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天道程序員

天道程序員

發布時間:2022-07-12 02:34:58

㈠ 軟體工程師和程序員到底有多大的區別

程序員主要是指寫代碼的人。
工程師著重在於設計。

程序員和軟體工程師的區別是:軟體工程師不但要有編寫程序代碼的能力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懂得如何去開發一個軟體,怎樣去學習實際的UI的觀念。

就是工廠裡面技術員和工程師的區別。技術員是熟練工人,工程師是設計者。

㈡ 天道輪回有可能嗎

天道輪回是有可能的,老子《道德經》說過一句話:「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就是說天地是以一定的客觀規律在運行,就好比一個程序員寫的一段程序,這段程序包含了世間所有的規律以及規律和規律之間的相互關系。天地對誰都沒有特殊的偏好,只是把所有的事物當作規律的一環而已。

(2)天道程序員擴展閱讀

佛教的輪回:「六道輪回」,他們認為一切有生命的東西,如不尋求「解脫」,就永遠在「六道」 (天、人、阿修羅、畜生、餓鬼、地獄) 中生死相續,無有止息。

古代很多學說被誤解甚至被妖魔化,神秘化。其實輪回就在我們身邊,時時刻刻都在發生,既不神秘,也不遙遠。

水被蒸發為氣,氣上升遇冷為雲,雲聚為雨,雨落地為水,水的一次輪回完成。水還可以分解為氧氣與氫氣,氧氣與氫氣中和再為水,這是有一種水的輪回。水被植物或動物吸收變化也可通過光合作用與呼吸等方法輪回。這各種輪回的方法就是所謂六道。

石頭風化為沙土,沙土幾千萬年後在變成化石,石頭的一個輪回完成。樹葉腐爛變成土裡的養分,被樹吸收又變成樹葉,樹葉的一個輪回。生命的生死輪回,春夏秋冬四季的輪回等等。

道的陰極生陽,陽極生陰本就是世界的本質。可以叫做轉換,也就是輪回。

㈢ 天道之宰精校版全集

鏈接:https://pan..com/s/1YSlumT2AeUgc1xygWd88Ow

提取碼:p7ht

㈣ 關於天道.

未有神仙不讀書

----

< 如何修證佛法 >
第九講
作者:.南懷瑾.
內容提要

孟子的浩然之氣

見思惑和結使

愣嚴經中的十種仙

六欲天道

斷欲及煉氣調息

瑜伽及密宗的修法

若將佛法的要點歸納起來,我們就了解,大乘與小乘是分不開的。而修行是以見地、修證、行願三方面並進,以求自己證果;決不是學學靜坐功夫就算了,那隻是玩玩而已。所以要先提出南傳小乘經典,增壹阿含經「十念」,作為修行基礎。十念的方法是一個大原則,由這里再發展成八萬四千種修持的方法。

增壹阿含經的十念法門中,第一是念佛。它包括了凈土宗、密宗所有諸佛菩薩的觀想方法等等。第二念法,第三念僧,都有很多道理。我們只能簡化扼要說明,希望大家自已去作深入研究學習,不要只當故事聽,辜負了我的講解,也辜負了你自己。

十念的「念」字,與愣嚴經五陰解脫中妄念的「念」,是有分別的,不可混為一談。

這十個方法中,除念身外,其餘均屬精神方法之修煉。念身,包括修白骨觀,以解脫這個肉身給我們的麻煩。其中的念安般,是呼吸與精神互相配合。

讀書不能只用眼睛,應該別具慧眼,須頂門上另有一隻智慧的眼睛,用智慧去看。增壹阿含經特別強調念氣,因此,由佛的公子羅睺羅,特別報告自己證阿羅漢果的經過。其他方法則沒有特別報告,由此可見念氣的重要。

我們的精神、身體都很差,做功夫幾乎很少有人上路。就連靜坐,也少有人能將妄念清靜下來。換句話說,如果能用煉氣法門。像羅睺羅一樣,較易得成效,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

