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淮南加密代理侵權處理

淮南加密代理侵權處理

發布時間:2022-05-13 13:22:51

❶ 中國有什麼維護版權成功的案例

軟體被盜,果斷維權
2012年7月20日,張XX、陳XX將其共同享有的《XXX軟體》(以下簡稱涉案侵權軟體)轉讓給XH公司,並簽訂了《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轉讓協議》。2012年12月1日,國家版權局出具證書號為軟著登字第XX號的《計算機軟體著作權登記證書》,證書記載:著作權人為XH公司,開發完成日期為2009年9月9日,權利取得方式為受讓,權利范圍為全部權利。
被告人李XX注冊成立深圳市HCRZ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CRZ公司),在寶安區西鄉黃田草圍第一工業區租賃廠地生產攝像頭,並未經原告XH公司授權在其生產的攝像頭上安裝XH公司所有的涉案侵權軟體。
2014年05月30日10時,XH公司代表張XX向公安機關舉報被告人李XX所有的HCRZ公司生產的攝像頭軟體侵犯其公司研發的軟體著作權,2014年8月13日,公安機關在位於深圳市寶安區西鄉黃田草圍第一工業區HCRZ公司查獲各類型攝像頭5000多個,其中安裝了涉案侵權軟體的的HD-500T攝像頭477個,查獲電腦、燒錄器等工具,並將被告人李XX當場抓獲。偵查機關從現場查獲的電腦中提取到對賬單,經統計,被告人李XX已銷售HD-500T攝像頭12899個,銷售額為980180元。
維權路漫漫,長昊律師為當事人利益克服重重困難以求法律公義
被害單位XH公司軟體著作權維權一案,歷時一年多,期間被告人對於其侵權之事實一概不予承認,長昊律師在與被告人鬥智斗勇的過程中,運用其專業的法律知識,終於在2015年09月17日這一天成功的擊敗了被告人,贏得了案件的勝利,最終寶安法院判處被告人三年半有期徒刑並處二十五萬元罰金。
本案的辦理並不是一帆風順的,長昊律師在指導XH公司維權過程中主要克服了如下困難:
一、指導被害單位開始組織HCRZ公司相應的侵權證據,在本案立案之前委託鑒定機構將XH公司生產的攝像頭與XH公司公證購買的HCRZ公司涉嫌侵權的產品進行技術鑒定,鑒定機構認定兩款產品的軟體具有關聯性,並出具了對兩款產品具有關聯性的說明,即兩款產品的軟體極有可能是相同的;
二、指導被害單位找到HCRZ公司生產侵權產品的場所,協助辦案機關現場查獲了涉嫌侵權產品,並在現場查獲的HCRZ公司電腦內發現了許多XH公司的資料及與XH公司軟體相同的程序文件;
三、在涉嫌侵權產品加密而無法與XH公司產品比對的情形下,第一時間組織被害單位技術人員共同探討突破口,並將具有可行性方案積極與鑒定專家溝通,從專業律師角度為當事人爭取到權威鑒定意見書;
四、在被告人對於其侵權之事實一概不予承認的情形下,讓被告人在充足證據前無所遁形。
長昊律師團隊注意研究案件的新問題、新情況,以面對瞬息萬變的法律博弈,在與狡猾的被告人交手時,體現的是長昊律師團慎密的法律思維以及敬業的執業態度,在處理案件過程中,形成了獨特、嚴謹的辦案風格,讓當事人真正感受到長昊作為「專業知識產權頂尖律所」名不虛傳,實至名歸。
窮盡一切合法途徑,保障鑒定順利進行
長昊律師團隊認為在軟體著作權侵權糾紛中,鑒定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在軟體著作權案件中,被害單位在主張被告人侵權事實時,應當提交涉案軟體與權利人的軟體具有「同一性」的鑒定報告。但在實踐操作中,往往不能很順利的獲取到被告人的目標代碼以及源代碼,因而無法進行「同一性」比對,這時候律師的價值便凸顯出來。在遇到類似的情況時,我們建議當事人選擇有專業實戰經驗的軟體著作權律師提供專業意見,熟悉相關法院對軟體著作權侵權案件認定的關鍵點,並對鑒定機構的鑒定程序較為熟悉,才不至於影響案件進程。例如,本案中,被害單位提交的第一份鑒定意見書的結論是:「兩個產品的軟體具有關聯性」,該份報告能否證明兩個軟體具有「同一性」,是依然存在瑕疵的,但凡是權威機構的技術鑒定,一般可以成為法院認定侵權事實的依據,但鑒定機構只能根據現有存在的事實做出認定,而長昊律師團隊是絕對不會允許證據瑕疵的情形出現的,因此,第二份鑒定意見書就顯得尤為重要了;但我們面對的是同樣的難題,即依然無法獲取涉案侵權產品的目標代碼,那麼該如何完成鑒定呢?關鍵是要認定查獲的HCRZ公司電腦內的涉嫌侵權軟體與XH公司的軟體是相同的,且被告人使用了涉嫌侵權軟體。總而言之,鑒定是一項復雜的工程,一定需要在專業律師的指導下進行。
這是一起典型的軟體著作權維權案件,其充分展現了專業軟體著作權律師在案件中的價值。該起案件的勝利也在時刻提醒著長昊律師團隊,作為知識產權頂尖律所,維權的道路是任重而道遠的,也讓我們時刻銘記著自己的使命,一定要最大限度的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

