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編譯原理中: 文法S——>SS+|SS*|a能產生什麼語言,並驗證! 求高人指導!
為了使問題簡化,我們考慮文法S->ss+|a,考慮s->ss*時,只要把+換成*即可。
0層遞歸是,s->a,文法的語言是{a}。是後綴表達式。
1層以內遞歸時,文法語言是{a,aa+}。是後綴表達式。
2層以內遞歸時,文法語言是{a,aa+}.{a,aa+}.{+}。其中.表示連接,是後綴表達式。
依此類推,多少層的遞歸都是後綴表達式。
把表達式的+換成*後依然為後綴表達式。
下面證明文法產生的語言是所有的以a為變數,以+和*為運算符的後綴表達式。
因為每個表達式都對應一個常規的表達式(如1*2+3就是常規表達式),下面只需證明語言能產生的後綴表達式對應所有的常規表達式。當常規表達式只有一個運算符,對應aa+或aa*。當常規表達式有兩個運算符,可寫成(表達式1).{+|*}.(表達式2),因為表達式1和2都只含一個運算符,所以可以用語言表示,上述常規表達式可用後綴表達式(表達式1).(表達式2).{+l*}表示。所以不管常規表達式有多少個運算符,都可以由語言的後綴表達式對應。
2. 編譯原理 中的文法和語言 區別是什麼麻煩高手指點。謝謝
文法是語言語法的描述工具,使用有限的規則將無限的語言描述出來。
語言是文法所描述的所有橘子的集合,通俗點說吧,你看咱們平時說話不是都要遵從一定的語法規則嗎,比如句子「主謂賓」這樣的形式,文法就是用四元組要素(開始符號,終結符,非終結符,終止符號)將這些語法規則一條條的列出來,而語言就相當於我們能用這些語法規則所說出來的所有的話,具體實際的話~~嘿嘿
3. 編譯原理中 文法 文法G定義為四元組(Vn ,Vt,P,S)這4個是什麼意思 另外 終結符和非終結符是什麼意思
文法G是一個四元式(Vt,Vn,S,P)
其中Vt是一個非空有限集,它的每個元素稱為終結符號
Vn是一個非空有限集,它的每個元素稱為非終結符號(Vt和Vn的交集為空)
S是一個非終結符號,稱為開始符號
P是一個產生式集合(有限),每個產生式的形式是P-->a
開始S必須在某個產生式的左部出現一次
終結符指組成語言的基本符號(如基本字、標識符、常數、算符、界符)
非終結符號(也稱語法變數)表示一定符號串的集合。
你看到小寫字母一般是終結符,大寫字母肯定是非終結符
不明白可以聯系。
4. 編譯原理的文法是什麼
文法是描述語言規則的形式規則。實際上就是用一個四元組G=(VT,VN,S,P)定義的一個推理方式。其中VT是終結符,VN是非終結符,S是開始符號,P是一組產生規則。
5. 編譯原理這個符號表示什麼 如圖~~~~
剪頭上加一個星號:S-*->aPb
表示從S可以推出含有非終結符P的形如aPb的句型。
剪頭上加一個加號:S-+->a
表示從S可以推出終結符a。
6. 編譯原理中,在文法G中,E'的follow集為什麼會含有右括弧,題和答案如圖,求解答
這個問題中的一個產生式E』→+TE』| e,應該是E->+TE』 |ε這樣吧!否則不可能獲得如此結果.
關於求follow集合,龍書中說得很清楚,依據三條規則即可:
1、任何FOLLOW(S)都包含輸入終止符號,其中S是開始符號.
適用該條,因此FOLLOW(E』)中包含終止符號#.
2、如果存在產生式,A->αBβ,則將FIRST(β)中除ε以外的符號都放入FOLLOW(B)中.
該條不適用,因為在上述所有產生式中不存在形如E『->αE』β這樣的產生式.
3、如果存在產生式,A->αB,或A->αBβ,其中FIRST(β)中包含ε,則將FOLLOW(A)中的所有符號都放入FOLLOW(B)中.
適用該條,因為存在這樣的產生式E->+TE』,使得FOLLOW(E』)=FOLLOW(E)成立.而FOLLOW(E)適用上述第二條,根據產生式F→(E)可求得為FOLLOW(E)={#,)}.
