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無人相機Hover Camera是什麼 Hover Camera功能介紹
Hover Camera是由ZeroZeroRobotics公司研發的全球首部真正意義上的安全易用攜帶型跟拍無人機,這款無人機的重量只有238克,但卻具擁有1300萬像素攝像頭,可以拍攝4K視頻,同時還可以提供720p高清實時數據流,這些數據流可以通過WiFi傳到智能手機。
這款無人機的特別之處在於其可以懸停在空中完成這些任務,用戶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指揮其行動。Hover Camera也支持懸停旋轉全景拍攝
主要功能
特有體感操控模式,免去復雜的航模式遙控器的學習成本,人人易上手。[5]
高度智能、自動跟隨
如影隨形,低空近景實時智能跟拍
在打開自動跟隨功能時,我們首先使用基於卷積神經網路(CNN)的人臉人形檢測演算法,在Hover Camera上實時運行,快速的找到可能的跟隨目標供用戶選擇。用戶在app端從實時顯示的圖傳中雙擊確認目標後,即可開始實時跟隨拍攝。跟蹤部分採用我們自主研發的高效高精度的跟蹤演算法,並與1kHz高速更新的飛行控制演算法配合,實現穩定可靠的人臉人形跟隨體驗。
指尖放飛、空中摘取
放飛:一鍵放飛,智能定位,自動懸停
歸位:飛行中隨時徒手摘取,一鍵關機
自主研發的飛控演算法,多種感測器原始數據經高頻採集後以1kHz的頻率更新狀態估計,感知放飛時刻的機身狀態,做到快速調節飛行控制響應指令;動力驅動部分採用磁場定向控制(FOC)演算法,實現快速的電機響應及更高的運轉效率;同時輕便和全保護的機身設計,使用戶能夠實現簡便,安全和流暢的手持指尖放飛體驗。
近身飛行、獨特視角
與玩家近距離互動,身臨其景,上帝的視角從此以「你」為中心
獨創的全保護設計,適應室內和室外的感測器融合技術,以及基於智能跟隨技術的近身飛行、跟隨及環拍功能,給用戶帶來前所未有的近身拍攝體驗。
攝影攝像,高清畫質
視頻:720P,1080P,4K三種模式,32G內存,高清視頻隨心拍
照片:高達1300萬像素,捕捉精彩瞬間
基於高通驍龍801 2.3GHz四核處理器晶元方案,輕松並行實現4K視頻錄制(或1300萬像素照片拍攝)+720p預覽流的實時圖傳。使用我們自主開發的智能穩像演算法,結合單軸雲台控制角度補償和電子穩像技術(EIS),給用戶帶來更好的高清畫質體驗。
超輕機身、折疊設計,便於收納攜帶
產品僅重242克, 比iPad Mini還輕20%, 折疊後的收納尺寸18*13cm, 僅稍大於一本普通護照的大小,同時免費贈送原裝收納保護包一隻。
碳纖維全保護結構,全方位保護旋翼
第一台旋翼全封閉式的無人機,有效隔離高速螺旋槳
獨一無二的全封閉式保護設計:上下蓋板採用高強度碳纖維材料,經過CNC高精度切銑,拋光,烤漆等25道加工工序製作成型,堅韌輕盈,外觀精緻,觸感柔和。整片碳板起到結構支撐和旋翼全保護的作用,細梁最窄處僅×1 mm2,鏤空區域占整塊碳板區域的80-85%,其樣式紋理設計巧妙,隔離高速旋翼保護用戶,方便安全抓取,同時給予足夠的空氣流動空間,不至於產生過多的動力系統損耗。另外馬達和槳葉的裝配設計也經過考量定製,槳葉直接蓋扣在電機主體上,使整個機身輪廓更加輕薄。
APP體感模式,靈敏易操控
特有體感操控模式,免去復雜的航模式遙控器的學習成本,人人易上手。
B. 驍龍835來了,充電5分鍾,使用5小時,怕不怕
2016年11月,Qualcomm(美國高通公司,下文簡稱高通)聯合三星對外宣布,將共同帶來全新的驍龍旗艦處理器——驍龍835,雖然官方發布這一消息時已是當天傍晚,但這則新聞仍然是在各個科技網站和社交平台上被刷爆,這也是繼驍龍821之後,高通又一款真正意義上的頂級旗艦處理器。
時隔一個半月之後,高通在CES大會開幕的前一天正式發布驍龍835,隨之而來的是一系列晶元相關參數逐個亮相,我們可以看到的是除了性能方面依然爆表之外,驍龍835在工藝製程、5G網路布局以及沉浸式體驗上有著頗多亮點,下面我們不妨就來詳細說說驍龍835為什麼能夠引起行業如此高的關注。
「數」讀高通
無論是說起高通還是旗下的驍龍處理器,幾乎都已經成為了智能手機品質的代名詞,而用戶也從最早期對一款產品外觀、參數等方面的認識變得更加深入。成立於1985年的高通至今已經經歷了30年的技術沉澱,目前已經是全球最大的無晶圓廠半導體公司。
以高通在技術方面的投入理念來看,將產品和技術研發成功僅僅是作為對行業推進的一個節點, 直到讓各個終端廠商和用戶真正用起來才是一個結果。來自高通方面的數據統計顯示,高通成立至今在研發上的累計投入超過410億美元,每年都有超過20%收入用於產品和技術上的研發。
