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高斯潮流計演算法

高斯潮流計演算法

發布時間:2022-05-31 06:36:23

A. 高斯-賽德爾法潮流計算適用於什麼情況

目前基於節點導納矩陣的高斯賽德爾法潮流計算只在少數場合使用,例如:網路規模較小且計算機內存較少,或為牛頓拉夫遜法提高一個較好的初值。現在潮流計算普遍採用牛拉法或PQ分解法

B. 用高斯塞德爾法進行電力系統潮流手算時,PV節點的Q如何處理需要先計算出來然後去迭代嗎

我理解的是根據節點功率方程計算PV節點的Q。
在高斯戴德爾迭代中,通過各個節點的的注入功率(P+jQ)和上次迭代的電壓值(V0)計算節點注入電流(I0),繼而通過阻抗法潮流計算計算各節點的電壓V1,重復迭代,直至收斂。
為了計算各節點的注入電流I0,就要知道各個節點的注入功率,對於PQ節點,其功率值時固定的,沒有什麼問題;但是對於PV節點,由於其P和V是固定的,而Q值和theta值未知,求其注入電流就必然通過其他方法,譬如:(1)獲得當前迭代步中該PV節點的電壓(V0,包括幅值V和相角theta),(2)根據該節點的網路方程和其他相鄰節點的電壓(V0)計算該點的實際注入有功P'和無功Q',這里得到的P'一般不等於PV節點的預設P值,但可仍將該節點的發電機注入功率取為P+jQ',(3)這樣便可通過(P-jQ')/(Vsin(theta)-jcos(theta))計算該點的注入電流,進入下一步迭代。
對於第一步迭代,可以取所有節點的相角都為0,PV節點的Q=0作為初值。

C. 基於高斯—塞德爾法潮流計算

借我參考一下,要有程序的,當然程序最好是MATLAB的

D. 潮流計算的方法比較

潮流計算對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狀況的分析和計算,即電力系統中的電壓、電流、功率的計算,即潮流計算

E. 什麼是「潮流計算」有什麼作用比較潮流計算與一般計算的區別

潮流計算
對電力系統正常運行狀況的分析和計算,即電力系統中的電壓、電流、功率的計算,即潮流計算;潮流計算方法很多:高斯—塞德爾法、牛頓—拉夫遜法、P-Q分解法、直流潮流法,以及由高斯—塞德爾法、牛頓—拉夫遜法演變的各種潮流計算方法。

F. 潮流計算演算法有哪些

一般110(66)kV以上多選用牛頓拉夫遜發,快速解耦法,配網一般採用前推回帶法或者容量分攤法,有各自的特點,其他的潮流演算法有很多,高斯賽德爾法,直流潮流,隨機潮流,三相潮流,最優潮流之類的。,

G. 潮流計算程序 高斯賽德爾法 C編程

源程序。

H. 高斯賽德爾法、牛頓-拉夫遜法及PQ分解法進行潮流計算的優缺點

一:牛頓潮流演算法的特點
1)其優點是收斂速度快,若初值較好,演算法將具有平方收斂特性,一般迭代4~5 次便可以
收斂到非常精確的解,而且其迭代次數與所計算網路的規模基本無關。
2)牛頓法也具有良好的收斂可靠性,對於對高斯-塞德爾法呈病態的系統,牛頓法均能可靠
地斂。
3)初值對牛頓法的收斂性影響很大。解決的辦法可以先用高斯-塞德爾法迭代1~2 次,以
此迭代結果作為牛頓法的初值。也可以先用直流法潮流求解一次求得一個較好的角度初值,
然後轉入牛頓法迭代。
PQ法特點:
(1)用解兩個階數幾乎減半的方程組(n-1 階和n-m-1 階)代替牛頓法的解一個(2n-m-2)階方程
組,顯著地減少了內存需求量及計算量。
(2)牛頓法每次迭代都要重新形成雅可比矩陣並進行三角分解,而P-Q 分解法的系數矩陣 B』
和B』』是常數陣,因此只需形成一次並進行三角分解組成因子表,在迭代過程可以反復應用,
顯著縮短了每次迭代所需的時間。
(3)雅可比矩陣J 不對稱,而B』和B』』都是對稱陣,為此只要形成並貯存因子表的上三角或下
三角部分,減少了三角分解的計算量並節約了內存。由於上述原因,P-Q 分解法所需的內存
量約為牛頓法的60%,而每次迭代所需時間約為牛頓法的1/5。
二:因為牛頓法每次迭代都要重新生成雅克比矩陣,而PQ法的迭代矩陣是常數陣(第一次形成的)。參數一變,用PQ法已做的工作相當於白做了,相當於重新算,次數必然增多。
有點啰嗦了。。。。

