linux也在嵌入式電腦市場上擁有優勢,低成本的特性使Linux深受用戶歡迎。使用 Linux主要的成本為移植、培訓和學習的費用,早期由於會使用Linux的人較少,這方面費用較高,但這方面的費用已經隨著Linux的日益普及和 Linux上的軟體越來越多、越來越方便而降低。
KDE和GNOME等桌面系統使Linux更像是一個Mac或Windows之類的操作系統,提供完善的圖形用戶界面,而不同於其他使用命令行 (指令行, Command Line)界面的類Unix操作系統。
未來軟體界的方向
linux 作為較早的源代碼開放操作系統,將引領未來軟體發展的方向.原因很簡單,就象現在的wiki將很快展示出它的魅力.
基於 linux 開放源碼的特性,越來越多大中型企業及政府投入更多的資源來開發 linux。現今世界上,很多國家逐漸的把政府機構內部門的電腦轉移到 linux 上,這個情況還會一直持續。Linux 的廣泛使用為政府機構節省了不少經費,也降低了對封閉源碼軟體潛在的安全性的憂慮。
應該怎麼讀Linux?
根據Torvalds的說法,Linux的發音和「Minix」是押韻的。
參照,「Li」中「i」的發音類似於「Minix」中「i」的發音,而「nux」中「u」的發音類似於英文單詞「profess」中「o」的發音。
此外在有一份Torvalds本人說話的音頻,音頻內容為「Hello, this is Linus Torvalds, and I pronounce Linux as Linux」。 大致和「利訥克斯」的音類似(注意不是利納克斯、利牛克斯、利努克斯或者利尼克斯)。
請大家按照['linэks]這個音標讀。
Linux發行版
Linux發行版(Linux distribution)指的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Linux操作系統」,它可能是由一個組織,公司或者個人發行的。通常來講,一個Linux發行版包括Linux內核,將整個軟體安裝到計算機上的一套安裝工具,各種GNU軟體,其他的一些自由軟體,在一些特定的Linux發行版中也有一些專有軟體。
主流的Linux發行版
* Asianux
* B2D Linux
* Conectiva Linux
* Debian GNU/Linux
* Fedora Core
* Gentoo Linux
* Knoppix Linux
* Linux From Scratch
* Magic Linux
* Mandriva Linux
* Red Hat Linux
* Slackware Linux
* Stanix Live CD
* SUSE Linux
* Turbo Linux
* Ubuntu Linux
#以下是部分國內的Linux發行版本
* Magic Linux(社區發行版)
* RedFlag Linux(RedFlag紅旗公司產品)
==============
GNU/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這個系統是由全世界各地的成千上萬的程序員設計和實現的。Linux這一詞僅僅是指它的內核程序,其外圍有許多GPL許可證下的、GNU開發的程序,所以通常我們所說的Linux應該被稱為GNU/Linux!
它以高效性和靈活性著稱。並且能夠在PC計算機上實現全部的Unix特性,具有多任務、多用戶的能力。GNU/Linux之所以受到廣大計算機愛好者的喜愛,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它屬於自由軟體,用戶不用支付任何費用就可以獲得它和它的源代碼,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它進行必要的修改。另一個原因是,它具有Unix的全部功能
GNU/Linux是一個網路操作系統(Network Operating System,NOS)。操作系統是計算機與用戶之間的介面,一般的操作系統具有以下兩個基本功能:
(1)為用戶提供各種簡便有效的訪問本機資源的手段;
(2)合理地組織系統工作流程,有效的管理系統。
換句話說,操作系統是專門用於管理計算機軟體和硬體資源的控制機構,它能使這些資源得到有效利用。網路操作系統則在一般操作系統的功能上增加了網路功能,具體包括:
(1)實現網路中各計算機之間的通信和資源共享;
(2)提供多種網路服務軟體;
(3)提供網路用戶的應用程序介面。
GNU/Linux就是這樣一個網路操作系統。與其他商業化的網路操作系統不同,它是由以Linus Torvalds為首的一批Internet上的志願者開發的,完全免費,並與另一著名的網路操作系統UNIX完全兼容,是一個具有很高性能價格比的網路操作系統.
目前GNU/Linux可以運行在x86PC、SUN SPARC、DEC alpha、PowerPC、ARM及IA64等多種平台上,可以說GNU/Linux是目前運行硬體平台最多的操作系統。對於廣大x86 PC用戶來說,GNU/Linux可以在基於Intel、Cyrix、AMD等晶元的個人計算機上運行,它可以迅速地將一台個人電腦立刻變成一台功能強勁的UNIX工作站。
『貳』 Linux操作系統,現在,屬於哪個國家的版權
Linux沒有版權,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它能運行主要的Unix工具軟體、應用程序和網路協議。
開放源碼使得用戶可以自由裁剪,靈活性高,功能強大,成本低。尤其系統中內嵌網路協議棧 ,經過適當的配置就可實現路由器的功能。這些特點使得Linux成為開發路由交換設備的理想開發平台。
(2)林權軟體源碼擴展閱讀:
Linux種類較多,主要是內核居多。它能夠直接安裝在各種硬體裝備上,比如手機、各類電腦等電子產品中。
Linux開發團體致力於其內核研發工作,並對版本進行規范,使其具有唯一性。Linux操作系統的版本事實上是其內核的版本號。Linux1.0為第一個版本,之後逐漸更新換代。隨後為了可以和Copyright進行比對,協議改作了Copyleft。
對於 Copyleft,客戶能夠進行,也可以進行改動,甚至可以銷售。但是,客戶群體必須是經過授權許可的。當然,在復制的同時也要注意應用程序的屬性,關注其是否可以進行各項操作。與此同時,也要保障其他客戶能夠獲得免費的源碼。
『叄』 linux是什麼/
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是一個基於POSIX和Un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統。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Linux得到了來自全世界軟體愛好者、組織、公司的支持。它除了在伺服器操作系統方面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以外,在個人電腦、嵌入式系統上都有著長足的進步。使用者不僅可以直觀地獲取該操作系統的實現機制,而且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來修改完善這個操作系統,使其最大化地適應用戶的需要。
