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大學夏季學期績點計入總績點嗎
計入。
平均學分績點的話,某一課程所得的學分乘以該課程所得的績點,即為該課程的學分績點。以學生所得全部學分績點之和,除以該生同期修讀課程的總學分數,即得該生在該學期經過學分加權的平均績點。
另外,全校通選課、公共選修課作為全校學生必修的課程,成績更加應該符合學校給出的分布,這對於GPA評價的公正性尤其重要。
㈡ 南大GPA是如何計算的。
南京大學實行5分制學分績,就是100分相當於5分。績點是每門考試的分數除以20得出的。所有績點與學分的乘積,相加之後的總和除以學分總和就是這一學期的學分績點。
假設你只學習了高數與英語兩門課,數學4個學分,期末考試92分,換算過來高數是4.6分,英語3個學分,期末考試70分,換算下成為3.5分,但是總的平均一下是怎麼算呢?(4.6*4+3.5*3)/(4+3)=4.13
(2)上海大學gpa演算法擴展閱讀:
南大GPA的計算方法獨特,幾乎和所有其他高校都不一樣,分值分布在[3,5]以內,3是及格線的GPA,5是滿分的GPA。
單科學分績計算方法是:該門課程學分績=該門課程的總評分÷20(這樣60分及格的GPA就是3,滿分100分的GPA就是5)
平均學分績的計算方法是:GPA=[(第一門課程的總評分×學分數÷20)+(第二門課程的總評分×學分數÷20)+(第三門課程的總評分×學分數÷20)+...+(第n門課程的總評分×學分數÷20)]÷[n門課程的學分總和]
GPA計分方式主要有算術平均分、加權平均分、學分績點和平均學分績點四種。
算術平均分是把所有科的分數加起來再除以科目數;
加權平均分是每門課的分數乘以該科對應的學分後相加,再除以總學分的平均數;
學分績點和是每門課的績點乘以相應學分後的總和;
平均學分績點則是每門課的學分乘相應績點後的總和除以總學分,也就是學分績點和除以總學分。
在四種計分方式中,中國主要計算學分加權平均分,國外為五分制,主要採用平均學分績點,平均學分績點和學分績點和的效果相同。
㈢ 上海大學重修是怎麼算學期總績點的
上海大學重修學期總績點核算沒有掛網公布,需要咨詢教務處。
上海大學(Shanghai University),簡稱「上大」,是上海市屬、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的綜合性大學,教育部與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世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入選國家「111計劃」、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
卓越新聞傳播人才教育培養計劃、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教育部來華留學示範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設試點、上海市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辦學理念:
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拓展學生視野,以各種校園文化活動為載體,愉悅學生身心,開發學生潛力,培養學生創新精神。秦淮外校學生外出參加活動時,在文明禮儀、行為習慣、自主管理表現出的水平與能力「就是不一樣」已成為社會各界對我校學生評價的贊美流行之語。
以上內容參考 網路——上海大學
㈣ 上海大學平均績點3.63
摘要 親,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上海大學平均績點3.63,
㈤ 大學成績的績點怎麼計算啊
國內大部分高校通用的計算方法是:績點=分數/10-5,學分績點=學分*績點=學分*(分數/10-5)(90分以上按90分計算)。平均績點:(課程學分1*績點+課程學分2*績點+課程學分n*績點)/(課程學分1+課程學分2+課程學分n)
為了使GPA准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教務部還規定各門課程都大致符合正態分布,再次強調:各門課程最後確定的總成績中,優秀率(85分以上)原則上不超過20%,不及格率(60分以下)應有1%-10%。
(5)上海大學gpa演算法擴展閱讀:
平均學分績點是將分數換算為績點,之後按學分加權平均分方法計算。90以上算4分,80到90算3分,70到80算2分,60到70算1分,60以下0分。平均學分績點一般3.7分以上為優秀,3.5分左右為良好,2.5分左右為中等,1分為及格
平均學分績點=∑(課程學分×成績績點)/∑課程學分=各門課程學分績點之和/各門課程學分數之和
