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編譯器smp選項

編譯器smp選項

發布時間:2022-09-28 03:31:47

⑴ CodeSandbox導出的代碼為何運行不起來

就像你自己看到的那樣,文件中寫的javascript並不是瀏覽器能夠理解的東西,所以錯誤被扔給了你。

要發送瀏覽器能理解的js,你需要使用webpack、parcel這樣的工具,在你分享的項目中已經使用了parcel。

你必須做以下工作。

⑵ 如何編譯一個內核

一、 下載新內核的源代碼

目前,在Internet上提供linux源代碼的站點有很多,讀者可以選擇一個速度較快的站點下載。筆者是從站點www.kernelnotes.org上下載了Linux的最新開發版內核2.3.14的源代碼,全部代碼被壓縮到一個名叫Linux-2.3.14.tar.gz的文件中。

二、 釋放內核源代碼

由於源代碼放在一個壓縮文件中,因此在配置內核之前,要先將源代碼釋放到指定的目錄下。首先以root帳號登錄,然後進入/usr/src子目錄。如果用戶在安裝Linux時,安裝了內核的源代碼,則會發現一個linux-2.2.5的子目錄。該目錄下存放著內核2.2.5的源代碼。此外,還會發現一個指向該目錄的鏈接linux。刪除該連接,然後將新內核的源文件拷貝到/usr/src目錄中。

(一)、用tar命令釋放內核源代碼

# cd /usr/src

# tar zxvf Linux-2.3.14.tar.gz

文件釋放成功後,在/usr/src目錄下會生成一個linux子目錄。其中包含了內核2.3.14的全部源代碼。

(二)、將/usr/include/asm、/usr/inlude/linux、/usr/include/scsi鏈接到/usr/src/linux/include目錄下的對應目錄中。

# cd /usr/include

# rm -Rf asm linux

# ln -s /usr/src/linux/include/asm-i386 asm

# ln -s /usr/src/linux/include/linux linux

# ln -s /usr/src/linux/include/scsi scsi

(三)、刪除源代碼目錄中殘留的.o文件和其它從屬文件。

# cd /usr/src/linux

# make mrproper

三、 配置內核

(一)、啟動內核配置程序。

# cd /usr/src/linux

# make config

除了上面的命令,用戶還可以使用make menuconfig命令啟動一個菜單模式的配置界面。如果用戶安裝了X window系統,還可以執行make xconfig命令啟動X window下的內核配置程序。

(二)、配置內核

Linux的
內核配置程序提供了一系列配置選項。對於每一個配置選項,用戶可以回答"y"、"m"或"n"。其中"y"表示將相應特性的支持或設備驅動程序編譯進內
核;"m"表示將相應特性的支持或設備驅動程序編譯成可載入 模塊,在需要時,可由系統或用戶自行加入到內核中去;"n"表示內核不提供相應特性或驅動程序
的支持。由於內核的配置選項非常多,本文只介紹一些比較重要的選項。

1、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代碼成熟度選項)

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
(CONFIG_EXPERIMENTAL) [N/y/?]
如果用戶想要使用還處於測試階段的代碼或驅動,可以選擇「y」。如果想編譯出一個穩定的內核,則要選擇「n」。

1、 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處理器類型和特色)

(1)、Processor family (386, 486/Cx486, 586/K5/5x86/6x86, Pentium/K6/TSC, PPro/6x86MX) [PPro/6x86MX] 選擇處理器類型,預設為Ppro/6x86MX。

(2)、Maximum Physical Memory (1GB, 2GB) [1GB] 內核支持的最大內存數,預設為1G。

(3)、Math emulation (CONFIG_MATH_EMULATION) [N/y/?] 協處理器模擬,預設為不模擬。

(4)、MTRR (Memory Type Range Register) support (CONFIG_MTRR) [N/y/?]

選擇該選項,系統將生成/proc/mtrr文件對MTRR進行管理,供X server使用。

(5)、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upport (CONFIG_SMP) [Y/n/?] 選擇「y」,內核將支持對稱多處理器。

2、 Loadable mole support(可載入模塊支持)

(1)、Enable loadable mole support (CONFIG_MODULES) [Y/n/?] 選擇「y」,內核將支持載入模塊。

(2)、Kernel mole loader (CONFIG_KMOD) [N/y/?] 選擇「y」,內核將自動載入那些可載入模塊,否則需要用戶手工載入。

3、 General setup(一般設置)

(1)、Networking support (CONFIG_NET) [Y/n/?] 該選項設置是否在內核中提供網路支持。

(2)、PCI support (CONFIG_PCI) [Y/n/?] 該選項設置是否在內核中提供PCI支持。

(3)、PCI access mode (BIOS, Direct, Any) [Any] 該選項設置Linux探測PCI設備的方式。選擇「BIOS」,Linux將使用BIOS;選擇「Direct」,Linux將不通過BIOS;選擇「Any」,Linux將直接探測PCI設備,如果失敗,再使用BIOS。

(4)Parallel port support (CONFIG_PARPORT) [N/y/m/?] 選擇「y」,內核將支持平行口。

4、 Plug and Play configuration(即插即用設備支持)

(1)、Plug and Play support (CONFIG_PNP) [Y/m/n/?] 選擇「y」,內核將自動配置即插即用設備。

(2)、ISA Plug and Play support (CONFIG_ISAPNP) [Y/m/n/?] 選擇「y」,內核將自動配置基於ISA匯流排的即插即用設備。

5、 Block devices(塊設備)

(1)、Normal PC floppy disk support (CONFIG_BLK_DEV_FD) [Y/m/n/?] 選擇「y」,內核將提供對軟盤的支持。

(2)、Enhanced IDE/MFM/RLL disk/cdrom/tape/floppy support (CONFIG_BLK_DEV_IDE) [Y/m/n/?] 選擇「y」,內核將提供對增強IDE硬碟、CDROM和磁帶機的支持。

6、 Networking options(網路選項)

(1)、Packet socket (CONFIG_PACKET) [Y/m/n/?] 選擇「y」,一些應用程序將使用Packet協議直接同網路設備通訊,而不通過內核中的其它中介協議。

(2)、Network firewalls (CONFIG_FIREWALL) [N/y/?] 選擇「y」,內核將支持防火牆。

(3)、TCP/IP networking (CONFIG_INET) [Y/n/?] 選擇「y」,內核將支持TCP/IP協議。

(4)The IPX protocol (CONFIG_IPX) [N/y/m/?] 選擇「y」,內核將支持IPX協議。

(5)、Appletalk DDP (CONFIG_ATALK) [N/y/m/?] 選擇「y」,內核將支持Appletalk DDP協議。

8、SCSI support(SCSI支持)

如果用戶要使用SCSI設備,可配置相應選項。

9、Network device support(網路設備支持)

Network device support (CONFIG_NETDEVICES) [Y/n/?] 選擇「y」,內核將提供對網路驅動程序的支持。

10、Ethernet (10 or 100Mbit)(10M或100M乙太網)

在該項設置中,系統提供了許多網卡驅動程序,用戶只要選擇自己的網卡驅動就可以了。此外,用戶還可以根據需要,在內核中加入對FDDI、PPP、SLIP和無線LAN(Wireless LAN)的支持。

11、Character devices(字元設備)

(1)、Virtual terminal (CONFIG_VT) [Y/n/?] 選擇「y」,內核將支持虛擬終端。

(2)、Support for console on virtual terminal (CONFIG_VT_CONSOLE) [Y/n/?]

選擇「y」,內核可將一個虛擬終端用作系統控制台。

(3)、Standard/generic (mb) serial support (CONFIG_SERIAL) [Y/m/n/?]

選擇「y」,內核將支持串列口。

(4)、Support for console on serial port (CONFIG_SERIAL_CONSOLE) [N/y/?]

