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CL A919手機SD卡加密證書怎麼安裝
手機設置→位置和安全→憑證儲存→從sd卡安裝
不過這個功能平常用不到。
2. android設備里的「從SD卡安裝加密證書」怎麼用啊
那個是個沒什麼用的東西,要用就去下載一個加密指紋的證書然後安裝
3. sd卡存儲加密證書文件
這個問題我也遇到過!只要把SD卡格式化就行了!
4. vivo手機sd卡證書文件是什麼
SD卡安裝證書指的是對使用SD卡加密的一種證明文件。一般是不需要使用的,如果使用會對自己的SD卡進行加密,後期使用會很繁瑣。
如果是手機程序開發員的話,在開發軟體中是有SD卡證書的。並且SD卡安裝證書,最好把證書拷貝到手機內置T卡中。目前的Android手機一般都取消了對外置T卡的操作,就是為了避免可卸載T卡質量參差不齊,讀寫速度不一對用戶體驗造成影響。
(4)加密卡證書放在哪兒擴展閱讀:
TF卡和SD卡的區別
1、SD卡與TF卡外觀大小不同
TF卡又稱T-Flash卡,全名:TransFLash,又名:MicroSD,由摩托羅拉與SANDISK共同研發,是目前一種超小型微型卡,其大小僅為11x15x1MM,約為SD卡的1/4。
2、TF卡與SD卡適用的產品不同
目前基本所有的手機都使用的是TF卡,這主要是由於TF卡體積更小,更利於節省空間,而一般傳統的SD卡則主要用於用於MP3、數碼攝像機、數碼相機、電子圖書、AV器材等,不過TF卡也可以安裝卡套充當SD卡來使用,但SD卡由於體積較大,不能使用TF卡插槽。
5. 網銀證書加密解密是在哪裡
今天和同事在討論數字證書以及網頁的加密解密,這些概念確實比較容易混淆,難以理解,所以再從網上搜集資料以及加上自己的理解,在這里詳細的寫下加解密的原理以及網銀的驗證過程,如果TX們有異議,大家可以繼續討論。
首先要先理解一些概念,這樣才能更好的理解。
公鑰和私鑰
在現代密碼體制中加密和解密是採用不同的密鑰(公開密鑰),也就是非對稱密鑰密碼系統,每個通信方均需要兩個密鑰,即公鑰和私鑰,這兩把密鑰可以互為加解密。公鑰是公開的,不需要保密,而私鑰是由個人自己持有,並且必須妥善保管和注意保密。
公鑰私鑰的原則:
一個公鑰對應一個私鑰。
密鑰對中,讓大家都知道的是公鑰,不告訴大家,只有自己知道的,是私鑰。
如果用其中一個密鑰加密數據,則只有對應的那個密鑰才可以解密。
如果用其中一個密鑰可以進行解密數據,則該數據必然是對應的那個密鑰進行的加密。
舉個例子來說,就好比銀行里的保險櫃,你申請該業務後銀行會給你一把鑰匙,也就是私鑰,但光有這一把鑰匙是開不了的,還有一把在銀行那裡,而且這把鑰匙適用於所有的保險櫃,也就是公鑰,只有先用銀行的鑰匙開啟,然後再用你的鑰匙開啟才能完全打開保險櫃。
加密演算法的分類
對稱加密:
對稱加密是最早和著名的技術。機密密鑰可以是數字、 一詞或隨機字母的字元串,只需,應用於以特定方式更改該內容的消息的文本。
舉個例子來說,我有一段文本需要加密,文本內容是ABCD,我設置的密鑰(也可以稱作加密演算法)是位移演算法,把字母向後位移2位,那麼加密後的內容應該是CDEF,然後接收方也需要知道這個密鑰,通過它來推導出文本的原始內容。這樣的加密方法的特點是演算法公開、計算量小、加密速度快、加密效率高。但是有個缺點,接收雙方都需要使用這個密鑰,而且如果有n個人都需要加密的話,那麼就需要n個密鑰,因為不可能每個人的密鑰都一樣,要不就無保密性可言。對於網銀來說,用戶數量是相當多的,如果使用這種加密方法,那麼對於網站來說密鑰的數量是災難性的,根本無法管理。
非對稱加密:
與對稱加密演算法不同,非對稱加密演算法需要兩個密鑰:公開密鑰(publickey)和私有密鑰(privatekey)。公開密鑰與私有密鑰是一對,如果用公開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只有用對應的私有密鑰才能解密;如果用私有密鑰對數據進行加密,那麼只有用對應的公開密鑰才能解密。因為加密和解密使用的是兩個不同的密鑰,所以這種演算法叫作非對稱加密演算法。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實現機密信息交換的基本過程是:A要向B發送一段機密信息,首先B會生成一對密鑰並將其中的一把作為公鑰(B的公鑰)向A公開;得到該公用密鑰的A使用該密鑰(B的公鑰)對機密信息進行加密後再發送給B,B再用自己保存的另一把專用密鑰(B的私鑰)對加密後的信息進行解密。B只能用其私鑰解密由其公鑰加密後的任何信息。畫了個簡單的圖作為參考。
探討:網銀數字證書加密解密原理 - patrickyan2008 - patrickyan2008的博客
數字證書與數字簽名
數字證書就是互聯網通訊中標志通訊各方身份信息的一系列數據,提供了一種在Internet上驗證您身份的方式,其作用類似於司機的駕駛執照或日常生活中的身份證。它是由一個由權威機構—CA機構,稱為證書授權(Certificate Authorit y)中心發行的,人們可以在網上用它來識別對方的身份。數字證書是一個經證書授權中心數字簽名的包含公開密鑰擁有者信息以及公開密鑰的文件。最簡單的證書包含一個公開密鑰、名稱以及證書授權中心的數字簽名。一般情況下證書中還包括密鑰的有效時間,發證機關(證書授權中心)的名稱,該證書的序列號等信息,證書的格式遵循 ITUT X.509國際標准。
那麼,數字證書怎樣完成網上身份的認證呢?
