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演算法流程圖怎麼畫
演算法流程圖繪制方法:
1、根據具體的步驟先畫出流程圖的形狀,然後在裡面填上事情的發展順序;
2、在紙上的畫法是一樣的,先根據事情的發展順序畫出具體的圖案,然後在裡面填上事情的發展順序;
3、在電腦上操作比較簡單,數據也比較清晰,在紙上畫電腦的流程圖的時候先將具體的數據分析清楚之後在按照步驟畫出來。
流程在畫的時候非常的考驗人的數字總結能力,需要有清晰的邏輯將事物的發展過程敘述清楚,再將整個事件總結成幾個主要的過程,根據過程的條數在電腦上面畫出具體的發展流程。
一般在電腦上的流程圖畫起來比較方便,因為在電腦上操作的時候一些數據可以直接從上面計算。先總結出開始和結尾的具體過程,總結好之後在電腦上面畫出具體的流程圖圖標,將事情的發展經過填到圖標裡面,流程圖在做的時候還要有很好的思維發散能力,根據具體發生的某一件事,做出事情的原因,經過,預測的結果。
手繪流程圖過程和電腦上一樣,都是需要思考過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將發展過程畫在紙上就可以,畫的時候注意事情的發展順序不要出現錯誤。
(1)演算法流程圖中擴展閱讀:
演算法流程圖的基本結構:
1、順序結構
順序結構是最簡單的一種基本結構。
2、選擇結構
根據給定的條件p是否成立而選擇執行A和B。p條件可以是「x>0」或「x>y」等。注意,無論p條件是否成立,只能執行A或B之一,不可能既執行A又執行B。無論走哪一條路徑,在執行完A或B之後將脫離選擇結構。A或B兩個框中可以有一個是空的,即不執行任何操作。
3、循環結構
又稱重復結構,即反復執行某一部分的操作。有兩類循環結構:
當型(While):當給定的條件p成立時,執行A框操作,然後再判斷p條件是否成立。如果仍然成立,再執行A框,如此反復直到p條件不成立為止。此時不執行A框而脫離循環結構。
直到型(Until):先執行A框,然後判斷給定的p條件是否成立。如果p條件不成立,則再執行A,然後再對p條件作判斷。如此反復直到給定的p條件成立為止。此時脫離本循環結構。
⑵ 在演算法中,流程圖有三大基本結構,以下哪個不在其中()A.順序結構B.選擇結構C.判斷結構D.循環結
演算法流程圖的三種基本結構是順序結構、選擇(條件)結構和循環結構,
∴不在其中的是判斷結構.
故選:C.
⑶ 右圖所示的演算法流程圖中,輸出的S表達式為( ) A. B. C. D
D
解:i=1,滿足條件i<100,執行循環體,S=1
i=2,滿足條件i<100,執行循環體,S=1+2
i=3,滿足條件i<100,執行循環體,S=1+2+3
依此類推i=99,滿足條件i<100,執行循環體,S=1+2+…+99
i=100,不滿足條件i<100,退出循環體輸出S=
,選D
⑷ 演算法流程圖中是不是必需有判斷框
不是,一句輸出語句也是完整的程序,判斷框是在有需要用判斷語句時才需要用
⑸ 如圖所示的演算法流程圖中,第3個輸出的數是______.
試題答案:
由題意知:第一次輸出的A=1,接下來,則A=2×1+1=3,N=2不滿足條件N>5,
然後第二次輸出的A=3,則A=2×3+1=7,N=3不滿足條件N>5,
然後第三次輸出的A=7,
故答案為:7.
⑹ 如圖所示的演算法流程圖中,若輸入a=4,b=48,則最後輸出的a的值是
開始
輸入a,b
t=a
a=b
b=t
輸出a,b
結束
a=48
⑺ 在如圖所示的演算法流程圖中,輸出S的值為______
通過第一次循環得到s=3,i=4 通過第二次循環得到s=7,i=5 通過第三次循環得到s=12,i=6 通過第四次循環得到s=18,i=7 通過第五次循環得到s=25,i=8 通過第六次循環得到s=33,i=9 通過第七次循環得到s=42,i=10 通過第8次循環得到s=52,i=11此時滿足判斷框中的條件,執行輸出 故答案為52 |
⑻ c語言演算法流程圖中的N和Y是什麼意思
No和Yes的縮寫。
一般用在 if 語句的兩個分支,
一個分支用 N 標識,表示條件不成立執行這個分支;
另一個分支用 Y 標識,表示條件成立執行這個分支。
⑼ 如圖所示的演算法流程圖中,若輸入的x值為-1,則輸出的y值是()A.18B.12C.8D.
該程序按以下步驟運行
①輸入的x傎為-1,第1次判斷得出x<0,故用x+2代替x;
②x=-1+2=1,此時x≥0成立,故結束循環體;
③計算y=2x=2,並輸出y的值.
故輸出的y值為2
故選: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