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九章演算法是什麼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張蒼、耿壽昌所撰寫的一部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部,成於公元一世紀左右。
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認為它是經歷代各家的增補修訂,而逐漸成為現今定本的,西漢的張蒼、耿壽昌曾經做過增補和整理,其時大體已成定本。最後成書最遲在東漢前期,現今流傳的大多是在三國時期魏元帝景元四年(263年),劉徽為《九章》所作的注本。
創作背景
《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的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漢唐之間出現的十部古算書)中最重要的一種。魏晉時劉徽為《九章算術》作注時說:「周公制禮而有九數,九數之流則《九章》是矣」,又說「漢北平侯張蒼、大司農中丞耿壽昌皆以善算命世。蒼等因舊文之遺殘,各稱刪補,故校其目則與古或異,而所論多近語也」。
根據研究,西漢的張蒼、耿壽昌曾經做過增補。最後成書最遲在東漢前期,但是其基本內容在西漢後期已經基本定型。
2. 《祥解九章演算法》的作者是誰
楊輝
3. <九章算術>是誰的著作
沒有作者《九章算術》是中國古代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該書內容十分豐富,系統總結了戰國、秦、漢時期的數學成就。同時,《九章算術》在數學上還有其獨到的成就,不僅最早提到分數問題,也首先記錄了盈不足等問題,「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演算法則。該書經多次增補,成書時間已不可考,但據估算最遲在公元一世紀已有了現傳本。 許多人曾為它作過注釋,其中不乏歷史上的數學名人,最著名的有劉徽(公元263年)、李淳風(公元656年)........要注意的是《九章算術》沒有作者,它是一本綜合性的歷史著作,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應用數學,它的出現標志中國古代數學形成了完整的體系。
4. 古代數學著作《詳解九章演算法》作者是誰
《詳解九章演算法》作者楊輝,他著名的數學書共五種二十一卷。著有《詳解九章演算法》十二卷(1261年)、《日用演算法》二卷(1262年)、《乘除通變本末》三卷(1274年)、《田畝比類乘除演算法》二卷(1275年)、《續古摘奇演算法》二卷(1275年)。
楊輝的數學研究與教育工作的重點是在計算技術方面,他對籌算乘除捷演算法進行總結和發展,有的還編成了歌決,如九歸口決
5. 九章算術作者是 誰
現傳本《九章算術》成書於何時,目前眾說紛紜,多數認為在西漢末到東漢初之間,約公元一世紀前後,《九章算術》的作者不詳。很可能是在成書前一段歷史時期內通過多人之手逐次整理、修改、補充而成的集體創作結晶。由於二千年來經過輾轉手抄、刻印,難免會出現差錯和遺漏,加上《九章算術》文字簡略有些內容不易理解,因此歷史上有過多次校正和注釋。 關於對《九章算術》所做的校注主要有:西漢張蒼增訂、刪補,三國時曹魏劉徽注,唐李淳風注,南宋楊輝著《詳解九章演算法》選用《九章算術》中80道典型的題作過詳解並分類,清李潢(?~1811年)所著《九章算術細草圖說》對《九章算術》進行了校訂、列算草、補插圖、加說明,尤其是圖文並茂之作。現代錢寶琮(1892~1974年)曾對包括《九章算術》在內的《算經十書》進行了校點,用通俗語言、近代數學術語對《九章算術》及劉、李注文詳加註釋。80年代以來,今人白尚恕、郭書春、李繼閔等都有校注本出版。
編輯本段後世影響
