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java學習路線
1、java基本語法(1 編寫 HelloWorld、2 常量、3 變數、4 數據類型、5 運算符、6 方法、7 流程式控制制語句、8 IDEA使用:目前企業使用最多開發工具、9 數組)
2、面向對象(1 類、2 對象、3 封裝、繼承、多態、4 構造器、5super、this、6 介面、抽象類、7 許可權修飾符、8 內部類、9 Random、ArrayList、String、Arrays、Math)
3、API(常用API:1 Date、2 DateFormat、3 Calendar、4 System、5 StringBuilde)
4、集合(1 Collection、2 泛型、3 List、4 Set、5 Collections、6 Map、7 HashMap)
5、異常(1 異常體系、2 異常分類、3 聲明拋出捕獲異常、4 自定義異常)
6、多線程(1 線程概念、2 線程同步、3 Lock、4 線程生命周期、5 線程池)
7、Lambda表達式(1 函數式思想概述、2 Lambda標准格式、3 Lambda語法與注意事項)
8、IO流(1 文件、2 位元組流、字元流、3 轉換流、高效流)
9、網路編程(1 網路編程三要素、2 Socket原理機制、3 UDP傳輸、4 TCP傳輸)
10、資料庫(1 mysql、2 jdbc、3 連接池、4 JdbcTemplate )
11、前端技術(1 html5、2 css、3 javascript、4 bootstrap)
12、linux(1 linux安裝、2 目錄操作、3 文件操作、4 網路操作等)
13、nginx( nginx安裝、配置、部署)
14、xml與(1 xml基本語法、2 約束)
15、jsonp( 1 jsoup概述、2 jsoup作用使用、3 xpath)
16、Servlet(1 tomcat、2 request、response、3 cookie、session、4 jsp、el、jstl、Filter)
17、web非同步開發(1 jquery3、2 ajax、3 json)
18、redis(1 nosql介紹、2 redis數據類型、3 常用命令、4 jedis)
19、maven(1 maven概念與作用、2 idea集成maven、3 maven常用命令、4 依賴管理)
20、spring(1 spring體系結構、2 spring配置、3 bean管理、 4 IOC/DI、AOP、5 事務管理、6 spring5新特性 )
㈡ 鍐呭瓨綆$悊錛氫竴鏂囪繪噦Linux鍐呭瓨緇勭粐緇撴瀯鍙婇〉闈㈠竷灞
1銆佸唴瀛樻槸浠涔堬紵
1) 鍐呭瓨鍙堢О涓誨瓨錛屾槸 CPU 鑳界洿鎺ュ誨潃鐨勫瓨鍌ㄧ┖闂達紝鐢卞崐瀵間綋鍣ㄤ歡鍒舵垚錛
2) 鍐呭瓨鐨勭壒鐐規槸瀛樺彇閫熺巼蹇錛屾柇鐢典竴鑸涓嶄繚瀛樻暟鎹錛岄潪鎸佷箙鍖栬懼囷紱
2銆佸唴瀛樼殑浣滅敤
1) 鏆傛椂瀛樻斁 cpu 鐨勮繍綆楁暟鎹
2) 紜鐩樼瓑澶栭儴瀛樺偍鍣ㄤ氦鎹㈢殑鏁版嵁
3) 淇濋殰 cpu 璁$畻鏈虹殑紼沖畾鎬у拰楂樻ц兘
1銆乴inux 鍐呭瓨鍦板潃絀洪棿 Linux 鍐呭瓨綆$悊鍏ㄨ矊
