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在命令行運行java程序時加上程序的參數。
例子如下: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ystem.out.println("temp=" + args[0]);
}
}
源代碼截圖:
解釋一下: String[ ] args
該參數,是一個字元串數組,用來接收從命令行輸入的參數
1. 參數之間用空格隔開
2. java解釋器會自動處理,把用空格隔開的每一個參數通過args數組傳遞給買呢()方法。
3. 參數的下標從0開始,args[0]表示第一個參數,例如java HelloWorld 10 20 30
4.可以有多個空格,多個空格會被忽略。
(1)參數傳遞編譯方法擴展閱讀:
Java是一門面向對象編程語言,不僅吸收了C++語言的各種優點,還摒棄了C++里難以理解的多繼承、指針等概念,因此Java語言具有功能強大和簡單易用兩個特徵。Java語言作為靜態面向對象編程語言的代表,極好地實現了面向對象理論,允許程序員以優雅的思維方式進行復雜的編程 。
Java具有簡單性、面向對象、分布式、健壯性、安全性、平台獨立與可移植性、多線程、動態性等特點。Java可以編寫桌面應用程序、Web應用程序、分布式系統和嵌入式系統應用程序等 。
⑵ 參數傳遞的幾種方式 編譯原理
由於web系統採用http協議在瀏覽器和伺服器之間傳輸數據,而http協議是一種無狀態的協議,如何在不同頁面之間傳遞數據,可以有一下幾種方式
方式一:表單方式傳遞
表單傳遞參數是一種最簡單,也是最基本的參數傳遞方式。注意:表單元素隱藏按鈕的使用
方式二:帶參數的url方式傳遞
帶參數的url寫法: url?參數名1=值1&參數名2=值2。
方式三:請求request對象
可以將數據綁定到request對象上,通過request對象getAttribute和setAttribute方法讀寫
方式四:用戶會話session對象
可以將數據綁定到session對象上,通過session對象getAttribute和setAttribute方法讀寫
方式五:application對象
可以將數據綁定到application對象上,通過application對象getAttibute方法和setAttribute方法讀寫
方式六:cookie對象
可以將數據寫到到客戶端瀏覽器cookie文件中。
其中方式一,方式二隻能實現字元串參數的傳遞,方式三,四,五,六可以實現對象的傳遞(方式六需要對象序列化後進行存儲)
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數據傳遞只能請求頁面獲取數據,而方式四,五,六可以在多個不同頁面獲取數據對象
方式四和六保存的數據對象都是和某個用戶相關的信息,不同的是方式四將數據保存到伺服器內存中,方式六將數據保存到客戶端內存中。
方式五保存的數據對象都是和所有用戶相關的信息,數據也是保存到伺服器內存中。
⑶ 如何在configure時,將編譯參數傳入,改變默認的編譯器gcc成arm
按照INSTALL中的介紹,也是常用的方法,在configure的時候,加上–host=arm-linux,結果沒有實現我們要的效果,沒有將編譯器從默認的gcc改成arm-linux-gcc,編譯器還是用的默認的gcc:[[email protected]]$CFLAGS=-O2./configure–host=arm-linuxloadingcache./config.cache………………..checkingforgcc…(cached)(gcc-O2)works…(gcc-O2)isacross-compiler…no………………..後來經過多次嘗試,最後受默認的CFLAGS=-O2./configure進行配置所啟發,想到,是否可以將CC參數傳入到configure中,結果證實,如果沒有自己的cache-file,即時加了對的CC參數,也還是無法傳入:[[email protected]]$CFLAGS=-O2CC=arm-linux-gcc./configure–host=arm-linuxloadingcache./config.cache………………..checkingforgcc…(cached)(gcc-O2)works…(gcc-O2)isacross-compiler……(cached)yes………………..而且,如果CC參數放在configure後面:./configureCC=arm-linux-gcc則不能識別:[[email protected]]$CFLAGS=-O2./configureCC=arm-linux-gccconfigure:warning:CC=arm-linux-gcc:invalidhosttype………………..參數傳遞必須像CFLAGS=-O2./configure一樣,將參數設置放在configure的前面:CC=arm-linux-gcc./configure才能識別的。必須要自己制定自己的cache-file然後用./configure進行新配置,加上CC參數,才會即時生效,編譯器才可以變成我們要的arm-linux-gcc:[[email protected]]$CC=arm-linux-gcc./configure–cache-file=cache_file_0–prefix=/usr/crifan/lrzsz………………..checkingforgcc…arm-linux-(arm-linux-gcc)works…(arm-linux-gcc)isacross-compiler……yes………………..