在佛法傳入中國前,有一位聖人,也早就提出煉氣的道理,那就是孟子。他在公孫丑篇上的養氣中說:「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學佛者不要輕視他家,天下真理是共通的。學佛的更要清楚,大乘菩薩是以各種不同的化身,各種不同的教化示現,孟子所提的養氣,是大有道理的。修安般法門者,應注意孟子的話:「志壹則動氣,氣壹則動志」,如果精神與氣不能配合,想不生起妄念,絕對做不到。孟子在盡心下篇中,提到養氣做功夫的秩序,說到由一個凡夫,做到聖人,有一個程序:「可欲之謂善,有諸己之謂信,充實之謂美,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大而化之之謂聖,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

說到大乘與小乘,二者的差別在哪裡?學大乘菩薩道,如果不以小乘作基礎,免談。像現代人的學佛有個大毛病,動輒談大乘,其實連基本——人乘都沒做好。五乘道是: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菩薩乘。大乘不是那麼容易的。先不談小乘的聲聞、緣覺有沒有修好,一般連人乘的修養都有問題。人乘的基礎應先打好,把四書五經研究了再說。大乘與小乘的差別,就在見地、修證、行願的不同。

十念,只是修煉的方法,至於如何修證到羅漢果,不是光憑煉氣就可以的。為何不能修證到羅漢果?是心行不夠,心裡的煩惱妄想習氣的根,轉化不了,見地不到,修到小乘極果的羅漢果談何容易!人死後不墮落,再得一個人身都不容易。佛經上形容,要得人身,如盲龜遇浮孔。

在大涅盤經卷二壽命品第一之二中,佛說了個偈子:

生世為人難值佛世亦難

猶如大海中盲龜遇浮孔

那是說一隻瞎了眼的烏龜,在大海里漂,正好碰到一根浮木,木頭上有個洞。這只瞎眼的烏龜,就正好把頭穿進這個洞里。這是多麼難得的一個巧合!我們生而為人,就有如「盲龜遇浮孔」般的稀有難得。至於想生天道,那就更難了!

天人是由四禪八定修來的,四禪八定修成了,往生天道,但還未跳出三界,還是在三界中轉。我們動輒談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談何容易!

打坐修定是共法,並非佛家才有,每個宗教、外道、魔道,都講打坐。功夫做到了,可升華到欲界天,或阿修羅道去。升天界也並不容易,升天道要有見地才行。

下面參閱見思惑與三界九地、斷惑證真之關系(如附表見最後一頁。)

見惑:是指思想觀念上的煩惱,也就是見地上的煩惱。見惑在具舍論中,歸納成八十八個結使。如繩子打結,解不開。學佛的人嘴裡講空,心結卻始終打不開,「結」字譯得非常好。為什麼結打不開?因為氣的關系,氣質變化不了,所以結打不開。

身見:對身體的執著,包括身體上的各種痛苦。老子雲:「吾之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我們忙了一輩子,為這個身,最後它還是要腐爛,變一灘膿水。可是,誰不愛此身呢?許多痛苦都是因為身見解脫不了。

邊見:一切哲學思想都屬於邊見

邪見:有許多思想學派,和美國嬉皮,最近性觀念開放等,都是邪見。邪見,就是偏見。

禁戒取見:因戒而生取捨上的偏差。

見取見:各人所執著的主觀成見不同。

疑:不信任他人。慢與疑兩者聯在一起,總以為自己對,別人不對的心理,就是慢疑,每個人都有。

其他的貪、瞋、痴、慢從略,大家自己研究。

上面所說的,就是屬於佛法的心理學。

普通的心理學,是講現象的分析和研究,越發展越細。佛教的心理學,如八十八結使,唯識宗的百法明門論等,是道德的心理學。它有一個前提擺在那裡:就是說只有證道者的心理才對,其餘的都不對。這是至善的、純善的心理學。唯識是了不起,現在這里談的心理,還是大原則,如要一條一條分析起來,就不勝枚舉了。

