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Linux系統中,使用tar命令進行文件的壓縮和解壓非常方便。例如,將根目錄下的bbs.tar.zip文件解壓到/zzz/bbs目錄下,命令為:
#tar zxvf /bbs.tar.zip -C /zzz/bbs
這個操作需要前提條件是/zzz/bbs目錄已存在,而cp命令即使目錄不存在也會自動創建。
此外,tar命令還可以用於文件打包。例如,將當前目錄下的zzz文件打包到根目錄下,並命名為zzz.tar.gz:
#tar zcvf /zzz.tar.gz ./zzz
這里使用了-z選項,表示使用gzip壓縮,-c表示創建新包,-v表示顯示過程,-f表示指定包名。
tar命令的解壓命令格式如下:
-c:建立壓縮檔案
-x:解壓
-t:查看內容
-r:向壓縮歸檔文件末尾追加文件
-u:更新原壓縮包中的文件
這五個選項是獨立的,壓縮或解壓時只能選擇其中之一。例如:
# tar -czf all.tar.gz *.jpg
這條命令將所有.jpg文件打包成all.tar.gz文件。-c表示創建新包,-z表示使用gzip壓縮,-f表示指定包名。
# tar -xvf all.tar
這條命令將all.tar包中的所有文件解壓。
對於不同的壓縮格式,tar命令提供了相應的選項:
例如:
# tar -cjf jpg.tar.bz2 *.jpg
這條命令將所有.jpg文件打包成jpg.tar.bz2文件,並使用bzip2壓縮。
對於rar和zip格式的壓縮和解壓,可以使用unrar和unzip命令:
# unrar e file.rar
這條命令解壓rar文件。
# unzip file.zip
這條命令解壓zip文件。
總之,tar命令提供了豐富的功能來處理文件的壓縮和解壓,適用於多種常見的壓縮格式。
『貳』 linux中tar的用法解壓到當前目錄
在Linux中,要將文件夾壓縮並解壓到指定目錄,tar命令提供了解決方案。基本的tar命令結構是tar xvf (extract and verbose) 加上壓縮文件名,後面跟著要解壓到的目錄。以下是幾種常見的用法:
1. 直接在當前目錄下解壓: tar xvf te.tar
2. 將文件解壓到指定的子目錄: tar xvf te.tar -C ./test/ 或 tar xvf te.tar ./test/
3. 如果你的目標目錄在壓縮文件路徑中,可以省略-C選項,如: tar xvf te.tar test/ 或 tar xvf te.tar ./test/,這兩種方式在Solaris 9上同樣適用。
如果你的壓縮文件路徑包含目標目錄,使用絕對路徑加上-C選項,如: tar -xvf /home/zjx/aa.tar -C ./test/ 或 tar -xvf a.tar -C ./test/。這將確保文件被解壓到指定的目錄中。
總結來說,根據你的需求,選擇適合的參數組合即可。在使用時,確保目標目錄存在,以避免解壓失敗。希望這些例子能幫助你理解如何正確使用tar命令來壓縮和解壓文件到指定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