否則,就無法將我們的CC參數傳入了:[[email protected]]$CC=arm-linux-gcc./configure–prefix=/usr/crifan/lrzsz………………..checkingforgcc…(cached)(gcc)works…(gcc)isacross-compiler……(cached)yes………………..[[email protected]]$CFLAGS=-O2CC=arm-linux-gcc./configure–cache-file=cache_file_0loadingcachecache_file_0………………..checkingforgcc…arm-linux-(arm-linux-gcc-O2)works…(arm-linux-gcc-O2)isacross-compiler……yes最好此處在加上–prefix=/usr/crifan/lrzsz,表示具體安裝到哪裡[[email protected]]$CFLAGS=-O2CC=arm-linux-gcc./configure–cache-file=cache_file_0–prefix=/usr/crifan/lrzszloadingcachecache_file_0………………..checkingforgcc…arm-linux-(arm-linux-gcc-O2)works…(arm-linux-gcc-O2)isacross-compiler……yes………………..其中,/usr/crifan/lrzsz是已經建立好的,已經存在的文件夾,上面這樣表示編譯後,將生成的可執行文件安裝拷貝到那個目錄.
⑷ 如何用c語言編一個函數 實現字元串作參數傳遞,給個編譯過的程序
st 傳入子程序, st2 從子程序送回.
---------------------------
#include <stdio.h>
void show_st( char *st, char *st2){
printf("%s\n", st);
strcpy(st2,"new string !!");
}
void main()
{
char st[32]="This is string !";
char new_st[32];
show_st( &st[0], &new_st[0]);
printf("new string is: %s\n", new_st);
exit(0);
}
⑸ c語言中,帶參數的主函數,如何傳遞參數
/*argc 表示參數個數(包括命令本身),
argv[0]就是程序命令本身,
argv[1]就是第一個參數
....*/
void main(int argc,char* argv)
{
...............
}
在命令行窗口運行:
d:\>test.exe "abc def" "world"
argv[0]就是test.exe
argv[1]就是abc def
argv[2]就是world
如果沒有空格的參數可以不用加引號
⑹ ASP 編程中參數傳遞有幾種方法
(1)、<form
action=do.asp
method=post>
<input
name=var1>
<input
type=submit>
</form>
在
do.asp
中用
request.form("var1")
取參數的值;
(2)、在
<form></form>
中
action=do.asp?var=參數值,或
<a
href=do.asp=do.asp?var=參數值></a>
然後在
do.asp
中用
request.querystring("var")
取參數的值(這是一種明文傳遞方式);
(3)、使用
Cookies。設置
<%response.cookies("var")="參數值"%>,取值
<%=request.cookies("var")%>;
(4)、用
session
變數傳遞參數。設置<%Session("var")="參數值"%>,取值
<%=Session("var")%>
(注意:一旦使用了<%
%>
的
ASP「標志」符號,該語句就必須保存在
ASP
文件中。)
⑺ 函數的參數傳遞有三種方式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傳值調用
void chuan(int a,int b)
{
int t=a;
a=b;
b=t;
cout<<"傳值調用函數里交換完後a,b值:";
cout<<a<<" "<<b<<endl;
}
//指針傳遞
void zhen(int *a,int *b)
{
int t=*a;
*a=*b;
*b=t;
cout<<"指針傳遞函數里交換完後a,b值:";
cout<<*a<<" "<<*b<<endl;
}
//引用調用
void yinyong(int &a,int &b)
{
int t=a;
a=b;
b=t;
cout<<"引用調用函數里交換完後a,b值:";
cout<<a<<" "<<b<<endl;
}
int main()
{
int x=2,y=4;
cout<<"傳值調用前:x=2,y=4"<<endl;
chuan(x,y);
