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檔加密 > 甲骨文字典pdf

甲骨文字典pdf

發布時間:2022-05-15 00:32:51

A. 甲骨文字典在線查詢

甲骨文字典在線查詢可以通過在電腦上搜索找到甲骨文相關的在線網站並輸入需要查看的文字即可看到其甲骨文的樣式。具體的查詢方法如下:

1、在電腦的網路上輸入甲骨文字典,找到其官方網站以後點擊進入。

B. 各位有《甲骨文字典》 徐中舒主編的pdf版,能給我發一份嗎,921075957

及時下載

C. 甲骨文字典的第一部

第一部甲骨文字典
1903年抱殘守缺齋石印出版。 1903年,劉鶚從所藏的五千餘片甲骨中精選1058片,編成《鐵雲藏龜》共六冊。原書有羅振玉和吳昌綬的序以及劉鶚的自序。
詳細介紹
第一個提出甲骨文是「殷人刀筆文字」的定義,這對於甲骨文的認識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該書將甲骨文由只供少數學者觀賞摩挲的「古董」變成了廣大學者研究的資料,對甲骨學具有不可磨滅的開創之功。
甲骨文成書
1915年曾在劉家當過家塾先生的紹興上虞的羅振玉,又從劉氏贈送他的未曾著錄過的甲骨中精選了數十板,影印出版,定名為《鐵雲藏龜之餘》。1931年上海蟬隱廬重印吳、劉兩序本,後附《鐵雲藏龜之餘》。每片旁附鮑鼎的釋文。此書的許多拓片被用白粉描過,字跡失真,且多錯描,誤釋的也多。1939年上海的孔德圖書館獲得了會稽吳振平舊藏的一批甲骨龜片,經沈尹默、金祖同、李旦丘考證為劉鶚舊物,雖有一部分為《鐵雲藏龜》著錄,但大多數未經著錄。於是選其中93板,略加按語,並釋文於後,遂成《鐵雲藏龜拾零》。1925年劉鶚的同鄉葉玉森,在劉鶚身後得其遺藏甲骨1300餘板,從中精選了240板,墨拓石印,並附考釋文字出版《鐵雲藏龜拾遺》。 1959年台灣藝文印書館嚴一萍在拓本旁又附以摹本,對《鐵雲藏龜》重新整理、斷代分類,1975年出版《鐵雲藏龜新編》收錄甲骨1043片。
其他工具書
羅振玉1914年編《殷虛書契考釋》和1916年編《殷虛書契待問編》,王襄1920年《簠室殷契類纂》(天津博物院),商承祚1923年《殷虛文字類編》(決定不移軒自刻本)、1927年出了刪校本、 1971年中國台北藝文印書館翻印本,日本高田忠周1925年《古籀篇》(古籀篇刊行會),孫海波1934年《甲骨文編》(哈佛燕京學社),曾毅公1939年《甲骨地名通檢》(齊魯大學國學研究所),金祥恆1959年《續甲骨文編》(中國台北藝文印書館),中國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輯1965年《甲骨文編》、孫海波改訂本(中華書局)、1979年香港中華書局版,李孝定1965年《甲骨文字集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日本島邦男1967年《殷墟卜辭綜類》(汲古書院)1971出增訂本),日本永田英正1968年《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藏甲骨文字索引》(京都大學人文科學研究所),日本赤井清美1974年《書體字典》(東京堂)和1976年《書體小字典》(東京堂),日本小林博1977年《古代漢字彚編》(木耳社),高明1980年《古文字類編》(中華書局),徐中舒1981年主編《漢語古文字字形表》(四川人民出版社)和1989年《甲骨文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日本小林石壽1985年《展大甲骨文字精華》(木耳社),1987年《拓影展大甲骨文字字典》(木耳社)和1988年《五體篆書字典》(木耳社),加拿大許進雄1981~1988年《皇家安大略博物館所藏甲骨文字索引》(一~九卷《中國文字》新四~十二期連載),日本高嶋謙一1985年《殷虛文字丙編通檢》(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孟世凱1987年《甲骨學小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趙誠1988年《甲骨文簡明詞典·卜辭分類讀本》(中華書局),日本師春妙石1988年《古典文字字典》(東方書店),姚孝遂1988年主編《殷墟甲骨刻辭摹釋總集》(中華書局)和1989年《殷墟甲骨刻辭類纂》(中華書局),饒宗頤1989~1999年《甲骨文通檢》(已出先公先王先妣貞人、地名、天文氣象、職官人物、田獵與祭祀等五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日本松丸道雄與高嶋謙一1993年合編《甲骨文字字釋綜覽》(東京大學出版會),劉興隆1993年《新編甲骨文字典》(中國國際文化出版公司),日本水上靜夫1995年《甲骨金文字典》(雄山閣)、於省吾1996年主編《甲骨文詁林》(中華書局)等!

