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禪與生活pdf

禪與生活pdf

發布時間:2025-06-13 10:23:12

❶ 中國古建史石窟的幾種形式並圖示

一佛教石窟的類型

1.僧房窟

僧房窟是供僧尼生活起居之用的洞窟,性質同於寺院中的僧房。僧房梵文音譯為毗可羅,過去也將僧房窟稱為毗可羅窟。其典型實例在龜茲石窟群中較為常見。如新疆拜城克孜爾石窟,僧房窟遺存數量較多,有80多個,約為全部洞窟的三分之一左右。由此可見,僧房窟在龜茲石窟中所佔比重很大,這表明它在龜茲僧人宗教活動和生活中,曾占據極為重要的位置。龜茲地區的僧房窟,典型的形制是:進入僧房窟居室的甬道,多安排在居室旁側;居室前壁開鑿有方形或長方形的明窗;在居室窟門旁鑿出壁爐式灶坑;在居室窟門的對面,多鑿出低矮的禪床;在甬道盡端,有的還另鑿出小室,供存放物品之用;居室頂部多為橫券式。僧房窟壁面不畫壁畫,牆面僅作粉刷或裝飾簡單的彩色線條。從僧房窟的相關遺跡可以判斷,僧房窟的甬道門、居室門和明窗部位,原來曾裝有可以開啟的木門或木窗。並通過門窗採光和通風。在僧房窟中,灶坑中有紅褐色的燒土,僧房窟壁面存在多次粉刷的痕跡。這些跡象說明,僧房窟確實是僧人們居住的處所。另據調查,克孜爾石窟的若干僧房窟,在其中、晚期階段,被相繼改造為中心柱窟或方形佛殿窟。這一現象表明,當時這些洞窟的原有功能大為削弱而被廢棄。這種變化意味當時僧尼的宗教生活方式有所改變,對僧房窟的依賴和需求急劇降低。在若干僧房窟的廢棄的同時,禮拜窟的需求數量增加,因而利用舊僧房窟改造為禮拜窟,實是為了減少開鑿新洞窟的工程量,頗有廢物利用之意。此外在吐魯番地區的雅爾湖石窟、敦煌莫高窟北區洞窟、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等地,也發現僧人居住的僧房窟,它們在僧房窟的形制方面,有諸多自身特點。大多有火炕、灶坑和排放煙氣的煙道。

2.禪窟

禪窟是供僧尼進行禪修的洞窟,性質與寺院的禪房相同。可以判定為禪窟的遺跡,有單體禪窟和組合禪窟兩種。禪窟遺跡主要見於中國西北地區的新疆拜城、庫車一帶的龜茲石窟;吐魯番地區的石窟;敦煌、酒泉等甘肅石窟;寧夏固原須彌山石窟等地。組合禪窟,據目前所知,其分布地點最東不超過甘肅河西地區。組合禪窟,是指一座洞窟中,開鑿多個小的禪室。少者四個,多的小禪室在十個以上。這類組合禪窟,似是僧人集體坐禪的場所。最為復雜的組合禪窟實例,見於新疆庫車蘇巴什寺院遺址。該窟前臨庫車河,窟前有前室,主室呈十字形,窟頂為券形。小禪室分列於主室兩側(圖3)。此類組合禪窟,還見於吐魯番附近的吐峪溝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酒泉附近的文殊山石窟。莫高窟268窟、487窟和285窟,窟內皆附有四個或八個小禪室。除268窟原是禪窟,後被改造為禮拜窟。487窟和285窟均是將小禪室附於禮拜窟內,洞窟平面變為方形,窟頂為覆斗頂或平頂,具有更多禮拜窟的特徵(圖4)。在莫高窟北區洞窟的清理發掘中,發現一批禪窟。其中有單體禪窟,也有組合禪窟,窟頂有多種式樣。文殊山石窟的組合禪窟(圖5),位於後山區古佛洞附近,與禮拜窟毗鄰。洞窟主室呈長條形,小禪室左右對稱,形制上更接近龜茲地區的組合禪窟。單體禪窟,新疆克孜爾石窟的實例皆空間較小,實為一圓拱形大龕。而敦煌莫高窟北區、須彌山石窟的單體禪窟,多作平面方形的小室,正壁前有一低台,建築空間稍大,但也僅能容納一人而已(圖6)。且窟內均無壁畫或其他裝飾。在敦煌莫高窟北區洞窟中,還發現有的禪窟,被改為瘞窟。或許是僧人生前坐禪的禪窟,在其死後即將其坐禪的洞窟改作為瘞埋其骨灰或屍骨的瘞窟。3.影窟影窟是用於紀念僧尼和世俗信徒的洞窟,此類洞窟的性質與寺院中的影堂相似,類似於現在的紀念堂。根據調查,敦煌莫高窟此類影窟規模均不太大。一般多將影窟置於某一大窟主窟甬道的左側,其與主窟的相對位置關系,似較為固定。一般影窟內放置被紀念者的影像,有的還繪制一些與其生活有關的壁畫,或放置其他紀念性物品。典型實例是莫高窟17窟(藏經洞),該窟正壁前低壇上放置洪英(鞏言)的彩塑像,正壁上畫有枝繁葉茂的樹木,樹上懸掛挎包和凈瓶,兩側各一執扇的女信徒侍奉左右。側壁龕內嵌有他的告身碑(圖7)。此類洞窟還見於須彌山石窟。與影堂、影窟性質相近的影塔,此類塔多在塔身部分開龕,龕內置放被紀念者的影像。影塔多建於寺院內。此外還有刻於摩崖的浮雕影塔,其著名者是河南安陽的寶山石窟。在影塔龕中刻有僧尼影像,在影塔旁側多附刻榜題銘文。從銘文中可知,影塔又稱灰身塔或燒身塔。

4.瘞窟

瘞窟是埋僧尼和世俗信徒骨灰及屍骨的窟龕。其著名者有麥積山石窟西魏乙弗氏皇後的瘞窟。一般認為麥積山第43窟即是西魏廢後乙弗氏的瘞窟。該窟前有崖閣,後室為長方形(錄皿)頂。洞窟較為低矮,適於置放棺槨(圖8)。龍門石窟發現惠燈洞與靈覺洞,均是瘞埋女尼的瘞窟。洞窟附刻有長篇銘文,說明死者的生平和入葬年月。在敦煌莫高窟北區洞窟清理中發現一批瘞窟,其中包括世俗信徒的瘞窟(窟中放置隨葬品)(圖9)。這表明佛教信仰已經在某些方面影響到傳統喪葬觀念和習俗。在須彌山石窟等地,調查中也發現有瘞窟的遺存(圖10)。據調查,龍門石窟也有一批瘞窟。

5.倉儲窟

此類洞窟專門用於僧尼存儲糧食、生活用品和用水等物。如龜茲石窟中的克孜爾石窟、敦煌莫高窟,均發現存在洞窟中存儲糧食的倉櫃;在須彌山石窟發現專門開鑿的水窖窟,將洞窟窟前的排水溝與引水溝槽相連接,使所排雨水進入水窖存儲起來,以備生活時取用。倉儲窟一般應於僧房窟臨近,便於生活取用。這一現象表明,當時確實有一部分僧尼是生活在石窟中的僧房窟內。

