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蝙蝠的回聲定位與雷達的原理
雷達(radar)原是「無線電探測與定位」的英文縮寫。雷達的基本任務是探測感興趣的目標,測定有關目標的距離、方問、速度等狀態參數。雷達主要由天線、發射機、接收機(包括信號處理機)和顯示器等部分組成。
雷達發射機產生足夠的電磁能量,經過收發轉換開關傳送給天線。天線將這些電磁能量輻射至大氣中,集中在某一個很窄的方向上形成波束,向前傳播。電磁波遇到波束內的目標後,將沿著各個方向產生反射,其中的一部分電磁能量反射回雷達的方向,被雷達天線獲取。天線獲取的能量經過收發轉換開關送到接收機,形成雷達的回波信號。由於在傳播過程中電磁波會隨著傳播距離而衰減,雷達回波信號非常微弱,幾乎被雜訊所淹沒。接收機放大微弱的回波信號,經過信號處理機處理,提取出包含在回波中的信息,送到顯示器,顯示出目標的距離、方向、速度等。
為了測定目標的距離,雷達准確測量從電磁波發射時刻到接收到回波時刻的延遲時間,這個延遲時間是電磁波從發射機到目標,再由目標返回雷達接收機的傳播時間。根據電磁波的傳播速度,可以確定目標的距離為:S=CT/2
其中S:目標距離
T:電磁波從雷達到目標的往返傳播時間
C:光速
雷達測定目標的方向是利用天線的方向性來實現的。通過機械和電氣上的組合作用,雷達把天線的小事指向雷達要探測的方向,一旦發現目標,雷達讀出些時天線小事的指向角,就是目標的方向角。兩坐標雷達只能測定目標的方位角,三坐標雷達可以測定方位角和俯仰角。
測定目標的運動速度是雷達的一個重要功能,—雷達測速利用了物理學中的多普勒原理.當目標和雷達之間存在著相對位置運動時,目標回波的頻率就會發生改變,頻率的改變數稱為多普勒頻移,用於確定目標的相對徑向速度,通常,具有測速能力的雷達,例如脈沖多普勒雷達,要比一般雷達復雜得多。
雷達的戰術指標主要包括作用距離、威力范圍、測距分辨力與精度、測角分辨力與精度、測速分辨力與精度、系統機動性等。
其中,作用距離是指雷達剛好能夠可靠發現目標的距離。它取決於雷達的發射功率與天線口徑的乘積,並與目標本身反射雷達電磁波的能力(雷達散射截面積的大小)等因素有關。威力范圍指由最大作用距離、最小作用距離、最大仰角、最小仰角及方位角范圍確定的區域。
雷達的技術指標與參數很多,而且與雷達的體制有關,這里僅僅討論那些與電子對抗關系密切的主要參數。
根據波形來區分,雷達主要分為脈沖雷達和連續波雷達兩大類。當前常用的雷達大多數是脈沖雷達。常規脈沖雷達周期性地發射高頻脈沖。相關的參數為脈沖重復周期(脈沖重復頻率)、脈沖寬度以及載波頻率。載波頻率是在一個脈沖內信號的高頻振盪頻率,也稱為雷達的工作頻率。
雷達天線對電磁能量在方向上的聚集能力用波束寬度來描述,波束越窄,天線的方向性越好。但是在設計和製造過程中,雷達天線不可能把所有能量全部集中在理想的波束之內,在其它方向上在在著泄漏能量的問題。能量集中在主波束中,我們常常形象地把主波束稱為主瓣,其它方向上由泄漏形成旁瓣。為了覆蓋寬廣的空間,需要通過天線的機械轉動或電子控制,使雷達波束在探測區域內掃描。
概括起來,雷達的技術參數主要包括工作頻率(波長)、脈沖重復頻率、脈沖寬度、發射功率、天線波束寬度、天線波束掃描方式、接收機靈敏度等。技術參數是根據雷達的戰術性能與指標要求來選擇和設計的,因此它們的數值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雷達具有的功能。例如,為提高遠距離發現目標能力,預警雷達採用比較低的工作頻率和脈沖重復頻率,而機載雷達則為減小體積、重量等目的,使用比較高的工作頻率和脈沖重復頻率。這說明,如果知道了雷達的技術參數,就可在一定程度上識別出雷達的種類。