選擇「y」,內核可將一個串列口用作系統控制台。

12、Mice(滑鼠)

PS/2 mouse (aka "auxiliary device") support (CONFIG_PSMOUSE) [Y/n/?] 如果用戶使用的是PS/2滑鼠,則該選項應該選擇「y」。

13、Filesystems(文件系統)

(1)、Quota support (CONFIG_QUOTA) [N/y/?] 選擇「y」,內核將支持磁碟限額。

(2)、Kernel automounter support (CONFIG_AUTOFS_FS) [Y/m/n/?] 選擇「y」,內核將提供對automounter的支持,使系統在啟動時自動 mount遠程文件系統。

(3)、DOS FAT fs support (CONFIG_FAT_FS) [N/y/m/?] 選擇「y」,內核將支持DOS FAT文件系統。

(4)、ISO 9660 CDROM filesystem support (CONFIG_ISO9660_FS) [Y/m/n/?]

選擇「y」,內核將支持ISO 9660 CDROM文件系統。

(5)、NTFS filesystem support (read only) (CONFIG_NTFS_FS) [N/y/m/?]

選擇「y」,用戶就可以以只讀方式訪問NTFS文件系統。

(6)、/proc filesystem support (CONFIG_PROC_FS) [Y/n/?] /proc是存放Linux系統運行狀態的虛擬文件系統,該項必須選擇「y」。

(7)、Second extended fs support (CONFIG_EXT2_FS) [Y/m/n/?] EXT2是Linux的標准文件系統,該項也必須選擇「y」。

14、Network File Systems(網路文件系統)

(1)、NFS filesystem support (CONFIG_NFS_FS) [Y/m/n/?] 選擇「y」,內核將支持NFS文件系統。

(2)、SMB filesystem support (to mount WfW shares etc.) (CONFIG_SMB_FS)

選擇「y」,內核將支持SMB文件系統。

(3)、NCP filesystem support (to mount NetWare volumes) (CONFIG_NCP_FS)

選擇「y」,內核將支持NCP文件系統。

15、Partition Types(分區類型)

該選項支持一些不太常用的分區類型,用戶如果需要,在相應的選項上選擇「y」即可。

16、Console drivers(控制台驅動)

VGA text console (CONFIG_VGA_CONSOLE) [Y/n/?] 選擇「y」,用戶就可以在標準的VGA顯示方式下使用Linux了。

17、Sound(聲音)

Sound card support (CONFIG_SOUND) [N/y/m/?] 選擇「y」,內核就可提供對音效卡的支持。

18、Kernel hacking(內核監視)

Magic SysRq key (CONFIG_MAGIC_SYSRQ) [N/y/?] 選擇「y」,用戶就可以對系統進行部分控制。一般情況下選擇「n」。

四、 編譯內核

(一)、建立編譯時所需的從屬文件

# cd /usr/src/linux

# make dep

(二)、清除內核編譯的目標文件

# make clean

(三)、編譯內核

# make zImage

內核編譯成功後,會在/usr/src/linux/arch/i386/boot目錄中生成一個新內核的映像文件zImage。如果編譯的內核很大的話,系統會提示你使用make bzImage命令來編譯。這時,編譯程序就會生成一個名叫bzImage的內核映像文件。

(四)、編譯可載入模塊

如果用戶在配置內核時設置了可載入模塊,則需要對這些模塊進行編譯,以便將來使用insmod命令進行載入。

# make moles

# make modelus_install

編譯成功後,系統會在/lib/moles目錄下生成一個2.3.14子目錄,裡面存放著新內核的所有可載入模塊。

五、 啟動新內核

(一)、將新內核和System.map文件拷貝到/boot目錄下

# cp /usr/src/linux/arch/i386/boot/bzImage /boot/vmlinuz-2.3.14

# cp /usr/src/linux/System.map /boot/System.map-2.3.14

# cd /boot

# rm -f System.map

# ln -s System.map-2.3.14 System.map

(二)、配置/etc/lilo.conf文件。在該文件中加入下面幾行:

default=linux-2.3.14

image=/boot/vmlinuz-2.3.14

label=linux-2.3.14

root=/dev/hda1

read-only

(三)、使新配置生效

# /sbin/lilo

(四)、重新啟動系統

# /sbin/reboot

新內核如果不能正常啟動,用戶可以在LILO:提示符下啟動舊內核。然後查出故障原因,重新編譯新內核即可。

⑶ 學C語言現在最好用的編程軟體

GNU編譯器套裝
開發 The GNU Project
最新版本 4.4.2 / 2009-10-15(2個月前)
操作系統 跨平台
類型 編譯器
許可協議 GPL
網站 gcc.gnu.org

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GNU編譯器套裝),是一套由GNU開發的編程語言編譯器。它是一套以GPL及LGPL許可證所發行的自由軟體,也是GNU計劃的關鍵部分,亦是自由的類Unix及蘋果計算機Mac OS X 操作系統的標准編譯器。GCC(特別是其中的C語言編譯器)也常被認為是跨平台編譯器的事實標准。

GCC原名為GNU C語言編譯器(GNU C Compiler),因為它原本只能處理C語言。GCC很快地擴展,變得可處理C++。之後也變得可處理Fortran、Pascal、Objective-C、Java,以及Ada與其他語言。
目錄
[隱藏]

* 1 概觀
* 2 目前支持的語言
o 2.1 內嵌OpenMP支持
* 3 支持的處理器架構
* 4 結構
o 4.1 前端介面
o 4.2 中介介面
o 4.3 後端介面
* 5 替GCC程序除錯
* 6 參考書目及注釋
* 7 參閱
* 8 更多閱讀
* 9 外部鏈接

[編輯] 概觀

GCC是由理查德·馬修·斯托曼在1985年開始的。他首先擴增一個舊有的編譯器,使它能編譯C,這個編譯器一開始是以Pastel語言所寫的。Pastel是一個不可移植的Pascal語言特殊版,這個編譯器也只能編譯Pastel語言。為了讓自由軟體有一個編譯器,後來此編譯器由斯托曼和Len Tower在1987年[1]以C語言重寫[2]並成為GNU項目的編譯器。GCC的建立者由自由軟體基金會直接管理[3]。

在1997年,一群不滿GCC緩慢且封閉的創作環境者,組織了一個名為EGCS《Experimental/Enhanced GNU Compiler System》的項目,此項目匯整了數項實驗性的分支進入某個GCC項目的分支中。EGCS比起GCC的建構環境更有活力,且EGCS最終也在1999年四月成為GCC的官方版本。

GCC目前由世界各地不同的數個程序設計師小組維護。它是移植到中央處理器架構以及操作系統最多的編譯器。

由於GCC已成為GNU系統的官方編譯器(包括GNU/Linux家族),它也成為編譯與建立其他操作系統的主要編譯器,包括BSD家族、Mac OS X、NeXTSTEP與BeOS。

GCC通常是跨平台軟體的編譯器首選。有別於一般局限於特定系統與運行環境的編譯器,GCC在所有平台上都使用同一個前端處理程序,產生一樣的中介碼,因此此中介碼在各個其他平台上使用GCC編譯,有很大的機會可得到正確無誤的輸出程序。
[編輯] 目前支持的語言

以2006年5月24日釋出的4.1.1版為准,本編譯器版本可處理下列語言:

* Ada 《GNAT》
* C 《GCC》
* C++(G++)
* Fortran 《Fortran 77: G77,Fortran 90: GFORTRAN》

* Java 《編譯器:GCJ;解釋器:GIJ》
* Objective-C 《GOBJC》
* Objective-C++

先前版本納入的CHILL前端由於缺乏維護而被廢棄。

Fortran前端在4.0版之前是G77,此前端僅支持Fortran 77。在本版本中,G77被廢棄而採用更新的GFortran,因為此前端支持Fortran 95。

下列前端依然存在:

