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程序員管理者特質

程序員管理者特質

發布時間:2022-10-01 04:52:34

❶ 作為一名程序員,從事技術管理工作,應該注意什麼事情

從程序員到技術管理,這要用人力資源管理的專業知識來看,就是一個非常典型的從「個人貢獻者」向「團隊管理者」角色轉變的過程,這也是各公司人力資源部門會重點關注的一個群體,幫助這些新晉升為管理者的人員快速進行角色轉換。

我將結合我人力資源從業生涯見到過的諸多案例、以及個人從員工升到管理層時的一些心路歷程,來回答這個問題。

第三步,掌握激勵下屬及增強團隊凝聚力的技巧和方法

依賴下屬完成業績目標的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解決兩個問題,一個問題是讓下屬會幹活、有能力幹活;另外一個問題就是讓下屬有意願幹活,擁有一個能夠好好乾活的環境。

輔導和培養員工能夠解決員工幹活能力的問題,而激勵下屬及增強團隊凝聚力則能夠解決員工幹活意願的問題。主要分享3個主要方法。

❷ [探討]優秀程序員和一般程序員差別在哪

還記得研發頻道此前發表過的一篇《白班程序員 VS. 夜貓子程序員》嗎?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程序員,我們稱之為:Day Programmers(白班程序員)和Night Programmers(夜貓子程序員)。本文我們將探討優秀程序員和一般程序員有哪些差別,看看您是屬於那一種?來自知乎網上的大牛們各抒己見,一起來看下他們是如何區分的。創業者郭凜:如果純以編碼能力來看,可分為五類1. 拷貝型拷貝型選手就是傳說中的「代碼拷貝員」了,他們對實現功能幾乎沒有思路,所作的事情就是從網上或是之前其他團隊成員寫的代碼中拷貝出片段,然後放到項目中,如果運行項目出現了期望結果,則表示任務完成。這類人只會改代碼,卻不會寫代碼。他們大多對編程毫無興趣,只是希望以此糊口而已。2. 新手型當產品有功能需求時,由於經驗有限,程序員並不完全知道要如何實現這個功能,需要通過學習、尋找資料等方式來解決問題。這種情況下的編碼過程,程序員的主要目標是「完成功能」,那麼很難有多餘的心思去考慮邊界條件、性能、可讀性、可擴展性、編碼規范等問題,因此代碼bug可能較多,穩定性不高,常常會發生開發花費1個月,改bug卻要改上好幾個月的事情。3. 學習型這類程序員對所在領域的語言已經比較了解,對於一般功能可以有較為清晰的實現思路,給出需求時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路來實現,並且會一定程度上考慮邊界條件和性能問題。但僅此而已,他們對可讀性和可擴展性考慮很少,也沒有項目級別的考慮,主要是希望通過實現代碼來練手或是學習。這類程序員最大的表現在於喜歡「創造代碼」,即使有現成的實現,他們也希望自己來實現一套,以達到「學習」的目的。他們不喜歡復用別人的代碼,看見項目中別人實現了相類似的功能,他們會以「需求不同」的借口來自己重新實現一套。這類人一般來說對技術有著較為濃厚的興趣,希望能夠通過項目來進行學習。從項目的角度來說,這種做法最大的麻煩在於開發周期可能較長(相比直接使用現成的實現),並且會使得項目代碼膨脹,影響未來的維護。但這類程序員由於有興趣,如果好好培養或許會成為明天的牛人。4. 實現型這類程序員一般有較為豐富的經驗,由於寫得太多,因此不再追求「創造代碼」來進行學習,同時對所在領域可能涉及的很多第三方框架或是工具都比較熟悉,當接受到產品需求時,對功能實現方案已經瞭然於胸,因此他們可以快速的實現需求,並且對邊界、性能都有一定程度的考慮。因為能夠快速實現需求功能,經常會被團隊評價為「牛人」。但他們一般僅僅停留在「完成功能」級別上,對代碼的可讀性、可擴展性、編碼規范等考慮較少,對項目總體把握也較少(例如控制項目膨脹、方便部署等架構級別的東西)。這類程序員最大的表現在於喜歡「開發項目」,卻不喜歡「維護項目」。他們產出的代碼最大的問題就是維護較為困難,可能過上幾個月回頭看自己的代碼都會暈頭轉向。因此即使是自己寫的代碼,仍然不願意維護,一般會苦了後來人。因為介面設計的缺乏,當需求變更時,發現代碼要改的東西太多,然後抱怨需求變化,卻很少認為是自己的代碼問題。這樣的項目如果經過長時間的變更維護,最終會變得難以維護(一般表現在需求變更響應時間越來越長)甚至無法維護,最終要麼是半死不活,要麼是被推倒重來。5. 架構型這類程序員比實現型更進一步,他們經驗豐富,對相關框架和工具等都很熟悉,「完成功能」、「穩定性」、「性能」這些已經不再是他們的追求,更優美的代碼、更合理的架構才是目標。這類程序員代碼設計大多建立在對需求的詳細了解和對需求變更的預測上——可擴展性較好;代碼細節也盡量多的考慮邊界情況、性能——穩定高效;代碼命名和注釋都恰到好處——可讀性較高;同時在開發過程中他們會不斷重構,對代碼做減法——保證項目可持續發展等等,但由於考慮問題較多,單從「實現功能」階段來看,完成速度不一定會比「實現型」要快。只是到了項目中後期優勢才會慢慢體現出來。知乎刪代碼工程師 安江澤:創造型、管家型、學院派、鍾表型、折騰型1. 創造型/創新型以創造/創新為樂的程序員。以新的方法解決現有問題,發明方法解決尚未解決的問題。問題本身並不限於技術領域。矽谷很多技術創始人具備這類的品質。雖然他們創業後都不再全職寫代碼,但他們這種品質貢獻了他們事業的第一步。2. 管家型以管系統演化為樂的程序員。有潔癖,有強迫症,容不得系統有一點的瑕疵。如果你招聘了一個程序員/架構師,2-3年後你的互聯網產品再也沒有在可見/可擴展性上遇到瓶頸,他多半是這種程序員。3. 學院派型通常在CS某一領域擁有博士學位,或者深受他們的影響的人。對該該領域興趣濃厚,通常參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相關的研發工作。當然,也有一部分也具備第一種特質,中途去改變世界去了。4. 經驗型在行內具有多年豐富的經驗,可承擔責任,考慮全面。團隊擁有了這種人,通常會少走很多彎路。但面對新的挑戰還是要和其他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5. 鍾表匠型喜歡並擅長把一個系統從里到外研究通透的人。分享出來都是從里到外讓人垂涎欲滴的干貨。很多後端工程師都是這種類型。6. 折騰型擅長「折騰」,方案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難的。興趣廣泛動手能力強,通過折騰留下很多技術積累。想用哪一塊的新技術?先問問他把,8成他很久前就已經玩過了。7. 肉盾型哥甲高血條長,加班如同切菜一般,逼急了不睡覺也行。只伸手要過兩件東西:原型和咖啡。適合打閃電戰。當然,可能事後要打打後勤重構下代碼。iApp4Me創始人、iOS開發者郝培強:七大標准 邏輯思維很重要優秀程序員的標准:要懂邏輯,這點其實挺難達到,很多很不錯的程序員其實邏輯能力不行,所以我覺得限制了他們更深一層次的發展,或者說限制了他們解決特別復雜問題的能力。要有分析能力。這也是解決復雜問題不可或缺的能力。要會自學,技術發展速度很快,如果沒有自學能力會被淘汰的。所以在中國英語要好,不然看不懂最新的技術走向。要有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和意識。要有耐心,肯於付出。要有良好的工作習慣。會看且勤於看文檔。產品管理、IT項目管理 何明璐:優秀程序員具有較明顯的自戀和偏執特徵對編程有濃厚的興趣,由興趣能驅動自己的探索和鑽研精神,優秀程序員一般喜歡用業余時間探索和自己琢磨點東西,研究點開源框架和源代碼,關注新技術,喜歡研究和探索演算法,邏輯方面的內容。優秀程序員一般比較懶於做重復的事情,對於重復事情有獨有的程序員思維,即通過程序或其它自動化方式解決重復問題,而留更多時間去思考。優秀程序員更多的會從簡單功能實現,花哨的界面轉移到對安全,性能,可擴展等底層架構的關注。優秀程序員一般有較明顯的自戀和偏執特徵,有較為希望獨自工作的特徵,比較難於被非技術背景管理者駕馭,高度強調自我能力價值的被認可,而且很多優秀程序員並不是好教練。優秀程序員一般有較為扎實的演算法,數據結構等理論知識的基礎。這些讓他們在迅速進入新領域的時候快人一籌。總結:不管是優秀程序員還是一般程序員,小編認為只要你喜歡思考,愛學習,對編碼有興趣,那麼你就是最好的。當然掌握技術才是硬道理,套用別人的一句話「不想當CEO的程序員,不是好的產品經理」。程序員們,加油吧!