Linux不僅系統性能穩定,而且是開源軟體。其核心防火牆組件性能高效、配置簡單,保證了系統的安全。在很多企業網路中,為了追求速度和安全,Linux操作系統不僅僅是被網路運維人員當作伺服器使用,Linux既可以當作伺服器,又可以當作網路防火牆是Linux的 一大亮點。
Linux與其他操作系統相比 ,具有開放源碼、沒有版權、技術社區用戶多等特點 ,開放源碼使得用戶可以自由裁剪,靈活性高,功能強大,成本低。尤其系統中內嵌網路協議棧 ,經過適當的配置就可實現路由器的功能。這些特點使得Linux成為開發路由交換設備的理想開發平台。《Linux就該這么學》有相關介紹,供參考。
『肆』 linux查看內存使用情況
linux查看內存使用情況的方法是,1,proc。meminfo,查看 RAM 使用情況最簡單的方法是通過 ,procmeminfo。這個動態更新的虛擬文件實際上是許多其他內存相關工具 free ,ps ,top的組合顯示。
2,atop。atop 命令是一個終端環境的監控命令。它顯示的是各種系統資源,CPU, memory, network, IOkernel的綜合,並且在高負載的情況下進行了彩色標注。
3,free。free 命令是一個快速查看內存使用情況的方法,它是對 ,proc,meminfo 收集到的信息的一個概述。
4,GNOME System Monitor。GNOME System Monitor 是一個顯示最近一段時間內的 CPU內存交換區及網路的使用情況的視圖工具。它還提供了一種查看 CPU 及內存使用情況的方法。
5,htop。htop 命令顯示了每個進程的內存實時使用率。它提供了所有進程的常駐內存大小,程序總內存大小,共享庫大小等的報告,列表可以水平及垂直滾動。6,KDE System Monitor功能同 4 中介紹的 GENOME 版本。
『伍』 linux是什麼
Linux是一個開源的操作系統,它最初是芬蘭的Helsinki大學的一位年輕的學生Linux Torvalds作為愛好開發的。
Linus對Minix(一個小型的UNIX系統)很感興趣,並且決定開發一個比Minix更好的系統。他在1991年開始開發並且當年發布0.02版本,他堅持繼續開發直到1994年Linux內核1.0版本的發布。
它的內核,就是所有Linux系統的核心,是在GNU通用公共許可證開發和發布的,它的源碼是對每個人都是免費的。這個內核建立了Linux操作系統的開發最基本部分。現在有很多公司、組織和團隊發布他們自己基於Linux內核開發的操作系統版本。
linux主要特性:
1.基本思想
Linux的基本思想有兩點:第一,一切都是文件;第二,每個軟體都有確定的用途。其中第一條詳細來講就是系統中的所有都歸結為一個文件,包括命令、硬體和軟體設備、操作系統、進程等等對於操作系統內核而言,都被視為擁有各自特性或類型的文件。
至於說Linux是基於Unix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兩者的基本思想十分相近。
2.完全免費
Linux是一款免費的操作系統,用戶可以通過網路或其他途徑免費獲得,並可以任意修改其源代碼。這是其他的操作系統所做不到的。
正是由於這一點,來自全世界的無數程序員參與了Linux的修改、編寫工作,程序員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和靈感對其進行改變,這讓Linux吸收了無數程序員的精華,不斷壯大。
『陸』 linux是干什麼用的
Linux操作系統,是一種計算機操作系統,讀音為 ['li:nэks]。Linux操作系統的內核的名字也是「Linux」。Linux操作系統也是自由軟體和開放源代碼發展中最著名的例子。 簡單地說,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它主要用於基於Intel x86系列CPU的計算機上。這個系統是由世界各地的成千上萬的程序員設計和實現的。其目的是建立不受任何商品化軟體的版權制約的、全世界都能自由使用的Unix兼容產品。 Linux的出現,最早開始於一位名叫Linus Torvalds的計算機業余愛好者,當時他是芬蘭赫爾辛基大學的學生。他的目的是想設計一個代替Minix(是由一位名叫Andrew Tannebaum的計算機教授編寫的一個操作系統示教程序)的操作系統,這個操作系統可用於386、486或奔騰處理器的個人計算機上,並且具有Unix操作系統的全部功能,因而開始了Linux雛形的設計。 絕大多數基於Linux內核的的操作系統使用了大量的GNU軟體,包括了shell程序、工具、程序庫、編譯器及工具,還有許多其他程序,例如Emacs。正因為如此,GNU計劃的開創者理查德·馬修·斯托曼博士提議將Linux操作系統改名為GNU/Linux。但有些人只把操作系統叫做"Linux"。 Linux的基本思想有兩點:第一,一切都是文件;第二,每個軟體都有確定的用途,同時它們都盡可能被編寫得更好。其中第一條詳細來講就是系統中的所有都歸結為一個文件,包括命令、硬體和軟體設備、操作系統、進程等等對於操作系統內核而言,都被視為擁有各自特性或類型的文件。至於說Linux是基於Unix的,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這兩者的基本思想十分相近。 Linux 的歷史是和GNU緊密聯系在一起的。 1983年,理察·馬修·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創立了G Linux [3] NU計劃(GNU Project)。這個計劃有一個目標是為了發展一個完全免費自由的Unix-like操作系統。自1990年代發起這個計劃以來,GNU 開始大量的產生或收集各種系統所必備的元件,像是——函式庫(libraries)、編譯器(compilers)、偵錯工具(debuggers)、文字編輯器(text editors)、網頁伺服器(web server),以及一個Unix的使用者介面(Unix shell)——除了執行核心(kernel)仍然付闕外。1990年,GNU計劃開始在馬赫微核(Mach microkernel)的架構之上開發系統核心,也就是所謂的GNU Hurd,但是這個基於Mach的設計異常復雜,發展進度則相對緩慢。 最初的設想中,Linux 是一種類似Minix這樣的一種操作系統。1991年4月,芬蘭赫爾辛基大學學生Linus Benedict Torvalds(當今世界最著名的電腦程序員、黑客)不滿意Minix這個教學用的操作系統。