* Mola-2
* Mola-3
* Pascal
* PL/I

* D語言
* Mercury
* VHDL

[編輯] 內嵌OpenMP支持

OpenMP是一種跨語言的對稱多處理器(SMP)多線程並行程序的編程工具,也非常適合當今越來越流行的單CPU多核硬體環境,因此從gcc4.2開始,OpenMP成為其內嵌支持的並行編程規范,可以直接編譯內嵌 OpenMP語句的C/C++/Fortran95的源代碼。gcc4.2之前如果想在C/C++/Fortran中嵌入OpenMP語句的話,需要額外安裝庫和預處理器才能識別和正確處理這些語句。

* gcc 4.2.0開始支持OpenMP v2.5
* gcc 4.4.0開始支持OpenMP v2.5及v3.0

參見GNU的GOMP計劃
[編輯] 支持的處理器架構

GCC目前支持下列處理器架構(以4.1版為准):

* Alpha
* ARM
* Atmel AVR
* Blackfin
* H8/300
* IA-32(x86)與x86-64
* IA-64例如:Itanium

* MorphoSys家族
* Motorola 68000
* Motorola 88000
* MIPS
* PA-RISC
* PDP-11
* PowerPC

* System/370,System/390
* SuperH
* HC12
* SPARC
* VAX
* Renesas R8C/M16C/M32C家族

較不知名的處理器架構也在官方釋出版本中支持:

* A29K
* ARC
* C4x
* CRIS
* D30V
* DSP16xx
* FR-30
* FR-V

* Intel i960
* IP2000
* M32R
* 68HC11
* MCORE
* MMIX

* MN10200
* MN10300
* NS32K
* ROMP
* Stormy16
* V850
* Xtensa

由FSF個別維護的GCC處理器架構:

* D10V
* MicroBlaze

* PDP-10
* MSP430

* Z8000

當GCC需要移植到一個新平台上,通常使用此平台固有的語言來撰寫其初始階段。
[編輯] 結構

GCC的外部介面長得像一個標準的Unix編譯器。用戶在命令行下鍵入gcc之程序名,以及一些命令參數,以便決定每個輸入文件使用的個別語言編譯器,並為輸出代碼使用適合此硬體平台的匯編語言編譯器,並且選擇性地運行連接器以製造可運行的程序。

每個語言編譯器都是獨立程序,此程序可處理輸入的源代碼,並輸出匯編語言碼。全部的語言編譯器都擁有共通的中介架構:一個前端解析符合此語言的源代碼,並產生一抽象語法樹,以及一翻譯此語法樹成為GCC的寄存器轉換語言《RTL》的後端。編譯器優化與靜態代碼解析技術(例如FORTIFY_SOURCE[1],一個試圖發現緩存溢出《buffer overflow》的編譯器)在此階段應用於代碼上。最後,適用於此硬體架構的匯編語言代碼以Jack Davidson與Chris Fraser發明的演算法產出。

幾乎全部的GCC都由C寫成,除了Ada前端大部分以Ada寫成。
[編輯] 前端介面

前端的功能在於產生一個可讓後端處理之語法樹。此語法解析器是手寫之遞回語法解析器。

直到最近,程序的語法樹結構尚無法與欲產出的處理器架構脫鉤。而語法樹的規則有時在不同的語言前端也不一樣,有些前端會提供它們特別的語法樹規則。

在2005年,兩種與語言脫鉤的新型態語法樹納入GCC中。它們稱為GENERIC與GIMPLE。語法解析變成產生與語言相關的暫時語法樹,再將它們轉成GENERIC。之後再使用"gimplifier"技術降低GENERIC的復雜結構,成為一較簡單的靜態唯一形式(Static Single Assignment form,SSA)基礎的GIMPLE形式。此形式是一個與語言和處理器架構脫鉤的全局優化通用語言,適用於大多數的現代編程語言。
[編輯] 中介介面

一般編譯器作者會將語法樹的優化放在前端,但其實此步驟並不看語言的種類而有不同,且不需要用到語法解析器。因此GCC作者們將此步驟歸入通稱為中介階段的部分里。此類的優化包括消解死碼、消解重復計算與全局數值重編碼等。許多優化技巧也正在實現中。
[編輯] 後端介面

GCC後端的行為因不同的前處理器宏和特定架構的功能而不同,例如不同的字元尺寸、調用方式與大小尾序等。後端介面的前半部利用這些消息決定其RTL的生成形式,因此雖然GCC的RTL理論上不受處理器影響,但在此階段其抽象指令已被轉換成目標架構的格式。

GCC的優化技巧依其釋出版本而有很大不同,但都包含了標準的優化演算法,例如循環優化、線程跳躍、共通程序子句消減、指令調度等等。而RTL的優化由於可用的情形較少,且缺乏較高級的信息,因此比較起近來增加的GIMPLE語法樹形式[2],便顯得比較不重要。

後端經由一重讀取步驟後,利用描述目標處理器的指令集時所取得的信息,將抽象寄存器替換成處理器的真實寄存器。此階段非常復雜,因為它必須關照所有GCC可移植平台的處理器指令集的規格與技術細節。

後端的最後步驟相當公式化,僅僅將前一階段得到的匯編語言碼藉由簡單的副函數轉換其寄存器與存儲器位置成相對應的機器碼。
[編輯] 替GCC程序除錯

為GCC除錯的首選工具當然是GNU除錯器。其他特殊用途的除錯工具是Valgrind,用以發現存儲器泄漏 (Memory leak)。而GNU測量器(gprof)可以得知程序中某些函數花費多少時間,以及其調用頻率;此功能需要用戶在編譯時選定測量《profiling》選項。
[編輯] 參考書目及注釋

* Richard M. Stallman:Using and Porting the GNU Compiler Collection,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ISBN 0-595-10035-X
* Richard M. Stallman: Using Gcc: The Gnu Compiler Collection Reference,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ISBN 1-882114-39-6
* Brian J. Gough:An Introction to GCC, Network Theory Ltd., ISBN 0-9541617-9-3

1. ^ Tower, Leonard (1987) "GNU C編譯器beta測試版釋出" comp.lang.misc USENET新聞組;參閱http://gcc.gnu.org/releases.html#timeline
2. ^ Stallman, Richard M.(1986年2月1日).GNU狀態.GNU的公告版,1(1).自由軟體基金會.
3. ^ Stallman, Richard M. (2001) "GCC貢獻者名單"於使用及移植GCC 2.95版(Cambridge, Mass.: Free Software Foundation)

[編輯] 參閱
[[File:|36x32px|自由軟體主題]] 自由軟體主題首頁

GCC目前包含了Boehm GC,一個為C/C++ 所設計的垃圾回收器。

* distcc - 為分布式編譯所設計的軟體,以GCC為協同軟體。
* LLVM - 低層虛擬機編譯器架構。
* MinGW - 將GNU開發工具移植到Win32平台下的計劃
* Cygwin - 在Windows上運行GNU程序的模擬軟體。
* GCC Summit
* OpenWatcom - 另一個開放原碼的C++/Fortran編譯器。
* Code Sourcery - 一個GCC顧問公司。
* ggcc - 全球化GCC項目。

[編輯] 更多閱讀

* Arthur Griffith, GCC: The Complete Reference. McGrawHill/Osborne. ISBN 0-07-222405-3.
* Kerner, Sean Michael.Open Source GCC 4.0: Older, Faster,internetnews.com,2005年4月22日.
* Kerner, Sean Michael.New GCC Heavy on Optimization,internetnews.com,2006年3月2日.

