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源碼編譯 > 如何抑制大林演算法中的振鈴現象

如何抑制大林演算法中的振鈴現象

發布時間:2022-06-09 18:39:09

❶ 在數字圖像處理中什麼是振鈴現象 謝謝

振鈴效應(Ringingeffect)是影響復原圖像質量的眾多因素之一,其典型表現是在圖像灰度劇烈變化的臨域出現類吉布斯(Gibbs)分布--(滿足給定約束條件且熵最大的分布)的震盪。在圖像盲復原中,振鈴效應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問題,其嚴重降低了復原圖像的質量,並且使得難於對復原圖像進行後續處理。
振鈴效是由於在圖像復原中選取了不適當的圖像模型造成的;在圖像盲復原中如果點擴散函數選擇不準確也是引起復原結果產生振鈴效應的另一個原因,特別是選用的點擴散函數尺寸大於真實點擴散函數尺寸時,振鈴現象更為明顯;振鈴效應產生的直接原因是圖像退化過程中信息量的丟失,尤其是高頻信息的丟失。
振鈴效應對復原圖像質量影響嚴重,眾多學者對抑制振鈴效應的方法進行了廣泛研究,然而大多數圖像復原方法在這一點上都有所不足,造成了復原過程中的振鈴效應幾乎不可避免,尤其對於有雜訊存在的場合,它會混淆圖像的高頻特性,使得振鈴效應帶來的影響更加顯著。
幅頻函數:對圖像進行FFT變換,對變換後的結果去模後,其幅度就是頻率的函數,該函數就是幅頻函數。