❸ 如何管理你的程序員

簡言之,這些東西都是用來最有效的發掘你的員工的全部潛能的。你有了一個領導 基於此,我們通常會有一個重要人物,他可能是一個領導,一個經理或一個總監,等等。這就有了問題:這些人有什麼樣的特徵?一個管理者和一個程序員之間的不同之處在什麼地方?他們的角色可以互換嗎? 為了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需要從人的視角上去思考。換種方式來說,我需要用到人的因素這個詞。如果他錯了呢? 首先,要想管理人,你需要去理解他們。要做到這些,我們需要有情商。這並不僅僅指只針對我們這部分人。我們做的任何事情中都存在情感,你要從個人角度去體驗它,要熟練掌握,在我們的公司管理中的合作方式上不能忘記這一點。管理並不僅僅指控制和命令,它還包括聆聽,理解,溝通和對復雜的情緒上的問題給出有效的方案,這都是至關重要的。弄清他們的感受 很多人都忽略了管理工作中的這方面問題。有時候會很戲劇化,類似於這樣:「鮑勃,從明天開始你就是一名項目經理了,因為我們的程序員太多了,需要去管理,但不用擔心,你就要去上一個Scrum大師班了」。我們都知道這樣的認證證書是什麼樣的,有什麼價值。這跟那個10天的ICC培訓課程後成為一名教練的故事非常的相似——這行不通,你要銘記! 另一方面,Mark Foster在他的標題為《How to make your dreams come true(如何實現你的夢想)》一書中談到,實現目標有兩種方式:推(Push mode)和拉(Pull mode)。前者是使用一種工藝上的技術來完成一項任務,比如程序員編程,而後者依賴於經驗、直覺和情商,從而選擇最好的方式解決一個問題——這是管理者的視角。當使用這種管理模式時,管理者是不能和程序員進行角色互換的,反之亦然。一些大公司通常使用這種管理模式。而這種方式有時會損失一些員工的潛能,因為在多個級別的管理職位中產生的太復雜的層級關系。相互協作 為什麼?很多的小公司都使用敏捷方法論。這是一種基於合作的方法論。上面描述的模式並不能滿足他們的需求。在不同層級上的管理者和程序員之間始終存在著一個隔膜。人們會被分成「腦力勞動者」和「體力勞動者」。結果就是導致我們失去那些同樣有大腦卻從來未被使用的人。如今,所謂使用有效率的員工就意味著把所有人都當作腦力勞動者。 Evan Rose 說:命令/控制(Command-and-control)文化使人們把公司成員分成了腦力勞動者和非腦力勞動者。他們讓腦力勞動者去思考,讓其他人去執行命令。這種文化中,合作沒有基礎。更重要的,信息的流轉應該是多向性的,而不是瀑布式的從高層經過多個管理層流到一線員工。事實上,如今的每個人都有資格成為一個腦力勞動者 現在出現了一種稱作自我管理的形式,這種形式本是我們這個世界的基礎。如果我們本來是自我管理的,為什麼不更進一步呢?也許我們根本不需要管理者。37Signals 和 DHH都實現了這樣的思想,描述起來如下:我們同樣也讓我們的團隊管理自己。每周,一個員工會站出來當管理者,他制定簡單的日程計劃,審查其他人的工作,更新公司動態信息,他對於其他同事來說是一個關鍵人物。這種職務輪換每周一次。你知道我們發現了什麼嗎?當每個人都知道自己要當一周的國王時,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對管理者強迫自己做某些事情的抱怨消失了,因為職務的輪換讓他們有機會同時清楚的了解了圍欄兩邊的景觀。如果你讓員工們這樣做,這給了他們提高和成長的機會。找到共識,一起努力 但不要想當然。這並不是適用於任何地方任何人。但就像David說的:這種方法可行性很大。如果你能理解這點,你可以在團隊或部門里試驗一下。通常在小公司里當某方面出現問題時你能相當很快的對其作出反應,這能讓你更容易的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 簡言之,不管你的管理方式是什麼樣的,永遠要記住,在公司組織結構的深處有一種叫「人的因素」的東西,它在等待著你去照顧,它能摧毀你所有美麗的計劃。唯一你防止這種災難發生的辦法就是要認識到:你在跟人打交道,不是機器。

❹ 寫給程序員:身為管理者,您會帶新人嗎

教學相長:互相學習
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教學和學習是相互促進的,IT的世界是在飛速的發展,在你帶新人的時候肯定會有自己的收獲,這種收獲包括管理上的經驗,技術的提升。有的時候,一個問題自己做的很清楚了,等到了讓自己講的時候才明白自己還有疑惑的地方。這就是教學相長,在提高別人的同時也在提高自己。給別人講課鍛煉的不是聽課的人,對於他們,最多是收獲了知識,而對於自己,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
當然新人也不是那麼好帶的,新人技術不完善,很多程序員娶不到媳婦兒賴媒婆,寫了代碼調試不出來,不是說調用介面有問題,要不就是開發環境有問題。總是能找到一些理由。而不是從自身找原因,在帶他們的過程中也需要耐心。
自己總結了一些帶人需要注意的事項,僅供參考!
1.不要希望學的太快,迅速見效,學習是一個過程。
2.盡量用實例來驅動,動嘴巴講沒效果。
3.要督促,讓他們每天匯報工作情況。
5.要有文檔,計劃,時間管理等概念。
身為一個管理者,面對帶新人這件事情,只能說要有責任心,這是一個責任心問題,也是一個做人問題。做事的結果都會隨風而散,做人的收獲才能歷久彌新。做事有兩種境界。一是功利的境界,事情及相關的利益是唯一的目的,於是做事時必定會充滿焦慮和算計。另一是道德的境界,無論做什麼事,都把做人上的收獲看得更重要,做事只是靈魂修煉和完善的手段,真正的目的是做人。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去對待自己帶的新人,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你所浪費的不是你的時間,而你收獲的是你的人生。
說到這里,大家的工作是很忙,這取決於自己的心態, 願不願意騰出自己的時間去幫助別人,我相信一個道理,投入和產出大部分時間是成正比的。如果肯投入時間,真心,會有回報的。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這是一種做事的態度,而非一定要達到的目標,帶新人是走向管理崗位的第一步,始終以「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來要求自己,也許你會發現你的生活在悄悄的改變。

❺ 程序設計者應該具備的品質是什麼

程序員基本素質:
作一個真正合格的程序員,或者說就是可以真正合格完成一些
代碼工作的程序員,應該具有的素質。
1: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
把它作為基本素質,並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這是程序員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
也是最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把高水平程序員說成獨行俠的都是在囈語,任何個人的力
量都是有限的,即便如linus這樣的天才,也需要通過
組成強大的團隊來創造奇跡,那些遍布全球的為linux寫核心的高手們,沒有協作精神是
不可想像的。獨行俠可以作一些賺錢的小軟體發點小財,但是一旦進入一些大系統的研
發團隊,進入商業化和產品化的開發任務,缺乏
這種素質的人就完全不合格了。
2:文檔習慣
說高水平程序員從來不寫文檔的肯定是乳臭未乾的毛孩子,良好的文檔是正規研發
流程中非常重要的環節,作為代碼程序員,30%的工作時間寫技術文檔是很正常的,而
作為高級程序員和系統分析員,這個比例還要高很多。缺
乏文檔,一個軟體系統就缺乏生命力,在未來的查錯,升級以及模塊的復用時就都會遇
到極大的麻煩。
3:規范化,標准化的代碼編寫習慣
作為一些外國知名軟體公司的規矩,代碼的變數命名,代碼內注釋格式,甚至嵌套
中行縮進的長度和函數間的空行數字都有明確規定,良好的編寫習慣,不但有助於代碼
的移植和糾錯,也有助於不同技術人員之間的協作。fan
s叫囂高水平程序員寫的代碼旁人從來看不懂,這種叫囂只能證明他們自己壓根不配自稱
程序員。代碼具有良好的可讀性,是程序員基本的素質需求。再看看整個linux的搭建,
沒有規范化和標准化的代碼習慣,全球的研發
協作是絕對不可想像的。
4:需求理解能力
程序員需要理解一個模塊的需求,很多小朋友寫程序往往只關注一個功能需求,他
們把性能指標全部歸結到硬體,操作系統和開發環境上,而忽視了本身代碼的性能考慮
,有人曾經放言說寫一個廣 告交換程序很簡單,這種人從
來不知道在百萬甚至千萬數量級的訪問情況下的性能指標是如何實現的,對於這樣的程
序員,你給他深藍那套系統,他也做不出太極鏈的並訪能力。性能需求指標中,穩定性
,並訪支撐能力以及安全性都很重要,作為程序員需要
評估該模塊在系統運營中所處的環境,將要受到的負荷壓力以及各種潛在的危險和惡意
攻擊的可能性。就這一點,一個成熟的程序員至少需要2到3年的項目研發和跟蹤經驗才
有可能有心得。
5:復用性,模塊化思維能力
經常可以聽到一些程序員有這樣的抱怨,寫了幾年程序,變成了熟練工,每天都是
重復寫一些沒有任何新意的代碼,這其實是中國軟體人才最大浪費的地方,一些重復性
工作變成了熟練程序員的主要工作,而這些,其實是完全可
以避免的。
復用性設計,模塊化思維就是要程序員在完成任何一個功能模塊或函數的時候,要
多想一些,不要局限在完成當前任務的簡單思路上,想想看該模塊是否可以脫離這個系
統存在,是否可以通過簡單的修改參數的方式在其他系統和應用環境下直接引用,這樣
就能極大避免重復性的開發工作,如果一個軟體研發單位和工作組能夠在每一次研發過
程中都考慮到這些問題,那麼程序員就不會在重復性的工作中耽誤太多時間,就會有更
多時間和精力投入到創新的代碼工作中去。
一些好的程序模塊代碼,即便是70年代寫成的,拿到現在放到一些系統裡面作為功
能模塊都能適合的很好,而現在我看到的是,很多小公司軟體一升級或改進就動輒全部
代碼重寫,大部分重復性工作無謂的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6:測試習慣
作為一些商業化正規化的開發而言,專職的測試工程師是不可少的,但是並不是說
有了專職的測試工程師程序員就可以不進行自測;軟體研發作為一項工程而言,一個很
重要的特點就是問題發現的越早,解決的代價就越低,程序
員在每段代碼,每個子模塊完成後進行認真的測試,就可以盡量將一些潛在的問題最早
的發現和解決,這樣對整體系統建設的效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證。
測試工作實際上需要考慮兩方面,一方面是正常調用的測試,也就是看程序是否能
在正常調用下完成基本功能,這是最基本的測試職責,可惜在很多公司這成了唯一的測
試任務,實際上還差的遠那;第二方面就是異常調用的測試,比如高壓力負荷下的穩定
性測試,用戶潛在的異常輸入情況下的測試,整體系統局部故障情況下該模塊受影響狀
況的測試,頻發的異常請求阻塞資源時的模塊穩定測試等等。當然並不是程序員要對自
己的每段代碼都需要進行這種完整測試,但是程序員必須清醒認識自己的代碼任務在整
體項目中的地位和各種性能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相關測試並盡早發現和解決問題,當
然這需要上面提到需求理解能力。
7:學習和總結的能力
程序員是人才很容易被淘汰,很容易落伍的職業,因為一種技術可能僅僅在三兩年
內具有領先性,程序員如果想安身立命,就必須不斷跟進新的技術,學習新的技能。
善於學習,對於任何職業而言,都是前進所必需的動力,對於程序員,這種要求就
更加高了。但是學習也要找對目標,一些小coding有些codingTO就是這樣的coding上只
是一些Cfans們,他們也津津樂道於他們的學習能力,一會學會了asp,一會兒學會了ph
p,一會兒學會了jsp,他們把這個作為炫耀的資本,盲目的追逐一些膚淺的,表面的東
西和名詞,做網路程序不懂通訊傳輸協議,做應用程序不懂中斷向量處理,這樣的技術
人員,不管掌握了多少所謂的新語言,永遠不會有質的提高。
善於總結,也是學習能力的一種體現,每次完 成一個研發任務,完成一段代碼,都
應當有目的的跟蹤該程序的應用狀況和用戶反饋,隨時總結,找到自己的不足,這樣逐
步提高,一個程序員才可能成長起來。
一個不具備成長性的程序員,即便眼前看是個高手,建議也不要選用,因為他落伍
的時候馬上就到了。具備以上全部素質的人,應當說是夠格的程序員了,請注意以上的
各種素質都不是由IQ決定的,也不是大學某些課本里可以學習到的,需要的僅僅是程序
員對自己工作的認識, 是一種意識上的問題。
那麼作為高級程序員,以至於系統分析員,也就是對於一個程序項目的設計者而言
,除了應該具備上述全部素質之外,還需要具備以下素質:
第一,需求分析能力
對於程序員而言,理解需求就可以完成合格的代碼,但是對於研發項目的組織和管
理者,他們不但要理解客戶需求,更多時候還要自行制定一些需求,為什麼這么說呢?

