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常用指令
ls 顯示文件或目錄
-l 列出文件詳細信息l(list)
-a 列出當前目錄下所有文件及目錄,包括隱藏的a(all)
mkdir 創建目錄
-p 創建目錄,若無父目錄,則創建p(parent)
cd 切換目錄
touch 創建空文件
echo 創建帶有內容的文件。
cat 查看文件內容
cp 拷貝
mv 移動或重命名
rm 刪除文件
-r 遞歸刪除,可刪除子目錄及文件
-f 強制刪除
find 在文件系統中搜索某文件
wc 統計文本中行數、字數、字元數
grep 在文本文件中查找某個字元串
rmdir 刪除空目錄
tree 樹形結構顯示目錄,需要安裝tree包
pwd 顯示當前目錄
ln 創建鏈接文件
more、less 分頁顯示文本文件內容
head、tail 顯示文件頭、尾內容
ctrl+alt+F1 命令行全屏模式
2.系統管理命令
stat 顯示指定文件的詳細信息,比ls更詳細
who 顯示在線登陸用戶
whoami 顯示當前操作用戶
hostname 顯示主機名
uname 顯示系統信息
top 動態顯示當前耗費資源最多進程信息
ps 顯示瞬間進程狀態 ps -aux
查看目錄大小 -h /home帶有單位顯示目錄信息
df 查看磁碟大小 df -h 帶有單位顯示磁碟信息
ifconfig 查看網路情況
ping 測試網路連通
netstat 顯示網路狀態信息
man 命令不會用了,找男人 如:man ls
clear 清屏
alias 對命令重命名 如:alias showmeit="ps -aux" ,另外解除使用unaliax showmeit
kill 殺死進程,可以先用ps 或 top命令查看進程的id,然後再用kill命令殺死進程。
3.打包壓縮相關命令
tar: 打包壓縮
-c 歸檔文件
-x 壓縮文件
-z gzip壓縮文件
-j bzip2壓縮文件
-v 顯示壓縮或解壓縮過程 v(view)
-f 使用檔名
例:
tar -cvf /home/abc.tar /home/abc 只打包,不壓縮
tar -zcvf /home/abc.tar.gz /home/abc 打包,並用gzip壓縮
tar -jcvf /home/abc.tar.bz2 /home/abc 打包,並用bzip2壓縮
當然,如果想解壓縮,就直接替換上面的命令 tar -cvf / tar -zcvf / tar -jcvf 中的「c」 換成「x」 就可以了。
3.關機/重啟機器
shutdown
-r 關機重啟
-h 關機不重啟
now 立刻關機
halt 關機
reboot 重啟
4.Linux管道
將一個命令的標准輸出作為另一個命令的標准輸入。也就是把幾個命令組合起來使用,後一個命令除以前一個命令的結果。
例:grep -r "close" /home/* | more 在home目錄下所有文件中查找,包括close的文件,並分頁輸出。
5.Linux軟體包管理
dpkg(Debian Package)管理工具,軟體包名以.deb後綴。這種方法適合系統不能聯網的情況下。
比如安裝tree命令的安裝包,先將tree.deb傳到Linux系統中。再使用如下命令安裝。
sudo dpkg -i tree_1.5.3-1_i386.deb 安裝軟體
sudo dpkg -r tree 卸載軟體
註:將tree.deb傳到Linux系統中,有多種方式。VMwareTool,使用掛載方式;使用winSCP工具等;
APT(Advanced Packaging Tool)高級軟體工具。這種方法適合系統能夠連接互聯網的情況。
依然以tree為例
sudo apt-get install tree 安裝tree
sudo apt-get remove tree 卸載tree
sudo apt-get update 更新軟體
sudo apt-get upgrade
6.將.rpm文件轉為.deb文件
.rpm為RedHat使用的軟體格式。在Ubuntu下不能直接使用,所以需要轉換一下。
sudo alien abc.rpm
7.vim使用
vim三種模式:命令模式、插入模式、編輯模式。使用ESC或i或:來切換模式。
命令模式下:
:q 退出
:q! 強制退出
:wq 保存並退出
:set number 顯示行號
:set nonumber 隱藏行號
/apache 在文檔中查找apache 按n跳到下一個,shift+n上一個
yyp 復制游標所在行,並粘貼
h(左移一個字元←)、j(下一行↓)、k(上一行↑)、l(右移一個字元→)
8.用戶及用戶組管理
/etc/passwd 存儲用戶賬號
/etc/group 存儲組賬號
/etc/shadow 存儲用戶賬號的密碼
/etc/gshadow 存儲用戶組賬號的密碼