❷ 原創作者都是如何維護版權的

互聯網越來越發達,我們可以在網路上找到各種自己想看的書。對於我們來說可能是好事,但是對於原創作者來說對他們的創作可能是一種打擊,可能他們辛辛苦苦想出來的劇情故事小說或者一些文章,被抄襲者拼湊寫文就變成了他們自己的,近年來,侵權事件一直在上演,如何保護自己的原創作品成了每一個創作者必要的知識。

三、更好的運用平台

一個好的創作者背後最好有一個好的平台,這樣平台也會保護你的作品,在自媒體剛剛開始的階段,平台需要先提高數量,所以不管是不是原創都可以發表文章視頻,出現來大量搬運,但是現在要求更高的是質量,在自媒體上比如百家號頭條號,一部作品的發表,需要經過網站機器人的檢測,只要審核通過才能發表。

❸ 網路侵權法規是什麼

第三章 網路空間侵權法

網路空間發生最多的違法行為是侵權。

第一節 侵害網路通訊自由之行為

在網路個人通信自由問題上,一向以崇尚自由聞名的美國人又一次否定了聯邦法令。作為美國《通信法(1996)》(Telecommunications Act of 1996)一部分的美國《通信規則行為法令》(CDA)在前面已經提到過。這部法令在第223條中禁止人們通過互聯網路發布猥褻資料或「明顯的冒犯」資料給未成年人;違反這項法令者將被罰款和2年監禁。在大多數人看來,國會通過的這項法令的目標是正當和重要的。但在該法生效後僅幾分鍾,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就向費城聯邦法院遞交了起訴狀,控告CDA違反了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原告對該條(a)(1)B 、(2)和(d)(1)、(2) 條款提出質疑。1996年7月,由費城聯邦法院三名法官組成的法庭推翻了被質疑的CDA條款,認為該法違憲。被告不服,向美國最高法院提出上訴。1997年6月26日,最高法院做出了引人注目的歷史性判決,推翻了限制猥褻圖畫和文字上網的通信行為規則法令。認為網際網路應有言論自由的權利,最高法院以7票對2票做出的此判決,判定CDA的所有主要條款侵犯了公民的言論自由權 。這等於認定政府對網際網路內容進行審查是非法的,它標志著根據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讓成千上萬的互聯網使用者受到了言論自由條款的全面保護。

在個人通信秘密和隱私的保護問題方面,雖然從理論上講電子郵件(E-mail)不是一種非常安全的通信方式,郵件在傳輸過程中有被篡改的可能,但人們對以個人密碼加密保護的郵件還是傾向於信任的。在這里發生的侵權最多的是所謂「黑客」的闖入,他們將郵件的內容改過之後再發給收信人,這樣收信人看到的就不是真正的發信人發過來的內容。一般情況下,被侵權者很難發現和追蹤「黑客」,更別說抓住了。另一種情況是ISP把其客戶的郵件非法轉移或關閉,造成客戶的郵件丟失和個人隱私或商業秘密的泄露,這與私自開拆他人的信件、侵犯他人通信秘密實際上沒有區別。只是現在各國的刑法還沒有一個正式承認電子郵件的合法地位。但從長遠來看,電子郵件取代大部分傳真、普通紙質載體的信函已是必然。在法律上確認電子郵件的地位將使法律更加完善。在中國的法院,近兩年審理了幾起關於網路侵權的案件。其中一起是發生在北京大學兩個共同使用一個電子信箱的學生之間。他們以該電子信箱向美國大學申請獎學金,其中一個以另一個人的名義向美國某大學發送了一封拒絕接受該校獎學金的電子郵件,從而直接導致被冒名的原告方留學計劃未能實現。在法院審理過程中,被告始終不承認有冒名行為,法院、原告也無充分證據,但在庭下,被告承認了過錯。這起侵權案因為是中國首例通過訴訟解決的,在當時引起了全國的關注,中國新華社、美國自由之聲電台(VOA)都進行了較為詳細的報道,但它對司法實踐卻沒有成功的經驗可以借鑒。