2銆佸唴瀛樺湴鍧鈥斺旂敤鎴鋒&鍐呮牳鎬
3銆佸唴瀛樺湴鍧鈥斺擬MU 鍦板潃杞鎹
4銆佸唴瀛樺湴鍧鈥斺斿垎孌墊満鍒
1) 孌甸夋嫨絎
鏇村歀inux鍐呮牳瑙嗛戞暀紼嬫枃妗h祫鏂欏厤璐歸嗗彇鍚庡彴縐佷俊銆 鍐呮牳 銆戣嚜琛岃幏鍙栥
鍐呮牳瀛︿範緗戠珯錛
Linux鍐呮牳婧愮爜/鍐呭瓨璋冧紭/鏂囦歡緋葷粺/榪涚▼綆$悊/璁懼囬┍鍔/緗戠粶鍗忚鏍-瀛︿範瑙嗛戞暀紼-鑵捐璇懼爞
2) 鍒嗘靛疄鐜
5銆佸唴瀛樺湴鍧鈥斺斿垎欏墊満鍒訛紙32 浣嶏級
6銆佺敤鎴鋒佸湴鍧絀洪棿
7銆佸唴鏍告佸湴鍧絀洪棿
8銆佽繘紼嬪唴瀛樼┖闂
鍐呭瓨綆$悊綆楁硶 鈥斺斿硅ㄥ帉鑷宸辯$悊鍐呭瓨鐨勪漢鏉ヨ存槸澶╄祼鐨勭ぜ鐗
1銆佸唴瀛樼庣墖
1) 鍩烘湰鍘熺悊
2) 濡備綍閬垮厤鍐呭瓨紕庣墖
2銆佷紮浼寸郴緇熺畻娉曗斺旂粍緇囩粨鏋
1) 姒傚康
2) 澶栭儴紕庣墖
3銆佷紮浼寸郴緇熺畻娉曗斺旂敵璇峰拰鍥炴敹
1) 鐢寵風畻娉
2) 鍥炴敹綆楁硶
3) 鏉′歡
4銆佸備綍鍒嗛厤 4M 浠ヤ笂鍐呭瓨錛
1) 涓轟綍闄愬埗澶у潡鍐呭瓨鍒嗛厤
2) 鍐呮牳涓鑾峰彇 4M 浠ヤ笂澶у唴瀛樼殑鏂規硶
5銆佷紮浼寸郴緇熲斺斿弽紕庣墖鏈哄埗
1) 涓嶅彲縐誨姩欏
2) 鍙鍥炴敹欏
6銆乻lab 綆楁硶鈥斺斿熀鏈鍘熺悊
1) 鍩烘湰姒傚康
2) 鍐呴儴紕庣墖
7銆乻lab 鍒嗛厤鍣ㄧ殑緇撴瀯
璇︾粏鍙傝冿細
緇忓吀|鍥捐ВLinux鍐呭瓨鎬ц兘浼樺寲鏍稿績鎬濇兂
8銆乻lab 楂橀熺紦瀛
1) 鏅閫氶珮閫熺紦瀛
2) 涓撶敤楂橀熺紦瀛
9銆佸唴鏍告佸唴瀛樻睜
1) 鍩烘湰鍘熺悊
2) 鍐呮牳 API
10銆佺敤鎴鋒佸唴瀛樻睜
1) C++ 瀹炰緥
11銆丏MA 鍐呭瓨
1) 浠涔堟槸 DMA
2) DMA 淇″彿
out of memory 鐨勬椂浠h繃鍘諱簡鍚楋紵no錛屽唴瀛樺啀鍏呰凍涔熶笉鍙浠繪т嬌鐢ㄣ
1銆佸唴瀛樼殑浣跨敤鍦烘櫙
2銆佺敤鎴鋒佸唴瀛樺垎閰嶅嚱鏁
a) 濡傛灉褰撳墠榪炵畫鍐呭瓨鍧楄凍澶 realloc 鐨勮瘽錛屽彧鏄灝 p 鎵鎸囧悜鐨勭┖闂存墿澶э紝騫惰繑鍥 p 鐨勬寚閽堝湴鍧銆傝繖涓鏃跺 q 鍜 p 鎸囧悜鐨勫湴鍧鏄涓鏍風殑
b) 濡傛灉褰撳墠榪炵畫鍐呭瓨鍧椾笉澶熼暱搴︼紝鍐嶆壘涓涓瓚沖熼暱鐨勫湴鏂癸紝鍒嗛厤涓鍧楁柊鐨勫唴瀛橈紝q錛屽苟灝 p 鎸囧悜鐨勫唴瀹 鍒 q錛岃繑鍥 q銆傚苟灝 p 鎵鎸囧悜鐨勫唴瀛樼┖闂村垹闄
3銆佸唴鏍告佸唴瀛樺垎閰嶅嚱鏁
4銆乵alloc 鐢寵峰唴瀛
5銆佺己欏靛紓甯
6銆佺敤鎴瘋繘紼嬭塊棶鍐呭瓨鍒嗘瀽
7銆佸叡浜鍐呭瓨
1) 鍘熺悊
2) shm 鎺ュ彛
1銆丆 鍐呭瓨娉勯湶
2銆丆 閲庢寚閽
3銆丆 璧勬簮璁塊棶鍐茬獊
4銆丼TL 榪浠e櫒澶辨晥
閿欒紺轟緥錛氬垹闄ゅ綋鍓嶈凱浠e櫒錛岃凱浠e櫒浼氬け鏁
姝g『紺轟緥錛氳凱浠e櫒 erase 鏃訛紝闇淇濆瓨涓嬩竴涓榪浠e櫒
5銆丆++ 11 鏅鴻兘鎸囬拡
錛1錛夊師鐞嗗垎鏋愶細
錛2錛夋暟鎹緇撴瀯錛
錛3錛変嬌鐢ㄦ柟娉曪細
6銆丆++ 11 鏇村皬鏇村揩鏇村畨鍏
鍏銆 濡備綍鏌ョ湅鍐呭瓨
鍙浠ラ氳繃 cat /proc/slabinfo 鍛戒護鏌ョ湅
鍙浠ラ氳繃 /proc/sys/vm/drop_caches鏉ラ噴鏀
㈢ 學好 網路工程師 應該怎麼做 (詳細!)