useradd 用戶名
userdel 用戶名
adser 用戶名
groupadd 組名
groupdel 組名
passwd root 給root設置密碼
/etc/profile 系統環境變數
bash_profile 用戶環境變數
.bashrc 用戶環境變數
su user 切換用戶,載入配置文件.bashrc
su - user 切換用戶,載入配置文件/etc/profile ,載入bash_profile
更改文件的用戶及用戶組
sudo chown [-R] owner[:group] {File|Directory}
例如:還以jdk-7u21-linux-i586.tar.gz為例。屬於用戶hadoop,組hadoop
要想切換此文件所屬的用戶及組。可以使用命令。
sudo chown root:rootjdk-7u21-linux-i586.tar.gz
Linux是一套免費使用和自由傳播的類Unix操作系統,是一個基於POSIX和UNIX的多用戶、多任務、支持多線程和多CPU的操作系統。它能運行主要的UNIX工具軟體、應用程序和網路協議。它支持32位和64位硬體。Linux繼承了Unix以網路為核心的設計思想,是一個性能穩定的多用戶網路操作系統。
UNIX操作系統(尤尼斯),是一個強大的多用戶、多任務操作系統,支持多種處理器架構,按照操作系統的分類,屬於分時操作系統,最早由KenThompson、Dennis Ritchie和Douglas McIlroy於1969年在AT&T的貝爾實驗室開發。目前它的商標權由國際開放標准組織所擁有,只有符合單一UNIX規范的UNIX系統才能使用UNIX這個名稱,否則只能稱為類UNIX(UNIX-like)。
B. 如果你對某個linux的用法不太清楚,有哪幾種途徑
推薦幾本學習Linux的書籍
一、《快樂的Linux命令行》
這本書介紹如何生存在 Linux 命令行的世界。不像一些書籍僅僅涉及一個程序,比如像shell 程序, bash。這本書將試著向你傳授如何與命令行界面友好相處。它是怎樣工作的?它能做什麼?使用它的最好方法是什麼?
正如書中所說的「就像有位老師在你身邊,指導你學習」,這本書的特點是語言簡潔流暢,即使是英文版,看起來也不費勁(目前已有中文版)。涵蓋了大部分命令行工具和Shell編程。最主要的是它基於 CC 協議共享,任何人都可以免費下載。
二、《Linux命令行與shell腳本編程大全》
這是一本非常適合Linux小白的入門教程,內容通俗易懂、深入淺出,除了日常工作中用的基礎命令之外,像正則表達式、sed、awk 這樣的高級命令也有介紹,書上還配有大量的實例,如果你想精通 shell 編程,那麼這本書就是為你准備的。也是有志於從事系統運維開發的朋友必備讀品,總之,只要你能跟著這本教程學完,使用 Linux 就輕車熟路了。
三、鳥哥的Linux私房菜 : 基礎學習篇
如果你想要學習Linux,強烈建議通過《鳥哥的Linux私房菜》這套書籍去學習,淺顯易懂,小編就是通過這套書籍學會Linux的。
四、Linux UNIX系統編程手冊 套裝上下冊
《linux/unix系統編程手冊(上、下冊)》是介紹linux與unix編程介面的權威著作。linux編程資深專家michael kerrisk在書中詳細描述了linux/unix系統編程所涉及的系統調用和庫函數,並輔之以全面而清晰的代碼示例。
《linux/unix系統編程手冊(上、下冊)》涵蓋了逾500個系統調用及庫函數,並給出逾200個程序示例,另含88張表格和115幅示意圖。
C. linux中怎樣用sort命令高級用法
join命令
將兩個文件里指定欄位同樣的行連接起來,即依照兩個文件里共有的某一列,將相應的行拼接成一行。
join [options] file1 file2 這兩個文件必須在已經在此列上是依照同樣的規則進行了排序。
sort命令
幫我們依據不同的數據類型進行排序,其語法及常用參數格式:
sort [-bcfMnrtk][源文件][-o 輸出文件]
sort可針對文本文件的內容,以行為單位來排序。
你可以利用sort先排序,然後用管道把輸出結果傳遞給jion來連接
D. 關於Linux操作系統的一些命令是什麼
Linux系統中的命令實在是太多了,簡單包括兩類命令,一類是內部命令,指的是Shell自身提供的功能,一類是外部命令,指的是第三方的控制台應用程序。
一般來說,沒必要完全學習所有的命令,大體上有個印象,用到的時候去查一下幫助文檔,久而久之,自然熟練。
下面是網友整理的20個最常用的Linux命令:
1. ls命令
ls命令是列出目錄內容(List Directory Contents)的意思。運行它就是列出文件夾里的內容,可能是文件也可能是文件夾。
2. lsblk命令
"lsblk"就是列出塊設備。除了RAM外,以標準的樹狀輸出格式,整齊地顯示塊設備。