雷達的用途廣泛,種類繁多,分類的方法也非常復雜。通常可以按照雷達的用途分類,如預警雷達、搜索警戒雷達、無線電測高雷達、氣象雷達、航管雷達、引導雷達、炮瞄雷達、雷達引信、戰場監視雷達、機載截擊雷達、導航雷達以及防撞和敵我識別雷達等。除了按用途分,還可以從工作體制對雷達進行區分。這里就對一些新體制的雷達進行簡單的介紹。(軍事觀察·warii.net)
雙/多基地雷達
普通雷達的發射機和接收機安裝在同一地點,而雙/多基地雷達是將發射機和接收機分別安裝在相距很遠的兩個或多個地點上,地點可以設在地面、空中平台或空間平台上。由於隱身飛行器外形的設計主要是不讓入射的雷達波直接反射回雷達,這對於單基地雷達很有效。但入射的雷達波會朝各個方向反射,總有部分反射波會被雙/多基地雷達中的一個接收機接收到。美國國防部從七十年代就開始研製、試驗雙/多基地雷達,較著名的「聖殿」計劃就是專門為研究雙基地雷達而制定的,已完成了接收機和發射機都安裝在地面上、發射機安裝在飛機上而接收機安裝在地面上、發射機和接收機都安裝在空中平台上的試驗。俄羅斯防空部隊已應用雙基地雷達探測具有一定隱身能力的飛機。英國已於70年代末80年代初開始研製雙基地雷達,主要用於預警系統。
相控陣雷達
我們知道,蜻蜓的每隻眼睛由許許多多個小眼組成,每個小眼都能成完整的像,這樣就使得蜻蜓所看到的范圍要比人眼大得多。與此類似,相控陣雷達的天線陣面也由許多個輻射單元和接收單元(稱為陣元)組成,單元數目和雷達的功能有關,可以從幾百個到幾萬個。這些單元有規則地排列在平面上,構成陣列天線。利用電磁波相干原理,通過計算機控制饋往各輻射單元電流的相位,就可以改變波束的方向進行掃描,故稱為電掃描。輻射單元把接收到的回波信號送入主機,完成雷達對目標的搜索、跟蹤和測量。每個天線單元除了有天線振子之外,還有移相器等必須的器件。不同的振子通過移相器可以被饋入不同的相位的電流,從而在空間輻射出不同方向性的波束。天線的單元數目越多,則波束在空間可能的方位就越多。這種雷達的工作基礎是相位可控的陣列天線,「相控陣」由此得名。
相控陣雷達的優點
(1)波束指向靈活,能實現無慣性快速掃描,數據率高;(2)一個雷達可同時形成多個獨立波束,分別實現搜索、識別、跟蹤、制導、無源探測等多種功能;(3)目標容量大,可在空域內同時監視、跟蹤數百個目標;(4)對復雜目標環境的適應能力強;(5)抗干擾性能好。全固態相控陣雷達的可靠性高,即使少量組件失效仍能正常工作。但相控陣雷達設備復雜、造價昂貴,且波束掃描范圍有限,最大掃描角為90°~120°。當需要進行全方位監視時,需配置3~4個天線陣面。
相控陣雷達與機械掃描雷達相比,掃描更靈活、性能更可靠、抗干擾能力更強,能快速適應戰場條件的變化。多功能相控陣雷達已廣泛用於地面遠程預警系統、機載和艦載防空系統、機載和艦載系統、炮位測量、靶場測量等。美國「愛國者」防空系統的AN/MPQ-53雷達、艦載「宙斯盾」指揮控制系統中的雷達、B-1B轟炸機上的APQ-164雷達、俄羅斯C-300防空武器系統的多功能雷達等都是典型的相控陣雷達。隨著微電子技術的發展,固體有源相控陣雷達得到了廣泛應用,是新一代的戰術防空、監視、火控雷達。
寬頻/超寬頻雷達
工作頻帶很寬的雷達稱為寬頻/超寬頻雷達。隱身兵器通常對付工作在某一波段的雷達是有效的,而面對覆蓋波段很寬的雷達就無能為力了,它很可能被超寬頻雷達波中的某一頻率的電磁波探測到。另一方面,超寬頻雷達發射的脈沖極窄,具有相當高的距離解析度,可探測到小目標。目前美國正在研製、試驗超寬頻雷達,已完成動目標顯示技術的研究,將要進行雷達波形的試驗。