[編輯] 外部鏈接

* GCC官方網站
* GCC Forum - 由Nabble維持,整理所有gcc通信討論串,並集成入一個可搜索介面中。

⑷ fme server 與desktop 有什麼不同2015 an

Ubuntu Server 與 Ubuntu Desktop的區別在哪裡!區別如下:
SERVER沒有GUI
SERVER沒有一堆的桌面軟體
SERVER在編譯時使用的參數不一樣,會優化了某些選項(優化了什麼選項?真的沒仔細研究過)
SERVER支持多處理器對稱技術,簡稱SMP(別跟多核混在一起)
基本上就這么多了,說真的,在一台IBM雙CPU(每CPU四核)內存32G的伺服器上我裝分別裝了兩個版本用BENCH進行了測試(測試項目包括壓縮,多媒體格式轉換,以及網站壓力測試等),,雖然測試不是很全面,但感覺不到兩者的差異有多大(前後差那麼零點零幾秒不能說明問題).對命令行有恐懼症的哥們可以考慮一下使用DESKTOP版.
PS:其實LINUX下除了基本系統管理的一些指令外,需要熟悉的產品就那麼幾款,背熟了配置文件後與用GUI管理沒啥區別,真的不騙你!你的一點努力可以讓你看起來似乎更專業一點,

⑸ vc編譯器如何設置最小編譯

編譯器的優化選項,裡面選擇favor size,而不是speed,另外 ,link mfc dll as shared library,而不是static link,呵呵,就這樣。

還有就是用release編譯,而不是debug

⑹ VC++6.0編譯器中怎麼設置編譯選項為多線程

/MT

「Project Settings」
選擇「C/C++」頁面標簽,然後在「Category」下拉式清單方塊中選擇「Code Generation」。在「Use Run-Time Library」下拉式清單方塊中,可以看到用於「Release」設定的「Single-Threaded」和用於Debug設定的「Debug Single-Threaded」。將這些分別改為「Multithreaded」和「Debug Multithreaded」。

⑺ Delphi的命令行編譯命令

Borland出品的Delphi,有著閃電般的編譯速度,但是在界面控制項使用較多、工程項目較大的時候,編譯一個工程仍需要一段時間,打開龐大的Delphi IDE,也需要時間。其實,在一個工程開發結束,調試完成之後的Release編譯,完全可以用命令行來執行,因為Delphi的編譯器參數不像C++編譯器那樣復雜。

筆者把Delphi聯機手冊中關於命令行編譯(command-line compiler)的幾篇主題作了翻譯,希望對Delphi開發人員有幫助。

目錄
1. Command-line compiler
命令行編譯器
2. Command-line compiler options
命令行編譯器選項
3. Compiler directive options
編譯器指令選項
4. Compiler mode options
編譯模式選項
5. DCC32.CFG file
編譯器配置文件DCC32.CFG
6. Debug options
調試選項
7. Directory options
目錄選項
8. IDE command-line options
IDE命令行選項
9. Generated files
幾個IDE自動生成的文件介紹

Command-line compiler
命令行編譯器
Delphi's command-line compiler (dcc32.EXE) lets you invoke all the functions of the IDE compiler (DELPHI32.EXE) from the DOS command line (see IDE command-line options. Run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from the DOS prompt using the syntax:
Delphi』s命令行編譯器(dcc32.exe)允許你從DOS命令行方式(參照:IDE命令行選項)實現IDE編譯器(delphi32.exe)的所有功能。用DOS命令運行命令行編譯器語法如下:
dcc32 [options] filename [options]
dcc32 [選項] [文件名] [選項]
where options are zero or more parameters that provide information to the compiler and filename is the name of the source file to compile. If you type dcc32 alone, it displays a help screen of command-line options and syntax.
零或多個參數給編譯器提供信息,文件名指定需要編譯的源文件名。如果你單獨輸入dcc32,它會顯示一個關於命令行編譯的選項和語法的屏幕。
If filename does not have an extension,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assumes .dpr, then .pas, if no .dpr is found. If the file you're compiling to doesn't have an extension, you must append a period (.) to the end of the filename.
如果文件名沒有擴展名,命令行編譯器會查找擴展名為.dpr的同名文件,如果找不到,則查找擴展名為.pas的同名文件。如果你的源文件確實沒有擴展名,你需要在文件名的末尾添加(.)。
If the source text contained in filename is a program, the compiler creates an executable file named filename.EXE. If filename contains a library, the compiler creates a file named filename.DLL. If filename contains a package, the compiler creates a file named filename.BPL. If filename contains a unit, the compiler creates a unit file named filename.dcu.
如果指定的源文件是一個工程文件,編譯器會創建一個擴展名為.EXE的同名可執行文件。如果指定的源文件是一個庫文件,編譯器創建一個擴展名為.DLL的同名動態鏈接庫文件。如果指定的源文件是一個包文件,編譯器會創建一個擴展名為.BPL的同名包。如果指定的源文件是一個單元文件,編譯器會創建一個擴展名為.dcu的目標代碼文件。
You can specify a number of options for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An option consists of a slash (/) or immediately followed by an option letter. In some cases, the option letter is followed by additional information, such as a number, a symbol, or a directory name. Options can be given in any order and can come before or after the file name.
你可以為命令行編譯器指定多個參數。一個參數包含一個破折號「-」(或「/」)和緊跟著的一個選項字元構成。通常情況下,選項字元後面會跟一些附加的信息,如一個數字、一個符號、一個目錄等。選項可以是任意順序並且可以在源文件名前面或後面。

Command-line compiler options
命令行編譯選項
The IDE lets you set various options through the menus;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gives you access to these options using the slash (/) delimiter. You can also precede options with a hyphen (-) instead of a slash (/), but those options that start with a hyphen must be separated by blanks. For example, the following two command lines are equivalent and legal:
IDE允許你使用菜單來設置各種編譯選項,而命令行編譯器允許你使用字元「/」作為分隔符來設定這些編譯選項。你也可以使用連字元「-」來代替「/」,但是用「-」引出的參數之間必須用空格隔開。例如,下面兩個命令都是等同的也是合法的:
DCC -IC:\DELPHI -DDEBUG SORTNAME -$R- -$U+
DCC /IC:\DELPHI/DDEBUG SORTNAME /$R-/$U+
The first command line uses hyphens with at least one blank separating options. The second uses slashes and no separation is needed.
第一個編譯命令用「-」引出參數,且參數之間有多個空格分隔。第二個編譯命令用「/」引出參數,參數之間不必要分隔。
The following table lists the command-line options. In addition to the listed options, all single-letter compiler directives can be specified on the command line, as described in Compiler directive options.
下列表中列出所有的命令行參數。在附加的選項列表中,所有的單字元編譯器指令都可以在命令行編譯中使用,詳情請參照:編譯器指令。
Option Description
選項 描述
Aunit=alias 設置單元別名
B 編譯所有單元
CC 編譯控制台程序
CG 編譯圖形界面程序
Ddefines 編譯條件符號定義
Epath 可執行文件輸出路徑
Foffset 查找運行期間錯誤
GD 生成完整.Map文件
GP 生成.Map文件Public段
GS 生成.Map文件Segment段
H 輸出提示信息
Ipaths 文件包含路徑
J 生成.Obj目標文件
JP 生成C++類型.Obj目標文件
Kaddress Set image base address
LEpath 包.BPL文件輸出路徑
LNpath .dcp文件輸出路徑
LUpackage 使用運行期間包列表
M 編譯有改動的源文件
Npath dcu/dpu文件輸出目錄
Opaths .Obj文件(匯編目標代碼文件)路徑
P 按8.3格式文件名查找
Q 安靜模式
Rpaths 資源文件(.RES)路徑
TXext 目標文件擴展名
Upaths 單元文件路徑
V 為Turbo Debugger生成調試信息文件
VN 以.Giant格式生成包含命名空間的調試信息文件(將用於C++Builder)
VR 生成調試信息文件.rsm
W 輸出警告信息
Z Disable implicit compilation
$directive Compiler directives
--Help 顯示編譯選項的幫助。同樣的,如果你在命令行單獨輸入dcc32,也會顯示編譯選項的幫助。
--version 顯示產品名稱和版本

