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方舟編譯器發明人

方舟編譯器發明人

發布時間:2025-08-22 19:07:29

㈠ 如果華為的鴻蒙系統推出成功,那麼程序員是不是也要重新學習適應鴻蒙系統的開發語言

不用,因為對於大多數的程序員來講都是屬於應用開發,根據的介紹,華為即將推出的鴻蒙操作系統兼容了安卓所有應用,所以對於目前市面上主要的應用開發人員來講,其實是沒有特別大的影響的,更不用說去學習新的開發預言了。

而且對於操作系統生態的搭建來講,其實系統開發一家企業都能搞定,但是應用生態開發確是需要整合產業鏈上的很多參與者才行,這也是非常考驗企業的資源整合能力的,而華為目前選擇兼容安卓應用,也是考慮到疾風驟雨的打擊的前提下,所做出的決定,因為自把華為列入"實體名單"之後,谷歌很快就宣布暫停了跟華為在硬體、軟體及技術服務方面的合作,因此華為就不得不在安卓系統之前另謀方法。

㈡ 華為p30濾色功能在哪

很多人只知道,HUAWEI P30系列強大的攝影功能,卻不知它還藏著諸多實用功能。比如,你可以讓小藝教你扔垃圾、可以用一部手機同時登錄兩個微信、甚至可以在手機里打開另一個「平行世界」……

HUAWEI P30系列十大隱藏功能

助你分分鍾變身玩機高手

生活幫手
助你事半功倍的秘密

難題一

干垃圾和濕垃圾傻傻分不清?垃圾分類必備神器,其實就在你的手裡。

呼叫

小藝小藝

秒懂垃圾的正確處理方法,讓阿姨的拷問不再震顫你的靈魂。



難題二

每次換新機,都要重新下載一遍應用,還得去舊手機上翻找之前的聊天記錄,不想這么麻煩怎麼辦?

打開

手機克隆

輕松將舊手機的數據克隆到新手機,不管是安裝的應用、賬號設置還是聊天記錄,一鍵轉移,省心又方便。

【實用工具-手機克隆】



難題三

手機不想給別人看,又不知道如何拒絕怎麼辦?

打開

隱私空間

在鎖屏界面使用【隱私空間指紋/密碼】,即可進入隱私空間,瞬間get一台毫無使用痕跡的「新」手機,不需要使用該功能時,可以用【機主指紋/密碼】解鎖進入主空間,進行日常操作。

【設置-安全和隱私-隱私空間-進入】



難題四

有兩個微信,一個用於工作、一個用於生活,但一個手機只能同時登陸一個微信怎麼辦?

打開

應用分身

神器在手,誰說一部手機上不能同時使用兩個微信?不僅如此,應用分身還能讓你同時使用兩個QQ。

【設置-應用-應用分身】



難題五

遭遇突發情況,如何將手機快速變身成為手電筒、計算器等生活中常用的工具?

打開

鎖屏上滑

從屏幕底部上滑進入快捷操作面板,即可出現手電筒、計算器、智慧識屏等工具,當緊急情況發生時,再也不會因解鎖手機、尋找功能而耽誤時間



娛樂玩家
新玩法讓體驗升級

升級一

不滿足於好看的壁紙圖像,試一試會動的

打開

動態壁紙

讓你的壁紙動起來,對了,壁紙還可以根據時間或手機晃動而改變效果哦。

【設置-桌面和壁紙-壁紙-更多壁紙-動態壁紙】



升級二

每次自拍都要打開相機再切換攝像頭?試試更直接的方法!

打開

一步直達

以自拍為例,長按相機圖標,在彈出的常用功能中點擊「自拍」,即可開始自拍,你還可以將想要的功能拖動到主屏幕上,生成一個快捷方式,以便快速啟動該功能
手機發明之初,作為「行動電話」工具主要功能只是負責人與人之間的遠程溝通。隨著科技的進步,智能手機的問世,手機功能越來越多,變得愈發強大,源源不斷地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多便利性。時至今日,對於消費者來說,攝影能力已經成為了選購智能手機的重要因素,一款能夠做到顏值、性能、拍照各方面兼優的手機,才是用戶內心最為滿意的產品。