合成孔徑雷達
合成孔徑雷達通常安裝在移動的空中或空間平台上,利用雷達與目標間的相對運動,將雷達在每個不同位置上接收到的目標回波信號進行相干處理,就相當於在空中安裝了一個「大個」的雷達,這樣小孔徑天線就能獲得大孔徑天線的探測效果,具有很高的目標方位解析度,再加上應用脈沖壓縮技術又能獲得很高的距離解析度,因而能探測到隱身目標。合成孔徑雷達在軍事上和民用領域都有廣泛應用,如戰場偵察、火控、制導、導航、資源勘測、地圖測繪、海洋監視、環境遙感等。美國的聯合監視與目標攻擊雷達系統飛機新安裝了一部AN/APY3型X波段多功能合成孔徑雷達,英、德、意聯合研製的「旋風」攻擊機正在試飛合成孔徑雷達。
毫米波雷達
工作在毫米波段的雷達稱為毫米波雷達。它具有天線波束窄、分辯率高、頻帶寬、抗干擾能力強等特點,同時它工作在目前隱身技術所能對抗的波段之外,因此它能探測隱身目標。毫米波雷達還具有能力,特別適用於防空、地面作戰和靈巧武器,已獲得了各國的調試重視。例如,美國的「愛國者」防空導彈已安裝了毫米波雷達導引頭,目前正在研製更先進的毫米波導引頭;俄羅斯已擁有連續波輸出功率為10千瓦的毫米波雷達;英、法等國家的一些防空系統也都將採用毫米波雷達。
激光雷達
工作在紅外和可見光波段的雷達稱為激光雷達。它由激光發射機、光學接收機、轉台和信息處理系統等組成,激光器將電脈沖變成光脈沖發射出去,光接收機再把從目標反射回來的光脈沖還原成電脈沖,送到顯示器。隱身兵器通常是針對微波雷達的,因此激光雷達很容易「看穿」隱身目標所玩的「把戲」;再加上激光雷達波束窄、定向性好、測量精度高、解析度高,因而它能有效地探測隱身目標。激光雷達在軍事上主要用於靶場測量、空間目標交會測量、目標精密跟蹤和瞄準、目標成像識別、導航、精確制導、綜合火控、直升機防撞、化學戰劑監測、局部風場測量、水下目標探測等。美國國防部正在開發用於目標探測和識別的激光雷達技術,已進行了前視/下視激光雷達的試驗,主要探測偽裝樹叢中的目標。法國和德國正在積極進行使用激光雷達探測和識別直升機的聯合研究工作。
㈡ 背光燈是蝙蝠俠的筆記本電腦是什麼牌子什麼型號的
1、背光燈是蝙蝠(官方命名蝙蝠形狀)的筆記本品牌是鐳波(RaBook),為香港高端筆記本品牌,提供自主設計,並交由世界頂尖ODM代工廠生產。產品質量過硬、 品質達部分軍用指標。已通過ISO 9001質量認證、獲得了3C質量認證體系,產品符合和包含INTEL CBB綠色質量認證計劃 ,並符合國外CE認證、FC、VC、ROHS等權威技術認證和環保標准。
2、系列產品:
a、Firebat(有蝙蝠形狀背光燈的是該系列的產品,不是哪一款型號獨有)
個人游戲筆記本,外觀炫酷,性能強勁,現有F660(s)(15.6寸)、F750(17.3寸)、以及升級版的F750X(17.3寸)三款款型號。三款型號均採用全新Haswell i7第四代處理器和Kepler GTX870M顯卡(最高可搭配GTX880M顯卡)。採用了6銅管雙渦散熱技術,散熱能力大幅提升。
b、Xenobat
Xenobat(異刃)是Rabook專為游戲玩家所設計的最輕薄、最便攜的游戲系列產品之一。
目前有X14S(14寸)、X15s(15寸)、X17S(17.3寸)三款型號,均採用殺手網卡,游戲反應更快。顯卡搭載均為GTX860M。
c、Workbat
繪圖工作站,目前只有W15一種款型號,最高可選配intel Core i7-3940XM,32GB內存,
採用專業的英偉達K2000M或K5000M繪圖顯卡,其強大GPU性能可以滿足最苛刻的制圖環境。
