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delphi 2010編譯器 窗口浮動怎麼固定
主菜單-->。
2. 設置 Output Directory 為你想要的文件夾路徑即可,方法如下; options -->:
在delphi的IDE中; project -->:
1; 打開工程選項設置窗口如果你指的是工程文件最後生成的 .exe文件的所在位置
把大窗體設成MDIParent,小窗體設成MDIchild 這樣,所有有小窗體在關閉前,全是浮動的可拖動
Ⅱ linux和windows哪個強大
按人氣說:當然win強大,因為用的人多,而且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linux雖然屬於開放的,但一般只針對專業人士和專業性較強的
Ⅲ 怎麼用c++編譯:世界的目光 取決於你凝視它的模樣。這個代碼怎麼在c++編譯器編寫。可以示範一下嗎
DEV-C是個IDE,它的編譯器是MinGW
一、使用單步調試和觀察變數的步驟:
1. 編譯通過(ctrl+F9)
2. 設置斷點(ctrl+F5)
3. 調試(F8)
4. 增加觀察變數(在左邊的debug觀察窗口右鍵增加或者F4)
5. 單步調試:F7
6. 結束調試:ctrl+alt+f2
簡單來說,它有兩種方式,一種是源碼debug,即分析源碼來找出bug位置,一般使用printf()列印出程序執行每一步的信息,一種是可執行文件debug,需要使用調試器來進行。
1.源碼debug。類似於下面的源碼,主要通過程序執行時輸出的信息,來定位bug出現的位置,然後再修改源碼。
例如:
#include <stdio.h>
void f() { ; }
int main(){
#ifdef _DEBUG
printf("start main function!\n");
#endif
void f();
#ifdef _DEBUG
printf("leave main function !\n");
#endif
return 0;
}
2.可執行文件調試,windows平台常用的就是vs/vc自帶的調試,另外一個就是微軟自家開發的調試器windbg。Linux平台以gdb為常用。
下面以dev-C++為例:
1)在「工具」-》編譯選項-》"編譯時加入以下命令"下面的編輯框里加上: -g3
2)在下面的"在連接器命令行加入以下命令" 下的編輯框上加上: -g3
3)轉到程序頁,把gcc行修改為:gcc.exe -D__DEBUG__,
4)把g++行修改為: g++.exe -D__DEBUG__ ,
5)點擊確定,重新編譯,就能調試了。
Ⅳ 請問怎麼在虛擬機linux操作系統中安裝gcc編譯器
1. 下載
在GCC網站上( http://gcc.gnu.org/)或者通過網上搜索可以查找到下載資源。目前GCC的最新版本為 3.4.0。可供下載的文件一般有兩種形式:gcc-3.4.0.tar.gz和gcc-3.4.0.tar.bz2,只是壓縮格式不一樣,內容完全一致,下載其中一種即可。
2. 解壓縮
根據壓縮格式,選擇下面相應的一種方式解包(以下的「%」表示命令行提示符):
% tar xzvf gcc-3.4.0.tar.gz
或者
% bzcat gcc-3.4.0.tar.bz2 | tar xvf -
新生成的gcc-3.4.0這個目錄被稱為源目錄,用${srcdir}表示它。以後在出現${srcdir}的地方,應該用真實的路徑來替換它。用pwd命令可以查看當前路徑。
在${srcdir}/INSTALL目錄下有詳細的GCC安裝說明,可用瀏覽器打開index.html閱讀。
3. 建立目標目錄
目標目錄(用${objdir}表示)是用來存放編譯結果的地方。GCC建議編譯後的文件不要放在源目錄${srcdir]中(雖然這樣做也可以),最好單獨存放在另外一個目錄中,而且不能是${srcdir}的子目錄。
例如,可以這樣建立一個叫 gcc-build 的目標目錄(與源目錄${srcdir}是同級目錄):
% mkdir gcc-build
% cd gcc-build
以下的操作主要是在目標目錄 ${objdir} 下進行。
4. 配置
配置的目的是決定將GCC編譯器安裝到什麼地方(${destdir}),支持什麼語言以及指定其它一些選項等。其中,${destdir}不能與${objdir}或${srcdir}目錄相同。
配置是通過執行${srcdir}下的configure來完成的。其命令格式為(記得用你的真實路徑替換${destdir}):
% ${srcdir}/configure --prefix=${destdir} [其它選項]
例如,如果想將GCC 3.4.0安裝到/usr/local/gcc-3.4.0目錄下,則${destdir}就表示這個路徑。
在我的機器上,我是這樣配置的:
% ../gcc-3.4.0/configure --prefix=/usr/local/gcc-3.4.0 --enable-threads=posix --disable-checking --enable--long-long --host=i386-redhat-linux --with-system-zlib --enable-languages=c,c++,java
將GCC安裝在/usr/local/gcc-3.4.0目錄下,支持C/C++和JAVA語言,其它選項參見GCC提供的幫助說明。
5. 編譯
% make
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在我的機器上(P4-1.6),這個過程用了50多分鍾。
6. 安裝
執行下面的命令將編譯好的庫文件等拷貝到${destdir}目錄中(根據你設定的路徑,可能需要管理員的許可權):
% make install
至此,GCC 3.4.0安裝過程就完成了。
6. 其它設置
GCC 3.4.0的所有文件,包括命令文件(如gcc、g++)、庫文件等都在${destdir}目錄下分別存放,如命令文件放在bin目錄下、庫文件在lib下、頭文件在include下等。由於命令文件和庫文件所在的目錄還沒有包含在相應的搜索路徑內,所以必須要作適當的設置之後編譯器才能順利地找到並使用它們。
6.1 gcc、g++、gcj的設置
要想使用GCC 3.4.0的gcc等命令,簡單的方法就是把它的路徑${destdir}/bin放在環境變數PATH中。我不用這種方式,而是用符號連接的方式實現,這樣做的好處是我仍然可以使用系統上原來的舊版本的GCC編譯器。
首先,查看原來的gcc所在的路徑:
% which gcc
在我的系統上,上述命令顯示:/usr/bin/gcc。因此,原來的gcc命令在/usr/bin目錄下。我們可以把GCC 3.4.0中的gcc、g++、gcj等命令在/usr/bin目錄下分別做一個符號連接:
% cd /usr/bin
% ln -s ${destdir}/bin/gcc gcc34
% ln -s ${destdir}/bin/g++ g++34
% ln -s ${destdir}/bin/gcj gcj34
這樣,就可以分別使用gcc34、g++34、gcj34來調用GCC 3.4.0的gcc、g++、gcj完成對C、C++、JAVA程序的編譯了。同時,仍然能夠使用舊版本的GCC編譯器中的gcc、g++等命令。
6.2 庫路徑的設置
將${destdir}/lib路徑添加到環境變數LD_LIBRARY_PATH中,最好添加到系統的配置文件中,這樣就不必要每次都設置這個環境變數了。
例如,如果GCC 3.4.0安裝在/usr/local/gcc-3.4.0目錄下,在RH Linux下可以直接在命令行上執行或者在文件/etc/profile中添加下面一句:
setenv LD_LIBRARY_PATH /usr/local/gcc-3.4.0/lib:$LD_LIBRARY_PATH
7. 測試
用新的編譯命令(gcc34、g++34等)編譯你以前的C、C++程序,檢驗新安裝的GCC編譯器是否能正常工作。
8. 根據需要,可以刪除或者保留${srcdir}和${objdir}目錄。
如果用的是ubuntu或者是fedora的話 可以在源里直接安裝
Ⅳ 怎麼在ubuntu系統下安詳交叉編譯器
1.主機:ubuntu 10.10 gcc-4.4.5, kernel-2.6.35
sudo apt-get install bison flex build-essential patch libncurses5-dev
更新系統基本的編譯工具集
(用UBUNTU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 在線更新一些需要的系統包,APT-GET)
2 使用的是CROSSTOOL做的,需要的軟體包
第一個是工具鏈編譯腳本
第二個是2進制工具集
第三個是GCC-3.4.5的源代碼
第四個是依賴的LINUX標准函數庫
第五個是依賴的thread庫
第六個是LINUX代碼
(1).linux 源代碼其實是用了 在編譯的時候需要調用一些了linux庫文件和數據結構或者是頭文件,類似驅動開發依賴源代碼
(2).這個是可以指定的找到合適的就可以,不一定就是這個版本的
第七個是標准庫的頭文件了
3 UBUNTU10自帶的GCC版本是4.4.5 太高編譯會出現語法錯誤,所以安裝4.1的就好
sudo apt-get install gcc-4.1
sudo rm /usr/bin/gcc (刪除GCC,它只是個到gcc-4.3.2的軟鏈接文件)
sudo ln -s /usr/bin/gcc-4.1 /usr/bin/gcc (建立GCC到gcc-4.1的軟鏈接)
(重新做個軟體連接指向4.1就好,這個可以在/usr/bin 下會出現:gcc-4.1 gcc-4.4)