出於愛好,他根據可在低檔機上使用的MINIX設計了一個系統核心Linux 0.01,但沒有使用任何MINIX或UNIX的源代碼。他通過USENET(就是新聞組)宣布這是一個免費的系統,主要在x86電腦上使用,希望大家一起來將它完善,並將源代碼放到了芬蘭的FTP站點上代人免費下載。本來他想把這個系統稱為freax,意思是自由( free) 和奇異(freak) 的結合字,並且附上了"X"這個常用的字母,以配合所謂的Unix-like的系統。可是FTP的工作人員認為這是Linus的MINIX,嫌原來的命名「Freax」的名稱不好聽,就用Linux這個子目錄來存放,於是它就成了「Linux」。這時的Linux只有核心程序,僅有10000行代碼,仍必須執行於Minix操作系統之上,並且必須使用硬碟開機,還不能稱做是完整的系統;隨後在10月份第二個版本(0.02版)就發布了,同時這位芬蘭赫爾辛基的大學生在comp.os.minix上發布一則信息: 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 I'm doing a (free) operation system (just a hobby, won't be big and professional like gnu) for 386(486) AT clones. 由於許多專業用戶(主要是程序員)自願地開發它的應用程序,並藉助Internet拿出來讓大家一起修改,所以它的周邊的程序越來越多,Linux本身也逐漸發展壯大起來。 從1983年開始的GNU計劃致力於開發一個自由並且完整的類Unix操作系統,包括軟體開發工具和各種應用程序。到1991年 Linux 內核發布的時候,GNU已經幾乎完成了除了系統內核之外的各種必備軟體的開發。在Linus Torvalds和其他開發人員的努力下,GNU組件可以運行於Linux內核之上。整個內核是基於GNU通用公共許可,也就是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NU通用公共許可證)的,但是Linux內核並不是GNU 計劃的一部分。1994年3月,Linux1.0版正式發布,Marc Ewing成立了 Red Hat 軟體公司,成為最著名的Linux分銷商之一。 Unix與Linux的歷史源流 早期Linux的開機管理程序(boot loader)是使用LILO(Linux Loader),存在著一些難以容忍的缺陷,例如無法識別8G以外的硬碟,後來新增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克服了這些缺點,具有『動態搜尋核心檔案』的功能,可以讓您在開機的時候,可以自行編輯您的開機設定系統檔案,透過 ext2 或 ext3 檔案系統中載入Linux Kernel。 Linux 的標志和吉祥物是一隻名字叫做Tux的企鵝,標志的由來是因為Linus在澳洲時曾被一隻動物園里的企鵝咬了一口,便選擇了企鵝作為Linux的標志。Linux的注冊商標是Linus Torvalds所有的。這是由於在1996年,一個名字叫做William R. Della Croce的律師開始向各個Linux 發布商發信,聲明他擁有Linux商標的所有權,並且要求各個發布商支付版稅,這些發行商集體進行上訴,要求將該注冊商標重新分配給Linus Torvalds。Linus Torvalds 一再聲明Linux 是免費的,他本人可以賣掉,但Linux絕不能賣。 Linux發行版的某些版本是不需要安裝,只需通過CD或者可啟動的USB存儲設備就能使用的版本,他們稱為LiveCD。 linux桌面 過去,Linux主要被用作伺服器的操作系統,但因它的廉價、靈活性及Unix背景使得它很合適作更廣泛的應用。傳統上有以Linux為基礎的「LAMP(Linux, Apache, MySQL, Perl/PHP/Python的組合)」經典技術組合,提供了包括操作系統、資料庫、網站伺服器、動態網頁的一整套網站架設支持。而面向更大規模級別的領域中,如資料庫中的Oracle、DB2、PostgreSQL,以及用於Apache的Tomcat JSP等都已經在Linux上有了很好的應用樣本。除了已在開發者群體中廣泛流行,它亦是現時提供網站務供應商最常使用的平台。 基於其低廉成本與高度可設定性,Linux常常被應用於嵌入式系統,例如機頂盒、行動電話及行動裝置等。在行動電話上,Linux已經成為與Symbian OS、Windows Mobile系統並列的三大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之一;而在移動裝置上,則成為Windows CE與Palm OS外之另一個選擇。目前流行的TiVo數位攝影機使用了經過客制化後的Linux。此外,有不少硬體式的網路防火牆及路由器,例如部份LinkSys的產品,其內部都是使用Linux來驅動、並採用了操作系統提供的防火牆及路由功能。 採用Linux的超級電腦亦愈來愈多,根據2005年11月號的TOP500超級電腦列表,現時世上最快速的兩組超級電腦都是使用Linux作為其操作系統。而在表列的500套系統里,採用Linux為操作系統的,佔了371組(即74.2%),其中的前十位者,有7組是使用Linux的。 除了一部分專家之外,大多數人都不自己選擇每一樣組件或自行設置,而是直接使用Linux套件。 2006年開始發售的SONY PlayStation 3亦使用Linux的操作系統。之前,Sony亦曾為他們的PlayStation 2推出過一套名為PS2 Linux的DIY組件。至於游戲開發商雅達利及id Software,都有為其旗下的游戲推出過Linux桌面版本。此外,Linux Game Publishing亦有專門為Linux平台撰寫游戲,並致力於把其他在Windows平台編撰的游戲程序碼轉攜至Linux平台,及為轉攜游戲提供使用授權。 而一個打算對所有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孩子提供手提電腦的名為「每孩子皆有一部手提電腦(OLPC)」的項目,正是使用Linux作為預設的操作系統。 我們不必探討LINUX源代碼的開放給我們帶來多大誘惑,我們只研究LINUX對我們的生活有何幫助。我們在平時只要掌握LINUX最基礎的應用,以及安裝及使用就可以了。對LINUX的操作現在發展到了在命令行下操作以及像WINDOWS的桌面系統般的應用。對LINUX不是很了解的用戶可以選擇桌面型LINUX安裝。 這里把對LINUX的一些疑問解答從網上整理一下,貼出來,希望對那些想要了解LINUX的朋友有所幫助。 --------------------------------------------------------------------- Linux以它的高效性和靈活性著稱。它能夠在PC計算機上實現全部的Unix特性,具有多任務、多用戶的能力。