經過這一段時間的用戶體驗反映情況來看,很明顯,華為P30系列手機深得用戶青睞。華為P系列產品一直以來都是以攝影性能見長,華為P30系列也毫不例外,搭載後置多鏡頭組合,擁有超廣角、超微距以及超級夜景等多種攝影模式,長焦性能方面更是令人乍舌,華為P30 Pro不僅支持5倍光學變焦以及10倍混合變焦,數碼變焦更是達到了50倍,再加上各種軟體的優化,華為P30系列手機的攝影能力堪稱卓越。然而華為P30系列就只有拍照強而已了嗎?事實並非如此,它還擁有著以下幾個「絕招」。


首先,華為P30系列是首款支持華為方舟編譯器的機型。可能第一次聽說這個傢伙,大家都會感到十分陌生,實際上編譯器扮演的是人與手機之間的「翻譯官」一角,全新的華為方舟編譯器採用靜態編譯的方式,是首個取代了安卓虛擬機模式的靜態編譯器。它所能夠帶來的最大好處,就是能夠讓開發者在開發環境中一次性地將高級語言編譯成機器碼,省去了安卓系統原有的中間翻譯環節,給系統運行效率帶來了極大提升。而根據華為官方數據顯示,在採用了華為方舟編譯器之後,能夠實現系統操作流暢度提升24%,系統響應提升44%。


手機系統效率提升上去了,作為新晉辦公工具之一,辦公效率有無提升呢?答案是肯定的。華為P30系列搭載創新「一碰傳」功能,能夠輕松鏈接其他手機、電腦或者是無線列印機,使用過程中,只需要輕輕一碰,即可連接華為MateBook筆記本電腦,能夠實現圖片的快速互傳,視頻以及文檔等同樣能夠在兩者之間快速互傳。另外,「一碰傳」功能的傳輸速度也是極快的,達到了30MB/s的速度,一般來說,傳輸1GB大小視頻只需35秒,500張普通照片只需花費1分鍾的時間,這在從前是不敢想像的。與此同時,「一碰傳」功能還能夠輕松提取圖片中的文字,能夠共享剪切板以及使用手機為PC端錄屏等功能,不管是日常辦公還是生活中,都給用戶帶來了莫大的便利性。


除此之外,華為P30系列還搭載著一個更為接地氣的功能,那就是NFC功能。這一功能不僅能夠支持公交卡、銀行卡、門禁卡以及一卡通的適配,並且還能夠支持身份證適配,讓手機成為我們的第二張身份證,通過手機即可辦理酒店入住。另外,更為驚人的「操作」是,華為P30系列的NFC功能還能夠變身車鑰匙,目前已經於寶馬(中國)、奧迪(海外歐洲)達成了合作,支持與車鑰匙的適配,讓手機也能夠開車門,從此無需再帶實體車鑰匙。這些功能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來說,無疑是非常方便的,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華為手機能夠讓我們真正地拋棄卡片與鑰匙等物體的束縛,帶著手機即可安心出門。


看完此文,你對華為P30系列是不是更加心動!其實,華為P30系列遠不僅局限於攝影能力方面的提升,同時擁有著各種實用功能以及更為強大的操作系統,是一款在顏值、性能以及拍照方面都堪稱完美的機型。


升級三

想給朋友分享相冊里的有趣故事,但海量圖片的搜索工作量又讓你恨不得放棄?換一種方式搜搜看!

打開

語音搜圖

在語音助手的幫助下,你只需說出關鍵詞,就能輕松搜到相應的圖片,找圖找到眼花?不存在的!



辦公必備
輕松hold住各種狀況

狀況一

開會時臨時拍攝的文件或PPT,由於角度偏斜,導致圖片里的文字難以辨認怎麼辦?

打開

文檔矯正

相機會自動提取文字區域。並矯正圖片的傾斜程度,想不到吧,這其實是隱藏在相機里的一個實用功能

【相機-更多-文檔矯正】



狀況二

出差路上,領導、同事手機沒電,又找不到充電寶,該如何是好?