一、《網路工程師考試大綱》
二、歷次考試的試題分析與解答,一般看看近三年的
三、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指定用書:
《網路工程師教程》雷震甲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軟體設計師教程》陳平 褶華 主編(清華大學出版社)
註:《軟體設計師教程》不需全看,只要看:
第 1章 計算機系統知識
第 3章 操作系統知識
第 4章 系統開發和運行知識
第11章 標准化基礎知識
第12章 知識產權基礎知識
四、全國計算機技術與軟體專業技術資格(水平)考試輔導用書
《網路工程師考試輔導》雷震甲主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軟體設計師考試輔導》陳平主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以上這些就是網工考試的「最基礎」的復習資料,不可不看!
五、還有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網路工程師考試沖刺指南》徐鋒(電子工業出版社),也需看!
再推薦一個網站吧
http://www.softexam.cn/bbs/show_topic.asp?subject=46656
裡面有些資料非常好的
還有
C++或者JAVA,你選一個語言學的精深一些
不需要太多,好好掌握一門語言就夠了
僅僅靠一種語言就可以實現需求的程序
特別是你想搞網路
那我更建議你學好JAVA
如果你將來想搞應用系統,那你就學C++
網路工程師級考試大綱
一、考試說明
1. 考試要
(1) 熟悉計算機系統的基礎知識;
(2) 熟悉網路操作系統的基礎知識;
(3) 理解計算機應用系統的設計和開發方法;
(4) 熟悉數據通信的基礎知識;
(5) 熟悉系統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基礎知識;
(6) 掌握網路安全的基本技術和主要的安全協議與安全系統;
(7) 掌握計算機網路體系結構和網路協議的基本原理;
(8) 掌握計算機網路有關的標准化知識;
(9) 掌握區域網組網技術,理解城域網和廣域網基本技術;
(10) 掌握計算機網路互聯技術;
(11) 掌握TCP/IP協議網路的聯網方法和網路應用服務技術;
(12) 理解接入網與接入技術;
(13) 掌握網路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14) 熟悉網路系統的基本性能測試和優化技術,以及可靠性設計技術;
(15) 理解網路應用的基本原理和技術;
(16) 理解網路新技術及其發展趨勢;
(17) 了解有關知識產權和互聯網的法律、法規;
(18) 正確閱讀和理解本領域的英文資料。
2.通過本級考試的合格人員能根據應用部門的要求進行網路系統的規劃、設計和網路設備的軟硬體安裝調試工作,能進行網路系統的運行、維護和管理,能高效、可靠、安全地管理網路資源;作為網路專業人員對系統開發進行技術支持和指導;具有工程師的實際工作能力和業務水平,能指導助理工程師從事網路系統的構建和管理工作。
3. 本級考試設置的科目包括:
(1) 計算機與網路知識,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
(2) 網路系統設計與管理,考試時間為150分鍾,筆試。
二、考試范圍
考試科目1:計算機與網路知識
1. 計算機系統知識
1.1 硬體知識
1.1.1 計算機結構
· 計算機組成(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存儲器、I/O部件)
· 指令系統(指令、定址方式、CISC、RISC)