❷ 大林演算法中的N是根據什麼取得

純滯後時間t=N T
T為采樣周期

❸ 如何抑制達林演算法中的振鈴現象

我也想知道這個振鈴幅度怎麼計算,一階系統沒有振鈴現象,因為不存在極點在左半平面,二階系統有可能存在振鈴現象,因為有可能存在一個極點在Z=-1的附近。

❹ 計算機控制技術的目錄

第1章計算機控制系統概述11.1計算機控制系統的一般概念11.2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組成31.2.1計算機控制系統硬體31.2.2計算機控制系統軟體41.2.3計算機控制系統通信網路51.3 計算機控制系統的分類81.3.1操作指導控制系統81.3.2直接數字控制系統91.3.3監督計算機控制系統91.3.4集散控制系統101.3.5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111.3.6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121.3.7物聯網控制系統121.4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控制規律131.5關於MATLAB工具軟體14習題117
第2章工業控制計算機182.1控制計算機的主要類型182.2IPC工控機的組成與特點212.2.1IPC工控機的硬體組成212.2.2IPC工控機的軟體組成222.2.3IPC工控機的特點232.2.4IPC工控機的發展方向252.3IPC匯流排結構262.3.1匯流排概述262.3.2內部匯流排262.3.3外部匯流排292.4 MODBUS通信協議332.4.1概述332.4.2兩種傳輸方式342.4.3MODBUS消息幀342.4.4錯誤檢測方法342.4.5MODBUS的編程方法35習題236
第3章過程輸入/輸出通道373.1概述373.2模擬量輸入通道393.2.1信號處理電路403.2.2多路模擬開關403.2.3前置放大器423.2.4采樣保持器443.2.5A/D轉換器453.3模擬量輸出通道573.3.1多路模擬量輸出通道的結構形式573.3.2D/A轉換器583.3.3DAC輸出方式663.3.4D/A轉換通道的設計693.4數字量輸入通道713.5數字量輸出通道733.6抗干擾技術763.6.1干擾的來源與傳播途徑763.6.2硬體抗干擾措施79習題387
第4章數字程序控制技術884.1數字程序控制基礎884.1.1數字程序控制原理884.1.2數字程序控制方式894.1.3開環數字程序控制894.2逐點比較法插補原理904.2.1逐點比較法直線插補904.2.2逐點比較法圓弧插補934.3步進電動機控制技術974.3.1步進電動機的工作原理974.3.2步進電動機的工作方式984.3.3步進電動機的脈沖分配程序994.3.4步進電動機的速度控製程序101習題4103
第5章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數學模型1045.1計算機控制系統數學模型的建立1045.2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時域模型1055.2.1線性常系數微分方程1065.2.2線性常系數差分方程1075.3計算機控制系統的頻域模型1085.3.1Z變換理論1085.3.2連續時間系統的傳遞函數1115.3.3離散時間系統的傳遞函數1135.4計算機控制系統的狀態空間模型1175.4.1基本概念1175.4.2狀態空間表達式1185.4.3傳遞矩陣120習題5122
第6章數字控制器的連續化設計1246.1數字控制器的連續化設計步驟1256.2數字PID控制器的設計1286.2.1PID三量的控製作用1286.2.2PID控制規律的數字化實現演算法1316.2.3MATLAB模擬確認被控對象參數1326.2.4數字PID控制演算法的改進1346.3數字PID控制器參數整定138習題6145
第7章數字控制器的離散化設計1467.1數字控制器的離散化設計步驟1467.2最少拍隨動系統的設計1477.3最少拍無紋波隨動系統的設計1557.4大林演算法1597.4.1大林演算法的基本形式1597.4.2振鈴現象及其消除方法1607.4.3大林演算法的設計步驟1627.4.4用MATLAB模擬被控過程163習題7167
第8章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應用軟體1688.1計算機控制系統軟體概述1688.1.1軟體的含義1688.1.2軟體的特點1688.1.3軟體的分類1698.1.4軟體設計的一般過程1698.1.5軟體設計的一般方法1698.2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應用軟體1718.2.1控制系統的輸入/輸出軟體1718.2.2數字控制演算法的計算機實現1728.2.3控制系統的監控組態軟體1758.3計算機控制系統的數據處理技術1788.3.1軟體抗干擾技術1788.3.2系統誤差的校正1868.3.3非線性處理1888.3.4標度變換1908.3.5越限報警1938.4輸入/輸出數字量的軟體抗干擾技術194習題8194
第9章計算機控制系統設計1959.1控制系統設計的原則與步驟1959.1.1設計原則1959.1.2系統設計的步驟1959.2系統的工程設計和實現1989.2.1系統總體方案設計1989.2.2硬體的工程設計和實現1989.2.3軟體的工程設計和實現2009.2.4系統的調試與運行2019.3某新型建材廠全自動預加水控制系統設計2019.3.1工程概述2019.3.2系統總體方案設計2029.3.3硬體設計2039.3.4軟體設計2049.3.5運行調試2069.4基於單片機的智能車模型設計2079.4.1系統概述與總體方案的設計2079.4.2硬體設計2089.4.3軟體設計2109.4.4系統調試2139.5基於DSP2812的離網型智能光伏逆變器2149.5.1工程概述2149.5.2系統總體方案設計2159.5.3硬體設計2159.5.4軟體設計2189.5.5系統調試220習題9221
第10章計算機控制網路技術22210.1工業控制網路概述22310.1.1網路拓撲結構22310.1.2介質訪問控制技術22510.1.3差錯控制22710.2網路通信協議22710.2.1OSI參考模型22810.2.2IEEE 802標准22910.2.3工業乙太網23110.3分布式控制系統23310.3.1概述23310.3.2分布式控制系統特點23310.3.3分布式控制系統的功能層次結構23410.4現場匯流排控制系統23610.4.1現場匯流排的特徵23610.4.2OSI參考模型與現場匯流排通信模型23710.4.3基金會現場匯流排23810.4.4局部操作網路23910.4.5過程現場匯流排23910.4.6控制器區域網絡24210.4.7可定址遠程感測器數據通路24310.5物聯網技術24310.5.1物聯網定義24410.5.2物聯網的總體架構、特點24410.5.3物聯網的關鍵技術24610.5.4物聯網智能家居系統的設計257習題10259
參考文獻260

❺ 物理中的振鈴現象和吉布斯效應是指什麼

物理中的振鈴現象和吉布斯效應是指什麼
振鈴現象,來源於變壓器漏感和寄生電容引起的阻尼振盪
由於變壓器的初級有漏感,當電源開關管由飽和導通到截止關斷時會產生反電動勢,反電動勢又會對變壓器初級線圈的分布電容進行充放電,從而產生阻尼振盪,即產生振鈴。變壓器初級漏感產生反電動勢的電壓幅度一般都很高,其能量也很大,如不採取保護措施,反電動勢一般都會把電源開關管擊穿,同時反電動勢產生的阻尼振盪還會產生很強的電磁輻射,不但對機器本身造成嚴重干擾,對機器周邊環境也會產生嚴重的電磁干擾。加入RCD吸收迴路,可抑制反電動勢和振鈴電壓幅度。