還有一種較為普遍的現象是垃圾郵件(Junk email),即郵箱中充斥著大量與本人無關的內容。垃圾郵件的一個嚴重後果是引爆郵箱,使其無法正常使用。因為,郵箱是事先設好的一部分磁碟空間(一般為一兆或兩兆),一旦郵件的總量超過這一容量,郵箱就會難以工作。而在網上以發送大量垃圾信件的方式破壞一個人的郵箱易如反掌,如採用某軟體或方法即可按設定的時間和內容不斷地向目標發起攻擊。一旦目標因過載而癱瘓,真正有價值的內容也隨之丟失。採取過濾的辦法是比較穩妥的,即設定接受哪一類人或哪一類內容的郵件,但其它有價值的內容也會因此而被扼殺在信箱之外。另外,大量垃圾郵件,浪費了以自負費用為特點的網路用戶的金錢和時間,造成了網路系統的緊張。治標又治本的辦法是採取措施對付濫發郵件的人。在郵寄廣告中,個人用戶可以以廣告發布者侵犯隱私權為由訴其停止侵害,在傳真廣告中,有的國家有專門的法令管制濫用他人傳真紙的傳真發送。在網路廣告中,理論上這種救濟方法雖也可行,但網海茫茫,要找到真正的廣告發布者,實在非容易之事。所以,盡管網路用戶一再抱怨,但很難採取切實可行的措施。

令人感到振奮的是,美國法院最近對有「垃圾郵件大王」之稱的華來士(Wallace)及其公司進行了制裁, 它為電子郵件的管理拉開了序幕。華來士是一家促銷公司的所有人,他主持開發了電子郵件快速發送軟體,並向很多ISP的用戶散發過商業廣告性質的電子郵件,而且有時盜用ISP的名義(通過改變回郵地址即可),造成用戶抱怨不已。大腳公司(Bigfoot Partners Ltd.)和大地連線公司(EarthLink NetworkInc.)分別在紐約聯邦法院和加州落杉磯縣高等法院對其提起訴訟。五個月後,紐約聯邦法院做出裁決,要求華來士將大腳公司及其客戶的電子郵件從他的網路內清除,如果華來士或其代理人再向大腳公司的用戶散發垃圾郵件或盜用該公司的名義發出這類郵件,華來士或他的代理人每天將要繳納一萬美圓罰金;落杉磯縣高等法院根據有關禁止非法穿越私人領地的法律做出裁決,禁止華來士向大地連線公司的用戶發出任何垃圾郵件,華來士向受害用戶書面道歉,保證如再有類似行為,將會被判罰一百萬美圓。法院認為,網路公司的網路可被視為該公司的領地,因此,華來士向公司的用戶散發垃圾郵件,等於非法侵入該公司的領地。但在整個加州,針對是否應管理電子郵件仍存很多爭議。反對立法的一方從保護公民言論自由的立場出發,認為發出電子郵件與公民言論自由屬同一范疇,有些人願意接收這類廣告,消費者有選擇的自由,但大多數人贊成限制濫發行為。