Compiler directive options
編譯器指令選項
Delphi supports the compiler directives described in Compiler directives. The $ and D command-line options allow you to change the default states of most compiler directives. Using $ and D on the command line is equivalent to inserting the corresponding compiler directive at the beginning of each source file compiled.
Delphi支持用編譯器指令關鍵字描述的編譯器指令。使用「$」和「D」命令行選項可以改變所有的默認編譯器狀態。用「$」和「D」命令行選項等同於在源文件的前面添加編譯器指令。
Switch directive option
編譯器指令選項開關
The $ option lets you change the default state of all of the switch directives. The syntax of a switch directive option is $ followed by the directive letter, followed by a plus (+) or a minus (-). For example:
「$」允許你改變每一種編譯器指令默認狀態。編譯器指令的語法是「$」後緊跟一個指令字元,再跟一個「-」或「+」。例如:
dcc32 MYSTUFF -$R-
compiles MYSTUFF.pas with range-checking turned off, while:
不使用邊界檢查編譯MYSTUFF.pas單元:
dcc32 MYSTUFF -$R+
compiles it with range checking turned on. Note that if a {$R+} or {$R-} compiler directive appears in the source text, it overrides the -$R command-line option.
使用界面檢查編譯MYSTUFF.pas單元。如果將編譯器指令{$R+}或{$R-}添加到源文件的開始,它將覆蓋從命令行傳入的參數。
You can repeat the -$ option in order to specify multiple compiler directives:
你可以用多個「$」來指定多個編譯器指令,如:
dcc32 MYSTUFF -$R--$I--$V--$U+
Alternately,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lets you write a list of directives (except for $M), separated by commas:
命令行編譯器允許作用逗號分隔的編譯器指定列表,如:
dcc32 MYSTUFF -$R-,I-,V-,U+
只需要用一個「$」符號。
Only one dollar sign ($) is needed.
注意,因為$M的格式不一樣,你不能在逗號分隔的指令列表中使用$M
Note that, because of its format, you cannot use the $M directive in a list of directives separated by commas.
Conditional defines option
條件編譯選項
The -D option lets you define conditional symbols, corresponding to the {$DEFINE symbol} compiler directive. The -D option must be followed by one or more conditional symbols separated by semicolons (;). For example, the following command line:
「-D」選項允許你定義一個編譯條件,符合你用{$DEFINE symbol}定義的編譯器指令。「-D」選項後必須跟隨一或多個用分號分隔的編譯條件符號,如下命令:
dcc32 MYSTUFF -DIOCHECK;DEBUG;LIST
defines three conditional symbols, iocheck, debug, and list, for the compilation of MYSTUFF.pas. This is equivalent to inserting:
定義了三個編譯條件符號:IOCHECK,DEBUG,LIST,用於MYSTUFF.pas單元中。這等同於在源文件中插入以下語句:
{$DEFINE IOCHECK}
{$DEFINE DEBUG}
{$DEFINE LIST}
at the beginning of MYSTUFF.pas. If you specify multiple -D directives, you can concatenate the symbol lists. Therefore:
如果你指定了多個「-D」選項,你可以聯接它們,如下:
dcc32 MYSTUFF -DIOCHECK-DDEBUG-DLIST

is equivalent to the first example.
等同於第一個例子。

Compiler mode options
編譯模式選項
A few options affect how the compiler itself functions. As with the other options, you can use these with either the hyphen or the slash format. Remember to separate the options with at least one blank.
有幾個選項能影響編譯器自身的功能。像其它選項一個,你可以使用「/」或「-」的格式。別忘了用至少一個空格分隔這些選項。
Make (-M) option
選項(-M)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has built-in MAKE logic to aid in project maintenance. The -M option instructs command-line compiler to check all units upon which the file being compiled depends. Using this option results in a much quicker compile time.
命令行編譯器使用構造邏輯的方式來維護工程。「-M」選項指示編譯器檢查所有與編譯文件相關聯的文件。用這個參數會導致編譯時間增大。
A unit is recompiled under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一個源文件在下列情況下會重新編譯:
The source file for that unit has been modified since the unit file was created.
源文件被創建以來被修改過;
用「$I」指令包含的任何文件,用「$L」包含的任何.Obj文件,或用「$R」關聯的任何資源文件.Res,比源文件中的要新;
Any file included with the $I directive, any .OBJ file linked in by the $L directive, or any .res file referenced by the $R directive, is newer than the unit file.
The interface section of a unit referenced in a uses statement has changed.
單元介面部分interface的uses段有改動。
Units compiled with the -Z option are excluded from the make logic.
在單元編譯時指令「-Z」在構造邏輯期不被接受。
If you were applying this option to the previous example, the command would be:
如果你在上一個例子中使用這個指令,編譯命令就應該是:
dcc32 MYSTUFF -M
Build all (-B) option
編譯所有 選項(-B)
Instead of relying on the -M option to determine what needs to be updated, you can tell command-line compiler to update all units upon which your program depends using the -B option. You can't use -M and -B at the same time. The -B option is slower than the -M option and is usually unnecessary.
用於取代要知道哪些單元需要更新-M的選項,你可以使用-B選項來更新所有你的程序中關聯的單元。你不能在程序中同時使用-M和-B。選項-B比-M速度更慢,而且它並不是必需的。
If you were using this option in the previous example, the command would be
如果你在前一個例子中使用這個參數,編譯命令就應該是:
dcc32 MYSTUFF -B
Find error (-F) option
查找錯誤 選項(-F)
When a program terminates e to a runtime error, it displays an error code and the address at which the error occurred. By specifying that address in a -Faddress option, you can locate the statement in the source text that caused the error, provided your program and units were compiled with debug information enabled (via the $D compiler directive).
當一個程序由於運行期間錯誤而終止時,它會顯示一個錯誤號和錯誤地址在錯誤發生時。用-Faddress選項來指定錯誤地址,你在源文件中能找到引發錯誤的位置,如果你的程序和單元編譯時附加了調試信息(使用$D編譯器指令)。
In order for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to find the runtime error with -F, you must compile the program with all the same command-line parameters you used the first time you compiled it.
為了命令行編譯器能用-F選項查找運行期間錯誤,你必須傳遞與第一次編譯時相同的指令列表。
As mentioned previously, you must compile your program and units with debug information enabled for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to be able to find runtime errors. By default, all programs and units are compiled with debug information enabled, but if you turn it off, using a {$D-} compiler directive or a -$D- option,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will not be able to locate runtime errors.
先前提到過,你的程序和單元必須啟用調試信息,命令行編譯器才能查找運行期間錯誤。默認情況下,所有的程序和單都是啟用調試信息的,除非你用{-D}或-$D-指令關閉它,這樣,命令行編譯器就不能查找運行期間錯誤了。
Use packages (-LU) option
使用包(-LU)選項
Use the -LU option to list additional runtime packages that you want to use in the application being compiled. Runtime packages already listed in the Project Options dialog box need not be repeated on the command line.
使用-LU選項來在編譯時添加你應用程序中要用到的運行期間包。運行期間包已經在「工程選項」對話框中列舉的,不必再在命令行中添加。
Disable implicit compilation (-Z) option
(此選項在delphi6.0/7.0中有不同描述,在此不作翻譯)
The -Z option prevents packages and units from being implicitly recompiled later. With packages, it is equivalent to placing {$ IMPLICITBUILD OFF} in the .dpk file. Use -Z when compiling packages that provide low-level functionality, that change infrequently between builds, or whose source code will not be distributed.
Target file extension (-TX) option
目標文件擴展名(-TX)選項
The -TX option lets you override the default extension for the output file. For example,
選項-TX允許你改寫默認的輸出文件擴展名。例如:
dcc32 MYSTUFF -TXSYS
generates compiled output in a file called MYSTUFF.SYS.
生成的將是一個叫做MYSTUFF.SYS的文件。
Quiet (-Q) option
安靜模式(-Q)選項
The quiet mode option suppresses the printing of file names and line numbers ring compilation. When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is invoked with the quiet mode option
安靜模式選項禁止在編譯時顯示文件名及代碼行數,如果命令行編譯器調用這個選項的話。
dcc32 MYSTUFF -Q its output is limited to the startup right message and the usual statistics at the end of compilation. If any errors occur, they will be reported.