❻ 使用大林和pid演算法分別對溫度控制系統進行控制各自有什麼優缺點

Smith補償與大林演算法的比較
摘要:研究了兩類用於時滯系統控制的方法,即包括自整定PID控制Smith預估控制和Dahlin演算法在內的經典控制方法和包括模糊控制,神經網路控制和模糊神經網路拉制在內的智能控制方法,經過比較後認為經典控制結構簡單,可靠性及實用性強,而智能控制則具有自適應性和堅固性好,抗干擾能力強的優勢,因而將這兩種控制方法結合起來是控制時滯系統有效實用的方法,具有很好的應用前景.
1引言
在工業生產過程中,具有時滯特性的控制對象是非常普遍的,例如造紙生產過程,精餾塔提餾級溫度控制過程,火箭發動機燃燒室中的燃燒過程等都是典型的時滯系統.為解決純滯後時間對系統控制性能帶來的不利影響,許多學者在理論和實氏
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紹其中兩類研究得比較多的控制方法,即最早在時滯系統控制中應用的幾種經典控制方法和近年來受到廣泛關注的智能控制方法.
2經典控制
所謂經典控制方法是指針對時滯系統控制問題提出並應用得最早的控制策略,主要包括自整定PID控制,Smith預估控制,大林演算法這幾種方法.這些方法雖然理論上比較簡單,但在實際應用中卻能收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因而在工業生產實踐中獲得了廣泛的應用.
2.1自整定PID控制
PID控制器由於具有演算法簡單,魯棒性好和可靠性高等特點,因而在實際控制系統設計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據統計PID控制是在工業過程式控制制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種控制演算法.PID控制的難點在於如何對控制參數進行整定,以求得到最佳控制
效果.較早用來整定PID控制器參數的方法有:Ziegler-Nichols動態特性法,Cohen-Coon響應曲線法,基於積分平方准則ISE的整定法等.但是這些方法只能在對象模型精確己知的情況下,
Cui,Kunfln Zhang,Yifei實現PID參數的離線整定,當被控對象特性發生變化時,就必須重新對系統進行模型辨識.為了能在對象特性發生變化時,自動對控制器參數進行在線調整,以適應新的工況,PID參數的自整定技術就應運而生了.目前用於自整定的方法比較多,如繼電型自整定技術,基於過程特徵參數的自整定技術,基於給定相位裕度和幅值裕度的SPAM法自整定技術,基於遞推參數估計的自整定技術以及智能自整定技術等.總體來看這類自整定PID控制器對於(T為系統的慣性時間常數)的純滯後對象控制是有效的,但對於大純滯後對象,當時,按照上述方法整定的PID控制器則難以穩定.
2.2 Smith預估控制
Smith於1957年提出的預估控制演算法,通過引入一個與被控對象相並聯的純滯後環節,使補償後的被控對象的等效傳遞函數不包括純滯後項,這樣就可以用常規的控制方法(如PID或PI控制)對時滯系統進行控制.Smith預估控制方法雖然從理論
上解決了時滯系統的控制問題,但在實際應用中卻還存在很大缺陷.Palmor提出Smith預估器存在這樣兩點不足:1.它要求有一個精確的過程模型,當模型發生變化時,控制質量將顯著惡化;2.Smith預估器對實際對象的參數變化十分敏感,當參數變化較大時,閉環系統也會變得不穩定,甚至完全失效.Watanabe進一步指出Smith預估器的兩個主要缺陷:1.系統對擾動的響應很差;2.若控制對象中包含的極點時,即使控制器中含有積分器,系統對擾動的穩態誤差也不為零.另外Smith預估器還存在參數整定上的困難,這些缺陷嚴重製約了Smith預估器在實際系統中的應用.針對Smith預估器存在的不足,一些改進結構的Smith預估器就應運而生了.Hang C C等針對常規預估控制方案中要求受控對象的模型精確這一局限,在常規方案基礎上,外加調節器組成副迴路對系統進行動態修正,該方法的穩定性和
魯棒性比原來的Smith預估系統要好,它對對象的模型精度要求明顯地降低了.Watanabe提出的改進結構的Smith預估器採用了一個抑制擾動的動態補償器M(s),通過配置M(s)的極點,能夠獲得較滿意的擾動響應及對擾動穩態誤差為零.對於Smith預估器的參數整定問題,張衛東等人提出了一種解析設計方法,並證明該控制器可以通過常規的PID控制器來實現,從而能根據給定的性能要求(超調或調節時間)來設計控制器參數.
2.3大林演算法
大林演算法是由美國IBM公司的Dahlin於1968年針對工業過程式控制制中的純滯後特性而提出的一種控制演算法.該演算法的目標是設計一個合適的數字調節器D(z),使整個系統的閉環傳遞函數相當於一個帶有純滯後的一階慣性環節,而且要求閉環系統的純滯後時間等於被控對象的純滯後時間.大林演算法方法比較簡單,只要能設計出合適的且可以物理實現的數字調節器D(z),就能夠有效地克服純滯後的不利影響,因而在工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應用.但它的缺點是設計中存在振鈴現象,且與Smith演算法一樣,需要一個准確的過程數字模型,當模型誤差較大時,控制質量將大大惡化,甚至系統會變得不穩定.實際上已有文獻證明,只要在Smith預估器中按給定公式設計調節器D伺,則Smith預估器與Dahlin演算法是等價的,Dahlin演算法可以看作是Smith預估器的一種特殊情況.

