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PLC可編程控制器是什麼東西干什麼用的
PLC可編程式控制制器: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簡稱PLC),一種具有微處理機的數字電子設備,用於自動化控制的數字邏輯控制器,可以將控制指令隨時載入內存內儲存與執行。可編程式控制制器由內部CPU,指令及資料內存、輸入輸出單元、電源模組、數字模擬等單元所模組化組合成。
應用梁磨:
廣泛應用於目前的工業控制領域。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出現之前,一般要使用成百上千的繼電器以及計數器才能組成具有相同功能的自動化系統,而現在,經過編程的簡單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模塊基本上已經代替了這些大型裝置。
可編程邏輯控制器的系統程序一般在出廠前已經初始化完畢,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自行編輯相應的用戶程序來滿足不同的自動化生產要求。
最初的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只有電路邏輯控制的功能,所以被命名為可編程邏輯控制器,後來隨著不斷的發展。
這些當吵渣友初功能簡單的計算機模塊已經有了包括邏輯控制,時序控制、模擬控制、多機通信等許多的功能,名稱也改為可編程式控制制升槐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但是由於它的簡寫也是PC與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 )的簡寫相沖突,也由於多年來的使用習慣,人們還是經常使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這一稱呼,並在術語中仍沿用PLC這一縮寫。
㈡ 如何編寫PLC指令表語言的編譯器
人家專利的東西,把機器碼公布出來還得了?你只能通過寫幾行指令編譯後下載,再修改後編譯下載,通過監視兩次下載時下載線上數據流的差別來破解機器碼咯。如果兩次下載絕大多數機器碼都不相同,你還是洗洗睡吧。
㈢ 台達PLC如何編譯我編好plc程序後點編譯老是出現問題,編譯不成功
說明你的程序編寫的又問題,主要是編寫規范上面的錯誤,一般PLC編譯很好通過,即使你的邏輯不對!多看看台達PLC的指令集手冊,裡面會告訴你編程的注意點。
㈣ plc觸摸屏程序的編寫有幾種方法各是什麼
介紹一種在PIC單片機與觸摸屏之間採用Modbus協議實現非同步串列通信的方法。簡單介紹了Modbus通信協議,給出了硬體電路連接圖、程序流程圖以及用PIC單片機C語言編寫的部分通信程序。實際使用證明該方法數據傳輸穩定可靠,並提供了良好的人機交互環境。
關鍵詞:觸摸屏 PIC單片機 Modbus協議 通信
工控中經常需要觀察系統的運行狀態或者修改運行參數。觸摸屏能夠直觀、生動地顯示運行參數和運行狀態,而且通過觸摸屏畫面可以直接修改系統運行參數,人機交互性好。單片機廣泛應用於工控領域中,與觸摸屏配合,可組成良好的人機交互環境。觸摸屏和單片機通信,需要根據觸摸屏採用的通信協議為單片機編寫相應的通信程序。Modbus協議是美國Modicon公司推出的一種有效支持控制器之間以及控制器經由網路(例如乙太網)和其它設備之間進行通信的協議。本文以PIC16F877單片機和人機電子有限公司的eView MT510T型觸摸屏為例,介紹其通信程序的開發過程。
1 系統結構
實現觸摸屏與單片機的通訊,主要是解決通訊協議的問題。本文使用開放的Modbus通訊協議,以觸摸屏作主站,單片機作從站。eView觸摸屏本身支持Modbus通訊協議,如果單片機也支持Modbus協議,就可以進行通信了。觸摸屏與單片機之間採用的RS-232C兼容介面直接連接,傳輸速率設置為9600kb/s。圖1為該系統的電路圖。