此前的1997年7月,美國內華達州第一個對電子郵件進行了立法,對濫法發電子郵件進行監管; 1997年春,康涅迪格州通過了消費者隱私權法案,其中對採用電子郵件形式散發的廣告進行了限制, 但聲勢不大。此番法院以判例的形式確認了垃圾郵件的性質,相信對垃圾郵件進行立法管理的州還會增加。華盛頓州便是其中之一。華盛頓州的這項將在90天後生效的法案規定:不準發出大量電子郵件者隱藏發函的地址,不許掩飾傳輸的路徑,也不許在電子郵件的主題項提供誤導的訊息,如鼓吹暴富計劃、療治偏方或露骨的色情資料。新法案禁止從華盛頓州的電腦發出欺騙性「眉頭詞(Header)」的電子郵件,也不準發出這類電子郵件到發送者已知或有理由相信收信人是該州居民發送者必須確定收信人是否住在華盛頓州。對於懲罰措施,該法案規定:收到這類電子郵件的個人,可針對每件違反該法案的郵件索賠高達500美元的賠償金,而網路服務商每件則可索賠高達1000美元。 這項法令最致命的弱點是沒有說明由誰來、如何執行它。

在Usenet(新聞組)的討論中,違反網路通信秩序的是大量重復張貼某一信息(re-posted message, SPAM)、張貼類似於抽獎鏈的信件(Postal Lottery Chain Letters, MAKE MONEY FAST)、發送大量帶有二進制密碼的討論組(Large Binary Encoded message in discussion groups)及其它違反正常新聞組章程的行為。這些行為,都給網路使用者造成了不必要的負擔和麻煩。畢竟, 新聞組需要所有使用者的合作,這種接受信息者自擔費用(通信費、存儲費等)的通信交流工具如果讓那些違反正常通信秩序的人經常介入,無疑會失去其應有的作用。目前,對付這些行為所採取的方法幾乎還處在道德領域,通常的做法是先勸說行為人收斂,當一切說服教育都無效時,宣布新聞組「死刑」(UDP,Usenet Death Penalty)。

第二節 網上誹謗和隱私權

互聯網路這種媒體其覆蓋的廣泛性和傳播的及時性是其它任何媒介都無法比擬的,也正是這一點被一部分人用到了不正當之處。在網路上發布詆毀、誹謗他人的言論易如反掌,而且「效果」驚人。1997年夏天,在網上發生了一起「中國毒島事件」。事情的起因是國內殺毒軟體專家王江民在其開發的軟體K300中添加了被稱為「邏輯炸彈(Logic Bomb)」的反盜版程序,凡是使用該盜版軟體者,其計算機程序將被鎖定不能正常使用,必須找江民來承認錯誤並保證以後不使用盜版軟體方能解開邏輯鎖。國內某些軟體商於是在網路公告牌(BBS)上以匿名形式大肆攻擊王江民的做法,並免費散發破解邏輯鎖的程序。 姑不論江民公司私自添加這種計算機程序的行為是否違法(雖然公安部門對江民公司進行了處罰,但這並不說明江民違法,事實上包括筆者在內的很多人認為這是正當的自衛行為),單說誹謗手法就足以說明網路上BBS的厲害。此後不久,公安部發布了關於管理網路上BBS的法規。要求網路服務商對其公告板的管理負責。

澳大利亞的判例法也有類似的案例。在1994年西澳大利亞大學Rindos博士訴某網路用戶案中,該用戶在網路新聞組(Newsgroup)上發表了貶低其學術能力的言論,原告Rindos以被告對其進行誹謗為由起訴到法院,法院判決Rindos 勝訴。該案表明,網上發布的任何信息,即使是僅在少數幾個人中傳播的,都有被無數人看到的可能性。一旦帶有對被議論對象不利的性質,就有被控誹謗的可能,發布者就可能要承擔一定的責任。

網上聊天(Netchat)室與新聞組的傳播手段大同小異,在這樣一個開放的空間隨意發表言論,如果涉及他人隱私、陰私,無異於在公共場所揭人瘡疤;在聊天室大放厥詞,違反網上禮貌是必然的,還往往涉及誹謗。

在網上誹謗中,由於原告很難直接找到誹謗者,故直接起訴網路服務商者居多。1995年5月美國紐約高等法院的判例就是典型。在該案中,提供網路聯機服務的美國第三大ISP--Prodigy Service公司因其在系統公告牌上登載了一條指責某證券公司 (Oakmont)具有欺詐的信息而被控犯有誹謗瀆職行為。理由是該網路商對其公告牌上的信息進行了編輯控制。法院以Prodigy Service公司未能適當履行服務商其本身的監督職責而判決對由其用戶發出的信息承擔責任。