有心宏揚唯識的人應該留意,不要關起門來稱皇帝,以為只有佛家的東西才了不起,普通的心理學也有它的道理。我們修行,就是要檢查自己的心理,這就是見地。心行做不好,乃至對人處事的行為改變不了,就算是功夫做好了,也沒有用,充其量也不過是大海里頭的一個盲龜而已。

這個見地也涉及了行願,修小乘的行願,要證得羅漢果位,不但功夫要做好,心理上必須要去掉這些見思惑。

九地:三界中又分作九個程序,這個世上的人,是欲界「五趣雜居地」,也就是天、人、畜生、餓鬼、地獄這五類,都住在這里,是凡聖同居的地方;再加上色界與無色界各四地,共有九地。

思惑:指思想方面的發展。如有人寫佛學方面的文章,可謂「文章華麗、考據精詳」,但是毛病落在思惑,也就是思想沒有搞清楚。又如我們打坐,有時偶爾撞到定境,能思考的那個就想:嗯!這大概就是道吧!他卻不知這一點念就是思惑。所以,見與思是兩個不同的成分。

未證得菩提以前,都在三界中轉。這里自己去研究,做心得報告。這一章非常重要,因為我們的思想、見地一有偏差,就已經落在凡夫境界中了,自己還不知道。

在斷惑證真的四果中,斷了見惑粗的觀念煩惱,才是預流果,又稱須陀洹果,也就是初果。

一來向:斷思惑初地之一品乃至五品稱斯陀含向,也是一來果的候選人,又稱斯陀含果。斯陀含有兩種說法:一種是五還人間」,生天,再下人間,如此來往五次,就不再來人間了;但另一種說法是,死後升天,再下一次人間,就不再來了。

所以在教理上說,認為立地成佛是做不到的。證羅漢果也不容易,須看我們自己的修持功夫。

關於見思惑,三界九地與斷惑證真的關系,在俱舍論中都有提及,可以作參考。所謂「論」不是佛說的,是一些菩薩修證成果的經驗,記下來告訴我們。

佛在世時,人的社會不像現在這樣復雜,所以佛在阿含經中,教了這幾個法門,許多弟子們,當場就證得了羅漢果。但是,後世人何以成道難呢?

我們想修道證果,見地不能不弄清楚。光修道不通理是沒有用的,功夫做得再好,不通理還是沒有用。現在許多所謂教主,功夫做得很好,可以發生各種境界,但要走的時候,還是腦充血、糖尿病。這些人都是講究做功夫,而理卻未通達。

反之,光通理,不做功夫的人,則百年三萬六千日,不在愁中即病中,盡管此身之可惡、虛幻,但是為了這幾十斤肉,卻很難安排。所以光做功夫,見地不到不行,行願不到不行;光有見地,修證不到也不行。

禪定功夫做得好,才能升天,但一般人升天的第一步都做不到,為什麼?因為男女關系斷不了。所以小乘果位,先從基礎來講。不只男女關系不可以,連遺精、手淫,乃至所有的自慰方法,或者意淫,都不可以。所以小乘第一條戒律是戒淫。

不漏精不是指漏精液,修持的人應該在沒有發動精液以前化掉它。道家廣成子說:「情動乎中,必搖其精」。心中有一念,感情一動,精氣已經在散了。精的道理是這個精,不是精蟲的精。何況還有遺精(道家稱漏丹)、手淫、自慰等。基本上先要守住這個戒,但據我所知,一般人做不到,打坐坐了幾天,又垮了。