4 修改 dash (ubuntu 默認的是 dash ,編譯指向的是bash)
ls -la /bin/sh
看到鏈接的是 dash ,則請運行以下命令
sudo dpkg-reconfigure dash
選擇 no 以刪除 dash
此處如果不改好的話,編譯時會出現錯
5 以上系統配置完成,下面開始修改腳本編譯(一下就是網上參考的了,很多的都是這么做的,謝謝那些真正看懂腳本的大牛們)
$tar –zxvf crosstool-0.43.tar.gz
$cd crosstool-0.43
在此目錄下可以看到有很多.sh腳本和.dat配置文件,每一個支持的處理器都有它所相應的腳本。http://www.linuxidc.com/假如選用demo- arm- softfloat.sh 就是建立目標為支持軟浮點的arm交叉編譯工具鏈。
3.修改demo-arm-softfloat.sh
$vim demo-arm-softfloat.sh
修改下面兩句
TARBALLS_DIR=$HOME/downloads //表示下載的源碼的存放目錄
RESULT_TOP=/opt/crosstools //表示生成的工具鏈的存放目錄
為:
TARBALLS_DIR=/home/linux/downloads(源碼存放目錄)
RESULT_TOP=/home/linux/crosstools(生成工具鏈目錄)
4.修改 gcc-3.4.5-glibc-2.3.6.dat
$ vim gcc-3.4.5-glibc-2.3.6.dat
修改內容為:
BINUTILS_DIR=binutils-2.15
GCC_DIR=gcc-3.4.5
GLIBC_DIR=glibc-2.3.6
LINUX_DIR=linux-2.6.26.5(內核版本)
LINUX_SANITIZED_HEADER_DIR=linux-libc-headers-2.6.12.0
GLIBCTHREADS_FILENAME=glibc-linuxthreads-2.3.6
5.修改glibc-2.3.6.tar.bz2包內的configure文件
將
case $ac_prog_version in
'') ac_prog_version="v. ?.??, bad"; ac_verc_fail=yes;;
2.1[3-9]*) 《--------------------------------------------3920行
ac_prog_version="$ac_prog_version, ok"; ac_verc_fail=no;;
*) ac_prog_version="$ac_prog_version, bad"; ac_verc_fail=yes;;
修改為
case $ac_prog_version in
'') ac_prog_version="v. ?.??, bad"; ac_verc_fail=yes;;
2.[1-2][0-9]*) 《--------------------------------------------3920行
ac_prog_version="$ac_prog_version, ok"; ac_verc_fail=no;;
*) ac_prog_version="$ac_prog_version, bad"; ac_verc_fail=yes;;
還有3981行也有這樣的代碼 一個是ld,一個是ar
6.$ ./ demo-arm-softfloat.sh
注意啊UBUNTU許可權管理很嚴格,在執行腳本前,最好的就是把crosstool腳本所在的目錄和幾個源文件的目錄設置成 777
腳本運行的第一個是創建build的目錄,在腳本所在的目錄下,然後是解壓所有的源文件,檢查所有的依賴關系,進行編譯
大概需要很長時間吧,我是睡覺醒來看看 好了,,,,,,呵呵
即使如此的工作,幹了2個通宵搞定,當然邊干我還在三國殺,,,,,,,
當然成功後,有點小激動,熬了一宿,失眠了,,,,亢奮中
Ⅵ gcc編譯器究竟怎麼打開我竟然在gcc的安裝文件夾中找不到gcc的打開文件
你先用vim 或者直接用gedit編寫好程序,然後直接輸入命令就可以了,比如你的程序是helloworld.c,那麼你可以輸入命令:
編譯命令:gcc -o helloworld helloworld.c
運行命令./helloworld
希望這樣的回答對你有幫助!
gcc的使用方法
1。gcc包含的c/c++編譯器
gcc,cc,c++,g++,gcc和cc是一樣的,c++和g++是一樣的,一般c程序就用gcc編譯,c++程序就用g++編譯
2。gcc的基本用法
gcc test.c這樣將編譯出一個名為a.out的程序
gcc test.c -o test這樣將編譯出一個名為test的程序,-o參數用來指定生成程序的名字
3。為什麼會出現undefined reference to 'xxxxx'錯誤?