第三節 ISP責任與廣告法

合理規范ISP的責任,不但有助於ISP自身的發展,繁榮信息產業,而且,對於ISP的用戶的違法行為,也有預先防範的作用。

ISP潛在的責任多因誹謗和侵犯版權引起。看一家ISP是否負誹謗責任主要看它是否控制或監督了公告板上的內容。如果它試圖監督或控制公告板上的內容或試圖控制所上載的信息,那麼它就可能因它是上載信息的出版者而承擔誹謗的責任;如果不是這樣,它只作為發行者而不負誹謗的責任。

在Cubby, Inc V.CompuServe Inc.,案中,CompuServe被裁決不承擔因其獨立的用戶在網上張貼誹謗性言論的責任。法院認為:CompuServe 實質上是一家通過向它的用戶收費的形式營利的電子圖書館,它擁有大量的收藏和出版物,它與公共圖書館一樣並不能編輯、控制出版物的內容,要求它對每一可能帶有詆毀的內容進行審查就象要求經銷商一樣是不切實際的。

但在另一判例中,Stratton Oakmont, Inc. v. Prodigy Service Co., 也就是上節提到的案例。 法院認為,Prodigy公司在廣告中稱它是以家庭為導向的網路公司,它有很好的防護系統和軟體,能夠授權信息的張貼者利用或移走公告板上的內容,因為它試圖控制公告板上的內容,這樣它就與出版者一樣,應承擔因貼誹謗性言論的責任。

ISP的另一潛在責任是侵犯版權。在Playboy Enterprise, Inc.v. Frena,案中,Playboy 起訴一家網路服務提供者,因為這家公司的一個用戶未經允許,將一帶有Playboy 版權的照片上載到了網路上。雖然它並不知道該照片是他人有版權的,法院還是判決網路服務提供者對此負傳播和未經授權復制的直接責任。

由此看來,美國對網路服務提供者所要求的責任是很重的。在中國,雖然沒有現實的判例反映ISP的責任,但有關法規對ISP的責任與此相同。中國郵電電信總局(中國電信)在國家公用電信網基礎上建立並壟斷經營的提供多媒體通信和信息服務的網路--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169,與CHINANET不同)是中國規模最大、國內最具競爭力的服務商。中國原郵電部 (現為信息產業部)1997年9月10日頒布、12月1日起施行的《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管理辦法》首次以法律形式明確了接入服務經營者(ISP)和信息源提供者的概念。該法規定:信息源提供者應對其向中國公眾多媒體通信網所提供的信息的合法性和真實性承擔主要責任;同時網路經營者和接入服務者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在網路誹謗和侵犯他人隱私權方面,涉及最多的也是ISP的責任問題。德國的多媒體法根據德國可適用的一般法律,首先規定ISP應對其製作的內容負責;其次,如果ISP知道他人製作的信息內容,能夠採取技術手段避免其使用,而且可以合理預見見到應避免其使用,則ISP應對他製作的而由其提供給用戶的信息負責,也就是說,ISP應與信息製作者共同承擔責任。在「合理性」問題上,德國採用的是與英美法相近的衡平法來判別合理性。另外,該法還規定ISP僅對接受其服務的第三方信息不承擔責任,在這種情況下,責任的承擔者是該信息的製作者和將該信息發送到相關網路的一方。該法在保護個人隱私方面,制定了不同於以往的保護法令。因為現代網路先進的通信和信息技術,已經使人們很輕易地獲取它所關注的信息。收集、整理、分析個人的資料,對於壽險公司、銀行、零售商等很多機構是必不可少工作。多媒體法盡管沒有發布特別的保護個人資料的條款,但在使用數據保護的一般規定中有所涉及。如ISP應通過對系統的適當的技術和結構設計避免他人收集個人數據。只有在用戶同意或法律許可的情況下,才可使用用戶的個人資料。最典型的是網上結算。包括網上存款、付款(Online Payment)在內的多種網路服務都應允許用戶使用匿名或假名。