∑,Sigma,希臘字母(念:西格瑪) 表示數學中的「求和」。
某些學校採用學分績點制對學生學習質量進行評定:
課程學分績點=課程績點×課程學分
平均學分績點=課程學分績點總和÷課程學分總和
㈥ 上海大學赴法留學GPA要求
在法國,GPA的演算法不是很流行。法國的學校採用20分制,10分為及格線,具體的換算方式如圖。
另外,法國普通高校對平均分要求不是太高,但是為了在競爭者中脫穎而出,還是建議大家保證自己的績點在3.0(4分制)以上,頂尖院校(如精英教育體系中的學校)對分數要求較高,保證在3.5(4分制)以上比較有競爭力。
㈦ 上海大學績點計算公式
說一下平時得到的成績,主要由平時分,與考試分兩部分組成。
平時分又由點名,作業,期中考試分數情況等組成。一般情況下,平時分佔30%,考試分佔70%。學分與績點無必然聯系,只要大家都選了這門課,並且及格了,大家都能拿到這門課的學分。平均學分績點的話,某一課程所得的學分乘以該課程所得的績點,即為該課程的學分績點。以學生所得全部學分績點之和,除以該生同期修讀課程的總學分數,即得該生在該學期經過學分加權的平均績點。
(7)上海大學gpa演算法擴展閱讀
1、為了使GPA准確評價學生的學習,教務部還規定各門課程都大致符合正態分布。
2、再次強調:各門課程最後確定的總成績中,優秀率(85分以上)原則上不超過20%,不及格率(60分以下)應有1%-10%。
3、各院系教務員在錄入成績之前,應對成績分布進行檢查,如偏離太遠,應將成績交院系主管教學的院長/主任,要求任課教師對成績作出微調。
4、另外,全校通選課、公共選修課作為全校學生必修的課程,成績更加應該符合學校給出的分布,這對於GPA評價的公正性尤其重要。
㈧ 出國留學的gpa計算算不算交流的成績
回答:
sgfda66網友你好!你的問題帶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我抽時間寫一個「科普」帖子供各位參考。但是這個GPA可能會涉及三個方面,這里一並回復如下:
1、GPA的重要性——在申請研究生的時候GPA/TOEFL(IELTS)/GRE(GMAT)是三個「硬體」,非但缺一不可,而且都必須超過你所申請的學校的最低要求,否則在「機選」的時候就會被淘汰掉的! 這三者中,對於是不是有可能被接受,起到主導作用的還是GPA!
對於美國學校來說,絕大多數學校的起點是3.0,而如果不具備3.4的GPA,那就勸不要去嘗試申請加拿大的Master;
2、一般來說「交流的課程」是應該計入GPA的,但是有一個前提——這個交流項目是不是計入你們學校的課程設置所確定的學分?比如我們上海大學每年有不少學生赴美J1,他們的這部分學分都可以計入GPA;
3、什麼是GPA、如何計算
「GPA」就是Grade Point Average,我們都把它叫做「平均成績點」。也有人把它俗稱為「平均分數」或「平均績點」。
要注意的是,這個「平均」並不是簡單的「算術平均」而應該是「加權平均」。而這個「權數」就是學分。
美國一般學校GPA的滿分是4分,也就是把90分以上的A作為4分來計算的話:A=4、B=3、C=2、D=1。另外,在實際計算GPA的時候,往往會把精確度確定在小數點以後2位——比如:3.02、3.45等等。
經常有學生電話中問我:GPA是怎麼計算的?所以,這里也簡單介紹一下GPA的計算。
計算GPA的時候,通常有兩種演算法——用百分制計算和4分制計算:
(1)、百分制計算:
百分制計算公式 GPA = ∑(分數×學分)×4÷〔(∑學分)×100〕
「標准演算法」的例題:某學生共有五門課程:第一門課程是A,三個學分,成績為90分;第二門課程是B,三個學分,成績為84分;第三門課程是C,兩個學分,成績為88分、;第四門課程是D,四個學分,成績為70分; 第五門課程是E,三個學分。成績為89分。
本例題的百分制GPA計算:
(90×3+84×3+88×2+70×4+89×3)×4 ÷〔(3+3+2+4+3)×100〕= 3.32
(2)、另外一種演算法是換算成四分制以後計算:
四分制計算公式:GPA = ∑(四分制分數×學分)/(∑學分)
同一例題的四分制GPA計算:
因為是「四分制計算」,所以,在計算前應該先把「百分」換算成「四分」:
90—4;84—3;88—3;70—2;89—3
GPA = (4×3+3×3+3×2+2×4+3×3)/(3+3+2+4+3) = 2.93
從以上的兩個例題可以看到:這兩種演算法的結果是有比較大的差異的——相差0.39!
而更大的差異在於:從競爭力不錯的3.32一下子掉到了毫無競爭力的2.93——這里先不要說「爭力有」多強了,因為更要命要的是:2.93的積點是達不到大多數美國學校對申請研究生的3.0的起碼要求了!
好了,供你參考,祝你順利!
㈨ 上海大學的績點是幾分制
績點滿分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