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跑步的好處
1、養成易於燃脂的好體質
跑步是一項有氧運動(跑步速度會影響心率,但一般而言認為跑步的心率應控制在有氧心率區間內),通過跑步,我們能提高肌力,令肌肉量適當地恢復正常的水平,同時提高體內的基礎代謝水平,加速脂肪的燃燒,養成易瘦體質。
2、讓身材更緊致年輕
跑步不但能燃燒脂肪,如果姿勢正確,還能美體塑形,特別是能讓下垂的臀部變得圓翹,跑步時擺臂又能鍛煉胸廓周圍的肌肉,就算瘦也能變得前凸後翹。
3、提高瘦身動力
在戶外跑跑步,呼吸著新鮮的空氣,一來能舒緩平日工作學習的壓力,讓自己身心放鬆。二來能活化腦部及內臟機能,使身體變得充滿活力。當時刻感覺舒爽的話,自然就能從容面對所有減肥挑戰了,也會變得更有干勁,
跑步的注意事項
1、當跑步時,先從走路開始慢慢的把速度提上去,這時腳步應該配合著呼吸慢慢的加速。
2、加速時,要進行深呼吸,將呼吸時間拉長,同時將步伐頻率調快,調整為三步一吸,三步一呼,通過改變頻率,把速度提上去。
3、身體素質不好的人加速時,應先從小碎步開始。跑步加速也是人體這台機器的程序化操作,不是盲目地咬牙蠻乾的,通過調節呼吸,能使跑步的時間更持久,鍛煉效果更明顯。
2. 經常跑步可以消除緊張感嗎
經常跑步可以消除緊張感嗎?
跑步是一種非常好的鍛煉身體的方式,這種鍛煉方式實施起來非常的簡單,而且也不受時間的限制,跑步能夠讓大家在結束一天緊張的學習和工作之後身心得到放鬆,我們大家在生活當中,無論是工作或者是學習,總是會承受非常大的壓力,整個人在這個過程當中,精神會處在一個比較緊綳的狀態之下,通過跑步不僅能夠緩解身體的疲勞,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消除整個人緊張的感覺,因為跑步本身是一種有氧運動,所以經常堅持跑步的話,整個人緊張的狀態就能夠被消除掉很多,而且,就連做事情消極的這種狀態都能夠得到極大的改善,所以經常跑步是可以消除緊張感的。
3. 我喜歡跑步,因為它能使我保持建康,放鬆,,,,,作文八十詞左右
跑步主要用於快速行進。
動作要領:聽到「跑步」的預令時,兩手迅速握拳(四指蜷握,拇指貼於食指第一關節和中指第二關節),提到腰際,約與腰帶同高,拳心向內,肘部稍向里合。聽到「走」的動令後,上體微向前傾,兩腿微彎,同時,左腳利用右腳掌的蹬力躍出約85厘米,前腳掌先著地,身體重心前移,右腳照此法動作;上體保持正直,兩臂前後自然擺動,向前擺臂時大臂略直,肘部貼於腰際,小臂略平,稍向里合,兩拳內側各距衣扣線約5厘米;向後擺臂時,拳貼於腰際。行進速度每分鍾170-180步。
聽到「立定」的口令,再跑兩步,然後左腳向前大半步(兩拳收於腰際,停止擺動)著地,右腳靠攏左腳,同時將手放下,成立正姿勢。
跑步的第一步一定要躍出去,前腳掌著地,在整個跑步過程中,都不能全腳掌著地;立定時,要注意靠腿和放臂的一致性。
跑步是一門學問,最科學的鍛煉方法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
力量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的體力和精神承受能力已經下降到如同懸崖的邊緣上了。肌蛋白的減少是隨年齡增長而出現的典型病症。在老年人中,由於其肌肉力量的下降和身體極度地虛弱,摔倒和骨折是比較常見的。研究表明:力量訓練也能有效地減少老年人摔倒的頻率及骨折。