D. 《甲骨文小字典》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甲骨文小字典》([日] 落合淳思)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SzQTrY4EgaJEZhWeUUoHug

提取碼: 4dmd

書名:甲骨文小字典

作者:[日] 落合淳思

譯者:劉幸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後浪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8-8

頁數:280

內容簡介:

解析甲骨文,呈現漢字的源流、嬗變

◎ 編輯推薦

甲骨文對當代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文字發源於古老的甲骨文,但很多單字已經不是當時的原有之義了。本書作者精選了三百餘個基礎漢字,著錄它們的甲骨文原形,對其源頭進行構造分析、釋義、解說、例文分析。

除了字典的查閱功能,作者在前兩章還介紹了許多研究成果,釐清甲骨文的分期,考訂商王譜系,呈現從甲骨文、金文、籀文到篆書、隸書、楷書的字形變化過程,整體介紹甲骨文的構造特點。因此,這是一本兼及知識介紹與查閱功能的實用甲骨文字典。

◎ 內容簡介

本書中收錄了基礎漢字三百餘字,著錄其在甲骨文中的諸多原形,對它們的源頭進行構造分析、釋義、例文解析。通過作者簡潔明了的論述,讀者可以直觀思考漢字的源流、嬗變,理解每個由筆畫、偏旁部首等構成的漢字在字形和字音、字義上的聯系,體會漢字背後蘊含的實際的人事物、抽象的感官情緒,深入由漢字組成的文字文化體系,感受古代中國的物質、觀念、精神。

作者簡介:

落合淳思,1974 年生,日本愛知縣人,專業是中國古代文字與古代史。立命館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畢業,代表作為《殷王世系研究》。擔任立命館白川靜紀念東洋文字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E. 有關中國漢字的資料{越多越好}

中國考古界先後發布了一系列較殷墟甲骨文更早、與文字起源有關的出土資料。賈湖刻符經碳14物理測定,距今約7762年(±128年)歷史;還有七千年前的雙墩刻符、六千年前的半坡陶符、五千多年前青墩遺址刻符、連字成句的庄橋墳遺址文字、大汶口陶尊符號、堯舜時代的陶寺遺址朱文、夏墟的水書。

據悉,從考古發掘的出土文字資料來看,中國至少在虞夏時期已經有了正式的文字,如考古工作者曾經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出的一件扁陶壺上,發現有毛筆朱書的「文」字。這些符號都屬於早期文字系統中的基本構形,可惜這樣的出土文字信息迄今仍然稀少。
大約在距今六千年的半坡遺址等仰韶文化遺址的陶器外壁,已經出現刻劃符號,共達五十多種。它們整齊規劃,並有一定規律性,具備簡單文字的特徵,可能是我國文字的萌芽。