3. md5sum命令
「md5sum」就是計算和檢驗MD5信息簽名。md5 checksum(通常叫做哈希)使用匹配或者驗證文件的文件的完整性,因為文件可能因為傳輸錯誤,磁碟錯誤或者無惡意的干擾等原因而發生改變。
4. dd命令
「dd」命令代表了轉換和復制文件。可以用來轉換和復制文件,大多數時間是用來復制iso文件(或任何其它文件)到一個usb設備(或任何其它地方)中去,所以可以用來製作USB啟動器。
6. history命令
「history」命令就是歷史記錄。它顯示了在終端中所執行過的所有命令的歷史。
7. sudo命令
「sudo」(super user do)命令允許授權用戶執行超級用戶或者其它用戶的命令。通過在sudoers列表的安全策略來指定。
8. mkdir命令
「mkdir」(Make directory)命令在命名路徑下創建新的目錄。然而如果目錄已經存在了,那麼它就會返回一個錯誤信息"不能創建文件夾,文件夾已經存在了"("cannot create folder, folder already exists")
9. touch 命令
「touch」命令代表了將文件的訪問和修改時間更新為當前時間。touch命令只會在文件不存在的時候才會創建它。如果文件已經存在了,它會更新時間戳,但是並不會改變文件的內容。
10. chmod 命令
「chmod」命令就是改變文件的模式位。chmod會根據要求的模式來改變每個所給的文件,文件夾,腳本等等的文件模式(許可權)。
11. chown命令
「chown」命令就是改變文件擁有者和所在用戶組。每個文件都屬於一個用戶組和一個用戶。在你的目錄下,使用"ls -l",你就會看到像這樣的東西。
12. apt命令
Debian系列以「apt」命令為基礎,「apt」代表了Advanced Package Tool。APT是一個為Debian系列系統(Ubuntu,Kubuntu等等)開發的高級包管理器,在Gnu/Linux系統上,它會為包自動地,智能地搜索,安裝,升級以及解決依賴。
13. tar命令
「tar」命令是磁帶歸檔(Tape Archive),對創建一些文件的的歸檔和它們的解壓很有用。
14. cal 命令
「cal」(Calender),它用來顯示當前月份或者未來或者過去任何年份中的月份。
16. cat命令
「cat」代表了連結(Concatenation),連接兩個或者更多文本文件或者以標准輸出形式列印文件的內容。
17. cp 命令
「」就是復制。它會從一個地方復制一個文件到另外一個地方。
18. mv 命令
「mv」命令將一個地方的文件移動到另外一個地方去。
19. pwd 命令
「pwd」(print working directory),在終端中顯示當前工作目錄的全路徑。
20. cd 命令
最後,經常使用的「cd」命令代表了改變目錄。它在終端中改變工作目錄來執行,復制,移動,讀,寫等等操作。
E. 為什麼 Linux 的 htop 命令完勝 top 命令
1、Htop是一個非常高級的互動式的實時linux進程監控工具。 它和top命令十分相似,但是它具有更豐富的特性,例如用戶可以友好地管理進程,快捷鍵,垂直和水平方式顯示進程等等。 Htop是一個第三方工具,它不包含在linux系統中,你需要使用YUM包管理工具去安裝它。
2、CentOS安裝htop
# yum -y install htop
3、截圖
F. Linux 命令
*************基本shell命令的使用******
1、在/home目錄中創建兩個文件夾,分別命名為dir1和dir2,在dir1下創建子目錄d1,在dir1下創建子目錄d2,分別對目錄進行移動和刪除的操作。
(1)在終端提示符下輸入命令「mkdir
/home/dir1」,在home下創建dir1目錄。輸入命令「ls
/home」,可以看到dir1創建成功。
(2)在終端提示符下輸入命令「mkdir
/home/dir1/d1」,在dir1下創建子目錄d1。輸入命令「ls
/home/dir1」,可以看到d1創建成功。
(3)在終端提示符下輸入命令「mkdir
–p
/home/dir2/d2」,在home下創建子目錄dir2,同時在dir2下創建子目錄d2。輸入命令「ls/home」,可以看到dir2創建成功。
(4)輸入命令「cd
/home/dir2」,將工作路徑轉至/home/dir2。輸入命令「ls」,可以看到d2創建成功。
(5)輸入命令「cd
..」,將工作路徑轉至/home。
(6)輸入命令「pwd」,顯示當前工作路徑為「/home」。
(7)輸入命令「cd」,將工作路徑轉至用戶主目錄。
(8)輸入命令「mv
/home/dir1/d1
/home/dir2」,將d1文件夾移動到dir2中。輸入命令「ls/home/dir2」和「ls/home/dirl」,可以看到移動成功。