Linux是在GNU公共許可許可權下免費獲得的,是一個符合POSIX標準的操作系統。Linux操作系統軟體包不僅包括完整的Linux操作系統,而且還包括了文本編輯器、高級語言編譯器等應用軟體。它還包括帶有多個窗口管理器的X-Window圖形用戶界面,如同我們使用Windows NT一樣,允許我們使用窗口、圖標和菜單對系統進行操作。 Linux之所以受到廣大計算機愛好者的喜愛,主要原因有兩個,一是它屬於自由軟體,用戶不用支付任何費用就可以獲得它和它的源代碼,並且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對它進行必要的修改,無償對它使用,無約束地繼續傳播。另一個原因是,它具有Unix的全部功能,任何使用Unix操作系統或想要學習Unix操作系統的人都可以從Linux中獲益。 運行Linux需要的配置並不高,支持眾多的PC周邊設備,並且這樣一個功能強大的軟體完全免費,其源代碼是完全公開的,任何人都能拿來使用。說到這里,各位可能懷疑這免費後面是不是隱藏著什麼?作者會心甘情願的把它拿出來而分文不取嗎?其實,它代表著軟體開發的另一種概念:那就是基於GNU的版權制度。 版權是為了保護作者應有利益而設立的制度,但時至今日它卻對科技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例如現在病毒的肆虐,就是因為微軟不肯將Windows的源代碼公開。殺毒軟體的廠商只好自己去鑽研OLE結構。還有,Intel為了保住自己的霸主地位,建立了一個個不許其它廠商使用的硬體規范,造成眾多開發者並不是為了提升技術而是為了兼容性而耗費資金和時間,這樣就造成了科研發展的混亂和壟斷。 為了改變這種狀況,Richard M. Stallman在1984年創立了以生產免費軟體為目的的組織--Free Software Foundation(自由軟體基金會,簡稱FSF)。他認為:各個軟體公司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公開源代碼會阻礙人類文明的發展,一個真正好的軟體是為了替人解決問題,應該散發給需要的人。他開發了一個叫做GNU的計劃,第一套軟體就是GNU Emacs(UNIX平台下強大的編輯器)。任何人都能免費拿到這個軟體和它的源代碼,於是許多人自發的修改這套軟體,為它增加功能。為了明確GNU的規范,Stallman發表了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和GNU Library General Public License授權聲明,根據這些聲明,所有的GNU軟體都可以被任何人下載、出售、復制和修改,但必須提供程序源代碼或者讓使用者知道從哪裡獲得源代碼!但不論免費或者收費,任何得到這些軟體的使用者都有和提供者同樣的權利,可以將它們贈送或出售。由於這個授權,GNU軟體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多,功能也越來越強。當然,這樣做也有不良的效果,如果開發商的利潤減少了那麼就沒有人願意真正開發軟體了,畢竟人還是要吃飯的呀。不過隨著Internet的盛行,大眾越來越容易得到各種各樣的軟體,而且大多隻為一時之需,用完之後根本不會再用,一個軟體的使用壽命就大大縮短,在這種情況下,傳統的電子出版行業應該做出相應的調整。 Linux核心程序的著作權歸Linus本人所有,其它應用程序歸各自的作者所有,但按照GNU授權,任何人都可以採取收費或免費方式來發行Linux,並在符合該授權的規范下做修改。這樣就有了一大批的免費程序移植到了Linux上,包括GNU Emacs、XFree86、Mozilla等經典軟體,並且在不斷壯大中。由於源代碼是公開的,任何一個使用Linux的人在添置了新硬體後都能自己編寫驅動程序,所以Linux對新硬體的支持已經超過了許多專業UNIX系統。Linux的成功如果沒有Internet是不可能的,因為Linux實際上是世界各地眾多程序員共同開發的結果。 現在的Linux經過數次改版(包括核心的升級和周邊程序的完善),已經發展成了一個遵循POSIX標準的純32位多工操作系統,64位版本也在開發之中。Linux可以兼容大部分的UNIX系統,很多UNIX的程序不需要改動,或者很少的改變就可以運行於Linux環境;內置TCP/IP協議,可以直接連入Internet,作為伺服器或者終端使用;內置JAVA解釋器,可直接運行JAVA源代碼;具備程序語言開發、文字編輯和排版、資料庫處理等能力;提供X Window的圖形界面;主要用於x86系列的個人電腦,也有其它不同硬體平台的版本,支持現在流行的所有硬體設備。就性能上來說,它並不弱於Windows甚至UNIX,而且靠模擬程序還可以運行Windows應用程序。它有成千上萬的各類應用軟體,並不輸於Windows的應用軟體數量,其中也有商業公司開發的贏利性的軟體。最可貴的是:它是一個真正的UNIX系統,可以供專業用戶和想學UNIX的人在自己的個人電腦上使用。Linux是一個非常靈活的系統,相對於Windows而言也是一個比較難用的系統,就如同大多數用戶用不慣MacOS的單鍵滑鼠一樣。想要對Linux輕車熟路,你必須懂得一些相關知識,軟、硬體的配置,最好還懂點程序,因為沒有人有義務為您提供技術支援,除了和其它用戶交流之外 ,您必須要自己解決問題。當然,如果您只是作為日常應用,就不需要那麼復雜啦,Linux一樣會為您提供完美的操作環境,你所要做的就是改變使用習慣和成見。 早期的操作系統是沒有圖形界面的,自從Apple於1984年推出System 1.0開始,個人電腦才實現了真正的GUI(Graphics User Interface,圖形用戶界面),從此電腦變得更加具有親和力,也更加易於使用。Windows的圖形化開始於Windows 3.1/3.2,直到Windows 95的出現才標志著多媒體時間的到來,從此計算機變得能說會唱起來。Linux始於UNIX,卻青出於藍勝於藍,同樣擁有著不俗的圖形用戶界面,性能更穩定,也更漂亮,可以和世界上曾經出現過的,最美麗的操作系統媲美!不同於現在的XP,Linux的圖形界面是基於Console之上的,類似於Windows 95架於DOS之上,Linux下實現圖形界面的是X Window系統(區別於MS的Windows)。 X Window是一套用於UNIX的具有極大可攜性、對彩色掌握的多樣性和網路之間的操作透明性的健在式處理窗口系統。它和微軟的Windows的工作原理並不相同,不過兩者都使用圖形界面和窗口技術,從外表看來有那麼一點點相似,但又存在著巨大的不同,實際上X Window的界面更加多樣化,也更漂亮,且高效快捷。就Windows對於DOS的地位一樣,X Window一改UNIX/Linux單調的文本界面,提供了一個友善的圖形用戶界面(GUI)。 1984年在麻省理工學院(MIT)電腦科學研究室工作的Bob Scheifler正在發展分布式系統,DEC公司的Jim Gettys也在MIT進行A-thena計劃的一部分。