W15移動工作站採用超薄LED背光,NTSC廣色域飽和度和色階包覆度接近人眼可視光的95%,為包括CAD、CAM以及DCC等各繪圖呈現出准確的色彩效果。
d、Combat
中文名為「戰斗」,全強固式i7軍用筆記本電腦,合金構架適用於惡劣的環境。目前僅有C300這一款型號。Combat(戰斗) C300 通過美軍MIL-STD-810G 和 IP65認證。
㈢ 各朝代瓷器蝙蝠特點
清代瓷器上蝙蝠紋飾多以礬紅彩為主,青花為彩的非常少見,紅彩蝙蝠是清代瓷器上常見的吉祥紋飾之一,因「紅蝠」諧音「洪福」,故寓意吉祥;蝙蝠的紋飾在清代越早的話,蝙蝠越寫實,而且它必將清瘦,可以看到蝙蝠的眼睛和胡須,圖案畫的非常寫實。
乾隆以後的嘉慶是一個分水嶺,嘉慶的時候瓷器上的蝙蝠紋飾開始圖片化,該寫實的地方都沒有了,僅僅是一個圖片的樣子。
道光咸豐時期的篇幅比嘉慶時期的蝙蝠更肥大臃腫了,這個時期的蝙蝠有時候是變體的一種夔蝠,給人感覺畫的不是蝙蝠,只能靠感覺看畫的是什麼了。
康雍乾清三代瓷器上蝙蝠紋飾舒展開朗,而且蝙蝠翅膀頭部尖尖的,而清代晚期同光時期蝙蝠的翅膀出尖的地方已經變成圓渾的一個圓弧形,這是清代早期和晚期蝙蝠紋飾區別,這是斷代清代瓷器時期一個指標之一。
清代晚期同治光緒時期蝙蝠紋飾更加肥大、圖片化,看不出蝙蝠的眼睛,也看不出它的爪子,肥肥寬寬扁扁的,真的是靜態化的畫片了,唯一能夠感覺到蝙蝠紋飾動感就是在飛動的一樣。眼睛、鼻子、胡須包括耳朵還有爪子在瓷器上全都沒有體現了。
㈣ 淘寶上賣的超聲波驅蚊器到底有沒有用 有人說有 有人說沒有
沒有用的,都是騙人的,果殼網已經辟謠了。
傳說中的聲波驅蚊機制
流言中是這樣解釋電子蚊香的作用機理的:雄蚊僅靠花蜜、植物汁液等營養就足夠,不吸血;而雌蚊必須吸取人畜血液,才能孕育產卵;雄蚊子會不斷發出求偶的聲波,但已經受孕的雌蚊因為不想重復受孕,便會竭力迴避雄蚊。驅蚊器是利用這個原理,模擬雄蚊飛行時震動翅膀所發出聲音的頻率來嚇走雌蚊,達到驅蚊效果。
這種說法靠譜么?這得從蚊子的習性說起。
大部分種類的蚊子在破蛹後的幾天內會組成一個由雄性組成的大群,想必常在夏日到湖邊轉悠的同學都見過這樣的繁殖群體。而雌性個體會被大群雄性翅膀發出的聲音所吸引,進入群體中尋找配偶。包括蚊子在內的所有昆蟲的雌性的生殖器官中有一個叫做受精囊(spermatotheca)的結構,通常情況下一次正常的交配後受精囊內儲存的精子就足夠其一生所用,但這並不意味著所有種類的蚊子的雌性都會拒絕多次交配。所以,「已經受孕的雌蚊因為不想重復受孕,便會竭力迴避雄蚊」這個說法並不靠譜。
我們這兒說的「聲波」實際上是由蚊子翅膀震動而產生的聲波,蚊子翅膀震動頻率約在每秒250到1000次這個范圍內,其聲波頻率范圍基本也在250Hz至1000Hz之間。蚊子能聽到其它個體翅膀發出的聲音,但翅膀震動的頻率與蚊子品種有關,各種蚊子的這個數值有一定的差異。所以,即使某一頻段的聲波確實能驅除某種蚊子,也不可能對所有的蚊子有效——要知道,騷擾你的蚊子可不只有一種。
既然蚊子並不能發出超聲波聯絡信號,那為什麼諸多聲波驅蚊器都標榜「超聲波驅蚊」呢?實際上,有的生產廠商宣傳「驅蚊器產生類似公蚊子拍動翅膀的超聲波,達到驅趕母蚊子之目的」是鬧了個大笑話。西方市場上確實出現過「超聲波驅蚊器」,但人家那玩意兒是在模仿蚊子的天敵——蝙蝠的聲音。眾所周知,蝙蝠會利用超聲波定位獵物。有的昆蟲(例如某些夜蛾)為了抵禦蝙蝠的捕食,進化出能夠識別超聲波的器官,在聽到蝙蝠的聲音後就能夠逃開。
那麼,利用這個原理製造出的驅蚊器是否有效呢?別看廣告,看療效!
