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KNN演算法中距離度量方式L1,L2,
L1是一階范數,L2是二階范數,COS是餘弦距離
『貳』 knn演算法是什麼
KNN(K- Nearest Neighbor)法即K最鄰近法,最初由Cover和Hart於1968年提出,是一個理論上比較成熟的方法,也是最簡單的機器學習演算法之一。
作為一種非參數的分類演算法,K-近鄰(KNN)演算法是非常有效和容易實現的。它已經廣泛應用於分類、回歸和模式識別等。
介紹
KNN演算法本身簡單有效,它是一種lazy-learning演算法,分類器不需要使用訓練集進行訓練,訓練時間復雜度為0。KNN分類的計算復雜度和訓練集中的文檔數目成正比,也就是說,如果訓練集中文檔總數為n,那麼KNN的分類時間復雜度為O(n)。
KNN方法雖然從原理上也依賴於極限定理,但在類別決策時,只與極少量的相鄰樣本有關。由於KNN方法主要靠周圍有限的鄰近的樣本,而不是靠判別類域的方法來確定所屬類別的,因此對於類域的交叉或重疊較多的待分樣本集來說,KNN方法較其他方法更為適合。
『叄』 knn是什麼意思
作為一種非參數的分類演算法,K-近鄰(KNN)演算法是非常有效和容易實現的。它已經廣泛應用於分類、回歸和模式識別等。
在應用KNN演算法解決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樣本權重和特徵權重。利用SVM來確定特徵的權重,提出了基於SVM的特徵加權演算法(FWKNN,featureweightedKNN)。實驗表明,在一定的條件下,FWKNN能夠極大地提高分類准確率。
(3)knn演算法不使用哪種距離擴展閱讀:
KNN(K- Nearest Neighbor)法即K最鄰近法,最初由 Cover和Hart於1968年提出,是一個理論上比較成熟的方法,也是最簡單的機器學習演算法之一。該方法的思路非常簡單直觀:
如果一個樣本在特徵空間中的K個最相似(即特徵空間中最鄰近)的樣本中的大多數屬於某一個類別,則該樣本也屬於這個類別。該方法在定類決策上只依據最鄰近的一個或者幾個樣本的類別來決定待分樣本所屬的類別。
『肆』 KNN演算法,k近鄰
K最近鄰(k-Nearest Neighbour,KNN)分類演算法,是一個理論上比較成熟的方法,也是最簡單的機器學習演算法之一。該方法的思路是:如果一個樣本在特徵空間中的k個最相似(即特徵空間中最鄰近)的樣本中的大多數屬於某一個類別,則該樣本也屬於這個類別。
『伍』 什麼叫做knn演算法
在模式識別領域中,最近鄰居法(KNN演算法,又譯K-近鄰演算法)是一種用於分類和回歸的非參數統計方法。
在這兩種情況下,輸入包含特徵空間(Feature Space)中的k個最接近的訓練樣本。
1、在k-NN分類中,輸出是一個分類族群。一個對象的分類是由其鄰居的「多數表決」確定的,k個最近鄰居(k為正整數,通常較小)中最常見的分類決定了賦予該對象的類別。若k=1,則該對象的類別直接由最近的一個節點賦予。
2、在k-NN回歸中,輸出是該對象的屬性值。該值是其k個最近鄰居的值的平均值。
最近鄰居法採用向量空間模型來分類,概念為相同類別的案例,彼此的相似度高,而可以藉由計算與已知類別案例之相似度,來評估未知類別案例可能的分類。
K-NN是一種基於實例的學習,或者是局部近似和將所有計算推遲到分類之後的惰性學習。k-近鄰演算法是所有的機器學習演算法中最簡單的之一。
無論是分類還是回歸,衡量鄰居的權重都非常有用,使較近鄰居的權重比較遠鄰居的權重大。例如,一種常見的加權方案是給每個鄰居權重賦值為1/ d,其中d是到鄰居的距離。
鄰居都取自一組已經正確分類(在回歸的情況下,指屬性值正確)的對象。雖然沒要求明確的訓練步驟,但這也可以當作是此演算法的一個訓練樣本集。
k-近鄰演算法的缺點是對數據的局部結構非常敏感。
K-均值演算法也是流行的機器學習技術,其名稱和k-近鄰演算法相近,但兩者沒有關系。數據標准化可以大大提高該演算法的准確性。
參數選擇
如何選擇一個最佳的K值取決於數據。一般情況下,在分類時較大的K值能夠減小雜訊的影響,但會使類別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一個較好的K值能通過各種啟發式技術(見超參數優化)來獲取。
