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靜態編譯和動態編譯區別和優缺點

靜態編譯和動態編譯區別和優缺點

發布時間:2022-06-08 19:02:42

❶ 動態鏈接,靜態鏈接 動態編譯,靜態編譯 動態鏈接庫,靜態鏈接庫 這些兩兩間的區別是什麼呢

有點兒亂……,分數少簡單扼要的說說吧。
————————————
首先,傳統的編譯,也就是靜態編譯是把 源文件 翻譯成目標文件,這個是一次性過程,也就是你所謂的靜態編譯。
後來的Java和.NET等語言,首先編譯成中間形式,然後運行過程中根據需要編譯成本地代碼(注意這個過程不是一次性的,下次運行重新編譯),這個就是JIT(即時編譯)技術,從即時編譯發展出了動態編譯技術
————————————
(傳統的)編譯完成後,像C/C++、Fortran、匯編等語言,可以把多個目標文件合並到一個庫文件中,這個就是靜態庫。比如常說的庫函數printf就是libc裡面的函數。
如果有了啟動函數(main),main裡面使用了printf,就可以通過靜態鏈接技術,從libc中提取出printf所在的文件加入到可執行文件中,如果printf還需要其它函數,就繼續搜索並加入列表,直到形成一個閉包。這個就是靜態鏈接。
可是靜態鏈接有個明顯的缺點,如果每個程序都需要printf,那麼printf這個函數的代碼就會同時存在在每個程序中,這樣也太佔地方了吧。所以發明了動態連接技術,其實有兩種形式。無論哪一種,都是首先記錄下需要調用printf這個函數以及所在的動態庫,等到運行的時候再載入動態庫,從動態庫中找到真正的printf去執行。
由於,動態鏈接技術需要一些額外的信息,傳統的靜態庫是不具備的,這些額外信息主要是重復載入和卸載時所需要的一些代碼,因此需要動態鏈接庫。

❷ 配置linux內核的時候,驅動的靜態編譯和動態編譯有什麼區別

驅動的動態編譯會生成.ko文件,系統啟動後需要載入該驅動後才能使用相應設備。
而靜態編譯則直接編譯進內核,系統啟動的時候會自動載入該驅動。
靜態編譯太多驅動至內核,會導致內核體積過大,啟動時間較長。而動態編譯則比較自由靈活,需要用的時候即載入,不需要的時候即卸載。我以前在EasyARM-iMX280的學習手冊里看到寫得很清楚,你可以去看看的。

❸ 什麼是靜態編譯,什麼是動態編譯,以及他們的區別

後者容易擴充,前者運行效率高,但一旦有更新,要全部重新編譯

❹ 在linux系統中,靜態編譯和動態編譯哪個速度快的

你說的靜態庫和動態庫吧?編譯速度沒有太大的區別,在實際運行時,靜態庫運行較快,而動態庫內地函數由於在實際使用到時才載入到內存,所以運行較慢。動態庫的好處是只要保持介面不變,就可以在程序運行時進行動態庫的切換。

❺ 靜態編譯和動態編譯有何不同

靜態編譯與動態編譯的區別:
1、動態編譯的可執行文件需要附帶一個的動態鏈接庫,在執行時,需要調用其對應動態鏈接庫中的命令
所以其優點一方面是縮小了執行文件本身的體積,另一方面是加快了編譯速度,節省了系統資源。
缺點一是哪怕是很簡單的程序,只用到了鏈接庫中的一兩條命令,也需要附帶一個相對龐大的鏈接庫;二是如果其他計算機上沒有安裝對應的運行庫,則用動態編譯的可執行文件就不能運行。
2、靜態編譯就是編譯器在編譯可執行文件的時候,將可執行文件需要調用的對應動態鏈接庫(.so)中的部分提取出來,鏈接到可執行文件中去,使可執行文件在運行的時候不依賴於動態鏈接庫。所以其優缺點與動態編譯的可執行文件正好互補。

❻ 易語言編譯和靜態編譯的區別

1、庫文件和程序文件不同,編譯是把支持庫文件和程序分開來,如果給別人去用,別人卻沒安裝易語言,就要把支持庫文件帶上給那人才能用。但是靜態編譯是把支持庫文件打包到程序里去.這樣,如果對方沒裝易語言也照樣可以正常使用和獨立編譯。

❼ linux 靜態庫和動態庫編譯的區別

Linux庫有動態與靜態兩種,動態通常用.so為後綴,靜態用.a為後綴。例如:libhello.so libhello.a
為了在同一系統中使用不同版本的庫,可以在庫文件名後加上版本號為後綴,例如: libhello.so.1.0,由於程序連接默認以.so為文件後綴名。所以為了使用這些庫,通常使用建立符號連接的方式。
ln -s libhello.so.1.0 libhello.so.1
ln -s libhello.so.1 libhello.so

動態庫和靜態庫的區別:
當要使用靜態的程序庫時,連接器會找出程序所需的函數,然後將它們拷貝到執行文件,由於這種拷貝是完整的,所以一旦連接成功,靜態程序庫也就不再需要了。然而,對動態庫而言,就不是這樣。動態庫會在執行程序內留下一個標記『指明當程序執行時,首先必須載入這個庫。由於動態庫節省空間,linux下進行連接的預設操作是首先連接動態庫,也就是說,如果同時存在靜態和動態庫,不特別指定的話,將與動態庫相連接。