首先這是鏈接錯誤,不是編譯錯誤,也就是說如果只有這個錯誤,說明你的程序源碼本身沒有問題,是你用編譯器編譯時參數用得不對,你沒有指定鏈接程序要用到得庫,比如你的程序里用到了一些數學函數,那麼你就要在編譯參數里指定程序要鏈接數學庫,方法是在編譯命令行里加入-lm。
4。-l參數和-L參數
-l參數就是用來指定程序要鏈接的庫,-l參數緊接著就是庫名,那麼庫名跟真正的庫文件名有什麼關系呢?
就拿數學庫來說,他的庫名是m,他的庫文件名是libm.so,很容易看出,把庫文件名的頭lib和尾.so去掉就是庫名了。
好了現在我們知道怎麼得到庫名了,比如我們自已要用到一個第三方提供的庫名字叫libtest.so,那麼我們只要把libtest.so拷貝到/usr/lib里,編譯時加上-ltest參數,我們就能用上libtest.so庫了(當然要用libtest.so庫里的函數,我們還需要與libtest.so配套的頭文件)。
放在/lib和/usr/lib和/usr/local/lib里的庫直接用-l參數就能鏈接了,但如果庫文件沒放在這三個目錄里,而是放在其他目錄里,這時我們只用-l參數的話,鏈接還是會出錯,出錯信息大概是:"/usr/bin/ld: cannot find -lxxx",也就是鏈接程序ld在那3個目錄里找不到libxxx.so,這時另外一個參數-L就派上用場了,比如常用的X11的庫,它放在/usr/X11R6/lib目錄下,我們編譯時就要用-L/usr/X11R6/lib -lX11參數,-L參數跟著的是庫文件所在的目錄名。再比如我們把libtest.so放在/aaa/bbb/ccc目錄下,那鏈接參數就是-L/aaa/bbb/ccc -ltest
另外,大部分libxxxx.so只是一個鏈接,以RH9為例,比如libm.so它鏈接到/lib/libm.so.x,/lib/libm.so.6又鏈接到/lib/libm-2.3.2.so,如果沒有這樣的鏈接,還是會出錯,因為ld只會找libxxxx.so,所以如果你要用到xxxx庫,而只有libxxxx.so.x或者libxxxx-x.x.x.so,做一個鏈接就可以了ln -s libxxxx-x.x.x.so libxxxx.so
手工來寫鏈接參數總是很麻煩的,還好很多庫開發包提供了生成鏈接參數的程序,名字一般叫xxxx-config,一般放在/usr/bin目錄下,比如gtk1.2的鏈接參數生成程序是gtk-config,執行gtk-config --libs就能得到以下輸出"-L/usr/lib -L/usr/X11R6/lib -lgtk -lgdk -rdynamic -lgmole -lglib -ldl -lXi -lXext -lX11 -lm",這就是編譯一個gtk1.2程序所需的gtk鏈接參數,xxx-config除了--libs參數外還有一個參數是--cflags用來生成頭文
件包含目錄的,也就是-I參數,在下面我們將會講到。你可以試試執行gtk-config --libs --cflags,看看輸出結果。
現在的問題就是怎樣用這些輸出結果了,最苯的方法就是復制粘貼或者照抄,聰明的辦法是在編譯命令行里加入這個`xxxx-config --libs --cflags`,比如編譯一個gtk程序:gcc gtktest.c `gtk-config --libs --cflags`這樣就差
不多了。注意`不是單引號,而是1鍵左邊那個鍵。
除了xxx-config以外,現在新的開發包一般都用pkg-config來生成鏈接參數,使用方法跟xxx-config類似,但xxx-config是針對特定的開發包,但pkg-config包含很多開發包的鏈接參數的生成,用pkg-config --list-all命令可以列出所支持的所有開發包,pkg-config的用法就是pkg-config pagName --libs --cflags,其中pagName是包名,是pkg-config--list-all里列出名單中的一個,比如gtk1.2的名字就是gtk+,pkg-config gtk+ --libs --cflags的作用跟gtk-config --libs --cflags是一樣的。比如:gcc gtktest.c `pkg-config gtk+ --libs --cflags`。
5。-include和-I參數