6.講堂窟

僅見的幾例,皆存於龜茲石窟。此類洞窟,平面多作方形,空間巨大。共有的特徵是:在洞窟的三壁或四壁下部,鑿出低台供人居坐;有的還在窟內一隅加鑿灶坑;窟門開在洞窟的一側或兩側;每一窟群一般僅有一個此類洞窟。如克孜爾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庫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均有此類大窟遺存。洞窟的使用功能,有可能是專門用來講經佈道的。7.禮拜窟

此類洞窟是石窟的主體窟形,是僧尼和世俗信徒進行供養和禮拜活動的場所。禮拜窟中,塑、刻佛教造像,或繪制壁畫,存有豐富的佛教藝術作品,為佛教藝術史研究者和佛教考古學者所關注,自然成為學界研究的重點對象。禮拜窟的內涵極為豐富,涉及許多專門研究領域。本文僅就禮拜窟的空間形式,即其形制的特徵略作陳述。

二禮拜窟的形制特徵

在中國各地區的佛教石窟中,禮拜窟占據了絕對的主導地位,可以說是隨處可見。然而各地區的佛教石窟的發展是不平衡的。每一處石窟的開鑿和發展,大多相對集中於某一歷史階段,或幾個歷史階段。不同歷史時期連續鑿建的情況是很少見的。而敦煌石窟的遺存,則是一個十分特殊的實例。敦煌莫高窟的開鑿,前後綿延一千餘年。各個不同歷史時期的石窟遺跡,均有實例保存下來。它為我們提供了一個中國西北地區佛教石窟發展、演變的難得的實物標本。在某種意義上說,莫高窟可以說是中國石窟發展的一個縮影。因此我們以敦煌莫高窟為窟例,來說明禮拜窟石窟空間的形式和特點,還是具有典型意義的。

莫高窟的洞窟類型,已發現的有僧房窟、禪窟、倉儲窟、影窟、瘞窟和禮拜窟。其中禮拜窟集中於南區,僧房窟、禪窟、倉儲窟和瘞窟大多分布於北區。

石窟的雕塑(彩塑)和壁畫(浮雕),集中於禮拜窟中。而禮拜窟的空間形式亦具有多種不同的式樣。

1.中心柱窟(塔廟窟、塔柱窟)

其祖型應是印度的支提窟。學界根據其洞窟的形制特點,通常稱其為中心柱窟,或塔柱窟、塔廟窟。印度的支提窟,窟中鑿建一座佛塔是其主要特徵。這種支提窟傳到中國各地之後,其形制在不同地域產生了不同的特點,隨之中心柱窟的形制也出現了許多地域特色。如龜茲石窟中的中心柱窟,其塔柱的形式,既非塔形亦非柱形。既不同於印度的支提窟,也與中原地區的中心柱窟樣式不同。主室窟頂多作縱券形;環繞柱體的甬道均較低矮,頂部多為券形;有的中心柱窟後甬道增高變為後室,具有濃郁的地域特色(圖11)。而敦煌及中原地區的中心柱窟,已將窟中的佛塔演化成方形的樓閣式,塔頂與窟頂連接,並變化為方形的柱體,柱體四面開龕,龕內安置佛教造像。中心柱窟空間形式的變化,主要表現在柱體上的龕形式樣和洞窟窟頂的式樣和細部裝飾上。現以莫高窟為例,分述其主要特徵。

(1)北朝前期(北魏)

敦煌石窟的中心柱窟,中心塔柱正面開一龕,其餘三面多開鑿上下兩列龕(圖12)。除圓拱龕之外,還有闕形龕。後種龕形無疑是模擬中國傳統建築闕的形式,完全是中國本土化了的佛龕式樣。而闕形龕據目前所知,僅見於甘肅河西石窟,具有極強的地域特色(圖13)。屋形龕則是見於雲岡石窟、龍門石窟等地,亦較流行的龕形,是另一種中國本土的佛龕式樣(圖14);東部地區龍門石窟流行的帳形龕,在敦煌石窟中卻不見一例。但在天水麥積山石窟和固原須彌山石窟均是習見的龕形,但出現的時間稍晚。敦煌石窟中心柱窟主室的頂部,多做前、後兩面坡式樣,即俗稱的「人字披」。兩面坡的斜面上,浮塑出半圓形的椽子,以表現其空間是兩面坡形的木構建築。屋檐下方有的還塑出挑檐枋,並有木製斗拱承托。凡此種種細部特徵,皆是力圖表現「人字披」這種形式,完全是對木構建築形式的模仿。此種人字披形式的窟頂,以敦煌最為流行(圖15)。

(2)北朝後期(西魏、北周)

敦煌石窟的中心柱窟,中心塔柱正面開一龕,其餘三面也多改作一列龕,即中心柱每面各開鑿一龕。此類形式成為北朝後期中心柱窟的典型式樣。除敦煌外,還見於須彌山石窟,其第51號窟,洞窟高達10米以上,是目前所知北朝晚期最大的中心柱窟的唯一實例。東部地區的中心柱窟,則將後甬道變成隧道形式,並取消後壁的小龕。其典型實例見於河北邯鄲南北響堂山石窟(圖16)。

(3)隋代、唐前期本文為全文原貌未安裝pdf瀏覽器下載安裝原版全文中心柱窟的主流位置,被佛殿窟所替代,逐漸趨於消失。不過在隋代敦煌出現了在中心柱上部呈倒須彌山形的柱體,形制特殊為別處所不見(圖17)。須彌山石窟,唐前期還存在大型中心柱窟(105窟),已是罕見的實例(圖18)。此後典型的中心柱窟,似乎在中國石窟中逐漸消失。2.佛殿窟(方形窟)

此類洞窟,平面多作方形,故研究者將其稱為方形窟。因其使用功能與寺院佛殿相似,也被稱為佛殿窟。這是中國石窟中最具典型性的窟型,遍布各地石窟,其流行使用的時間也最長。在龜茲石窟中,佛殿窟數量僅次於中心柱窟。洞窟平面一般為方形,或橫長方形。窟中的塑像均已損毀,洞窟形制的差異和變化,主要表現在窟頂上。其式樣有:券形(縱券和橫券),穹隆形,斗四套斗形,盞形等。就敦煌石窟而言,佛殿窟可以說是自始至終一直在使用的一類典型洞窟。因此其空間形態和建築式樣上,出現了許多變化。

在北魏末,出現了平面方形、正壁開一大龕、覆斗頂形式的佛殿窟。此種窟形,成為方形佛殿窟的典型式樣。其變化主要表現在佛龕的形制上。

北朝時期,由於佛龕容納的佛像較少,故而佛龕進深較淺,多使用圓拱形龕,佛龕的龕底距地面較近,龕形高大。故而龕內佛像突出醒目。

隋代佛龕龕口漸趨方圓,並出現雙層龕口大龕(龕平面作凸字形),佛龕龕底與地面距離升高。由於出現雙層龕口,龕內可以容納更多的佛像。這種佛龕的出現,與佛像組合的擴大密切相關。