將PIC16F877單片機RC6、RC7口設置為非同步串列通信模式,經過MAX232晶元將TTL電平轉換為RS232電平,再與eView觸摸屏PLC[RS-232]介面相連,即完成了硬體連接。eView觸摸屏PLC[RS-232]介面的管腳2為TXD,管腳3為RXD。
2 Modbus通信協議介紹
Modbus通信協議是一種串列的主從通信協議,網路里僅有一台設置可作為主機(稱Master),其它設備作為從機(稱Slaver),主機不需編號,從機必須編號。協議定義了主機查詢及從機應答的信息幀格式。通信時,主機首先向從機發出請求信息,符合相應地址碼的從機接收通訊命令,並除去地址碼,讀取信息,如果沒有出錯,則執行相應的任務,然後把執行結果返給主機。若從機接收到的校驗碼與本機計算的不同,則說明數據在通信過程中出現錯誤,從機把這次請求視為無效,功能代碼將被修改以用於指出回應消息是錯誤的,同時數據段包含了描述此錯誤信息的代碼。當主機收到這一信息時,會重新發送請求信息。校驗方式分為LCR(傳送數據為ACSII時)校驗或CRC(傳送數據為二進制時)校驗,這里採用CRC校驗方式。
信息傳輸為非同步方式,並以位元組為單位。主從站之間通訊的字格式如表1所示。
表1 通訊的字格式
字格式(串列數據) 10位二進制
起始位 1位
數據位 8位
奇偶校驗位 無
停止位 1位
Modbus協議可支持ASCII碼或二進制格式的數據傳輸。ACSII碼方式下每一個位元組數據分兩個位元組傳送,二進制方式下用一個位元組傳送,為了減少數據傳輸量,一般選二進制數據方式。各個區允許發送的位元組均為16進制的0~9,A~F。二進制信息幀標准結構為:
初始結構 ≥4位元組的時間
地址碼 1位元組
功能碼 1位元組
數據區 N位元組
錯誤校驗 16位CRC碼
結束結構 ≥4位元組的時間
二進制模式中,信息開始至少需要3.5個字元的靜止時間,依據使用的波特率,很容易計算這個靜止時間。發送完最後一個字元後,也有一個至少3.5個字元的靜止時間,然後才能發送一個新的信息。網路上的設備連續監測網路上的信息,包括靜止時間。
3 單片機與觸摸屏地址的對應關系
eView觸摸屏只支持Bit和Word地址類型,而實際的單片機或其它控制器還有Byte、Double Word等表示方法,因此在進行通信時,需要把單片機和觸摸屏的數據進行變換。觸摸屏畫面元件讀取地址的設備類型有LW、0x、1x、3x、4x、RWI、RW等選項。其中,LW表示該元件讀取的是觸摸屏內部的地址,如其它元件的地址;0x表示讀取的是控制器的輸出信號;1x表示讀取的控制器的輸入信號;3x和4x指控制器的寄存器地址類型,其中4x是可讀可寫的,3x是只讀的;RWI、RW都是觸摸屏的內部地址,起輔助作用。使用這些讀取地址的設備類型,觸摸屏即可顯示或設定控制器寄存器或I/O口的數值。以「數值輸入」元件為例,通過「小鍵盤」輸入數據即可設置單片機寄存器或I/O口的數值。如果啟動了「觸發地址」,那麼當被觸控時,輸入的數據就被存放到了指定的單片機地址中。
4 通信程序的開發
觸摸屏與單片機的通信程序採用PIC單片機C語言編寫。編譯工具選擇Hitech公司的PICC編譯器。程序共分三大模塊,即初始化模塊、數據接收模塊以及數據處理及發送模塊。主程序流程圖如圖2所示。
PIC16F877單片機USART功能模塊帶有一個八位的波特率發生器BRG,BRG支持USART的同步和非同步工作方式。用SPBRG寄存器控制一個獨立的八位定時器的周期。在非同步方式下,發送狀態/控制寄存器TXSTA的BRGH位(即D2)被用來控制波特率。對串列口進行的初始化如下:
GIE=1; %全局中斷允許;
SPBRG=25; %設置波特率為9600;
TXSTA=0x04; %選擇非同步高速方式;
RCSTA=0x80; %允許同步串列口工作;
RTISC6=1;
TRISC7=1; %將C口的RC6和RC7設置為非同步串列通信模式;
PFIE=1; %外圍介面中斷允許;
RCIE=1; %USART接收中斷允許;
TXIE=1; %USART發送中斷允許;