不管什麼年齡的跑步者,很少有人努力去鍛煉腿部以外的肌肉。但是,在日常訓練中,有規律地安排一系列簡單的上身力量練習,將有效地提高訓練者的跑步能力。目的是提高肩臂的力量和耐力,以及腹部和背部肌肉的力量。通過合理地利用雙臂,跑步者的成績可以提高近12%。不知道利用雙臂的普通的跑步者就很不幸,跑步的距離越長,雙臂就越疲勞。雙臂能有效地維持步幅是因為,,他們像一個節拍器一樣有節律地帶動著腿的節奏。
增加上臂的力量可通過簡單的俯卧撐練習。做俯卧撐時不用太快,並注意兩臂的寬度來加強背、肩、臂的力量,所有這些部位在長跑的最後階段將起重要的作用。不要一下子做得太多,剛開始做4次到5次即可,然後,隨著力量的增加而逐漸增加次數。做俯卧撐的好處在於用你自身的體重提供阻力,而不需要投資任何設施。
跑步時,另一塊重要的肌肉是腹部肌肉。無力而鬆弛的腹部是你在長跑訓練、比賽的最後階段步幅減小、胸腔縮小,運送到腹部的空氣總量減少。此外由於腹部肌肉的力量差,可能會給和腹部相對的腰部肌肉帶來麻煩。解決的辦法是有計劃、有規律地做仰卧起坐。這個練習使背部、腰部、腹部肌肉都會得到鍛煉。把加強上身力量融入到你的日常跑步中去,簡單的方法就是像每天跑完步後要做整理運動一樣來做它。一開始做10個仰卧起坐,5個俯卧撐和20次雙臂屈伸,在兩個星期後增加到12個仰卧起坐,6個俯卧撐和24個雙臂屈伸。
盡可能地加強跑步的力量,一旦有了一定的耐力基礎,加大步幅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山地跑。有規律的山地跑計劃將對日常跑步產生奇效,對比賽成績更是有顯著效果。山地跑可增強跑步者的大腿力量,增強腿部的協調性,更可增強大腦的協調性。對老年跑步者作用更大。在斯坦福大學的調查結果表明:跑山的老年人的骨質密度比那些沒參加訓練和參加缺乏刺激訓練的老年人的要大得多。
進行山地跑訓練可以慢慢開始。首先,在山地跑訓練時不必跑很陡的山。如果跑很陡的山,那麼,所做的唯一的事即是爬山。理想的山地跑,其山路長為四分之一英里,山的坡度不要太陡,這樣既能鍛煉到腿的後蹬力量,又不至使肌肉過分緊張。其次,盡量做上山跑。因為當你做下山跑時,地面對腳、踝、膝和腿的撞擊力加大了(大約為體重的4到5倍)。而當你做上山跑時,撞擊力會小很多,更有利於加強大腿的力量,有助於跟腱的拉伸。下山跑時要減小跑的步幅。
根據其他系列山地跑的效果,第一周,跑一次;第二周,跑兩次。在你計劃參加比賽的前8到10周,把山地跑有效地融入你每周的大強度訓練之中。每周重復1到2次,使山地跑在日常、有規律地中等強度訓練中佔到中等比例。
速度
對一個跑步者來講,有很多方法進行速度訓練:到田徑場上,重復進行各種各樣的短距離跑;做速度游戲;從上上快速地地跑下來;參加比賽等。速度訓練對每個人都是可以的,對老年人的作用更大,因為它在保持步態的同時,也保持了人體良好的生物力學結構,而這兩者將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消失。許多沒跑過不得成年人,認為自己只是適應日復一日的以每英里10分鍾的速度慢跑,而不管跑的強度和速度,這是不正確的。
提高速度可以通過三種方法:
⒈增加步頻
⒉增大步幅
⒊既增加步頻又增大步幅
第一種方法比第二種方法更可取,步幅的增大會造成步幅過大,進而會引起某些生物力學上的問題和運動損傷。
速度訓練,尤其是在田徑場的速度訓練應該是逐漸的(無痛的)提高步頻和步幅的訓練。重要的是要循序漸進地提高。田徑場上的速度訓練對於發展速度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同時也提供了一個改進跑步形式的機會。
在田徑場上什麼是最好的、最簡單的訓練法呢?