唐前期(初唐、盛唐),佛龕多為敞口龕,佛龕頂部上口上仰,兩側龕口外敞。這種式樣,便於展示龕內塑像(圖19)。

唐後期(中唐、晚唐),佛龕形制規整,平面多為橫長方形,龕頂作(錄皿)形頂。龕內安置倒凹字形佛壇,佛像皆安放在佛壇上(圖20)。此後龕形變化不大。

平面方形覆斗頂的佛殿窟,可以說是中國本土化了的一種窟形。其空間式樣,意在模仿世俗社會生活中流行的帷帳。這與墓葬中的方形覆斗頂墓室的形制極為相似。墓室的形制是模擬死者生前生活的環境。方形覆斗頂墓室的形制,在空間形式上與帷帳極為近似。有的墓室中,還安放金屬的帳架(敦煌地區墓室中還發現了絲綢帷帳)。兩者的意念是一致的,均為將墓室和洞窟的空間營造成帷帳的形式。因此,我們似乎也可以將方形、覆斗頂窟稱為帳形窟。支持這一判斷的證據有如下幾點:敦煌莫高窟285窟,窟頂畫出帷帳紋飾以及四角垂懸的流蘇,表現帷帳的意圖十分明顯;東部地區北魏末出現的帳形龕,模仿帷帳的形式十分逼真;須彌山石窟和麥積山石窟,覆斗頂和四角攢尖頂窟,多雕出仿木帳架,並用帷帳紋裝飾(圖21);敦煌唐代後期出現的(錄皿)頂大龕,敦煌文獻中即稱為「帳」,龕口稱為「帳門」,可見古人即視此類龕為帷帳。

3.佛壇窟

佛壇窟是佛殿窟的變異形式。

在窟中安置方形或長方形佛壇,造像集中布置在佛壇上。窟中出現佛壇,在北朝時期即有窟例,如莫高窟487窟和285窟內,窟中後部地面上鑿有方形的佛壇(圖22)。壇上造像情況不明。龜茲石窟的克孜爾石窟,佛壇窟流行年代似乎較晚,佛壇上的塑像多已不存(圖23)。莫高窟典型的佛壇窟,流行於唐後期以後。敦煌的佛壇窟,在佛壇後部增設一座通聯窟頂與佛壇的背屏,起了分割洞窟空間的作用(圖24)。此種背屏與寺院佛殿中的扇面牆的作用相似。此類佛壇窟,還見於唐宋時期的四川廣元石窟、河南龍門石窟、陝西延安地區石窟等地。

4.大像窟

大像窟是指窟內雕鑿或塑造高大佛像的佛殿窟。

敦煌莫高窟的大像窟,出現的年代較晚。莫高窟像高33米的南大像(96窟),是武則天時期開鑿的。北大像高26米(130窟),始鑿於唐開元間。大像窟窟前多附設多層木構樓閣,莫高窟的大像窟窟前木構建築,歷史上經過多次改建(圖25)。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堪稱世界之最。唐代大像窟其主像皆是倚坐像的彌勒大佛,且開鑿盛極一時,這似乎與武則天稱帝利用佛教而大造輿論有著某種聯系。大像窟在東部地區,大約出現在北朝晚期,其例如山西太原童子寺的大佛,是依山鑿建的。而在新疆地區如龜茲石窟中,大像窟出現年代更早,數量也多,遍布龜茲各石窟群。龜茲石窟中大像由於是泥塑,均已毀損無存。但從其主室中正壁上殘存的固定塑像的木樁圓孔遺跡,仍可想見大像的宏偉與壯觀。龜茲大像窟的典型窟形是:洞窟主室高大,其高度以能容納大像為限。主室頂為縱券形,正壁前下部,大多存有半圓形像台,像台上殘存有立像雙腳的痕跡。主室正壁兩側下隅,鑿有低矮的甬道,可以進入後甬道或後室。具有後室的大像窟,在後室中多有涅槃像。根據大像窟的種種跡象和相關的c「年代測定的數據判斷,龜茲石窟中的部分大像窟的年代較早。宿白先生推測,大像窟有可能最早出現在龜茲地區,然後向周邊地區輻射,並影響到其他地區。這一頗有興味的問題,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5.涅槃窟

這是專為安置涅粲像而開鑿的洞窟,是佛殿窟的變異形式。

洞窟平面為橫長方形,窟頂有頂、梯形頂、橫券頂等不同式樣。涅槃像安置在正面壁的涅槃台上。在中國西北地區和中原地區,涅槃題材的造像,雖然在北朝時期已經出現,但大多不是主像。敦煌莫高窟唐代以後始出現專門供養涅槃像的洞窟,其著名者是第158窟和第148窟,涅槃像長達10米以上。龜茲石窟中,涅槃像出現年代較早。龜茲大像窟中,有的洞窟有高大的後室,後室內多有大的涅槃像。中原地區涅槃窟的出現是否有龜茲石窟的影響?值得進一步研究。



❷ 老殘游記介紹

清末劉鶚的《老殘游記》被魯迅先生評為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內容豐富,意蘊深邃,取得了很高的藝術成就,翻譯成多國文字,在國內外影響巨大,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文學名著。

《老殘游記》的作者劉鶚(1857——1909),字鐵雲,丹徒(今江蘇鎮江)人。劉鶚知識廣博,做過官,也是著名的實業家。
小說以老殘(實即作者)的見聞為線索,描寫了晚清各種社會現象,尤其是對於所謂的清官,進行了無情的揭露,認為他們實際上是酷吏。小說結構比較鬆散,但有些片斷寫得很成功。而且《老殘游記》的語言清新流暢、富有韻味。魯迅說它「敘景狀物,時有可觀」。作者寫景的特點是自然、逼真,有鮮明的層次和色彩。可以作為優美的散文來讀。

《老殘游記》系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全書共20回,作品通過搖串鈴的江湖醫生老殘在山東行醫時的所見所聞,暴露了當時官場的丑聞。在作品《自敘》中他說:「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他深刻地認識到封建社會「棋局已殘」的現實,為了「補殘」,作者從批判現實鮮為人知的現象「清官尤可恨」入手,以挽救垂死的封建主義制度。
參考資料:影響中國學生的80本書 中國文學史 第八編 清代文學