它的輸出僅限於起始時行版權信息以及結尾的統計信息。當然,如果發生錯誤,它也會輸出。

DCC32.CFG file
DCC32.CFG配置文件
You can set up a list of options in a configuration file called DCC32.CFG, which will then be used in addition to the options entered on the command line. Each line in configuration file corresponds to an extra command-line argument inserted before the actual command-line arguments. Thus, by creating a configuration file, you can change the default setting of any command-line option.
你可以設置一個編譯選項列表到一個叫做DCC32.CFG的配置文件中,它將用於編譯時附加到命令行參數後。配置文件的每一行都相當於一個額外的命令行參數插入到實際的命令行參數前(注意,是實際參數前)。因而,你可以使用這個配置文件改變一些命令行參數的默認設置。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lets you enter the same command-line option several times, ignoring all but the last occurrence. This way, even though you've changed some settings with a configuration file, you can still override them on the command line.
命令行編譯器允許你輸入相同的命令行參數,它將忽略所有除最後一個之外。這個的話,盡管通過配置文件你可以改變一些設置,你仍然可以覆蓋它使用命令行參數。
When dcc32 starts, it looks for DCC32.CFG in the current directory. If the file isn't found there, dcc32 looks in the directory where DCC32.EXE resides.
當dcc32啟動時,它查找DCC32.CFG文件在當前目錄。如果文件沒有找到,dcc32會查找它所在的目錄。
Here's an example DCC32.CFG file, defining some default directories for include, object, and unit files, and changing the default states of the $O and $R compiler directives:
以下是一個DCC32.CFG配置文件的例子,定義了關於文件包含、OBJ文件包含、單元文件搜索路徑信息,並改變了編譯器指令$O和$R的默認值。
-IC:\DELPHI\INC;C:\DELPHI\SRC
-OC:\DELPHI\ASM
-UC:\DELPHI\UNITS
-$R+
-$O-
Now, if you type:
現在,如果你輸入:
dcc32 MYSTUFF
the compiler performs as if you had typed the following:
編譯器把它當作你輸入如下命令:
dcc32 -IC:\DELPHI\INC;C:\DELPHI\SRC -OC:\DELPHI\ASM -UC:\DELPHI\UNITS -$R+ -$O- MYSTUFF

Debug options
調試選項
The compiler has two sets of command-line options that enable you to generate external debugging information: the map file options and the debug info options.
編譯器有兩個命令行參數可以生成外部調試信息:MAP文件選項和調試信息選項。
Map file (-G) options
Map文件(-G)選項
The -G option instructs the command-line compiler to generate a .map file that shows the layout of the executable file. Unlike the binary format of executable and .dcu files, a .map file is a legible text file that can be output on a printer or loaded into the editor. The -G option must be followed by the letter S, P, or D to indicate the desired level of information in the .map file. A .MAP fi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選項-G指示命令行編譯器生成一個.map文件來查看一個可執行文件的布局。不同於可二進制的可執行文件和.dcu文件,.map文件是一個可讀的文本文件,可以被列印或是其它文本編輯器編輯。選項-G後必須跟字元S、P或D,去決定你想要在.map文件列出的信息。一個.MAP文件被分成三個節:
Segment
Publics
Line Numbers
-GS outputs only the Segment section, -GP outputs the Segment and Publics section, and -GD outputs all three sections. -GD also generates a .DRC file that contains tables of all string constants declared using the resourcestring keyword.
-GS選項只輸出Segment Section,-GS選項輸出Segment和Publics,-GD輸出所有的三個Sections.-GD選項也生成一個擴展名為.DRC的文件包含所有的用resourcestring關鍵字聲明的字元串常量。
For moles (program and units) compiled in the {$D+,L+} state (the default), the Publics section shows all global variables, proceres, and functions, and the Line Numbers section shows line numbers for all proceres and functions in the mole. In the {$D+,L-} state, only symbols defined in a unit's interface part are listed in the Publics section. For moles compiled in the {$D-} state, there are no entries in the Line Numbers section.
用默認的編譯選項{$D+,L+}編譯模塊(程序或單元),Publics Section列舉所有的全局變數、過程和函數,Line Numbers Section列舉模塊中所有的過程和函數的行號。如果用{$D+,L-}編譯選項編譯模塊,Publics Section中僅列舉在單元的interface部分定義的符號。如果用{$D-}選項編譯模塊,在Line Numbers Section沒有任何入口。
Debug info (-V) options
調度選項(-V)
The -V options (-V, -VN. and -VR), which cause the compiler to generate debug information, can be combined on the command line.
選項-V、-VN、-VR會指示編譯器生成調試信息,它們能在命令行中組合使用。
Generate Turbo Debugger debug info (-V) option
生成Turbo Debugger使用的調試信息的選項(-V)
When you specify the -V option on the command line, the compiler appends Turbo Debugger 5.0-compatible external debug information at the end of the executable file. Turbo Debugger includes both source- and machine-level debugging and powerful breakpoints.
當你在命令行中使用-V選項時,編譯器會在可執行文件的末尾附加與Turbo Debugger5.0一致的外部調試信息。Turbo Debugger包含代碼和硬體級別的強大的斷點。
Even though the debug information generated by -V makes the resulting executable file larger, it does not affect the actual code in the executable, and does not require additional memory to run the program.
雖然附加調試信息到查執行文件中會使可執行文件增大,但是它並不影響實際可執行文件中的可執行代碼,也不需要額外的內存來啟動程序。
The extent of debug information appended to the executable file depends on the setting of the $D and $L compiler directives in each of the moles (program and units) that make up the application. For moles compiled in the {$D+,L+} state, which is the default, all constant, variable, type, procere, and function symbols are known to the debugger. In the {$D+,L-} state, only symbols defined in a unit's interface section are known to the debugger. In the {$D-} state, no line-number records are generated, so the debugger cannot display source lines whe

⑻ 急急!c++編譯器的選項和調用!

不論是不是用IDE, 和編譯結果是控制台APP 還是WIN32APP, 沒有關系的。


  1. 為什麼要用CL 編譯win32程序,不用IDE? 原因何在?

  2. CL編譯win32肯定沒問題的,具體用法可以參考CL幫助, 我記得很簡單的, 給你示例如下:


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1.0VCin>vcvars32.bat

C:Program Files (x86)Microsoft Visual Studio 11.0VCin>cl

Microsoft (R) C/C++ Optimizing Compiler Version 17.00.61030 for x86

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usage: cl [ option... ] filename... [ /link linkoption... ]


┈┈來自:網路香港交流吧, 誠邀大家幫忙關注!!!