休息
跑步的4個要素中,許多跑步者在訓練耐力方面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有的跑步者把速度與耐力協調得相當好。但是,很少有跑步者認真對待休息這個重要的部分。有足夠的證據證明,休息在4個基本的要素中是最主要的因素。跑步給我們帶來很多的好處,而這些好處都是我們用代價換來的。在跑步中這個代價就是肌體內肌肉組織的不斷被破壞和重組的復過程。無休止地跑步最終會導致肌肉損傷,在跑步中,我們認為損傷和過度使用的含義相同。而肌肉組織在休息後比原來更加強壯了。
為了使我們保持健康,不受損傷,跑得更好,在跑步時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則。
1.每周少跑幾天。
2.每周用一些低強度的訓練來代替1天或2天的跑步。如在功率自行車上進行有氧、出汗的訓練。
3.把某些步行活動融入到你的訓練之中
4.比賽應該少一點。
5.在你沒有比賽任務而准備維護體能時,應盡量嘗試降低運動量,保持成績和堅持降低訓練量。
6.有計劃地進行深層組織按摩。
7.將同樣的理論運用到你的日常生活中。我們應該像學習工作一樣學習休息和放鬆這門藝術,這門藝術是值得追求的。通過學習創造性地休息和放鬆,使我們的身心得到恢復,變的更加強壯。
人在跑步時,人體所需氧氣需要量隨著跑步速度加大而相應增加,為了改變這種情況,需要加快呼吸頻率和增加呼吸深度。但是,呼吸頻率的加快是有一定限度的,一般最有效的范圍是每分鍾35~40次。如每分鍾最高達到60次,平均一秒鍾就要進行一次呼氣和吸氣,這樣勢必使呼吸變淺,換氣量減少,影響氧氣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使血液中二氧化碳濃度升高,氧濃度降低。
注意呼吸節奏均勻。跑步時,有意識地把雙腳步伐節奏與呼吸節奏協調起來,一般來說,根據自己體力狀況和跑步速度變化,可以採取二步一吸、二步一呼或三步一吸、三步一呼的方法。當呼吸節奏與跑步節奏相適應並形成習慣後,就可避免呼吸急促表淺和節奏紊亂,對加深呼吸的深度極為有利。同時還可減輕呼吸肌的疲勞感和減輕跑步中「極點」出現所帶來的不良應。
跑步時採用鼻子吸氣。跑步時採用鼻子呼吸並與跑步節奏相協調,能滿足體內氧氣要求。隨著跑步距離和強度加大,氧氣需要量增加,改用口鼻吸口呼的呼吸方式,在吸氣和呼氣時要做到慢、細、長,嘴微張呼氣,忌大口快速呼吸或者喘粗氣。跑步時呼吸急促,感氣憋不暢時,是由於呼氣不充分,二氧化碳排出不充分,占據在肺泡之中,限制了氧氣的吸入。要想加大呼氣量,就用口呼氣,並有意識加大呼氣的量和呼出的時間。
呼吸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人體的氧氣需求與排除體內多餘的廢氣。人體安靜
休息時,每分鍾約呼吸10至12次,每次呼吸的量 (潮氣量) 約 500ml,也就是說
,人體在安靜時的每分鍾呼吸交換量約5至6公升。盡管每分鍾吸入體內的氧氣多
達1000至1200ml,但是70公斤成人每分鍾使用的氧氣則只有 300ml左右。人體最
大運動時的換氣量可以達每分鍾 100公升 (約安靜時的20倍) ,但是人體的最大
氧氣攝取量(maximal oxygen uptake) 則只有每分鍾3000ml。這種呼吸交換量增
加,氧氣使用率而降低的現象,似乎說明了呼吸並不是人體耐力運動表現的主
要限制因素。
盡管呼吸的氧氣交換量(外呼吸)比身體組織的氧氣交換量(內呼吸)還多,但
是對於呼吸循環系統而言,不管是肺部的氣體交換、心跳率、心臟每跳輸出量、
人體的血流分布或靜脈的迴流等,都不是可以由意識控制的人體運動生理變項。
唯有運動時的呼吸方式,才是可以由意識控制的運動生理應,因此,適當了解
跑步時的正確呼吸概念,也是相當有幫助的運動生理知識。
1.跑步速度與呼吸交換量
經常有人提出跑步時,隨著步伐「2吸1呼」、「2吸2呼」或其它節奏調整的
呼吸頻率(次數)概念。這種不考慮呼吸交換量大小的原則性說詞,是相當錯誤的