《九章算術》是世界上最早系統敘述了分數運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演算法更是一項令人驚奇的創造;「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演算法則。在代數方面,《九章算術》在世界數學史上最早提出負數概念及正負數加減法法則;現在中學講授的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和《九章算術》介紹的方法大體相同。注重實際應用是《九章算術》的一個顯著特點。該書的一些知識還傳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經過這些地區遠至歐洲。 《九章算術》是幾代人共同勞動的結晶,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後世的數學家,大都是從《九章算術》開始學習和研究數學知識的。唐宋兩代都由國家明令規定為教科書。1084年由當時的北宋朝廷進行刊刻,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數學書。 所以,《九章算術》是中國為數學發展做出的一傑出貢獻。
編輯本段歷史影響
現傳本《九章算術》成書於何時, 目前眾說紛紜,多數 祖沖之
認為在西漢末到東漢初之間,約公元一世紀前後,《九章算術》的作者不詳。很可能是在成書前一段歷史時期內通過多人之手逐次整理、修改、補充而成的集體創作結晶。由於二千年來經過輾轉手抄、刻印,難免會出現差錯和遺漏,加上《九章算術》文字簡略有些內容不易理解,因此歷史上有過多次校正和注釋。 關於對《九章算術》所做的注住要有:三國時曹魏劉徽注,唐朝李淳風注,南宋楊輝著《詳解九章演算法》選用《九章算術》中80道典型的題作過詳解並分類,清李潢(?~1811年)所著《九章算術細草圖說》對《九章算術》進行了校訂、列算草、補插圖、加說明,尤其是圖文並茂之作。現代錢寶琮(1892~1974年)曾對包括《九章算術》在內的《算經十書》進行了校點,用通俗語言、近代數學術語對《九章算術》及劉、李注文詳加註釋。80年代以來,今人白尚恕、郭書春、李繼閔等都有校注本出版。 《九章算術》是世界上最早系統敘述了分數運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演算法更是一項令人驚奇的創造;「方程」章還在世界數學史上首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演算法則。在代數方面,《九章算術》在世界數學史上最早提出負數概念及正負數加減法法則;現在中學講授的線性方程組的解法和《九章算術》介紹的方法大體相同。注重實際應用是《九章算術》的一個顯著特點。該書的一些知識還傳播至印度和阿拉伯,甚至經過這些地區遠至歐洲。 《九章算術》是幾代人共同勞動的結晶,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後世的數學家,大都是從《九章算術》開始學習和研究數學知識的。唐宋兩代都由國家明令規定為教科書。1084年由當時的北宋朝廷進行刊刻,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印刷本數學書。可以說,《九章算術》是中國為數學發展做出的又一傑出貢獻
6. 九章算術 誰寫的
九章算術》 是流傳到現在 中國 古代最早的一部 數學 著作,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其作者已不可考。一般認為它是經多人增補修訂而成。
根據研究, 西漢 的張蒼、耿壽昌曾經做過增補。最後成書最遲在 東漢 前期,但是其基本內容在 東漢 後期已經基本定型。九章算術將書中的所有數學問題分為九大類,就是「九章」。
1984年 ,在 湖北 出土了《算數書》書簡。據考證,它比《九章算術》要早一個半世紀以上,書中有些內容和《九章算術》非常相似,一些內容的文句也基本相同。有人推測兩書具有某些繼承關系,但也有不同的看法認為《九章算術》沒有直接受到《算數書》影響。
《九章算術》共收有246個數學問題,分為九大類,在一個或幾個問題之後,列出這個問題的解法。
方田:主要是田畝面積的計算和分數的計算,是世界上最早對分數進行系統敘述的著作。
粟米:組好事糧食交易的計算方法,其中涉及許多比例問題。
衰(讀作「翠」)分:主要內容為分配比例的演算法。
少廣:主要講開平方和開立方的方法。
商功:主要是土石方和用工量等工程數學問題,以體積的計算為主。
均輸:計算稅收等更加復雜的比例問題。
盈不足:雙設法的問題。
方程:主要是聯立一次方程組的解法和正負數的加減法,在世界數學史上是第一次出現。
勾股: 勾股定理 的應用。