打開

無線反向充電

用你的手機給支持無線充電功能的手機充電,從此告別搜尋充電寶、充電器無門的煩惱。

【設置-電池-無線反向充電】

*該功能僅支持HUAWEI P30 Pro



以上便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HUAWEI P30系列隱藏功能的詳細介紹,希望能夠幫到你,腳本之家會持續發布更多資訊,歡迎大家的關注。

㈢ 鴻蒙商用只是新挑戰的開始

萬眾期待的鴻蒙系統終於在6月2日正式商用了,離第一次發布鴻蒙系統,已經過去將近2年了。從1.0時的概念到如今的2.0商用版,華為在被美國極限制裁的險惡環境還能為我們帶來了中國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一代移動設備操作系統,真的是不由得讓人欽佩。然而,對於鴻蒙的挑戰其實才剛剛開始。其挑戰有來自內、外兩個方面。


外部

-來自iOS和android

作為美國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兩大 科技 巨頭:蘋果和谷歌,對鴻蒙系統的商用自不可能無動於衷的。作為全新研發的系統,鴻蒙是在萬物互聯概念下基於微內核的面向全場景(辦公、運動、社交、 娛樂 等)研發的分布式操作系統,而安卓是基於linux宏內核設計的主要用於手機的操作系統,蘋果的iOS也是基於類unix宏內核的系統。華為最為後來者,鴻蒙系統的後發優勢顯而易見。

谷歌和蘋果也是知道自己現行系統的種種弊端的,這不近幾年穀歌在研發基於微內核的Fushia系統,蘋果也在依託M1晶元積極整合自己的各種終端的協同能力。HarmonyOS其實是華為早就在布局的自有操作系統,只是美國的極限施壓讓這個系統得以提前投入使用了。美國政府的行為表明,競爭對手已經感受到了來自華為的強大競爭壓力,萬般無奈,只能依託國家之力,使用流氓行徑對華為進行極限打壓,妄圖一招斃命,殊不知華為是「打不死的小強」,在近三年的制裁中非但沒有倒下,反而越挫越勇。

既然美國政府出手都沒打死,那接下來谷歌和蘋果有可能會通過自己在移動端系統的支配地位強行要求軟體開發者選邊站 :即要求合作方不能做基於harmonyOS的開發,否則將予以制裁等等諸如此類的強制手段 。目的只有一個:即妄圖將鴻蒙系統扼殺在搖籃之中。此外,還有可能升級現有系統,製作出更多與鴻蒙系統不兼容的可能性,讓現有用戶有一種鴻蒙系統兼容性不佳的印象(現在鴻蒙系統跟android的兼容性做的很不錯,而且很容易讓用戶在不知不覺中過度到鴻蒙系統的使用陣營來)。

面對鴻蒙的多多逼人,谷歌和蘋果也會加快自身系統的迭代的速度,有可能會在近期推出基於物聯網開發的新操作系統。與鴻蒙展開直接競爭,妄圖憑借自己現有基本盤優勢將鴻蒙系統徹底擊潰。眼下鴻蒙已經開始商用,谷歌的Fushia系統估計也快要推出了,不過作為既得利益者,面對現有android和iOS的巨大收益他們也是顧慮重重的(如果推出新系統取代原先系統,一旦有失,有可能會滿盤皆輸)。所以谷歌和蘋果現在還在觀望,不過鴻蒙步子邁這么大,他們估計也有可能會加快推進步伐,未來基於物聯網的系統之爭將更加激烈。

源自網路


--來自晶元廠商

華為作為一個集生產、晶元設計、軟體開發、手機終端和通信設備製造等於一身的超大型企業,實力已經讓美國很多相關領域的競爭對手不寒而慄了。海思的步步緊逼早讓高通這個以前可以「躺著賺錢」的大佬如今到了寢食難安的地步。美國極限打壓華為,目測高通「功不可沒」。表面山看,高通是做晶元的,至於在晶元上運行誰家的系統,跟他關系不大。實則不然,每年高通都會從谷歌和蘋果兩公司獲得巨額的專利費。因此,在打擊華為這個議題上,他們很容易達成空前統一的戰略共識。如果華為倒下了,高通又可以過上他「躺贏」的生活,蘋果和谷歌則也可以繼續像以前一樣「擠牙膏」式的 科技 創新了。因此,對於美國高 科技 行業來說,華為是他們共同的敵人。在接下來的高通銷售合同里,很有可能會有限制使用系統的強加條款,以期達到遏制鴻蒙大規模商用之險惡目的。不僅如此,他們還會游說美國政府,要求聯發科和三星這樣使用了美國技術的企業也不能使用鴻蒙系統,好進一步壓縮華為的生存空間。這么一來,華為如果只能在自己手機和移動終端上使用的話,那是無非撼動android和iOS的霸主地位的。