跑步呼吸調節概念。事實上,跑步的快慢與呼吸交換量成正比。人體在不同速度
下跑步時,每分鍾的呼吸交換量可能相差達10倍以上,盡管跑步步伐的快慢也會
改變呼吸的次數(頻率),但是,絕對不要以為單一個呼吸節奏,就可以完全代表
跑步的呼吸調節。人體跑步時的呼吸調節會受到跑步速度的顯著影響,盡管兩人
以相同的速度一起跑步,兩人的最佳呼吸節奏(深度與次數)也會有所差異。
2.影響肺部氣體交換量的因素
人體肺部的氣體交換受到呼吸頻率(次數)、呼吸深度(潮氣量)與腔大小的
影響,因此,到底跑步時要增加呼吸的頻率或深度,做為運動時增加呼吸交換量
的依據?這個問題的解釋與腔大小有關。
所謂腔代表人體口、鼻、咽喉、氣管與支氣管等氣體通路(約 150ml),當
吸入的空氣通過這些空間時,會保留下腔大小的空氣量,不會進入肺部進行氣
體交換,因此,盡管安靜休息時的每次呼吸量約 500ml,但是真正進入肺部進行
氣體交換的空氣量只有 350ml,如果以每分鍾10次的呼吸次數計算,人體安靜休
息時的真正肺部氣體交換只有3500ml。增加呼吸的深度(每次吸入的空氣量),可
以顯著降低腔的影響,達成增加肺部氣體交換量的目的。特別是隨著跑步速度
的增快,腔也會顯著增加,如果只以呼吸頻率的改變來調節,那麼肺部的氣體
交換效率就不會提升,不利跑步時的氧氣增加需求。
3.以口或鼻呼吸
如何增加呼吸的深度?是進行跑步呼吸調節的重點。基本上來說,當跑步的
速度不是很快,人體的氧氣需求量還不高時,以鼻吸氣、口吐氣的方式,可以獲
得比較自然的換氣調節。此時跑者應盡可能增加鼻子的吸氣深度、降低呼吸的頻
率,以便獲得較佳的肺部氣體交換效率。當跑步的速度加快後,吸氣的深度可以
再增加,呼吸的頻率也會慢慢提升,若以鼻子吸氣的節奏無法達成肺部氣體交換
的需求 (感覺必須以口幫忙吸氣) 時,表示跑步的速度已經太快,此時放慢跑步
的速度,顯然比調節呼吸深度或頻率還來的重要 (呼吸交換量急遽增加,代表無
氧代謝增加) 。
4.胸式或腹式呼吸
以肋骨與胸骨上提擴張胸腔,達成氣體進入肺部的呼吸方式,稱為胸式呼吸
。肋骨與胸骨不動,以橫隔膜下縮造成胸腔擴張 (腹部突起) ,達成氣體進入肺
部的呼吸方式,稱為腹式呼吸。事實上,腹式呼吸就是所謂「氣入丹田 (下腹部
) 」的呼吸調節方式,也是達成增加呼吸深度的有效手段。跑步時採用腹式呼吸
的方式來調節,可以顯著提升肺部的氣體交換效率。
跑步前要做de准備活動
人體各內臟器官及四肢從相對靜止狀態到較緊張活動需要有個適應過程,因此,人在進行跑步前同樣要作適當的准備活動,使機體生理機能能夠在動的情況下協調地工作。如果跑前不做准備活動,長跑時往往會發生關節韌帶、肌腱扭傷。特別是一起身就進行緊張的跑步,更易發生。跑步前一般可做以下幾節准備活動:
(1)站立,兩手叉腰,交替活動踝關節;
(2)半蹲,兩手扶膝活動膝關節;
(3)兩腿交替高抬腿,活動髖關節;
(4)兩手叉腰旋腰,活動腰部;
(5)一手扶持,依次前後踢腿、活動髖、膝關節;
(6)前後弓箭步壓腿;左右壓腿,牽扯腿部韌帶;
(7)上體前後屈以及上肢的輕微活動等。
只有正確的姿勢才能讓你跑得快,效率高,而且不易受傷。消耗脂肪的關鍵之一是盡量用接近你的無氧界限(無氧閾)的運動強度跑步,而正確的姿勢能使你無需浪費額外的能量就能達到這個強度。
跑步減肥一定要選好鞋和跑道,如果沒有條件在合適的跑道上跑,至少鞋一定要夠柔軟有彈性。膝蓋裡面的軟組織是很脆弱的部位,長期的沖擊會磨損它,而且它一旦磨損很難長好。它和骨頭不一樣,骨頭磨損了只要你適當保護恢復還會長回原型,而軟組織一旦磨損,很難長回原來的樣子,而是亂長,也就是所謂的骨質增生。
跑步減肥固然可以增加能量消耗而減輕體重,但也有跑步鍛煉後體重非但不降,而增加的。這是為什麼?一、運動量大,飲食量也大。有些人跑步鍛煉初期體重下降,堅持一段時間後體重又回升。這是因為跑步在消耗能量物質的同時,還可以刺激消化器官,增進食慾。剛開始尚能控制飲食,使體重下降。一段時間後,由於飢餓難忍,加上減肥的新鮮勁兒已過,索性大飲大食,造成體重增加。二、不能持之以恆。有些人經過一段時間的跑步鍛煉後,便因失去興趣而中止運動。要知道,消化系統的變化比運動系統慢,中止運動後能量消耗明顯減少,但胃腸道的吸收功能依然保持「旺盛」狀態。此消彼長,體重當然會增加