· 多處理器(緊耦合系統、松耦合系統、陣列處理機、雙機系統、同步)
· 處理器性能
1.1.2 存儲器
· 存儲介質(半導體存儲器、磁存儲器、光存儲器)
· 存儲系統
· 主存與輔存
· 主存類型,主存容量和性能
· 主存配置(主存奇偶校驗、交叉存取、多級主存、主存保護系統)
· 高速緩存
· 輔存設備的性能和容量計算
1.1.3 輸入輸出結構和設備
· I/O介面(中斷、DMA、通道、SCSI、並行介面、通用介面匯流排、RS-232、USB、IEEE1394、紅外線介面、輸入輸出控制系統、通道)
· 輸入輸出設備類型和特性
1.1.4 嵌入式系統基礎知識
1.2 操作系統知識
1.2.1 基本概念
· 操作系統定義、特徵、功能及分類(批處理、分時、實時、網路、分布式)
· 多道程序
· 內核和中斷控制
· 進程和線程
1.2.2 處理機管理、存儲管理、設備管理、文件管理、作業管理
· 進程的狀態及轉換
· 進行調度演算法(分時輪轉、優先順序、搶占)
· 死鎖
· 存儲管理方案(分段與分頁、虛存、頁面置換演算法)
· 設備管理的有關技術(Spooling、緩沖、DMA、匯流排、即插即用技術)
· 文件管理
· 共享和安全(共享方式、可靠性與安全性、恢復處理、保護機制)
· 作業的狀態及轉換
·作業調度演算法(先來先服務、短作業優先、高響應比優先)
1.3 系統配置方法
1.3.1 系統配置技術
· 系統架構模式(2層、3層及多層C/S和B/S系統)
· 系統配置方法(雙機、雙工、熱備份、容錯、緊耦合多處理器、松耦合多處理器)
· 處理模式(集中式、分布式、批處理、實時系統、Web計算、移動計算)
1.3.2 系統性能
· 性能設計(系統調整、響應特性)
· 性能指標、性能評估(測試基準、系統監視器)
1.3.3 系統可靠性
· 可靠性計算(MTBF、MTTR、可用性、故障率)
· 可靠性設計(失效安全、軟失效、部件可靠性及系統可靠性的分配及預估)
· 可靠性指標和可靠性評估,RAS(可靠性、可用性和可維護性)
2. 系統開發和運行基礎知識
2.1 系統開發基礎知識
2.1.1 需求分析和設計方法
· 需求分析
· 結構化分析設計
· 面向對象設計
· 模塊設計、I/O設計、人機界面設計
2.1.2 開發環境
· 開發工具(設計工具、編程工具、測試工具、CASE)
· 集中開發環境
2.1.3 測試評審方法
· 測試方法
· 評審方法
· 測試設計和管理方法(注入故障、系統測試)
2.1.4 項目管理基礎知識
· 制定項目計劃
· 質量計劃、管理和評估
· 過程管理(PERT圖、甘特圖、工作分解結構、進度控制、關鍵路徑)
· 配置管理
· 人員計劃和管理
· 文檔管理(文檔規范、變更手續)
· 開發組織和作用(開發組成員、項目經理)
· 成本管理和風險管理
2.1.5 系統可審計性
· 審計方法、審計跟蹤
· 在系統中納入和可審計性
2.2 系統運行和維護知識
2.2.1 系統運行
· 系統運行管理(計算機系統、網路)
· 系統成本管理
· 系統運行(作業調度、數據I/O管理、操作手冊)
· 用戶管理(ID注冊和管理)
· 設備和設施管理(電源、空調設備、設備管理、設施安全和管理)
· 系統故障管理(處理手續、監控,恢復過程、預防措施)
· 安全管理
· 性能管理
· 系統運行工具(自動化操作工具、監控工具、診斷工具)
· 系統轉換(轉入運行階段、運行測試、版本控制)
· 系統運行服務標准
2.2.2 系統維護
· 維護的類型(完善性維護、糾錯性維護、適應性維護、預防性維護)
· 維護的實施(日常檢查、定期維護、預防性維護、事後維護、遠程維護)
· 硬體維護,軟體維護,維護合同
3. 網路技術
3.1 網路體系結構
· 網路拓撲結構
· OSI/RM
· 應用層協議(FTP、TELNET、SNMP、DHCP、POP、SMTP、HTTP)
· 傳輸層協議(TCP、UDP)
· 網路層協議IP(IP地址、子網掩碼)
· 數據鏈路層協議(ARP、RARP、PPP、SLIP)