在過去的2016年當中高通共發布了兩款旗艦級處理器,分別是年初發布的驍龍820以及年中發布的驍龍821,而不可否認的是一款優秀的移動處理器平台足以對智能手機產業發展帶來促進作用,於是我們可以看到在過去的2016年當中,有著例如三星S7、小米MIX、一加3T、錘子M1等叫好又叫座的優秀產品涌現,截止目前已經有200款以上的終端產品已經上市或正在研發當中。
驍龍835解析
來到2017年,唱主角的自然是這款剛剛發布的驍龍835,不過老實說在之前很多人都認為這次的新旗艦會命名為驍龍830,甚至不少媒體已經在前期的相關內容當中直接稱其為驍龍830,不過有句話怎麼說,打臉總是難免的,這次高通在處理器命名上玩了一點小心思。
驍龍835將是首款採用三星10nm FinFET工藝的量產處理器,在此之前的驍龍821採用的是14nm,一度認為在移動晶元平台至少會在14nm這個坎上停留一段時間,誰想下半年各家晶圓代工廠紛紛上馬10nm,工藝上的激進突破跟中國手機市場現狀真是一樣一樣的。
10nm究竟是個什麼概念?我們知道在處理器當中有著數以億計的晶體管,據悉驍龍835和蘋果最新的A10 Fusion處理器晶體管都達到了30億以上。而這個10nm是指晶體管的溝道長度,自然是長度越短體積就越小,從而在同樣處理器尺寸的前提下能夠放下更多的晶體管來提升性能,或是採用同樣的晶體管數量製造出尺寸更小的處理器。
晶體管數量增多既能帶來更高效的任務處理速度,也能達到降低處理器功耗和減少發熱的目的。在工藝改進之後,相對於上一代旗艦處理器,驍龍835尺寸減小了35%,並實現了25%的功耗降低(相比驍龍801功耗降低50%),這樣的設計也恰好迎合了目前主流產品在機身尺寸和續航上的設計方向。
整體來看驍龍835的各個組成部分,其集成了採用高通自研架構的Kryo 280八核CPU(大小核主頻分別為2.45GHz和1.9GHz)和Hexagon 682 DSP,從而實現了任務處理和性能的提升;Adreno 540 GPU和支持雙攝方案以及平滑光學變焦的Spectra 180 ISP則在圖形處理和拍照方面帶來明顯的改進;驍龍X16 LTE數據機的應用使驍龍835成為全球首款支持千兆級下行速率的旗艦處理器,此外驍龍835的全新特性還包括Qualcomm Haven安全平台,通過提升生物識別與終端認證,為移動終端設備在安全性上提供支持。
驍龍835不止於性能
高通官方表示,全新的驍龍835在性能上的提升僅僅是一個方面,相對過去單純的注重跑分、性能上的表現,此次更新在用戶體驗部分有更多的閃光點。
首先是充電,驍龍835帶來了全新的高通QC 4充電標准,根據高通的數據顯示,和上一代快充技術QC 3.0相比,QC 4可實現高達20%的充電速度提升,以及高達30%的效率提升,使用QC 4充電五分鍾將能使用五小時以上。來自高通的測試結果表明,相比QC 3.0,QC 4也會帶來更低的發熱量,充電的過程中機器的表面溫度可以降低5度。
同時在QC 4快充技術當中集成了對於USB-PD和USB Type-C的支持,這就意味著QC 4在未來將兼容更多的充電技術,基於驍龍QC 4技術的移動終端也可以去主動適配更多的充電器和充電線纜。
在驍龍835正式到來之後,緊接著高通官方宣布了首款搭載驍龍835的設備,令人意外的是其並不是一款手機產品,而是與ODG聯合發布的增強現實智能眼鏡,驍龍835在用戶體驗上的重要改進也體現於此。
在沉浸式體驗上驍龍835將滿足VR/AR在性能、散熱和能效限制上等各方面需求,同時將支持Google Daydream平台以實現高質量的移動VR體驗,帶來視覺、聲音和交互的性能提升。
其中包括高達25%的3D圖形渲染性能提升,以及通過Adreno 540視覺處理子系統支持的、高達60倍的色彩提升。驍龍835還支持4K Ultra HD premium(HDR10)視頻、10位廣色域顯示、基於對象和基於場景的3D音頻,以及出色的、包括基於高通自研的感測器融合技術的六自由度(6DoF)VR/AR 運動追蹤。
而作為首款採用千兆級LTE數據機的驍龍835,在網路支持方面足以看出高通在研發上的前瞻性。驍龍X16 LTE數據機將為驍龍835帶來Cat 16載波聚合,在真實網路下下行平均速率可以到114Mbps,下載一個203分鍾的無損音頻大概只需要2.4分鍾,比Cat 4網路快大約3倍,比Cat 6網路快大約2倍。
下行速率的提升所帶來的直觀用戶體驗體現在前面所提到的VR視頻當中以及雲計算、娛樂體驗以及即使APP應用等方面。而隨著多個千兆級LTE網路預計於2017年在全球部署,不久之前高通聯合合作夥伴NETGEAR和澳洲電信推出了全球首款千兆級別的移動Wi-Fi產品,澳洲電信也將於幾個月之後面向其終端用戶公開發售這些產品。
