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天乾地支萬能計算公式是什麼
干支紀年法簡便演算法公式
10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12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天乾地支紀年法計算的萬能公式:
天干計演算法:年減去3再除以10得到的余數對應的天干字就是干。
地支計演算法:年減去3再除以12得到的余數對應的地支字就是支。
1、1900----2100年之年干:年尾數-3。
例:1969年年干=9—3=6,第6位天干就是已。
2012年年干=2-3=9,第9位天干是壬(2不足減就補十成12)。
2、1900----19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數+1;2000----2099年之年支:年尾二位數+5。
例:1969年年支=69+1=70,去掉60的倍數為10,地支第十位為酉;2012年年支=12+5=17,去掉12餘5,地支第五位是辰;那麼1969年干支就是已酉2012年干支就是壬辰。
3、月干公式,月的地支是固定的如正月起寅之類,只計算月干。
月干=年干數×2+月份。
例:1969年(已酉)年八月(酉月)的天干=6×2+8=20,天干10為周期就去掉10,天干第十位為癸,則此月干支為癸酉。
4、日干支公式:
1900----1999年日干支基數=(年尾二位數+3)×5+55+(年尾二位數-1)/4。
2000----2099年日干支基數=(年尾二位數+7)×5+15+(年尾二位數+19)/4(只用商數,余數不用,數過60就去掉60)。
㈡ 求天乾地支紀年紀月紀日的換算公式。
天乾地支紀年與公歷的換算方法如下:
1. 從已知的公歷年份計算干支紀年:年份數減3,除以10的余數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數是地支。(公元前的年份則用58減去年份數除以60的余數後計算)
例如:2001年查萬年歷為辛巳年,演算法為:
- 2001÷10=200……1,1—3=—2,—2+10=8,按天干順序數到8,甲、乙、丙、丁、戊、己、庚、辛。第8位為辛。
- 2001÷12=166……9,9—3=6,按地支順序數到6,子、丑、寅、卯、辰、巳。第6位為巳。
2. 干支紀年與格里歷的換算:若我們把天乾的甲、乙、...、壬、癸編上0、...、8、9等序號;地支的子、丑、...、戌、亥亦編上0、1、...、10、11等序號,那麼:
從已知的格里歷年份計算干支紀年:年份數減4,除以10的余數是天干,除以12的余數是地支。例如:
- (1972 - 4)÷ 10 ≡ 8,所以天干是「壬」;
- (1972 - 4)÷12 ≡ 0,所以地支是「子」。
已知天乾地支,如何得到當前是60年中的第幾年:
- X=天干 Y=地支
- 如果 x - y >= 0,則 z = 6x - 5y;
- 否則,z = 6x - 5y + 60;
- 排出60甲子序列,將自己的虛齡生年放入其中,逆數上行即可找到相對公元年的干支是什麼了。或者比照當年或上年的干支,也能找出相應的你所需要的干支來。
例如,你是1987年7月生人,只知道今年是兔年(丁卯)不知道87年是什麼干支:
- 1. 甲子 2.乙丑 3.丙寅 4.丁卯 5.戊辰 6.己巳 7.庚午 8.辛未 9.壬申 10.癸酉
- 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
- 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
- 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
- 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
- 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 排月柱的方法在各類命書中都有這樣的口訣,例如「甲己之年丙作首,乙庚之歲戊為頭,丙辛歲首尋庚起,丁壬壬位順行流,若言戊癸何方發,甲寅之上好追求。」
以上內容提供了天乾地支紀年與公歷年份相互換算的方法,以及如何根據已知年份推算特定日期的干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