其次是飲食。有許多人功夫做得好,但腸胃吃出毛病,又搞壞了。

這些道理都知道對治以後,佛經上告訴我們,佛的弟子們三天、五天或七天以內,就證了阿羅漢果,是絕對有的事。所以立地頓悟是做得到的,要點是務必注意守戒。

愣嚴經卷八提到十種仙。

一般攻擊楞嚴經為偽經的理由是——印度沒有仙道,只有中國才有。實際上印度修仙道的婆羅門教,比佛教還早。比如「唵嘛呢叭咪吽」這個咒子,在南非、南美等地,幾乎全世界都有人念,但並不是中國傳過去的。這個時代搞學術文化的人,常閉門造車,閉戶稱王,令人感嘆。

佛在愣嚴經卷八說這十種仙道:是等皆於人中煉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干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於人境,斯亦輪回妄想流轉,不修三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這十種神仙,只在心的方面修煉自己,沒有大徹大悟證得菩提,他們掌握到了生命存在的關鍵,活一千歲一萬歲都辦得到。但這只是輪回妄想的流轉,沒有明心見性,還是會墮落的。如果能明心見性,那就對了。執著了方法為究竟,那就不對。不明心見性,什麼都不對;若證得了菩提,什麼都對。

再講天道: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諸妻妾恩愛。有些人不會眷戀這世界,不像仙道的人想活上幾千歲、幾萬歲,可是妻子的恩愛舍不掉,有這種思想的人很多。但有些人可以做到:於邪淫中,心不流逸,儒家的方法也如此,不管幹什麼,心沒有散亂。澄瑩生明,命終之後,鄰於日月。像這樣有相當修養的人,命終後,可以超越這個娑婆世界,往生到天道的四天王天(見書後頁三界天人表)。然而還是在欲界中,稱六欲天。

六欲天的天人,壽命比我們長太多了,而且沒有我們這個世界的痛苦、煩惱。他們福報很大,所以都是做善事、修善行、做功夫的人往生。因為沒有離開男女的慾念,所以叫六欲天。雖未離慾念,但已將慾念升華到很高的境界,所以能升到六欲天。

瑜伽師地論卷五,本地分中有尋有伺等三地之二雲:一切欲界天眾,無有處女胎藏,然四大王眾天,於父母肩上或於懷中,如五歲兒歘然化出。起世經卷七,三十三天品第八之二如此記載著:諸比丘,彼於天中或在天子,或在天女,或於坐處或兩膝內,或兩股間忽然而生,初出生時,即如人間十二歲兒,若是天男,則在天子坐膝邊生,若是天女,則在天女兩股內生。至於色界天的天人則由父親生,頭頂裂開而生出來。天人頭上都有花冠,死前花冠先枯萎,這時天人、天女都哭了,這個人快死了,要墮落到下界去了。到了下界變成我們這些人,我們這些人還覺得自己很偉大呢!

人類靠兩性關系生下一代,欲界天人行欲時,如起世經卷七,三十三天品第八之二雲:四天王天、三十三天行欲之時,根到暢適,亦出風氣,夜摩諸天,執手成欲;兜率陀天,憶念成欲;化樂諸天,熟視成欲,他化自在天,共語成欲,魔身諸天,相看成欲。色界天人彼此以眉目傳情就可以;無色界天人,彼此連看都不必,只要彼此意念一動,就生下一代了。

若把描寫三界天人這一部分佛經資料集中起來,當作小說寫,變成一部新的宇宙生命觀,一定很吃香,也很可觀,可惜我們沒有興趣這么做。

修持到達初禪,才能往生欲界天,何以如此?因為在初、二禪之間的人,慾念還沒有完全斷,只不過最後那慾念屬於思惑了,只是風流而不下流,看看,覺得很美而已,沒有邪念。這是情,情屬於思惑,一樣是貪瞋痴。

說到痴,古代高明的文學家,如清朝龔定盫的詩:「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憐花,多美好的句子。又如宋朝黃山谷的詩:「五更歸夢三千里,一日思親十二時。」這兩句詩,若拿佛法來看是思惑,是感情思想上的煩惱,是生死的根本,輪回的根本。當然這已經升華得多了,慾念是最粗的,所以慾念不斷,不能證果。

