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文件處理 > 壓縮機間隙數值

壓縮機間隙數值

發布時間:2022-05-16 02:38:55

『壹』 往復壓縮機軸瓦間隙怎麼測多少合適

摘要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貳』 壓縮機活塞環的正常允許間隙是多少

活塞環的正常允許間隙包括環與環槽的高度間隙和活塞環處於工作狀態時在汽缸內的鎖口間隙兩個方面,如表9-6。可用彈性儀進行檢測,超過允許最大間隙時,應進行檢修或更換新的活塞環。

" role="table
表9-6 活塞環正常與允許最大間隙

『叄』 往復式壓縮機十字頭與上面間隙是多少

往復式壓縮機十字頭間隙,還要看壓縮機手冊說明,分熱態測量數據和冷態測量數據,兩種測量狀態,一般來說,只要十字頭間隙不要超過0.3mm都正常

『肆』 什麼是壓縮機的余隙系數和容積系數

摘要 壓縮機的余隙容積是怎麼回事?答:由於壓縮機結構、製造、裝配、運轉等方面的需要,氣缸中某些部位留有一定的空間或間隙,將這部分空間或間隙稱為余隙容積。(又稱有害容稱或叫存氣)。壓縮機在以下幾個部位存在著余隙容積:1、活塞運動排氣行程終了時,其端面與氣缸端面之間的間隙;2、氣缸鏡面與活塞外圓(從端面到第一道活塞環)之間的間隙;3、由於氣閥至氣缸容積的通道所形成的容積。氣閥本身所具有的容積,如閥座的通道、彈簧孔等(通道容積所佔比例最大,環形間隙其值甚微)壓縮機的余隙容積,有的是結構上的需要,有的是難以避免的。如活塞運動到排氣終了位置時,其端面與氣缸端面之間的間隙,主要是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1、活塞周期運動時,由於摩擦和壓縮氣體時產生熱量,使活塞受熱膨脹,產生徑向和軸向的伸長,為了避免活塞與汽缸端面發生碰撞事故及活塞與缸壁卡死,故用余隙容積來消除。2、對壓縮含有水滴的氣體,壓縮時水滴可能集結。對於這種情況,余隙容積可防止由於水不可壓縮性而產生的水擊現象。3、製造精度及零部件組裝,與要求總是有偏差的。運動部件在運動過程中可能出現松動,使結合面間隙增大,部件總尺寸增長。有關氣閥到氣缸容積的通道 所形成的余隙容積,主要是由於氣閥布置所難以避免的。在壓縮機工作時,余隙容積使進氣閥吸入的氣體體積減少了,相應排氣量降低了,所以在設計氣缸時,要預先考慮到余隙容積對排 氣量的影響。設計壓縮機時,在考慮到生產率、製造、裝配和安全運轉等情況下,應盡量使余隙容積小些。但有時為了調整活塞力,相應加大些余隙容積,這在設計對動式壓縮機時,也是經常碰到的。

『伍』 螺桿壓縮機各種間隙如何調整

調整步驟:
只參照螺桿製冷機組對軸向間隙調整進行說明:
拆卸復查:

1.拆下軸封壓蓋,取出機械密封,復查原始密封壓縮量,取出動環。
2.為拆卸方便,將機組立起,枕木要安放牢固、平穩。取出排氣端蓋定位銷、拆除螺栓,頂絲稍微頂起後,天吊配合用手拉葫蘆平穩吊起。
3.將機組平放在枕木上,深度尺測量排氣端軸頭到壓蓋端面相對位置,也可打表確認。
4.撬開定位軸承防轉墊片,松開背帽,取出陰陽轉子軸承及內外調整墊片,一定做好標記分類擺放。
5.輕輕敲擊排氣端轉子軸頭,使陰陽轉子全部串至吸氣端,再次測量軸頭到端面相對位置,並觀察百分表數值,二者比較確定轉子的半串量。即:轉子排氣端面與排氣端座的軸向間隙,標准為0.08~0.10mm。
4.2.1.13同時來回串動陰陽轉子,記錄總串量。
回裝:

轉子排氣端面與排氣端座間隙調整及止推軸承外圈緊力的測量
1.轉子排氣端面與排氣端座間隙調整是需在確認陰陽轉子總串之後進行。
2.將轉子同時推至排氣端,分別打表確認調零。
3.分別放入止推軸承內外調整墊片、止推軸承,並以圓螺母將止推軸承內座圈固定在轉子軸頸上,要注意止推軸承方向,確認圓螺母緊固後輕輕向吸氣端敲擊轉子。
4.觀察百分表數值,此串量與總串量之差的絕對值即為轉子排氣端面與排氣端座的軸向間隙。為確保測量准確,可反復測量多次,直到一樣為止。
5.深度尺測量止推軸承與軸承壓蓋緊力,裝上軸承壓蓋並緊固螺栓,按壓縮機運轉方向輕輕盤動主動轉子,轉動應靈活。

『陸』 螺桿壓縮機的轉子間隙怎麼調

調整步驟:
只參照螺桿製冷機組對軸向間隙調整進行說明:
拆卸復查:

1.拆下軸封壓蓋,取出機械密封,復查原始密封壓縮量,取出動環。
2.為拆卸方便,將機組立起,枕木要安放牢固、平穩。取出排氣端蓋定位銷、拆除螺栓,頂絲稍微頂起後,天吊配合用手拉葫蘆平穩吊起。
3.將機組平放在枕木上,深度尺測量排氣端軸頭到壓蓋端面相對位置,也可打表確認。
4.撬開定位軸承防轉墊片,松開背帽,取出陰陽轉子軸承及內外調整墊片,一定做好標記分類擺放。
5.輕輕敲擊排氣端轉子軸頭,使陰陽轉子全部串至吸氣端,再次測量軸頭到端面相對位置,並觀察百分表數值,二者比較確定轉子的半串量。即:轉子排氣端面與排氣端座的軸向間隙,標准為0.08~0.10mm。
4.2.1.13同時來回串動陰陽轉子,記錄總串量。
回裝:

轉子排氣端面與排氣端座間隙調整及止推軸承外圈緊力的測量
1.轉子排氣端面與排氣端座間隙調整是需在確認陰陽轉子總串之後進行。
2.將轉子同時推至排氣端,分別打表確認調零。
3.分別放入止推軸承內外調整墊片、止推軸承,並以圓螺母將止推軸承內座圈固定在轉子軸頸上,要注意止推軸承方向,確認圓螺母緊固後輕輕向吸氣端敲擊轉子。
4.觀察百分表數值,此串量與總串量之差的絕對值即為轉子排氣端面與排氣端座的軸向間隙。為確保測量准確,可反復測量多次,直到一樣為止。
5.深度尺測量止推軸承與軸承壓蓋緊力,裝上軸承壓蓋並緊固螺栓,按壓縮機運轉方向輕輕盤動主動轉子,轉動應靈活。

『柒』 請問單級螺桿壓縮機的陰陽轉子的間隙是多少間隙的怎樣調整

螺桿壓縮機各種間隙調整方法如下:
1、拆下軸封壓蓋,取出機械密封,復查原始密封壓縮量,取出動環。
2、為拆卸方便,將機組立起,枕木要安放牢固、平穩。取出排氣端蓋定位銷、拆除螺栓,頂絲稍微頂起後,天吊配合用手拉葫蘆平穩吊起。
3、將機組平放在枕木上,深度尺測量排氣端軸頭到壓蓋端面相對位置,也可打表確認。
4、撬開定位軸承防轉墊片,松開背帽,取出陰陽轉子軸承及內外調整墊片,一定做好標記分類擺放。
5、輕輕敲擊排氣端轉子軸頭,使陰陽轉子全部串至吸氣端,再次測量軸頭到端面相對位置,並觀察百分表數值,二者比較確定轉子的半串量。即:轉子排氣端面與排氣端座的軸向間隙,標准為0.08~0.10mm。