超聲波驅蚊產品坑爹的效果
電子驅蚊器在西方市場上出現了幾十年,在這段時間內不斷受到質疑,而大部分的驅蚊器也都沒有能夠通過科學的檢驗。
曾有科學家作過一系列試驗,評價了頻率為2~60 kHz、諧波峰為4~68 kHz的11 種超聲波驅蚊器在不同距離對埃及伊蚊( Aedes aegypti )、尖音庫蚊( Culex pipiens )、四斑按蚊( Anopheles quadrimaculatus )、白紋伊蚊( Aedes albopictus ) 和趨血蚊( Haemagogus equinus )等雌蚊的驅避效果。結果發現在野外和實驗室條件下,測試產品沒有一種能成功阻止這些蚊蟲的叮咬。
在政府方面,美國的聯邦貿易委員會和國家環境保護署曾對超聲波驅蟲產品進行過嚴格的審查,他們表示目前還沒有足夠的證據可以證明這類產品對害蟲或鼠類有驅避的效果。此外,美國印第安州政府還曾要求44個生產超聲波驅蟲(鼠)器的廠商提供證明其產品的確有效的試驗數據,最後只有5個廠商給予了回復,且這5個勇氣非凡的廠商提供的數據還都沒法支持其產品真的有效。顯然,這些驅蟲(鼠)產品並沒有廠商吹噓的神奇效果。
手機、超聲波和人之間不得不說的事情
退一萬步,我們假設那些模仿蝙蝠超聲波的電子驅蚊器真的有效。而蝙蝠發出的聲波頻率至少在10kHZ以上,甚至能高於100kHZ。因此,這些「驅蚊器」如果有效,就必須要能夠發出包含超聲波頻段的聲波。對於人體來說,長時間超大劑量的超聲波有可能會對人體細胞造成損傷。人們在運用超聲波時,也都需要嚴格的控制強度,以保證安全。
不過,好在那些所謂的超聲波驅蚊軟體坑爹到了一定地步,根本就無法發出超聲波,無心中反而避免了可能對使用者產生的危害。
㈤ 蝙蝠屬於哪種動物為什麼心跳能維持那麼高
蝙蝠攜帶大量的人畜共患的病毒,而且很有致命性,但蝙蝠既不會生病,而且似乎對其壽命也沒有任何影響。還有在哺乳動物中,新陳代謝、體重和壽命之間有一個相對簡單的關系。在大多數情況下,隨著哺乳動物體型的增大,新陳代謝會減慢,壽命也會延長。蝙蝠能夠迅速傳播感染人類的病原體,但它們不會遭受人類已知的最危險、最致命的病原體的侵害。研究人員通過對蝙蝠基因的分析後指出,蝙蝠的健康和壽命與它們飛行能力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蝙蝠不僅會飛,而且能長時間飛行,在這個過程中機體必須提供足夠的能量保障,那麼新陳代謝、心率、體溫這些指標都會大幅提升。
㈥ 毒王蝙蝠:體內又發現6種高危冠狀病毒,對人類的威脅有多大
一篇發表在《PLOS ONE》期刊上的論文表明,科研人員從緬甸的蝙蝠群採集的樣本中,總共發現了6中全新的病毒,它們與當前正在全球傳播的SARS-COV-2病毒同屬一個家族,除此外這個家族中還有如雷貫耳的導致2003年的SARS-COV病毒和2012年中東呼吸綜合征的MERS-COV病毒!