老殘游記」是一部清朝小說,作者劉鶚以游記方式,記載書
中主角老殘游歷天下,沿途所見之各種人事物,各地風俗民
情,藉此批評清末社會與政治種種亂象.劉鶚試圖傳達自己的
政治思想,暗喻一些清廷官吏,迂腐愚蠢,荼毒人民,草菅人
命,禍國殃民.
貳●正文
一, 關於作者劉鶚的生平
「老殘游記」一書作者是劉鶚,筆名為「洪都百鍊生」,將蘇
丹徒人,生於清文宗咸豐七年,卒於清溥儀宣統元年.從小天
賦異稟,見聞廣博,個性豪放曠達,不受世俗拘束.出身於一
個封建官僚的家庭.卻無意於以科舉博取功名,懂得算學,醫
學,治河等實際學問.曾幫忙河南巡撫吳大澄,山東巡撫張曜
處治理黃河整治工程.又曾向清廷建議興築鐵路,開采山西煤
礦,且多次創辦實業計劃,最後皆被清廷視為違反國民利益,
且被指為漢奸.劉鶚因不得志於清廷而去經商,但都失敗了.
光緒二十六年庚子義和團事起八國聯軍侵入北京,劉鶚向八國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論老殘游記
3
聯軍購得太倉儲米,以賑北京飢困.卻被清廷以私售倉粟罪
名,加以逮捕.流放新疆,次年病死於迪化.在那昏庸腐敗的
時代,具有遠見的人常被誤解埋沒,十分悲哀.
劉鶚藉由「老殘游記」,對當時清廷吏治的黑暗痛加攻擊.
揭發一些急於做大官的清官,不惜殺民邀功.客觀地暗喻清廷
是不可寄望的,同情民生疾苦.但他的基本民主政治觀卻十分
落伍,因他堅決擁護專制統治,對帝國主義國家的侵略本質缺
乏認識,反對民主革命.從「老殘游記」中,可發現作者瑕瑜
互見的風格.
二, 對「老殘游記」之看法
「老殘游記」非屬於一般游記,也不是先確立一個主題而後依
主題去發展故事的小說.筆法深入,議論精純,在文學上有相
當的研究價值.作者藉著「老殘游記」,寫他心中所想的事情,
投射暗喻自己的遭遇.書中前半敘述心理,後半闡明佛義.他
憤怒清官草菅人命,反對北拳南革.他主張朝野上下應該團
結;藉由本書發揮自己學術思想的見解.劉鶚擅長詩書評論,
音樂描繪,算數推演.書中二十回,已說明了當時政風,人情,
世故等很多的大道理.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論老殘游記
4
劉鶚很有文學天賦,「老殘游記」受後世的推重,不在於
他的思想,而是他描寫風景人物的能力.他敘述人,事,景,
都別具匠心,另鑄新辭,一掃陳腔濫調.一反陋習,作實描
繪,彷佛身臨其境,目睹其景.他以「家家泉水,戶戶垂楊」,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形容濟南景緻,濟南
風景因而聞名天下.作者對於處理詼諧而又帶有諷刺的事
件,敘述得十分巧妙.
「老殘游記」反映清末時代社會,書中有幾個生動的人物,
其中對玉賢和剛弼陰毒冷酷的刻畫最為深入,藉由這些人物
表達自己的思想與見解.對人物型態的刻畫,有其不同的風
味.對娼妓的描寫,也作了更進一步的探討.藉此議論文人
無行,文格墮落的事實;對比較下等的妓女有著較真實和同
情心的描寫,確確實實地訴出妓女子的委曲.開啟我國文學
對女性尊嚴之重視.
音樂只能用心靈去感受,很難用文字來表現;可是劉鶚卻有
表現音樂的本能,而且非常成功.其中以王小玉唱書一段,
PDF created with pdfFactory trial version www.pdffactory.com
論老殘游記
5
最令人激賞,作者應用具體可見的形相來形容音樂,技巧地
運用感覺錯綜的手法,並配合新鮮的文字,明了的印象,使
讀者感覺音樂的妙處.也藉由這些文字說明中國古代農業社
會人們的悠閑,樂天,安命,與知足.
叄●結論
在「老殘游記」中,劉鶚隱喻自己雖然只是個江湖郎中;但
他的志向,不但要醫好病人的疾病,而且要醫好國家的政治
病.其民胞物與的胸襟與愛國的情操,自然地流露文筆之
間,實令人感動.
概要介紹:
《老殘游記》是晚清四大譴責小說之一,通過一個搖串鈴的江湖醫生老殘在游歷途中的所見、所聞及所為,反映了清朝末年山東一帶的社會生活面貌和人民的疾苦,揭露了所謂「清官」的罪行,暴露了清王朝吏治的黑暗。作品在語言的運用、對生活的觀察以及細節的描繪等方面均有較高的藝術成就。

閱讀 老殘游記((清)劉鶚 原著,聞言 等改編)
作者簡介:
劉鶚,字鐵雲,筆名洪都百煉生,清江蘇丹徒(今江蘇省丹徒縣)人,自幼聰穎,五歲便能背誦唐詩三百首。生於文宗咸豐7年(公元1857),卒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53。鶚精於算學、醫學、水利,並留心西洋科學。個性放曠不拘,所見不同於流俗,觀察時事尤其犀利。早年曾於揚州行醫,後改行經商(劉鶚28歲曾在江蘇淮安開過煙草店,31歲又在上海開過書店,但都因經營不善而倒閉)。光緒14年(公元1888)黃河決口於鄭州,便投效河督吳大澄、山東巡府張曜,協助治河,後因治河有功,聲譽大起,被保薦以知府任用。曾上書建議修築鐵路,利用外資開采山西煤礦,興辦實業(指工商企業),以利民生,時人不解其用心,交相指責,視為漢奸。光緒26年(公元1900)義和團事起,八國聯軍入侵北京,太倉粟(京師官方谷倉里的糧食)為俄兵所據,他向聯軍以低價購得太倉粟,賑濟飢民,全活甚眾,卻因被控私購太倉粟,流放新疆,住在烏魯木齊一座寺廟的戲台底下,靠為人治病度日,最後病死於迪化(今烏魯木齊)。著有老殘游記、鐵雲藏龜、歷代黃河變遷圖考等書。

目錄:
第一章 海上救危船
第二章 明湖聽絕調
第三章 濟南觀名泉
第四章 曹州探政績
第五章 酷吏興怨獄
第六章 雪夜辯進退
第七章 補殘代籌策
第八章 深山遇猛虎
第九章 品茗夜談心
第十章 觀珠聞琴瑟
第十一章 黃龍論時勢
第十二章 齊河逢雙翠
第十三章 青燈聽酸語
第十四章 河水淹大縣
第十五章 嚴刑逼孤孀
第十六章 千金買凌遲
第十七章 旅舍納翠環
第十八章 白公釋奇冤
第十九章 風霜訪大案
第二十章 救命覓解葯
老殘游記續集
第一章 結伴朝泰山
第二章 公子逞淫威
第三章 寒夜吐心語
第四章 雙飛夢難圓
第五章 談經證禪理
第六章 環翠皈佛門

❸ 泡妞秘籍的書籍列表

關於泡妞的書籍如下,想要泡妞而無處下手,不妨可以買這些泡妞書籍來看看,只有讀懂女人才能夠追到,只有懂得追女術才能夠不被拒絕。

1、《迷男方法》

簡介:《謎男方法》 講解男人把妹的流程M3模型,把從認識到發生關系分解為三個階段:吸引、舒適感和誘惑。讓把妹成為一門系統的科學。《謎男方法》科學地描述出把妹的方法和步驟。這是關於泡妞的書籍比較實用的一本書。

7、《指男針》

簡介:《指男針》有作家老岸寫所著,於深圳和美國康州寫作完。這本書,在中國第一次系統地把泡妞提升到科學的高度,打造了一本幫助男人全方位提高自己的書。

❹ 有沒有類似文本豪客之類的好網站啊,跪求

有句俗語說的好:「書到用時方恨少」,當你在真正用到的時候才知道少,那麼今天就為大家分享4個讓你相見恨晚的資源搜索網站。

1、 茶杯狐

這是一款集電影、電視劇、動漫、綜藝於一身的在線搜索引擎網站,讓你體驗搜索電影從未有如此簡單!