與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國務院1996年2月1日頒發、1997年5月20日修正的的《計算機信息網路國際聯網管理暫行規定》及其《實施辦法》(1998年3月16日頒布實施)對接入單位(即ISP)及其下級單位(在ISP進行虛擬主機、託管伺服器的機構或個人)、用戶(具有ISP聯網帳號的個人)的要求類似於若干年前中國的保甲制度。按照該規定實施辦法第十七條第三款「接入單位應當服從互聯單位(指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中國金橋信息網、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中國科學技術網等四個網路—筆者注)和上級接入單位的管理;與下級接入單位簽定協議,與用戶簽定用戶守則」,這樣分級管理,層層把關,以保證網路的最終使用者即用戶遵守《辦法》第十八條「不得擅自進入未經許可得計算機系統。篡改他人信息;不得在網路上散發惡意信息,冒用他人名義發出信息;侵犯他人隱私;不得製造、傳播計算機病毒及從事其它侵犯網路和他人合法權益的活動」、第廿條「不得利用國際互聯網從事危害國家安全、泄露國家機密等違法犯罪活動,不得製作、查閱、復制和傳播妨礙社會治安和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發現有害信息應及時向有關主管部門報告,並及時採取措施,不得使其擴散。」

鑒於ISP的責任,ISP在與其用戶、客戶交往時,就要注意防範這些風險。最好的辦法是與用戶或客戶簽定書面的協議,聲明:用戶應知曉ISP不控制、管理他們的內容;用戶應知道他們的內容在進入公共領域;用戶應保證他們對其所上載的內容擁有完全的權利;ISP 不承擔任何決定所上載的內容是否為受保護的或是為其他用戶使用的責任。此外,ISP還應與用戶簽定賠償條款,用以補償因訴訟所帶來的第三方責任(包括不當使用、出版、分銷、演示受保護的內容等)的損失。這雖然不是十分保險,但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自己的責任。

各國對於網路廣告的管理,幾乎都是空白。網上信息傳播的特點,使得人們難以識別到底是廣告還是一般信息。但不容人們忽視的是,網上真正意義上的廣告已經越來越熱,網上廣告收入每年增長率都在100%以上。著名的搜索站點Yahoo 1997財年僅廣告收入就達5,400多萬美元 。國內一家網路服務商瀛海威通信的廣告收入也占它業務收入很大部分。但瀛海威並不是在中國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核准注冊的廣告服務商,那麼它的廣告收入是否因超越經營范圍而成為非法所得?一方面中國的《廣告法》中沒有具體規定網路也是廣告的載體,只是規定「及其它一切媒介」,(這種純粹立法技術上的問題對於執法意義不大);另一方面,如果承認網路上廣告的合法性,那麼,網路服務商就要受廣告法的約束,而廣告法也具有地域性的局限,如何規范網路上廣告的秩序仍是問題。美國一家保險公司在網路上推銷其壽險,險些遭到英國客戶的起訴,因為這種推銷行為在英國是違法的,這家保險公司為避免在英國的業務因漫長並且糾纏不清的訴訟而受損,明智地關掉了在英國的網站代之以只對北美的用戶開放。

網路上另一種廣告經營手段是通過向廣告發布者提供專用的軟體或為其通過該軟體快速、大量發送電子郵件達到促銷的商業目的。這種軟體一次可以發出成千上萬個電子郵件,通過在網路上搜尋電子郵件地址和從網路服務提供商(ISP)處得到ISP用戶的資料,軟體自動將商業廣告性質的信息送到網路用戶。這種廣告經營行為也是傳統廣告法所沒有涉及到的。但因為它是讓接收者付費的信息,所以遭到了大多數網路用戶的反對,在本章開首已經介紹了美國一些州對這類廣告進行立法限制或禁止的法律和判例。現在台灣開始有人漢化這類軟體。將垃圾郵件的做法移植到華人世界,大概也難以長久。

❹ 加密軟體品牌有哪些求推薦山東口碑加密軟體廠商

國內知名加密軟體品牌:億賽通,風奧科技,天銳綠盾,這些都是原廠商,

加密軟體,推薦風奧科技,採用先進的驅動層透明加密技術,高精度的加密演算法,在不影響使用者操作習慣的同時對多種文件類型進行加密。

金甲加密軟體加密模式:強制性加密、能打開不加密、僅控制密文,根據不同的需求,選擇相應的加密模式。

金甲加密軟體,針對Windows平台下的任意文件的任意格式進行加密,例如:各類型圖紙文件、辦公文件、資料庫文件、視頻文件等等進行加密,加密後的文件在指定環境內可以正常使用,一旦未獲得允許脫離環境,加密文件將呈現亂碼或者無法打來使用,確保數據信息安全。

❺ 你好,「教育視頻加密,尤其是一機一碼和會員激活的形式是目前使用比較多的方案。」怎麼實現

這個現在有很多成品,價格也不高,比如點盾雲可以直接用的,除了一機一碼還有很多其他功能,比如水印自定義、防錄屏、限制播放時間和次數等等,如果想更安全還可以考慮防採集卡功能。播放器是全平台都支持,包括Mac。

