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少兒編程培訓Scratch與C語言學哪個好
少兒編程培訓推薦Scratch
如果我們希望孩子不會說自己「就不是一個編程的料」,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從第一步就產生成就感,從而產生自我效能感,也就是相信自己可以有能力達到目標,學好編程。
在這樣的前提下,你讓孩子從學習例如 C 或者 java 這樣的工業級編程開始,他可能會面臨的困難不僅僅是編程的困難,他還會遇到打字的困難,標點是否使用正確的困難,編程語言語法的困難,編譯錯誤時莫名其妙的困難等等。 這些困難會消磨掉孩子學習編程的興趣,自己找理由說「我不喜歡編程」,就和很多人找到無數理由說自己「不喜歡數學」一樣。 這就是在沒有形成自我效能感的情況下拔苗助長的結果。
歐美在打造孩子的未來創新能力上有很多創新的項目。比如樂高教育,專注於用物理世界的結構搭建;樂高WeDo,專注於機器人編程;Tickle,專注於智能硬體;Scratch,專注於提供適用於兒童的編程語言和工具。其中最為突出的當數 Scratch。
前運算階段的標志是符號功能的出現。這個階段的兒童的語言能力,以及玩耍時把棍子想像成槍的「假裝」能力,都是符號功能的體現。
但「前運算階段」的兒童對於守恆和可逆性這樣的邏輯運算的理解是有限的。
而在「具體運算階段」,兒童已經迅速獲得了認知操作能力,並能運用這些重要的新技能思考事物。具體運算思維表現為守恆的理解、關系推理的理解運算順序性的理解。但是,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思維是有局限的,因為他們只能把運算圖式應用到真實的或可以想像得到的事物、情境或者事件上。
因此,在編程教育中,往往最早在「前運算階段」的後期,也就是6-7歲左右,並不會讓兒童直接接觸到邏輯和關系推理的概念。而是通過序列(Sequence)來讓兒童理解基本的因果關系。
同時,由於「具體運算階段」的兒童的思維只能映射到具體的事物上,所以高級編程語言中的抽象邏輯、語言和教學方法是很難為這個階段的兒童所接受。Scratch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可視化的「積木」形式,兒童可以很輕松的編寫自己的游戲或者動畫書。在Scratch中,兒童很容易把具象的結果和程序所對應起來,這樣就很好的避免了高級編程語言如C、C++等低反饋的學習流程。
所以針對7-11歲的兒童,Scratch的可視化語言可以很好的幫助學生學習基本的邏輯、關系推理、數學的概念,同時避免過早的接觸到「形式運算階段」之後才能理解的抽象的演繹推理。
2. java 雞和兔子一共35隻 腳94隻 有多少只雞和兔子 用java 計算結果
這種問題你關鍵是要理清裡面的邏輯,然後尋求一個程序的解法。
這題目關鍵是:總數是35, 兔子4隻腳,雞2隻,一共有94隻腳。相當於
2個變數x + y = 35 4*x + 2*y = 94
JAVA處理就是在0~35內尋求符合條件的正整數。完整編碼:
public class Du2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int head = 35;//頭數
int feet = 94;//腳
for(int chicken = 0; chicken <= feet / 2; chicken ++){
int rabbit = head - chicken;
if(rabbit * 4 + chicken * 2 == feet){
System.out.println("籠子裡面有" + chicken + "只雞," + rabbit + "只兔子");
}
}
}
}
註:這是經典的題目,以前很多人寫了文章介紹的,樓主可以去搜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