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中秋節是法定假日嗎
中秋節是法定假日。截止到2021年10月份,2021年的中秋節是9月10日這一天,根據國家的規定,中秋節放假三天,放假的時間是從9月10日到9月12日這三天。
現如今的中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不同的民族,其中秋節的習俗不一樣。並且,很多的民族都有過中秋節的傳統。以蒙古族來說,他們所在的一帶是草原,經常和牛、羊、馬等牲畜打交道,也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性格比較豪邁,因此,在中秋節的這一天晚上,蒙古族有馳媽逐月的習俗,朝著月亮升降的方向,一路向西。而漢族,很多的習俗很多人都值得,如祭月,賞月、吃月餅,玩燈、猜字謎等。其中,吃月餅很多人都喜歡吃,月餅是個季節性的食物,只有在中秋節那一段時間才有,雖然高糖、高熱量,但是偶爾吃吃味道還是挺不錯的。
在過中秋節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當地的習俗,選擇合適的習俗活動,如果可以的話,建議和家人在一起過這個傳統節日。
【相關法律】2007年國務院頒布《職工帶薪年休假條例》(國務院令第514號),明確規定,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民辦非企業單位、有僱工的個體工商戶等單位的職工連續工作1年以上的,享受帶薪年休假。職工累計工作已滿1年不滿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滿10年不滿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滿20年的,年休假15天。國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計入年休假的假期。2008年《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和《企業職工帶薪年休假實施辦法》公布實施。至此,全面建立起適用於各類用人單位的帶薪年休假制度。帶薪年休假制度的實行,是職工得到更好的休息,這有利於勞動者的身體健康,也有利於勞動者在經過充分的休息後以更充沛的精力投入生產和工作。
② 中秋節是國家法定假日嗎
中秋節是國家法定假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農歷8月15日中國重要傳統節日之一。 8月15日在秋季的正中,故稱中秋,亦稱仲秋。
秋分總是在8月15日的前後,這時天空格外凈。古詩雲:「八月十五月光明」。因此,在歷史的變遷中,人們祀月和賞月的活動就逐漸固定在8月15的中秋節。在秦漢以前的禮儀中,就已經有了秋分祀月的規定。在秋分這天的夜晚,天子要到國都西郊的月壇去祭月。
風俗
中秋之夜,旅居異鄉的人們仰望玉盤般的皎潔的明月,情不自禁地想到家人。他們藉助明月,以寄託自己對故鄉和家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人們又把中秋節叫做「團圓節」。在中秋節的那天,吃月餅的風俗最為盛行。當人們吃著圓圓的月餅時,也殷切希望家人永久團圓。
人民對這一節日編出了許多神話故事,如《嫦娥奔月》、《吳剛伐桂》、《玉兔搗葯》等。
③ 中秋節法定假日是幾天
中秋是法定節假日,自2008年起中秋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2021年中秋節放假調休時間為9月19日至21日,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於2021年部分節假日安排的通知》:經國務院批准,現將2021年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和國慶節放假調休日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一、元旦:2021年1月1日至3日放假,共3天。
二、春節:2月11日至17日放假調休,共7天。2月7日(星期日)、2月20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節:4月3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3天。
四、勞動節:5月1日至5日放假調休,共5天。4月25日(星期日)、5月8日(星期六)上班。
五、端午節:6月12日至14日放假,共3天。
六、中秋節:9月19日至21日放假調休,共3天。9月18日(星期六)上班。
七、國慶節:10月1日至7日放假調休,共7天。9月26日(星期日)、10月9日(星期六)上班。
節假日期間,各地區、各部門要妥善安排好值班和安全、保衛等工作,遇有重大突發事件,要按規定及時報告並妥善處置,確保人民群眾祥和平安度過節日假期。
④ 國家法定中秋節放幾天假
國家規定中秋節放1天假,法定節假日的休假安排,為居民出行、購物和休閑提供了時間上的便利,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一、法定節假日
法定節假日,一般是指根據各國、各民族的風俗習慣或紀念要求,由國家法律統一規定的用以進行慶祝及度假的休息時間。法定節假日制度是國家政治、經濟、文化制度的重要反映,涉及經濟社會的多個方面,涉及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法定節假日的休假安排,為居民出行、購物和休閑提供了時間上的便利,為拉動內需、促進經濟增長做出了積極貢獻。 2019年8月2日,人社部發布《我國法定年節假日等休假相關標准》明確,休息日、法定年節假日、年休假、探親假、婚喪假五類休假標准。其中,現行法定年節假日標准為11天。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是新年放假1天;春節放假3天;清明節放假1天;勞動節放假1天;端午節放假1天;中秋節放假1天;國慶節放假3天。探親假未婚職工每年1次,假期20天;已婚職工每4年1次,假期20天 。
