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處理 > 解壓蒸餾濃縮的概念

解壓蒸餾濃縮的概念

發布時間:2022-05-12 19:03:28

㈠ 蒸餾與濃縮的區別

蒸餾與濃縮在原理上是一樣的.操作上區別並不大.一般情況來說:蒸餾是指用加熱、再冷凝的方法,把某物質從液體混合物中分離出來.濃縮通常是指液體混合物用加熱的方法除去部份溶劑,以獲得濃度較高的物質.

㈡ 化學試驗中的減壓濃縮,

減壓濃縮就是減壓蒸餾出溶劑,使物料濃度增大;減壓濃縮後,要等物料溫度降下來 後再過濾,不然可能濾液會沸騰,也可能 物料在濾紙上快速結晶,將濾紙堵死,讓過濾變得非常緩慢.

㈢ 實驗室用的減壓濃縮裝置都有什麼 減壓濃縮和減壓蒸餾有區別嗎

減壓濃縮只是蒸出溶劑,減壓蒸餾是存在多組分,然後分出單一組分,一般的過程是先減壓濃縮,後減壓蒸餾.

㈣ 分離中有解壓蒸餾,是否有增壓蒸餾,為什麼

沒有。減壓蒸餾是為了降低沸點,防止加熱時物質分解。增壓的話會增加沸點,造成能量的浪費且有可能促進其水解造成浪費。

㈤ 減壓濃縮

濃縮,就是要使產物的濃度增大,一般來說,就要蒸出去一部分水。出去水可以通過蒸餾來實現,但水的沸點是100度,一是濃縮過程中需要的熱量大,而且不易蒸出,二是過程速度慢。通過減壓後,水的沸點降低了(比如壓力降到12kpa時,其水的沸點只有50度)。這樣就加大了濃縮的效率。鹽一般不揮發,所以蒸餾過程中跟鹽沒關系。
補充問題:可以的,草酸的性質:http://ke..com/view/39573.html?wtp=tt,是溶液,草酸就很難升華,所以常壓下是可以的。
鹽酸的性質:
熔點(℃): -114.8(純)
沸點(℃): 108.6(20%)
相對密度(水=1): 1.20
相對蒸氣密度(空氣=1): 1.26
飽和蒸氣壓(kPa): 30.66(21℃)
溶解性: 與水混溶,溶於鹼液。
禁配物: 鹼類、胺類、鹼金屬、易燃或可燃物。
http://ke..com/view/1729.htm
還有,減壓蒸餾你可以看看http://ke..com/view/537189.html?wtp=tt這里,網路的網路是很不錯的信息資料,多看看!

㈥ 在化學操作中,'濃縮'是什麼意思

濃縮,在化學中指用加熱等手法使溶劑蒸發而提高溶液的濃度。

常用濃縮法:

一、沉澱法

在抽提液中加入適量的中性鹽或有機溶劑,使有效成分變為沉澱。經離心除去不溶物,獲得的上清液通過透析或凝膠過濾脫鹽,即可供純化使用。

二、吸附法

將干葡聚糖凝膠G25(或吸水棒)加入抽提液中,兩者比例為1:5。由於凝膠吸水之故,抽提液的體積可縮小三倍左右,回收蛋白質量約80%。若凝膠(或吸水棒)對有效成分吸附力強或吸水後有效成分的性質有影響時,此法不宜採用。

三、減壓蒸餾法

將抽提液裝入減壓蒸餾器的圓底燒瓶中,在減壓真空狀態下進行蒸餾。當真空度較高時溶液的沸點可控制在30℃以下。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常溫下穩定性好的物質。

四、離心法

負壓降低溶劑沸點,冷阱捕獲蒸發出來的氣體,使蒸發過程快速進行,離心力可保證樣品沉積在管底,不會產品氣泡和交叉污染。

五、冰凍乾燥法

冰凍的抽提液在真空狀態下,可以由固體直接變為氣體。利用稀溶液與固態冰在凝固點下的平衡關系,即利用有利的液固平衡條件來濃縮。

具體作法是,把分裝至小瓶中的樣品冰凍後放入裝有五氧化二磷或硅膠吸水劑的真空乾燥器中,連續抽真空使其達到濃縮、乾燥狀態。

(6)解壓蒸餾濃縮的概念擴展閱讀:

實驗室常用減壓蒸餾法的操作步驟:

打開真空泵→調好真空度→接通冷凝水→開始加熱蒸餾。

具體如下:

1、在圓底蒸餾燒瓶中,放置待蒸餾的液體(不超過蒸餾燒瓶容積的1/2)。安裝好減壓蒸餾裝置。

2、旋緊毛細管上的螺旋夾,打開安全瓶上的雙通活塞,然後開啟真空泵抽氣。慢慢關閉雙通活塞,從測壓計上觀察系統所能達到的真空度。

如果達不到所需要的真空度,可能是因為漏氣(假如不是真空泵本身效率的限製造成的),需檢查各部分塞子和橡皮管的連接是否嚴密等,必要時可用熔融的固體石蠟密封(密封只有在解除真空後才能進行)。

如果超過所需的真空度,可小心地旋轉雙通活塞,放入少量空氣,以調節至所需的真空度。調節毛細管上的螺旋管,使液體中有連續平穩的小氣泡通過(如無氣泡,毛細管可能已經阻塞,需要及時更換)。

3、開啟冷凝水,選用合適的加熱方式進行蒸餾。加熱時,圓底蒸餾燒瓶至少應有2/3浸入浴液中。蒸餾速度以每秒1-2滴為宜。在整個蒸餾過程中,要注意蒸餾情況,不斷觀察溫度計和測壓計的讀數。在壓力穩定的情況下,純物質的沸程不應超過1℃ - 2℃。

在前餾分蒸完後,需要更換接受瓶接受所需的餾分。此時應先移去熱源,取下熱浴,待稍冷後,慢慢地旋開雙通活塞,使系統與大氣相通,然後松開毛細管上的螺旋夾,切斷真空泵的電源,卸下接受瓶,換上另一潔凈的接受瓶,再重復前述操作。

減壓蒸餾結束時的操作順序恰好相反,先移去熱源→關閉冷凝水→體系稍冷後慢慢打開毛細管上的螺旋夾→慢慢打開安全瓶上的雙通活塞放氣→等體系內外壓力平衡後再關閉真空泵。

㈦ 急!高中化學中過濾、蒸發、蒸餾、萃取的概念。

過濾:指從現有的一批物質中篩選出符合條件的可溶物,去掉不符合條件的另一部分不溶物.過濾不能取出可溶物,可溶物只能採取蒸發的方法。

蒸發:蒸發(evaporation)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發生在液體表面的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

蒸餾:指利用液體混合物中各組分揮發性的差異而將組分分離的傳質過程。將液體沸騰產生的蒸氣導入冷凝管,使之冷卻凝結成液體的一種蒸發、冷凝的過程。

高中只涉及:液-液萃取,用選定的溶劑分離液體混合物中某種組分,溶劑必須與被萃取的混合物液體不相溶,具有選擇性的溶解能力,而且必須有好的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並有小的毒性和腐蝕性。如用苯分離煤焦油中的酚;用有機溶劑分離石油餾分中的烯烴; 用CCl4萃取水中的Br2.