❻ 怎樣可以得到加密代理啊

你可以利用「隱藏」的方式隱藏你所要隱藏的文件或整個文件夾,也可以設定保護密碼,打開你編輯文件的WORD頁面:工具-選項-安全性,在「此文檔的文件加密選項」中的「打開文件時的密碼」欄輸入你的保護密碼(在出現的另外一個密碼框中重復鍵入你剛才鍵入的確認密碼),點擊「確定」返迴文字編輯頁面,最後點擊「文件」中的「保存」即可。關閉編輯頁面,在次打開你保護的文件,此時出現一個密碼框,鍵入你的保護密碼,確定,好了,可以了。試試看,問題是否已經解決?需要說明一點:千萬不要忘記你的保護密碼!祝你順利。

❼ 為什麼用代理軟體可以在大陸登陸受DNS污染的網站

而HTTP劫持很容易解決,那就是加上SSL證書,網站鏈接全部內容加密,這樣「檢查站:牆」就無法解密數據分析關鍵詞了。

先使用IIS7網站監控,把自己代理軟體的域名進行檢測,看看污染問題具體是個什麼情況,再去解決。

但是這不是絕對能解決這個問題的,如果你的網站只是誤殺或者違規擦邊球,那還好,如果是大型網站,就會特殊對待了。

HTTPS在建立加密連接的時候,需要一次握手,也就是達成鏈接協議建立加密連接,但是這次握手是明文的(建立加密鏈接首先就是鏈接雙方信任,比如網站的SSL證書是自己簽的,或者SSL證書到期或偽造的,在訪問這個網站的時候瀏覽器就會進行提示,表示此網站不安全啥的。)