I. 電力系統計算機潮流計算問題,謝!

一:牛頓潮流演算法的特點
1)其優點是收斂速度快,若初值較好,演算法將具有平方收斂特性,一般迭代4~5 次便可以
收斂到非常精確的解,而且其迭代次數與所計算網路的規模基本無關。
2)牛頓法也具有良好的收斂可靠性,對於對高斯-塞德爾法呈病態的系統,牛頓法均能可靠
地斂。
3)初值對牛頓法的收斂性影響很大。解決的辦法可以先用高斯-塞德爾法迭代1~2 次,以
此迭代結果作為牛頓法的初值。也可以先用直流法潮流求解一次求得一個較好的角度初值,
然後轉入牛頓法迭代。

PQ法特點:
(1)用解兩個階數幾乎減半的方程組(n-1 階和n-m-1 階)代替牛頓法的解一個(2n-m-2)階方程
組,顯著地減少了內存需求量及計算量。
(2)牛頓法每次迭代都要重新形成雅可比矩陣並進行三角分解,而P-Q 分解法的系數矩陣 B』
和B』』是常數陣,因此只需形成一次並進行三角分解組成因子表,在迭代過程可以反復應用,
顯著縮短了每次迭代所需的時間。
(3)雅可比矩陣J 不對稱,而B』和B』』都是對稱陣,為此只要形成並貯存因子表的上三角或下
三角部分,減少了三角分解的計算量並節約了內存。由於上述原因,P-Q 分解法所需的內存
量約為牛頓法的60%,而每次迭代所需時間約為牛頓法的1/5。

二:因為牛頓法每次迭代都要重新生成雅克比矩陣,而PQ法的迭代矩陣是常數陣(第一次形成的)。參數一變,用PQ法已做的工作相當於白做了,相當於重新算,次數必然增多。

J. 電力系統分析中,潮流計算,為什麼高斯迭代法的迭代次數多於PQ分解法和牛拉法

這是不一定的,要看情況,只是因為現在電力系統都比較復雜,才總體上表現為高斯-賽德爾法迭代次數比較多。
高斯-賽德爾法與PQ分解法、牛拉法所用的迭代矩陣不一樣,收斂的快慢就是要看迭代矩陣的譜半徑。譜半徑小於1說明收斂,否則不收斂。譜半徑越小,收斂速度越快。
對於Ax=b,PQ分解法和牛拉法的迭代方程為:
x=B1x+f1, B1=I-inv(D)A,f1=inv(D)b,D為對角矩陣。

對於Ax=b,高斯-賽德爾法的迭代方程為:
x=B2x+f2, B2=inv(D-L)U,f2=inv(D-L)b,L、U為下三角和上三角矩陣。
對於病態電網,例如重負荷、很多長線路、負電抗變壓器等等,都是病態電網的表現。病態電網的特點使得迭代方程中的B1、B2的譜半徑不一樣,B2往往大於1(矩陣近似奇異或者奇異),而B1往往小於1,此時高斯-賽德爾法表現為發散,所以迭代很可能不收斂。
當B2的譜半徑小於B1時,高斯-賽德爾法的迭代次數是要少於PQ分解法、牛拉法的。

閱讀全文

與高斯潮流計演算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畢業設計單片機模擬 瀏覽:835
阿里ai雲伺服器 瀏覽:433
小程序雲伺服器可以綁個人賬戶嗎 瀏覽:727
王者榮耀體驗服ios怎麼登陸安卓的 瀏覽:285
客戶想要的與程序員理解的 瀏覽:669
矽谷一普通程序員的一天 瀏覽:456
演算法實現兩個集合合並 瀏覽:74
班長命令什麼意思 瀏覽:139
51單片機c語音 瀏覽:733
悅翔v3壓縮比 瀏覽:714
oppo怎樣修改手機里的文件夾名稱 瀏覽:218
PHP圖片上傳替換 瀏覽:139
androidtv桌面 瀏覽:810
miui10版本怎麼隱藏app 瀏覽:52
阿里雲伺服器怎麼輸入命令 瀏覽:426
如何通過伺服器連接網路 瀏覽:664
一張大事年表pdf 瀏覽:396
雞兔同籠java編程 瀏覽:611
應屆生php程序員簡歷 瀏覽:652
格力三匹壓縮機電流測哪根線 瀏覽: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