注意上面那張圖里的印章中的字,此回答中的漢字的資料的均都出自於此

這些我是收集的漢字的資料,內容還是非常不錯的,從上古到現代的所有文字方面的信息

《金石大字典》

《長沙楚帛書文字編》

《中國暦代書法家草書選》

《新蔡葛陵楚簡文字編

《帛書文字》

《新見戰國璽印文編》

《甲骨文小字典》

《篆刻反字字典》

《篆刻字典[吉林文史]》

《睡虎地秦簡文字編》

《金文詁林補 [笫06卷 0739-0875]》

《漢印文字滙編》

《中國篆刻大辭典》

《篆刻字形字典》

《說文解字今釋》

《中國磚瓦陶文大字典》

《楚系簡帛文字編(增訂本)》

《金文編增補》

《吳越文字夤編》

《金文通釋》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楚漢簡帛書字典》

《鳥蟲書通考》

《郭店楚簡文字編》

《金文通釋07》

《宋本玉篇》

《銀雀山漢簡文字編》

《漢印分韻》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包山楚簡文字編》

《秦文字類編(附檢索書簽)》

《金文詁林補 [笫11卷 1398-1479]》

《殷墟甲骨文實用字典》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8文字編》

《篆刻字形字典》

《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字形表》

《金文續編》

《新編甲骨文字形總表》

《說文新證》

《篆經-篆書書寫與辨識》

《金文詁林補》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中國書法大字典》

《戰國文字編.pdf

《新編甲骨文字典》

《商周古文字類纂》

《宋代凋版楷書構形系統研究》

《金文通釋》

《戰國楚簡文字編》

《篆字滙》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1-5文字編》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7文字編》

《圖解說文解字畫說漢字》

《草書字典》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新見戰國璽印文編》

《篆隷楷草行五體字典》

《篆刻與古文字》

《金文速查手冊》

《篆字匯》

《金文通釋》

《說文解字新訂》

《篆刻字典》(日-中西庚南編).zip

《古老子文字編》徐在國、黃德寬編著.zip

《齊文字編.pdf

《馬王堆簡帛文字編》

《戰國璽印字根研究》

《中國篆書學》



《秦文字類編(附檢索書簽》

《實用篆刻大字典》

《篆書的辨識與寫法》

《繆篆分韻》

《漢印文字徵補遺》

《侯馬盟書字表》

《蟲鳥篆速查手冊》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金文編》

《篆字印匯》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

《中國篆刻大辭典-字部》

《金文詁林補 [笫02卷 0083-0247].pdf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八)文字編》

《秦文字類編(附檢索書簽).part4.rar

《中國美術全集 書法篆刻編 商周至秦漢書法》

《古文字類編》

《新編中國書法大字典》

《中國古文字學通論》

《通假字匯釋》

《篆法百韻歌》

《金文詁林補 [笫12卷 1481-1647]》

《吳越文字匯編》

《望山楚簡文字編》

《商周圖形文字編》

《金文通釋》

《古陶文字徵》

《秦印文字匯編》

《銀雀山漢簡文字編》

《中國磚銘文字征》

《金文詁林補》

《繁簡字異體字正體字舉例對照辨析手冊》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先秦貨幣文編》

《上海博物館藏戰國楚竹書6文字編》

《金文詁林補 [笫14卷 1741-1894]》

《篆字印匯》

《殷墟花園庄東地甲骨字形表》

《戰國東方五國文字構形系統研究》

《古文字類編》

《金文詁林補》

《漢印文字徵》

《漢代簡牘草字編》

《圖釋古漢字》

《印典 [第一冊]》

《東周鳥篆文字編》

《金文詁林補》

《齊文字編》

《秦印文字夤編》

《字統》

《古璽文編》

《曾侯乙墓竹簡文字編》

《漢代銅器銘文文字編》

《金文通釋》

《清人篆隸字夤》

《戰國古文字典》

《金文通釋》

《中國鋼筆書法大字典》

《古幣文編》

《秦文字類編》

《中山王厝器文字編》

《草書大字典》

《掌上金石大字典》

《殷墟甲骨刻辭類纂》

《金文通釋》

《齊文字編》

《金文詁林補 [笫05卷 0574-0738]》

《金文通釋》

《齊文字編》

《篆書淺鑒》

《中國磚瓦陶文大字典》

《中山王厝器文字編》

《金文詁林補 [笫15卷 附錄 補遺]》

《金文詁林補 [笫07卷 0877-1058]》

《秦文字類編(附檢索書簽)》

《篆書技法百日通》

《三晉文字編》

《戰國古文字典》

F. 求 漢字 對照 甲骨文 的軟體或字典!

從網上搜索下載「甲骨文字體」,下載後安裝到機器中的字體中,在word中,先輸入正常文字,復制一遍,把復制的字體選成甲骨文字體,就可以對照了。

G. 《甲骨文小字典》pdf下載在線閱讀,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甲骨文小字典》([日] 落合淳思)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https://pan..com/s/18wR2lR4L4dTZ5E2hUMNUmg