兩者都需要一套在UNIX系統上使用的圖形界面,因此兩者開始合作研製X Window。1987年,MIT發布了第11個版本的X Window,並成立了非贏利性組織「X協會」來發展及控制X Window標准。所以現在的X Window並不完全是一個軟體,而是一個協定,定義了一個系統所必須具備的功能。任何系統能滿足這個協定及符合X協會其它的規范,便可稱為X Window,它的源代碼公開。因為X Window具有強大的與設備無關結構性,它提供了一組網路通信協議,任何硬體只要提供X協定,便可以執行應用程序顯示一群包含圖文的窗口,不需要重新編譯,這種與設備無關的特性只要是根據X Window標准所開發的應用程序均可在不同的環境下作用,這就大大減少了跨越不同平台之間的編譯工作,應用程序更加具有可移植性。 Linux上最常用的X Window是Xfree86,它是MIT的X11R5的移植版,使用Openlook窗口管理系統,所以Xfree86是免費的。Xfree86支持現行所有的PC顯示卡,但不一定支持它們的Windows加速特性,比如DirectX 9。 到目前為止,可以支持中文的Linux己不再是鳳毛麟角,而且中文應用軟體正不斷豐富著。但一些商業軟體並未完成移植,其中有諸多原因,在此不詳述。 GNU/Linux社群設計的立體圖,並使用GPL授權傳統的Linux用戶一般都安裝並設置自己的操作系統,他們往往比其他操作系統,例如微軟Windows和Mac OS的用戶更有經驗。這些用戶有時被稱作「黑客」或是「極客」(geek)。然而隨著Linux越來越流行,越來越多的原廠委託製造商(OEM)開始在其銷售的電腦上預裝上Linux,Linux的用戶中也有了普通電腦用戶,Linux系統也開始慢慢搶占桌面電腦操作系統市場。同時Linux也是最受歡迎的伺服器操作系統之一。Linux也在嵌入式電腦市場上擁有優勢,低成本的特性使Linux深受用戶歡迎。使用Linux主要的成本為移植、培訓和學習的費用,早期由於會使用Linux的人較少,這方面費用較高,但這方面的費用已經隨著Linux的日益普及和Linux上的軟體越來越多、越來越方便而降低。 KDE和GNOME等桌面系統使Linux更像是一個Mac或Windows之類的操作系統,提供完善的圖形用戶界面,而不同於其他使用命令行界面(Command Line Interface,CLI)的類Unix系統。
『柒』 什麼是linux發行版
Linux發行版與Windows或Mac
OS(操作系統)一樣,Linux由多種類型組成,稱為分發,每個發行版似乎都很相似,但是完全不太一樣。一般情況下,Linux發行版是各種應用程序(軟體)的集合,從而來適應使用目的,除了在伺服器上安裝之外,其他還要提前設置,以便可以立即進行實際使用。
Linux發行版本包括:Ubuntu、Fedora、Opensuse、Red hat Linux、Debian、centos等。
『捌』 啥是linux
Linux操作系統(Linux),是一種計算機操作系統。Linux操作系統的內核的名字也是「Linux」。Linux操作系統也是自由軟體和開放源代碼發展中最著名的例子。
嚴格來講,Linux這個詞本身只表示Linux內核,但在實際上人們已經習慣了用Linux來形容整個基於Linux內核,並且使用GNU 工程各種工具和資料庫的操作系統(也被稱為GNU/Linux)。基於這些組件的Linux軟體被稱為Linux發行版。一般來講,一個Linux發行套件包含大量的軟體,比如軟體開發工具,資料庫,Web伺服器(例如Apache),X Window,桌面環境(比如GNOME和KDE),辦公套件(比如OpenOffice.org),等等。
Linux內核最初是為英特爾386微處理器設計的。現在Linux內核支持從個人電腦到大型主機甚至包括嵌入式系統在內的各種硬體設備。
在開始的時候,Linux只是個人狂熱愛好的一種產物。但是現在,Linux已經成為了一種受到廣泛關注和支持的一種操作系統。包括IBM和惠普在內的一些計算機業巨頭也開始支持Linux。很多人認為,和其他的商用Unix系統以及微軟Windows相比,作為自由軟體的Linux具有低成本,安全性高,更加可信賴的優勢。
概述
絕大多數基於Linux內核的的操作系統使用了大量的GNU軟體,包括了一個shell程序、工具、程序庫、編譯器及工具,還有許多其他程序,例如Emacs。正因為如此,GNU計劃的開創者理查德·馬修·斯托曼博士提議將Linux操作系統改名為GNU/Linux。但有些人只把操作系統叫做"Linux"。
大多數系統還包括了像提供GUI界面的XFree86之類的曾經運行於BSD的程序。
除了一部分專家之外,大多數人都不自己選擇每一樣組件或自行設置,而是直接使用Linux套件。
1983年,理察·馬修·斯托曼(Richard Stallman)創立了GNU計劃(GNU Project)。這個計劃有一個目標是為了發展一個完全免費自由的 Unix-like 操作系統。自1990年代發起這個計劃以來,GNU 開始大量的產生或收集各種系統所必備的元件,像是——函式庫(libraries)、編譯器(compilers)、偵錯工具(debuggers)、文字編輯器(text editors)、網頁伺服器(web server),以及一個Unix的使用者介面(Unix shell)——除了執行核心(kernel)仍然付闕外。1990年,GNU計劃開始在馬赫微核(Mach microkernel)的架構之上開發系統核心,也就是所謂的GNU Hurd,但是這個基於Mach的設計異常復雜,發展進度則相對緩慢。
Linux內核最初只是由芬蘭人林納斯·托瓦茲(Linus Torvalds)在赫爾辛基大學上學時出於個人愛好而編寫的,當時他並不滿意Minix這個教學用的操作系統。最初的設想中,Linux 是一種類似Minix這樣的一種操作系統。Linux的第一個版本在1991年9月被大學FTP server管理員Ari Lemmke發布在Internet上,最初Torvalds 稱這個核心的名稱為 "Freax" ,意思是自由( "free") 和奇異( "freak") 的結合字,並且附上了"X"這個常用的字母,以配合所謂的 Unix-like 的系統。但是FTP server管理員嫌原來的命名「Freax」的名稱不好聽,把核心的稱呼改成「Linux」,當時僅有10000行代碼,仍必須執行於Minix操作系統之上,並且必須使用硬碟開機;隨後在10月份第二個版本(0.02版)就發布了,同時這位芬蘭赫爾辛基的大學生在comp.os.minix上發布一則信息:
Hello everybody out there using minix-
I'm doing a (free) operation system (just a hobby,
won't be big and professional like gnu) for 386(486) AT clones.