⑼ 如何編譯linux內核

內核,是一個操作系統的核心。它負責管理系統的進程、內存、設備驅動程序、文件和網路系統,決定著系統的性能和穩定性。Linux作為一個自由軟體,
在廣大愛好者的支持下,內核版本不斷更新。新的內核修訂了舊內核的bug,並增加了許多新的特性。如果用戶想要使用這些新特性,或想根據自己的系統度身定
制一個更高效,更穩定的內核,就需要重新編譯內核。本文將以RedHat Linux 6.0(kernel
2.2.5)為操作系統平台,介紹在Linux上進行內核編譯的方法。

一、 下載新內核的源代碼

目前,在Internet上提供Linux源代碼的站點有很多,讀者可以選擇一個速度較快的站點下載。筆者是從站點www.kernelnotes.org上下載了Linux的最新開發版內核2.3.14的源代碼,全部代碼被壓縮到一個名叫Linux-2.3.14.tar.gz的文件中。

二、 釋放內核源代碼

由於源代碼放在一個壓縮文件中,因此在配置內核之前,要先將源代碼釋放到指定的目錄下。首先以root帳號登錄,然後進入/usr/src子目錄。如果用戶在安裝Linux時,安裝了內核的源代碼,則會發現一個linux-2.2.5的子目錄。該目錄下存放著內核2.2.5的源代碼。此外,還會發現一個指向該目錄的鏈接linux。刪除該連接,然後將新內核的源文件拷貝到/usr/src目錄中。

(一)、用tar命令釋放內核源代碼

# cd /usr/src

# tar zxvf Linux-2.3.14.tar.gz

文件釋放成功後,在/usr/src目錄下會生成一個linux子目錄。其中包含了內核2.3.14的全部源代碼。

(二)、將/usr/include/asm、/usr/inlude/linux、/usr/include/scsi鏈接到/usr/src/linux/include目錄下的對應目錄中。

# cd /usr/include

# rm -Rf asm linux

# ln -s /usr/src/linux/include/asm-i386 asm

# ln -s /usr/src/linux/include/linux linux

# ln -s /usr/src/linux/include/scsi scsi

(三)、刪除源代碼目錄中殘留的.o文件和其它從屬文件。

# cd /usr/src/linux

# make mrproper

三、 配置內核

(一)、啟動內核配置程序。

# cd /usr/src/linux

# make config

除了上面的命令,用戶還可以使用make menuconfig命令啟動一個菜單模式的配置界面。如果用戶安裝了X window系統,還可以執行make xconfig命令啟動X window下的內核配置程序。

(二)、配置內核

Linux的
內核配置程序提供了一系列配置選項。對於每一個配置選項,用戶可以回答"y"、"m"或"n"。其中"y"表示將相應特性的支持或設備驅動程序編譯進內
核;"m"表示將相應特性的支持或設備驅動程序編譯成可載入模塊,在需要時,可由系統或用戶自行加入到內核中去;"n"表示內核不提供相應特性或驅動程序
的支持。由於內核的配置選項非常多,本文只介紹一些比較重要的選項。

1、Code maturity level options(代碼成熟度選項)

Prompt for development and/or incomplete code/drivers
(CONFIG_EXPERIMENTAL) [N/y/?]
如果用戶想要使用還處於測試階段的代碼或驅動,可以選擇「y」。如果想編譯出一個穩定的內核,則要選擇「n」。

1、 Processor type and features(處理器類型和特色)

(1)、Processor family (386, 486/Cx486, 586/K5/5x86/6x86, Pentium/K6/TSC, PPro/6x86MX) [PPro/6x86MX] 選擇處理器類型,預設為Ppro/6x86MX。

(2)、Maximum Physical Memory (1GB, 2GB) [1GB] 內核支持的最大內存數,預設為1G。

(3)、Math emulation (CONFIG_MATH_EMULATION) [N/y/?] 協處理器模擬,預設為不模擬。

(4)、MTRR (Memory Type Range Register) support (CONFIG_MTRR) [N/y/?]

選擇該選項,系統將生成/proc/mtrr文件對MTRR進行管理,供X server使用。

(5)、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upport (CONFIG_SMP) [Y/n/?] 選擇「y」,內核將支持對稱多處理器。

2、 Loadable mole support(可載入模塊支持)

(1)、Enable loadable mole support (CONFIG_MODULES) [Y/n/?] 選擇「y」,內核將支持載入模塊。

(2)、Kernel mole loader (CONFIG_KMOD) [N/y/?] 選擇「y」,內核將自動載入那些可載入模塊,否則需要用戶手工載入。

3、 General setup(一般設置)

(1)、Networking support (CONFIG_NET) [Y/n/?] 該選項設置是否在內核中提供網路支持。

(2)、PCI support (CONFIG_PCI) [Y/n/?] 該選項設置是否在內核中提供PCI支持。

(3)、PCI access mode (BIOS, Direct, Any) [Any] 該選項設置Linux探測PCI設備的方式。選擇「BIOS」,Linux將使用BIOS;選擇「Direct」,Linux將不通過BIOS;選擇「Any」,Linux將直接探測PCI設備,如果失敗,再使用BIOS。

(4)Parallel port support (CONFIG_PARPORT) [N/y/m/?] 選擇「y」,內核將支持平行口。

4、 Plug and Play configuration(即插即用設備支持)

(1)、Plug and Play support (CONFIG_PNP) [Y/m/n/?] 選擇「y」,內核將自動配置即插即用設備。

(2)、ISA Plug and Play support (CONFIG_ISAPNP) [Y/m/n/?] 選擇「y」,內核將自動配置基於ISA匯流排的即插即用設備。

5、 Block devices(塊設備)

(1)、Normal PC floppy disk support (CONFIG_BLK_DEV_FD) [Y/m/n/?] 選擇「y」,內核將提供對軟盤的支持。

(2)、Enhanced IDE/MFM/RLL disk/cdrom/tape/floppy support (CONFIG_BLK_DEV_IDE) [Y/m/n/?] 選擇「y」,內核將提供對增強IDE硬碟、CDROM和磁帶機的支持。

6、 Networking options(網路選項)

(1)、Packet socket (CONFIG_PACKET) [Y/m/n/?] 選擇「y」,一些應用程序將使用Packet協議直接同網路設備通訊,而不通過內核中的其它中介協議。

(2)、Network firewalls (CONFIG_FIREWALL) [N/y/?] 選擇「y」,內核將支持防火牆。

(3)、TCP/IP networking (CONFIG_INET) [Y/n/?] 選擇「y」,內核將支持TCP/IP協議。

(4)The IPX protocol (CONFIG_IPX) [N/y/m/?] 選擇「y」,內核將支持IPX協議。

(5)、Appletalk DDP (CONFIG_ATALK) [N/y/m/?] 選擇「y」,內核將支持Appletalk DDP協議。

8、SCSI support(SCSI支持)

如果用戶要使用SCSI設備,可配置相應選項。

9、Network device support(網路設備支持)

Network device support (CONFIG_NETDEVICES) [Y/n/?] 選擇「y」,內核將提供對網路驅動程序的支持。

10、Ethernet (10 or 100Mbit)(10M或100M乙太網)

在該項設置中,系統提供了許多網卡驅動程序,用戶只要選擇自己的網卡驅動就可以了。此外,用戶還可以根據需要,在內核中加入對FDDI、PPP、SLIP和無線LAN(Wireless LAN)的支持。

11、Character devices(字元設備)

(1)、Virtual terminal (CONFIG_VT) [Y/n/?] 選擇「y」,內核將支持虛擬終端。

(2)、Support for console on virtual terminal (CONFIG_VT_CONSOLE) [Y/n/?]

選擇「y」,內核可將一個虛擬終端用作系統控制台。

(3)、Standard/generic (mb) serial support (CONFIG_SERIAL) [Y/m/n/?]

選擇「y」,內核將支持串列口。

(4)、Support for console on serial port (CONFIG_SERIAL_CONSOLE) [N/y/?]

選擇「y」,內核可將一個串列口用作系統控制台。

12、Mice(滑鼠)

PS/2 mouse (aka "auxiliary device") support (CONFIG_PSMOUSE) [Y/n/?] 如果用戶使用的是PS/2滑鼠,則該選項應該選擇「y」。

13、Filesystems(文件系統)

(1)、Quota support (CONFIG_QUOTA) [N/y/?] 選擇「y」,內核將支持磁碟限額。

(2)、Kernel automounter support (CONFIG_AUTOFS_FS) [Y/m/n/?] 選擇「y」,內核將提供對automounter的支持,使系統在啟動時自動 mount遠程文件系統。

(3)、DOS FAT fs support (CONFIG_FAT_FS) [N/y/m/?] 選擇「y」,內核將支持DOS FAT文件系統。

(4)、ISO 9660 CDROM filesystem support (CONFIG_ISO9660_FS) [Y/m/n/?]

選擇「y」,內核將支持ISO 9660 CDROM文件系統。

(5)、NTFS filesystem support (read only) (CONFIG_NTFS_FS) [N/y/m/?]