提取碼:iqbd

書名:甲骨文小字典

作者:[日] 落合淳思

譯者:劉幸

豆瓣評分:8.3

出版社:後浪丨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出版年份:2018-8

頁數:280

內容簡介:

解析甲骨文,呈現漢字的源流、嬗變

◎ 編輯推薦

甲骨文對當代人來說,既熟悉又陌生。我們現在所使用的文字發源於古老的甲骨文,但很多單字已經不是當時的原有之義了。本書作者精選了三百餘個基礎漢字,著錄它們的甲骨文原形,對其源頭進行構造分析、釋義、解說、例文分析。

除了字典的查閱功能,作者在前兩章還介紹了許多研究成果,釐清甲骨文的分期,考訂商王譜系,呈現從甲骨文、金文、籀文到篆書、隸書、楷書的字形變化過程,整體介紹甲骨文的構造特點。因此,這是一本兼及知識介紹與查閱功能的實用甲骨文字典。

◎ 內容簡介

本書中收錄了基礎漢字三百餘字,著錄其在甲骨文中的諸多原形,對它們的源頭進行構造分析、釋義、例文解析。通過作者簡潔明了的論述,讀者可以直觀思考漢字的源流、嬗變,理解每個由筆畫、偏旁部首等構成的漢字在字形和字音、字義上的聯系,體會漢字背後蘊含的實際的人事物、抽象的感官情緒,深入由漢字組成的文字文化體系,感受古代中國的物質、觀念、精神。

作者簡介:

落合淳思,1974 年生,日本愛知縣人,專業是中國古代文字與古代史。立命館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博士畢業,代表作為《殷王世系研究》。擔任立命館白川靜紀念東洋文字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員。

H. 甲骨文字典pdf下載地址

這可以翻譯(甲骨文):http://www.internationalscientific.org/
甲骨文由來

甲骨文是商朝(約公元前17世紀-公元前11世紀)的文化產物,距今約3600多年的歷史。 商代統治 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龜甲獸骨占卜 吉凶,以後又在甲骨上刻記所佔事項及事後應 驗的卜辭或有關記事,其文字稱甲骨文。 自清末在河南安陽殷墟發現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數量在15萬片之上,大多為盤庚遷殷至紂亡王室遺物。 以出至殷墟,故又稱殷墟文字;因所刻多為卜辭,故又稱貞卜文字。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單字共有4500個,已識2000餘字,公認千餘字。它記載了三千多年前中國社會政治, 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資料。是現存最早 最珍貴的歷史文物。

甲骨文字記載的是後來被稱為漢字的中國漢朝隸書文字的淵源。為與宋書(體)、明書(體)、楷書、...形式上一致,可以稱甲體(書)、骨體(書)、金體(書)、帛體(書)、竹體(書)。為與「漢字」對應,可以稱為商(夏、殷)字。
對比漢字與商字(甲骨字)、周字(金字),才好理解字本義。(與《說文》不同,本網站把字形成淵源分為象形、象聲、象事.這*分類要素的進一步分化的象形[可見;靜態]、象聲[目不可見;耳聞]、象事[可見;動態]、象意[不可見;思考]..是後來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等詞類的淵源)甲骨文字打開了觀察3000年前黃河流域人們生活的窗戶。

甲骨文
甲骨文,是商代(公元一四○○)的文字。這些文字因為刻在獸骨或龜甲上,故名獸骨龜甲骨文。文字是以契刀刻劃的,故又名「契文」「契刻」。文字的內,除極少數屬於紀事外,大部分是屬於當時王公問卜的記載,,人們使用毛筆和小銅刀,把文字書寫、刻畫在龜甲或獸骨上,當時所用材料大部分是烏龜的腹甲以及牛的肩胛骨,後人於是合稱為「甲骨文」,也稱為「卜辭」或「貞卜文字」。。此外,因甲骨文字出土的地方在河南省安陽縣,原來是殷代古都,所以又稱為「殷墟文字」。