二、國家法定假日的特徵
時間上分布更均勻,調整前的節假日,由於集中出遊,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許多人不僅不能得到很好的休息,反而增添了不少疲憊。從長遠看,不利於社會和經濟的正常平穩運行,也不利於旅遊業持續發展。調整後的國家法定節假日,將3個黃金周變成了兩個黃金周和5個3天的小長假,使集中的出遊人群得到分流,有效淡化了旅遊旺季和淡季之間的界限,對部分景區、時段供需矛盾起到了很好的緩解作用。
法定節假日調整後充分體現了科學性、統籌性的特點。對旅遊和社會經濟的真實拉動效應,以及新的節假日方案對於旅遊及社會經濟的綜合影響等,進行了深入的數理分析,形成科學決策的數理依據。
⑤ 中秋節放三天 只有中秋當天演算法定節假日嗎 還是三天都演算法定節假日
從9月13日到15日,9月13日(星期六)為公休日9月14日(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為法定節假日9月14日(星期日)公休日調至9月15日(星期一)
中秋節,又稱祭月節、月光誕、月夕、秋節、仲秋節、拜月節、月娘節、月亮節、團圓節等,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中秋節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時代秋夕祭月演變而來。中秋節自古便有祭月、賞月、吃月餅、玩花燈、賞桂花、飲桂花酒等民俗,流傳至今,經久不息。
中秋節起源於上古時代,普及於漢代,定型於唐朝初年,盛行於宋朝以後。中秋節是秋季時令習俗的綜合,其所包含的節俗因素,大都有古老的淵源。中秋節以月之圓兆人之團圓,為寄託思念故鄉,思念親人之情,祈盼豐收、幸福,成為豐富多彩、彌足珍貴的文化遺產。
最初「祭月節」的節期是在干支歷二十四節氣「秋分」這天,後來才調至夏歷八月十五日。中秋節與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
受中華文化的影響,中秋節也是東亞和東南亞一些國家尤其是當地的華人華僑的傳統節日。2006年5月20日。
⑥ 國家法定節假日有哪些
國家法定節假日一共有11個,分別是元旦;春節;清明節;勞動節;端午節;中秋節;國慶節。
國家法定假日指的是國家規定放假的日子。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全體公民放假的節日:
(一)新年,放假1天(1月1日);
(二)春節,放假3天(農歷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節,放假1天(農歷清明當日);
(四)勞動節,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節,放假1天(農歷端午當日);
(六)中秋節,放假1天(農歷中秋當日);
(七)國慶節,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第三條,部分公民放假的節日及紀念日:
(一)婦女節(3月8日),婦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節(5月4日),14周歲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兒童節(6月1日),不滿14周歲的少年兒童放假1天;
(四)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紀念日(8月1日),現役軍人放假半天。
還有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節假日,可以按照當地習俗進行安排。
按照法律規定,這些法定節假日都是帶薪放假,即是正常發放工資。如果在法定節假日期間安排員工加班,應當按照不低於員工本人日或小時工資的300%支付加班工資,日工資按平均每月計薪天數21.75天折算,小時工資在日工資基礎上除以8小時。比如說員工A平時的日薪是100元,如果他在法定節假日期間加班的話,公司要向他支付300元的薪資。
法定節假日支付加班費是對加班人員的尊重,也是遵紀守法。如果你遇到公司不給加班費,或者是調休處理的話,是可以向當地勞動局申請仲裁,要求公司補回加班費的。
⑦ 中秋法定節假日是幾天
法律分析:中秋節法定假期是1天。根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第二條中規定:元旦,放假1天;春節,放假3天;清明節,放假1天;勞動節,放假1天;端午節,放假1天;中秋節,放假1天;國慶節,放假3天。
法律依據:《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第二條 元旦,放假1天;春節,放假3天;清明節,放假1天;勞動節,放假1天;端午節,放假1天;中秋節,放假1天;國慶節,放假3天。
⑧ 請問中秋節是法定節假日嗎
從2008年起中秋節被國務院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中秋節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國務院辦公廳正式公布了2015年部分節假日的放假安排。中秋節僅當天放假,和前一天的周六形成正常周末,往年通過調休而得來的3天小長假被取消。2015年中秋節放假時間為9月26日中秋節(星期六,法定節假日)、9月27日(星期天)。共2天。
⑨ 中秋節是法定假日嗎
法律分析:不是。法定節假日為元旦、春節、國際勞動節、國慶節及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第四十條 用人單位在下列節日期間應當依法安排勞動者休假:(一)元旦;(二)春節;(三)國際勞動節;(四)國慶節;(五)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休假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