向前是跑步減肥姿勢最重要的一個環節。保證向前的動力能防止疲勞後動作的變形,建議進行力量和拉伸練習。跑步者的伸拉練習應該是「動力伸拉」,而不是普通的靜力伸拉,因為跑步本身是動力性質的。
1、頭和肩
跑步動作要領——保持頭與肩的穩定。頭要正對前方,除非道路不平,不要前探,兩眼注視前方。肩部適當放鬆,避免含胸。 動力伸拉——聳肩。肩放鬆下垂,然後盡可能上聳,停留一下,還原後重復。
2、臂與手
跑步動作要領——擺臂應是以肩為軸的前後動作,左右動作幅度不超過身體正中線。手指、腕與臂應是放鬆的,肘關節角度約為90度。
動力伸拉——抬肘擺臂。兩臂一前一後成預備起跑姿勢,後擺臂肘關節盡量抬高,然後放鬆前擺。隨著動作加快時越抬越高。
3、軀干與髖
跑步動作要領——從頸倒腹保持直立,而非前傾(除非加速或上坡)或後仰,這樣有利於呼吸、保持平衡和步幅。軀干不要左右搖晃或上下起伏太大。腿前擺時積極送髖,跑步時要注意髖部的轉動和放鬆。 動力伸拉——弓步壓腿。兩腿前後開立,與肩同寬,身體中心緩慢下壓至肌肉緊張,然後放鬆還原。軀干始終保持直立。
4、腰
跑步動作要領——腰部保持自然直立,不宜過於挺直。肌肉稍微緊張,維持軀干姿勢,同時注意緩沖腳著地的沖擊。
動力伸拉——體前屈伸。自然站立,兩腳開立,與肩同寬。軀干緩慢前屈至兩手下垂至腳尖,保持一會兒,然後復原。
5、大腿與膝
跑步動作要領——大腿和膝用力前擺,而不是上抬。腿的任何側向動作都是多餘的,而且容易引起膝關節受傷,因此大腿的前擺要正。 動力拉伸——前弓身.兩腳站距同髖寬.雙手放在頭後.從髖關節屈體向前.保持腰背挺直,直到股二頭肌感到緊張。
6、小腿與跟腱
跑步動作要領——腳應落在身體前約一尺的位置,靠近正中線。小腿不宜跨得太遠,避免跟腱因受力過大而勞損。同時要注意小腿肌肉和跟腱在著地時的緩沖,落地時小腿應積極向後扒地,使身體積極向前。另外,小腿前擺方向要正,腳應該盡量朝前,不要外翻或後翻,否則膝關節和踝關節容易受傷。可在沙灘上跑步時檢查腳印以作參考。
動力伸拉——撐壁提踵。面向牆壁約1米左右站立,兩臂前伸與肩同寬,手撐壁。提踵,再放下,感覺小腿和跟腱緊張。
7、腳跟與腳趾
跑步動作要領——如果步幅過大,小腿前伸過遠,會以腳跟著地,產生制動剎車作用力,對骨和關節損傷很大。正確的落地時用腳的中部著地,並讓沖擊力迅速分散到全腳掌。
動力伸拉——坐式伸踝.跪在地上,臀部靠近腳跟,上體保持直立.慢慢向下給踝關節壓力直到趾伸肌與腳前掌感到足夠拉力.然後抬臀後重復.動作要有節奏,緩慢。
飯前飯後都不好!
什麼時間跑步鍛煉好
健身跑步鍛煉一般安排在早晨最好,其次是上午9點左右和下午5點左右。中年人由於工作,一般安排在早晨鍛煉,一是不與工作發生沖突;二是早晨跑步空氣新鮮,新鮮的空氣對呼吸系統有好處。另外,人經過睡眠,體力得到恢復,但從生理上講人仍然存在一定的抑制狀態。早晨鍛煉,有利於神經的興奮、振奮精神,促進新陳代謝,對保持充沛的精神和體力投入一天的工作大有好處。
飯前、飯後不宜進行跑步。飯後跑步或跑步後立即進食都會引起胃酸分泌減少,影響對食物的消化,久而久之會引起胃病,一般飯後1個小時後進行鍛煉為好,睡前跑步鍛煉不好,睡前鍛煉會使大腦皮層處於高度興奮狀態,產生多夢或不容易入睡的不良應。
但是,早晨不宜於空腹進行大運動量鍛煉,如果健身長跑的距離比較長時,可先喝一小杯糖水或少吃一點點心類的食品。
★跑步時怎樣調節呼吸
跑步時人們可能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如果調整不好呼吸跑不了幾步就會氣喘吁吁,再咬牙跑幾步,就有點呼吸不過來。雖然跑步是不少人喜愛的健身方式,但是以上描述的種種不適卻常讓人打退堂鼓。其實,跑步並不難,只要掌握了正確的呼吸方法,疲勞感自然就少了。那麼,跑步時要怎樣調整呼吸?