選擇「y」,用戶就可以以只讀方式訪問NTFS文件系統。

(6)、/proc filesystem support (CONFIG_PROC_FS) [Y/n/?] /proc是存放Linux系統運行狀態的虛擬文件系統,該項必須選擇「y」。

(7)、Second extended fs support (CONFIG_EXT2_FS) [Y/m/n/?] EXT2是Linux的標准文件系統,該項也必須選擇「y」。

14、Network File Systems(網路文件系統)

(1)、NFS filesystem support (CONFIG_NFS_FS) [Y/m/n/?] 選擇「y」,內核將支持NFS文件系統。

(2)、SMB filesystem support (to mount WfW shares etc.) (CONFIG_SMB_FS)

選擇「y」,內核將支持SMB文件系統。

(3)、NCP filesystem support (to mount NetWare volumes) (CONFIG_NCP_FS)

選擇「y」,內核將支持NCP文件系統。

15、Partition Types(分區類型)

該選項支持一些不太常用的分區類型,用戶如果需要,在相應的選項上選擇「y」即可。

16、Console drivers(控制台驅動)

VGA text console (CONFIG_VGA_CONSOLE) [Y/n/?] 選擇「y」,用戶就可以在標準的VGA顯示方式下使用Linux了。

17、Sound(聲音)

Sound card support (CONFIG_SOUND) [N/y/m/?] 選擇「y」,內核就可提供對音效卡的支持。

18、Kernel hacking(內核監視)

Magic SysRq key (CONFIG_MAGIC_SYSRQ) [N/y/?] 選擇「y」,用戶就可以對系統進行部分控制。一般情況下選擇「n」。

四、 編譯內核

(一)、建立編譯時所需的從屬文件

# cd /usr/src/linux

# make dep

(二)、清除內核編譯的目標文件

# make clean

(三)、編譯內核

# make zImage

內核編譯成功後,會在/usr/src/linux/arch/i386/boot目錄中生成一個新內核的映像文件zImage。如果編譯的內核很大的話,系統會提示你使用make bzImage命令來編譯。這時,編譯程序就會生成一個名叫bzImage的內核映像文件。

(四)、編譯可載入模塊

如果用戶在配置內核時設置了可載入模塊,則需要對這些模塊進行編譯,以便將來使用insmod命令進行載入。

# make moles

# make modelus_install

編譯成功後,系統會在/lib/moles目錄下生成一個2.3.14子目錄,裡面存放著新內核的所有可載入模塊。

五、 啟動新內核

(一)、將新內核和System.map文件拷貝到/boot目錄下

# cp /usr/src/linux/arch/i386/boot/bzImage /boot/vmlinuz-2.3.14

# cp /usr/src/linux/System.map /boot/System.map-2.3.14

# cd /boot

# rm -f System.map

# ln -s System.map-2.3.14 System.map

(二)、配置/etc/lilo.conf文件。在該文件中加入下面幾行:

default=linux-2.3.14

image=/boot/vmlinuz-2.3.14

label=linux-2.3.14

root=/dev/hda1

read-only

(三)、使新配置生效

# /sbin/lilo

(四)、重新啟動系統

# /sbin/reboot

新內核如果不能正常啟動,用戶可以在LILO:提示符下啟動舊內核。然後查出故障原因,重新編譯新內核即可。

了解更多開源相關,去LUPA社區看看吧。

⑽ codeblocks怎麼編譯

1、 下載 CodeBlocks.rar ,並把它解壓到當前系統分區中的某一根目錄下,比如F:\ ,注意:不要解壓到含有中文或空格的目錄中(尤其是不能解壓到桌面)!
2、進入「F:\codeblocks」目錄,並雙擊「codeblocks.exe」可執行文件,啟動它。
3、現在我們學習如何通過向導創建一個控制台應用,並且直接編譯、運行它。
步驟1:Code::Blocks主菜單「文件」→「新建」→「項目…」 彈出如下對話框中,開始「Console Application」。
(圖 1 開始「Console Application」向導)
步驟2:如果出現向導的「歡迎界面」,直接點擊下一步。
步驟3:出現用於選擇語言的對話框,選擇「C++」,下一步。
步驟4:出現選擇文件夾的對話框,在「項目標題」中輸入「HelloWorld」。兩單詞連寫,不包括雙引號。本步操作結果將會在「我的文檔」中「CodeBlocks Projects」目錄下,新建一個名稱為「HelloWorld」的目錄。
步驟5:出現編譯器選項對話框。在「編譯器」中選擇「GNU GCC Compiler」。其下則默認「Debug」與「Release」兩個編譯目標都是默認選中的,不必改變,通常我們都需要調試和發行兩個版本,就算是一個Hello Word的簡單程序。按下「完成」。
步驟6:必要時按下「Shift + F2」,出現「Management」側邊欄,如下圖:

(圖 8 項目管理器)
步驟7:雙擊上圖所示的main.cpp,將打開該文件。暫時我們還並不需要修改它。
步驟8:主菜單「構建」→「構建」。或者,用熱鍵Ctrl+F9,完成編譯。

步驟9:再按Ctrl + F10,運行。(9、10步也可以通過工具欄實現,請讀者自行熟悉)。下面是運行結果圖:

步驟10:其中「Hello world!」是我們程序的輸出。下面的內容是Code::Blocks為了方便我們調試而增加的內容(本來該程序運行後,就直接退出),包括顯示了程序運行用時,以及提示「按任意鍵退出」。
4、我們需要一款好的IDE,希望它不僅有助於我們學習C++,也應該是我們今後編寫C++應用程序時的上好工具。目前我推薦使用Code::Blocks,它除了具備IDE典型的集編輯、編譯、調試在一身的功能之外,還具備以下特點。
(1) 開源
開源不僅僅意味著免費,它還意味著更好的學習途徑。
(2)跨平台
包括Windows、Linux、Mac OS等。
(3)跨編譯器
包括gcc/g++、Visual C++、Borland C++、Intel C++等超過20多款編譯器。同時它也支持多種語言的編譯,包括D語言等(當然,Code::Blocks主要支持C++語言)。
(4)插件式框架
Code::Blocks採用開放體系,有著良好的功能擴展能力。
(5)採用C++寫成
無須安裝額外的,往往是龐大的運行環境。再者,一款C++的IDE採用C++寫成,這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了。
(6)升級頻繁與維護良好
差不多每個月都有升級包,有時甚至數天就有新的升級包可供下載。另外其官方論壇也相對活躍,除了提出BUG以外,來自世界各地熱心維護者往往第一時間提供不同操作系統上的安裝包。
(7)內嵌可視化GUI設計
IDE的圖形界面,採用wxWidgets,同時也支持使用wxWidgets進行可視化圖形界面設計。
(8)支持多國語言
通過中文語言包,支持漢化界面上的絕大部分內容。

閱讀全文

與編譯器smp選項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編譯器怎麼調用構造函數的 瀏覽:95
高質量cpdf 瀏覽:821
福建電信代理伺服器雲主機 瀏覽:616
美圖看看pdf 瀏覽:432
編譯後報錯 瀏覽:291
網路設備怎麼加密 瀏覽:785
hbuilderx文件夾有哪些 瀏覽:102
空調壓縮機生產板塊 瀏覽:612
開源多媒體伺服器都有什麼 瀏覽:392
反編譯了別人的app會被發現嗎 瀏覽:918
上海光裕汽車壓縮機有限公司 瀏覽:333
連接ps4伺服器地址 瀏覽:136
新神魔大陸三星賬號是什麼伺服器 瀏覽:677
壓縮機lj100cy 瀏覽:556
王者系統怎麼轉回安卓系統 瀏覽:749
linux查看路由表命令 瀏覽:506
高手程序員使用什麼筆記本 瀏覽:440
ios壓縮圖片app 瀏覽:839
排隊論pdf 瀏覽:520
python調用無參函數 瀏覽: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