數據接收模塊由一個中斷函數組成。該中斷函數將觸摸屏發來的Modbus數據幀存儲在一個自定義的數組中,當一幀數據接收完時,置接收結束標志位為1,轉入數據處理及發送模塊。串列通信接收器的核心是接收移位寄存器RSR,當接收到停止時,如果RCREG緩沖器為空,RSR就把接收到的數據送入RCREG。傳送完成後,接收中斷標志位RCIF被置1。實際的中斷是否被CPU響應,可以通過設置外圍介面中斷允許寄存器PIE1的中斷允許位RCIE來控制。
數據處理及發送模塊執行Modbus協議功能碼對應的運用。eView觸摸屏與單片機以Modbus協議通信,用到的Modbus功能碼如表2所示。
表2 通信程序用到的功能碼
功能碼 eView地址名稱 含 義 作 用
01 0x 讀開關量輸出 讀取一路或多路開關量輸出狀態
03 4x 讀保持寄存器 讀取一個或多個保持寄存器的數據
05 0x
1x 寫開關量輸出 強置一路繼電器的「分/合」輸出
16 3x
4x 預置多寄存器 把具體的數據裝入一組連貫的保持寄存器
以Modbus功能碼03為例來說明觸摸屏及單片機的實際通信數據格式。如單片機地址編號為01H,觸摸屏需要查看單片機中地址為0031H的寄存器的值,發送命令格式如表3所示。
表3 觸摸屏發送數據結構
數據段名稱 數據值
地址 01
功能碼 03
讀取地址高位 00
讀取地址低位 31
讀取數據個數高位 00
讀取數據個數低位 01
CRC校驗碼高位 D5
CRC校驗碼低位 C5
假設單片機中地址為0031H的寄存器中斷為05H,則單片機的回復命令如表4所示。
表4 單片機應答數據結構
數據段名稱 數據值
地址 01
功能碼 03
讀取位元組數 02
寄存器數據高位 00
寄存器數據低位 05
CRC校驗碼高位 78
CRC校驗碼低位 47
當波特率達到38400kb/s時,通信仍然穩定可靠。本系統具有連接電路簡單、組態靈活、通信可靠性高等特點,並已成功應用於物料篩選控制系統項目中。由於Modbus通信協議的開放性的特點,國外進口控制器串列通信大者支持該協議,因此本文所實現的採用Modbus協議的串列通信具有廣泛的應用價值。
QQ94504093
㈤ 如何編寫plc指令表語言的編譯器
都有梯形圖了好呀,直接將梯形圖寫入一個fc塊,然後將顯示語言由LAD切換為STL即可。
㈥ 從事plc編程工作怎麼樣,累不累,待遇如何
是有點累的。
這個行業前景不錯,就是比較辛苦,現在無論是大設備,還是小設備,基本都是PLC控制,因此用到的廣泛,不用害怕丟掉飯碗,就目前智能化發展趨勢,這個行業會越來越火。
但是學這個要有一定的電控基礎,要不真的很難。這里送給您一句話,無論學什麼,只要學精了你就是行家,不要害怕沒有用武之地。
僅掌握PLC相關的基本知識與技能。這樣的工作人員一般就在工廠的流水線上工作或者是做維護人員,工作比較累,工資水平適中。
掌握了PLC必要的知識與技能。這些人相對來說就比較專業了,可以從事機櫃集成、生產線的維護、程序設計,線路的開發等等,工作不是很累,工資待遇很好。
能夠熟練的掌握與使用PLC相關的知識與技能的人員。他們一般從事的就是工程師,技術顧問,新技術的研發等工作,工資待遇極高,但是比較費腦筋!
㈦ 請問PLC中的梯形圖邏輯的編譯原理
PLC系統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
一.系統組成。
二.各部分的作用。
1. CPU運算和控制中心
起「心臟」作用。
縱:當從編程器輸入的程序存入到用戶程序存儲器中,然後CPU根據系統所賦予的功能(系統程序存儲器的解釋編譯程序),把用戶程序翻譯成PLC內部所認可的用戶編譯程序。
橫:輸入狀態和輸入信息從輸入介面輸進,CPU將之存入工作數據存儲器中或輸入映象寄存器。然後由CPU把數據和程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把結果存入輸出映象寄存器或工作數據存儲器中,然後輸出到輸出介面、控制外部驅動器。
組成:CPU由控制器、運算器和寄存器組成。這些電路集成在一個晶元上。CPU通過地址匯流排、數據匯流排與I/O介面電路相連接。
2. 存儲器
具有記憶功能的半導體電路。
分為系統程序存儲器和用戶存儲器。