歷史
Linux 的歷史是和GNU緊密聯系在一起的。從1983年開始的GNU計劃致力於開發一個自由並且完整的類Unix操作系統,包括軟體開發工具和各種應用程序。到1991年 Linux 內核發布的時候,GNU已經幾乎完成了除了系統內核之外的各種必備軟體的開發。在Linus Torvalds和其他開發人員的努力下,GNU組件可以運行於Linux內核之上。整個內核是基於 GNU 通用公共許可,也就是GPL(GNU General Public License,GNU通用公共許可證)的,但是Linux內核並不是GNU 計劃的一部分。1994年3月,Linux1.0版正式發布,Marc Ewing成立了 Red Hat 軟體公司,成為最著名的 Linux 分銷商之一。
Unix & Linux歷史源流早期Linux的開機管理程序(boot loader)是使用LILO(Linux Loader),存在著一些難以容忍的缺陷,例如無法識別8G以外的硬碟,後來新增GRUB(GRand Unified Bootloader)克服了這些缺點,具有『動態搜尋核心檔案』的功能,可以讓您在開機的時候,可以自行編輯您的開機設定系統檔案,透過 ext2 或 ext3 檔案系統中載入 Linux Kernel。
Linux 的標志和吉祥物是一隻名字叫做 Tux 的 企鵝,標志的由來是因為Linus在澳洲時曾被一隻動物園里的企鵝咬了一口,便選擇了企鵝作為Linux的標志。Linux的注冊商標是Linus Torvalds所有的。這是由於在1996年,一個名字叫做William R. Della Croce的律師開始向各個 Linux 發布商發信,聲明他擁有Linux商標的所有權,並且要求各個發布商支付版稅,這些發行商集體進行上訴,要求將該注冊商標重新分配給 Linus Torvalds。Linus Torvalds 一再聲明 Linux 是免費的,他本人可以賣掉,但 Linux 絕不能賣。
Linux 的某些版本是不需要安裝就能使用的版本,他們稱為 LiveCD。
用戶群
GNU/Linux愛好者設計的宣傳圖,並使用GPL授權
GNU/Linux社群設計的立體圖,並使用GPL授權傳統的Linux用戶一般都安裝並設置自己的操作系統,他們往往比其他操作系統,例如微軟Windows和Mac OS的用戶更有經驗。這些用戶有時被稱作「黑客」或是「極客」(geek)。然而隨著Linux越來越流行,越來越多的原廠委託製造(OEM)開始在其銷售的電腦上預裝上Linux,Linux的用戶中也有了普通電腦用戶,Linux系統也開始慢慢搶占桌面電腦操作系統市場。同時Linux也是最受歡迎的伺服器操作系統之一。Linux也在嵌入式電腦市場上擁有優勢,低成本的特性使Linux深受用戶歡迎。使用Linux主要的成本為移植、培訓和學習的費用,早期由於會使用Linux的人較少,這方面費用較高,但這方面的費用已經隨著Linux的日益普及和Linux上的軟體越來越多、越來越方便而降低。
KDE和GNOME等桌面系統使Linux更像是一個Mac或Windows之類的操作系統,提供完善的圖形用戶界面,而不同於其他使用命令行界面(Command Line Interface,CLI)的類Unix操作系統。
未來軟體界的方向
Linux 作為較早的源代碼開放操作系統,將引領未來軟體發展的方向。
基於 Linux 開放源碼的特性,越來越多大中型企業及政府投入更多的資源來開發 Linux。現今世界上,很多國家逐漸的把政府機構內部門的電腦轉移到 Linux 上,這個情況還會一直持續。Linux 的廣泛使用為政府機構節省了不少經費,也降低了對封閉源碼軟體潛在的安全性的憂慮。
Linux的英文發音
根據Torvalds的說法,Linux的發音和「Minix」是押韻的。
「Li」中「i」的發音類似於「Minix」中「i」的發音,而「nux」中「u」的發音類似於英文單詞「profess」中「o」的發音。依照國際音標應該是['linэks]。
有一份Torvalds本人說話的音頻,音頻內容為「Hello, this is Linus Torvalds, and I pronounce Linux as Linux」。
應用
運行在SUSE上的KDE桌面環境。過去,Linux主要被用作伺服器的操作系統,但因它的廉價、靈活性及Unix背景使得它很合適作更廣泛的應用。傳統上,以Linux為基礎的「LAMP(Linux, Apache, MySQL, Perl/PHP/Python的組合)」技術,除了已在開發者群體中廣泛流行,它亦是現時提供網站務供應商最常使用的平台。
基於其低廉成本與高度可設定性,Linux常常被應用於嵌入式系統,例如機頂盒、行動電話及行動裝置等。在行動電話上,Linux已經成為Symbian OS的主要競爭者;而在行動裝置上,則成為Windows CE與Palm OS外之另一個選擇。目前流行的TiVo數位攝影機使用了經過客制化後的Linux。此外,有不少硬體式的網路防火牆及路由器,例如部份LinkSys的產品,其內部都是使用Linux來驅動、並採用了操作系統提供的防火牆及路由功能。
採用Linux的超級電腦亦愈來愈多,根據2005年11月號的TOP500超級電腦列表,現時世上最快速的兩組超級電腦都是使用Linux作為其操作系統。而在表列的500套系統里,採用Linux為操作系統的,佔了371組(即74.2%),其中的前十位者,有7組是使用Linux的。
2006年開始發售的SONY PlayStation 3亦使用Linux的操作系統。之前,Sony亦曾為他們的PlayStation 2推出過一套名為PS2 Linux的DIY組件。至於游戲開發商雅達利及id Software,都有為其旗下的游戲推出過Linux桌面版本。此外,Linux Game Publishing亦有專門為Linux平台撰寫游戲,並致力於把其他在Windows平台編撰的游戲程序碼轉攜至Linux平台,及為轉攜游戲提供使用授權。
而一個打算對所有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孩子提供手提電腦的名為每孩子皆有一部手提電腦(OLPC)的項目,正是使用Linux作為預設的操作系統。
發行版
Linux 主要作為Linux 發行版(通常被稱為"distro")的一部分而使用。這些發行版由個人,鬆散組織的團隊,以及商業機構和志願者組織編寫。它們通常包括了其他的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以及一個用來簡化系統初始安裝的安裝工具,和讓軟體安裝升級的集成管理器。發行版為許多不同的目的而製作, 包括對不同計算機結構的支持, 對一個具體區域或語言的本地化,實時應用,和嵌入式系統,甚至許多版本故意地只加入免費軟體。目前,超過三百個發行版被積極的開發,最普遍被使用的發行版有大約十二個.
