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加密市場正在面臨著的嚴峻挑戰
加密市場目前正處在高速發展中,但是缺點也明顯,投資者在配置加密資產時需要警惕以下五點因素:
1.加密「避險,抗通脹」屬性仍未得到證實
以大餅為例,幣圈一個廣為流傳的說法,就是「因為大餅數量有限,所以抗通膨脹」。這個因為和所以之間少了一個微妙的連接。正確的表述應該是比特幣未來可能成長為一個抗通脹的資產,目前還不是。
在 2020 年 3 月因疫情導致的金融市場拋售中,比特幣的跌幅高於股票或債券等傳統資產。 2021年11月至今,加密貨幣總市值已蒸發超過 1 萬億美元大關。 2022年因為美聯儲加息導致加密市場整體下跌幅度達到75%以上甚至更高。由此可見加密資產未能展現出良好的避險屬性。
2. 穩定幣真的穩定嗎?會不會暴雷?
穩定幣作為加密市場交易媒介,投資者擔心穩定幣暴雷導致自己手中穩定一文不值。以 Tether公司為例, 從未公開證明,每發行一枚穩定幣,就有相應的1美元抵押存在。但是Tether公司並沒有 提供可信的美元儲備證明,甚至如今連審計報告都無沒有提供,存在哪家銀行都不對外公布,導致公信力欠缺。
對於穩定幣而言,有兩個風險:第一就是發行方,因為非官方組織,相當於加密市場的印鈔機一般,沒有嚴格的手續去追蹤穩定幣生成和銷毀的具體演算法,以及機構背後是否有足夠的資產做支撐
第二大風險就是源於穩定幣本身,難以追蹤,一些大宗、跨境犯罪,一定將資金用於穩定幣系統,甚至進行混幣處理,就難以去追蹤來源去路,給非法經濟活動提供便利。除非穩定幣可以實現一定程度的可追蹤,不然難以想像各國會放任穩定幣市場一直增長。
3. 流動性問題和操控價格
根據CoinPaprika的流動性數據顯示,高達97%的加密貨幣不存在流動性。
另外就是價格容易受到操縱。從K線上我們就能看出來,許多時候市場價格都存在人為操縱因素,而非市場自然規律的運行。
4.加密市場監管的問題
缺乏明確和統一的加密貨幣監管給長期投資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在一些國家甚至直接禁止加密貨幣交易。我國在 2021 年禁止所有加密貨幣交易和挖礦。此前俄羅斯對於加密立法一直抱以模稜兩可的態度。之前該國央行也在呼籲禁止比特幣挖礦和加密交易。直到近期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了一項聯邦法律,禁止使用加密貨幣或其他數字資產作為商品和服務的支付手段。其他國家也還只是在進一步加強監管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