· 物理地址(單播、廣播、組播)
3.2 編碼和傳輸
3.2.1 調制和編碼
· AM、FM、PM、QAM
· PCM、抽樣
3.2.2 傳輸技術
· 通信方式(單工/半雙工/全雙工、串列/並行、2線/4線)
· 差錯控制(CRC、海明碼、奇偶校驗、比特出錯率)
· 同步控制(起停同步、SYN同步、標志同步、幀同步)
· 多路復用(FDM、TDM、WDM)
· 壓縮和解壓方法(JPEG、MPEG、MH、MR、MMR、遊程長度)
3.2.3 傳輸控制
· 競爭系統
· 輪詢/選擇系統
· 基本規程、多鏈路規程、傳輸控制字元、線路控制
· HDLC
3.2.4 交換技術(電路交換、存儲轉發、分組交換、ATM交換、幀中繼)
3.2.5 公用網路和租用線路
3.3 網路
3.3.2 網路分類
· 按地域分類(LAN、MAN、WAN)
· 按服務分類(網際網路、企業內部網)
· 按傳輸媒體分類(電話、數據、視像)
· 按電信網分類(駐地、接入、骨幹)
3.3.2 LAN
· LAN拓撲(匯流排型、星型、環型)
· 訪問控制系統(CSMA/CD、令牌環、令牌匯流排)
· LAN間的連接、LAN-WAN的連接、對等連接、點對點連接
· 高速LAN技術(千兆乙太網)
· 無限LAN
3.3.3 MAN常用結構
3.3.4 WAN與遠程傳輸服務
· 租用線路服務、線路交換服務、分組交換服務
· ISDN、VPN、幀中繼、ATM、IP連接服務
· 衛星通信服務、移動通信服務、國際通信服務
3.3.5 網際網路
· 網際網路概念(網際互聯設備、TCP/IP、IP路由、DNS、代理伺服器)
· 電子郵件(協議、郵件列表)
· Web(HTTP、瀏覽器、URL、HTML、XML)
· 文件傳輸(FTP)
· 搜索引擎(全文搜索、目錄搜索、智能搜索)
· QoS、CGI、VoIP
3.3.6 接入網與接入技術
3.3.7 網路性能
· 有關線路性能的計算(傳輸速度、線路利用率、線路容量、通信量、流量設計)
· 性能評估
· 排隊論的應用
3.4 網路通信設備
3.4.1 傳輸介質和通信電纜
· 有線/無線介質(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纖;無線電波、光、紅外線)
· 分配線架(IDF)、主配線架(MDF)
3.4.2 各類通信設備
· 線路終端設備、多路設備、交換設備、轉接設備
· 線路連接設備(數據機、DSU、NCU、TA、CCU、PBX)
3.5 網路連接設備
· 網際連接設備(網關、網橋、生成樹網橋、源路由網橋、路由器、中繼器、集線器、交換機)
3.6 網路軟體系統
3.6.1 網路操作系統
· 網路操作系統的功能、分類和特點
· 網路設備驅動程序(ODL、NDIS)
· 網路通信的系統功能調用(套接字API)
· RPC
· TP Monitor
· 分布式文件系統
· 網路設備功能
3.6.2 網路管理
· 網路管理的功能域(安全管理、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計費管理)
· 網路管理協議(CMIS/CMIP、SNMP、RMON、MIB-II)
· 網路管理工具(ping、traceroute、NetXray、Analyzer、Sniffer)
· 網路管理平台(OpenView、NetView、SunNet Manager)
· 分布式網路管理
3.6.3 網路應用與服務
· WWW
· FTP文件傳輸
· 電子郵件
· Telnet
· 信息檢索
· 視頻點播
· 網路會議
· 遠程教育
· 電子商務
· 電子政務
· CSCW和群件
4. 網路安全
4.1 安全計算
4.1.1 保密性和完整性
· 私鑰和公鑰加密標准(DES、IDEA、RSA)
· 認證(數字簽名、身份認證)
· 完整性(SHA、MD5)
· 訪問控制(存取許可權、口令)
4.1.2 非法入侵和病毒的防護