呼吸方式與跑速配合 跑步時呼吸方法有兩種:一種是只用鼻子呼吸,另一種是口鼻一起呼吸。要想跑得舒服,分清跑步的階段和速度最重要。跑步剛開始時,或者速度較慢時,需氧量小,僅用鼻呼吸就可以滿足需氧量。如果氣溫較低或頂風跑步,更應用鼻呼吸,這樣進入肺部的氣體能被鼻毛和鼻黏膜加溫加濕,從而避免吸入的塵埃、細菌引起咳嗽、氣管炎、腹痛(人們常說的岔氣)、胃寒等疾病。當跑步時間較長或速度變快時,鼻呼吸就難以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要了,如果只用鼻呼吸,容易使呼吸肌疲勞。此時應張嘴配合呼吸,緩解呼吸肌的壓力。當然,完全張口也不行,最好是口微開,輕咬牙,舌尖捲起,微微抵住上齶,讓空氣從牙縫中進出。呼吸時,要注意做到均勻而又有節奏,呼氣要短促有力,吸氣要緩慢均勻,有適當深度。
呼吸節奏與步伐配合 跑步時,人們一般習慣於按照自身需要自由調節呼吸節奏,其實,呼吸節奏應該與步伐密切配合才行。通常慢跑的呼吸節奏是每2~3步一呼,每2~3步一吸,並保持呼吸均勻和深度一致,這樣跑起來才會感到輕快。隨著距離的增加,機體疲勞慢慢明顯,這時候需要放慢前行速度、或者停下來走兩步,以調整呼吸節奏。
加強呼氣深度 許多人在跑步時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持續較長時間的運動時,就會出現呼吸急促,從而產生胸悶、呼吸困難的感覺。有些人雖然注意深吸氣,但往往就忽視了呼氣的深度。其實,當跑步時間較長時,只有適當加大呼氣深度,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機體對氧氣的需要。深度加強了,才可能更多地排出廢氣、增大肺中負壓,從而使吸氣更省力,吸氣量也能增加。
每天早上6點左右起床就可以了,夏天可適當早一點!速度中等,跑的舒服就行了!跑半個小時,可以再回去休息半個小時,7點鍾左右吃點早餐可以准備上班了!這樣一天你會感覺非常的精神!我也喜歡跑步,希望以後能共同交流!陰雨天氣可在室內做一些簡單的運動
跑步健身 早晨好還是傍晚好
只要適合自己晨練晚練都無妨
「從理論上來說,黃昏時分,大氣內的氧氣濃度最高,人的感覺最為靈敏,協調能力最強,體力的發揮和身體的適應能力最強,並且這時血壓和心率既低又平穩,確實是適宜鍛煉的好時段。」專家說,但是,這並不表示一天中的其他時間就不適合運動。
不同的人之間存在明顯的個體差異,心肺功能、體質狀態不同,其運動時間、運動頻次、運動方式也不應千篇一律。應該說,鍛煉的最佳時間並不是絕對的,各人之間肯定存在一定的差異。如果有條件的話,專家建議,最好根據健康體檢單和自己的作息及飲食規律,咨詢一下醫生。
此外,對於都市中的上班族來說,黃昏時分有的正在加班,有的正在匆匆忙忙往家裡趕,正是忙忙碌碌的時候,讓他們每天擠出一個小時做運動,非常不現實。
其實,對絕大多數正常體質的人來說,只要避開飯前半小時、飯後一小時以及睡覺前一小時內,其他任何時間都可以進行體育鍛煉。如果已經養成了晨練的習慣,持之以恆一定也會獲益多多,根本沒必要改成晚練。
運動時間夠不夠、運動方式適不適合自己,有一個很簡單的測量辦法:如果運動一段時間後,精神飽滿、食慾很好、睡眠質量佳,早起測量脈搏,每分鍾跳動次數和以往差不多或變緩,那麼恭喜你了,這說明你現在的運動量和運動方式非常適宜;之,如果運動一段時間之後,經常犯困、睡眠不好,早起測量脈搏,每分鍾跳動次數比以往多6次以上,這表示你的運動過量了,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整。
此外,運動量也切忌一成不變。比如跑步,一開始時間應該短一點,速度慢一點,身體適應一段時間後,再逐漸延長跑步時間、讓速度更快一點。
被動鍛煉更易運動受傷
專家提醒,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在運動中培養運動興趣和自我鍛煉的能力,這對於中學生們更為重要。研究發現,主動鍛煉比被動鍛煉的效果要好很多。主動鍛煉時,人們心情愉快,內分泌系統運轉更好,運動時注意力集中,不容易受傷。而在被動鍛煉時,本來就一肚子怨氣,情緒和身體對著干,肌肉的協調能力不好,更易導致運動損傷。
早上6~8時適宜鍛煉
男生和女生身體狀況有差別,運動項目也切忌雷同。在早上集體鍛煉之後,傍晚的安排就應該體現特色和差異性。男生力量比較強,可進行舉重、啞鈴、籃球、足球等。而女生身體柔韌性好,可安排體操、健身操、單車、游泳等。
一般來說,早上適宜鍛煉的時間在6時到8時之間,傍晚適宜鍛煉的時間為五六時,鍛煉半小時後方可吃晚飯。早晚各鍛煉半小時並不是絕對的,最好根據季節來調整。夏天早上是一天中最涼爽的時候,運動時間可長一些,傍晚天氣太熱,運動時間可短一些;冬季則相,早上可適當縮短運動時間,不足的在傍晚補齊。此外,夏天天氣太熱,可適當多安排一些室內運動如游泳等。
4. 跑步心靈雞湯經典語錄
生命在於運動,奔跑吧,兄弟! 人生跑步勵志語錄摘抄: 跑步是一個從懶惰到勤奮的過程,這個過程會讓你摒棄越來越多的壞習慣,拖延症也會被治癒!每個堅持跑步一年以上的人,都不會是一個懶惰的人。 跑步會讓你的品格韌性增強,在壓力面前,你會變得游刃有餘。堅韌會讓你能更好地處理不好的處境。跑步的人,絕對是一個堅強的人。 現代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而跑步的人每天抽出1-2個小時會緩解一天絕大部分的壓力,心情自然會舒暢。身體的強
5. 如果每天堅持跑步,那麼能夠給人帶來什麼好處呢
現在的人們想要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好,那麼大多數都會選擇跑步,不論是老人還是青年人,他們都會每天選擇跑步,那麼,不禁會有人問,如果每天都堅持跑步,會給人帶來哪些的好處呢?
