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未成年犯罪記錄沒有封存怎麼辦
法律分析:負有封存職責的相應辦案機關,應當依職權主動啟動封存程序,無需申請封存。人民檢察院應當將擬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卷宗等相關材料裝訂成冊,加密保存,不予公開,並建立專門的未成年人犯罪檔案庫,執行嚴格的保管制度。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十七條 已滿十六周歲的人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已滿十二周歲不滿十四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別殘忍手段致人重傷造成嚴重殘疾,情節惡劣,經最高人民檢察院核准追訴的,應當負刑事責任。對依照前三款規定追究刑事責任的不滿十八周歲的人,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因不滿十六周歲不予刑事處罰的,責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時候,依法進行專門矯治教育。已滿七十五周歲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過失犯罪的,應當從輕或者減輕處罰。
『貳』 個人犯罪記錄,會一直被保存嗎
犯罪記錄會保留終身來的。
但是犯罪記錄對於未成年人存在存封記錄。
刑訴法第275條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作了原則性規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也規定應將擬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卷宗等相關材料裝訂成冊,加密保存。此規定在實施中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對犯罪記錄如何封存,在很多方面需要明確。
『叄』 犯罪記錄都有什麼
犯罪記錄也稱為案底,又稱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在我國法律中一般指有過刑事犯罪前科的檔案記錄,而該犯罪檔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門保存。
犯罪記錄就是只有觸犯刑法的人才會被記錄。和別人打架,只是觸犯了我國治安管理法,依法可能會受到行政處罰,事實並未受到處罰,而不是刑事處罰,所以說不會有犯罪記錄。
如果行為觸犯了國家的法律、法規,並且公安機關根椐違法行為及其性質實施了法律規定的相應處罰,這種情況下就可能會留下相應的違法犯罪記錄。
犯罪的法定分類,是根據相關規定所作的分類。我國刑法分則根據犯罪所侵犯的法益性質,將犯罪分為十類:危害國家安全罪,危害公共安全罪,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罪,侵犯財產罪,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危害國防利益罪,貪污賄賂罪,瀆職罪,軍人違反職責罪。
對於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並非消滅。刑訴法採納了「犯罪記錄封存」的觀點,即不完全消滅未成年人的犯罪記錄,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通過技術性操作嚴格限制未成年人犯罪記錄被查閱。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 【犯罪概念】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肆』 有犯罪記錄的幾年才能消除
犯罪記錄不可以消除,當地公安局機關都會將相關檔案、信息進行保存的。但如果是未成年人,會依照規定不得向任何單位或個人披露。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二百八十六條未成年犯罪人犯罪記錄的封存與查詢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資料擴展
如果單純從「犯罪記錄」的字面來理解。那麼如果沒有經過法院判決的,不應該認為是「記錄」。法院才是是否「犯罪」的唯一有權判斷機關。
犯罪記錄包括:
(一)犯罪記錄指的是被法院判過刑罰的,比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緩刑、無期徒刑等。什麼時候判的,什麼時候釋放的,罪名。
(二)如果是拘留的,不是犯罪記錄。
(三)刑訴法第275條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作了原則性規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也規定應將擬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卷宗等相關材料裝訂成冊,加密保存。此規定在實施中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對犯罪記錄如何封存,在很多方面需要明確。
『伍』 刑事犯罪記錄指的是哪些
【法律分析】:犯罪記錄也稱為案底,又稱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在我國法律中一般指有過刑事犯罪前科的檔案記錄,而該犯罪檔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門保存。保存在身份信息的資料庫里。公安系統可以隨時掌握動態。遇到日常檢查時,重點檢查和搜查。以便控制。所有犯罪釋放人員,都在公安控制中。那麼什麼情況下會有犯罪記錄呢?1、犯罪記錄指的是被法院判過刑罰的,比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緩刑、無期徒刑等。什麼時候判的,什麼時候釋放的,罪名。2、如果是拘留的,不是犯罪記錄。3、刑訴法第二百八十六條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作了原則性規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也規定應將擬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卷宗等相關材料裝訂成冊,加密保存。此規定在實施中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對犯罪記錄如何封存,在很多方面需要明確。
【法律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二百七十五條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陸』 犯罪記錄多久可以消除
刑事犯罪記錄是不能消除的。
首先,刑事案底,也就是平常老百姓俗稱的「前科」,指某人過去犯法或犯罪行為的記錄。犯罪時已滿18周歲,無論是被判處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都會留有案底。
其次,犯罪時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記錄予以封存,意思就是司法機關或者有關單位向法院申請查詢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應當提供查詢的理由和依據。對查詢的申請,人民法院應當及時作出是否同意的決定。從《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來看,檢察院應對將擬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案卷等相關材料裝訂成冊,加密保存,不予公開,並建立專門的未成年人犯罪檔案庫,執行嚴格的保密制度。而且除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以外,檢察院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封存的犯罪記錄,並不得提供未成年人有犯罪記錄的證明。司法機關或者有關單位需要查詢犯罪記錄的,應當向封存犯罪記錄的人民檢察院提出書面申請,人民檢察院應當在七日內作出是否許可的決定。
最後,若有人以可以撤銷刑事案底為由,收取相關費用,實屬詐騙行為,請及時報警處理。
【法律依據】
《刑訴法》第二百八十六條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應當對相關犯罪記錄予以封存。
犯罪記錄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單位和個人提供,但司法機關為辦案需要或者有關單位根據國家規定進行查詢的除外。依法進行查詢的單位,應當對被封存的犯罪記錄的情況予以保密。
『柒』 犯罪記錄會進入大數據嘛
犯罪記錄也稱為案底,又稱犯罪人員犯罪記錄制度,在我國法律中一般指有過刑事犯罪前科的檔案記錄,而該犯罪檔案一般存放至公安部門保存。保存在身份信息的資料庫里。公安系統可以隨時掌握動態。遇到日常檢查時,重點檢查和搜查。以便控制。所有犯罪釋放人員,都在公安控制中。那麼什麼情況下會有犯罪記錄呢?1、犯罪記錄指的是被法院判過刑罰的,比如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緩刑、無期徒刑等。什麼時候判的,什麼時候釋放的,罪名。2、如果是拘留的,不是犯罪記錄。3、刑訴法第二百八十六條對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封存制度作了原則性規定。《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也規定應將擬封存的未成年人犯罪記錄、卷宗等相關材料裝訂成冊,加密保存。此規定在實施中仍存在一定的分歧,對犯罪記錄如何封存,在很多方面需要明確。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三條一切危害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國家、顛覆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和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破壞社會秩序和經濟秩序,侵犯國有財產或者勞動群眾集體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財產,侵犯公民的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其他權利,以及其他危害社會的行為,依照法律應當受刑罰處罰的,都是犯罪,但是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不認為是犯罪。
第一百條依法受過刑事處罰的人,在入伍、就業的時候,應當如實向有關單位報告自己曾受過刑事處罰,不得隱瞞。
犯罪的時候不滿十八周歲被判處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罰的人,免除前款規定的報告義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