(9)輸入命令「rmdir
/home/dir2/dl」,刪除dl文件夾。輸入命令「ls/home/dir2」,可以看到刪除d1成功。
(10)輸入命令「rmdir
–p
/home/dir2/d2」,刪除dir2和d2文件夾。輸入命令「ls
/home」,可以看到刪除dir2成功。
2、在/home目錄中創建一個名為f1的文件,對其進行復制、移動和刪除等基本操作。
(1)在終端提示符下輸入命令「cd
/home」,將當前的工作路徑轉換為/home。
(2)在終端提示符下輸入命令「cat
>f1」,之後輸入f1的文本內容「this
is
f1」,按下ctrl+d快捷鍵結束輸入。輸入命令「ls」可以看到f1創建成功。
(3)在終端提示符下輸入命令「cp
f1
dir1」,將f1復制到文件夾dir1中,輸入命令「ls
/home/dir1」,可以看到f1復製成功。
(4)輸入命令「rm
f1」,刪除/home中的f1文件。在出現的提示信息後輸入「y」,輸入命令「ls」,可以看到f1刪除成功。
(5)輸入命令「mv
dirl/fl
/home」,將fl文件從dirl目錄中移動到/home。輸入命令「ls」,可以看到f1移動成功。
3、在/home目錄中創建一個名為f2的文件,對其進行查找、統計等基本操作。
(1)在終端提示符下輸入命令「cat
>f2」,之後輸入f2的文本內容如下:
linux
is
an
operating
system
for
computers.comparable
to
windows
or
mac
os
x.it
was
originally
created
starting
in
1
99
1
by
finnish
programmer
linus(pronounced
lee—nus)
torvalds
with
the
assistance
of
developers
from
around
the
globe.
按下ctrl+d快捷鍵結束輸入。再輸入命令「ls」可以看到f2創建成功。
(2)輸入命令「head
-3
f2」,查看文件前3行文本內容。
(3)輸入命令「tail
-2
f2」,查看文件最後兩行文本內容。
(4)輸入命令「grep『linux』f2」,查找含有字元串「linux」的文本行。
(5)輸入命令「wc
-w
f2」,統計f2中的單詞個數。
(6)輸入命令「find
f*」,在當前目錄中查找以「f」開頭的文件。
4、shell的高級應用。
(1)假定當前的目錄是/home,輸入命令「cd
d」之後按下tab鍵,系統自動補全命令「cd
dir1」,按下回車鍵後工作路徑從當前的目錄轉換到/home/dir1下。
(2)輸入命令「history
5」顯示最近執行的5條命令。
(3)輸入命令「alias
cgdir=『cd
/home』」,為命令「cd
/home」設置別名「cgdir」。輸入命令「cgdir」,工作路徑從當前的目錄轉換到/home下。
(4)輸入命令「ls
[!a-c]*,顯示開頭字元不是a、b、c的文件和文件夾。
G. 關於linux命令行,shell命令,vi命令
shell並不是一個所謂在「終端」執行的東西,而是一個linux內核與用戶之間交互的界面,也可以理解成為是一個專業翻譯的角色。
vi不過就是一個文本編輯器罷了,就如同DOS或Windows系統中的Edit一樣,只不過這個vi文本編輯器的功能是可以靠添加模塊來擴展罷了。在unxu或linux中還有一個文本編輯器叫『emacs』,只不過這個編輯器更煩,更難於掌握。
其實linux並不難學,無非就是些常用的『命令』罷了,而且這些所謂的『命令』多半都是以源碼的方式存在在系統中的。所謂『命令行』不過就是調用這些源碼後,然後讓一個叫『shell』的『傢伙』解釋給linux內核去聽。而這些所謂的『命令』統統都在bin或是sbin的目錄下面。
linux在用戶登錄以後,自行會啟動一個shell,所有用戶必須通過shell才能與系統會話。linux的所謂窗口界面,只不過就是系統在用戶登錄後自行調用了一個shell腳本而啟動了Xwindow後的表象罷了。
所謂『命令行』其實就是shell的解釋命令。
H. 列出10個LINUX命令
ls /bin/呵呵你會看到10個以上的命令
I. linux中find命令高級用法,求大神!
#locate
-i //查找文件的時候不區分大小寫 比如:locate –i passwd
-n //只顯示查找結果的前N行 比如:locate -n 5 passwd
下面重點說下find,find在不指定查找目錄的情況下是對整個系統進行遍歷查找
使用格式 : find [指定查找目錄] [查找規則] [查找完後執行的ac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