兩種庫的編譯產生方法:
第一步要把源代碼編繹成目標代碼。以下面的代碼hello.c為例,生成hello庫:

/* hello.c */
#include
void sayhello()
{
printf("hello,world\n");
}
用gcc編繹該文件,在編繹時可以使用任何全法的編繹參數,例如-g加入調試代碼等:
gcc -c hello.c -o hello.o
1.連接成靜態庫
連接成靜態庫使用ar命令,其實ar是archive的意思
$ar cqs libhello.a hello.o
2.連接成動態庫
生成動態庫用gcc來完成,由於可能存在多個版本,因此通常指定版本號:
$gcc -shared -Wl,-soname,libhello.so.1 -o libhello.so.1.0 hello.o
另外再建立兩個符號連接:
$ln -s libhello.so.1.0 libhello.so.1
$ln -s libhello.so.1 libhello.so
這樣一個libhello的動態連接庫就生成了。最重要的是傳gcc -shared 參數使其生成是動態庫而不是普通執行程序。
-Wl 表示後面的參數也就是-soname,libhello.so.1直接傳給連接器ld進行處理。實際上,每一個庫都有一個soname,當連接器發現它正在查找的程序庫中有這樣一個名稱,連接器便會將soname嵌入連結中的二進制文件內,而不是它正在運行的實際文件名,在程序執行期間,程序會查找擁有 soname名字的文件,%B

❽ 淺談靜態聯編和動態聯編的區別和實現動態聯編的

聯編是指一個程序自身彼此關聯的過程。按照聯編所進行的階段不同,可分為靜態聯編和動態聯編。
靜態聯編又稱靜態綁定,指在調用同名函數(即重載函數)時編譯器將根據調用時所使用的實參在編譯時就確定下來應該調用的函數實現。它是在程序編譯連接階段進行聯編的,這種聯編又稱為早期聯編,這是因為這種聯編工作是在程序運行之前完成的。它的優點是速度快,效率高,但靈活性不夠。
編譯時所進行的聯編又稱為靜態束定。束定是指確定所調用的函數與執行該函數代碼之間的關系。
動態聯編也稱動態綁定,是指在程序運行時,根據當時的情況來確定調用的同名函數的實現,實際上就是在運行時選擇虛函數的實現。這種聯編又稱為晚期聯編或動態(束定。實現條件:①要有繼承性且要求創建子類型關系;)②要有虛函數;③通過基類的對象指針或引用訪問虛函數。繼承是動態聯編的基礎,虛函數是動態聯編的關鍵,虛函數經過派生之後,在類族中就可以實現運行過程中的多態。動態聯編要求在運行時解決程序中的函數調用與執行該函數代碼間的關系,調用虛函數的對象是在運行時確定的。對於同一個對象的引用,採用不同的聯編方式將會被聯編到不同類的對象上。即不同聯編可以選擇不同的實現,這便是多態性。它的優點是靈活性強,但效率較低。

❾ 易語言裡面一般用靜態編譯還是用動態編譯用哪種好! 詳解謝謝 我是個新手越詳細月好! 多謝啦!

我喜歡用靜態編譯,因為會打包為一個EXE文件,非常方便,而且它生成的靜態編譯EXE是仿C++的格式,因此很多殺毒軟體不會查殺,防止了誤報.
但有些支持庫不支持靜態編譯,這時,只好使用動態編譯了,而用動態編譯後,要將所用到的支持庫文件都拷貝到EXE同在的目錄中,最後用INNO SETUP打包發布才行.

❿ 在易語言里,什麼叫做靜態編譯,什麼叫做動態編譯那可以生成安裝包的是什麼編譯具體見補充

靜態編譯生成的文件可以共享給大家用
動態編譯生成的文件只能共享給安裝有易語言的人使用
這樣回答夠簡單了

閱讀全文

與靜態編譯和動態編譯區別和優缺點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命令與征服3泰伯利亞戰爭升級 瀏覽:690
投標工具需要加密鎖嗎 瀏覽:502
蘇州阿里雲伺服器服務電話 瀏覽:783
怎麼知道app專屬流量 瀏覽:62
單片機模擬動畫教程 瀏覽:735
linux解壓鏡像 瀏覽:164
c語言可以在哪編譯 瀏覽:127
如何對spl的密碼加密 瀏覽:73
oppoa59s如何添加應用加密 瀏覽:514
比特幣asic演算法 瀏覽:175
查看伺服器外網訪問地址 瀏覽:856
魔獸爭霸地圖最新加密 瀏覽:685
暢捷雲APP怎麼l發票 瀏覽:211
黑馬程序員與傳智播客 瀏覽:519
geany不能編譯中文嗎 瀏覽:523
和平精英怎麼開啟新伺服器 瀏覽:541
單片機的典型應用 瀏覽:378
vivo手機怎麼對qq進行加密 瀏覽:612
gcc編譯器的鏈接腳本 瀏覽:578
伺服器p01是什麼 瀏覽: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