最後是在拍攝方面,驍龍835所配備的Spectra 180 ISP能夠同時支持雙攝方案以及平滑的光學變焦,可以預見的是在2017年將會有更多廠商發布採用雙攝的產品。高通在驍龍835上推出了統一的全新架構,這個架構可兼容包括平滑變焦和黑白+彩色的拍照演算法,也能讓OEM方有更靈活的選擇。
在之前EIS 2.0的基礎上,驍龍835推出了EIS 3.0電子穩像技術,能夠在拍照模式和光學變焦模式下盡可能的抑制畫面的抖動,保持拍攝畫面穩定。此外從驍龍820開始,高通就已經增加了對2PD對焦方式的支持,在驍龍835也將得到延續,並且未來在技術逐漸成熟之後或許會下放到更多其他系列的處理器。
總結:
因為篇幅的關系,關於驍龍835還有很多的技術優勢無法一一在這里進行深入探討,但可以肯定的是驍龍835的發布所影響的已經不僅僅是手機行業,今年或許我們也將在更多不同品類的智能設備當中看見驍龍835的身影。而對於終端廠商來說,驍龍835在性能以及用戶體驗上的提升也將助力於其在2017年帶來更加優秀的旗艦產品。
C. 基於sift運算元的電子穩像研究中,MATLAB提取完圖像中的特徵點然後干什麼
這些特徵點可以視為圖像的壓縮版本,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圖像。有這些特徵點,可以和另一幅圖像進行匹配,用兩個圖像的特徵點計算匹配程度。
D. 監控8個畫面有一個怎麼調不到一個屏上呢
內容目錄:
監控攝像機常見故障和解決方法
槍機安裝使用常見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怎樣安裝監控攝像機: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cctv)干擾與解決方法
攝像槍鏡頭的安裝調試
一、監控攝像機常見故障和解決方法
如果你在安裝的過程中,出現了以下的問題,請對照下列描述解決你的問題:
1.屏幕無圖像
A.請檢查電源連接
B.請檢查視頻信號線連接
C. 確實自動光圈鏡頭驅動模式是否對,DC 驅動鏡頭請撥攝像機鏡頭選擇開關到DC模式,VIDEO鏡頭驅動鏡頭請撥攝像機鏡頭選擇開關到VIDEO模式
2.視頻圖像不清晰
A.檢查鏡頭是否干凈,如果不幹凈請使用干凈的棉布將鏡頭擦乾凈
B.調節監視器的亮度和對比度
C.檢查攝像機鏡頭是否直接對著強光,如果是這樣,請調節攝像機的位置
D.調節攝像機的後焦
3.屏幕是黑屏
A.請調節監視器的亮度和對比度
B.使用其他的75Ω設備檢查問題,檢查連接端子
C.檢查是否使用了自動光圈鏡頭後,攝像機後面的電平調節是否關掉了光線進入,如果是請根據攝像機的安裝環境,調節視頻輸出電平。
D.攝像機本身有問題
4.攝像機在使用的過程中表面比較熱,並且出現黑色條紋
檢查你所配的電源是否按照說明書要求的電壓范圍配置,檢查你的電源的電壓輸出是否發生了改變。
5.屏幕閃爍
A.檢查你的攝像機的鏡頭是否直接對著強光
B.如果連接的是自動光圈鏡頭,請檢查自動光圈鏡頭的連接。
6.攝像機運行一段時間後圖像出現波紋
檢查視頻線芯與銅皮,是否有短接現象,周圍是否有強干擾源。
7.攝像機的圖像時有時無
檢查視頻線,電源線問題,看視頻線和電源線是否出現接觸不良。一般在使用的過程中,如果攝像機帶有雲台,攝像機的線纜沒有處理好,在雲台的轉動中出現了線被來回拉動,導致線纜裡面的線斷掉,出現接觸不良。攝像機安裝在室外,尤其要注意攝像機視頻頭的防水處理,如果攝像頭BNC接頭出現了氧化後,也會出現這樣的問題。
8.紅外機晚上圖像模糊,發白,效果差
這類問題主要原因在於紅外攝像機的玻璃使用一段時間後,上麵灰塵比較多,導致紅外燈在近距離就反射回去,所以使圖像發白,不清晰。最好定期對攝像機玻璃進行清潔處理。
9.攝像機運行一段時間後圖像出現玻璃花
攝像機一般工作電壓在DC12V±1V的情況下,如果電壓在15V DC 左右,長時間使用後,就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建議最好使用12V±1V的電壓,否則攝像機容易出現燒毀現象。
10.攝像機的圖像差
A.畫面噪點比較大
B.攝像機的視頻線距離過遠
C.安裝的環境光線比較暗
D.監視器本身的問題
E.攝像機本身的問題。
F.視頻採集卡問題
11.錄像文件回放圖像不清晰,有人動的地方很模糊
這個有兩種原因,一種是本身攝像機,環境及硬體等原因造成原始圖像獲取不清晰,那壓縮後回放當然就不清晰。另一種是碼流設置太小。如果是第一種原因一般方便判斷,更換一台攝像機。如果是第二種原因,那要注意設置,可以把錄像的質量提高點,但是佔用的磁碟空間也就比較大。
12.磁碟錄的天數問題
關於錄象保存天數問題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因為DVR軟體在存檔時都有餘留空間,導致浪費一定硬碟空間。
