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考研《數據結構》嚴蔚敏是哪本,嚴蔚敏的書也有很多版本。求鑒定
這幾本沒多大差別,老書的話是中間那本,幾年前的都是用的那本。
主要信息:
數據結構是計算機存儲、組織數據的方式。數據結構是指相互之間存在一種或多種特定關系的數據元素的集合。通常情況下,精心選擇的數據結構可以帶來更高的運行或者存儲效率。數據結構往往同高效的檢索演算法和索引技術有關。
嚴蔚敏(1938.04—),女,漢族。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長期從事數據結構教學和教材建設,和吳偉民合作編著的《數據結構》曾獲「第二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全國特等獎」和「199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和吳偉民合作編著的《數據結構》、《數據結構題集》第一版曾獲「第二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全國特等獎」、 1996年《數據結構》、《數據結構題集》教材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 「數據結構」課程連續三次被清華大學評定為一類課。
⑵ 數據結構嚴蔚敏版,裡面的演算法怎麼感覺那麼別扭,和C語言的語法結構不一樣啊
因為我本科專業不是計算機,只是對計算機很有興趣,想跨專業考計算機系的研究生,這是決定跨考之後看的
第一本計算機專業書。看完之後收獲頗大。
以前寫程序基本上沒有數據結構的概念,記得當初學C語言的時候,覺得鏈表好難理解,心想怎麼會有這么復
雜的東西。再加上寫的程序都比較水,上不得檯面,所以對數據結構方面的知識水得跟渣一樣。第一個比較像
樣的程序是大二下做的學生管理系統,那是當時的C語言課程設計題目,當初覺得這玩意好復雜啊,為此還又
把譚浩強的《C語言程序設計》看了一遍,把C語言基礎鞏固了一下,記得寫這個程序的時候數據結構用的還是
數組,沒有用鏈表,因為老師不要求用鏈表,我也覺得鏈表太復雜,還是數組簡單。就這樣,我用最原始的C語
言基礎知識碼了3天把這個小程序碼完,而同學都是抄學長的,或者搞不定的,當時那個成就感啊,覺得自己的
C語言水平已經到家了,感覺自己編程水平很牛了,各種飄飄然......現在想想當初真是好像,其實這東西沒一點
技術含量,沒有高級點的數據結構 (用的是數組),沒有好的演算法(當時排序用的還是選擇排序),代碼風格
也比較挫。
⑶ 嚴蔚敏的數據結構與演算法(c語言版) 中關於引用
引用常常是有必要的,他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避免對象的復制!
同樣是傳遞,如果你要傳遞的是一個非常龐大的對象,這時候不用引用的話,傳給函數的就是這個對象的一個副本,構造這樣一個副本會調用拷貝構造函數,如果對象龐大,可能會花費大量的系統資源,所以引用的有意義的。而用了引用,就可以避免這樣一個拷貝過程。舉例,MFC中大量使用的就是常引用,因為他的類往往是一個控制項或者是一個對話框。
如果為了避免或者強調傳遞的對象不發生改變,可以用「常引用」
就是const type &name的形式,這樣既可以避免修改也可以避免拷貝。
用linklist l,這個子程序裡面的l是外面傳值傳過來的一個linklist的拷貝,要做一次復制操作,會花費一定系統開銷!
用linklist &l,不需要這個復制操作,節省資源!
這里並不關心改不改變l的值,使用引用不只是為了讓l的值能改變,還有我說的這個作用
⑷ 嚴蔚敏的數據結構(C語言版)最短路徑演算法 代碼段:p[w]=p[v];p[w][w]=true;//p[w]=p[v]+[w]是什麼意思
二維數組P中保存的是v0到各個點的最短路徑。在v行中,值為true的列連起來,就是v0到v的最短路徑。因為v0到w點的最短路徑是v0到v的最短路徑在加上<v,w>,所以w列先復制所有的v列的值,然後在將p[w][w]=true。此時w行中所有值為true列,就是v0到w的最短路徑
⑸ 嚴蔚敏《數據結構》這張圖的兩個演算法怎麼理解2.14和2.15,靜態鏈表的,看不懂...
從void InitSpace.SL(SLinkList &space)函數可以看出
space[0].cur=1;
space[1].cur=2;
...
space[MAXSIZE-2].cur=MAXSIZE-1;
space[MAXSIZE-1].cur=0;
演算法2.14, int Malloc.SL(SLinkList &space)函數可以看出
第一次調用Malloc, return 1, 並且閑至空間少了一個,因為space[0].cur=2;
i=space[0].cur; --> i=1; space[0].cur=2; 就拿到了第1個結點
第二次調用Malloc, return 2, 並且閑至空間少了一個,因為space[0].cur=3;
i=space[0].cur; --> i=2; space[0].cur=3; 就拿到了第2個結點
...
第(MAXSIZE-1)次調用Malloc, returnMAXSIZE-1,空間用完,因為space[0].cur=0;
i=space[MAXSIZE-1].cur; --> i=MAXSIZE-1; space[0].cur=space[MAXSIZE-1].cur=0; 就拿到了第MAX-1個結點
演算法2.15, int Free.SL(SLinkList &space, int k)函數可以看出space[0].cur是表示當前第N個結點可用,space[k].cur=space[0].cur=N; space[0].cur=k;表示當前第k個結點可用,下一個可用結點是第N個;
所以在這此時調用Malloc就會拿到第k個結點,因為保存了下一個可用結點是在第N個,再下次調用Malloc就會去拿到第N個結點了
⑹ 《數據結構(C語言版)》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數據結構(C語言版)》(嚴蔚敏)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資源鏈接:
鏈接:https://pan..com/s/1BmtD5k3mLtJZO36Xw_Hq3w
書名:數據結構(C語言版)
作者:嚴蔚敏
豆瓣評分:6.1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5
頁數:335
內容簡介:
《數據結構》(C語言版)是為「數據結構」課程編寫的教材,也可作為學習數據結構及其演算法的C程序設計的參數教材。
本書的前半部分從抽象數據類型的角度討論各種基本類型的數據結構及其應用;後半部分主要討論查找和排序的各種實現方法及其綜合分析比較。其內容和章節編排1992年4月出版的《數據結構》(第二版)基本一致,但在本書中更突出了抽象數據類型的概念。全書採用類C語言作為數據結構和演算法的描述語言。
本書概念表述嚴謹,邏輯推理嚴密,語言精煉,用詞達意,並有配套出版的《數據結構題集》(C語言版),便於教學,又便於自學。
本書後附有光碟。光碟內容可在DOS環境下運行的以類C語言描述的「數據結構演算法動態模擬輔助教學軟體,以及在Windows環境下運行的以類PASCAL或類C兩種語言描述的「數據結構演算法動態模擬輔助教學軟體」。
本書可作為計算機類專業或信息類相關專業的本科或專科教材,也可供從事計算機工程與應用工作的科技工作者參考。
作者簡介:
嚴蔚敏 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長期從事數據結構教學和教材建設,和吳偉民合作編著的《數據結構》曾獲「第二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全國特等獎」和「199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
吳偉民 廣東工業大學計算機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廣東省計算機學會圖像圖形分會秘書長。長期從事數據結構教學和系列教材建設。主要研究領域:數據結構和演算法、可是計算、編譯和虛擬機技術、智能系統等。和嚴蔚敏合作編著的《數據結構》曾獲「第二屆普通高等學校優秀教材全國特等獎」和「1996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