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35歲程序員轉行生物信息

35歲程序員轉行生物信息

發布時間:2024-12-15 23:54:07

⑴ 生物信息在國內前景究竟如何

實際上生信的壁壘在於計算機水平,一個有cs基礎的人轉行生信的難度,明顯低於一個純生命科學專業轉行生信。故如果轉行cs再回到生信需要的緩沖期很短,而生信再轉行深度學習,需要的緩沖長一些,但是因人而異,因為已經有python和基本的資料庫,相比純生物學優勢很大。如果想要在生信上進一步做科研,目前來看前景(短期)還是很積極的,無論是施一公領銜的結構生物學(更重要的是設備,但也有分析),還是華大領銜的基因組學,以及目前非常火熱的精準醫療都與生信有密切聯系。隨著深度學習的發展,以各類資料庫為基礎的智能診斷也與生信有關。從另一個側面看,生物專業未來的需求應該是多面的,未來做生物學研究(或者說基礎醫學研究),需要計算機、數學等等方面的人才會很多(例如計量生物學)。很多實驗(基本的養細胞,跑膠)可能在未來的效率會大幅提升,純實驗所需人手可能在飽和,照目前美國技術迭代的速度,幾乎所有科技行業每半年都需要進修與學習,相對於生命科學來說,有生信基礎的人會面臨小一些的壓力。(但是只是相對大部分生命科學學生)必須承認金融與cs未來還會是最具吸引力的行業,但是如果可以在生信上做好,那麼掌握醫學統計學;統計學,python和組學知識的人才無須擔心前景,但是讀PhD期間,可能很多人會因為枯燥的濕實驗,大量重復性的工作而失去耐心,故仍舊要考慮自己的情況。

⑵ 38歲了,難道程序員35歲以後真的都要失業了嗎

「老程序員」這個稱呼印證了行業的一道坎,35歲,不光是程序員,還有其他行業的從業者,都會遇到這個坎。批量的年輕人逐漸湧入,打擊了一批還在碌碌無為的前輩,開始為自己的未來擔憂。對於程序員來說,似乎更加沉重一些。


我們眼中的程序員,一直忙碌在公司的第一戰線,996的上班時間,還不算通宵加班的精力,對體力和腦力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到了35歲的程序員都在迷茫著自己的未來,該何去何從? 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程序員在過了35歲之後都會失業,面對來自家庭孩子的壓力,來自父母養老的壓力,都會讓自己思考以後的發展。是繼續走技術路線還是轉向,該如何更好的承擔起自己肩上的責任? 看了很多網友的回答,也訪問了很多程序員對自己未來的打算,總結了一下:

閱讀全文

與35歲程序員轉行生物信息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明白演算法機制 瀏覽:239
雲伺服器8核32g 瀏覽:42
linuxcp命令覆蓋 瀏覽:255
ping命令的使用技巧 瀏覽:742
李炎恢php視頻教程第三季 瀏覽:677
南瑞的伺服器什麼牌子 瀏覽:969
java8defaultthis 瀏覽:839
android底部菜單凸起 瀏覽:431
麥克米倫pdf 瀏覽:489
移動雲伺服器自動續費 瀏覽:184
南京電子文檔加密軟體公司 瀏覽:51
貪心演算法能解決最優化問題 瀏覽:259
用微信掃哪個app收款 瀏覽:416
三元函數的遺傳演算法 瀏覽:448
查看命令區域網 瀏覽:393
怪獸聽從命令 瀏覽:769
伺服器如何看硬碟佔用 瀏覽:920
t3工況壓縮機 瀏覽:281
控制台命令大全 瀏覽:782
編譯原理中浮點數的正則文法 瀏覽: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