如何斷欲?佛只先教我們過午不食。過午不食有幾大功德:第一,不易昏沉;第二,斷睡眠;第三,斷情慾;第四,身體清明。

斷欲除了這個方法以外,佛沒有教別的,但是斷欲是最難的,很少人真正能把欲斷了的。年輕人打坐,剛剛把功夫做得好,情慾就來了。沒有情慾時,打起坐來,半在昏沉半睡眠。這怎麼辦?要靠煉氣,所以,十念中第八項「念安那般那」,非常重要。

佛教有兩大宗派,特別提出煉氣以求定。一為天台宗的調息、數息、聽息(參考書籍:摩訶止觀;大止觀、小止觀;六妙門);另一為密宗黃教,創始人是宗喀巴大師,他在菩提道次第廣論中強調,做功夫要注重調息。尤其紅、白、花教更注重煉氣;所謂修氣、修脈、修明點、修拙火等,煉好了以後,才能證得菩提。

為什麼「息」這么重要?生命的四大——地水火風,其中:骨頭、肌肉屬地大,不大好下手修煉;水大屬血液,屬於液體類,從這一步下手修煉也很難,不過,功夫做好以後,水大自然完全凈化了,此時血液流出來是白色的乳汁;至於火大:功夫到了相當的火候,三昧真火發出時,百病皆除,可長生不死。

總之,四大中最重要的是風大,就是呼吸往來的氣。一口氣接不上來就會死亡,所以氣最重要。念頭與呼吸有很大的關系;思想越散亂,呼吸就越亂;思想細了,呼吸也跟著細了。到鼻子不呼不吸時,才叫做「息」。所以打坐做功夫,調不好息,談不到得定;也談不到止觀的止;充其量,只不過有一點影子而已。打坐後身體變好,並不是你方法修得好,是靜坐中,無形中在調息,氣息變細了,身體便轉好一點,如果我們把意志專一起來修持,那效果就更大了。

由初步起修,到證果成阿羅漢,再到成佛,不論大小乘,都不離這個安般法門。佛在增壹阿含經中,由羅睺羅的報告,已露消息給我們,只是我們沒注意到而已。

成道不成道暫時不談,活著能少病少惱,走時乾脆利落,不麻煩自己,也不拖累別人,已是第一等人了。借著煉氣修氣,最容易達到這個目標。煉氣只是初步,因為真息並不是氣,這個初步的方法,等於靠火柴來點燃一個東西,使它燃燒。所以密宗稱之為「燃法」,是靠我們後天的呼吸,來點燃與生俱來,本有的原「炁」(音QI)使其發揮功能。

有些人打坐時,身子會自然地搖動起來,那是因為身體里頭有問題,氣在動,走到有毛病的地方,自然就搖動起來,趁現在還健康的時候開始煉,不要等到病入膏肓再開始,就來不及了。

天台宗小止觀法中,有一個偈頌:

心配屬呵腎屬吹脾呼肺呬聖皆知

肝臟熱來噓字至三焦壅處但言嘻

呵(管心臟)、噓(管肝臟)、呼(管脾胃)、嘻(管三焦)、吹(管腎臟)、呬(管肺)。

在空氣干凈的地方,站著或打坐,用這六字之中的一個,作口形呼氣,不要出聲音,盡量呼,呼到不能再呼了(肚子癟進去),嘴巴一閉,讓它自然吸。煉得累了,停下來作調息功夫。此時就是小止觀所謂「有覺有觀」,感覺自己不呼不吸了,非常輕微,雜念少了,慢慢練習下去,身體內部會起各種變化。

瑜珈術洗胃法:吞長紗布,一端吞下,另一端用手拉著,吞至胃,然後拉出。測出胃不好的人,須馬上找醫生。

洗腦法:干凈的水,用鼻吸進去,初練習時,頭痛如萬針穿孔,練慣了以後,水一吸一噴,由嘴裡出來。煉到後來,一吸氣,不是只到肺部,同時可以直接進到腦里去,腦子可整個貫通,同時也到腳底。莊子雲:「真人之息以踵,常人之息以喉」,一點不錯。

