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用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時要經過哪三步
1、列出豎式,定出商。
2、用商和除數相乘得出的積寫在被除數的下面。
3、相減後得出余數。
有餘數的除法中,余數比除數小。
被除數÷除數=商……余數
被除數=商×除數+余數
除數=(被除數-余數)÷商
商=(被除數-余數)÷除數
(1)高等代數帶余除法的演算法步驟擴展閱讀:
余數的相關性質:
1、如果a,b除以c的余數相同,那麼a與b的差能被c整除。例如,17與11除以3的余數都是2,所以17-11能被3整除。
2、a與b的和除以c的余數(a、b兩數除以c在沒有餘數的情況下除外),等於a,b分別除以c的余數之和(或這個和除以c的余數)。
例如,23,16除以5的余數分別是3和1,所以(23+16)除以5的余數等於3+1=4。注意:當余數之和大於除數時,所求余數等於余數之和再除以c的余數。例如,23,19除以5的余數分別是3和4,所以(23+19)除以5的余數等於(3+4)除以5的余數。
3、a與b的乘積除以c的余數,等於a,b分別除以c的余數之積(或這個積除以c的余數)。
例如,23,16除以5的余數分別是3和1,所以(23×16)除以5的余數等於3×1=3。注意:當余數之積大於除數時,所求余數等於余數之積再除以c的余數。例如,23,19除以5的余數分別是3和4,所以(23×19)除以5的余數等於(3×4)除以5的余數。
2. 有餘數的除法算式中公式
有餘數的除法公式是被除數=商×除數+余數。在整數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與不能整除兩種情況。當不能整除時,就產生余數,取余數運算。余數指整數除法中被除數未被除盡部分
有餘數的除法這樣驗算,根據除數一定大於余數驗算,如果余數大於或等於除數,則原題答案就是錯誤的。在余數小於除數的前提下,根據被除數=除數×商+余數來驗算除法是小學四則運算的一個難點,有餘數的除法是除法里的一個難點,那麼怎樣快速掌握有餘數的除法呢?下面給大家介紹一點經驗。
工具原料草稿本、筆、小學具若干。
方法/步驟分步閱讀
1
/4
正確認識余數的意義:在計算平均分的除法算式時,計算的結果有兩種情況,一種是正好分完,一種是還有剩餘,也就是剩餘的不夠再分,數學上把這種不夠再分的數叫做「余數」。也就是平均分以後剩餘的,不夠再分的數。
2
/4
明白余數和除數的關系:在有餘數的除法算式中,余數是因為不夠分而餘下的,所以必須要小於除數。如果余數等於或大於除數,說明還可以再分。
3
/4
掌握用除法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在列豎式除法時一定要按照書寫順序,先寫除號,再寫被除數和除數,接著再求商,商與除數的乘積寫在被除數的下面,被除數和乘積的差就是余數,最後把余數寫在豎式的最下面。
4
/4
特別提醒小孩:1.數位一定要對整齊,個位對個位,十位對十位,上的商是只有個位就要對著被除數的個位。2.上商時,要想一想除數的乘法口訣,除數乘以幾最接近被除數,並比被除數小,就上幾。3.計算出余數後,要比較看余數是不是小於除數,如果等於或大於除數,則商上小了僅供參考
3. 有餘數的除法算式
有餘數的除法算式例子演示827÷5
解題思路:將被除數從高位起的每一位數進行除數運算,每次計算得到的商保留,余數加下一位數進行運算,依此順序將被除數所以位數運算完畢,得到的商按順序組合,余數為最後一次運算結果
解題過程:
步驟一:8÷5=1 余數為:3
步驟二:32÷5=6 余數為:2
步驟三:27÷5=5 余數為:2
根據以上計算計算步驟組合結果商為165、余數為2
驗算:165×5+2=827
(3)高等代數帶余除法的演算法步驟擴展閱讀←驗算結果:四則運算規則(按順序計算,先算乘除後算加減,有括弧先算括弧,有乘方先算乘方)即脫式運算(遞等式計算)需在該原則前提下進行
解題過程:
165×5+2
=825+2
=827
存疑請追問,滿意請採納
4. 高等代數里綜合除法是怎麼運算的啊,看不懂
通過例題表述綜合除法的運算。
綜合除法示例演算法如下:
原理跟除法的原理是差不多的。綜合除法(synthetic division)是一種簡便的除法,只透過乘、加兩種運算便可計算到一元多項式除以(x - a)的商式與余式。
綜合除法的依據是因式定理即若(x-a)能整除某一多項式,則(x-a)是這一多項式的一個因式。用x-b除有理整式f(x)=A0+A1x+A2x²+…+An-1x^n-1+AnX^n所得的余數為f(b)=a0b+a1b+a2b+…+an-1b+an(余數定理),若f(b)=0時,f(x)有x-b的因式.用綜合除法找出多項式的因式,從而分解因式的方法.