2、 盤搜

這是一款比較老牌的網盤搜索引擎網站,也是集各種網盤於一身,資源豐富讓你用起來愛不釋手!

3、 辦公資源

這是一款在線搜索各種類型PPT、Word、Excel模板的網站,不僅如此它還可以在線設計一款專屬於自己的PPT模板。

4、 Owllook

這是一款可以下載各類小說的在線搜索引擎網站,頁面簡潔明了只需要搜索欄輸入你想要的電子書名字即可在線搜索。
這幾個網站都比較實用,可以先收藏哦,說不定哪天你就會用上。

1、pngtosvg

網址:https://www.pngtosvg.com/

這是一個可以免費更改圖片格式的網站,日常製作PPT比較受歡迎的格式有PNG和SVG,不同的格式製作出的PPT效果是不一樣的。

舉個例子:在覓元素下載的這個PNG的「筆刷素材」。

我們找張圖片填充進這個PNG格式的筆刷,發現筆刷周圍透明處被圖片填充了,並不是我們想要的效果。

接下來,我們通過這個網站,將「筆刷」格式進行轉換,更改為SVG格式。

將SVG格式的筆畫放入PPT中,再次填充圖片,就能實現在「筆刷」中填充的效果。

評論區告訴我,這個網站是不是解決了你多年的困惑。

PS:SVG格式的圖片,在PPT中要「取消組合(Ctrl+shift+G)」兩次,才能進行圖片填充。

2、超強PDF

網站:https://xpdf.net/

工作中,將PPT轉換為PDF格式,只需要將PPT另存為PDF即可。但是,將PDF轉換為PPT就比較繁瑣了。

這個時候,有一個免費的轉換網站就顯得格外的重要了。

我用這個網站轉換了一頁PPT,轉化的效果還是蠻不錯的。

操作方法也非常的簡單, 只需要將點擊想要的轉換形式並上傳文件即可。

當然這個網站不止是轉換PDF,還有很多實用的操作,都是免費的。

3、GitMind

網址:
https://gitmind.cn/app/template

這是一款在線製作「思維導圖」的網站,關鍵是免費使用。

支持插入圖片、鏈接、備注,並且提供豐富的布局樣式,並且支持多種導出格式:圖片 PNG 格式、圖片 JPG 格式、PDF 格式、TXT 文本格式、SVG 格式等。

當然,如果你不會操作,這個軟體也提供了很多的學習資源,都是免費的。

怕麻煩不想學?那就套模板,這里的模板款式也非常的多,足夠日常使用。

4、Gity roads

網址:
https://anvaka.github.io/city-roads/

這是一個城市路網地圖的網站,只要輸入城市名稱就能生產一張城市路網地圖,最最關鍵的是,它支持中文搜索。

這是我生產的杭州市路網圖,可以通過滾動滑鼠放大縮小。

如果覺得這地圖太難看,我們還可以自己更改「線路」和「背景」的顏色。

這是更改顏色後的路網地圖。

用這樣的路網,可以製作一張這樣的PPT。

奧,對了,上次還推薦過一個「地圖選擇器」沒來得及看的可以看這篇文章,強烈推薦,兩個找地圖素材的網站~

5、Alternative To

https://alternativeto.net/

這是國外的一個相似軟體推薦網站,簡單來說,就是幫你找一些與付費軟體功能類似的免費軟體。

舉個例子:

我們都知道正版的PS軟體價格非常的高,普通人根本不會去購買。

雖然,網路上有一大堆的PS破解軟體,但我不建議去這下載, 因為這些都捆綁有「流氓軟體」,一旦安裝就會出現無數的彈窗廣告,真的會讓人發狂。

用這個網站可以找到PS軟體的免費「替代品」。

當然這些軟體與PS是有區別的,你們可以先看看軟體的評論,考慮是否下載。

下載方式也非常簡單,點擊軟體,找到他們的官網,從官網下載即可。

6、正版中國

網址:https://www.getitfree.cn/

不想用「替代品」想買正版的軟體? 那「正版中國」是你不能錯過的網站。

這個網站會不定時提供「限時免費」的正版軟體,絕大多數的軟體都是以折扣價出售。

學習跟多PPT技巧,可以關注我的專欄

❺ 請問:「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的作者和出處

作者是明朝的陳繼儒,對聯出自其作品《幽窗小記》

《幽窗小記》,最著名的一句是「寵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漫隨天外雲卷雲舒。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為人做事能視寵辱如花開花落般平常,才能不驚;視職位去留如雲卷雲舒般變幻,才能無意。

一幅對聯,寥寥數語,卻深刻道出了人生對事對物、對名對利應有的態度:得之不喜、失之不憂、寵辱不驚、去留無意。這樣才可能心境平和、淡泊自然。

一個看庭前三字,大有躲進小樓成一統,管他春夏與秋冬之意,而望天上三字則又顯示了放大眼光,不與他人一般見識的博大情懷;一句雲卷雲舒更有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崇高境界。與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實在是異曲同工,更頗有魏晉人物的曠達風流。

資料擴展:

《幽窗小記》作者陳繼儒。又名《醉古堂劍掃》。陳繼儒(1558-1639),字仲醇,號眉公,又號麋公,松江華亭人。諸生,隱居崑山之陽,後築室東佘山,杜門著述。工詩能文,書法蘇米,兼能繪事,名重一時。屢奉詔徵用,皆以疾辭。

其所作「或刺取瑣言僻事,詮次成書,遠近競相購寫」。今存著,除《小窗幽記》外,尚有《見聞錄》、《六合同春》、《陳眉公詩余》、《虎薈》、《眉公雜著》等

❻ 千字文全文

原文:

天地玄黃,宇宙洪荒。

日月盈昃,辰宿列張。

寒來暑往,秋收冬藏。

閏余成歲,律呂調陽。

雲騰致雨,露結為霜。

推位讓國,有虞陶唐。

弔民伐罪,周發殷湯。

坐朝問道,垂拱平章。

愛育黎首,臣伏戎羌。

遐邇一體,率賓歸王。

鳴鳳在竹,白駒食場。

化被草木,賴及萬方。

蓋此身發,四大五常。

恭惟鞠養,豈敢毀傷。

女慕貞潔,男效才良。

知過必改,得能莫忘。

罔談彼短,靡恃己長。

信使可覆,器欲難量。

墨悲絲染,詩贊羔羊。

景行維賢,克念作聖。

德建名立,形端表正。

空谷傳聲,虛堂習聽。

禍因惡積,福緣善慶。

尺璧非寶,寸陰是競。

資父事君,曰嚴與敬。

孝當竭力,忠則盡命。

臨深履薄,夙興溫凊。

似蘭斯馨,如松之盛。

川流不息,淵澄取映。

容止若思,言辭安定。

篤初誠美,慎終宜令。

榮業所基,籍甚無竟。

學優登仕,攝職從政。

存以甘棠,去而益詠。

樂殊貴賤,禮別尊卑。

策功茂實,勒碑刻銘。

盤溪伊尹,佐時阿衡。

奄宅曲阜,微旦孰營。

桓公匡合,濟弱扶傾。

岳宗泰岱,禪主雲亭。

雁門紫塞,雞田赤誠。

昆池碣石,鉅野洞庭。

曠遠綿邈,岩岫杳冥。

治本於農,務茲稼穡。

俶載南畝,我藝黍稷。

稅熟貢新,勸賞黜陟。

渠荷的歷,園莽抽條。

枇杷晚翠,梧桐蚤凋。

陳根委翳,落葉飄搖。

游鵾獨運,凌摩絳霄。

耽讀玩市,寓目囊箱。

易輶攸畏,屬耳垣牆。

具膳餐飯,適口充腸。

飽飫烹宰,飢厭糟糠。

親戚故舊,老少異糧。

妾御績紡,侍巾帷房。

紈扇圓潔,銀燭煒煌。

晝眠夕寐,藍筍象床。

弦歌酒宴,接杯舉殤。

束帶矜莊,徘徊瞻眺。

孤陋寡聞,愚蒙等誚。

謂語助者,焉哉乎也。

翻譯:

天是青黑色的,地是黃色的,宇宙形成於混沌蒙昧的狀態中。太陽正了又斜,月亮圓了又缺,星辰布滿在無邊的太空中。寒暑循環變換,來了又去,去了又來,秋天收割莊稼,冬天儲藏糧食。

積累數年的閏余並成一個月在閏年裡,古人用六律六呂來調節陰陽。雲氣上升遇冷就形成了雨,夜裡露水遇冷就凝結成霜。

黃金產在金沙江,玉石出在昆侖山崗。最鋒利的寶劍叫「巨闕」,最貴重的明珠叫「夜光」。水果里最珍貴的是李子和柰子,蔬菜中最重要的是芥菜和生薑。

海水是鹹的,河水是淡的,魚兒在水中潛游,鳥兒在空中飛翔。龍師、火帝、鳥官、人皇,這都是上古時代的帝皇官員。蒼頡(jié)創制了文字,嫘(léi)祖製作了衣裳。

唐堯、虞舜英明無私,主動把君位禪讓給功臣賢人。安撫百姓,討伐暴君,是周武王姬發和商王成湯。賢明的君主坐在朝廷上向大臣們詢問治國之道,垂衣拱手,毫不費力就能使天下太平,功績彰著。他們愛撫、體恤老百姓,使四方各族人俯首稱臣。

普天之下都統一成了一個整體,所有的老百姓都服服貼貼地歸順於他的統治。鳳凰在竹林中歡樂的鳴叫,小白馬在草場上自由自在地吃著草食。聖君賢王的仁德之治使草木都沾受了恩惠,恩澤遍及天下百姓。

人的身體發膚分屬於「四大」,一言一動都要符合「五常」。誠敬的想著父母養育之恩,哪裡還敢毀壞損傷它。女子要仰慕那些持身嚴謹的貞婦潔女,男子要仿效那些有才能有道德的人。知道自己有過錯,一定要改正,適合自己乾的事,不要放棄。

(6)禪與生活pdf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中國很早就出現了專門用於啟蒙的識字課本,秦代出現的有《蒼頡篇》、《爰歷篇》,漢代則有司馬相如的《凡將篇》、賈魴的《滂喜篇》、蔡邕的《勸學篇》、史游的《急就章》,三國時代有《埤蒼》、《廣蒼》、《始學篇》等。

這些作品中只有《急就章》對後世產生了影響,其餘影響不大。《急就章》雖然是《蒼頡篇》之後較突出的小學之書,但由於流傳中出現了種種問題。

其權威性到南北朝時已大不如前,而這一時期出現的一些啟蒙讀物如《庭誥》、《詁幼》之類,可讀性有限。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千字文》問世了。

南朝時期,梁武帝肖衍為了教諸王書法,讓殷鐵石從王羲之的作品中拓出了一千個不同的字,每個字一張紙,然後把這些無次序的拓片交給周興嗣,周將其編成了有內容的韻文,這就是流傳至21世紀已1400多年的《千字文》。

❼ dcm文件在電腦怎麼打開dcm文件如何打開

A. dcm文件怎麼打開

操作方法如下:

1.打開網路搜索dicom圖像瀏覽器,進入網站下載。

相關介紹:

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即醫學數字成像和通信,是醫學圖像和相關信息的國際標准(ISO 12052)。它定義了質量能滿足臨床需要的可用於數據交換的醫學圖像格式。

DICOM被廣泛應用於放射醫療,心血管成像以及放射診療診斷設備(X射線,CT,核磁共振,超聲等),並且在眼科和牙科等其它醫學領域得到越來越深入廣泛的應用。

在數以萬計的在用醫學成像設備中,DICOM是部署最為廣泛的醫療信息標准之一。當前大約有百億級符合DICOM標準的醫學圖像用於臨床使用。

B. dcm格式的CT數據,用什麼軟體可以打開

用DICOM EXPLORER就可以打開,並且可以自己設定窗寬窗位

C. DCM是什麼文件

dcm文件是一種數位成像,廣泛運用於醫學領域,但並不是僅僅局限於醫學。本身dcm只是一種特殊的圖像文件,它可以用來存儲各種圖像信息。

DCM文件是遵循DICOM (DICOM: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醫療數位影像傳輸協定)標準的一種文件。

而DICOM標准支持的設備包括心電圖、核磁共振成像、血管鏡、超聲心動圖等多種醫療設備,因而DCM文件被廣泛應用於醫療行業。

(3)dcm文件在電腦怎麼打開:

DCM除了是以上應用於醫學方面的英文縮寫,還是以下概念的縮寫。

1、DCM --- Data Communication Mole 數據通信模塊。

2、DCM=Digital Clock Management 數字時鍾管理模塊,FPGA中的模塊之一。賽靈思公司推出最先進的FPGA提供數字時鍾管理和相位環路鎖定。相位環路鎖定能夠提供精確的時鍾綜合,且能夠降低抖動,並實現過濾功能。

3、DCM=Dynamic causal modeling動態因果模型,是腦圖像領域探索大腦區域間影響關系的新方法,基於其理論基礎,目前該方法已應用於對fMRI、EEG、MEG數據的處理。