首先,跑步能夠讓我們的體重大幅度的下降,也就是能夠幫助我們減肥。可以體現在當我們選擇跑步的時候,我們的身體就會讓大量的脂肪消失,同時,跑步其實是最方便最有效的有氧運動,當我們工作時間過長,或者用眼過度的時候,大家都可以隨時隨地去跑步。因此,這樣不僅能讓我們的體重下降,還能讓我們的身體變得更有力量,甚至還可以讓我們的身體帶來緩解。
因此,當每個人都能夠堅持跑步的時候,跑步能夠讓你的身體變得更加的強壯,容貌變得更加的動人。同時,跑步是長時間形成的習慣,不能著急,因此,要學會跑步,要長期跑步。
6. 給跑步的人加油的句子
跑步是一個從懶惰到勤奮的過程,這個過程會讓你摒棄越來越多的壞習慣,拖延症也會被治癒!每個堅持跑步一年以上的人,都不會是一個懶惰的人。
跑步會讓你的品格韌性增強,在壓力面前,你會變得游刃有餘。堅韌會讓你能更好地處理不好的處境。跑步的人,絕對是一個堅強的人。
現代生活的壓力越來越大,而跑步的人每天抽出1-2個小時會緩解一天大部分的壓力,心情自然會舒暢。身體的強壯,品性的改變,也讓一切壓力變為浮雲。相比不喜歡跑步的人,跑步的族群內心要強大太多。
堅持跑步的人,不會睡懶覺,會養成早起的習慣。因為生活更規律,跑步的消耗會讓睡眠更踏實高效。一些力量訓練愛好者也是晨跑的佼佼者。它們早起,看到別人看不到的風景;它們跑步,也在感受別人感受不到的心境!
跑步的人每天都會精力充沛,容光煥發。它們表現出來的充沛體力,會讓生活發生改變。在一個群體里,跑步的人往往是精神最好的。
由於形體的改變,各種激素的分泌,會讓魅力值大大提升,舉手投足都有男神女神的范兒。即便走在路上,因為跑步而得到的自信也會異於常人。生活中的魅力值更是讓生活和事業豐富多彩。
因為跑步,各種bmi(即身體質量指數)、各種指標都趨於健康的最佳值,身體棒棒噠,干什麼都會幸福感很強,每年的體檢指標往往也是最健康的。
由於跑步的特殊性,對營養的需求很高。你沒有辦法滿足太多的飲食慾望,卻可以更好地吃一些健康食品。這些食品反而品相更佳,通過慢慢積累,你也會做出更美味更健康的食品。
7. 跑步能緩解壓力嗎
跑步可以緩解壓力。
其他緩解壓力方法:
1.傾訴
傾訴可取得內心感情與外界刺激的平衡,去災免病。當遇到不幸、煩惱和不順心的事之後,切勿憂郁壓抑,把心事深埋心底,而應將這些煩惱向你信賴。頭腦冷靜、善解人意的人傾訴,自言自語也行,對身邊的動物講也行。
2.旅遊
當一個人心理不平衡、有苦惱時,他應到大自然中去。山區或海濱周圍的空氣中含有較多的陰離子。陰離子是人和動物生存必要的物質。空氣中的陰離子越多,人體的器官和組織所得到的氧氣就愈充足,新陳代謝機能便盛,神經體液的調節功能增強,有利於促進機體的健康。愈健康,心理就愈容易平靜。
3.讀書
讀感興趣書,讀使人輕松愉快的書,讀時漫不經心,隨便翻翻。但抓住一本好書,則會愛不釋手,那麼,塵世間的一切煩惱都會拋到腦後。
4.聽音樂
音樂是人類足美好的語言。聽好歌,聽輕松愉快的音樂會使人心曠神怡,沉浸在幸福愉快之中而忘記煩惱。放聲唱歌也是一種氣度,一中瀟灑,一種解脫,一種對長壽的呼喚。
5.求雅趣
雅趣包括下棋、打牌、繪畫、釣魚等。從事你喜歡的活動時,不平衡的心理自然逐漸得到平衡。「不管面臨何等樣的目前的煩惱和未來的威脅,一旦畫面開始展開,大腦屏幕上便沒有它們的立足之地了。它們隱退到陰影黑暗中去了,人的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到了工作上面。」伊麗莎白就是通過畫畫治好了憂鬱症。
6.做好事
做好事,獲得快樂,平衡心理。做好事,內心得到安慰,感到踏實;別人做出反應,自己得到鼓勵,心情愉快。從自己做起,與人為善,這樣才會有朋友。在別人需要幫助時,伸出你的手,施一份關心給人。仁慈是最好的品質,你不可能去愛每一個人,但你盡可能和每個人友好相處。
7.忘卻