--知識產權之患

雖然華為宣稱HarmonyOS擁有完全自主的知識產權,可如果鴻蒙系統想順利拓展國際市場,那勢必需要面對國外同行的知識產權訴訟。或許有人會說,華為的律師團隊早早的就做好了知識產權方面的工作了,系統本身不可能有知識產權風險的。我想說,有沒有是一回事,他告你並不一定就是為了打贏官司才告的啊。美國最擅長的事情就是利用所謂的法律武器,跟競爭對手做長時間的法律訴訟糾纏,以實現拖慢或延遲你的商業推進效率,從而為其贏得競爭的時間。之前蘋果對HTC的訴訟就是很好的例子。因此,在這方面也許做好充足的准備,有備無患。

--地緣政治風險

之前華為的5G設備就遭遇了美國的強力打壓,很多西方國家基於所謂地緣政治風險而棄用華為5G設備。這種風險在HarmonyOS的國際化道路上也同樣存在。前些天丹麥協助美國竊聽歐盟領導人電話的事件讓信息安全又一次成為國際焦點話題,美國和歐盟是盟友,還屢次出現這種竊聽丑聞,對於來自中國的設備和系統,那自然更是心存疑慮。加之英和美在宣傳領域的巨大優勢,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鴻蒙的市場必定遭遇更大的地緣政治風險,很可能是舉步維艱,得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備。

源自網路


內部

--國內同行的傾軋

6月2日鴻蒙系統發布到今天,除了魅族宣布加入鴻蒙生態(據說還只是加入鴻蒙生態做小電子產品,手機依然使用android系統),還有就是魅族前高管李楠因「發布會專場赤裸裸抄襲蘋果......」等的言論登上熱搜外,其它同行集體保持了沉默。這種表現不得不讓人聯想到一些事情。誠然,在業務上彼此有競爭關系,對競爭對手的新品發布確實不好置喙。可作為國內第一款自主研發的移動端操作系統,撇開商業層面上的關系,從行業發展發展本身的角度對其祝賀都沒有,這種舉動本身就有太多耐人尋味的地方了。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機生產地,全球70%的手機產自中國,其中國內手機品牌占據全球半壁江山,市場優勢地位其實是顯而易見的。可除了華為,其它的手機品牌,在自主性上真的堪憂。以自詡要打造自身完整產業生態的小米為例,2020年,小米全年營收2459億元, 科技 投入才93億。華為全年營收8914億元, 科技 研發投入1418.93億。按這樣的研發投入比,莫非小米真的能憑一己之力構建真正的完整產業生態?還有oppo和vivo兩兄弟,廣告支出估計比實際的研發支出要高得多。作為業界同行,面對兄弟公司的技術突破,不聞不問,甚至還希望對方最好功敗垂成,豈不悲涼。

目前宣布加盟鴻蒙生態的大多是傳統的家電企業,而手機、通信和互聯網行業的頭部企業則集體保持了沉默。也許他們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一著不慎有可能招致大麻煩。在我看來,更多的是帶著「酸葡萄」心理在觀望,甚至在等著華為鴻蒙「歇菜」那一天好跳出來發表「造系統不難,可造出來沒人用,有什麼意義?」。錦上添花他們是不幹的,落井下石他們則會義無反顧。

--親美派的詆毀

前幾天還有消息稱中美高層在接洽,談判等利好消息。似乎中美關系有緩和的跡象。一旦美國發現「大棒」不好使了,又開始「胡蘿卜」外加策略了,那麼那些消停了許久的親美派人士估計又得出來兜售他們那套「全球產業鏈」的「陳詞濫調」了。時至今日,國內依舊還有不少對美國心存幻想的「崇美人士」。這幾年中美貿易戰讓越來越多的國人,已經清醒的認識到,如果自己不掌握核心 科技 ,就好比將自己的脖頸套在別人的「圈套」中,對方什麼時候不高興就勒你一把,讓你喘不過氣來,甚至有致你於死地的可能。因此,在高 科技 領域,勢必得靠自己。

華為推出的鴻蒙系統,意味著中國的高 科技 產業已經觸及到了美國的核心產業。勢必會遭到新一輪更大規模的壓力。不過從去年美強迫台積電不能給華為代工後,眼下能用的手段也所剩無幾了。不過有可能轉過頭來,向國內「示好」,以「懷柔」之策讓國內那些「公知」出來為他們「佈道」,以此來延遲鴻蒙商業化的步伐,這一點不得不防。