全球蝙蝠攜帶病毒分布示意圖
所以防止認為將病毒帶向蝙蝠,也是一種防控措施。
㈦ 打月影傳說的時候,在蝙蝠洞有個小強盜總是打不死,血長得不正常,怎麼辦啊謝謝了
在其他地方努力練功。把最好用的武功托到修練欄,才能升級。把升夠級數的武功拖到下載空框,按快捷鍵使用武功。足夠等級的武功才有足夠的威力。按住shift鍵+左鍵跑。
可用秘技改到超強。
開啟秘籍
首先需要下載開啟秘籍的官方補丁,將補丁文件復制到游戲安裝目錄下替換原文件即可。游戲默認安裝位置(c:\program files\kingsoft\sworda)
月影傳說秘籍開放補丁.zip ,匿名提取文件連接 http://pickup.mofile.com/8608564058846760
進入游戲後,按Shift + F12 開啟作弊模式(再按Shift + F12 關閉作弊模式)這時會看見屏幕左上角出現"FPS= XX"字樣。
Shift + A 主角的三項基本指標生命,體力,內力全滿
Shift + L 主角戰斗等級升一級
Shift + K 主角修煉的武功等級升一級
Shift + M 得到1000兩銀子
Shift + G 主角不死。注意有些場合主角必須戰敗,要再按一次取消不死狀態,情景才能繼續下去。
月影傳說圖文攻略(最後幾段詳細說明7種結局玩法)http://www.17game8.cn/bbs/dispbbs.asp?boardid=4&id=136
月影傳說 網上收集的大批攻略http://htz.anytome.com/1820418131452020050923/11.xml
㈧ 清代蝙蝠的畫法和時間
蝙蝠出現在清代,而且清代用的蝙蝠紋飾最多,因為通常用蝙蝠跟「福」字諧音,寓意祝福,通常跟壽字等畫片連用,寓意五福捧壽等。
清代瓷器上蝙蝠紋飾多以礬紅彩為主,青花為彩的非常少見,紅彩蝙蝠是清代瓷器上常見的吉祥紋飾之一,因「紅蝠」諧音「洪福」,故寓意吉祥;
蝙蝠的紋飾在清代越早的話,蝙蝠越寫實,而且它必將清瘦,可以看到蝙蝠的眼睛和胡須,圖案畫的非常寫實。
乾隆以後的嘉慶是一個分水嶺,嘉慶的時候瓷器上的蝙蝠紋飾開始圖片化,該寫實的地方都沒有了,僅僅是一個圖片的樣子。
道光咸豐時期的篇幅比嘉慶時期的蝙蝠更肥大臃腫了,這個時期的蝙蝠有時候是變體的一種夔蝠,給人感覺畫的不是蝙蝠,只能靠感覺看畫的是什麼了。
康雍乾清三代瓷器上蝙蝠紋飾舒展開朗,而且蝙蝠翅膀頭部尖尖的,而清代晚期同光時期蝙蝠的翅膀出尖的地方已經變成圓渾的一個圓弧形,這是清代早期和晚期蝙蝠紋飾區別,這是斷代清代瓷器時期一個指標之一。
清代晚期同治光緒時期蝙蝠紋飾更加肥大、圖片化,看不出蝙蝠的眼睛,也看不出它的爪子,肥肥寬寬扁扁的,真的是靜態化的畫片了,唯一能夠感覺到蝙蝠紋飾動感就是在飛動的一樣。眼睛、鼻子、胡須包括耳朵還有爪子在瓷器上全都沒有體現了。
蝙蝠的紋飾在清代越早的話,蝙蝠越寫實,而且它必將清瘦,時代越晚越圖案化。
㈨ 關於蝙蝠的