D. dcm格式的圖像文件怎麼打開

用CDviewer或者Medexplore都可以

E. 醫學影像文件dcm格式用什麼軟體打開 在哪裡可以下載到.

ITK-SNAP,RadiAnt DICOM Viewer,3DMed都可以,在官方商店或第三方軟體中就可以下載。

醫學影像專用格式:.dcm

Dicom,常用於傳輸和存儲超聲波、CT、核磁、掃描等醫學圖像,需要分層保存,所以一般是專用軟體打開,PS只是客串了一下兼容。

通用文件格式:.pdf

通用文件格式支持圖層,蒙版,路徑,矢量圖形等分層編輯,類似PSD,兼容好。

生活常見輸出格式

1、列印機輸出格式:.eps

印前領域PostScript(列印機的一種程序代碼/語言方式)MAC機用得多,更適合用來輸出菲林產品。

2、過時代圖片格式:.pcx

支持壓縮,全彩,RGB,索引等,某一時代的王者,但隨著Windows時代的到來,逐漸被jpg/tiff等取代,不過用它來保存線畫搞圖也是可以的。

3、數碼相機專用格式:.raw

最大限度保留原始照片的細節,從而保留了更多調色空間,是專業攝影師的最愛,俗稱「數字底片」。

F. DCM格式文件用什麼軟體打開在線等

DCM格式的文件,一般可以採用AI畫圖或者CorelDRAW的畫圖軟體可以打開。
合理地採用清晰的語言,跟別人有效溝通交流,才可以把不同文件的具體使用方式,達到清晰說明了效果。
提高溝通能力的方法:
1、面帶笑容,語態溫和
所有人都喜歡和面帶笑容、語態溫和的人談話,因為他們能從這個人的講話中聽出一種親切感。
當跟你聊天的人一直面帶笑容時,你是不是會感到一種舒坦;當他的說話語氣讓你很舒服時,你是不是就有和他繼續說下去的沖動。
2、言談舉止要有禮貌
與人說話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正所謂君子有禮,要想跟別人有效地進行交談,就要學會有禮貌地與人相處,讓別人對你產生好感!
3、同一個話題不要將太久
即便是兩個人都喜歡的話題,也不要一直在這個話題上不停交流意見,時間長了會讓對方感覺到厭煩。
4、不要談論別人的傷心事
如果你知道對方最近有什麼比較不好的事情,一定不要在交談過程中提到此事,否則會引起對方的反感和難受。
5、找到共同話題
古人說,話不投機半句多,意思就是要與人有效交流,就要找到投機的人,也就是有共同話題的人。所以,跟別人有效交流的重點在於共同話題。
6、說話不要帶臟字
有很多人平日里說話不注意,養成了一些不好的說話習慣,了解他的人覺得沒啥,可是遇到不了解情況的,聽到他說話有比較臟的口頭禪,就會對這個人做出不好的評價。
7、勇敢承認錯誤
在交流過程中,如果自己出現問題,或者提出的看法不合理,要主動向對方提出抱歉,勇敢的承認自己的錯誤,比如說「我錯了,是我考慮不周。」等話,都很不錯的。

G. Mimics怎樣打開.dcm文件啊

怎樣打開DCM格式文件,我最近想打開CT的圖片,,但因為工作電腦存上圖片都是Microsoft Visual FoxPro表格文件 DCM DCM模塊格式文件 MedImaView 1

H. 為什麼dcm數據不能直接拷貝,只能在電腦看或者通過光碟看

不是的,光碟里的隱藏文件時看不到的,不跟硬碟一樣建議用軟碟通軟體把光碟做成ISO文件然後在電腦上解壓,這樣就知道哪些是你需要的了

I. 用什麼軟體可以打開dcm屬性的文件

DCM文件是醫學成像方面的文件,例如CT透視數據。這太少見太獨門啦,建議你用工具把它轉換成bmp文件的軟體源碼,就可以打開了,可能這個是唯一的途徑。下載地址: http://download.csdn.net/source/170552

J. dcm文件如何打開

DICOM圖像瀏覽器可以打開CT等醫學圖像並可以將擴展名為dcm格式的圖像保存為jpg格式。
1、在網路中搜索如下關鍵字ante
DICOM;
2、下載完成後安裝軟體;
3、按照下圖指示打開DCM格式文件;
4、可以利用放大按鈕對圖像進行局部放大;
5、可以利用標尺工具測量醫學圖像中器官的尺寸大小;
6、可以將圖像另存為JPG格式文件。