綜上,FOLLOW(E』)=FOLLOW(E)={#,)}.
7. 編譯原理回溯
消除回溯:提取左公因子a,(註:用e代表一補西農符號,就是反三的那個符號,在電腦上不知道怎麼打那個符號)
S→aS'|(L)
S'→S|e
消除左遞歸:
L→SL'
L'→,SL'|e (注意S前面有一個符號「,」)
8. 編譯原理全部的名詞解釋
書上有別那麼懶!。。。。
編譯過程的六個階段:詞法分析,語法分析,語義分析,中間代碼生成,代碼優化,目標代碼生成
解釋程序:把某種語言的源程序轉換成等價的另一種語言程序——目標語言程序,然後再執行目標程序。解釋方式是接受某高級語言的一個語句輸入,進行解釋並控制計算機執行,馬上得到這句的執行結果,然後再接受下一句。
編譯程序:就是指這樣一種程序,通過它能夠將用高級語言編寫的源程序轉換成與之在邏輯上等價的低級語言形式的目標程序(機器語言程序或匯編語言程序)。
解釋程序和編譯程序的根本區別:是否生成目標代碼
句子的二義性(這里的二義性是指語法結構上的。):文法G[S]的一個句子如果能找到兩種不同的最左推導(或最右推導),或者存在兩棵不同的語法樹,則稱這個句子是二義性的。
文法的二義性:一個文法如果包含二義性的句子,則這個文法是二義文法,否則是無二義文法。
LL(1)的含義:(LL(1)文法是無二義的; LL(1)文法不含左遞歸)
第1個L:從左到右掃描輸入串 第2個L:生成的是最左推導
1 :向右看1個輸入符號便可決定選擇哪個產生式
某些非LL(1)文法到LL(1)文法的等價變換: 1. 提取公因子 2. 消除左遞歸
文法符號的屬性:單詞的含義,即與文法符號相關的一些信息。如,類型、值、存儲地址等。
一個屬性文法(attribute grammar)是一個三元組A=(G, V, F)
G:上下文無關文法。
V:屬性的有窮集。每個屬性與文法的一個終結符或非終結符相連。屬性與變數一樣,可以進行計算和傳遞。
F:關於屬性的斷言或謂詞(一組屬性的計算規則)的有窮集。斷言或語義規則與一個產生式相聯,只引用該產生式左端或右端的終結符或非終結符相聯的屬性。
綜合屬性:若產生式左部的單非終結符A的屬性值由右部各非終結符的屬性值決定,則A的屬性稱為綜合屬
繼承屬性:若產生式右部符號B的屬性值是根據左部非終結符的屬性值或者右部其它符號的屬性值決定的,則B的屬性為繼承屬性。
(1)非終結符既可有綜合屬性也可有繼承屬性,但文法開始符號沒有繼承屬性。
(2) 終結符只有綜合屬性,沒有繼承屬性,它們由詞法程序提供。
在計算時: 綜合屬性沿屬性語法樹向上傳遞;繼承屬性沿屬性語法樹向下傳遞。
語法制導翻譯:是指在語法分析過程中,完成附加在所使用的產生式上的語義規則描述的動作。
語法制導翻譯實現:對單詞符號串進行語法分析,構造語法分析樹,然後根據需要構造屬性依賴圖,遍歷語法樹並在語法樹的各結點處按語義規則進行計算。
中間代碼(中間語言)
1、是復雜性介於源程序語言和機器語言的一種表示形式。
2、一般,快速編譯程序直接生成目標代碼。
3、為了使編譯程序結構在邏輯上更為簡單明確,常採用中間代碼,這樣可以將與機器相關的某些實現細節置於代碼生成階段仔細處理,並且可以在中間代碼一級進行優化工作,使得代碼優化比較容易實現。
何謂中間代碼:源程序的一種內部表示,不依賴目標機的結構,易於代碼的機械生成。
為何要轉換成中間代碼:(1)邏輯結構清楚;利於不同目標機上實現同一種語言。
(2)便於移植,便於修改,便於進行與機器無關的優化。
中間代碼的幾種形式:逆波蘭記號 ,三元式和樹形表示 ,四元式
符號表的一般形式:一張符號表的的組成包括兩項,即名字欄和信息欄。