把數字證書說成是網上身份證,這是一種形象的比喻。實際上,數字證書所證明的是公鑰的真實性。
認證中心對用戶的身份進行嚴格的審核後,為用戶頒發數字證書。它通過公鑰加密技術對用戶的公鑰信息和用戶的身份信息作了數字簽名,把用戶所宣稱的身份信息與公鑰綁定在一起。數字簽名也就相當於敲了個公章,用來證明你的信息是真實有效的。於是,包含有用戶個人身份信息、公鑰和數字簽名的一個特殊的電子文件就形成了數字證書。數字證書可以存儲在硬碟里,也可以存儲在軟盤或USB Key里。
CA
CA是Certificate Authority的縮寫,也叫證書授權中心。
它是負責管理和簽發證書的第三方機構。一般來說,CA必須是所有行業和所有公眾都信任的、認可的。因此它必須具有足夠的權威性,就好比身份證的發型機關公安局一樣,公安局所頒發的身份證一定是可以信任的。但是你自己製作身份證,但是做出來的身份證是沒啥用處的,因為你不是權威的公安機關,你自己搞的身份證不具有權威性,其實就是假證。
CA證書,就是CA頒發的證書。
證書之間的信任關系和證書鏈
證書間的信任關系,就是用一個證書來證明另一個證書是真實可信的。
實際上,證書之間的信任關系,是可以嵌套的。比如,C信任A1,A1信任A2,A2信任A3......這個叫做證書的信任鏈。只要你信任鏈上的頭一個證書,那後續的證書,都是可以信任的。
根證書
根證書叫Root Certificate。
例如,假設C證書信任A和B;然後A信任A1和A2;B信任B1和B2,則它們之間,構成如下的一個樹形關系。
探討:網銀數字證書加密解密原理 - patrickyan2008 - patrickyan2008的博客
處於最頂上的樹根位置的那個證書,就是「根證書」。除了根證書,其它證書都要依靠上一級的證書,來證明自己。那誰來證明「根證書」可靠呢?實際上,根證書自己證明自己是可靠滴(或者換句話說,根證書是不需要被證明,就像我們的ZF一樣,呵呵)。所以,根證書是整個證書體系安全的根本。所以,如果某個證書體系中,根證書出了問題(不再可信了),那麼所有被根證書所信任的其它證書,也就不再可信了,這個後果是相當相當的嚴重。
Hash(哈希)演算法
剛才我們說到了加密,我們在傳送信息的時候對信息內容進行加密,但是如果信息內容龐大,那麼對內容本身加解密會花去很長的時間,為了提高效率,因此需要使用一種數學演算法—哈希演算法,先對這段信息作一次數學變換,把這段信息進行壓縮,形成了一段短短的「數字摘要」,讓數字摘要來「代表」信息本身。可以通過檢驗數字摘要,藉以判斷信息本身是否發生了改變。
比方說我們用網上銀行向B用戶轉賬100元,但是萬一B利用黑客技術更改了你發送的信息內容,把100改成了1000,那怎麼辦?所以Hash演算法就是來驗證數據是否被更改。我們可以用Hash值換算工具來舉個例子,我有個TXT的文檔,裡面的內容是100,然後我把數字改成了1000,我們再看一下它的Hash值對比:
完全不一樣,所以它能有效的驗證數據是否完整有效。
說了那麼多概念,接下來我們來探討一下網上銀行的加解密流程吧。
首先先探討一下用USB Key作為證書的網銀流程。
前面提到,USB Key就是包含有用戶個人身份信息、公鑰和數字簽名的一個特殊的電子文件的一種數字證書,只不過這個證書是存放在USB介質里,而不存放在個人的電腦上。假設有個用戶Bob要使用USB Key模式的網上銀行,那麼我們用一張圖來解釋一下:
探討:網銀數字證書加密解密原理 - patrickyan2008 - patrickyan2008的博客