《九章算術》總結了自 周朝 以來的中國古代數學,它既包含了以前已經解決了的數學問題,又有 漢朝 時新發現的數學成就。一般認為,它在數學史 上,標志著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形成,是中國古代數學體系的初期代表作。
在九章算術中有許多數學問題都是世界上記載最早的。例如,關於比例演算法的問題,它和後來在 16世紀 西歐 出現的三分律的演算法一樣。關於雙設法的問題,在阿拉伯曾稱為契丹演算法, 13世紀 以後的 歐洲 數學著作中也有如此稱呼的,這也是中國古代數學知識向西方傳播的一個證據。
《九章算術》對中國古代的數學發展有很大影響,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了 清朝 中葉。《九章算術》的敘述方式以歸納為主,先給出若干例題,在給出解法,不同於西方以演繹為主的敘述方式,中國後來的數學著作也都是採用敘述方式為主。歷代數學家有不少人曾經注釋過這本書,其中以劉徽和李淳風的注釋最有名。
《九章算術》還流傳到了 日本 和 朝鮮 ,對他們古代的數學發展也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7. 《九章算術》是誰寫的
《九章算術》最初是由誰、在什麼時候開始編纂的,現在已經難以確考了。據數學史家們研究,這部著作是我國秦漢時期的數學家們歷時一,二百年之久的智慧結晶,匯集了當時數學研究的主要成就,至遲在公元一世紀時形成了流傳至今的定本。在此後一千多年間,《九章算術》一直是我國的數學教科書。它還影響到國外,朝鮮和日本也都曾把它當作教科書。書中不少題目,後來還出現於印度的數學著作中,並且傳到了中世紀的歐洲。我國古代數學家劉徽(魏晉時人,生卒年不詳)曾為該書作注。
8. 大約在四百年前,明朝數學家吳敬寫了一本名為《九章演算法類比大全》的書。這本書有一首詩
大約在四百年前,明朝數學家吳敬寫了一本名為《九章演算法類比大全》的書。這本數學書中有這樣一首詩:
遠望巍巍塔七層,
紅光點點倍加增。
共問三百八十一,
請問塔尖幾盞燈?
這個是答案:設第一層又x個燈,第二層就又2x,第三層4x……第七層就又64x個
所以(1+2+4+8+16+32+64)x=381 所以x=3
9. 詳解九章演算法的作者簡介
1261年,中國宋朝的楊輝著《詳解九章演算法》
楊輝,中國南宋時期傑出的數學家和數學教育家。在13世紀中葉活動於蘇杭一帶,其著作甚多。
他著名的數學書共五種二十一卷。著有《詳解九章演算法》十二卷(1261年)、《日用演算法》二卷(1262年)、《乘除通變本末》三卷(1274年)、《田畝比類乘除演算法》二卷(1275年)、《續古摘奇演算法》二卷(1275年)。 楊輝的數學研究與教育工作的重點是在計算技術方面,他對籌算乘除捷演算法進行總結和發展,有的還編成了歌決,如九歸口決。
他在《續古摘奇演算法》中介紹了各種形式的縱橫圖及有關的構造方法,同時垛積術是楊輝繼沈括隙積術後,關於高階等差級數的研究。楊輝在纂類中,將《九章算術》246個題目按解題方法由淺入深的順序,重新分為乘除、分率、合率、互換、二衰分,勾股等九類。
他非常重視數學教育的普及和發展,在《演算法通變本末》中,楊輝為初學者制訂的習算綱目是中國數學教育史上的重要文獻。
楊輝的數學著作甚多,他編著的數學書共五種二十一卷,在他的著作中收錄了不少現已失傳的古代數學著作中的算題和演算法.
楊輝的數學研究與教育工作的重點是在計算技術方面.
揚輝對籌算乘除捷演算法進行了總結和發展,創「縱橫圖」之名.繼沈括「隙積術」之後,關於高階等差級數的研究創「垛積術」.又將《九章算術》246個題目按解題方法由淺入深的順序,重新分為九類.
10. 九章算術的作者是誰
《九章算術》是一本綜合性的數學專著,作者不詳。很可能是在成書前一段歷史時期內通過多人之手逐次整理、修改、補充而成的集體創作結晶。
但歷史上有很多人對《九章算術》進行校正和注釋,主要有:西漢張蒼增訂、刪補,三國時曹魏劉徽注,唐李淳風注,南宋楊輝著《詳解九章演算法》選用《九章算術》中80道典型的題作過詳解並分類,清李潢(?~1811年)所著《九章算術細草圖說》對《九章算術》進行了校訂、列算草、補插圖、加說明,尤其是圖文並茂之作。現代錢寶琮(1892~1974年)曾對包括《九章算術》在內的《算經十書》進行了校點,用通俗語言、近代數學術語對《九章算術》及劉、李注文詳加註釋。80年代以來,今人白尚恕、郭書春、李繼閔等都有校注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