螺桿壓縮機,也稱螺旋式壓縮機,包括螺桿空氣壓縮機和螺桿工藝壓縮機(氯乙烯壓縮機等),螺桿機為容積式雙螺桿噴油壓縮機,一般為箱式撬裝結構。螺桿壓縮機分為單螺桿壓縮機及雙螺桿壓縮機引,直到1934年瑞典皇家理工學院A.Lysholm才奠定了螺桿式壓縮機SRM技術,並開始在工業上應用,取得了迅速的發展。

『捌』 怎樣檢測壓縮機活塞與汽缸壁的間隙

壓縮機活塞與汽缸壁的正常間隙,根據活塞與汽缸的材質、機器的轉速和使用潤滑油的性能,生產廠家的規定數值見表9-3。檢查時,可用塞尺進行檢測,為了防止活塞產生偏缸現象,可在活塞兩側同時放入塞尺進行核對。間隙過大,則說明活塞磨損,應分析原因進行檢修。

『玖』 壓縮機的余隙容積是什麼造成的

由於壓縮機結構、製造、裝配、運轉等方面的需要,氣缸中某些部位留有一定的空間或間隙,將這部分空間或間隙稱為余隙容積。(又稱有害容積或叫存氣)。
壓縮機在以下幾個部位存在著余隙容積:
1、活塞運動排氣行程終了時,其端面與氣缸端面之間的間隙;
2、氣缸鏡面與活塞外圓(從端面到第一道活塞環)之間的間隙;
3、由於氣閥至氣缸容積的通道所形成的容積。
氣閥本身所具有的容積,如伐座的通道、彈簧孔等(通道容積所佔比例最大,環形間隙其值甚微)壓縮機的余隙容積,有的是結構上的需要,有的是難以避免的。如活塞運動到排氣終了位置時,其端面與氣缸端面之間的間隙,主要是考慮到以下幾個因素:
1、活塞周期運動時,由於摩擦和壓縮氣體時產生熱量,使活塞受熱膨脹,產生徑向和軸向的伸長,為了避免活塞與汽缸端面發生碰撞事故及活塞與缸壁卡死,故用余隙容積來消除。
2、對壓縮含有水滴的氣體,壓縮時水滴可能集結。對於這種情況,余隙容積可防止由於水不可壓縮性而產生的水擊現象。
3、製造精度及零部件組裝,與要求總是有偏差的。運動部件在運動過程中可能出現松動,使結合面間隙增大,部件總尺寸增長。
有關氣閥到氣缸容積的通道
所形成的余隙容積,主要是由於氣閥布置所難以避免的。在壓縮機工作時,余隙容積使進氣閥吸入的氣體體積減少了,相應排氣量降低了,所以在設計氣缸時,要預先考慮到余隙容積對排氣量的影響。設計壓縮機時,在考慮到生產率、製造、裝配和安全運轉等情況下,應盡量使余隙容積小些。但有時為了調整活塞力,相應加大些余隙容積,這在設計對動式壓縮機時,也是經常碰到的。

『拾』 2·5hp空壓機活塞環外裝入氣缸後切口間隙多少為標准

這個是沒有縫隙的 如果你活塞是47的話那麼你活塞環也的廠家標配的47 活塞環之間的間隙大概為0.003

閱讀全文

與壓縮機間隙數值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組管理命令 瀏覽:979
海南高德司機端是什麼app 瀏覽:861
pid命令 瀏覽:886
一天一圖學會python可視化 瀏覽:309
魔獸編輯文本命令串 瀏覽:497
android中view繪制 瀏覽:798
安卓機內存刪除怎麼恢復 瀏覽:329
Qt環境的編譯軟體放到linux 瀏覽:214
聯創列印系統怎麼連接伺服器 瀏覽:935
杭州行政命令 瀏覽:160
如何查找伺服器日誌 瀏覽:801
加密的鑰匙扣怎麼寫 瀏覽:579
文件夾更新不了怎麼辦 瀏覽:475
壓縮機指示燈亮是什麼原因 瀏覽:956
什麼app訂酒店半價 瀏覽:765
中老年解壓神器 瀏覽:243
訊飛語音ttsandroid 瀏覽:468
腰椎壓縮性骨折術後能坐車嗎 瀏覽:507
python類裝飾器參數 瀏覽:350
均線pdf微盤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