一個典型的Linux發行版包括:Linux內核,一些GNU程序庫和工具,命令行shell,圖形界面的X Window系統和相應的桌面環境,如KDE或GNOME,並包含數千種從辦公套件,編譯器,文本編輯器到科學工具的應用軟體。
展望
一個打算對所有生活在發展中國家孩子提供手提電腦的名為每孩子皆有一部手提電腦(OLPC)的項目,正是使用Linux作為預設的操作系統。
混沌初開
那是在一九九一年,令人痛苦難耐的冷戰漸漸走到了盡頭。 和平安詳的空氣開始升起在地平線。在計算科學領域, 隨著強大硬體的推出,計算機的極限能力已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一個輝煌的未來似乎已漸露端倪。
但還是缺了點兒什麼。在操作系統領域,存在著一大片空白。
一方面,DOS還統治著龐大的個人電腦王國。 比爾蓋茨花,000從一個西雅圖黑客手中買來DOS。之後, 靠著聰明的市場策略,這個簡陋的操作系統悄悄滲透到了世界的每一個角落。 PC用戶沒有其它的選擇。蘋果機雖好,但它的 天價沒人能承受得起。 它和大眾需求保持著遙不可及的距離。
計算領域的另一個陣營是UNIX世界。但UNIX更是貴不可攀。為了追求高額利潤, UNIX銷售商把價碼抬得足以嚇跑隨便哪個PC用戶。 貝爾實驗室曾慷慨地向高校提供UNIX的源代碼。但現在, 這些源代碼被小心地看管起來,不再對外公開。更令全球PC用戶心煩的是, 軟體市場的大玩家們沒能為這一問題提供個有效的解決方案。
MINIX似乎是個選擇。它是在荷蘭當教授的美國人Andrew S. Tanenbaum 從零開始編寫出來的。 MINIX的初衷是為了向學生講授操作系統的內部工作原理。 MINIX的設計是面向當時最為流行的Intel 8086微處理器。
作為一個操作系統,MINIX算不上一流。但它的好處是你能得到它的源代碼。 只要你有Tanenbaum寫的《操作系統:設計與實現》這本書, 你就能得到那12,000行用C和匯編寫的源碼。頭一次, 程序員或黑客可以有機會讀一讀操作系統的源碼--- 這種被軟體商嚴加看管的東西。 Tanenbaum用詳盡簡潔的筆觸探討了編寫操作系統的藝術。 他是個一流的作者,迷住了一批當時計算機領域最聰明的大腦。 全世界學計算機的學生都在鑽研這本書, 通過讀它的源碼來了解他們電腦里運行的MINIX操作系統。
Linus Torvalds就是這些學生中的一個。
呱呱墜地
在1991 年,Linus Benedict Torvalds還是個芬蘭學生,在赫爾辛基大學念計算機專業二年級。 同時他也是個自學成才的黑客。這個長著沙灘黃頭發、 說話軟綿綿的二十一歲芬蘭帥哥喜歡折騰他的電腦,把它不斷推向能力的極限。 但他缺少一個合適的操作系統來滿足他如此專業的需求。MINIX不錯, 可它只適合學生,是個教學工具,而不是一個強大的實戰系統。 當時,全世界的程序蟲們都很看好Richard Stallman的GNU項目 ---一個致力於推出自由、高質量軟體的運動。在計算科學的王國里, Stallman是個倍受尊崇的神話式英雄。 他令人景仰的職業生涯是從大名鼎鼎的 MIT人工智慧實驗室開始的。 七十年代中後期,在那裡他開發出了著名的Emacs編輯器。 八十年代早期,商業軟體公司從人工智慧實驗室吸引走了絕大多數優秀的程序員, 並和他們簽署了嚴格的保密合同。Stallman為此大大不爽。他認為軟體和其它產品不同, 在復制和修改方面,它不該受到任何限制。只有這樣,才可能開發出更好更強的 軟體。1983年,他在著名的《GNU宣言》中,向世人宣告了GNU項目的啟動, 開始了貫徹其哲學的自由軟體運動(註:GNU一詞是『GNU's Not Unix』的遞歸縮寫)。 為了最終實現開發出一個自由操作系統的夢想,他得先製造些工具。 於是,在1984 年初,Stallman開始創作一個令商業企業程序員嘆服的作品--- GNU C編譯器(gcc)。他出神入化的技術天才,令所有商業軟體程序員自愧不如。 gcc被公認為世界上最高效最強健的編譯器之一。
到1991年,GNU項目已經開發出了眾多的工具軟體。 大家期待已久的GNU C編譯器也問世了。但自由操作系統還沒有出現。 MINIX也受制於版權(後來,在2000年4月, Tanenbaum在BSD許可證下發布了自由的MINIX)。 GNU操作系統內核---HURD---還在開發之中,幾年之內還不可能面世。
拖了這么久,終於該說說Linus了。
1991年8月25號,Linus在MINIX新聞組發出了歷史性的一貼...
From: [email protected](Linus Benedict Torvalds)
Newsgroups: comp.os.minix
Subject: What would you like to see most in minix?
Summary: small poll for my new operating system
Message-ID: <[email protected]>
Date: 25 Aug 91 20:57:08 GMT
Organization: University of Helsinki
Hello,各位使用minix的朋友,
我正在寫一個基於386(486)AT機器的(自由)操作系統 (只是出於愛好,不會做得象gnu那麼大、那麼專業).我從四月份開始醞釀,現在已經做得差不多了。 我現在想知道一些你們對minix的看法,它哪點好?哪點不好? 因為我這個操作系統和minix多少有點兒類似 (文件系統採用同樣的物理布局〔因現實原因,其它方面也有類似的地方)。 我已經把bash(1.08)和gcc(1.40)移植過來了,而且它們運轉正常。 這意味著在下面個月里,我將給它加上更多實際的功能。 所以我想知道大家都希望它有哪些功能。歡迎多提建議,但我不敢保證能實現你的建議 :-)
Linus ([email protected])
附:沒錯,它不包含任何minix的代碼, 而且它有一個多線程文件系統。 它現在不能在其它硬體上轉(因為用了386任務切換機制,等等),而且除了AT硬碟,它基本上不支持任何其它硬體。 這就是全部了:-(。
從這個帖子不難看出, Linus自己並沒預料到他的小創造將會改變整個計算科學領域。 1991年9月中旬,Linux 0.01版問世了,並且被放到了網上。 它立即引起了人們的注意。源代碼被下載、測試、修改, 最終被反饋給Linus。10月5號, 0.02版出來了,同時伴隨著Linus著名的聲明:
From: [email protected](Linus Benedict Torvalds)
Newsgroups: comp.os.minix
Subject: Free minix-like kernel sources for 386-AT
Message-ID: <[email protected]>
Date: 5 Oct 91 05:41:06 GMT
Organization: University of Helsinki
你在懷念minix-1.1時代的美好時光嗎? 那時你自己寫著驅動,充滿了成就感。 現在沒什麼好項目可做了,是嗎? 你在拚命啃一個操作系統,修改它以滿足你自己的需要,是嗎? 現在minix已經沒什麼需要你去改進的了, 你為此悵然若失,是嗎? 沒機會再熬通宵去改進一個小程序了,是嗎?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這個帖子就是給你的