㈧ 濃縮的化學概念

①使溶液中溶劑蒸發溶液濃度增大的過程。廣泛應用於化學、食品、生物制葯等工業中。
②指物體中使部分含量減少,另一部分含量增加的過程。如濃縮鈾等。
③泛指用一定方法減少事物中不需要的部分,從而使需要部分的相對含量增加:濃縮鈾|文學要求濃縮,集中,概括,凝練。
④礦粒藉助自身的重力從礦漿中沉澱出來的脫水過程。濃密脫水在濃密機中進行。它是一個圓形池子,礦漿從中心給入,礦粒沉降在池子底部,通過耙子作用匯集於中央並從底部排出,澄清水從池子周圍溢出。濃密作業的給礦濃度約為20%~30%,底流濃度可達50%~70%。濃密機分周邊傳動式濃縮機和中心傳動式濃縮機。
⑤重力濃縮:利用重力作用的自然沉降分離方式,不需要外加能量,是一種最節能的污泥濃縮方法。重力濃縮只是一種沉降分離工藝,它是通過在沉澱中形成高濃度污泥層達到濃縮污泥的目的,是時下污泥濃縮方法的主體。單獨的重力濃縮是在獨立的重力濃縮池中完成,工藝簡單有效,但停留時間較長時可能產生臭味,而且並非適用於所有的污泥;如果應用於生物除磷剩餘污泥濃縮時,會出現磷的大量釋放,其上清液需要採用化學法進行除磷處理。重力濃縮法適用於初沉污泥、化學污泥和生物膜污泥。 濃縮方法從原理上講分為平衡濃縮和非平衡濃縮2種。
平衡濃縮
是利用兩相在分配上的某種差異而獲得溶質和溶劑分離的方法。蒸發濃縮和冷凍濃縮屬於這種方法,其中,蒸發濃縮利用溶劑和溶質揮發度的差異,獲得一個有利的氣液平衡條件,達到分離目的;冷凍濃縮利用稀溶液與固態冰在凝固點下的平衡關系,即利用有利的液固平衡條件。以上2種濃縮方法都是通過熱量的傳遞來完成的。不論蒸發濃縮還是冷凍濃縮,兩相都是直接接觸的,故稱為平衡濃縮。
非平衡濃縮
是利用固體半透膜來分離溶質與溶劑的過程,兩相被膜隔開,分離不靠兩相的直接接觸,故稱為非平衡濃縮,利用半透膜不但可以分離溶質和溶劑,還可以分離各種不同大小的溶質,膜濃縮過程是通過壓力差或電位差來完成的。 一、沉澱法
在抽提液中加入適量的中性鹽或有機溶劑,使有效成分變為沉澱。經離心除去不溶物,獲得的上清液通過透析或凝膠過濾脫鹽,即可供純化使用。
二、吸附法
將干葡聚糖凝膠G25(或吸水棒)加入抽提液中,兩者比例為1:5。由於凝膠吸水之故,抽提液的體積可縮小三倍左右,回收蛋白質量約80%.若凝膠(或吸水棒)對有效成分吸附力強或吸水後有效成分的性質有影響時,此法不宜採用。
三、超過濾法
把抽提液裝入超過濾裝置,在空氣或氮氣(5.05×105Pa)壓力下,使小分子物質(包括水分)通過半透膜(如硝酸纖維素膜),大分子物質留在膜內。
四、透析法
把裝抽提液的透析袋埋在吸水力強的聚乙二醇(polyetheylene glycol PEG 分子質量大於20kDa)或甘油中,10ml抽提液可在1h內濃縮到幾乎無水的程度。
五、減壓蒸餾法
將抽提液裝入減壓蒸餾器的圓底燒瓶中,在減壓真空狀態下進行蒸餾。當真空度較高時溶液的沸點可控制在30℃以下。這種方法一般適用於常溫下穩定性好的物質。
六、冰凍乾燥法
冰凍的抽提液在真空狀態下,可以由固體直接變為氣體。用此原理進行濃縮,有效成分幾乎不會破壞。凍干機主要由低溫乾燥箱、真空泵和冷凍機構成。在凍干小體積樣品時,可以將其置玻璃真空乾燥器中進行。具體作法是,把分裝至小瓶中的樣品冰凍後放入裝有五氧化二磷或硅膠吸水劑的真空乾燥器中,連續抽真空使其達到濃縮、乾燥狀態。
上述的濃縮方法(除第五種外),一般都在低溫進行。這些方法不僅適用於抽提液的濃縮處理,而且也適用於純品溶液縮小體積。 食品在濃縮過程中發生的變化對食品品質有較大的影響,因此,在選擇濃縮方法時應該充分考慮食品品質的穩定性。濃縮對食品品質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食品成分的變化、黏稠性的增加、容易出現結晶、風味的形成與揮發。
食品物料多由蛋白質、脂肪、糖類、維生素以及其他成分組成,這些物質在食品加熱濃縮過程中,由於高溫或長時間受熱時會受到破壞或發生變性、氧化等作用。如含糖分高的食品在蒸發濃縮過程中溫度過高會加速蔗糖的轉化,特別是有酸存在的食品中,轉化更為嚴重;在長時間的高溫條件下還容易產生焦糖反應,使產品顏色加深。在較長時間的高溫條件下蛋白質會發生熱變性,食品中的鹽、礦物質濃度過高也會使蛋白質部分變性。高溫或長時間加熱也會加速食品中脂肪的氧化分解,產生不良風味,甚至是有毒有害物質,還會使一些熱敏性維生素被破壞。因此,在濃縮食品時應充分考慮加熱溫度和時間的影響,盡量採用低溫短時濃縮,如真空濃縮、膜濃縮、冷凍濃縮等。
隨著食品濃度的增加,食品黏稠度會顯著增加,流動性下降,尤其是一些含較多蛋白質等膠體成分的食品。黏稠度增加會給食品的輸送、加熱、乾燥等帶來不便。 當濃縮食品中某些成分濃度超過飽和濃度時,會形成結晶。如果凍、果醬類食品中糖濃度超過其溶解極限時糖就會結晶出來,形成砂質的糖果凍和果醬;濃縮乳製品中乳糖也易結晶,使產品出現砂質感。
食品在加熱濃縮過程中,會產生燒煮味、焦香味等一些風味物質,這對於大多數食品來說,是不希望這種反應產生的。採用低溫真空濃縮雖可減少這些物質的產生,但會增加食品中的芳香性風味成分的揮發,影響濃縮食品的風味品質。因此,在相對完善的蒸發濃縮工藝中,通常採取香味回收措施。即從二次蒸汽冷凝中回收風味成分,再添加到濃縮製品中。採用冷凍濃縮和膜濃縮可避免新風味成分的產生和減少食品自身風味成分的損失。因此,常採用低溫真空濃縮 。

