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3d列印機的演算法原理

3d列印機的演算法原理

發布時間:2025-05-17 19:19:48

㈠ 為什麼3D列印機第一層要比實際產品要大

前不久,美國密歇根大學機械工程系助理教授Chinem Okwudire的智能與可持續自動化研究實驗室(SSARL)開發出了一種名為「FBS振動補償」的新演算法,在不需要升級硬體的情況下,可以將桌面級FDM(熔融沉積)3D列印機的列印速度提高1倍,同時對提高列印質量也有較大的幫助。
那麼「FBS振動補償」演算法是怎麼做到不需要增加硬體,就可實現速度和質量的雙提升了?我們知道,3D列印有光固化、數字光處理和熔融沉積等多種方式,而在民用領域,熔融沉積是最為常見的方法,其工作原理是將熔融後的列印材料,通過噴嘴快速噴射到預定位置,在經過一層層的熔融材料堆積後,所需要的列印實物也就形成了,但這樣快速噴射物質流,會使得列印主體產生一定幅度的振動,而噴射時的反作用力,同樣會讓噴頭產生振動和移位。這樣就帶來兩個問題:首先,設備需要復位噴頭才能繼續列印,這樣就導致了列印速度降低,其次會影響到噴射物質的定位,這就直接影響到了列印介質的定位,從而影響列印精度,甚至造成列印失敗。尤其是低端3D列印機,由於市場定位與價格的限制,列印機不可能使用高精度、高強度的機械結構,這樣振動對列印速度、精度的影響將加倍提升。這不僅可能導致列印失敗,也讓不少3D列印機在硬體性能成倍提升後,實際列印速度和列印精度並沒有得到相應的提升。
而開發出的FBS演算法正是為了補償振動對列印速度和精度造成的影響。該演算法在列印前,首先預測該次列印時所發生的振動對噴頭和列印樣品產生的影響,從而得到噴頭和樣品的偏移差,此時列印機噴頭並不進行復位操作,而是根據計算出來的偏移量,就近尋找是否有需要列印的列印點,並調整列印機進行相應的運動。這樣不僅可以就近進行相應的列印,同時盡可能讓本次列印形成的振動方向與上次列印相反,以最大程度抵消振動,這樣可以盡可能減小多次振動堆積造成的列印

閱讀全文

與3d列印機的演算法原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區塊鏈編譯eth 瀏覽:781
安卓手機軟體如何給照片加發光點 瀏覽:977
結構性存款在app哪裡 瀏覽:968
iphone如何快速打開app 瀏覽:797
好玩的程序員笑話 瀏覽:82
linux下如何搭建web伺服器 瀏覽:222
狼群之飢和命令之眼 瀏覽:369
xp使用telnet命令 瀏覽:158
安卓如何有蘋果塗鴉筆 瀏覽:598
圖好快壓縮 瀏覽:295
華為思科命令手冊 瀏覽:155
七公主中文版在哪個app看 瀏覽:646
周立功單片機實驗與實踐 瀏覽:259
新建文件夾命名怎麼老是顯示重試 瀏覽:797
雲伺服器如何建立社區 瀏覽:230
把pdf轉成word文檔的軟體 瀏覽:248
雲伺服器的操作系統選什麼好 瀏覽:974
python沒用 瀏覽:833
丁曉鍾外刊pdf 瀏覽:246
安卓怎麼給應用改圖標 瀏覽: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