源自網路


謹待解決的問題:

--如何打消潛在合作方對利益分配的憂慮

同行對鴻蒙的態度可謂喜憂參半,喜的是在操作系統上有了更多的選擇,在系統選擇的談判權上有了更多的議價能力。憂的是對鴻蒙系統心存恐懼。畢竟一旦鴻蒙系統真的成功實現了其願景,那麼它將深入到我們未來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將出現一個局面:即華為的影響力無處不在,那其它競爭者將很難再與華為展開所謂的萬物互聯生態的競爭。

一旦鴻蒙成功,就可能成為下一個蘋果公司,甚至比蘋果公司更有影響力。一則,鴻蒙是開放式系統,所以比蘋果的封閉系統更具市場普及性;其次,它適用於所有智能設備,從手機,pad,耳機,到 汽車 ,無人機等等,它真的做到了無處不在,將深刻影響未來產業發展趨勢。雖然願景很好,可實現起來確實也非常難,因此成敗尚未可知,很多人此時選擇了觀望;第三、華為是從硬體到軟體一條龍都有布局的,一旦形成這樣的優勢,其它從業者害怕今後自己無「立錐之地」。

因此,鴻蒙系統的關鍵問題是,向潛在的參與方表明: 自己的利益邊際在哪裡 。比如現在的智能 汽車 ,華為就宣布「華為不造車」。即是向合作方宣布,自己的利益邊際是在「做車載系統和相關技術配套」,並不參與成品車的製造。這就讓那些傳統的 汽車 企業沒有「被搶飯碗」的後顧之憂,才能安心與華為合作,共同推進智能 汽車 的發展。鴻蒙系統的商業化同樣要釐清這個「利益邊際」的問題,得讓合作方知道,他跟你合作的好處在哪裡,你們之間的合作不僅不會出現利益競爭關系,反倒會為其商業化提供便利。只有這樣,才能有更多的參與者誠心誠意參與鴻蒙的生態建設中來。

--如何扭轉消費者對國產系統的偏見

長期以來,國內對「國產」的商品都有一定的偏見,尤其在操作系統領域,我們更是一個新入局者。如何扭轉國內消費者對國產移動系統的偏見,其實是一個很難的事情。以蘋果手機為例,作為一個資深iphone用戶,多年的iOS系統使用經驗讓我對android手機有很深的偏見。其實也不是偏見,就以前使用android手機時,系統中的各種問題會很影響使用體驗。轉到蘋果機後,經過對比會發現iOS系統的各種優勢,於是對手機系統形成了依賴性。

鴻蒙作為後來者,勢必會拿來跟android和iOS進行深度使用體驗比較。 國內很多消費者對國外的東西的寬容度較之對國內同類產品的寬容度要大得多 。即如果在某項指標上,如果安卓70分,iOS是80分,鴻蒙想得到同等的用戶體驗評價可能就得達到90分。那意味著鴻蒙在商業推廣過程中將面臨國內用戶「吹毛求疵」般的苛刻挑選。在這個問題上,華為只有以肉眼可見的優勢超越了前兩者,或許才能真正扭轉國內消費者對國產系統的偏見,這不僅需要時間,更需要耐心和持久的 科技 創新。

--如何打造自己的系統生態圈

在如何打造自己系統生態圈的問題上,android和iOS以前是兩種模式,android推出之初,為了鼓勵app開發者,是不抽成的(現在走google play的需要抽成),而iOS則都抽成。如果套用android和iOS的現有路線,那麼對於開發者顯然缺乏足夠吸引力。因此需要在互利共贏的模式上創新,讓利給更多app開發者,才有可能吸引更多的系統開發者參與鴻蒙生態的建設。這就取決於華為對鴻蒙生態今後的盈利方式上的創新思維能力了。

此外,華為打造的方舟編譯器發布之初到現在也快兩年了,不過在業內的影響力還是相當有限。系統生態的打造,編譯器是關鍵一環,如何最大范圍的拓展編譯器的市場影響力,對於鴻蒙生態的建設是非常重要的。目前華為在方舟編譯器上的宣傳和市場推廣力度還不夠,隨著鴻蒙正式商業,應該會加大推廣力度。

