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筏板基礎鋼筋彎鉤的錨固長度是怎樣計算的.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的規定:
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1/f2)×d。(f1為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 f2為混凝土的抗拉設計強度; a為鋼筋外形系數,光面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鋼筋的公稱直徑)
當鋼筋為HRB335級和HRB400級其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錨固長度從支座邊緣算起,柱的保護層中那幾公分梁特筋算入錨固長度。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份。
(1)筏板鋼筋計演算法擴展閱讀
在混凝土構件內沿長方向布置的鋼筋,多為受力鋼筋,主要在構件中承受拉力或壓力。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按結構計算,承受拉力或壓力的鋼筋,是所配置鋼筋中的主要部分,如縱筋,又叫縱向鋼筋。縱筋是混凝土構件中最主要受力的鋼筋,在混凝土構件內沿長方向布置的鋼筋,多為受力鋼筋,主要在構件中承受拉力或壓力。
如柱子的豎向鋼筋。梁的沿梁長度方向的鋼筋、板的短方向鋼筋、樁的豎向鋼筋。牆一般用豎向鋼筋和水平鋼筋來表示。
『貳』 筏板基礎鋼筋彎鉤的錨固長度是怎樣計算的
90度彎鉤的計算:鋼筋的直徑為d,彎曲直徑為D。按照外皮計算鋼筋的長度:L1=300+100。
按照中軸線計算鋼筋的長度:L2=AB水平段長度+BC段弧長+CD段豎直長度=300-D/2-d+0.01745*(D/2+d/2)*90+100-D/2-d=300+100-1.75d,彎曲調整值=L1-L2=1.75d。
具體規定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規定,混凝土結構構件應合理地選擇尺寸,配置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壞先於彎曲破壞,混凝土的壓潰先於鋼筋的屈服,鋼筋的錨固粘結破壞先於構件破壞。
無柱帽柱上板帶的板底鋼筋,宜在距柱面為2倍縱筋錨固長度以外搭接鋼筋,端部宜有垂直於板面的彎鉤。
底部框架抗震牆房屋樑的主筋和腰筋,應按受拉鋼筋的要求錨固在柱內,且支座上部的縱向鋼筋在柱內的錨固長度,應符合鋼筋混凝土框支梁的有關要求。
『叄』 怎樣計算鋼筋工程量
鋼筋計算原理及計算方法:
鋼筋重量=鋼筋長度*根數*理論重量。
鋼筋長度=凈長+節點錨固+搭接+彎鉤(一級抗震)。
從結構施工上看只要看結構圖,就有鋼筋的具體數量了;從預算的角度,而鋼筋是一根一根地計算的,另外,我們還把混凝土的比重看成是2.4,把鋼筋混凝土的比重看成是2.5,這也可以非常大概的了解在一般情況下鋼筋混凝土的含鋼量。
拓展資料:
1、鋼筋工程,應區別現澆、預制構件、不同鋼種和規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重量,以噸計算。
2、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塔接長度的,按規定塔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定塔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另計算塔接長度。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3、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的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
(1)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 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4)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硅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0. 35m計算。
『肆』 伐板鋼筋工程量的演算法,算不算它的搭接長度
算。
鋼筋搭接是指兩根鋼筋相互有一定的重疊長度,用扎絲綁扎的連接方法,適用於較小直徑的鋼筋連接。一般用於混凝土內的加強筋網,經緯均勻排列,不用焊接,只須鐵絲固定。