雜訊和非相關性特徵的存在,或特徵尺度與它們的重要性不一致會使K近鄰演算法的准確性嚴重降低。對於選取和縮放特徵來改善分類已經作了很多研究。一個普遍的做法是利用進化演算法優化功能擴展,還有一種較普遍的方法是利用訓練樣本的互信息進行選擇特徵。
在二元(兩類)分類問題中,選取k為奇數有助於避免兩個分類平票的情形。在此問題下,選取最佳經驗k值的方法是自助法。
『陸』 機器學習中演算法的優缺點之最近鄰演算法
機器學習中有個演算法是十分重要的,那就是最近鄰演算法,這種演算法被大家稱為KNN。我們在學習機器學習知識的時候一定要學習這種演算法,其實不管是什麼演算法都是有自己的優缺點的,KNN演算法也不例外,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就詳細的給大家介紹一下KNN演算法的優缺點,大家一定要好好學起來喲。
說到KNN演算法我們有必要說一下KNN演算法的主要過程,KNN演算法的主要過程有四種,第一就是計算訓練樣本和測試樣本中每個樣本點的距離,第二個步驟就是對上面所有的距離值進行排序(升序)。第三個步驟就是選前k個最小距離的樣本。第四個步驟就是根據這k個樣本的標簽進行投票,得到最後的分類類別。
那麼大家是否知道如何選擇一個最佳的K值,這取決於數據。一般情況下,在分類時較大的K值能夠減小雜訊的影響,但會使類別之間的界限變得模糊。一般來說,一個較好的K值可通過各種啟發式技術來獲取,比如說交叉驗證。另外雜訊和非相關性特徵向量的存在會使K近鄰演算法的准確性減小。近鄰演算法具有較強的一致性結果,隨著數據趨於無限,演算法保證錯誤率不會超過貝葉斯演算法錯誤率的兩倍。對於一些好的K值,K近鄰保證錯誤率不會超過貝葉斯理論誤差率。
那麼KNN演算法的優點是什麼呢?KNN演算法的優點具體體現在六點,第一就是對數據沒有假設,准確度高,對outlier不敏感。第二就是KNN是一種在線技術,新數據可以直接加入數據集而不必進行重新訓練。第三就是KNN理論簡單,容易實現。第四就是理論成熟,思想簡單,既可以用來做分類也可以用來做回歸。第五就是可用於非線性分類。第六就是訓練時間復雜度為O(n)。由此可見,KNN演算法的優點是有很多的。
那麼KNN演算法的缺點是什麼呢?這種演算法的缺點具體體現在六點,第一就是樣本不平衡時,預測偏差比較大。第二就是KNN每一次分類都會重新進行一次全局運算。第三就是k值大小的選擇沒有理論選擇最優,往往是結合K-折交叉驗證得到最優k值選擇。第四就是樣本不平衡問題(即有些類別的樣本數量很多,而其它樣本的數量很少)效果差。第五就是需要大量內存。第六就是對於樣本容量大的數據集計算量比較大。
正是由於這些優點和缺點,KNN演算法應用領域比較廣泛,在文本分類、模式識別、聚類分析,多分類領域中處處有KNN演算法的身影。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給大家介紹了很多關於KNN演算法的相關知識,通過對這些知識的理解相信大家已經知道該演算法的特點了吧,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KNN演算法。
『柒』 什麼是knn演算法
作為一種非參數的分類演算法,K-近鄰(KNN)演算法是非常有效和容易實現的。它已經廣泛應用於分類、回歸和模式識別等。在應用KNN演算法解決問題的時候,要注意兩個方面的問題——樣本權重和特徵權重。利用SVM來確定特徵的權重,提出了基於SVM的特徵加權演算法(FWKNN,feature
weighted
KNN)。實驗表明,在一定的條件下,FWKNN能夠極大地提高分類准確率。
『捌』 為什麼在做KNN分類器時不用測試集也能得出分類結果
knn演算法(k-Nearest Neighbor algorithm).是一種經典的分類演算法.注意,不是聚類演算法.所以這種分類演算法必然包括了訓練過程.然而和一般性的分類演算法不同,knn演算法是一種 懶惰演算法 .它並非像其他的分類演算法先通過訓練建立分類模型.,而是一種被動的分類過程.它是邊測試邊訓練建立分類模型.演算法的一般描述過程如下:1.首先計算每個測試樣本點到其他每個點的距離.這個距離可以是歐氏距離,餘弦距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