一般而言,進行研發任務,也許是客戶提出需求,也許是市場和營銷部門提出的需
求,這時候對於研發部門,他們看到的不是一個完整的需求,通常而言,該需求僅僅是
一些功能上的要求,或者更正規些,可能獲得一個完整的用戶視圖;但是這都不夠,因
為客戶由於非技術因素多一些,他們可能很難提出完整和清晰,或者說專業性的性能需
求,但是對於項目組織者和規劃者,他必須能夠清醒認識到這些需求的存在並在完成 需
求分析報告的時候適當的提出,同時要完整和清晰的體現在設計說明書裡面,以便於程
序員編碼時不會失去這些准則。
程序設計者必須正確理解用戶需求所處的環境,並針對性做出需求的分析,舉例而
言,同樣一個軟體通過ASP租用方式發布和通過License方式發布,性能需求可能就是有
區別的,前者強調的是更好的支撐能力和穩定性,而後者則可能更強調在各種平台下的
普適性和安裝使用的簡捷性。
第二,項目設計方法和流程處理能力
程序設計者必須能夠掌握不少於兩到三種的項目設計方法(比如自頂至下的設計方
法,比如快速原型法等等),並能夠根據項目需求和資源搭配來選擇合適的設計方法進
行項 目的整體設計。設計方法上選擇不當,就會耽誤研發周期,浪費研發資源,甚至影
響研發效果。
一個程序設計者還需要把很多功夫用在流程圖的設計和處理上,他需要做數據流圖
以確立數據詞典;他需要加工邏輯流圖以形成整體的系統處理流程。一個流程有問題的
系統,就算代碼多漂亮,每個模塊多精緻,也不會成為一個好的系統。當然,做好流程
分析並選擇好項目設計方法,都需要在需求分析能力上具有足夠的把握。
第三,復用設計和模塊化分解能力
這個似乎又是老調重談,前面基本素質上不是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嗎?作為一個從
事模塊任務的程序員,他需要對他所面對的特定功能模塊的 復用性進行考慮,而作為一
個系統分析人員,他要面對的問題復雜的多,需要對整體系統按照一種模塊化的分析能
力分解為很多可復用的功能模塊和函數,並針對每一模塊形成一個獨立的設計需求。舉
個例子,好比是汽車生產,最早每輛汽車都是獨立安裝的,每個部件都是量身定做的,
但是後來不一樣了,機器化大生產了,一個汽車廠開始通過流水線來生產汽車,獨立部
件開始具有一定的復用性,在後來標准化成為大趨勢,不同型號,品牌甚至不同廠商的
汽車部件也可以進行方便的換裝和升級,這時候,汽車生產的效率達到最大化。
軟體工程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成熟的軟體行業,在一些相關項目和系統中,不同
的部件是可以隨意換裝的,比如微軟的許多桌面軟體,在很多操作模塊(如打開文件,
保存文件等等)都是復用的同一套功能模塊,而這些介面又
通過一些類庫提供給了桌面應用程序開發者方便掛接,這就是復用化的模塊設計明顯的
一個佐證。
將一個大型的,錯綜復雜的應用系統分解成一些相對獨立的,具有高度復用性的,
並能僅僅依靠幾個參數完成數據聯系的模塊組合,是作為高級程序員和系統分析員一項
最重要的工作,合適的項目設計方法,清晰的流程圖,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保證。
第四,整體項目評估能力
作為系統設計人員,必須能夠從全局出發,對項目又整體的清醒認識,比如公司的
資源配置是否合理和到位,比如工程進度安排是否能最大化體現效率又不至於無法按期
完成。評估項 目整體和各個模塊的工作量,評估項目所需的資源,評估項目可能遇到的
困難,都需要大量的經驗積累,換言之,這是一種不斷總結的累計才能達到的境界。在
西方一些軟體系統設計的帶頭人都是很年長的,比如4,50歲,甚至更老,他們在編碼方
面已經遠遠不如年輕人那樣活絡,但是就項目評估而言,他們幾十年的經驗積累就是最
重要和寶貴的財富。中國缺這么一代程序員,主要還不是缺那種年紀的程序員,而是那
種年紀的程序員基本上都是研究單位作出來的,都不是從專業的產品化軟體研發作出來
的,他們沒有能積累那種產品化研發的經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第五,團隊組織管理能力
完成一個項目工程,需要團隊的齊心協力,作為項目設計者或研發的主管人,就應
當有能力最大化發揮團隊的整體力量,技術管理由於其專業性質,不大同於一般的人事
管理,因為這裡面設計了一些技術性的指標和因素。
首先是工作的量化,沒有量化就很難做到合適的績效考核,而程序量化又不是簡單
的代碼行數可以計算的,因此要求技術管理人員需要能真正評估一個模塊的復雜性和工
作量。
其次是對團隊協作模式的調整,一般而言,程序開發的協作通常分為小組進行,小
組有主程序員方式的,也有民主方式的,根據程序員之間的能力水平差距,以及根據項
目研發的需求,選擇合適的組隊方式,並能將責權和成員的
工作任務緊密結合,這樣才能最大發揮組隊的效率。
一個代碼水平高的人,未必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項目研發主管,這方面的能力欠缺往
往是容易被忽視的。
綜上可以看到,作為一個主管研發的負責人,一個項目設計者,所需要具備的素質
和能力並不是程序代碼編寫的能力,當然一般情況下,一個程序員通過不斷的總結提高
達到了這種素質的時候,他所具有的代碼編寫能力也已經相當不簡單了,但是請注意這
裡面的因果關系,一個高水平的項目設計者通常已經是代碼編寫相當優秀的人了,但是
並不是一個代碼相當優秀的程序員就可以勝任項目設計的工作,這裡面存在的也不是智
商和課本的問題,還是在於一個程序員在積累經驗,逐步提升的時候沒有意識到應當思
考哪方面的東西,沒有有意識的就項目的組織和復用設計進行揣摩,沒有經常性的文檔
習慣和總結習慣, 不改變這些,我們的合格的項目設計者還是非常欠缺。
另外,為防止有無聊的人和我較真,補充一點,本文針對目標是作商業化的軟體項
目和工程,那些科研機構的編程高手,比如演算法高手,比如圖象處理高手,他們的工作
是研究課題而非直接完成商業軟體(當然最終間接成為商業
產品,比如微軟研究院在作的研究課題),因此他們強調的素質可能是另外的東西,這
些人(專家),並不能說是程序員,不能用程序員的標准去衡量。
最後補充一點東西,一個軟體項目研發的設計流程是怎樣的呢?以通常標準的設計
方法為例,(不過筆者喜歡快速原型法)。
第一個步驟是市場調研,技術和市場要結合才能體現最大價值。
第二個步驟是需求分析,這個階段需要出三樣東西,用戶視圖,數據詞典和用戶操
作手冊。用戶視圖是該軟體用戶(包括終端用戶和管理用戶)所能看到的頁面樣式,這
裡麵包含了很多操作方面的流程和條件。數據詞典是指明數據邏輯關系並加以整理的東
東,完成了數據詞典,資料庫的設計就完成了一半多。用戶操作手冊是指明了操作流程
的說明書。請注意,用戶操作流程和用戶視圖是由需求決定的,因此應該在軟體設計之
前完成,完成這些,就為程序研發提供了約束和准繩,很遺憾太多公司都不是這樣做的
,因果顛倒,順序不分,開發工作和實際需求往往因此 產生隔閡脫節的現象。
需求分析,除了以上工作,筆者以為作為項目設計者應當完整的做出項目的性能需
求說明書,因為往往性能需求只有懂技術的人才可能理解,這就需要技術專家和需求方
(客戶或公司市場部門)能夠有真正的溝通和了解。
第三個步驟是概要設計,將系統功能模塊初步劃分,並給出合理的研發流程和資源
要求。作為快速原型設計方法,完成概要設計就可以進入編碼階段了,通常採用這種方
法是因為涉及的研發任務屬於新領域,技術主管人員一上來無法給出明確的詳細設計說
明書,但是並不是說詳細設計說明書不重要,事實上快速原型法在完成原型代碼後,根
據評測結果和經驗教訓的總結,還要重新進行詳細設計的步驟。
第四個步驟是詳細設計,這是考驗技術專家設計思維的重 要關卡,詳細設計說明書
應當把具體的模塊以最『干凈』的方式(黑箱結構)提供給編碼者,使得系統整體模塊化
達到最大;一份好的詳細設計說明書,可以使編碼的復雜性減低到最低,實際上,嚴格