蝙蝠發射超聲波主要是為了探測食物的方位。它們使用的聲波頻率通常高達40 000~300 000赫茲,波氏為1~3毫米。以幾乎靜止不動的、小型的對象為食物的蝙蝠(即吃停在樹上的昆蟲或水果、漿果之類的蝙蝠種類),覓食所用的聲波相對較低、頻率恆定,約為150 000赫茲。而在飛行中捕食獵物的蝙蝠不光要確定獵物的方位,還要測定獵物的移動速度,於是它們都善用頻率不斷變換的聲音信息。<br /><br /> 食蟲蝙蝠常將自己的身體倒掛在樹或岩壁上,而它們的嘴卻不停地向四面八方旋轉,每秒鍾發出10~20個信號,每一信號包含50個聲波振盪,起始頻率與結束頻率分別為90 000赫茲和45 000赫茲,使兩種不同的頻率在一條信息中出現。蝙蝠通過測量與定位信號波長相關的回聲聲波變化來給飛行中的獵物定位定向。獵物迎面飛來,蝙蝠就會收到如同被獵物壓縮過了由長變短的反射聲波,獵物飛行速度的快慢與反射聲波波長壓縮的程度成正比。倘若獵物與蝙蝠逆向飛行,則收到的回聲的波長會變大,速度越快,聽到的回聲頻率也就越低。蝙蝠的回聲探測器具有很高的精確性。不同質地的物體對聲波的反射也不盡相同,平整光滑的物體反射聲波效果最佳,柔軟粗糙者則使聲波衰減,蝙蝠竟能將面積相同的絨布、膠合板以及砂紙區別開來
愛吃魚的蝙蝠的回聲探測器不僅能在空氣中工作,甚至對水也有極強的穿透力。它們緊貼水面飛行,並向水中發送信號。按理說聲音信號只可能部分地從水面反射回來,且大部分回聲會在空氣中消散,此外,含有80%水分的魚體與水的傳聲特勝非常接近,蝙蝠的聲音幾乎不可能從魚體上反射回來。可是魚體內的魚鰾(俗稱魚泡)充滿空氣,這可幫了蝙蝠的大忙。與其說是蝙蝠通過魚鰾探測到了魚的准確方位,倒不如說是魚鰾這一暗藏在魚體內的「內奸」出賣了魚。<
㈩ 蝙蝠通過超聲波能識別出自己的孩子嗎,母子之間怎麼交流
拋開病毒不談,野生動物其實是無罪的,雖然蝙蝠身上帶有大量病毒,其實除了蝙蝠以外很多動物都攜帶有大量的病毒,只是它們適應性強,免疫系統比較特別,那些病毒於它們無礙。
最主要的是它們遠離人類,各得其所互不侵犯,由於這次事件,讓蝙蝠一時成了眾矢之的,
其實蝙蝠也是有過人的一面的就比如,蝙蝠媽媽是如何照顧剛出生的蝙蝠幼崽的!
剛出生的小動物們用它們的身體製造出各種各樣的聲音,就如同人類嬰兒的哭聲、笑聲一樣,來引起媽媽們的注意。它們的聲音可以表達各種各樣的信息:暗示危險向媽媽求救,表示飢餓要媽媽哺乳,或者讓媽媽找到它們。這些聲音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都是人類或普通動物能夠聽到的可聽聲。
不同種類的母蝙尋找幼蝙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如馬鐵菊頭蝠小於2周的幼蝠會發出某種叫聲以引起母蝠的注意,母嬰間通過這種信號來「團聚」;當雌緋鼠耳蝠捕食歸來時,會爬到幼蝠旁邊並用嘴輕觸幼蝠,直至找到自己的幼蝠並進行喂養;墨西哥犬吻蝠母蝠除同時利用聲波和嗅覺線索外,還根據空間記憶在棲息地中找到幼蝠。
由此可見,蝙蝠聲波發育和母嬰交流行為具有很大的種間差異。對不同種類蝙蝠的幼蝠聲波和母嬰交流行為進行研究,對於理解不同種蝙蝠的行為發育過程、種群行為的繼承及後代的保護而言非常重要,是動物生態學研究領域的一大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