洗胃的另一種方法:頭仰,舌尖向小舌頭里頂,發「嘔」欲吐,胃裡的臟東西,就會拉干凈。

最好能一個禮拜斷食一天,光喝水,清理腸胃,身體會健康。

這些都是有為的做法,密宗的寶瓶氣、九節佛風,走的是瑜珈術的路子。身體四大不調,想打坐得定絕無可能。氣息調整不好,身體也不會健康。同時還要懂得營養,懂得醫學。儒家講:一事不知,儒者之恥。所以必須發心,樣樣學問都要知道,這是大乘的精神,各種常識要學,就是菩薩道。相反的,不懂又不學,就是凡夫。

氣功做得越好,精神越旺盛,也不會累,然而心會累,關於這其中的道理,以後再作研究。這時妄念少到極點,如果調整得好,妄念根本沒有了。妄念沒有,思惑就來了。所以打坐時覺得:唉,已經坐很久了,這不是妄念未斷,是惑沒有斷。這兩者層次不同,本質則差不多。所以學禪的人,如果連這個道理都參不出來,還叫什麼禪呢!光是一個話頭是沒有用的,學禪要開悟,開悟的人已得無師智,自然懂這些道理。

第二步到達不想做氣功時,注意,即羅睺羅所講:息入則知息入,息出則知息出,身體內的氣,像能量一樣在動,道家有任督二脈之說,其實是氣的作用,任督二脈之說是見惑。

到了息入知入,息出知出,有覺有觀的狀態時,有些人覺得自己的身體還在,以為這是妄念沒有空的緣故。其實這種心理是矛盾的,再做十年功夫也沒有用。這是初步有覺有觀的當然現象。以為這是妄念,就是理認不清。拚命想辦法除妄念,怎麼能得定!怎麼能上路!白做了。功夫到了這個時候,要參考羅睺羅的這一段報告。

到息真正充滿了以後,可以忘掉身體,進一步求大乘道,再進一步到達:性風真空,性空真風,清凈本然,周遍法界。佛把秘密說了,呼吸的往來是生滅法,是現象,我們的生命都在生滅中,而能使它往、使它來、又能使它生滅的那個,並不在生滅中。那個是本體,明心見性就是見這個心的體。所以,煉呼吸時,如走大乘的路線,定中有慧,性風真空,性空真風,然後到達清凈本然,周遍法界,與孟子的「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有異曲同工之妙。

煉息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煉息可斷去慾念,做到不漏丹。老年人煉息可使陽氣重來;有病的人可藉此去病,健康長壽。

總之,五千法門無量妙處,就在這個法子里。沒有時間對諸位詳盡地講,很抱歉。

㈤ 天道編程_bypublic_txt全文閱讀,百度網盤免費下載

《天道編程》網路網盤txt最新全集下載:
鏈接:https://pan..com/s/1K_JE4uJwj9TP9QNMKmUwjA

?pwd=8rf5 提取碼:8rf5
簡介:宇宙初開,天地為資料庫,天道為運行系統,法則為編程語言。上古大神些不過是些高級的程序員而已。野心蓬勃的眾神為了成就宇宙至高神下定決心,封鎖地球妖孽集中營中轉站。編寫各種系統流落地球,培養各種人才為其廝殺,立志成王。


㈥ 996/007程序員們,都該了解的養生之法有哪些

第一,按時喝水;感覺口渴了,這是提示我們身體開始缺水了,這時候再補充水就晚了,以前這一點我是不在意的,啥時候渴了再喝水。現在注意多喝水了,暖瓶和杯子平時都放滿水,還准備了戶外保溫杯,凡是外出必帶喝水杯,每次外出都要把水喝個精光。

㈦ 工程師與程序員誰厲害

等於說是:

硬體程序員和軟體開發程序員相比,誰發展比較好唄?