的講詳細設計說明書應當把每個函數的每個參數的定義都精精細細的提供出來,從需求
分析到概要設計到完成詳細設計說明書,一個軟體項目就應當說完成了一半了。換言之
,一個大型軟體系統在完成了一半的時候,其實還沒有開始一行代碼工作。那些把作軟
件的程序員簡單理解為寫代碼的,就從根子上犯了錯誤了。
第五個步驟是編碼,在規范化的研發流程中,編碼工作在整個項目流程里最多不會
超過1/2,通常在1/3的時間,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設計過程完成的好,編碼效率就會
極大提高,編碼時不同模塊之間的進度協調和協作是最需要小心的,也許一個小模塊的
問題就可能影響了整體進度,讓很多程序員因此被迫停下工作等待,這種問題在很多研
發過程中都出現過。編碼時的相互溝通和應急的解決手段都是相當重要的,對於程序員
而言,bug永遠存在,你必須永遠面對這個問題,大名鼎鼎的微軟,可曾有連續三個月不
發補丁的時候嗎?從來沒有!
第六個步驟是測試。
測試有很多種:按照測試執行方,可以分為內部測試和外部測試;按照測試范圍,
可以分為模塊測試和整體聯調;按照測試條 件,可以分為正常操作情況測試和異常情況
測試;按照測試的輸入范圍,可以分為全覆蓋測試和抽樣測試。以上都很好理解,不再
解釋。
總之,測試同樣是項目研發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步驟,對於一個大型軟體,3個月到1
年的外部測試都是正常的,因為永遠都會又不可預料的問題存在。
完成測試後,完成驗收並完成最後的一些幫助文檔,整體項目才算告一段落,當然
日後少不了升級,修補等等工作,只要不是想通過一錘子買賣騙錢,就要不停的跟蹤軟
件的運營狀況並持續修補升級,知道這個軟體被徹底淘汰為
止。
寫這些步驟算不上賣弄什麼,因為實話講我手邊是一本《軟體工程》,在大學里這
是計算機專業的必修課程,但是我知道很多程序員似乎從來都只是熱衷於什麼《30天精
通VC》之類的,他們有些和我一樣游擊隊出身,沒有正規學過這個專業,還有一些則早
就在混夠學分後就把這些真正有用的東西還給了老師。
fans亂嚷嚷,混淆視聽,實際上真正的技術專家很少在網上亂發帖子的,如筆者這
樣不知天高地厚的,其實實在是算不上什麼高手,只不過看不慣這種對技術,對程序員
的誤解和胡說,只好挺身而出,做撥亂反正之言,也希望那些還fans們能認真想想,走
到正途上,畢竟那些聰明的頭腦還遠遠沒有發揮應有的價值。
從程序員到工程師
從程序員升級到工程師大多數象我這樣對軟體有濃厚興趣的人,畢業後義無反顧地
走進了企業,開始了程序員的生涯。那時,我們迷戀「大全」、「秘籍」一類的書籍,
心中只有代碼。當我看到一行行枯燥的代碼變成了能夠打電話的設備,變成了屏幕上漂
亮的表格,變成了動聽的音樂,成就感油然而生。我覺得自己也是一個出色的程序員了
。在用戶的機房中苦熬三晝夜解決軟體的bug,也成了一種可以誇耀的資歷。五年前的某
一天,我把曾經讓我興奮自豪的大量代碼和少得可憐的文檔移交之後,來到了華為。這
里有更多的年輕人,我如魚得水,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依然是代碼,依然是匆
匆地在紙上記下稍縱即逝的靈感(我們把它稱作文檔),依然是無休止地和bug作斗爭。
當有一天,一個新來的同事拿著署著我的大名的文檔,小心翼翼地來問我時,我發現自
己好象有點不認識它了。我心裡有點沮喪,再看看代碼,發現文檔上記錄的一些靈感已
面目全非。我當時不知道那位新來的同事感受如何,但我從那時起,好象意識到什麼。
現在來看,那時的很多事情都是事倍功半。
我也見到了我的項目經理,一個個子較高,瘦瘦的年輕人,據說剛從美國回來,已
工作了五、六年。我聽了心裡很高興,這回要一招一式地學兩手。需求分析的時間是一
個月,項目經理和我們(實際上代表客戶 )討論了proposal中的內容,確定每一項都是
需要的。然後他把模塊大致劃分了一下,開始進入計劃中的學習階段。每個人在學習階
段要寫出功能描述的膠片,給其他人講解,不知不覺中,項目組的所有人對項目有了整
體的了解。
他還安排了一些培訓,如他們公司的軟體開發模型、項目組中各角色的定義,以後
及時的培訓不斷,只要項目組中有需求,他總是把qa或相關的人請來,培訓很專業。需
求分析完成後提交了一份四十多頁的文檔,當我看到這份英文文檔中我寫的部分整整齊
齊地列在其中時,我的感覺很復雜,有些喜悅,但更多的是苦澀,我以前怎麼就從來沒
有這樣做過需求分析呢。
在我寫文檔的過程中,qa給我們培訓過srs的寫作模板,後來我還是不放心,讓他們
一個有經驗的工程師寫了一段,我們再琢磨著照著寫。這份srs雖然是多個人合寫,但風
格一致,內容詳實。更為可貴的是,一直到最後,這份需求分析的內容都沒有改過,以
至於我們沒有機會走一下他們的需求更改流程。
需求分析是項目的第一階段,第二階段的開發時間要根據需求分析的結果來確定。
當對方的首席技術官(相當於我們業務部的總體組長)來和我們討論計劃時,他們已列
出了對每個 模塊的代碼行數的預測,可能存在的風險。根據他們公司的生產率--300
行/人月,他得出了項目第二階段需要多少周。
我們當時就提出了異議:1)公司對該項目需求很急;2)每月300行是否太少;3)
我們還有下載的源代碼參考。他解釋說,300行/人月是使得項目能達到他們質量標準的
經驗數據,考慮到有源代碼參考,生產率最多不能超過350行/人月。
當他問我們公司的生產率時,我腦袋裡轉了三個圈,沒敢多說,大概六、七百行吧
。他沉默了一會兒,然後堅定地說,我們這個計劃是建立在確保質量的基礎上的,我想
你們到印度來開發軟體,首先看中的應該是我們印度公司的
質量保證。我知道你們不缺乏軟體開發人員,你們為什麼不選擇下載的軟體呢。幾句話
說到了我的痛處,現在國內的弟兄們還在為使用下載軟體移植的產品四處奔波呢!
隨後的開發活動有條不紊,我們老老實實地跟著做。系統測試計劃、用例,概要設
計,集成測試計劃、用例,詳細設計,單元測試計劃、用例,編碼,單元測試,集成測
試,系統測試。一個完整的v模型開發過程,其中每個過程都有review。當我們對一些設
計的方法不太明白時,項目經理給我們發來了相關的資料,我不知道他當時是怎麼想的
,一些基本的分析、設計方法是十年,甚至二十年前的軟體工程書中就講到的,印度每
個計算機專業的人員都是必修這些內容的。而我們除了對一些具體協議的代碼很熟之外
,對這些常用的方法似乎一無所知。我感到一些羞愧,進城直奔書店,把他給我開列的
書找了出來,晚上躺在床上,仔細研讀,我彷彿突然又遇到了能給我指點迷津的良師益
友。現在印度所已形成了強烈的學習風氣。我回來後也推銷了700多本書,這些書教我們
如何用工程化的方法開發軟體,是成為一個軟體工程師必讀的資料。
我們的項目經理的計劃控制能力很強,當有什麼影響到項目計劃的事情發生時,如
人員辭職、實驗室搬家、某一模塊預測不準(該模塊是我們預測的),他總是採取必要
的措施,減少延期,調整計劃。剛開始,我們對他們每天上午11點,下午4點下樓喝咖啡
還有點意見,後來也跟著喝去了,原來,喝咖啡時的交流非常豐富,從項目管理到設計
方法,從技術發展到風土人情,無所不包,對我們互相之間的理解,對團隊的氣氛很有
幫助。我們項目的QA也在適當的時候出現在我們的面前,我們對她的工作只有一些感性
認識。她每次參加會議時,手裡時常拿著一個check list,項目經理准備相應的資料,
回答一些問題,她打著勾,或寫著項目經理的解釋。她給我們做培訓時也很耐心,體現
出很好的職業素養,我至今還在懷念她給我們的幫助。
我從事軟體開發已有九個年頭了,可我現在仍然不能說自己是個合格的軟體工程師
,更不用談什麼合格的管理者。我看到一份報道說,瑞士洛桑一權威機構把中國的科技
綜合競爭力從原來的第十三位調到二十多位,原因是他們調整了一些評估標准,其中有
一條是中國合格工程師的可獲得性非常低。想著弟兄們熬紅的雙眼,四處奔波升級的疲
憊身影,我有一個強烈的願望:快把我們自己升級成合格的工程師吧!

