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38歲從工作了10年的公司裸辭,找工作四處碰壁,該怎麼辦
我今年剛好就是38歲,仍然老老實實地在公司打工不敢辭職,因為適合的下家不好找,特別是在全球疫情仍未結束和汽車行業晶元短缺大爆發的時候。裸辭不是人人都有資格的,除非你家裡有足夠的礦來支撐!對於一個馬上進入不惑之年的中年人來說,把目前的工作做好,保證自己不被裁員,然後騎驢找馬再看合適的機會,這才是正路。
寫在最後,既然已經離職了,還到處找不到工作,我的建議是,放低姿態和身段優先去找同行業的工作機會,如果真的找不到合適的,送外賣和快遞,跑網約車也是一個短期內不錯的選擇,那麼多互聯網大齡退下來的程序員都在跑網約車,也沒啥爹丟人的,先掙到錢再說,養家糊口的壓力可不是鬧著玩的,光是每月的房貸都能把人逼死!以上是一個副業寫作,主業汽車零部件製造的38歲打工人的建議,共勉!
B. 35歲程序員裸辭重新上班一個月總結5
35歲程序員裸辭重新上班一個月總結
在裸辭並重新踏入職場的一個月後,我深刻體會到了人生選擇與自我挑戰的重要性。以下是我這段時間的總結與反思:
戰勝自我,克服陋習
人最難戰勝的就是自己。這段時間,我不斷提醒自己晚上回家後要克服刷手機的陋習,但總是難以完全做到。盡管如此,我仍在努力,每次意識到自己在刷手機時,都會立即停止,並嘗試將注意力轉移到更有價值的事情上,如閱讀、寫作或思考。我深知,只有不斷戰勝自己的惰性,才能取得真正的進步。
回顧過去,展望未來
雖然目前的狀況並不太理想,35歲的我仍然只是一個普通程序員,但回顧今年,我意識到自己已經做出了許多重要的決定和行動。年初時,我下定決心離開了待了5年的公司,這是一個艱難但必要的決定。我深知,只有跳出舒適區,才能有機會實現自己的價值和夢想。雖然未來仍然充滿不確定性,但我相信,只要不斷努力,就一定會有所起色。
內心掙扎,堅定信念
在決定離開公司之前,我經歷了長時間的內心掙扎。大公司的福利待遇、熟悉的工作環境以及離家近的優勢都讓我難以割捨。但內心那團想有所成就的火苗始終不曾熄滅,我想成為某方面專家的慾望一直深藏我心。我意識到,只有戰勝內心的猶豫和軟弱,才能勇敢地邁出那一步。現在回想起來,如果當時沒有下定決心離開,我可能仍然在原地踏步,無法取得今天的進步。
自我反思,明確方向
在裸辭後的這段時間里,我進行了深刻的自我反思。我意識到,人只能靠自己才能改變現狀,只有付出行動腳踏實地才能有所進步。我明白了,寄希望於遇見貴人或參加培訓本身就是一種軟弱且急功近利的表現。我要成為專家,必須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堅持。同時,我也明確了未來的方向和目標,即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和素養,成為行業內的佼佼者。
家庭責任,教育子女
除了職業發展外,我還深刻體會到了家庭責任的重要性。作為父親,我意識到自己有責任教育和培養好女兒。我明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節奏,不應該盲目比較。但我也意識到,有一些基礎能力是我希望女兒能夠掌握的,如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堅持和讀書的習慣等。因此,我會盡力為她提供良好的成長環境和教育資源,幫助她成為一個優秀的人。
克服困難,勇往直前
面對未來的挑戰和困難,我深知自己必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勇氣。我意識到,35歲的我已經沒有太多的時間可以浪費,必須珍惜每一個機會和時刻。雖然選擇了一條難走的路,但我相信只要堅持下去,就一定會有所收獲。同時,我也意識到戰勝焦慮的唯一方法就是做好當下,不後悔過去也不害怕將來。只有保持積極的心態和行動才能不斷前行。
總結與展望
總的來說,這一個月的時間讓我深刻體會到了人生選擇與自我挑戰的重要性。我意識到只有不斷戰勝自己的惰性和軟弱才能取得真正的進步。同時我也明確了未來的方向和目標,並為之付出了努力和行動。我相信只要保持積極的心態和行動就一定能夠在未來的道路上取得更大的成就和突破。
C. 那些辭職旅行的人,過得並不好,裸辭的代價你承受得起嗎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讓大家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隨著互聯網和信息化的發展,我們總是能在很多社交平台上看到那些說辭職就辭職的人,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雖然看似完成了很多人的夢想,不受生活的束縛,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但是這背後,都是你承擔不起的風險。
我們經常會疑問,為什麼身邊有錢的人那麼多,是自己的能力不足嗎?人家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說辭職就辭職,頭也不回的就走了,而自己卻連說辭職的勇氣都沒有,其實這才我們大多數人的正常生活狀態,我們期盼著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但是每天又被養家糊口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來,每個月三四千的工資,加上車貸和房貸,到底什麼時候才能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回歸現實,說走就走的裸辭背後,沒有幾個人能承擔住背後付出的代價。
或許生活就是這樣,我們有的時候必須舍棄一些東西,才能得到一些東西,裸辭和追尋夢想固然將可以理解,但是自己首先要有足夠的能力去承擔風險,如果拿家人的生活去冒險,這是不明智的行為。
柴米油鹽的生活雖然看上去不起眼,但是卻是大多數的人的常態,或許生活就是這樣,他不容許我們有太多的私心,也不會賦予我們絕大多數人很大的能力去實現自己的畢生夢想,很多人都在負重前行,只是為了讓家人笑口常開,這就是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