還有一點,鴻蒙生態的建立離不開國內頭部互聯網企業的參與。商業合作,說到底是利益分配的問題,就目前BAT等國內TOP10的互聯網巨頭對華為鴻蒙系統諱莫如深。個人覺得,在跟這些互聯網巨頭的合作上,華為可以讓渡多一些的利益,換來他們的參與和支持。這樣才能在更短的時間內建成盡可能多元的系統生態,從而更快實現市場化。如果沒有這些頭部企業的參與,單靠一些中小型開發者的推進,那發展的廣度和深度是很難達到預期目標的。因此,在這個問題上,需要做出相應取捨,否則以他們對鴻蒙的態度,想要他們積極主動加入,那是非常困難的。

源自網路


未來展望

近幾年中美之間的博弈,讓國人清醒的認識到: 高 科技 是買不來的 。在建設現代化強國的道路上,唯有自力更生,才能真正實現「中國夢」。美國使用極限施壓的手段打壓中國高 科技 企業,更讓大家認識到了自己的「軟肋」。鴻蒙的出現是中國 科技 實現自主化的一個標志性產品。不僅僅是硬體上,軟體上我們同樣需要實現自主可控。

這幾天新華社等主流媒體轉載了鴻蒙系統發布會,表明了國家對待這一系統的鮮明立場。在可以預期的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設備上使用鴻蒙系統(一為安全,二為支持國產)。全國人民對鴻蒙系統的公測也是翹首以盼,發布更新包當天系統就因下載人數太多一度癱瘓了。不僅如此,還有很多普通用戶第一時間發視頻分享了自己使用鴻蒙系統的用戶體驗。真可謂是天時、地利、人和都聚齊了,就等鴻蒙一飛沖天之時了。如《西遊記釋厄傳.開篇》所載:「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自從盤古破鴻蒙,開辟從茲清濁辨。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欲成不世之功,須有開天闢地的勇氣和魄力,鴻蒙功成之日,亦或是「清濁明辨」之時,期盼那一天早日到來。

源自網路



㈣ 關於自研編程語言,華為傳來好消息,或實現從根打破

開發一款操作系統,軟體應用是需要用上編程語言的,要讓計算機能夠識別指令,才能實現功能的運行。市面上大部分的編程語言都來自國外,包括C++、Python、Java語言等等。有關的教科書,教材也是基於國外編程語言編寫。

雖然有現成的編程語言可以用,可華為在建立全面自主的操作系統生態,編程語言又怎樣可能落下呢?

華為傳來了自研編程語言的好消息,或實現從根打破。除編程語言之外,還要在編譯器、指令集、晶元等方面進行根源布局。

對此,華為在自研編程語言帶來了怎樣的好消息呢?華為從根打破,進展如何?

華為自研編程語言不是什麼新鮮事,很早之前在網上就流傳出華為自研編程語言的消息,並將其命名為「倉頡」。

從2022年8月份開始,華為申請了「倉頡語言」的商標,其中一項商標被駁回,但後來華為又再次申請。由此可見華為對這項「倉頡語言」的商標十分在意。

一開始外界並沒有過多注意,只是覺得華為要開發某些項目,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有關「倉頡語言」是自研編程語言的消息越來越明確。

直到華為在2021全聯接大會上表示,華為將在2022年正式推出自研的編程語言倉頡。這才真正看清了華為真的在努力開發自研編程語言。時至今日,進展如何呢?

6月16日,華為傳來了自研編程語言的好消息,根據華為副總裁鄧泰華表示,計劃在下半年發布倉頡編程語言。

很多人都在等待這一刻,這一次華為瞄準編程語言或將從根打破。

編程語言准備了這么久,終於到了快要發布的時候了。盡管目前還沒有具體的發布時間,究竟是下半年的幾月幾日還不確定,但這么多年都等過來了,還差這半年嗎?

可以發現,只要是涉及到底層架構的根技術,華為幾乎都有布局的身影。華為開發了鴻蒙,歐拉這兩大國產操作系統,又推出了方舟編譯器提高開發者效率,還有晶元平台的研發,讓外界認識到華為不只是硬體實力強勁,軟體技術的開發水平同樣位居世界一流。

有人好奇這款華為自主研發的編程語言是不是使用中文,如果使用中文,豈不是意味著全球編程語言會迎來大洗牌?那麼關於倉頡語言,究竟是怎樣一個產品呢?