cout<<"傳值調用後:x="<<x<<",y="<<y<<endl<<endl;
x=2,y=4;
cout<<"指針傳遞前:x=2,y=4"<<endl;
zhen(&x,&y);
cout<<"指針傳遞後:x="<<x<<",y="<<y<<endl<<endl;
x=2,y=4;
cout<<"引用調用前:x=2,y=4"<<endl;
yinyong(x,y);
cout<<"引用調用後:x="<<x<<",y="<<y<<endl<<endl;
return 0;
}
寫的有點多 運行完就 9 行
放在c++ 編譯器里 運行下看看 就知道了
交換函數裡面是肯定交換了,
而只有 指針傳遞和引用傳遞 才會對原來的變數值產生影響;
⑻ java中參數傳遞的具體步驟
有興趣的看看這個,交流一下思想
有一根27厘米的細木桿,在第3厘米、7厘米、11厘米、17厘米、23厘米
這五個位置上各有一隻螞蟻。木桿很細,不能同時通過一隻螞蟻。開始時,螞蟻的頭朝左還是朝右是任
意的,它們只會朝前走或調頭,但不會後退。當任意兩只螞蟻碰頭時,兩只螞蟻會同時調頭朝反方向走
。假設螞蟻們每秒鍾可以走一厘米的距離。編寫程序,求所有螞蟻都離開木桿的最小時間和最大時間。
class Student{
String name;
int id;
public Student(String name, int id) {
//super();
this.name = name;
this.id = id;
}
}
public class Send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int id=99;
System.out.println(id);
test1(id);
Student s=new Student("cyq",99);
test2(s);
System.out.println(s.id);
//System.out.println(s.name);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1(int id){
}
public static void test2(Student s){
s.id++;
}
}
這樣就很清楚了吧,這樣的注釋,加上去,非常清楚的就完成了.
⑼ 匯編源程序與C源程序是如何進行參數傳遞的
llo.out,編譯沒錯的話,就會在根目錄出現一個hello.out的文件,然後 /hello.out,就可以看到結果了.
具體參閱GCC的用法
一.gcc歷史
GCC最早是Richard Stallman在十幾年前編寫的針對於C的編譯器,意思即為GNU C Compiler,後來發展支持Ada,C++,Java,Objective C,Pascal,COBOL,以及支持邏輯編程的Mercury語言,後來其英文原名變為:GNU Compiler ollection([1]).除此之外,GCC對於各種硬體平台都提供了完善的支持。
一般的,GCC的編譯功能包括gcc(C的編譯器),g++(C++的編譯器),在編譯過程中,一共有四步工作。
1.預處理,生成i文件,C文件編譯為.i文件,C++文件編譯為.ii文件,它們都為源程序的預處理結果文件.以最簡單的Hello World程序為例:
*********************************
// test.c
#include "stdio.h"
#define MAX 9
int main()
{
int a;
a=MAX;
printf("Hello Worldn");
}
*********************************
用cpp test.c test.i 可得到預處理文件test.i,通過查看該文件,我們可以看到,我們引入的include文件已經被引入處理,define定義的部分已經被完全帶入。
2.預處理文件轉換成匯編語言,生成.s文件。這一步利用egcs來完成(在mingw標准包中沒有見到這個預編譯器,所以測試沒有成功,將繼續測試)
3.匯編變為目標文件,生成.o文件,利用as來完成。
4.連接目標文件,生成可執行程序,利用ld來完成.(後續繼續研究ld編譯過程。)
二.GCC參數祥解
-x language filename
設定文件使用的語言,這樣源程序的後綴名無效了,並對gcc後接的多個編譯文件都有效。這樣如 果存在.c和.cpp文件聯編會有問題,解決這個問題用到了下一個參數 -x none filename,在下面做介紹。因為在預處理過程中對於.c和.cpp文件的處理方式是不一樣的。可以使用的參數有:'c','objective- c','c-header','c++','cpp-output','assembler','assembler-with-cpp'.編譯的時候, 如果有這樣的一個用C語言寫的test.tmp的文件,用gcc編譯的時候就用gcc -x c test.tmp就可以讓gcc用編譯C語言的方式來編譯test.tmp.
-x none filename
關掉上一個選項,就是讓gcc根據文件名後綴,自動識別文件類型。如用下列方式編譯: gcc -x c test.tmp -x none test2.c 這樣可以自由地選擇編譯方式
-c
只激活預處理,編譯和匯編,也就是把程序做成obj文件。如gcc -c test.c 就會生成test.o文件,當然這樣還只是目標文件,需要經過ld連接器對所有的.o文件進行聯接才能生成可執行文件.