碼流可設置小一點;我們最新軟體IDVR徹底解決了這個問題,IDVR軟體採用是先進的磁碟預分配技術,更靈活的磁碟分配策略,對每個通道可以指定磁碟區域,充分提高寫盤效率
二、槍機安裝使用常見問題及解決方法
第一、電流不足原因導致雪花點產生
一些室外短距離用集中供電12V很方便,但如果是長距離則不宜採用開關電源來進行集中12V供電。因為一是長距離紅外燈發熱量大,12V供電的不穩定可能導致功率不夠,而且全部沒有內置散熱裝置在電流不穩定的情況下容易出現燒壞。二是電流衰減速度快,可能導致紅外燈沒能正常工作,在CCD照度比較高而得不到紅外燈輔光,於是,雪花飄飄。
第二、手工藝問題
很多手工安裝的時候,紅外燈不集中,散光了。分散的光線導致到處有光,一片灰濛蒙的現象。紅外燈前端的棉花檔光不嚴密,因此一片蒼茫現象。
第三、紅外燈質量差,紅外燈的角度及紅外距離跟鏡頭不匹配導致雪花飄
很多公司為了方便自己的采購及安裝,用多種角度不同的燈混合在一起使用,這樣使用的好處是他們同一種燈可以勉強使用不同毫米大小的鏡頭,壞處是總是讓人感覺燈的角度與距離與鏡頭不合適,當角度不合適的時候,容易出現手電筒現象或者窄電現象。當距離不匹配時,比如你用12MM的鏡頭,卻用十到二十米的燈,那麼就會出現灰濛蒙的現象,遠處一片模糊,近處雪花飄飄。還有,劣質的紅外燈,除了裝飾外,燈越多,問題越多;燈越集中,發熱量越大,越容易燒壞。
第四、電路設計不合理
我們生產紅外槍式攝像機,不僅僅是將紅外燈直接裝到槍式攝像機裡面就行的,而是要在裝上之前,對其槍式攝像機電路重新設計並老化處理。而市面上很多小型加工廠就是使用廉價的電子元件,買廉價的紅外燈,直接用電烙鐵焊接上去,對於電路沒有重新設計也沒有老化處理。另外一些做低端產品的工廠,為了省錢,把控制電路的控制板去掉或者跟燈板集成在一起,這很容易導到紅外燈受電流不穩定而發熱,使本來就劣質的紅外燈更不能正常工作。
第五、內置的是低劣槍式攝像機,照度極高
很多工廠為了在同樣的紅外燈輔光前提下獲得更亮的圖像,人為的調高CCD的靈敏度。因為很多生產商為了價格競爭,使用非常低劣的槍式攝像機,這種槍式攝像機在紅外燈補光不足的情況下,為提到更亮,於是人為調高CCD的增益靈敏度,跟我們在硬碟錄像機上調高亮度一樣,是極易出現雪花現象的。
第六、可能是在室外比較多灰塵的環境下
特別是在野外,就有可能是槍式攝像機里的紅外燈把肉眼看不到的細小顆粒拍出來了,這在白天紅外燈不開啟的情況下,肉眼及槍式攝像機感覺不明顯的,這種現象是環境使然。
產生雪花點多的原因比較多,但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發現了真實的原因所在,解決起來就簡單多了,只要你願意花成本,花時間。
1、使用高穩定的變壓器,解決電流不足的問題,用萬用表測試電壓與電流大小,確保紅外燈正常工作。2、使用高質量的紅外燈。這同樣重要,紅外燈不好,再好的電流也沒有用。3、換掉裡面低劣槍式攝像機。可能其槍式攝像機的照度極高,而在室外光亮度不高的情況,極易出現雪花,所以要採用黑白槍式攝像機或者用彩轉黑槍式攝像機。4、採用雙濾光片或者雙玻璃結構,提高晚上紅外燈的攝入程度和避免水霧影響鏡頭。
第七、槍式攝像機畫面的晃動問題
在工程實踐中,常常遇到槍式攝像機抖動的問題,如安裝在竿上或車上的槍式攝像機或快球,常常因風或震動而造成槍式攝像機不穩,引起圖像不穩,導致圖像看不清或視覺效果差,還會引起存儲壓縮時碼流激增。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
1、採用陀螺平台的辦法檢測運動的方向和大小,然後伺服機構實時調整槍式攝像機的姿態,從而保持槍式攝像機的問題。這個辦法常常應用在軍事上如飛機坦克等,但成本高,體積大,在安防上幾乎沒法應用2、電子穩像的辦法,通過對視頻圖像的分析運算,檢測出抖動的大小和方向,然後平移或旋轉或縮放圖像,以獲得圖像的穩定。隨著DSP性能的提高和演算法的改進,目前已有這種基於DSP的實時穩像設備,它一般能消除水平垂直或旋轉甚至ZOOM的抖動,一般精度能達到一個像素以上,且成本和體積遠比陀螺方案適合於安防。這種槍式攝像機的性能主要取決於演算法的優劣。選用時應該仔細比較和使用。
三、怎樣安裝監控攝像機
第一步
拿出支架,准備好工具和零件:漲塞、螺絲、改錐、小錘、電鑽等必要工具;按事先確定的安裝位置,檢查好漲塞和自攻螺絲的大小型號,試一試支架螺絲和攝像機底座的螺口是否合適,預埋的管線介面是否處理好,測試電纜是否暢通,就緒後進入安裝程序。
第二步
拿出攝像機,按照事先確定的攝像機鏡頭型號和規格,仔細裝上鏡頭(紅外一體式攝像機不需安裝鏡頭),注意不要用手碰鏡頭和CCD(圖中標注部分),確認固定牢固後,接通電源,連通主機或現場使用監視器、小型電視機等調整好光圈焦距。