商代的甲骨文,大約在十五萬片以上。這些甲骨一般都是破碎的,只有極少一部份是完整的。已經整理出來的甲骨文單字,除去重復的和異體的 約有四千五百個左右。其中,能夠准確認識的約有九百 多字,這些大多數是比較常用的字。此外,不能確認的 約三千五百字,大多數是人名、地名等專名字。

甲骨文的內容是什麼呢?甲骨文距離現在雖然已經有了三千多年,但是它已經是一種相對地定型。並且書寫得熟練,很成熟的文字了。它的文辭的內容除了關於占卜某時某日的吉凶、祭祀(常卜要殺多少人、多少牛、羊、犬等牲畜)、征伐、狩獵和年成的豐欠以外,還有占卜天氣風雨、出行、生育、孩子、疾病等等。

甲骨文最先是在河南安陽附近的小屯村裡被發現的,當時,無意中讓它們重見天日的農夫們,把這些為數不少的骨頭當作葯材,賣給葯鋪。清末時,一些骨片傳到劉鶚手中,劉鶚立刻發現到這些骨片上的文字比周朝青銅器上的鍾鼎文年代更早。後來,羅振玉、王國維、郭沫若、董作賓等學者也開始著手研究這些文字,並進一步確定這些文字的年代是商朝。

甲骨文的內容大部分是殷商王室占卜的紀錄。商朝的人皆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問,有些占卜的內容是天氣晴雨,有些是農作收成,也有問病痛、求子的,而打獵、作戰、祭祀等大事,更是需要卜問了!所以甲骨文的內容可以隱略了解商朝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歷史發展的狀況。
甲骨文的發現最早時間,是在清末光緒二十五年以前。發現地點,在河南省安陽縣小屯村的洹河南岸田莊。村人於耕種時,在土層中掘出一些龜甲獸骨碎片,其中大部刻有奧難辨的文句。當時,村人當作龍骨轉售葯店為葯村。直至光緒二十五年(一八九九),經考古學家王懿榮發現,確定了它在研究歷史資料上具有珍貴的價值後,就開始被介紹到了學術界。復經劉鶚、孫詒讓、羅振玉、王國維、葉玉森諸家的先後搜集考究,其中羅振玉更瘁全力以為提倡,始奠定了「甲骨學」的地位。 甲骨學的著述,最早問世的是劉鶚的「鐵雲藏龜」,時在清光緒二十九年(一九 ○二)出版,續有孫詒讓的「契文舉例」、羅振玉的「商卜文字考」、「殷墟書契考釋」、「待問編」。商承祚的「殷墟文字類纂」、王國維的「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及「續考」、王襄的「簠室殷契類纂」、葉玉森的「殷契鉤沉」、「說契」、「研契譚枝」、朱芳圃的「甲骨文字編」、孫海波的「甲骨文編」、董作賓的「甲骨文斷代研究例」、「甲骨文字集釋」、金恆祥的「續甲骨文編」、嚴一萍的「殷商編」、「甲骨文 斷代研究新例」、繞宗頤的「甲骨文續編」、「殷墟文字甲乙編」。更有歐美傳教人士及日本學者等,亦先後於民國十七年中央研究院繼續發掘時,在我國搜購甲骨甚豐,並多有專著發表。 近三十年來,對甲骨學最有貢獻的,應推董作賓先生。董氏曾親自參與發掘甲骨出土工作,他據殷代卜辭,將過去甲骨學的研究階段,分成前後兩期,前期從光緒二十五年己亥,到民國十六年丁卯(一八九九到一九二七),共為二十八,後期自民國十七年戊辰,到民國三十八年己丑(一九二八到一九四九),共二十二。 甲骨文字風格衍變:甲骨文字有契刻體與筆寫體兩種書體互用發展所造成,大體上說,是由契刻體向筆寫體方面發展的。董作賓氏據殷代卜辭,把貞卜人群,分為五個時。以甲骨文字變化,書體變遷,追錝時代,以十干十二友常用字為例,闡明其字形。自第一期到第五期的變化過程中,發現了各期甲骨文書寫風格不同,各有其特徵。 第一期(武丁時)的書法風格,至為宏放雄偉,以甲骨大版大字為代艱作。此類大字常是強力的,雕的筆劃很粗壯,並填有朱墨(硃砂、墨)。其中也有工整秀麗的小字,都極為精彩。這些都是承受中興英主武丁風格,其氣魄之宏放,技術的熟練,頗為驚人。其書家有韋、永、賓。 第二期(祖甲、祖庚時代)書風較為謹飭。祖甲、祖庚是繼承第一期武丁的守成賢君,所以當時的卜師,嚴守規則而少變化。其書家有旅、大、行、即。 第三期(廩辛、庚丁時)書風轉變,陷於頹靡,前期老書家已經作古,豪放書風掃地,當期的書家,筆力多幼稚柔弱,甚至筆誤頗多。此期書者,皆未署。 第四期(武乙、文丁時)的貞人,卜辭上不署書契者的名字,此一期,武乙、文丁時代新興書家,盡去前期筆力幼弱之敝,作品生動、勁峭、時逞放逸不羈之趣。此期署名之書家,僅狄一人,其餘尚未發現。 第五期(帝乙、帝辛時代)的書風、除少數獸頭大字刻辭外,其餘的都異常嚴肅工整。理由是: 貞卜事項,王必躬親,卜辭的段、行,字都很均整,如蠅頭小楷,文風丕變,製作一新。其書家有泳、黃。