❻ 十六種人格分別是什麼

十六種人格類型分別是:INTJ、INTP、ENTJ、ENTP、INFJ、INFP、ENFJ、ENFP、ISTJ、ISFJ、ESTJ、ESFJ、ISTP、ISFP、ESTP、ESFP。

MBTI的大火帶給我們那些啟示:

1、尋找歸屬感,年輕人喜歡給自己「貼標簽」。

關於MBTI性格測試,可以通過身份認同的觀點進行解釋和研究。根據奧爾波特的自我發展理論,個體的自我認識要經歷生理自我、社會自我、心理自我三個階段。

社會自我和心理自我的形成都是在媒介設置的社會規范和與他人的人際交往中實現的,在信息的傳播和社會的交往中,個體不斷完善對自我的身份認同。

「貼標簽」行為本質上為了獲得「身份認同感」和「群體歸屬感」。人作為群居動物,對「群體歸屬」的追求甚至已經超脫於後台的經歷和理性邏輯判斷了,這是一種植根於人們潛意識的東西,即便是最獨立的人,一樣想要尋求和自己聊得來的群體,追求一種。

而另一類熱衷於獲得群體歸屬的人,則會使用各種方法去主動尋求群體歸屬,從最開始的星座,然後到MBTI,甚至還有各種各種奇怪的理論都出現了,正是他們向外廣播自己、尋求認同的方法。

海德格爾說,「我們本質上是共同體的一份子,正是在共同體中,我們學會怎樣成為一個個體。」人類作為社會性的存在,通常會把自己放到某個特定群體里來獲得某種和他人的聯系,藉由這種聯系來獲得對身份的確認。

星相學和算命經久不衰,表明了我們多麼渴望得到理解,當有人能說出跟我自身情況相符的信息(即便是籠統的)時,自我就被再現了。

2、新發展,互聯網下身份認同的分化。

互聯網時代迅捷的信息傳遞,使得群體聚散的頻率和速度都大大增強,身份認同的主體、基礎、動力都發生了較大的變化,並出現了相應的分化與沖突。

傳統社會成員的身份認同有較強的穩定性和限制性,個人受到所在群體、社會環境等的限制,其個人的身份認同也比較穩定;但是在互聯網時代,由於網路的虛擬性特點,人們可以在網路空間中有選擇的進行「展演」,個人的身份具有虛擬性和建構性的特點,社會成員的身份認同更加動態性和無限性。

同時,時空與認同具有密切的關系,當下我們處於美國學者曼紐爾·卡斯特所言的「流動空間」中,社會是液態的、流動的,社會成員的認同花費時間越來越短。

相對於傳統的被動性、歸屬性認同而言,網路社會中的認同是主動性、建構性的,當主動性的社會認同增多時,自我和群體認同便有了更多元的維度,社會認同也更加分散化。

哲學家格蒙特·鮑曼認為,如今群體身份的可靠標志漸漸被流動性、不穩定性和個人主義所取代。過去的人用宗教、家族、企業來標記自己,而現在的人,不是不需要依附在群體上了,而是要求更細分化了。

空巢青年、佛系青年、喪氣青年等流行一時,年輕人都需要找個時髦點的詞彙包裝自己。大家甚至會用「開什麼車、穿什麼衣服、噴什麼香水、聽什麼音樂」來定義自己。

具體而言,人們在社交網路上的形象,有時候甚至跟他實際本人相差十萬八千里,但就像哲學家威廉姆·詹姆斯認為的,「一個人在認識他的人眼中有多少種形象,他就有多少個社會自我。」對那些永遠都看不到實際的他是什麼樣的人而言,那些標簽化的人設,就是他本身。

比如,在MBTI的設置中,人們會根據不同的需求,以及所處的環境進行性格上的轉變,甚至一個月變好幾次性格類型。而這種轉變具有虛擬性和人為建構性的特點,實際上是人為的「展演」。

3、人格圈層化沖突,個體人格的獨特性被淹沒。

然而,當MBTI成為圈層標簽後,不同數量的人格類型成為人們獲取優越感的重要來源。

稀少而又符合商業時代規律的人格成為了圈層的最頂端,而INFP、ISFJ等龐大的感性人格卻需屈居在圈層的底層。本該帶來人們對復雜人性更平等看待的人格測試,卻變成為人為添加的刻板印象添油加醋,從而讓社交圈層越來越難被打破。

自然,圈層的劃分並不完全一無是處。它帶來了更加簡單的交流方式與語言風格,如和S型人格討論時聊美食、聊生活,遇見N型人格聊人生、聊哲學。然而,看似簡單的同時,背後卻是一種惰性的表達失語。

人們害怕發言,害怕無人傾聽,害怕偽裝的面具被識破。因此,還不如隱藏在通用的人格類型下,掩蓋所有真實想法與情緒。

圈層化的人格劃分使得個體人格的獨特性被淹沒,溝通與表達不再需要思考,彷彿一切都是模版和套路。矛盾的是,即使利用MBTI可以幫助我們打造理想化的人設,但當所有個體的性格都被標准化時,「個性」反而盪然無存,因為你想造的人設,人人都能造。

在當下,媒介化運動社交的背景下,群體聚散的頻率和速度都大大增強,年輕人從外向內窺探的需求通過 MBTI等人格測試來認清自我的現象日益突出。

MBTI作為新的一輪社交貨幣,本質上是一種快捷的貼標簽式分類,我們能夠從其窺探到新興人類社交中身份認同的建構。

但我們要明白MBTI作為一種並不科學嚴謹的性格測試方式,本質上和星座說一樣,當我們對特定人格類型的人產生期待或者標簽化時會成為刻板印象。

❼ 你絕對想不到40歲的程序員有多牛X

程序員雖然不需要青春的容顏,但是卻需要健康的體魄,吃青春飯到底對不對,相信沒人能下定論,但是吃過了青春飯的這些人該如何面對未來的職業生涯,卻是我們應該考慮的問題。
面對我國數以百萬計吃青春飯的程序員,40歲後他們又該怎麼辦呢?隨北大青鳥web前端培訓專家一探究竟!


說程序員是一碗青春飯,大多是因為這是一個需要高強度腦力勞動的工種,而超過40歲的程序員身體機能逐漸弱化,家庭瑣事纏身,往往面臨繼續做技術還是轉做管理的局面。
有人考慮轉型,當然也有人選擇對這份職業矢志不渝。


平凡的程序員雖然有很多人鄙視平凡,但也有人享受其中。做一名平凡的程序員,每天按時上班,按時下班,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用自己碼下的代碼改變世界,是無數熱愛編程的程序員的夢想。


程序員也可以「耀眼」


可以說,大多數選擇將程序員作為終身職業的人都是熱愛這份職業的,他們來到這個行業不是為了高薪,更不是為了每天把自己搞得滿眼黑眼圈。
對於這些人來說,一行行代碼並不僅僅是實現某種用途的命令,而是一篇優美的長詩。


盡管在國內浮躁的IT環境中,這樣的程序員可能並不多見,這不能全怪程序員,而是企業對程序員的定位不夠准確。而在程序員屆一直流傳著這樣的傳說:一個七十多歲的程序員,一輩子是一名程序員,卻讓比爾蓋茨敬佩有加。這個人叫做戴夫·卡特勒(Dave
Cutler)。


戴夫·卡特勒


戴夫·卡特勒今年已經七十四歲了,卻依然是一名程序員。他沒有隊伍,不做經理,但是他在公司的職位比大部分副總裁還要高。


據說,有一次某一個隊伍預測一項工程要數月完成,他看不過去,兩天,一個人就完成了...


自主創業有人願意因為熱愛,而選擇做一輩子的程序員,也有人選擇做程序員只是由於「曲線救國」,進而實現自主創業的夢想。自李克強總理提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雙引擎的口號後,中關村創業大街成立,
無數青年人投入到了自主創業的熱潮之中。


李彥宏與周鴻_


而在互聯網剛剛興起之時,也有無數懷揣技術理想的年輕人回國創業。為了實現通過技術改變世界的理想,創業似乎成了他們最快捷的一條道路,盡管,他們知道這條道路並不平坦,盡管無數年輕人在這里摔倒,但是無論國內國外,
程序員通過自主創業成立商業帝國的例子不在少數。


比如:蘋果喬教主喬布斯、微軟創始人比爾蓋茨、Fac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網路李彥宏、360創始人周鴻_、小米雷軍等等。


Facbook創始人扎克伯格


需要指出的是,程序員一般都比較聰明,但是聰明和創業成功之間的聯系並不是絕對的。


對於程序員這個群體,他們信奉著技術改變世界;帶著一點執著和一份自信走上創業之路,但這樣的人往往會面臨和別人相處時過於自負的問題。而創業的成功一定是一個團隊努力的結果,這里不僅需要技術,還需要運營、推廣等一系列動作。所以,
程序員如果想成為一個好的創業者,就必須要學會和人打交道,學會適時的收斂自己的鋒芒。


以梅姨為榜樣·進軍管理層為了避免程序員隨著年齡增加而導致身體機能弱化,避免精力弱於年輕人的程序員與其他年輕人在同一平台上競爭,同時,保證自己的手藝不會丟失,
很多程序員都希望自己進軍管理者行列,最好的選擇當然還是公司的CEO、CTO和CIO。


但是,無論在一個社會還是公司,管理者永遠都只是少數人,大多數公司也只有一個CEO、CTO和CIO。少數就意味著激烈的競爭,盡管如此,最終達成個人目標,贏得社會贊譽的人也有很多。比如4月初接任王堅的阿里現任CTO張劍鋒,還有雅虎美女CEO瑪麗莎·梅耶爾。


瑪麗莎·梅耶爾


以瑪麗莎·梅耶爾為例,今年41歲的瑪麗莎·梅耶爾1999年入職谷歌,曾經是谷歌的第一位產品經理和首位女工程師,如今是雅虎的首席執行官。從斯坦福大學計算機系畢業的梅姨正式從程序員進軍管理層,如今已然擔任雅虎CEO一職四年。


《程序員跳槽全攻略》


可以說,作為一名管理者,你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術水平,同時也要求背負團隊進度和效率,也要求任職者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卓越的領導力。


從一名普通的"碼農"晉升為公司的CTO或者CEO,整個晉升之路就像是一個漏斗,很少有人能沉澱下來。但是,
這仍然是程序員尋求一條專業化最理想的道路。


自由職業者當國內對於自由職業者的定義還停留在無業遊民或藝術工作者的時候,很多國家的
程序員已經實現在家掙錢的夢想。很多國家成熟的IT環境讓程序員成為IT自由職業者似乎並沒有那麼難,方式主要可以分為線上和線下兩種。


如何成為自由職業者?