❼ 什麼是振鈴現象如何消除方法

振鈴的危害:

MEI測試在振鈴頻率容易超標。
振鈴將引起振鈴迴路的損耗,造成器件發熱和降低效率。
振鈴電壓幅度超過臨界值將引起振鈴電流,破環電路正常工況,效率大幅度降低。
振鈴的成因:

振鈴多半是由結電容和某個等效電感的諧振產生的。對於一個特定頻率的振鈴,總可以找到原因。電容和電感可以確定一個頻率,而頻率可以觀察獲得。電容多半是某個器件的結電容,電感則可能是漏感。
振鈴最容易在無損(無電阻的)迴路發生。比如:副邊二極體結電容與副邊漏感的諧振、雜散電感與器件結電容的諧振、吸收迴路電感與器件結電容的諧振等等。
振鈴的抑制:

磁珠吸收,只要磁珠在振鈴頻率表現為電阻,即可大幅度吸收振鈴能量,但是不恰當的磁珠也可能增加振鈴。
RC 吸收,其中C可與振鈴(結)電容大致相當,R 按RC吸收原則選取。
改變諧振頻率,比如:只要將振鈴頻率降低到PWM頻率相近,即可消除PWM上的振鈴。
特別地,輸入輸出濾波迴路設計不當也可能產生諧振,也需要調整諧振頻率或者其他措施予以規避。
吸收緩沖能量再利用

振鈴的成因危害和抑制
RCD吸收能量回收電路

只要將吸收電路的正程和逆程迴路分開,形成相對0 電位的正負電流通道,就能夠獲得正負電壓輸出。其設計要點為:

RCD吸收電路參數應主要滿足主電路吸收需要,不建議採用增加吸收功率的方式增加直流輸出功率。輸出電流由L1、R1控制。逆程迴路的阻抗同樣應滿足吸收迴路逆程時間的需要,調整L1、R1的大小可控制輸出功率大小,當R1減少到0 時,該電路達到最大可能輸出電流和最大輸出功率。

輸出電壓基本上可由齊納門檻電壓任意設定,需注意齊納二極體的功率匹配。

RCD鉗位能量回收電路

下圖為12V1KW副邊全波整流原3.5WRC 吸收能量用RCD鉗位吸收回收為3W24V風扇電源的電路。RCD鉗位吸收回收電路輸出電壓與鉗位電壓有關,可控制范圍有限。如果回收電源負載不能確定,需要確保在任意負載狀態下吸收狀態不變,不影響主電路。注意回收電路的接地,避免成為共模干擾源。調整R1,嚴格控制吸收程度,確保鉗位工況

❽ C++中的振鈴是什麼還有\a有什麼作用

振鈴就是 『\a'

『\a' 就是振鈴 都是0x07

❾ 物理中的振鈴現象和吉布斯效應是指什麼他們有什麼聯系

振鈴現象,來源於變壓器漏感和寄生電容引起的阻尼振盪
由於變壓器的初級有漏感,當電源開關管由飽和導通到截止關斷時會產生反電動勢,反電動勢又會對變壓器初級線圈的分布電容進行充放電,從而產生阻尼振盪,即產生振鈴。變壓器初級漏感產生反電動勢的電壓幅度一般都很高,其能量也很大,如不採取保護措施,反電動勢一般都會把電源開關管擊穿,同時反電動勢產生的阻尼振盪還會產生很強的電磁輻射,不但對機器本身造成嚴重干擾,對機器周邊環境也會產生嚴重的電磁干擾。加入RCD吸收迴路,可抑制反電動勢和振鈴電壓幅度。

閱讀全文

與如何抑制大林演算法中的振鈴現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hpjson合並 瀏覽:458
app伺服器程序放在哪裡 瀏覽:841
電商怎麼選擇雲伺服器 瀏覽:565
錘子視頻文件夾 瀏覽:16
演算法的兩要素是什麼和什麼 瀏覽:773
如何創建伺服器多用戶 瀏覽:654
javaonlinejudge編譯錯誤 瀏覽:65
命令與征服3泰伯利亞戰爭升級 瀏覽:690
投標工具需要加密鎖嗎 瀏覽:503
蘇州阿里雲伺服器服務電話 瀏覽:783
怎麼知道app專屬流量 瀏覽:62
單片機模擬動畫教程 瀏覽:735
linux解壓鏡像 瀏覽:164
c語言可以在哪編譯 瀏覽:127
如何對spl的密碼加密 瀏覽:73
oppoa59s如何添加應用加密 瀏覽:515
比特幣asic演算法 瀏覽:175
查看伺服器外網訪問地址 瀏覽:857
魔獸爭霸地圖最新加密 瀏覽:686
暢捷雲APP怎麼l發票 瀏覽: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