系統程序存儲器用以存放系統程序,包括管理程序,監控程序以及對用戶程序做編譯處理的解釋編譯程序。由只讀存儲器、ROM組成。廠家使用的,內容不可更改,斷電不消失。
用戶存儲器:分為用戶程序存儲區和工作數據存儲區。由隨機存取存儲器(RAM)組成。用戶使用的。斷電內容消失。常用高效的鋰電池作為後備電源,壽命一般為3~5年。
3.輸入/輸出介面
(1)輸入介面:
光電耦合器由兩個發光二極度管和光電三極體組成。
發光二級管:在光電耦合器的輸入端加上變化的電信號,發光二極體就產生與輸入信號變化規律相同的光信號。
光電三級管:在光信號的照射下導通,導通程度與光信號的強弱有關。在光電耦合器的線性工作區內,輸出信號與輸入信號有線性關系。
輸入介面電路工作過程:當開關合上,二極體發光,然後三極體在光的照射下導通,向內部電路輸入信號。當開關斷開,二極體不發光,三極體不導通。向內部電路輸入信號。也就是通過輸入介面電路把外部的開關信號轉化成PLC內部所能接受的數字信號。
(2)輸出介面
PLC的繼電器輸出介面電路
工作過程:當內部電路輸出數字信號1,有電流流過,繼電器線圈有電流,然後常開觸點閉合,提供負載導通的電流和電壓。當內部電路輸出數字信號0,則沒有電流流過,繼電器線圈沒有電流,然後常開觸點斷開,斷開負載的電流或電壓。也就是通過輸出介面電路把內部的數字電路化成一種信號使負載動作或不動作。
三種類型:
繼電器輸出:有觸點、壽命短、頻率低、交直流負載
晶體管輸出:無觸點、壽命長、直流負載
晶閘管輸出:無觸點、壽命長、交流負載
4.編程器
編程器分為兩種,一種是手持編程器,方便。我們實驗室使用的就是手持編程器。二種是通過PLC的RS232口。與計算機相連。然後敲擊鍵盤。通過NSTP-GR軟體(或WINDOWS下軟體)向PLC內部輸入程序。
第二節 PLC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PLC採用「順序掃描,不斷循環」的工作方式
1.每次掃描過程。集中對輸入信號進行采樣。集中對輸出信號進行刷新。
2.輸入刷新過程。當輸入埠關閉時,程序在進行執行階段時,輸入端有新狀態,新狀態不能被讀入。只有程序進行下一次掃描時,新狀態才被讀入。
3.一個掃描周期分為輸入采樣,程序執行,輸出刷新。
4.元件映象寄存器的內容是隨著程序的執行變化而變化的。
5.掃描周期的長短由三條決定。(1)CPU執行指令的速度(2)指令本身佔有的時間(3)指令條數
6.由於採用集中采樣。集中輸出的方式。存在輸入/輸出滯後的現象,即輸入/輸出響應延遲。
二.PLC與繼電器控制系統、微機區別
1.PLC與繼電器控制系統區別
前者工作方式是「串列」,後者工作方式是「並行」。
前者用「軟體」,後者用「硬體」。
2.PLC與微機區別
前者工作方式是「循環掃描」。後者工作方式是「待命或中斷」
PLC 編程方式
PLC最突出的優點採用「軟繼電器」代替「硬繼電器」。用「軟體編程邏輯」代替「硬體布線邏輯」。
PLC編程語言有梯形圖、布爾助記符語言,等等。尤其前兩者為常用。
梯形圖語言特點:
1.每個梯形圖由多個梯級組成。
2.梯形圖中左右兩邊的豎線表示假想的邏輯電源。當某一梯級的邏輯運算結果為「1」時,有假想的電流通過。
3.繼電器線圈只能出現一次,而它的常開、常閉觸點可以出現無數次。
4.每一梯級的運算結果,立即被後面的梯級所利用。
5.輸入繼電器受外部信號控制。只出現觸點,不出現線圈。
第四節 主要技術性能
用戶程序存儲容量:是衡量可存儲用戶應用程序多少的指標。通常以字或K字為單位。16位二進制數為一個字,每1024個字為1K字。PLC以字為單位存儲指令和數據。一般的邏輯操作指令每條佔1個字。定時/計數,移位指令佔2個字。數據操作指令佔2~4個字。
每五節 PLC的分類
按結構分類:
1. 整體式:是把PLC各組成部分安裝在一起或少數幾塊印刷電路板上,並連同電源一起裝在機殼內形成一個單一的整體,稱之為主機或基本單元、小型、超小型PLC採用這種結構。
模塊式:是把PLC各基本組成做成獨立的模塊。中型、大型PLC採用這種方式。便於維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