第三步
拿出支架、漲塞、螺絲、改錐、小錘、電鑽等工具,按照事先確定的位置,裝好支架。檢查牢固後,將攝像機按照約定的方向裝上;
第四步
如果需要安裝護罩,在第二步後,直接從這里開始安裝護罩。
1、打開護罩上蓋板和後擋板;2、抽出固定金屬片,將攝像機固定好;3、將電源適配器裝入護罩內;4、復位上蓋板和後擋板,理順電纜,固定好,裝到支架上。
四、閉路電視監控系統干擾與解決方法
在閉路電視監控系統施工過程中,我們經常遇到圖像干擾的情況,主要表現為圖像抖動、扭曲、雪花、橫向波紋上下滾動等;在解決圖像干擾之前首先確定干擾的來源,然後再對症下葯。
干擾的來源:
目前,在閉路電視監控系統中信號的傳輸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模擬視頻信號,由射像機通過線纜到矩陣,再由矩陣到顯示器和硬碟錄象機;一類是數字信號,由解碼器到矩陣之間的控制信號。在設備運行正常的情況下,一般不會對視頻信號造成干擾,目前在我們的施工當中,還沒有發現因為控制的問題干擾到視頻。那究竟干擾是怎麼產生的呢?比如電梯的升降、大功率馬達啟動、微波、強電等對會對低頻的模擬信號進行干擾;要根據不同的干擾源使用不同方法或設備來解決。
干擾現象:
1、橫向條紋上下滾動;
這種現象表現為條紋不停的上或下滾動,條紋比較寬。看起來是干擾,其實並不外界電磁波所為,如果拋開條紋,圖像是清晰的。這種現象基本占所為圖像干擾的80%以上,這種現象可以肯定的說是接地電位的問題,是指前端設備的地與中控室之間的地存在電位差,這個問題是萬用表無法測試的,如果測得的數字是零,也並不代表它不存在電位差。唯一的辦法是把它的迴路給斷開,也就是說兩端的地斷開一個(最好選擇前端)。如果兩端的地都不想斷,怕影響防雷。那就的花點銀子了,加個地線迴路平衡器來解決,這種設備為無源設備,只要串聯在同軸電纜的任何一端,安裝方便、效果好,完全可以消除這種條紋現象。
2、網狀干擾;
這種現象圖像質量很差,基本上看不到任何物體,圖像時有時無,還有畫面死機。這種現象是由於線纜的線芯和屏蔽斷、短的緣故。這種情況大多數出現在接頭上,個別也有在布線時沒施工好,說真的從我幫別人解決干擾中發現,現代工人們的焊接水平還有待提高個。由於焊接的問題或接頭件質量差引起的干擾在工程中也佔多。所以也希望我們的采購員領導們在采購時,不要被售貨妹的言辭所迷惑;也不要只為公司小利益著想,而給工程調試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3、空間電磁波的干擾
這種干擾源比較復雜,主要是前端設備、線纜中、終端附近有較強的輻射源或大功率的設備在運行。主要表現為圖象扭曲、抖動等。所以在施工前應對周圍的環境有所了解,盡量避開輻射源。在已經施工完了的工程中,而干擾有無法避免的情況下,只有加抗干擾設備。這種方法是比較經濟、快捷、而圖像又有保障。我公司生產的高頻抗干擾器,把原來的視頻帶寬進行移頻,提升到一個較高的頻端,到終端在進行解調還原圖像。這樣就能有效避免干擾。
五、攝像機鏡頭的安裝調試
1.鏡頭的安裝方式:
有C式和CS式兩種,兩者的螺紋均為1英寸32牙,直徑為1英寸,差別是鏡頭距CCD靶面的距離不同,C式安裝座從基準面到焦點的距離為17.562毫米,比CS式距離CCD靶面多一個專用接圈的長度,CS式距焦點距離為12.5毫米。別小看這一個接圈,如果沒有它,鏡頭與攝像頭就不能正常聚焦,圖像變得模糊不清。所以在安裝鏡頭前,先看一看攝像頭和鏡頭是不是同一種介面方式,如果不是,就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增減接圈。有的攝像頭不用接圈,而採用後像調節環(如松下產品),調節時,用螺絲刀擰松調節環上的螺絲,轉動調節環,此時CCD靶面會相對安裝基座向後(前)運動,也起到接圈的作用。另外(如SONY,JVC)採用的方式類似後像調節環,它的固定螺絲一般在攝像頭的側面,擰松後,調節頂端的一個齒輪,也可以使圖像清晰而不用加減接圈。
2.AGC ON/OFF(自動增益控制):
攝像頭內有一個將來自CCD的信號放大到可以使用水準的視頻放大器,其放大量即增益,等效於有較高的靈敏度,然而在亮光照的環境下放大器將過載,使視頻信號畸變。當開關在ON時,在低亮度條件下完全打開鏡頭光圈,自動增加增益以獲得清晰的圖像。開關在OFF時,在低亮度下可獲得自然而低雜訊的圖像。
3.ATW ON/OFF(自動白平衡):
開關撥到ON時,通過鏡頭來檢測光源的特性/色溫,從而自動連續設定白電平,即使特性/色溫改變也能控制紅色和藍色信號的增益。
4.ALC/ELC(自動亮度控制/電子亮度控制):