忘卻也是保待心理平衡的好辦法。忘記煩惱、忘記憂愁。
8. 通過慢跑這種運動方式能釋放生活壓力嗎
可以釋放,因為壓力實際上是一種生理上的不舒服感覺,是一種生理現象,通過跑步可以改變大腦中激素分泌、調整呼吸、腸道蠕動、肌肉骨骼燈都發生了變化,那麼生理上不舒服感覺就或自然而然的發生變化。
運動是最好的釋放壓力、放鬆心情的方式之一。運動時,身心都沉浸在力量或速度或技巧的肢體動作狀態,可以使牢累、緊張的神經鬆弛下來,把積累的壓力釋放出去,同時,還能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運動量應該要掌握適宜的原則。輕度的運動有助於減壓,但是過量的運動事實上可能使情況更糟糕。游泳我覺得就是一項很好減壓的運動,可以在水中釋放壓力。
9. 正確對待壓力的名句
1、先秦 荀子《勸學》: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釋義:所以木材用墨線量過再經輔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劍在磨刀石上磨過就能變得鋒利,君子廣博地學習並且每天檢驗反省自己,那麼他就會智慧明達而且行為沒有過失了。
2、先秦 孟子《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釋義: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臨在這個人,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惱,使他筋骨勞累,使他忍飢挨餓,使他受盡貧困之苦,使他所做的事情顛倒錯亂,用來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性情堅韌起來,增加他所不具備的能力原來沒有的才能。
3、西周 姬昌《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釋義:天(即宇宙)的運動剛強勁健,相應於此,君子應剛毅堅卓,發憤圖強。
(9)跑步能緩解壓力的好句子擴展閱讀:
運動是一個很好的緩解壓力,讓人保持良性的、平和的心態的方法。
1、學會如何運動:運動解壓也需要一定的方法,如果方法不對,不但對解壓沒有幫助,反而可能會導致壓力更大,想通過運動緩解壓力,可以先參加一些緩和的、運動量小的運動,使心情先平靜下來,再逐漸過渡到大運動量的運動。這需要循循漸進,一步一步來。
如果壓力來源於工作與學習,那麼可以參加一些集體運動,如籃球、排球等,在這些運動過程中,可以體會到合作的愉快。
2、運動環境的選擇:運動環境對於解壓有關鍵性的影響,一個好的環境,可以讓效果更加的明顯。
如經常在室內運動的人,到戶外去爬山,到小樹林里去跑步,會感覺更加的輕松與愉快。在安靜的地方,閉目養神幾分鍾,做幾次深呼吸,可以達到最好的放鬆、減壓的效果。
10. 一個人壓力很大,每天堅持運動可以緩解嗎
每天堅持運動,可以減緩自己的壓力,讓自己更加輕松。如果自己有時間的話,可以每天跑步或者散步,這對於調整心態是很有幫助的。生活中很多人會說“跑步上癮”,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由於每天跑步可以釋放壓力。雖然運動不能包治百病,但是對於放鬆身體,還是有明顯效果的。
3、運動需要注意哪些事情
在運動之前一定要進行熱身,這是對自己身體健康的保證。另外還要注意自己的運動時間,每天持續半個小時或者一個小時就足以。運動量過大的話,反而會讓自己更加勞累,我們運動是為了放鬆身體,別忽略了這個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