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那裡算錯了這兩種演算法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得數不一樣啊
LZ您好
這個是基礎的「有效數字問題」
如果您的√3不是取1.7,而是取1.73或者1.732,你會發現兩個計算的結果分別是381.5/380.6和381.1/381.0
很顯然比你的388/374的差距小很多。
之所以會這樣,這是因為你在分子有理化的時候,乘了一遍√3,這個操作對無理數分母有理化來說是天經地義的,但是對於有理數這個操作當然是莫名其妙的。但不巧的是,你把√3當做了有理數,而且還是1.7這種精確度0.1的……
要是還不理解,您看看,剔除√3的部分,剩下的「系數」變化前是660,變化後是220,變了3倍,那是因為你除去了3,而這個3來源於你有理化過程乘了√3,和原本就在的分母√3而變出來的。
現在你令√3=1.7,而1.7X1.7=2.89而已啊。
這件事情順便告訴我們一個道理【老師可能沒說,但是以後物理,化學,生物等等實驗都會用到一條】:
任何計算過程,計算過程所取數值都應比結果至少多1位有效數字。如果乘除法,可能還要額外多取1位。
『貳』 根號60怎麼化簡,求過程
解答過程如下:
√60
=√(2²×15)
=√2²×√15
=2√15
(2)根號660化簡演算法擴展閱讀
根號化簡的方法
1、√ab=√a·√b﹙a≥0b≥0﹚ 這個可以交互使用.這個最多運用於化簡,如:√8=√4·√2=2√2
2、√a/b=√a÷√b﹙a≥0b﹥0﹚
3、√a²=|a|(其實就是等於絕對值)這個知識點是二次根式重點也是難點。當a>0時,√a²=a(等於它的本身);當a=0時,√a²=0;當a<0時,√a²=-a(等於它的相反數)
4、分母有理化:分母不能有二次根式或者不能含有二次根式。當分母中只有一個二次根式,那麼利用分式性質,分子分母同時乘以相同的二次根式。如:分母是√3,那麼分子分母同時乘以√3。
當分母中含有二次根式,利用平方差公式使分母有理化。具體方法,如:分母是√5 -2(表示√5與2的差)要使分母有理化,分子分母同時乘以√5+2(表示√5與2的和)
『叄』 根號6怎麼化簡
根號6已是最簡根式了,不能再化簡,根號6的值是約等於2.45。單項式要化簡的話,最起碼可以提取公因式,但是根號6無法提取。
數學解題方法和技巧。
中小學數學,還包括奧數,在學習方面要求方法適宜,有了好的方法和思路,可能會事半功倍!那有哪些方法可以依據呢?希望大家能慣用這些思維和方法來解題!
形象思維方法是指人們用形象思維來認識、解決問題的方法。它的思維基礎是具體形象,並從具體形象展開來的思維過程。
形象思維的主要手段是實物、圖形、表格和典型等形象材料。它的認識特點是以個別表現一般,始終保留著對事物的直觀性。它的思維過程表現為表象、類比、聯想、想像。它的思維品質表現為對直觀材料進行積極想像,對表象進行加工、提煉進而提示出本質、規律,或求出對象。它的思維目標是解決實際問題,並且在解決問題當中提高自身的思維能力。
實物演示法
利用身邊的實物來演示數學題目的條件和問題,及條件與條件,條件與問題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進行分析思考、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
這種方法可以使數學內容形象化,數量關系具體化。比如:數學中的相遇問題。通過實物演示不僅能夠解決「同時、相向而行、相遇」等術語,而且為學生指明了思維方向。
二年級數學教材中,「三個小朋友見面握手,每兩人握一次,共要握幾次手」與「用三張不同的數字卡片擺成兩位數,共可以擺成多少個兩位數」。像這樣的有關排列、組合的知識,在小學教學中,如果實物演示的方法,是很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的。
特別是一些數學概念,如果沒有實物演示,小學生就不能真正掌握。長方形的面積、長方體的認識、圓柱的體積等的學習,都依賴於實物演示作思維的基礎。
圖示法
藉助直觀圖形來確定思考方向,尋找思路,求得解決問題的方法。
圖示法直觀可靠,便於分析數形關系,不受邏輯推導限制,思路靈活開闊,但圖示依賴於人們對表象加工整理的可靠性上,一旦圖示與實際情況不相符,易使在此基礎上的聯想、想像出現謬誤或走入誤區,最後導致錯誤的結果。
在課堂教學當中,要多用圖示的方法來解決問題。有的題目,圖畫出來了,結果也就出來的;有的題,圖畫好了,題意學生也就明白了;有的題,畫圖則可以幫助分析題意、啟迪思路,作為其他解法的輔助手段。