當選擇ELC時,電子快門根據射入的光線亮度而連續自動改變CCD圖像感測器的曝光時間(一般從1/50到1/10000秒連續調節)。選擇這種方式時,可以用固定或手動光圈鏡頭替代ALC自動光圈鏡頭。需要注意的是:在室外或明亮的環境下,由於ELC控制范圍有限,還是應該選擇ALC式鏡頭;在某些獨特的照明條件下,可能出現下列情況:
①在聚光燈或窗戶等高亮度物體上有強烈的拖尾或模糊現象;
②圖像顯著地閃爍和色彩重現性不穩定;
③白平衡有周期性變化,如果發生這些現象,應使用ALC鏡頭以固定光圈鏡頭採用ELC方式時,圖像的景深可能小於使用ALC式鏡頭所獲得的景深。因此,攝像頭在完全打開固定光圈鏡頭而採用ELC方式時,景深會比使用ALC式鏡頭時小,而且圖像上遠處的物體可能不在焦點上。當鏡頭是自動光圈鏡頭時,需要將開關撥到ALC方式。
5.BLC ON/OFF(背光補償開關):
當強大而無用的背景照明影響到中部重要物體的清晰度時,應該把開關撥到ON位置。注意:
①當與雲台配用或照明迅速改變時,建議把該開關放在OFF位置,因為在ON位置時,鏡頭光圈速度變慢;
②如果所需物體不在圖像中間時,背光補償可能不會充分發揮作用。
6.LL/INT(同步選擇開關):
此開關用以選擇攝像頭同步方式,INT為內同步2:1隔行同步;LL為電源同步。有些攝像頭還有一個LL PHASE電源同步相位控制器,當攝像頭使用於電源同步狀態時,此裝置可調整視頻輸出信號的相位,調整范圍大概是一幀。(調整需要專業人員進行)
7.VIDEO/DC(鏡頭控制信號選擇開關):
ALC自動光圈鏡頭的控制信號有兩種,當需要將直流控制信號的自動光圈鏡頭安裝在攝像頭上時,應該選擇DC位置;需要安裝視頻控制信號的自動光圈鏡頭時,應該選擇VIDEO位置。 當選擇ALC自動光圈視頻驅動鏡頭時,還會有一個視頻電平控制(VIDEO LEVEL L/H)可能需要調整,該控制器調節輸出給自動光圈鏡頭的控制電平,用以控制鏡頭光圈的開大和縮小(即進光量)。在攝像頭的配件中,有一個黑色的小插頭,插頭有四個針,聯接攝像頭上的黑色插座。如果用DC驅動的自動光圈鏡頭,鏡頭上已經作好了插頭,只要插在插座上,把選擇開關撥到DC即可;如果用視頻驅動的自動光圈鏡頭,需要用戶根據說明書上的標注,用烙鐵焊好。由於廠家定義不同,所以焊法也有區別,請安裝時留意。
8.SOFT/SHARP(細節電平選擇開關):
該開關用以調節輸出圖像是清晰(SHARP)還是平滑(SOFT),通常出廠設定在SHARP位置。
9.FLICKERLESS(無閃動方式):
在電源頻率為50Hz的地區,CCD積累時間為1/50秒,如果使用NTSC制式攝像機,其垂直同步頻率為60Hz,這樣將造成視覺影像不同步,在監視器上出現閃動;反之,在電源為60Hz的地區用PAL制式攝像機也會有此現象。為克服此現象,在電子快門設置了無閃動方式檔,對NTSC制式攝像機提供1/100秒,對PAL制式攝像機提供1/120秒的固定快門速度,可以防止監視器上圖像出現閃爍。手動電子快門:有些用戶使用CCD攝取運動速度比較快的物體,如果用1/50秒速度拍攝,會產生拖尾現象,嚴重影響圖像質量。有些攝像頭給出了手動電子快門,使CCD的電荷耦合速度固定在某一值,例如1/500、1/1000、1/2000秒等等,此時CCD的電荷耦合速度提高,這樣採集下來的圖像相對來說會減少拖尾現象,而且對於觀測高速運動或電火花一類物體,必須使用此設置。所以,某些專用攝像頭給出了手動電子快門,提供給特殊用途的用戶。手動電子快門的調整需要參看隨機說明書,在此就不再贅述了。
10.補充說明:
有很多用戶要求在晚間沒有光線的環境下監控,請注意:由於CCD攝像頭同樣是靠光線反射來成像,如果沒有光,它的圖像只會是一片漆黑再加上很多雪花。如何得到圖像呢?一種方法是加可見光照明,如路燈、探照燈;一種是加紅外燈(特別是要求不能安裝可見光源的場合),對於彩色CCD攝像頭,對紅外光響應不夠,有一些日夜兩用彩色攝像頭在夜間會自動轉成黑白模式。所以,您的監控系統要求夜間使用,一定要採用黑白CCD攝像頭。紅外燈有室內、室外,短距離和長距離之分,一般常用室內10~20米范圍的紅外燈,由於牆壁的反射,圖像效果還不錯;用在室外長距離的紅外燈效果就不會很理想,而且價格昂貴,不到必要時一般不採用。
E. 汽車的自動跟隨系統依靠前車的什麼進行檢測
自動跟蹤技術實際上是由大量的感測器和控制系統組成的。第一個車頭處,有監測前面車輛距離的雷達感測器,有測對方車速的測速器,左右兩側還有幾個雷達感測器監測車身兩側是否有來車。
自動跟蹤可提供運動目標的空間定位、姿態、結構行為和性能,是運動目標的多功能和高精度的跟蹤和測量手段,自動跟蹤由位置感測器、信號處理系統、伺服系統和跟蹤架等部分組成。
自動視頻跟蹤演算法模塊一般提供:目標捕捉、自動跟蹤、平台控制、電子穩像、圖像縮放平移旋轉、OSD功能。