· 防火牆
· 入侵檢測
· VPN、VLAN
· 安全協議(IPSec、SSL、ETS、PGP、S-HTTP、TLS)
· 硬體安全性
· 計算機病毒防護
4.1.3 可用性
· 文件的備份和恢復
4.1.4 安全保護
· 個人信息控制
· 匿名
· 不可跟蹤性
4.1.5 LAN安全
· 網路設備可靠性
· 應付自然災害
· 環境安全性
· UPS 4.2 風險管理
4.2.1 風險分析和評估
4.2.2 應付風險的對策
· 風險預防(風險轉移、風險基金、計算機保險)
· 意外事故預案(意外事故類別、應付意外事故的行動預案)
4.2.3 內部控制
· 安全規章制度
· 安全策略和安全管理
5. 標准化知識
5.1 標準的制訂和獲取
5.1.1 標準的制訂和獲取過程
5.1.2 環境和安全性評估標准化
5.2 信息系統基礎設施標准化
5.2.1 標准
· 國際標准(ISO、IEC)與美國標准(ANSI)
· 國家標准(GB)
· 行業標准與企業標准
5.2.2 開放系統(X/Open、OSF、POSIX)
5.2.3 數據交換標准(EDIFACT、STEP、XML)
5.2.4 安全性標准
· 信息系統安全措施標准
· 計算機防病毒標准
· 計算機防非法訪問標准
· CC標准
· BS7799標准
5.3 標准化組織
· 國際標准化組織(ISO、IEC、IETF、IEEE、IAB、W3C)
· 美國標准化組織
· 歐洲工業標准化組織
· 中國國家標准化委員會
6. 信息化基礎知識
· 信息化意識
· 全球信息化趨勢,國家信息化戰略,企業信息化戰略和策略
· 企業信息資源管理基礎知識
· 互聯網相關的法律、法規知識
· 個人信息保護規則
7. 計算機專業英語
· 掌握計算機技術的基本詞彙
· 能正確閱讀和理解計算機領域的英文資料
考試科目2:網路系統設計與管理
1. 網路系統的設計和構建
1.1 網路系統的需求定義
1.1.1 應用需求分析
· 應用需求的調研(應用系統性能、信息產生和接收點、數據量和頻度、數據類型和數據流向)
· 網路應用的分析
1.1.2 現有網路系統分析
· 現有網路體系結構調研(伺服器的數量和位置、客戶機的數量和位置、同時訪問的數量、每天的用戶數,每次s 使用的時間、每次數據傳輸的數據量、網路擁塞的時間段、採用的協議、通信模式)
· 現有網路體系結構分析
1.1.3 需求定義
· 功能需求(待實現的功能)
· 通信需求(期望的通信模式)
· 性能需求(期望的性能)
· 可靠性需求(期望的可靠性)
· 安全需求(安全性標准)
· 維護和運行需求(運行和維護的費用)
· 管理需求(管理策略)
1.2 網路系統的設計
1.2.1 技術和產品的調研和評估
· 收集信息
· 採用的技術和產品的比較研究
· 採用的技術和設備的比較要點
1.2.2 網路系統的設計
· 確定協議
· 確定拓撲結構
· 確定連接(鏈路的通信性能)
· 確定結點(結點的處理能力)
· 確定網路的性能(性能模擬)
· 確定可靠性措施
· 確定安全性措施(安全措施的調研,實現安全措施的技術和設備的評估)
· 網路設備的選擇,制訂選擇標准(成本、性能、容量、處理量、延遲),性能指標的一致性,高級測試的必要性,互連性的確認
1.2.3 新網路業務運營計劃
· 業務過程的確認
· 安裝計劃
· 轉換到新網路的計劃
1.2.4 設計評審
1.3 網路系統的構建和測試
1.3.1 安裝工作
· 事先准備
· 過程監督
1.3.2 測試和評估
· 連接測試
· 安全性測試
· 性能測試
1.3.3 轉換到新網路的工作計劃
2. 網路系統的運行、維護管理、評價
2.1 網路系統的運行和維護
2.1.1 用戶措施
· 用戶管理、用戶培訓、用戶協商
2.1.2 制定維護和升級的策略和計劃
· 確定策略
· 設備的編址
· 審查的時間
· 升級的時間
2.1.3 維護和升級的實施
· 外部合同要點
· 內部執行要點
2.1.4 備份與數據恢復
· 數據的存儲與處置