列表法
運用列出表格來分析思考、尋找思路、求解問題的方法叫做列表法。列表法清晰明了,便於分析比較、提示規律,也有利於記憶。
它的局限性在於求解范圍小,適用題型狹窄,大多跟尋找規律或顯示規律有關。比如,正、反比例的內容,整理數據,乘法口訣,數位順序等內容的教學大都採用「列表法」。
驗證法
你的結果正確嗎?不能只等教師的評判,重要的是自己心裡要清楚,對自己的學習有一個清楚的評價,這是優秀學生必備的學習品質。
驗證法應用范圍比較廣泛,是需要熟練掌握的一項基本功。應當通過實踐訓練及其長期體驗積累,不斷提高自己的驗證能力和逐步養成嚴謹細致的好習慣。
(1)用不同的方法驗證。教科書上一再提出:減法用加法檢驗,加法用減法檢驗,除法用乘法驗算,乘法用除法驗算。
(2)代入檢驗。解方程的結果正確嗎?用代入法,看等號兩邊是否相等。還可以把結果當條件進行逆向推算。
(3)是否符合實際。「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陶行知先生的話要落實在教學中。比如,做一套衣服需要4米布,現有布31米,可以做多少套衣服?有學生這樣做:31÷4≈8(套)
按照「四捨五入法」保留近似數無疑是正確的,但和實際不符合,做衣服的剩餘布料只能捨去。教學中,常識性的東西予以重視。做衣服套數的近似計算要用「去尾法」。
(4)驗證的動力在猜想和質疑。牛頓曾說過:「沒有大膽的猜想,就做不出偉大的發現。」「猜」也是解決問題的一種重要策略。可以開拓學生的思維、激發「我要學」的願望。為了避免瞎猜,一定學會驗證。驗證猜測結果是否正確,是否符合要求。如不符合要求,及時調整猜想,直到解決問題。
『肆』 根號下660等於多少
根號下660等於
2倍根號下165
網路知道快速獲得財富。
連續簽到7天可獲得150財富
連續簽到15天可獲得500財富
連續簽到30天可獲得1200財富
『伍』 如何化簡根號式
化簡根號,特別是層數比較多的根號,從最後一層開始,把每一層根號里化成平方的形式,然後脫去根號。
偶爾直接把要求的式子平方,適用於根號里有相同部分但是某一根號前正負不同,可以平方後通過平方差公式轉化變成平方形式,然後再開方。
『陸』 根號怎麼化簡啊
要想化簡平方根,你只需要直到如何分解該數字,並找出其中包含的完全平方數就可以了。只要你記住一些常見的完全平方數,並知道如何分解一個數字,你就可以用自己的方式來化簡平方根。
因數法化簡平方根
1、如果該數字是偶數,除以2。尋找一個數的因數意味著尋找一切可以通過相乘得到該數字的數字,它可以幫助你化簡平方根。
如果該數字是偶數,那麼你可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除以2。在這個例子中, √98變成√(2x49),因為98除以2為49。如果你的數字不能被2整除,嘗試3,4,5,依此類推,直到你得到一個因數。
。
負數的平方根在復數系中有定義。而實際上,對任何定義了開平方運算的數學對象都可考慮其「平方根」(例如矩陣的平方根)。
『柒』 數學二次根式化簡數字,就是像把什麼根號630變成3倍根號70之類的數字化簡,急要啊!!要多一點,常用的!
這類題很簡單,也不要做過多的練習,要領是把根號底下的數字分解成乘積的形式,希望出現的數字為4、9、16、25、36、49、64、81、100,121、144、169等,因為這些數字都是可以開平方的,先從小的數字分解,這樣比較容易,直到不能分解為止,比如2、3、5、6、7、10、11、13、14等。
掌握了這些原則,解題時很容易的。
比如√24可分解為√4x6=2√6 √72=√8x9=√2x4x9=6√2 √448=√4x112=√4x16x7=8√7
『捌』 求根號如何化簡 求方法
把根號裡面的數字拆成一個完全平方數乘以一個非完全平方數,比如把28拆成4(完全平方數)和7(非完全平方數),然後把完全平方數開方出來,放到根號前面就可以了,所以根號28開方就是2倍根號7。
成立條件:a≥0,b>0,n≥2且n∈N
『玖』 根號化簡的方法
我在做這種題時自己總結了一條方法:
先把要開方的數分解因數,再根據因數來開方。
比如說,要化簡√243,就先把243分解因數:
243=3*3*3*3*3
∴√243=√(3*3^4)=3^2*√3=9√3
再比如說,要化簡√396:
396=2*2*3*3*11
∴√396=√(2^2*3^2*11)=3*2*√11=6√11
開立方時亦可用上述方法:
三次根號81=三次根號(3*3*3*3)=三次根號(3*3^3)=3*三次根號3
『拾』 根號6600還能化簡嗎
當然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