-S
只激活預處理和編譯,把文件編譯到匯編代碼。相當到對源程序做一個egcs操作,生成.s文件。可以查看生成的匯編文件結果。這個對於研究匯編語言的程序員來說是很有作用的。
-E
只激活預處理,這個將對文件進行預處理,將對所有引入的include文件和define定義的量進行代換,為我們開頭所說的gcc 編譯的第一步,即用cpp命令將程序語言文件進行預處理.但這一步不生成結果文件,如果你需要生成結果文件保存,那麼需要利用系統中的輸出重定向。
-o
定製目標名稱,預設的時候在unix和linux平台下gcc filename的結果是一個文件名為a.out的文件,windows下用mingw里帶的gcc編譯結果是a.exe。如果我們用gcc -o hello.exe test.c的話,將生成hello.exe可執行程序。這個並不一定只限於最後一步可執行程序的生成,如用上面所講的-S生成的匯編程序也可以用-o參 數生成,比如 gcc -o hello.asm -S test.c 這樣hello.asm就是test.c經過預處理和編譯之後的結果。
-pipe
使用管道來代替編譯中的臨時文件,因為編譯的整個過程有幾個不同的步驟,每一個步驟都是以前一個步驟的輸出為輸入的,這樣就涉 及到數據傳遞的問題,在沒有-pipe參數的情況下,是用臨時文件的形式來進行傳遞的,在有該情況的時候就利用管道來傳遞中間數據。當然,在某些系統中, 匯編不能讀取管道數據,這樣這個參數就不能正常工作了。
-ansi
關閉gnu c與ansi c不兼容的特性,激活ansi c的專有特性,在此情況下,處理器會定義一個__STRICT_ANSI__的宏,在有些頭文件中會關注該宏是否被申明過,以避免某些函數的引入。此項可參照ansi c與gnu c的差別得到更多理解。
-fno-asm
此選項為ansi選項功能的一部分,禁止將asm,inline,typeof用作關鍵字。
-fno-strict-prototype
這個選項只對g++有作用。這個參數讓編譯器將所有沒有參數的函數都認為是沒有顯式參數的個數和類型的函數,而不是沒有參數。而對於gcc來說,會將沒有帶參數的函數認成沒有顯式說明的類型。
-fthis-is-variable
這個參數僅對C++程序有效,可以讓this做一般變數使用,允許對this賦值.
-fcond-mismatch
允許條件表達式的第二和第三參數類型不匹配.表達式的值為void型.
-funsigned-char
-fno-signed-char
-fsigned-char
-fno-unsigned-char
這四個是對char在編譯時進行的設置,它們分別決定將char設為unsigned char或signed char.
-include filename
加入頭文件的位置,以使程序中順利使用#include ,這樣就可以在編譯的時候這樣編譯:gcc test.c
-include ./include/test.h,進行聯編。
-imacros filename
將filename中的宏擴展到gcc的輸入文件里,宏定義本身不會出現在輸入文件中。意即在編譯某個文件test.c的時候,它裡面申明的宏如果在沒有用到該參數的時候,生成目標文件之後就會被丟棄掉,而在用了這個參數之後,這些宏將被保留用於之後文件的編譯。
-Dmacro
相當於#define macro,宏的內容為字元串'1'。如在編譯的時候使用gcc -o test.exe test.c -DDEBUG就相當於在test.c裡面定義了DEBUG宏,值為字串'1'。可用如下程序測試可知:
**********************************
//test.c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n");
#ifdef DEBUG
printf("hellon");
#endif
}
**********************************
如用gcc -o test.exe test.c編譯,剛運行結果為:
Hello World
如用gcc -o test.exe test.c -DDEBUG編譯,則運行結果為:
Hello World
hello
因此可以在下一種編譯方法中相當於在test.c裡面定義了DEBUG宏。
-Dmacro=define
作用同上,但設定宏的值為define.