自動跟蹤是連續跟蹤並測量運動目標軌跡參數的系統。自動跟蹤的目標是以一定速度和加速度運動的車輛、艦船、飛機、導彈和人造衛星等。
自動跟蹤可提供運動目標的空間定位、姿態、結構行為和性能,是運動目標的多功能和高精度的跟蹤和測量手段,自動跟蹤由位置感測器、信號處理系統、伺服系統和跟蹤架等部分組成。
F. 監控視頻受振動影響,監控有震動,有抖動,然後是畫面有沒有影響
攝像機有時必須安裝在有震動的環境中,如攝像機固定在建築物或桿子上、安裝在機器(如車、飛機、船等)、加熱通風設備、空調、PTZ雲台等上,都必然存在機械震動,而且這些機械震動往往難以消除,機械震動會引起視頻圖像的抖動,尤其是在使用高倍放大的鏡頭情況下,輕微的機械震動都會引起圖像的劇烈抖動,從而嚴重影響對視頻的觀察監視。
VS8902電子穩像器通過圖像處理演算法來消除視頻圖像的各種抖動,從而 提供高質量的清晰畫面。電子穩像器會帶來如下好處:
穩定的視頻可以更好地表現圖像細節,從而提高視頻監視的質量。
防止因圖像抖動引起視覺疲勞,且更有利於監視。
穩定的圖像為後端的數字視頻記錄設備提供了更有利於壓縮的視頻源。
VS8902電子穩像器,使用高性能DSP作為核心處理單元,在圖像處理演算法上採用Harris角點、全精度運動估計及卡爾曼濾波技術,對圖像的各種抖動進行計算並去除。從而實時實現了對圖像的去抖處理。
VS8902電子穩像器使用在前端設備(如彩色、黑白、紅外、熱成像等攝像機)和後端設備(如DVR、矩陣切換器、顯示器等)之間,它去除攝像機因機械震動而引起的圖像抖動,為後端設備提供一個清晰的穩定的圖像。
特徵
VS8902在圖像處理演算法上採用Harris角點、全精度運動估計及卡爾曼濾波技術,實時實現對圖像的各種抖動的消除。
自動適應PAL/NTSC制式的模擬攝像機。
校正圖像的所有抖動:水平方向、垂直方向、旋轉方向。
穩像演算法的有效圖象區域可以設置,以去除圖像上OSD對穩像效果的影響。
全實時:PAL制25幀/秒,NTSC制30幀/秒。
低延遲:延遲時間小於40ms。
通過串口、簡單的OSD菜單或DIP開關來設置參數和控制
固件的在線升級。
支持商用級、工業級和軍用級工作溫度范圍。
應用場合
VS8902電子穩像器,特別適合於下面的應用場合:
飛機、直升飛機、無人駕駛的飛行器。
汽車、火車、船舶。
高的建築物、橋梁、隧道。
多風的海岸邊的監視。
因機器設備或空調而導致震動的工廠。
案裝在柱子上或桿上的攝像機,如高速公路的交通監視。r>技術參數
(1) 視頻制式:自動檢測適應PAL/NTSC制式,輸入:阻抗75歐姆,峰峰值1V。輸出:阻抗75歐姆,峰峰值1V。
(2) 全實時:PAL制25幀/秒,
G. 自動跟蹤的光電跟蹤技術要點
應突破傳統的視頻目標取差器的設計理念,融合捕獲和自動跟蹤兩種模式下的平台運動控制、感測器視場和指向等諸多信息對目標運動加以預測,使得跟蹤更加可靠平穩,並具有良好的普適性。
內置多種圖像增強預處理演算法:白熱、黑熱、雙極性、移動目標檢測等。
視頻捕獲:可根據目標的亮度、尺寸、外形比例、速度、運動方向等自動獲取目標。
視頻跟蹤:內置多種跟蹤演算法且支持多目標檢測和多目標跟蹤;目標短暫丟失智能鎖定和重捕獲演算法。
可編程兩軸平台驅動控制(PID);支持速率和位置控制。
演算法的FPGA實現,使得模塊具有極低的延遲:輸出偏差或平台運動參數延遲小於1場時間(PAL一場時間是20ms、NTSC為16.7ms),可同步輸出,也可即時輸出。
圖像處理功能:基於場景鎖定的極低延遲實時電子穩像。
OSD功能,支持標準的和用戶自定義的字元和符號,如:跟蹤窗口、符號標記、瞄準線、狀態等等。
圖像平移、縮放和旋轉功能,以糾正感測器安裝位置對視頻的影響。
支持固定視場、可切換視場、連續變化(ZOOM)視場的攝像機,從而實現在自動跟蹤狀態下可以進行視場改變或切換操作,並保持跟蹤不會因此而中斷。
結構緊湊、功耗低。
H. 為什麼說自拍無人機是個偽命題
主打自拍賣點的呆萌無人機Lily跳票了,眾籌超過百萬美金的zano也宣布倒閉了,自拍無人機的創業之路為何這么難走?
縱然難走,還是有不少廠家義無反顧的湧上這條路:在北京GMIC大會上出現了一款自拍無人機 Hover Camera,以「傻瓜式跟隨自拍」為特色;安果無人機請來賈乃亮做代言,號稱讓世界愛上中國造;奇蛙主打在極限運動中跟拍,無人機和智能手錶搭配使用,現在已經實現量產;打出A4紙無人機旗號的致導科技,也在發展攜帶型自拍無人機;甚至之前一直關注農業的零度智控也在亞洲CES上發布了一款微型無人機,同樣主打自拍功能。
為什麼大家紛紛關注起自拍無人機了呢?
要說自拍無人機,必然要先談談消費級無人機,畢竟自拍無人機也是消費級無人機的一種。
消費級無人機怎麼火起來的呢?