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直徑d>28mm時候,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2010版新《混規》對這兩個數據作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舊規范定的是:28mm和32mm)
『伍』 你認為筏板基礎鋼筋套管怎麼計算
鋼筋重量=鋼筋長度*根數*理論重量。鋼筋長度=凈長,節點錨固、搭接、彎鉤(一級抗震)、柱、基礎層:筏板基礎〈=2000mm時,基礎插筋長度=基礎層層高-保護層、基礎彎折a 基礎縱筋外露長HN/3與上層縱筋搭接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筏板基礎〉2000mm時,基礎插筋長度=基礎層層高/2-保護層,基礎彎折a 基礎縱筋外露長度HN/3 與上層縱筋搭接的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地下室: 柱縱筋長度=地下室層高-本層凈高HN/3 首層樓層凈高HN/3 與首層縱筋搭接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首層:柱縱筋長度=首層層高-首層凈高HN/3 max(二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邊長尺寸(圓柱直徑))。與二層縱筋搭接的長度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中間層:柱縱筋長度=二層層高-max(二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max(三層層高HN/6,500,柱截面尺寸(圓柱直徑)) 與三層搭接LLE(如焊接時,搭接長度為0)。
『陸』 誰曉得:筏板一平方的鋼筋量怎樣算鋼筋是25間距是180,雙層雙向。
不要按每平米的量乘以平方數
鋼筋沿長度的布置根數應該是:
(布置長度/布置間距)(取整數位不四捨五入,8.9也依然取8)+1
你說得那筏板鋼筋量應該是:
(筏板長度/180+1)*(筏板寬度-兩端保護層厚度)=單層沿長度方向的鋼筋總長度 (一)
(筏板寬度/180+1)*(筏板長度-兩端保護層厚度)=單層沿寬度方向的鋼筋總長度 (二)
[(一)+(二)]*2=雙層雙向的鋼筋總長度 (三)
25的鋼筋理論重量是3.85kg/m,3.85*(三)就是你要的整個筏板的鋼筋量了
切記,不要算每平米的量,再用每平米的量乘以筏板面積!!!
『柒』 筏板基礎的鋼筋怎麼算 特別是錨固
你參看06G901中,關於筏板基礎的杠金牌不規則和構造詳圖。錨固都是一樣的,根據結構的類型,抗震等級,鋼筋型號計算。普通筏板基礎一般是C30,三級抗震,小高層的話一般用三級22跟20的鋼筋吧。。。。其實,預算只要你懂得了規則了,就好說了。再不行,你可以用廣聯達啊,省事,差別不會太大。
『捌』 伐板鋼筋搭接長度計算方法
筏板基礎的鋼筋搭接,規范容許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大於50%,在允許部位搭接,搭接長度為1.4Lab.間隔錯開。Lab是基本錨固長度,可根據鋼筋強度等級、混凝土強度等級去查表,見11G101-1第53頁表格,或16G101-1圖集。
『玖』 筏板基礎配筋計算
一般來說這種筏板基礎的配筋釆用雙層雙向方式就行了,也就是說底筋為雙向16厘鋼筋,面層也一樣,鋼筋間距為20厘米,總量為:(12x81x2+16x61x2)x1.58/1000=6.16噸,另外還有雙層鋼筋之間的支撐凳筋,每米一個,用8厘鋼筋,總量要增加幾公斤吧。
『拾』 筏板陽角放射筋長度怎樣計算
筏板基礎陽角放射鋼筋長度用公式計算。
1、外側鋼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1.5LaE。
2、內側縱筋長度=頂層層高-max{本層樓層凈高Hn/6,500,柱截面長邊尺寸(圓柱直徑)}-梁高+錨固。
在施工時,往往不像「幾何作圖」那樣細致精密。例如,陽角放射筋有7根,盡管給出的長度是「分角線上的那一根」(最長的一根),但是一般的做法是「7根都做成同樣的長度」——擺放起來,頂多是靠邊的幾根鋼筋的錨固長度大一些罷了。
(10)筏板鋼筋計演算法擴展閱讀:
建築物採用何種基礎型式,與地基土類別及土層分布情況密切相關。工程設計中,常遇到這樣的地質情況,地下室底板下的岩土層為風化殘積土層、全風化岩層、強風化岩層或中風化軟岩層,因此,有可能採用天然地基。
高層建築地下室通常作為地下停車庫,建築上不允許設置過多的內牆,因而限制了箱型基礎的使用;筏板基礎既能充分發揮地基承載力,調整不均勻沉降,又能滿足停車庫的空間使用要求,因而就成為較理想的基礎型式。
筏板基礎主要構造型式有平板式筏板基礎和梁板式筏板基礎,平板式筏板基礎由於施工簡單,在高層建築中得到廣泛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