程序員應該都知道或者接過一點兒"
私活兒",少則三五百,多則成千上萬。其實這也是成為程序員自由職業者線下盈利的最重要的一種方式。只是,這需要程序員認識一幫能夠給你私活兒的朋友,還需要擅長和對方談業務。


相比線下利用人情關系接私活兒的方式,在線眾包業務似乎更適合自由職業者。


類似於freelancer的網站在國外已經出現很久,目前國內也出現一些相似的網站。程序員可以通過在線"承包"的方式,憑自己出眾的業務能力和好運氣來搶工作。


freelancer主頁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通過做topcoder來賺錢的,這種方式雖然對業務能力要求不高,但是對技術及規范化要求較高、英文溝通能力要求較高和也需要良好的身體素質(因為你要晨昏顛倒以適應時差)。


年輕程序員
請你早做准備筆者認為,如果說40歲的程序員會面對職業選擇的困惑,不如說,這個困惑在入行那一刻就已註定要面對。國內IT環境的現實,讓更多的程序員不得不早早規劃好自己的職業發展方向,這樣才不至於到不惑之年而倍感困惑。


從整個采訪中我們可以發現,不同的年齡、不同的性別,對於程序員是否是一碗青春飯有著完全不同的看法。


有人說程序員是很有情懷的一群人,也有人說程序員是很寂寞的一群人,無論你屬於哪種,一旦踏上程序員這艘船,都很難靠岸。所以,年長的程序員,希望你能得到你想要的;
年輕的程序員,請你早做准備。

❽ 如何組建優秀的APP開發團隊

組建一個優秀的團隊,除了需要優秀的個人能力外,還要注重團隊協作。提升團隊短板,人員不要經常流動。
另外也可以使用一些辦公軟體來提高工作效率,敬業簽是一款功能比較全面的桌面便簽軟體,分為個人便簽和團隊協作便簽。
作為一名團隊便簽的成員,都可以很清晰的看到自己所在的團隊便簽中記錄的內容,作為一名管理者,可根據需求的不同,將記錄的內容指派給團隊便簽成員。
而團隊便簽的提醒功能可以團簽成員在指定的時間接收到提醒,也可以在團簽內容編輯好之後選擇立即推送提醒、10分鍾後、60分鍾後和12小時後向指派成員推送給提醒。
為了方便查看工作進度,被指派者在完成任務之後,可以將內容標記為已完成,這樣一來,工作流程和進度非常透明,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❾ 為什麼都稱程序員為程序猿反映了這個工種的哪些特質

我上班第一天我的老闆讓我做的第一件事
看兩篇文章:
程序員隨想
雷軍
我不是天生的程序員,也並非天生就喜歡電腦,上高中時也沒有想過將來會當程序員,接觸電腦純屬偶然--小時候的一個好朋友上大學時選擇了電腦專業,為了和這個朋友有更多的「共同語言」我便選擇了計算機系。在大學,我略窺電腦世界,開始為之「發燒」;畢業後,開始了一個程序員的職業生涯。
從開始寫程序到現在快十年了,寫過的程序不少。從這些年的風風雨雨中走過來,不能不有些體會。說到體會,最大的體會就是這條路太漫長。
一、一輩子有你 苦一點也願意
我沒有奢望大家把寫程序和文學創作相提並論,但其中的苦楚卻不是一個普通用戶能夠體味的。為了寫好一個程序,我們度過太多不眠之夜。有個朋友如此評價道,「寫程序簡直是在自殺,巨費精力巨費腦子巨累」。但還是有許多人不畏其苦,前仆後繼。
我剛接觸到電腦就發現電腦的妙處:電腦遠沒有人那麼復雜,如果你的程序寫得好,你就可以和電腦有著非常融洽的關系,就可以指揮電腦干你想乾的事,這個時候,你是十足的主宰。每每坐在電腦面前,你就如同在一個王國里巡行。
電腦里的世界很大,程序員是活在自己想像的王國里。你可以細微到電腦里的每一個位元組、每一個比特的東西。
這樣的日子簡直就是天堂般的日子,很多人都愛上了這樣的日子。
不少人認為程序員最多干到三十五歲就可以收山,腦子也差不多該歇歇了,並認為寫程序是年輕人的事情,到了一定年齡,估計沒什麼人再當程序員。
我剛畢業時,意氣風發,也想先吃點苦,到了三十歲就不幹了。年長一點後就發現了自己的無知。一個人大學畢業就二十一二歲,技術成熟一點後可能二十五,接著就是票子、妻子和房子等等諸多忙不完的事情。一切搞掂的時候,也許就是三十五歲。如果三十五歲就放棄的話,我們就不用選擇程序員的道路。
電腦進入我國時間不短,但真正大規模開始用,還是八五年PC登陸我國時候的事。因此國內真正寫電腦程序的人最長也就寫了十幾年(不知道是否還有這樣的人)。由於電腦應用在國內時間比較短,國內程序開發的主力以三十五歲以下的年輕人為主,但這並不表示程序員如同紅粉佳人般的容易衰老。美國和台灣地區的開發者以三四十歲的人為主。開始寫程序的時候,我們覺得沒有什麼不能做的(現在還能聽到這樣的豪言壯語),而且更要命的是,好象我們特別聰明,特別適合開發軟體,比老外強得多。當我們真正接觸那些傑出的國外開發人員的時候,發現他們太厲害了,都有十多年的開發經驗,絕對多數的產品出自這些有豐富開發經驗的程序員之手。
畢業後,編程不僅僅是愛好,而且成了一輩子的工作,可以肯定會干一輩子,雖然我沒有打算一生只干這一件事。用一生來編程是一件既容易又困難的事。如果碌碌無為,為交差寫點程序,這樣寫兩輩子的人都有。但如果想全身心地寫程序,寫十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現在我的不少朋友都洗手了,有時我也有這種想法,但一旦面對電腦,立刻頓悟:電腦還是自己最擅長乾的事,也是最順手的事。
二、我的未來不是夢
有的人刻苦學習編程技術,努力提高編程水平,並把高級程序員作為追求的目標,甚至是終身的奮斗目標。後來參與了真正的商品化軟體開發後,感到非常困惑和茫然。
當我上大學的時候,高級程序員也曾是我的目標。當時,我通過等級考試獲得了高級程序員證書,並在自己的名片上印上「高級程序員」的字樣。後來,我的水平提高了,似乎也成了大家認可的好程序員了。這個時候我卻開始茫然。我希望我的技術能得到別人的承認,當得到別人的承認後,我又能如何呢?後來我發現,無論成為多麼高級的程序員都沒用,關鍵是是否能夠出想法、出產品,你的勞動是否能被社會承認,是否能為社會創造財富。
我的未來是明確的,開發出高質量的適用社會的產品,為社會創造財富。
三、每一個程序都是藝術品
有人認為程序員沒有什麼了不起,不過是一種熟練工種而已;也有人把編程說成是藝術創作,捧上天。這兩種意見爭論比較激烈,甚至可以說針鋒相對。
我們換個工種來看,石匠應該是熟練工種,跟藝術似乎沾不上邊。;但正是這些石匠,給我們留下了數不勝數的文物古跡,如樂山大佛、莫高窟等等。應該說這此石匠給我們留下了無窮的文化財富。我認為編程的工作和石匠比較相似,是技術,也是藝術。
現代軟體工業已具相當規模,很多軟體的完成需要的是大兵團作戰。一名精通程序員接受編寫某一塊的任務後,往往只是寫代碼,發揮的餘地很小。在大項目中,很多程序員只能了解到和自己所編模塊相關的很局部的細節,另外還受到開發環境的限制,真的很難體會到自己在從事「藝術」創造,更多的時候是感到自己在從事重體力勞動。有的時候還擔心自己苦苦參與的這個項目究竟有沒有意義,是不是在同類產品中有競爭力,會不會開發出來以後就因為硬體的發展、操作系統的換代而過時......
編程是技術活,才有可能大規模進行,才會有軟體工程的理論。也正是編程具備藝術創作的特點,我們的生活才會有如此多的好軟體產品。寫一個程序需要付出腦力和體力,當我—我們—某個群體完成一個程序之後,在我們的眼裡,每一個程序就都是藝術品。

程序員應具備的素質
前言
程序員是一種技術工作,在IT的發展中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從底層硬體通訊協議的建立, 到數據傳輸層的處理,到操作系統的建設,到資料庫平台的建設,一直到應用層上各種數 據營銷平台的搭建,程序員在裡面都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並為IT事業的發展做出了巨大 的貢獻。

中國有很多精於編碼的人,但是中國軟體行業,尤其是網路應用開發方面誤區很大,很難形成有規模的軟體開發力量和產品能力,不但比美國差距甚遠,和印度相比也是頗有不 如。這些問題不是在於中國程序員的智商和工作努力狀況,也不是在於國家和民間對開發 的投入程度,而是很大程度上,有一些對技術,對程序開發,對項目設計方面的思想誤 區,這些誤區,導致了軟體行業的產品化能力不足,缺乏規模化和大型復用系統研發能 力,可以說,改變認識誤區,是解決軟體行業小作坊模式和個體英雄模式所帶來的局限性 的重要工作。