信息欄包含許多子欄和標志位,用來記錄相應名字和種種不同屬性,名字欄也稱主欄。主欄的內容稱為關鍵字(key word)。
符號表的功能:(1)收集符號屬性 (2) 上下文語義的合法性檢查的依據: 檢查標識符屬性在上下文中的一致性和合法性。(3)作為目標代碼生成階段地址分配的依據
符號的主要屬性及作用:
1. 符號名 2. 符號的類型 (整型、實型、字元串型等))3. 符號的存儲類別(公共、私有)
4. 符號的作用域及可視性 (全局、局部) 5. 符號變數的存儲分配信息 (靜態存儲區、動態存儲區)
存儲分配方案策略:靜態存儲分配;動態存儲分配:棧式、 堆式。
靜態存儲分配
1、基本策略
在編譯時就安排好目標程序運行時的全部數據空間,並能確定每個數據項的單元地址。
2、適用的分配對象:子程序的目標代碼段;全局數據目標(全局變數)
3、靜態存儲分配的要求:不允許遞歸調用,不含有可變數組。
FORTRAN程序是段結構,不允許遞歸,數據名大小、性質固定。 是典型的靜態分配
動態存儲分配
1、如果一個程序設計語言允許遞歸過程、可變數組或允許用戶自由申請和釋放空間,那麼,就需要採用動態存儲管理技術。
2、兩種動態存儲分配方式:棧式,堆式
棧式動態存儲分配
分配策略:將整個程序的數據空間設計為一個棧。
【例】在具有遞歸結構的語言程序中,每當調用一個過程時,它所需的數據空間就分配在棧頂,每當過程工作結束時就釋放這部分空間。
過程所需的數據空間包括兩部分
一部分是生存期在本過程這次活動中的數據對象。如局部變數、參數單元、臨時變數等;
另一部分則是用以管理過程活動的記錄信息(連接數據)。
活動記錄(AR)
一個過程的一次執行所需要的信息使用一個連續的存儲區來管理,這個區 (塊)叫做一個活動記錄。
構成
1、臨時工作單元;2、局部變數;3、機器狀態信息;4、存取鏈;
5、控制鏈;6、實參;7、返回地址
什麼是代碼優化
所謂優化,就是對代碼進行等價變換,使得變換後的代碼運行結果與變換前代碼運行結果相同,而運行速度加快或佔用存儲空間減少。
優化原則:等價原則:經過優化後不應改變程序運行的結果。
有效原則:使優化後所產生的目標代碼運行時間較短,佔用的存儲空間較小。
合算原則:以盡可能低的代價取得較好的優化效果。
常見的優化技術
(1) 刪除多餘運算(刪除公共子表達式) (2) 代碼外提 +刪除歸納變數+ (3)強度削弱; (4)變換循環控制條件 (5)合並已知量與復寫傳播 (6)刪除無用賦值
基本塊定義
程序中只有一個入口和一個出口的一段順序執行的語句序列,稱為程序的一個基本塊。
給我分數啊。。。
9. 請教編譯原理中的產生式的含義
這個問題中的一個產生式E』→+TE』|e,應該是E->+TE』|ε這樣吧!否則不可能獲得如此結果.關於求follow集合,龍書中說得很清楚,依據三條規則即可:1、任何FOLLOW(S)都包含輸入終止符號,其中S是開始符號.適用該條,因此FOLLOW(E』)中包含終止符號#.2、如果存在產生式,A->αBβ,則將FIRST(β)中除ε以外的符號都放入FOLLOW(B)中.該條不適用,因為在上述所有產生式中不存在形如E『->αE』β這樣的產生式.3、如果存在產生式,A->αB,或A->αBβ,其中FIRST(β)中包含ε,則將FOLLOW(A)中的所有符號都放入FOLLOW(B)中.適用該條,因為存在這樣的產生式E->+TE』,使得FOLLOW(E』)=FOLLOW(E)成立.而FOLLOW(E)適用上述第二條,根據產生式F→(E)可求得為FOLLOW(E)={#,)}.綜上,FOLLOW(E』)=FOLLOW(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