:-) 一個月(?)前我曾經提到過,我正在一個AT-386 機器上開發一個自由版本的、類似 minix的操作系統。 現在它終於出來了(盡管未必能滿足你的期待)。 我樂意把源代碼公開出來,讓它傳播得更廣。 它現在僅僅是0.02版(外加一個(很小的)補丁)。 但是我已經成功地在它上面跑了 bash/gcc/gnu-make/gnu-sed/compress等程序。 我這個小寶貝兒的源程序在nic.funet.fi(128.214.6.100) 下面的 /pub/OS/Linux 目錄中可以找到。 該目錄中還有些 README 文件, 還有幾個在linux下能工作的可執行文件 (bash,update和gcc,你還要求些什麼呢 :-)。 完整的內核源代碼都公布在這兒了,因為裡面沒用到minix的源程序。 而函數庫的源程序只是部分開源,所以目前還不能提供出來。 拿到源代碼後,直接編譯就行了。編譯完,就能轉了。哈哈。 可執行程序(bash和gcc)的源代碼可以在同一網站的/pub/gnu目錄里找到。
幾周以後, Linux 0.03版發布了。12月份,0.10版發布了。 這時的Linux還顯得很簡陋。它只能支持AT硬碟,而且不用登錄(啟動就進bash)。 0.11版有了不少改進,可以支持多國語言鍵盤、軟碟機、VGA、EGA、Hercules等等。 Linux的版本號從0.12直接上升到了0.95、 0.96......不久, Linux的源代碼就通過在芬蘭和其它一些地方的FTP站點傳遍了全世界。
誰與爭鋒
不久,Linus開始面對挑戰。他面對的不是別人,正是Andrew Tanenbaum, 那個開發出MINIX的偉大教師。在給Linus的一個回貼中,Tanenbaum寫到:
「我還是堅持我的觀點, 在1991年還設計這樣一個整體架構的內核是個根本性的錯誤。 你該慶幸不是我的學生。這么個設計,在我這兒你得不了高分 :-)」 (Andrew Tanenbaum to Linus Torvalds) Linus後來承認說,這是關於開發Linux他所得到的最壞評價。 Tanenbaum是當時的知名教授,他說的話自然很有份量。 但這次面對Linux,他的話沒能奏效,因為Linus不是個輕易服輸的人。
Tanenbaum還宣稱: 「Linux過時了。」
現在輪到新的Linux一代開始反擊了。以強大的Linux社區為後盾, Linus給了Tanenbaum一個恰如其分的回復:
你的工作是教授、研究員。這對於minix的大腦損傷是個絕妙的解釋。(Linus Torvalds to Andrew Tanenbaum)
Linux 的開發在繼續。不久,加入開發的人數就超過了一百,然後是數千, 然後是數十萬。Linux不再只是個黑客的玩具,配合上GNU項目開發出的眾多軟體, Linux已經可以走向市場了。它最終在GNU公共許可證下發布, 這保證任何人都可以自由獲得它的源代碼,可以自由復制、學習和修改它。 學生和程序員們都沒錯過這個機會。
不久,軟體商們也來了。Linux是自由的操作系統。 軟體商們需要做的只是把各種各樣的軟體在Linux 平台上編譯, 然後把它們組織成一種可以推向市場的形式。 這和其它操作系統在運作模式上沒什麼區別,只是Linux是自由的。 Redhat、 Caldera、 和其它一些公司都獲得了相當大的市場,獲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用戶。 除了這些商業公司,非商業的編程專家們也志願地組織了起來, 推出了他們自己的品牌---享譽全球的Debian。 配上嶄新的圖形界面(比如X Window System、KDE、 GNOME), Linux的各個品牌都倍受歡迎。
好戲連台,驚喜不斷。除了PC機,Linux又被移植到了許多其它平台上 (PowerPC、 Sun Sparc、ARM、Alpha...Debian就支持十幾種CPU)。 它還被人安裝到了3com的手掌計算機上。另外,利用集群技術, 許多Linux單機可以被組織成一個整體,用於並行計算。1996年4月, Los Alamos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利用 68台Linux單機搭建了一個並行計算系統,用它來模擬原子彈爆炸的沖擊波。 與其它超級計算機不同的是,用Linux搭建的集群計算機非常便宜。 這種DIY出來的超級計算機只花費2,000,連人工(連接68台PC的線纜) 都包括了。這價格只是同級別商業機的十分之一。 它的峰值計算速度可達每秒19萬億 (billion)次。 在世界超級計算機排行榜中它排在第315位。 它運行穩定可靠。三個月後,還不必重啟動
今天,Linux最大的優勢就是推動它前進的巨大開發熱情。一旦有新硬體問世, Linux內核就能快速被改進以適應它。比如, Intel Xeon微處理器才問世幾個星期,Linux新內核就跟上來了。 它還被用在了Alpha、MAC、PowerPC上。 甚至在手掌機這一少人問津的領域都可以運行Linux。 正如它在1991年誕生時那樣, Linux正以同樣的熱情闊步走向新世紀。
至於Linus本人,他保持著簡單的生活。不象比爾蓋茨, Linus不是億萬富翁。 完成學業之後,他移居美國,在Transmeta公司找了個工作。 Transmeta公司在指導完成了一個絕密項目的研發之後, 推出了自己的Crusoe處理器。Linus是這個研發小組中活躍的一員。 最近,他和Tove結了婚,生了個女兒,取名 Patricia Miranda Torvalds。 世界范圍內的計算機社區都對Linus推崇備至,到目前為止, 他是我們這個星球上最受歡迎的程序員。
『玖』 LINUX是什麼
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是一個基於POSIX和Un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統。伴隨著互聯網的發展,Linux得到了來自全世界軟體愛好者、組織、公司的支持。它除了在伺服器操作系統方面保持著強勁的發展勢頭以外,在個人電腦、嵌入式系統上都有著長足的進步。使用者不僅可以直觀地獲取該操作系統的實現機制,而且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來修改完善這個操作系統,使其最大化地適應用戶的需要。
Linux不僅系統性能穩定,而且是開源軟體。其核心防火牆組件性能高效、配置簡單,保證了系統的安全。在很多企業網路中,為了追求速度和安全,Linux操作系統不僅僅是被網路運維人員當作伺服器使用,Linux既可以當作伺服器,又可以當作網路防火牆是Linux的 一大亮點。
Linux與其他操作系統相比 ,具有開放源碼、沒有版權、技術社區用戶多等特點 ,開放源碼使得用戶可以自由裁剪,靈活性高,功能強大,成本低。尤其系統中內嵌網路協議棧 ,經過適當的配置就可實現路由器的功能。這些特點使得Linux成為開發路由交換設備的理想開發平台。
而且Linux前景好、待遇高、就業范圍多,非常適合零基礎人員學習,如果你想要學習的話,我感覺這里還不錯。
『拾』 什麼是江湖程序源碼
看看這個:
http://www.codepub.com/Software/View-Software-1351.html
包括這些功能,類似一個虛擬的江湖程序:
1 全新NPC npc 自動用卡
2 花園大賽
3 集成BBSXP5.15
4 盟主大會
5 自由市場
6 巧嘴娃娃
7 秀字
8 秀裝
9 養豬
10 神獸
11 養豬比賽
12 夢幻魔界
13 新人領卡 新人領葯 周六禮物 周末禮物 節日禮物 在線獎勵 照顧新人 照顧貴賓
14 增加各種卡片(多達40種) 動感鮮花(多達九十種)
15 全新怪物系統
16 全新釣魚系統
17 組隊
18 魔幻娃娃
19 國家系統
20 任務系統 家園系統
21 種族任務
22 修煉寶物爆卡
23 強大後台管理(禮物管理 npc管理 怪物管理 首頁歌曲管理 首頁qq管理 釣魚管理 組隊管理)
24 會員薪水系統
25 全新語音視頻聊天,多畫面聊天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