握手是明文的就意味著,如果你的域名被重點關注,即使你加上了SSL證書,也會在首次握手的時候,被關鍵詞匹配然後掐斷鏈接。

還有一種方式,就是域名備案,使用國內伺服器。這樣用戶在訪問你的網站時,根本不需要經過牆,自然也沒有了攔截。

❽ 如何製作和使用高度匿名加密代理伺服器

先簡單介紹一下代理的分類:
代理分:Level 1~Level 5 五個等級;
或者也可以分為3類:·
A .全匿名代理不改變你的Request
Fields,使伺服器端看來就像有個真正的客戶瀏覽器在訪問它。當然,你的真實IP是隱藏起來的。伺服器的網管不會認為你使用了代理。
B· 普通匿名代理能隱藏你的真實IP,但會更改你的Request
Fields,有可能會被認為使用了代理,但僅僅是可能,一般說來是沒問題的。不過不要受它的名字的誤導,其安全性可能比全匿名代理更高,有的代理會剝離你的部分信息(就好比防火牆的Stealth
Mode),使伺服器端探測不到你的操作系統版本和瀏覽器版本。
C· 透明代理(簡單代理)改編你的Request Fields,並會傳送真實IP。
你訪問的網站會把你看的一清二楚,知道你用了代理,知道代理的IP,也知道你的真實IP。
一般Level3?-Level5屬於 透明代理; Level 1-Level3 屬於匿名代理! 全匿名代理有時也稱為超級代理!
不想讓網管(國內代理伺服器}或者ISP(國外代理伺服器)知道我想去哪去過哪,那把你的連接請求用SSL加密就行了.
有了匿名功能再加上加密的連接,隱身術終於練成!
製作和使用這個代理需要的軟體是CCPROXY 6.2,STUNNEL,OPENSSL,SOCKSCAP.都是免費軟體,CC3個用戶就夠了.
假設你已經有了一台遠程機器A做代理伺服器,你自己的機器為B.
在A機上,我們要開一個SOCKS5的本地代理埠,並且用SSL加密他的傳輸.首先,在CCPROXY里啟用SOCKS5的代理服務,假設埠是 1080,創建一個用戶,驗證方式為用戶名/密碼/IP混合,假設用戶名密碼都是123,IP為127.0.0.1,記得順便把"禁止區域網外用戶訪問" 勾上,因為遠程的B機不會直接訪問這個服務,免得老人人來掃密碼.下面是關鍵,打開CCPROXY.INI文件,修改並確認下面2個參數:
EnableProxyConnection=0
EnableReferer=0
這樣別人就不知道你使用了代理,也不知道你從哪兒來.好像CC6.0也支持這兩個參數,不過官方是6.3才在FAQ裡面寫出來.
然後配置STUNEEL.CONF文件,內容如下:
cert=stunnel.pem
key = stunnel.pem
taskbar=no #這個參數可以隱藏STUNELL的圖標,如果做壞事就用$%#%#
client=no
[socks2ssl]
accept = 80 #在80埠監聽,准備接受外部連接.
connect = 127.0.0.1:1080 #連接CCPROXY開的SOCKS5服務埠
把監聽埠設為80的原因是極端的假設B機前面的防火牆只允許B機訪問80埠,如果沒這個限制,隨便設一個.
代理伺服器做好了,我們要配置一下B機這個客戶端.
首先是客戶端的STUNNEL.CONF
client = yes
[ssl2SOCKS]
accept = 127.0.0.1:8282 #在本地啟用8282埠的SOCKS5代理服務
connect = AAA.AAA.AAA.AAA:80 #連接到你的代理伺服器A,地址或者域名+埠
然後設置SOCKSCAP,設置代理類型SOCKS5,地址127.0.0.1,埠8282,用戶密碼驗證(啟動SOCKSCAP會讓你輸入,就是前面設置的123了),DNS解析選先本地再遠程.
最後,把你的瀏覽器,例如IE,拉入SOCKSCAP,可以去 http://proxyjudge.org/
驗證你的匿名度了!通常就是下面這樣的結果.
REMOTE_HOST=AAA.AAA.AAA.AAA
REMOTE_ADDR=AAA.AAA.AAA.AAA
HTTP_ACCEPT=*/*
HTTP_ACCEPT_ENCODING=gzip, deflate
HTTP_ACCEPT_LANGUAGE=zh-cn
HTTP_CONNECTION=Keep-Alive
HTTP_HOST=proxyjudge.net
HTTP_REFERER=http://proxyjudge.org/
HTTP_USER_AGENT=Mozilla/4.0 (compatible; MSIE 6.0; Windows NT 5.1;
Maxthon; SV1)
--------------------------------------------------------------------------------
REMOTE_HOST
Result
IP Addr.
Comment
I have no idea because DNS lookup failure.
HTTP Env. value
Result
NoProxy!
Comment
Like no proxy server.
AnonyLevel : 1
REMOTE_HOST that is IP addr. is precious.
或者B機上面裝個個人防火牆例如ZONEALARM,啟用它的隱私保護,那麼
HTTP_ACCEPT_LANGUAGE
HTTP_USER_AGENT
這些本機信息也都會被隱藏.
後記:最初只是通過CCPROXY+STUNNEL建一個HTTP的SSL伺服器通道,然後本機也是直接用STUNNEL連接出來的HTTP代理,但是驗證匿名度的時候始終是Level2,3,讓人很不爽.知道後來看了一些關於CCPROXY和SOCKS5的資料,試著轉換角度弄一下,終於成功了.其實用SOCKSCAP還有一個好處,他可以過濾某些數字開頭的IP
跳過代理直接連接,如果你的代理伺服器駕在國外,你只要把國內主要的一些IP數字開頭例如:202.96. 61.141等等加到那個過濾列表裡面,就可以解決國外代理訪問國內網站很慢的問題了.

閱讀全文

與淮南加密代理侵權處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s相當於安卓什麼手機 瀏覽:689
哈佛商學院pdf 瀏覽:978
app的ip哪裡買 瀏覽:909
移動天文台app在哪裡下載 瀏覽:923
phpjsonencode亂碼 瀏覽:587
t3的伺服器名是什麼幾把 瀏覽:69
高中演算法語句 瀏覽:549
安卓充電接頭壞如何直接線 瀏覽:2
mcu編譯成庫 瀏覽:296
python官網訪問不了了 瀏覽:98
庫卡邏輯編程 瀏覽:919
加密幣驅動 瀏覽:981
怎麼解壓後的文件夾沒有激活工具 瀏覽:808
java自帶加密 瀏覽:619
關閉表命令 瀏覽:510
黃大龐健康妙方pdf 瀏覽:940
java九宮格演算法 瀏覽:249
encoder轉碼新建文件夾 瀏覽:722
android版本市場佔有率 瀏覽:363
憑訂單號抽獎源碼 瀏覽: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