· 備份
· 數據恢復
2.1.5 網路系統的配置管理
· 設備管理
· 軟體
· 網路配置圖
2.2 網路系統的管理
2.2.1 網路系統的監視
· 網路管理協議(SNMP 、MIB-2、RMON)
· 利用工具監視網路性能(LAN監控器)
· 利用工具監視網路故障
· 利用工具監視網路安全(入侵檢測系統)
· 性能監視的檢查點
· 線路故障檢查點
· 安全監視的檢查點
2.2.2 故障恢復分析
· 故障分析要點(LAN監控程序)
· 排除故障要點
· 故障報告撰寫要點
2.2.3 系統性能分析
· 系統性能分析要點
2.2.4 危害安全的對策
· 危害安全情況分析(調查損失情況,收集安全信息,查找原因)
· 入侵檢測要點
· 對付計算機病毒的要點(查殺病毒措施)
2.3 網路系統的評價
2.3.1 系統評價
· 系統能力的限制
· 潛在問題分析
· 系統評價要點
2.3.2 改進系統的建議
· 系統生命周期
· 系統經濟效益
· 系統的可擴充性
· 建議改進系統的要點
3. 網路系統實現技術
3.1 網路協議
· 商用網路協議(SNA/APPN、IPX/SPX、AppleTalk、TCP/IP)
· 商務協議(XML、CORBA、COM/DCOM、EJB)
· Web 服務(WSDL、SOAP、UDDI)
3.2 可靠性設計
· 硬體高可靠性技術
· 軟體高可靠性技術
· 系統維護高可靠性技術
· 容錯技術
· 通信質量
3.3 網路設施
3.3.1 xDSL數據機
3.3.2 ISDN路由器
· 介面
· 功能(非通信控制功能、NAT功能)
3.3.3 FRAD(幀裝配/拆裝)、CLAD(信元裝配/拆裝)
· 介面
· 功能
3.3.4 遠程訪問伺服器
· 功能和機制
3.3.5 辦公室個人手持系統(PHS)
· 數字無繩電話的功能特性
3.3.6 中繼式HUB
· 倍速集線器(功能和機制)
3.3.7 L2、L3、L4及多層交換機功能和機制
3.3.8 IP路由器功能和控制
3.3.9 虛擬網(功能與機制)
3.3.10 與其他協議的共存(多協議路由器、IP隧道)
3.4 網路應用服務
3.4.1 地址服務
· 機制、DHCP、IPv6(機制和傳輸技術)
3.4.2 DNS(功能、機制)
· 域名、FQDN
3.4.3 電子郵件(功能、機制)
· SMPT、POP、MIME、IMAP4、LDAP
· 郵件列表
· Web Mail
3.4.4 電子新聞(功能和機制、NNTP)
3.4.5 Web服務(功能和機制、HTTP)
3.4.6 負載分布(Web交換)
3.4.7 電子身份驗證(功能、機制、認證授權、電子證書)
3.4.8 服務機制
· 服務供應商、供應商漫遊服務、撥號IP連接、CATV連接、IP電話、網際網路廣播和組播、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移動通信、EZweb、主機服務提供者、EDI(規則、表單、Web EDI)、B2B、B2C、ASP、數據中心
4. 網路新技術
4.1 光纖網
· ATM-PDS、STM-PDS
· 無源光網PON(APON、EPON)
4.2 無線網
· 行動電話系統(WLL、WCDMA、CDMA2000、TD-SCDMA)
· 高速固定無線接入(FWA)
· 802.11a、802.11b、802.11g
· 微波接入(MMDS LMDS)
· 衛星接入
· 籃牙接入
4.3 主幹網
· IPoverSONET/SDH
· IpoverOptical
· IpoverDWDM
4.4 通信服務
· 全天候IP連接服務(租用線路IP服務)
· 本地IP網(NAPT)
· Ipv6
4.5 網路管理
· 基於TMN的網路管理
· 基於CORMBA的網路管理
4.6 網格結算
借作"兩個漢字"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