甲骨文占卜的方法是將處理後的龜甲或獸骨,在背面加以鑽洞到即將穿透又尚未穿透的程度,再用火烘灼,龜甲的正面就會在鑽洞的四周圍出現裂紋,這些紋路稱為「兆」。負責觀察紋路的人,也就是負責占卜的人,叫做「卜官」,在判斷吉凶之後,才將卜問的內容書寫、刻畫在甲骨上。除了卜吉凶之外,有部分甲骨文是用來記事的。記事的甲骨文字多用刀子契刻,有的先用筆寫,然後刻畫出來,也有的是直接刻畫出來的。甲骨文多數由上而下直行書刻,這種方式仍是今日中文常用的格式。 事實上,甲骨文並不是中國最早的文字,中國文字的產生其實遠在甲骨文之前,例如一些刻畫在陶器上的文字~陶文,在六千多年前已經產生。如果文字代表文明的開始,可知甲骨文之前中國文明的腳步早就啟動了。

肩胛骨文

河南安南小屯出土,中央研究院史語所藏。商朝在西元前十八世紀,是當時東亞唯一使用文字的國家,殷商迷信鬼神,遇事都要貞卜,而貞卜一般都用龜腹甲或牛肩胛骨,合稱甲骨。依董作賓先生的甲骨文斷代,我們知道甲骨文的字體結構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形式,本件屬於第一期甲骨文。

閱讀全文

與甲骨文字典pdf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怎麼統一刪除文件夾raw文件 瀏覽:121
卡爾曼濾波演算法書籍 瀏覽:769
安卓手機怎麼用愛思助手傳文件進蘋果手機上 瀏覽:844
安卓怎麼下載60秒生存 瀏覽:803
外向式文件夾 瀏覽:240
dospdf 瀏覽:431
怎麼修改騰訊雲伺服器ip 瀏覽:392
pdftoeps 瀏覽:496
為什麼鴻蒙那麼像安卓 瀏覽:736
安卓手機怎麼拍自媒體視頻 瀏覽:186
單片機各個中斷的初始化 瀏覽:724
python怎麼集合元素 瀏覽:481
python逐條解讀 瀏覽:833
基於單片機的濕度控制 瀏覽:499
ios如何使用安卓的帳號 瀏覽:883
程序員公園采訪 瀏覽:812
程序員實戰教程要多長時間 瀏覽:979
企業數據加密技巧 瀏覽:135
租雲伺服器開發 瀏覽:814
程序員告白媽媽不同意 瀏覽: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