-Umacro
相當於給程序中定義的宏作了一次undefine.即:#undef macro
-undef
取消了對任何非標准友的定義
-Idir
在#include 的時候,先在用這個參數指定的位置找頭文件,如果沒有找到,則到預設的目錄找頭文件
-I-
取消-Idir的作用,表明以後編譯的程序將不在-Idir指定的目錄里尋找頭文件。
-idirafter dir
在-I的目錄裡面查找失敗之後,再在這個目錄裡面查找頭文件,這樣的參數為設置頭文件查找的優先順序問題比較有幫助。
-iprefix prefix
-iwithprefix dir
這兩個參數一起用,在-I目錄尋找失敗的時候,到prefix的dir下查找頭文件。
-nostdinc
編譯器不再系統預設的頭文件目錄裡面找頭文件。這樣就可以精確地確定頭文件的來源,應該比較慎用,在對編譯器不是很了解的情況下容易造成編譯失敗.
-nostdinc C++
不在g++的標准路徑中找頭文件,但在其他的路徑中繼續找。在創lib的時候用。
-C
為了有效的分析程序,有預處理的時候不刪除注釋信息,與-E一起使用,有利用分析程序的過程。
-M
生成文件的關聯的信息,這樣就可以知道源代碼文件裡面關聯了哪些它所依賴的頭文件。
-MM
同上,但忽略由#include 造成的依賴關系
-MD
跟-M相當,但是輸出導入到.d文件中,如gcc -MD test.c,剛輸出的依賴關系存放在test.d文件里。
-MMD
跟-MM相同,但是輸出到.d文件中,如gcc -MMD test.c,剛輸出的依賴關系存放在test.d文件里。忽略#include 的關系
-Wa,option
這個參數將option傳給匯編程序,如果option中有逗號,則會把option分成多項,傳給匯編程序。
-Wl,option
這個參數將option傳給連接程序,如果option中有逗號,則會把option分成多項,傳給連接程序。
-llibrary
用於制定編譯的時候使用的庫,如 gcc -lgtk tset.c則程序使用gtk庫進行編譯,不過需要注意的是gcc庫一般都是以libname.a來命名庫文件,在用-l參數來加入庫文件的時候,直接用-lname來引入,而前面的lib被省掉。這一點需要注意。
-Ldir
編譯的時候設定庫文件查找的路徑,不然的話,編譯器只在標准庫路徑裡面找庫。
-00
-01
-02
-03
編譯器的優化選項,-00表示沒有優化,-01為預設值,-03為最高。
-g
在編譯的時候,產生調試信息
-gstabs
以stabs格式聲稱調試信息,但不包括gdb的調試信息。
-gstabs+
以stabs格式聲稱調試信息,包括gdb的調試信息。
-ggdb
該參數將把gdb的調試信息輸出
-static
這個參數將禁止使用動態庫,這樣程序只能連接靜態庫。
-share
這個參數將讓程序盡量使用動態庫
-traditional
試圖讓編譯器支持傳統的C語言的特性.
三.總結
gcc的參數還遠遠多於上面寫到的這些,但是有以上的參數我們已經可以對gcc的大部分編譯掌握的比較熟練了,更多的參數介紹可以參照GCC的manual,現在已有翻譯了的中文手冊,地址在下面的參考文獻裡面被列出,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
⑽ 系統編譯:如何給Make命令來傳遞參數
但有時候我們還是需要讓make命令帶入些參數給makefile腳本 比如你在代碼裡面需要定義個宏DEBUG來打開調試開關代碼如下:{i=9;#def DEBUGi=1;#i=0;#endprf("i=%d\n", i);0;} 般來說這個宏定義可以通過直接修改源代碼進行但這樣顯然不是很好辦法 另外個辦法是通過makefile修改比如: CFLAGS=-g -Wall -DDEBUG object=myprog all:$objectmyprog:a.c gcc ${CFLAGS} a.c -o ${object} 如果更進步連makefile都不想修改我們可以通過向make命令傳遞參數來進行為此我們需要適當修改makefile如下: CFLAGS=CFLAG CFLAGS-g -Wall -DDEBUG object=myprog all:$objectmyprog:a.c gcc ${CFLAGS} a.c -o ${object} 此時如果想打開DEBUG宏我們可以這樣輸入make命令: [ychq@ICM3-2 net]$ make CFLAG=-DDEBUG gcc -g -Wall -DDEBUG a.c a.c: In function `': a.c:9: warning: implicit declaration of function `prf' [ychq@ICM3-2 net]$ 我們可以發現DEBUG宏已經被正確傳入 更進步我們可以通過傳遞區別參數給make讓make編譯區別模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