中國有很多小朋友,他們18,9歲或21,2歲,通過自學也寫了不少代碼,他們有的代碼寫的很漂亮,一些技術細節相當出眾,也很有鑽研精神,但是他們被一些錯誤的認識和觀點左右,缺乏對系統,對程序的整體理解能力,這些人,一個網上的朋友說得很好,他們實際 上只是一些Coding fans,壓根沒有資格稱為程序員,但是據我所知,不少小網路公司的 CTO就是這樣的coding fans,拿著嚇人的工資,做著嚇人的項目,項目的結局通常也很嚇人。

一、程序員基本素質
作一個真正合格的程序員,或者說就是可以真正合格完成一些代碼工作的程序員,應該具有的素質。
1:團隊精神和協作能力
把它作為基本素質,並不是不重要,恰恰相反,這是程序員應該具備的最基本的,也是最 重要的安身立命之本。把高水平程序員說成獨行俠的都是在囈語,任何個人的力量都是有 限的,即便如linus這樣的天才,也需要通過組成強大的團隊來創造奇跡,那些遍布全球 的為linux寫核心的高手們,沒有協作精神是不可想像的。獨行俠可以作一些賺錢的小軟 件發點小財,但是一旦進入一些大系統的研發團隊,進入商業化和產品化的開發任務,缺 乏這種素質的人就完全不合格了。
2:文檔習慣
說高水平程序員從來不寫文檔的肯定是乳臭未乾的毛孩子,良好的文檔是正規研發流程中 非常重要的環節,作為代碼程序員,30%的工作時間寫技術文檔是很正常的,而作為高級 程序員和系統分析員,這個比例還要高很多。
缺乏文檔,一個軟體系統就缺乏生命力,在未來的查錯,升級以及模塊的復用時就都會遇 到極大的麻煩。

3:規范化,標准化的代碼編寫習慣
作為一些外國知名軟體公司的規矩,代碼的變數命名,代碼內注釋格式,甚至嵌套中行縮 進的長度和函數間的空行數字都有明確規定,良好的編寫習慣,不但有助於代碼的移植和 糾錯,也有助於不同技術人員之間的協作。
有些coding fans叫囂高水平程序員寫的代碼旁人從來看不懂,這種叫囂只能證明他們自 己壓根不配自稱程序員。代碼具有良好的可讀性,是程序員基本的素質需求。
再看看整個linux的搭建,沒有規范化和標准化的代碼習慣,全球的研發協作是絕對不可 想像的。

4:需求理解能力
程序員需要理解一個模塊的需求,很多小朋友寫程序往往只關注一個功能需求,他們把性 能指標全部歸結到硬體,操作系統和開發環境上,而忽視了本身代碼的性能考慮,有人曾 經放言說寫一個廣告交換程序很簡單,這種人從來不知道在百萬甚至千萬數量級的訪問情 況下的性能指標是如何實現的,對於這樣的程序員,你給他深藍那套系統,他也做不出太 極鏈的並訪能力。性能需求指標中,穩定性,並訪支撐能力以及安全性都很重要,作為程 序員需要評估該模塊在系統運營中所處的環境,將要受到的負荷壓力以及各種潛在的危險 和惡意攻擊的可能性。就這一點,一個成熟的程序員至少需要2到3年的項目研發和跟蹤經 驗才有可能有心得。
5:復用性,模塊化思維能力
經常可以聽到一些程序員有這樣的抱怨,寫了幾年程序,變成了熟練工,每天都是重復寫 一些沒有任何新意的代碼,這其實是中國軟體人才最大浪費的地方,一些重復性工作變成 了熟練程序員的主要工作,而這些,其實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復用性設計,模塊化思維就是要程序員在完成任何一個功能模塊或函數的時候,要多想一 些,不要局限在完成當前任務的簡單思路上,想想看該模塊是否可以脫離這個系統存在, 是否可以通過簡單的修改參數的方式在其他系統和應用環境下直接引用,這樣就能極大避 免重復性的開發工作,如果一個軟體研發單位和工作組能夠在每一次研發過程中都考慮到 這些問題,那麼程序員就不會在重復性的工作中耽誤太多時間,就會有更多時間和精力投 入到創新的代碼工作中去。

一些好的程序模塊代碼,即便是70年代寫成的,拿到現在放到一些系統裡面作為功能模塊 都能適合的很好,而現在我看到的是,很多小公司軟體一升級或改進就動輒全部代碼重 寫,大部分重復性工作無謂的浪費了時間和精力。
6:測試習慣
作為一些商業化正規化的開發而言,專職的測試工程師是不可少的,但是並不是說有了專 職的測試工程師程序員就可以不進行自測;軟體研發作為一項工程而言,一個很重要的特 點就是問題發現的越早,解決的代價就越低,程序員在每段代碼,每個子模塊完成後進行 認真的測試,就可以盡量將一些潛在的問題最早的發現和解決,這樣對整體系統建設的效 率和可靠性就有了最大的保證。

測試工作實際上需要考慮兩方面,一方面是正常調用的測試,也就是看程序是否能在正常 調用下完成基本功能,這是最基本的測試職責,可惜在很多公司這成了唯一的測試任務, 實際上還差的遠那;第二方面就是異常調用的測試,比如高壓力負荷下的穩定性測試,用 戶潛在的異常輸入情況下的測試,整體系統局部故障情況下該模塊受影響狀況的測試,頻 發的異常請求阻塞資源時的模塊穩定測試等等。當然並不是程序員要對自己的每段代碼都 需要進行這種完整測試,但是程序員必須清醒認識自己的代碼任務在整體項目中的地位和 各種性能需求,有針對性的進行相關測試並盡早發現和解決問題,當然這需要上面提到的 需求理解能力。
7:學習和總結的能力
程序員是人才很容易被淘汰,很容易落伍的職業,因為一種技術可能僅僅在三兩年內具有 領先性,程序員如果想安身立命,就必須不斷跟進新的技術,學習新的技能。
善於學習,對於任何職業而言,都是前進所必需的動力,對於程序員,這種要求就更加高 了。
但是學習也要找對目標,一些小coding fans們,他們也津津樂道於他們的學習能力,一 會學會了asp,一會兒學會了php,一會兒學會了jsp,他們把這個作為炫耀的資本,盲目 的追逐一些膚淺的,表面的東西和名詞,做網路程序不懂通訊傳輸協議,做應用程序不懂 中斷向量處理,這樣的技術人員,不管掌握了多少所謂的新語言,永遠不會有質的提 高。
善於總結,也是學習能力的一種體現,每次完成一個研發任務,完成一段代碼,都應當有 目的的跟蹤該程序的應用狀況和用戶反饋,隨時總結,找到自己的不足,這樣逐步提高, 一個程序員才可能成長起來。
一個不具備成長性的程序員,即便眼前看是個高手,建議也不要選用,因為他落伍的時候 馬上就到了。
具備以上全部素質的人,應當說是夠格的程序員了,請注意以上的各種素質都不是由IQ決 定的,也不是大學某些課本里可以學習到的,需要的僅僅是程序員對自己工作的認識,是一種意識上的問題。

二、高級程序員/項目設計者還需具備的素質
那麼作為高級程序員,以至於系統分析員,也就是對於一個程序項目的設計者而言,除了應該具備上述全部素質之外,還需要具備以下素質:
第一,需求分析能力
對於程序員而言,理解需求就可以完成合格的代碼,但是對於研發項目的組織和管理者, 他們不但要理解客戶需求,更多時候還要自行制定一些需求,為什麼這么說呢?
一般而言,進行研發任務,也許是客戶提出需求,也許是市場和營銷部門提出的需求,這 時候對於研發部門,他們看到的不是一個完整的需求,通常而言,該需求僅僅是一些功能 上的要求,或者更正規些,可能獲得一個完整的用戶視圖;但是這都不夠,因為客戶由於 非技術因素多一些,他們可能很難提出完整和清晰,或者說專業性的性能需求,但是對於 項目組織者和規劃者,他必須能夠清醒認識到這些需求的存在並在完成需求分析報告的時 候適當的提出,同時要完整和清晰的體現在設計說明書裡面,以便於程序員編碼時不會失 去這些准則。
程序設計者必須正確理解用戶需求所處的環境,並針對性做出需求的分析,舉例而言,同 樣一個軟體通過ASP租用方式發布和通過License方式發布,性能需求可能就是有區別的, 前者強調的是更好的支撐能力和穩定性,而後者則可能更強調在各種平台下的普適性和安 裝使用的簡捷性。
第二,項目設計方法和流程處理能力
程序設計者必須能夠掌握不少於兩到三種的項目設計方法(比如自頂至下的設計方法,比如快速原型法等等),並能夠根據項目需求和資源搭配來選擇合適的設計方法進行項目的 整體設計。
設計方法上選擇不當,就會耽誤研發周期,浪費研發資源,甚至影響研發效果。
一個程序設計者還需要把很多功夫用在流程圖的設計和處理上,他需要做數據流圖以確立 數據詞典;他需要加工邏輯流圖以形成整體的系統處理流程。
一個流程有問題的系統,就算代碼多漂亮,每個模塊多精緻,也不會成為一個好的系統。 當然,做好流程分析並選擇好項目設計方法,都需要在需求分析能力上具有足夠的把 握。
第三,復用設計和模塊化分解能力
這個似乎又是老調重談,前面基本素質上不是已經說明了這個問題嗎?
作為一個從事模塊任務的程序員,他需要對他所面對的特定功能模塊的復用性進行考慮, 而作為一個系統分析人員,他要面對的問題復雜的多,需要對整體系統按照一種模塊化的 分析能力分解為很多可復用的功能模塊和函數,並針對每一模塊形成一個獨立的設計需 求。舉個例子,好比是汽車生產,最早每輛汽車都是獨立安裝的,每個部件都是量身定做 的,但是後來不一樣了,機器化大生產了,一個汽車廠開始通過流水線來生產汽車,獨立 部件開始具有一定的復用性,在後來標准化成為大趨勢,不同型號,品牌甚至不同廠商的 汽車部件也可以進行方便的換裝和升級,這時候,汽車生產的效率達到最大化。軟體工程 也是同樣的道理,一個成熟的軟體行業,在一些相關項目和系統中,不同的部件是可以隨 意換裝的,比如微軟的許多桌面軟體,在很多操作模塊(如打開文件,保存文件等等)都 是復用的同一套功能模塊,而這些介面又通過一些類庫提供給了桌面應用程序開發者方便 掛接,這就是復用化的模塊設計明顯的一個佐證。