❽ 《翁同龢日記》是晚清四大日記之一,對於研究晚清歷史有很重要的歷史價值,求教有沒有稍微具體些的描述

清名人日記是研究中國近代史的第一手資料。這些日記中有號稱「晚清四大日記」者,它們是:翁同龢《翁文恭公日記》,李慈銘《越縵堂日記》,王闓運《湘綺樓日記》以及葉昌熾《緣督廬日記》,其中以兩代帝師、兩次出任軍機大臣的翁同龢之日記價值最高。翁同龢長期處於朝廷核心地位,而且所記日記跨度長達四十六年,涉及晚清政治、經濟、軍事、外交、地理、天文氣象、書畫鑒賞、醫葯、皇家禮制等等諸多方面,生動反映當時的思想風潮和社會生活。日前,經過補正和完善的新版《翁同龢日記》由上海中西書局出版,引起學界關注。
這是《翁同龢日記》的第五次出版。回顧第一次出版是在翁同龢故世21年之後的1925年,由上海商務印書館(涵芬樓)石版影印,出版界鉅子張元濟先生在題記中寫道:
「公(指翁同龢)之從孫克齋(指翁同龢的侄重孫翁之喜)以公手書日記示余,余受而讀之,四十餘年大事粲然具備,小心寅畏,下筆矜慎,然紀載所及偶有一二流露之處,觀微知著,益不能不嘆公之遭際為可悲也。……鳩工歲餘,今始竟事。乙丑仲秋門下士海鹽張元濟謹跋」。
此後又出過三種不同版本的《翁同龢日記》:1970年台灣趙中孚先生主編的繁體豎排本,1973年台灣商務印書館出1925年涵芬樓版的縮印本,1985年中華書局印行了陳義傑點校、整理的簡體橫排版;該版本增附1883—1884年翁同龢《軍機處日記》,並在2006年再版發行。上述版本均有不同程度的錯漏,文字方面在所難免。而主要遺憾在一些關鍵內容,由於歷史的原因,存在人為刪隱之處。這些刪隱,主要出自於翁同龢本人。
1994年6月11日翁同龢為戊戌變法擬綱領性檔《定國是詔》的第四天,正值他父親翁心存的冥誕,卻遭慈禧太後在幕後炮製一道詔書,把他貶回常熟老家。百日維新失敗後,六君子被殺,光緒皇帝遭幽禁,康有為和梁啟超亡命國外,慈禧太後對於翁同龢則追加處分:「交地方官嚴加管束,不準滋生事端。」在這個過程中,翁同龢為了避禍,對原來日記里同康有為有關的部分進行了刪改。這樣做的後果是使得一些史實變得撲朔迷離,有人認為戊戌變法同翁同龢無關,甚至認為他在光緒皇帝面前壓制康、梁的變法主張。不過對於翁同龢日記中的刪改早就有人提出疑問,如金梁的《近世人物傳》第16頁「翁同龢傳」里就寫道:「按翁氏似有重繕改易處,如李蓴客(即李慈銘,《越縵堂日記》作者)卒於甲午12月24日,而翁次年閏5月初9日尚記李蓴客來,被(令人)頗不解其故。繼思翁自戊戌罷歸,不無顧忌,甲乙兩年,正值樞要,凡所記載,尤慮觸諱,自取剛繕,亦屬常情,甲午之事,誤入乙末,蓋一時疏忽耳!」金梁雖言之成理,但只是按常理推斷,並無證據。證據在哪裡呢?無疑應該在翁同龢日記的原稿里,因為在白紙黑字上的刪改之處必然留下痕跡。那麼他的手書原稿又在哪裡呢?
翁同龢於1904年故世後,包括日記原稿在內的大批文物由其直系後代保管。1919年翁同龢的嫡重孫翁之廉故世,這批資料由翁之廉的胞弟翁之喜保管,翁之喜促成了商務印書館於1925年出了首版《翁同龢日記》。主持此事的張元濟是翁同龢的門生,出版時不但完全遵從翁同龢刪隱後的內容,還為尊者諱,追加刪隱。到了上世紀三十年代翁之喜把日記原稿託付給了翁之廉的嗣子翁興慶即翁萬戈,在四十年代的兵荒馬亂中,翁萬戈在志士仁人的幫助下,把這批文物船運美國家中,從而免遭當時和後來的種種戰火和劫難。
近年,翁萬戈先生拿出了這批珍貴的史料,力主出版這部完整無誤的簡體橫排本。此議獲得上海中西書局的全力支持。九旬高齡的翁萬戈親自擔任新版《翁同龢日記》的編者,並指定他的侄子翁以鈞負責校訂。在家庭責任感的鞭策下,翁以鈞辭掉一切職務,全身心投入到日記點校工作之中。他在翁萬戈先生的指導下苦攻四年,殫精竭慮,終於不辱使命。新版日記增加了兩種軍機處日記,即《1883-1884年的中法戰爭日記》《1894-1895年的甲午海戰日記》,還增加了翁同龢早年參加學政會考及隨父翁心存護送道光皇帝梓宮入西陵時所記日記兩種,即《己酉夏南歸赴試日記》(道光二十九年五月十一日至六月初六日)和《庚戌恭赴西陵日記》(道光三十年九月十八日至二十七日)。此外,還增補了翁同龢自訂年譜(原名《松禪年譜》)及其侄曾孫翁之喜所作的《松禪年譜補》。當然,被翁同龢後來挖改(剪貼)刪隱的內容,此番新版全部予以復原,那麼所謂「李蓴客」的懸案也因此而落地了。
從新版所附原稿圖照可見清晰的痕跡:「李蓴客」三個字是在原字被挖去後貼補上去的。那麼原來是哪三個字呢?請看全文:「晚飯後李蓴客先生來長談;此君舉世目為狂生,自餘觀之,蓋策士也。」記日記的那天是光緒二十一年乙未閏五月初九日(1895年7月1日),恰恰在這一年,康有為自編年譜里有這麼一段記載:「時翁常熟以師傅當國,憾於割台事,有變法之心,來訪不遇,乃就而謁之……乃與論變法之事,自未至酉,大洽,索吾論治之書。」很清楚:死於光緒二十年的山西道監察御史李蓴客,既不可能在身後訪翁同龢,而且年逾花甲的他也不會被世人目為「狂生」。因此原稿被挖改的三個字必「康有為」無疑。
同康有為有關的還有翁同龢在光緒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即1897年12月11日的日記,半頁被剪去,另貼半頁新紙。此為翁氏最大的一次刪改。此日應為一大早朝見光緒帝之後,前往位於宣南的南海會館去見康有為懇談。近代史學者孔祥吉認為:「翁氏此舉對中國近代歷史的發展至為關鍵。倘若沒有這一舉動,康有為則已束裝南歸,執教於萬木草堂了,根本就不會有以後的高燮曾的上書舉薦,也不會有光緒帝召見。那麼,戊戌維新的歷史肯定會重新改寫。守舊派剛毅等指責翁氏招引姦邪,並非空穴來風。因此,這一頁日記翁同龢是非改不可的」(據《清人日記研究》p23,廣東人民出版社,2008年)。此類被裁剪的挖改部分,木已成舟,無法復原,編者從保存文獻的角度出發,將挖改痕跡拍成照片,作為插圖放入日記附錄《刪改真相》之中,供專家讀者研讀時參考。
對於1925年張元濟為尊者諱而刪改的部分,新版《翁同龢日記》也予以一一復原。值得提出來的是,復原內容中有戊戌十月十六日至廿三日(1898.11.29至12.6)記上海之行,這八段日記是回常熟後補記的,而此時正值戊戌政變結束,慈禧太後大力整肅帝黨,報紙上登出朝廷嚴旨,公布翁同龢種種罪狀,詔曰革職永不敘用,並交地方官嚴加管束,不準滋生事端雲雲。然而處於人生最危難之際的翁同龢,照樣信筆重溫上海之行。在十月廿二日(1898.12.5)所記中,還詳述摹翁方綱(蘇齋)在唐歐陽詢《化度寺碑》後的題跋,可見其從容淡定,置生死於度外,百忙中還不忘學問。此外日記手稿原件中還有不少翁同龢的手繪圖,其中多為地形圖、星象圖等,此番編者也都作了保留。新版《翁同龢日記》全書規模擴成8冊,是迄今為止相關出版物裏最完整最准確的一種,將對近年史學界一些爭議問題的解決產生積極作用。
《翁同龢日記》的出版過程,凝聚了翁氏家族幾代人文化守護的心血。自上世紀中葉翁氏後人就開始做翁同龢日記中的人物索引,可惜一場文革終止了這項工作。文革之後,翁以鈞的父親翁開慶協助翁萬戈整理家藏文獻,出版了《文獻叢編》,並且繼續整理翁同龢日記中的人物索引。翁開慶故世後這項未竟工程落到了翁以鈞身上。如今,翁以鈞先生每天以敬畏之心,孜孜矻矻,2012年底之前如果沒有不可抗力發生,這個最新版本的人物索引應能付梓。

閱讀全文

與禪與生活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php網路工程師崗位職責 瀏覽:998
土豆伺服器風險怎麼樣 瀏覽:990
win11怎麼安裝安卓游戲 瀏覽:555
程序員報考內容 瀏覽:302
su3維文本命令 瀏覽:871
單片機存儲器類型 瀏覽:13
unix查看埠命令 瀏覽:21
程序員團建活動有哪些 瀏覽:67
libzip壓縮解壓 瀏覽:943
廣州銀行app如何導流水 瀏覽:385
什麼是寫命令 瀏覽:687
程序員眼中的道德 瀏覽:505
文件解壓後亂碼是什麼原因 瀏覽:730
php路徑轉換 瀏覽:188
php中flag 瀏覽:183
當程序員要做什麼准備 瀏覽:284
pinctrllinux 瀏覽:901
lzw壓縮工具 瀏覽:864
luae加密插件破解版 瀏覽:141
Python求導數和程序 瀏覽: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