㈨ 減壓濃縮和減壓蒸餾是一樣嗎

操作一樣,目的不同.
減壓濃縮:除去溶劑,留住所要的東西;
減壓蒸餾:蒸出所要的東西.

㈩ 化工蒸餾與濃縮的區別

蒸餾與濃縮在原理上是一樣的。操作上區別並不大。一般情況來說:蒸餾是指用加熱、再冷凝的方法,把某物質從液體混合物中分離出來。濃縮通常是指液體混合物用加熱的方法除去部份溶劑,以獲得濃度較高的物質。

閱讀全文

與解壓蒸餾濃縮的概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android仿ios時間選擇器 瀏覽:384
見識pdf 瀏覽:85
男孩子慰菊手冊pdf 瀏覽:534
注冊表啟動項命令 瀏覽:114
89c51單片機定時器 瀏覽:691
一般不適合做程序員的適合做啥 瀏覽:926
點在多邊形內演算法 瀏覽:497
程序員下班急忙回家 瀏覽:362
安慶php全套源碼交友類型網站源碼 瀏覽:95
浪潮伺服器公司地址 瀏覽:735
密約聊天交友app怎麼賺錢 瀏覽:282
滴滴java 瀏覽:112
phpexpires 瀏覽:221
matlab編程用什麼語言 瀏覽:73
php查找字元是否存在 瀏覽:704
可編程函數發生器 瀏覽:883
單片機正極接地視頻 瀏覽:70
利用python爬火車票 瀏覽:378
androidaidl如何工作 瀏覽:859
第三胸椎壓縮骨折什麼症狀 瀏覽: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