將一個大型的,錯綜復雜的應用系統分解成一些相對獨立的,具有高度復用性的,並能僅 僅依靠幾個參數完成數據聯系的模塊組合,是作為高級程序員和系統分析員一項最重要的 工作,合適的項目設計方法,清晰的流程圖,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保證。
第四,整體項目評估能力
作為系統設計人員,必須能夠從全局出發,對項目又整體的清醒認識,比如公司的資源配 置是否合理和到位,比如工程進度安排是否能最大化體現效率又不至於無法按期完成。評 估項目整體和各個模塊的工作量,評估項目所需的資源,評估項目可能遇到的困難,都需 要大量的經驗積累,換言之,這是一種不斷總結的累計才能達到的境界。在西方一些軟體 系統設計的帶頭人都是很年長的,比如4,50歲,甚至更老,他們在編碼方面已經遠遠不 如年輕人那樣活絡,但是就項目評估而言,他們幾十年的經驗積累就是最重要和寶貴的財 富。中國缺這么一代程序員,主要還不是缺那種年紀的程序員,而是那種年紀的程序員基 本上都是研究單位作出來的,都不是從專業的產品化軟體研發作出來的,他們沒有能積累 那種產品化研發的經驗,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第五,團隊組織管理能力
完成一個項目工程,需要團隊的齊心協力,作為項目設計者或研發的主管人,就應當有能 力最大化發揮團隊的整體力量,技術管理由於其專業性質,不大同於一般的人事管理,因為這裡面設計了一些技術性的指標和因素。
首先是工作的量化,沒有量化就很難做到合適的績效考核,而程序量化又不是簡單的代碼 行數可以計算的,因此要求技術管理人員需要能真正評估一個模塊的復雜性和工作量。
其次是對團隊協作模式的調整,一般而言,程序開發的協作通常分為小組進行,小組有主 程序員方式的,也有民主方式的,根據程序員之間的能力水平差距,以及根據項目研發的 需求,選擇合適的組隊方式,並能將責權和成員的工作任務緊密結合,這樣才能最大發揮 組隊的效率。
一個代碼水平高的人,未必能成為一個合格的項目研發主管,這方面的能力欠缺往往是容 易被忽視的。

綜上可以看到,作為一個主管研發的負責人,一個項目設計者,所需要具備的素質和能力 並不是程序代碼編寫的能力,當然一般情況下,一個程序員通過不斷的總結提高達到了這種素質的時候,他所具有的代碼編寫能力也已經相當不簡單了,但是請注意這裡面的因果 關系,一個高水平的項目設計者通常已經是代碼編寫相當優秀的人了,但是並不是一個代 碼相當優秀的程序員就可以勝任項目設計的工作,這裡面存在的也不是智商和課本的問 題,還是在於一個程序員在積累經驗,逐步提升的時候沒有意識到應當思考哪方面的東 西,沒有有意識的就項目的組織和復用設計進行揣摩,沒有經常性的文檔習慣和總結習 慣,不改變這些,我們的合格的項目設計者還是非常欠缺。

另外,為防止有無聊的人和我較真,補充一點,本文針對目標是作商業化的軟體項目和工程,那些科研機構的編程高手,比如演算法高手,比如圖象處理高手,他們的工作是研究課題而非直接完成商業軟體(當然最終間接成為商業產品,比如微軟研究院在作的研究課 題),因此他們強調的素質可能是另外的東西,這些人(專家),並不能說是程序員,不能用程序員的標准去衡量。

三、軟體項目研發的設計流程
最後補充一點東西,一個軟體項目研發的設計流程是怎樣的呢?以通常標準的設計方法為例,(不過筆者喜歡快速原型法)。
第一個步驟是市場調研
技術和市場要結合才能體現最大價值。

第二個步驟是需求分析
這個階段需要出三樣東西,用戶視圖,數據詞典和用戶操作手冊。
用戶視圖是該軟體用戶(包括終端用戶和管理用戶)所能看到的頁面樣式,這裡麵包含了 很多操作方面的流程和條件。

數據詞典是指明數據邏輯關系並加以整理的東東,完成了數據詞典,資料庫的設計就完成 了一半多。
用戶操作手冊是指明了操作流程的說明書。
請注意,用戶操作流程和用戶視圖是由需求決定的,因此應該在軟體設計之前完成,完成 這些,就為程序研發提供了約束和准繩,很遺憾太多公司都不是這樣做的,因果顛倒,順 序不分,開發工作和實際需求往往因此產生隔閡脫節的現象。
需求分析,除了以上工作,筆者以為作為項目設計者應當完整的做出項目的性能需求說明 書,因為往往性能需求只有懂技術的人才可能理解,這就需要技術專家和需求方(客戶或 公司市場部門)能夠有真正的溝通和了解。
第三個步驟是概要設計
將系統功能模塊初步劃分,並給出合理的研發流程和資源要求。 作為快速原型設計方法,完成概要設計就可以進入編碼階段了,通常採用這種方法是因為 涉及的研發任務屬於新領域,技術主管人員一上來無法給出明確的詳細設計說明書,但是 並不是說詳細設計說明書不重要,事實上快速原型法在完成原型代碼後,根據評測結果和 經驗教訓的總結,還要重新進行詳細設計的步驟。

第四個步驟是詳細設計
這是考驗技術專家設計思維的重要關卡,詳細設計說明書應當把 具體的模塊以最』干凈』的方式(黑箱結構)提供給編碼者,使得系統整體模塊化達到最 大;一份好的詳細設計說明書,可以使編碼的復雜性減低到最低,實際上,嚴格的講詳細 設計說明書應當把每個函數的每個參數的定義都精精細細的提供出來,從需求分析到概要 設計到完成詳細設計說明書,一個軟體項目就應當說完成了一半了。換言之,一個大型軟 件系統在完成了一半的時候,其實還沒有開始一行代碼工作。
那些把作軟體的程序員簡單理解為寫代碼的,就從根子上犯了錯誤了。

第五個步驟是編碼
在規范化的研發流程中,編碼工作在整個項目流程里最多不會超過1/ 2,通常在1/3的時間,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功,設計過程完成的好,編碼效率就會極大提 高,編碼時不同模塊之間的進度協調和協作是最需要小心的,也許一個小模塊的問題就可 能影響了整體進度,讓很多程序員因此被迫停下工作等待,這種問題在很多研發過程中都 出現過。編碼時的相互溝通和應急的解決手段都是相當重要的,對於程序員而言,bug永 遠存在,你必須永遠面對這個問題,大名鼎鼎的微軟,可曾有連續三個月不發補丁的時候 嗎?從來沒有!
第六個步驟是測試
測試有很多種:
按照測試執行方,可以分為內部測試和外部測試
按照測試范圍,可以分為模塊測試和整體聯調
按照測試條件,可以分為正常操作情況測試和異常情況測試
按照測試的輸入范圍,可以分為全覆蓋測試和抽樣測試
以上都很好理解,不再解釋。

總之,測試同樣是項目研發中一個相當重要的步驟,對於一個大型軟體,3個月到1年的外 部測試都是正常的,因為永遠都會又不可預料的問題存在。

完成測試後,完成驗收並完成最後的一些幫助文檔,整體項目才算告一段落,當然日後少 不了升級,修補等等工作,只要不是想通過一錘子買賣騙錢,就要不停的跟蹤軟體的運營 狀況並持續修補升級,知道這個軟體被徹底淘汰為止。

寫這些步驟算不上賣弄什麼,因為實話講我手邊是一本《軟體工程》,在大學里這是計算 機專業的必修課程,但是我知道很多程序員似乎從來都只是熱衷於什麼《30天精通VC》之 類的,他們有些和我一樣游擊隊出身,沒有正規學過這個專業,還有一些則早就在混夠學 分後就把這些真正有用的東西還給了老師。
網上現在也很浮躁,一些coding fans亂嚷嚷,混淆視聽,實際上真正的技術專家很少在 網上亂發帖子的,如筆者這樣不知天高地厚的,其實實在是算不上什麼高手,只不過看不 慣這種對技術,對程序員的誤解和胡說,只好挺身而出,做撥亂反正之言,也希望那些還 沉迷於一些錯誤人士的coding fans們能認真想想,走到正途上,畢竟那些聰明的頭腦還 遠遠沒有發揮應有的價值。

閱讀全文

與程序員管理者特質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51單片機hex文件 瀏覽:328
vsc怎麼編譯bin 瀏覽:5
安卓基站延遲怎麼辦 瀏覽:543
亞馬遜店鋪可以遷移到雲伺服器嗎 瀏覽:840
真空泵壓縮比會改變嗎 瀏覽:329
示波器app怎麼看 瀏覽:612
米家app英文怎麼改 瀏覽:605
學習編程你有什麼夢想 瀏覽:886
農行信用報告解壓密碼 瀏覽:217
小程序員調試信息 瀏覽:183
電腦打代碼自帶編譯嗎 瀏覽:273
和平怎麼在和平營地轉安卓 瀏覽:463
我的世界中如何查看伺服器的人數 瀏覽:618
台式機改為網路伺服器有什麼好處 瀏覽:960
騰訊雲輕量應用伺服器如何登陸 瀏覽:620
考研復試c語言編譯器 瀏覽:150
安卓的字體怎麼變粗 瀏覽:253
java錯誤無法載入主類 瀏覽:348
程序員考試考什麼文憑 瀏覽:883
pdf版破解 瀏覽: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