-include用來包含頭文件,但一般情況下包含頭文件都在源碼里用#include xxxxxx實現,-include參數很少用。-I參數是用來指定頭文件目錄,/usr/include目錄一般是不用指定的,gcc知道去那裡找,但是如果頭文件不在/usr/include里我們就要用-I參數指定了,比如頭文件放在/myinclude目錄里,那編譯命令行就要加上-I/myinclude參數了,如果不加你會得到一個"xxxx.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的錯誤。-I參數可以用相對路徑,比如頭文件在當前目錄,可以用-I.來指定。上面我們提到的--cflags參數就是用來生成-I參數的。
6。-O參數
這是一個程序優化參數,一般用-O2就是,用來優化程序用的,比如gcc test.c -O2,優化得到的程序比沒優化的要小,執行速度可能也有所提高(我沒有測試過)。
7。-shared參數
編譯動態庫時要用到,比如gcc -shared test.c -o libtest.so
8。幾個相關的環境變數
PKG_CONFIG_PATH:用來指定pkg-config用到的pc文件的路徑,默認是/usr/lib/pkgconfig,pc文件是文本文件,擴展名是.pc,裡面定義開發包的安裝路徑,Libs參數和Cflags參數等等。
CC:用來指定c編譯器。
CXX:用來指定cxx編譯器。
LIBS:跟上面的--libs作用差不多。
CFLAGS:跟上面的--cflags作用差不多。
CC,CXX,LIBS,CFLAGS手動編譯時一般用不上,在做configure時有時用到,一般情況下不用管。
環境變數設定方法:export ENV_NAME=xxxxxxxxxxxxxxxxx
9。關於交叉編譯
交叉編譯通俗地講就是在一種平台上編譯出能運行在體系結構不同的另一種平台上,比如在我們地PC平台(X86 CPU)上編譯出能運行在sparc CPU平台上的程序,編譯得到的程序在X86 CPU平台上是不能運行的,必須放到sparc CPU平台上才能運行。
當然兩個平台用的都是linux。
這種方法在異平台移植和嵌入式開發時用得非常普遍。
相對與交叉編譯,我們平常做的編譯就叫本地編譯,也就是在當前平台編譯,編譯得到的程序也是在本地執行。
用來編譯這種程序的編譯器就叫交叉編譯器,相對來說,用來做本地編譯的就叫本地編譯器,一般用的都是gcc,但這種gcc跟本地的gcc編譯器是不一樣的,需要在編譯gcc時用特定的configure參數才能得到支持交叉編譯的gcc。
為了不跟本地編譯器混淆,交叉編譯器的名字一般都有前綴,比如sparc-xxxx-linux-gnu-gcc,sparc-xxxx-linux-gnu-g++ 等等
10。交叉編譯器的使用方法
使用方法跟本地的gcc差不多,但有一點特殊的是:必須用-L和-I參數指定編譯器用sparc系統的庫和頭文件,不能用本地(X86)
的庫(頭文件有時可以用本地的)。
例子:
sparc-xxxx-linux-gnu-gcc test.c -L/path/to/sparcLib -I/path/to/sparcInclude
Ⅶ C++編譯器怎麼使程序保存在指定的位置
點擊文件下的另存為就可以了呀,然後你就可以自己找位置了……
Ⅷ 魔獸爭霸里Game Cache在什麼地方的,怎麼開打,是不是在地圖編譯器上打開
Game
Cache可以在地圖編譯器打開。
Game
Cache,字面意思就是游戲緩存。用於開辟一個內存空間來保存用戶希望保留的數據(最後需要將
CACHE
保存到
硬碟上)。主要作用是將
地圖A
的一些數據保留到地圖B
中,比如戰役中英雄的等級或者道具技能什麼什麼的,GAME
CACHE
是用TRIGGER
EDITOR
來操作的。
操作:
1創建一個緩存Game
Cache
-
Create
a
game
cache
from
MapName.w3v
2用他來保存資料Game
Cache
-
Store
Unit
as
Lable
of
Category
in
(Last
created
game
cache)
Ⅸ 怎麼把TCC編譯器安裝在android上
先下GCC FOR C4DROID
安裝之後運行裡面的解壓。。往ROM里安還是SD卡里安都可以。。
然後卸載掉。。
再裝一個C4DROID..
最後在選項里選G++ + Bion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