(4)高等代數帶余除法的演算法步驟擴展閱讀:
綜合除法在數學運算中的應用主要類型
1、多項式除以多項式;
2、應用於部分分式;
3、應用於求函數值;
4、應用於因式分解;
5、應用於高次方程;
6、應用於多項式變形;
7、應用於有理函數的積分。
5. 高等代數中剩餘除法是什麼意思
A/B的帶余除法就是把A寫成A=k*B+r的形式,其中r在某種意義下比B小,通常這樣的表示方式是存在唯一的,也就定義出一種除法,k是商,r是余項。
比如說,整數的帶余除法A=kB+r,要求0<=r<|B|,通常情況都有B>0,也就是0<=r<B。
常用的還有多項式的帶余除法A(x)=k(x)B(x)+r(x),這里要求r(x)的次數比B(x)的次數低。
6. 關於高等代數剩餘除法的問題。。。
把(2x^4-x^3+2x-3)去除以(x-1)=2x^3+x^2+x+3,沒有餘數,所以x=1是原方程的解
把2x^4-x^3+2x-3)去除以(x+1)=2x^3-3x^2+3x-1……-2,有餘數,所以x=-1不是原方程的解;
其餘類推,一一驗證。
7. 剩餘除法怎麼用來求有理根,給個例子. 什麼叫剩餘除法,舉個例子.
設f(x)為多項式,假設x=1為其一有理根,則(x-1)整出f(x),即f(x)=(x-1)*g(x),剩餘除法也就是帶余除法,在整數中的帶余除法為:A跟B為兩整數,則存在整數q與r(r小於A),使得A=B*q+r.
多項式中求有理根,其實是事先已經把多項式可能有的根全部找出來,利用剩餘除法去驗證根的正確性.
上例中關於根1的驗證是:直接用x-1去除以f(x),能整出則為f(x)根,有餘項則不是其有理根.建議你看北大版《高等代數》第一章,上面有介紹.
8. 高等代數,帶余除法怎麼做的
暈,用u1(x)除以.後面還應註上u(x)的次數小於。
9. 試商:計算有餘數的除法的四個步驟(填空)
計算有餘數的除法的四個步驟:(一商,二乘,三減,四比)。可以利用乘法口訣,兩數相乘的積要(小於)被除數,但除數比余數( 大)。
計算有餘數的除法例題分析:
123÷4=30……3
拓展資料:
本節課我主要分四個層次進行教學:一、初步理解計算過程,二、發現「余數要比除數小」的計算規律,三、掌握試商方法,四、體會計算有餘數除法的價值。
一、初步理解計算過程。
學生在學習表內乘、除法計算時,已經初步認識了簡單的除法豎式,知道用豎式計算除法的基本過程,這是學慣用豎式計算有餘數除法的重要基礎。
此段教學,結合具體情境,我先出示一共有6個桃,每3個放一盤,放了2盤,讓學生列出算式並且用豎式計算,讓學生進一步明確用豎式計算除法的基本過程,接下來出示一共有7個桃,每3個放一盤,放了2盤,還剩下1個,讓學生獨立列出除法算式,並引導學生通過類推初步理解有餘數除法的豎式計算過程,並在直觀層面上初步感受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及「余數要比除數小」的計算規律。
二、發現「余數要比除數小」的計算規律。「
余數要比除數小」是有餘數除法計算的一個規律,也是計算有餘數除法的法則之一。理解「余數要比除數小」是進一步探索和理解試商方法的邏輯基礎。此段教學中,利用試一試教學,在試商的過程中,提問可以商1、2、4嗎,讓學生結合操作以及比較初步理解「除數是5時,余數要比5小」,再引導學生通過類推和歸納得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結論,有利於學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礎上體會「余數要比除數小」的合理性,並把握其實際意義。
三、掌握試商方法。
學生計算有餘數除法時,一般會採用兩種不同層次的方法:一是藉助直觀圖或動手操作求得商和余數;二是利用乘法口訣進行試商。試商的本質是依據除法運算的意義,著眼乘、除法的關系進行的一種較為抽象的思考。
初步理解並掌握試商方法,不僅是為了達成本節課的基本教學目標,也是為今後繼續學習除法計算奠定基礎。此段教學過程,聯系具體的問題情境,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計算除法的經驗,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試商的思考方法,體現了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數學化過程,有利於學生在活動中逐步提升數學思考水平。
四、體會計算有餘數除法的價值。
通過解決實際問題,能使學生體會計算有餘數除法的實際應用價值,而對解決問題過程進一步深入的思考,則能使學生對有餘數除法的理解更加清晰、更加透徹。
10. 高等代數,帶余除法怎麼解出這個可能解的,
只有x-1的余數為0其他都不能被整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