我再來解釋一遍,首先,Bob已經有了自己的USB Key,這個Key里包含了Bob的公鑰、私鑰以及銀行頒發的數字證書(這張證書是用來證明Bob身份的),當Bob需要向網銀傳送數據的時候,先把數據用Hash演算法算出Hash值H,然後用自己的私鑰加密Hash值H,最後再用銀行的公鑰加密(用銀行的公鑰加密是為了防止數據不會傳送到錯誤的地方,因為只有銀行用自己的私鑰來解密,任何其他偽造的站點是不具有銀行的私鑰的,也就無法解密數據)後發送給銀行。
銀行收到數據後首先用自己的私鑰解密,解密後得到加密後的Hash值H,因為這個H是用Bob的私鑰來加密的,所以用Bob的公鑰來解密,解密後得到H,銀行再用同樣的演算法算出數據的Hash值H',對比H和H',如果一致,說明數據沒有被中途更改,才能繼續通訊,這樣交易雙方都互相經過驗證並互信,交易才可以進行。
還有一種是沒有USB Key的網上銀行,只用數字證書,比如浦發銀行的數字證書版就是這樣。其實原理都是一樣的,只不過這種方式用戶的私鑰是存放在本地的,它和USB Key的區別就是安全性上的區別。
舉例來說,如果我用的只是數字證書版,數字證書是安裝在我的筆記本上,而且的我記比較差,為了方便記憶,我把我的用戶名和密碼都記錄在一個文本文件上。某天我的筆記本丟了,被某個別有用心的人撿到後找到了我存放用戶名密碼的文件,並且當時我粗心大意,並沒有向銀行掛失,因為我比較傳統,以為卡還在錢包里就沒問題,那麼這個別有用心的人就可以用我的筆記本登錄網上銀行並進行轉賬等操作了。
那麼USB key呢,因為使用USB證書後我的私鑰是存放在USB盤里的,而且USB Key使用時還需輸入一個PIN碼,相當於密碼,雖然我還是有可能把這個密碼存放在那個文件中,但是一般我也不會筆記本和USB Key一塊丟掉,因為這個USB也只有用網上銀行的時候使用,平時肯定會收起來的,而且這個USB Key只能在一台電腦上使用,換台電腦也不行,它記錄了機器的硬體碼,只要不是筆記本、USB、密碼本一起丟掉,那麼安全度還是相當高的,如果這幾樣同時都丟了,那真的沒辦法了,我想送錢給別人,那你們也別攔我了,呵呵。
經過那麼多篇幅的描述,我想大家應該能夠理解了吧,如果還有疑問,或者我有些地方說的不對,那麼請和我再一起探討,畢竟這些也是我自己的理解,還是會有差錯的。
6. 重裝系統後word加密後的證書文件在C盤哪裡
你添加的是數字簽名么?(其他加密方式好像都不會有證書的)如果是,那麼數字證書的後綴名一般為.cer,如果你在重裝系統前沒有導出證書,那麼系統重裝以後本機上的數字證書將丟失。Windows的所有數字證書可以在 Internet屬性 的「內容」選項卡中點「證書」按鈕查看
7. 用nfs加密文件,在添加證書時遇到的問題
你在MMC裡面添加的只是證書管理單元,內容仍然是空的,在控制台根節點當然看不到證書了!
你在NTFS格式分區裡面,隨便給一個文件夾或文件加密,就不會是空的了。
方法:取消文件夾選項裡面的「使用簡單文件夾共享」;
右鍵單擊文件夾或文件;
點屬性,
點「常規選項卡」,
點「高級」,
選中「加密內容以保護數據」。
開始,運行,certmgr.msc
在這里,當前用戶就有證書了。
8. 重裝系統後word加密後的證書文件在C盤哪裡
你添加的是數字簽名么?(其他加密方式好像都不會有證書的)
如果是,那麼數字證書的後綴名一般為.cer,如果你在重裝系統前沒有導出證書,那麼系統重裝以後本機上的數字證書將丟失。
Windows的所有數字證書可以在 Internet屬性 的「內容」選項卡中點「證書」按鈕查看
9. 海信U8為什麼找不到存儲卡加密的證書啊急急急,在線等
應該存儲卡中毒了,要格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