大部分人的回答可能是:四軸+雲台相機=會飛的攝像頭。
正是藉助四軸控制技術和增穩雲台技術等的發展,大疆從無到有造就了這一百億級別的消費領域市場,同時,我們還看到,大疆作為這個行業的發起者和推動者,一直藉助自身的技術迭代,不斷豐富產品線,促進這樣一個市場的膨脹,並大大拉開了與友商在產品上的技術代差。
那麼不禁要問,如今這些五花八門,眾籌的主打手機操控、電子增穩的「小四軸」,他們以自拍、低空近距離航拍為賣點,消費者對此真的買賬么?自拍無人機真的是剛需嗎?
首先明確一下「自拍」的概念:2013年11月19日,《牛津詞典》宣布「selfie(自拍)」成為牛津2013年度熱詞,以表彰這一憑借智能手機自拍以及社交媒體分享而風靡世界的詞彙。
牛津詞典對「自拍」的解釋是,「一個人給自己拍的照片,尤其是使用智能手機或網路攝像頭拍攝,上傳到社交媒體網站的照片。」
不僅如此,2014年,韋氏詞典也收錄selfie一詞,將其定義為「自己為自己拍攝的圖像,使用數碼相機,尤其用於發布在社交網路中」。
這里的三個定義都提到了「社交」,可見「自拍」和社交網路、分享這些詞是分不開的。
可以說,影像,自他出現的那一刻起,便是我們人類分享知識、經歷、情感的一個主要手段之一。而社交網路分享自拍這一生活方式,自我們手機前置攝像頭提升到500w像素級別後,變得越來越活躍。
為什麼大家熱衷於把美美的自拍發布到網路上呢?
按照美國社會學家歐文·戈夫曼的《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中的解釋:人們按社會劇本的需要(即社會期望的需要)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他們的演出又受到對方互動的制約。在互動中,每個人都無法擺脫別人存在的事實,因此都不可避免地根據別人的期望來塑造好自己的形象,努力隱藏別人不欣賞的某些方面,表現出別人欣賞的東西。
用社會心理學的術語來說,就叫印象管理,說直白一點就是操控自我的形象以達到給別人留下好印象的目的。
從歐文的角度來看,自拍應該是一種典型的印象管理行為--操縱我們給別人留下的印象。
這樣做有什麼作用呢?知乎網上的一篇文章里概括,自拍可以達到兩方面效果:首先,它提高了別人對我們的評價,為我們贏得了社會聲望;其次,從別人那裡得到積極的反饋,比如自拍照下那些真情實意或虛情假意的點贊,也會讓我們心情愉悅,提升自我評價。
那麼自拍無人機於人們進化中的自拍史中,提供了一個更加高、遠的視角,這樣是不是就越好呢?
答案當然是:是的。
我們愛自拍,能有一個新的,更好的視角來記錄生活,如此,對於那些熱愛分享又不差錢的同志們,他們願意也樂意為此掏腰包。
既然用自拍無人機可以愉快的吹噓,為什麼還說自拍無人機是個偽命題呢?
用無人機來自拍並不是一個剛需。大多數消費級無人機玩家花了大幾千還是希望拍攝100-200米左右航拍的視角,上傳到社交網路。航拍結合自拍只有在非常小概率的情況下才會有,同時這一類自拍,通常還會是從10-20米左右空中拍的。這樣才能看得出你是用的是飛機啊,不然怎麼吹(zhuang)噓(bi)。
自拍無人機通常是在室內進行自拍,此時無法使用GPS定位,因此室內使用的無人機一般用聲吶或光流技術定位,然而該技術的價格成為自拍無人機的掣肘。很難有人會為了在室內拍照而花上幾百美金專門買一個無人機。
還有室內無人機為了便攜犧牲掉了雲台,比如Hover Camera,它使用的是電子穩像,拍攝的視頻品質,可能很難比得上雲台增穩的,這一點在國外的測評視頻中有一定體現。
我們自拍最重要的是什麼?是修圖啊,自拍無人機攜帶的相機可能會比手機更高,但不可能比手機更容易修圖、更容易加濾鏡,在這一點上,自拍無人機註定不能打敗手機。不過自拍無人機和手機聯合市很有可能擠掉數碼相機的市場份額的。
業內人士表示,「自拍機」雖然是個「小玩意」,但它其中集成的技術並不如想像中那麼容易,它對一個公司的技術儲備、量產能力、供應鏈管理都是一種考驗,這也許就是為什麼Lily至今都未能上市、小米的「飛米」流傳許久也未發布的原因。
就已經出現的自拍無人機產品來說,絕大多數的產品經理甚至是研發人員對無人機原理、機器視覺原理、控制技術等有或多或少的欠缺。例如,稍微懂得計算機視覺原理的人都不會像Zano那樣想用匯編寫所有程序,這也是這個項目註定失敗的重要原因;而一個正常的飛行器設計出身的人也是不會允許Hover Camera這種氣動效率極低的設計出現,但也正是這種看似不靠譜的設計,把螺旋槳打到手的概率降低到近乎為零;實際做過飛行控制的人也同樣難以讓Lily無人機的手拋起飛功能出現在產品特性中,因為基於消費級無人機的感測器和演算法,想要安全實現手拋起飛非常困難。
如此噱頭和一時的媒體瘋狂,是不能當飯吃滴,且行且珍惜。在無人機&機器人這樣一個以高技術為核心競爭力的行業,需要的是踏踏實實解決一個又一個技術難題,用真正有突破性的產品推動行業發展,這才是各個廠家要做的事情
轉自搜狐
I. 遠錦望遠鏡真的有光學防抖功能嗎
光學防抖我還是第一次聽說,只聽說過電子穩像和蔡司20X60物理穩像望遠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