近幾年,全球互聯網發展迅速,讓軟體人才變得炙手可熱。供求關系決定價格,加之軟體業的成本主要是人(硬體需要更多的設備投入),軟體工程師的薪資也更為豐厚。

「在大型設備比如工控和高端醫療器械領域,硬體的處境就好很多,但對知識的要求也會高一些,不光數字電路和嵌入式底層軟體,模擬電路,大功率,高可靠性設計的知識也是必須的。沒有現成的晶元解決方案;沒有現成設計可供參考,系統的龐大,很長的生命周期,可靠性設計相關的需求(出錯可能出人命),都決定了硬體有更大的空間去發揮。深度的硬體技術也有了用武之地。」不過,在這種復雜度下,硬體工程師的受重視程度也是和待遇跟軟體相當。

硬體學習難度比較大,特別是開始階段,必須從電子技術,信息方面的只是開始。這些只是基礎,目前掌握計算機核心硬體技術的公司都是老外。基本上,我們更多的是應用別人的東西。但是,就電子硬體技術來說,從原理圖設計,PCB線路板設計需要更多的是經驗。所以作為一個電子工程師往往是越老越吃香。

軟體學習難度比硬體低,而且發展速度很快。需要掌握的基礎是操作系統,數據結構,資料庫,軟體工程等基礎只是,另外就是掌握一門或多門編程語言。對軟體來說,經驗沒有硬體那麼重要,知識和一個人的智商反倒比較重要。所以這是一個年輕人熱衷的行業,也是年輕人短期就可以拿到高薪的一個行業。

從發展前景看都不錯,只不過硬體工程師相對人數數量會少一點,待遇方面整體來講軟體會高一些,但具體到個人在選擇的時候還是以個人的興趣點為依託,特別是起步階段不要太在意工資高低,即使在工資非常高的行業水平達不到一樣還是適應不了,從就業的廣度看軟體工程師就業的機會更多一些,但參與競爭的人也多,就業機會多少主要是影響剛就業,進入技術成熟期階段就是看個人能力和發展潛力了,無論做什麼都要想辦法讓自己邁進技術金字塔的頂峰,所以入行階段看不出這些表面的東西,還要側重內在驅動力,如果就是對某一方面剛興趣直接去選擇,沒必要在意當前一兵一卒的得失,職業生涯路子長著那。

㈧ 22歲,幹了4個月的程序員,現在迷茫了

我以前在大連做過兩年程序員 整日蓬頭垢面的 那在程序員里還算是干凈的 壓力大 煙不離手 可樂不離口 對身體極其不好 個人覺得 如果不是對程序有特別的追求 成為大師級的 就不要從事這個行業 而且 軟體都外包 中國的IT發展起來很難 一直都是在打工的狀態 天道六十年一變 人生三十河東 三十河西 可以去別處轉轉 或許有機遇

閱讀全文

與天道程序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linux查看實時流量 瀏覽:557
如何存檔到伺服器 瀏覽:548
flash編程書籍推薦 瀏覽:835
php獲得數組鍵值 瀏覽:401
香港雲伺服器操作 瀏覽:303
wpe最新源碼 瀏覽:857
自己購買雲主伺服器推薦 瀏覽:422
個人所得稅java 瀏覽:761
多餘的伺服器滑道還有什麼用 瀏覽:192
pdf劈開合並 瀏覽:29
不能修改的pdf 瀏覽:752
同城公眾源碼 瀏覽:489
一個伺服器2個埠怎麼映射 瀏覽:298
java字元串ascii碼 瀏覽:79
台灣雲伺服器怎麼租伺服器 瀏覽:475
旅遊手機網站源碼 瀏覽:332
android關聯表 瀏覽:946
安卓導航無聲音怎麼維修 瀏覽:333
app怎麼裝視頻 瀏覽:431
安卓系統下的軟體怎麼移到桌面 瀏覽: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