關於倉頡的消息華為並沒有透露太多,但可以知道的是,倉頡將對應上層應用,支持多樣化算力。

至於是否支持中文,基本上不太可能。計算機是國外發明的,二進制,指令集等一些技術架構的使用不會有太大的改變,在整個的編程環境中,大概率還是以英文為主。但也許華為真能獨創中文編程語言也說不準,畢竟中文正逐漸走向世界。

華為全面轉型軟體產業,目前正在做的一些布局都和根技術有關,一旦成功,華為將掌握完全自主的軟體生態環境。甚至改變國產信息技術產業的發展進程,讓國產操作系統,編程語言等一系列根技術走向世界,建立屬於中國的根技術開源社區。

華為或將從根打破,目前布局進展如何呢?先看操作系統。華為開發出鴻蒙,歐拉兩大操作系統,一個是支持萬物互聯的物聯網操作系統,另一個是面向數字基礎設施的生態底座。截至目前鴻蒙系統擁有2.4億用戶,歐拉實現170萬套的裝機量。

開源系統已經建成,生態有序發展,華為開發的操作系統比想像中的還要好。

其次是編譯器。華為對編譯器的布局是推出了方舟編譯器,主要功能是提供開發者統一的編譯平台,讓不同操作系統,應用程序能夠適配統一識別的預言。華為在今年2月份發布了方舟編譯器1.0版本。

晶元就不用多說了,大家都十分熟悉,不管是麒麟晶元還是面向數據中心的鯤鵬處理器,基本上在各大應用平台,終端市場都進行了系列晶元的開發。

還有就是編程語言了,這是華為掌握根技術的重點布局,為能夠在下半年順利發布,華為正努力開發,優化中,相信不會讓大家等太久。

根技術遠不止這些,國外花了幾十年在計算機市場,信息技術體系建立起絕對的影響力。華為用了幾年的時間就有了根技術自主可控的雛形,未來的前景不可限量。

華為正式官宣,自研的編程語言將在今年下半年發布。很多人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重要性,多少年以來編程語言一直被國外把持著,學習國外的知識的技術。現在華為獨創編程語言,屬於中國的信息技術時代終將到來。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

㈤ 華為方舟編譯器,是不是做的太過分了

安卓7.0之後,谷歌也意識到了程序佔地方、開機慢的問題,怎麼辦?谷歌發現,人們使用一個程序,不可能用所有的功能。那麼只編譯一部分常用的是不是就效率高了呢?所以這時候其實是把JIT又拉回到安卓上來,並且安裝的時候也不用全編譯,直接裝就是了,速度當然快了。這其實就是中間層、JIT、AOT一起來,並且根據用戶的習慣,把它常用的程序的常用功能代碼解釋好了存起來,用戶再用也飛快。

現在安卓手機的一大特色就是內存越來越大,6GB都是老人機的配置了。這除了程序大以外還有安卓的程序運行產生垃圾多有關系。那麼清理垃圾呢?則需要暫停程序,也就會頓一下,即所謂的「卡」。華為方舟編譯器則是利用程序多線程運行的特點。打個比方,您現在正在用的「中關村在線」這個APP用了AB兩個線程,在華為的P30手機中,那麼線程A運行的時候,B在清理垃圾,然後A線程清理垃圾的時候B線程在運行,程序運行不中斷,垃圾處理不停,做到了又連貫、又節約系統資源。

閱讀全文

與方舟編譯器發明人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微信公眾號如何打開伺服器配置 瀏覽:268
騰訊伺服器為什麼貴 瀏覽:263
娃哈哈程序員 瀏覽:455
標准粒子群演算法 瀏覽:730
查理九世pdf 瀏覽:102
python有編譯環境嗎 瀏覽:356
王者安卓轉蘋果系統如何轉 瀏覽:421
找不到google伺服器ip地址如何解決 瀏覽:603
程序員做什麼東西 瀏覽:573
oppor9sandroid71 瀏覽:398
自己寫一個js編譯器 瀏覽:474
平果如何設置防刪app 瀏覽:903
java版怎麼連接伺服器 瀏覽:750
php怎麼查看錯誤日誌 瀏覽:538
住酒店的程序員 瀏覽:782
產品折扣演算法 瀏覽:398
rra格式能直接解壓么 瀏覽:462
蘇州網友吐槽程序員 瀏覽:174
java數字圖像處理 瀏覽:819
停車場如何連接伺服器 瀏覽: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