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程序員年薪30W,十年後是否還能拿這么多
根據時代的變化。工資會越來越多。科技時代就會發現程序員的作用了。
Ⅱ 現在一個工作十年的碼農工資水平是怎樣的
工資水平一般都是在一兩萬一個月左右,因為他們這個程度的程序員已經配得上這種工資,甚至還要更高,畢竟程序員這份工作是非常累的。
Ⅲ 你或者你身邊的程序員們都有多少存款
09年開始工作,第一個月工資是1900塊錢,不高,因為是三縣城市,而且前三年根本一分錢都沒攢,月光族。後面連續跳了好幾次槽,穩定在一個算是比較大的公司一直到現在。平心而論,如果不買房的話,現在手上最起碼還有20萬的存款(算上裝修跟首付的錢),如果沒買車的話,能有35萬,也就這些吧。但是現在是一分錢存款都沒有,窮人一個。
Ⅳ 未來10年程序員的工資會怎麼樣
未來10年是人工智慧爆發的一個行業,伴隨5G網路的普及,人與物的關系將更加密切,智能家居機器人、無人駕駛、全息圖像等會越來越普遍,這些工作離不開程序員的編程,未來這個行業的工資也會水漲船高。
Ⅳ 2015年程序員能拿到多少工資
程序員作為IT/互聯網行業的一個工種,且屬於核心工種,他們的薪資標准一直備受關注。不光是外界人的好奇,程序員自己也想了解其中的究竟有何奧秘!?
好獵頭網多年以來統計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雖如網路、阿里等行業巨頭雖然對外曬出了員工的巨額薪資、福利和最牛年終獎。但大多數普通企業的普通程序員的薪資水平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般高大上,且薪資多寡直接與從業經驗和技術高低掛鉤。
一線城市:
應屆生工資在2500~3500之間
一年以上工作經驗者工資在3000~4500之間
三年以上工作經驗者(高級程序員)工資在4000~8000之間
五年以上工作經驗者(高級程序員)工資在7000~15000之間
十年以上工作經驗者(高級程序員)工資在10000~25000之間
二線城市:
應屆生工資在1800~2200
一年以上工作經驗者工資在2500~3500之間
三年以上工作經驗者(高級程序員)工資在3500~6000之間
五年以上工作經驗者(高級程序員)工資在6000~13000之間
十年以上工作經驗者(高級程序員)工資在9000~18000之間
從佔比和走勢上分析,不論是在一線城市還是二線城市,程序員的工資還是讓很多求職者嚮往的,也有很多應屆畢業生為了程序員這個高新工作,在畢業之後又繼續花錢做程序方面的培訓。
且中國一向重視互聯網科技人才的培養,企業也多確經驗豐富的程序員,可想而知程序員許將成為求職者眼中的熱餑餑。
Ⅵ 未來10年程序員的薪資會怎麼樣
未來10年程序員的薪資會怎麼樣?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作為一名IT行業的從業者,我來說說我的看法。
首先,從當前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前景來看,程序員未來的就業機會還是比較多的,而且在人工智慧技術的推動下,程序員的崗位附加值也會逐漸提升,所以未來程序員的薪資待遇依然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第三:行業知識對於程序員的發展有更大的影響。在產業互聯網時代,行業知識對於程序員自身的發展會起到比較大的影響,所以程序員在積累技術知識的同時,也應該深入行業領域。
Ⅶ 電腦程序員是干什麼工作工資是多少
程序員(英文Programmer)是從事程序開發、維護的專業人員。一般我們將程序員分為程序設計人員和程序編碼員,但兩者的界限並不非常清楚,特別是在中國。根據工作經驗不同、城市不同,工資待遇不同。平均在7k左右。
Ⅷ 本科畢業,十年工作經驗的C++程序員在北京月薪多少
這個涉及到的因素太多啦,比如你要面試的公司效益好不好,比如你能為公司帶來多大的利潤,這些你肯定知道,但,大體上10年的工作經驗怎麼也能2w以上啦
Ⅸ 未來十年程序員越來越多,工資會變成白菜價嗎
說到程序員的薪水,每個人都會想到一個詞:高!後來有人說,現在大家都轉向它,將來程序員的供過於求,這肯定會成為白菜的價格。
互聯網作為一個新興的產業,從1995年發展至今。它經歷了信息門戶、電子商務、搜索、社交和共享經濟等幾個里程碑式的產品階段。微軟、蘋果、谷歌、優步、騰訊等標桿企業不斷將行業推向巔峰。如今,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正逐步向縱深和精準方向發展。基於大數據,人們開始從滿足用戶的一般需求擴展到個性化需求。此外,「互聯網產業」已成為共識。以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為基礎設施,推動「物聯網」時代已經悄然到來。
Ⅹ 程序員的工資待遇怎麼樣
我接觸過的程序員,月薪從3K到100K的都有,平均大概在10K左右。
不過,題主,你真的喜歡這行么?
如果僅僅是為了待遇和福利這種功利的目的的話,請讀金融或者別的專業吧,反正你都不愛,還不如選個更有錢的專業。
如果不是真心喜歡這個行業,你會很煎熬很痛苦。
我從會擼之前就開始寫代碼了,雖然天賦不好,也一直堅持到了現在,這十幾年來,看到了太多天才庸才蠢才在這行的進進出出。
剛開始學編程的時候,我大概有100多個同伴,但是到高三的時候,就剩下4個人。
他們剛開始進來的理由無非是【好玩】【覺得這個很酷】【我聰明我應該學這個】【學這個高考可以加分】
退出來的理由無非是【太累】【功課壓力大】【無聊】【像我這種智商應該參加數學競賽】【競賽競爭激烈,高考加那點分還不如我好好學習其他學科來得重要】
他們其中相當多的一部分的智商和能力都能碾壓我,但是我一直默默地看著他們風火流星地進來,毫不費力地碾壓我一番,又十萬火急地退出去,而我在後面,慢慢地走著,冷眼地看著。
後來我上大學了,我還是義無返顧地選了計算機專業。
那個時候,IT業已經開始火了起來,挺過了2002年互聯網寒潮的各種互聯網老闆創業成功的雞湯故事充斥著整個中國。我的同學選這個專業的理由跟我中學時候學編程的同伴差不多,還加上了【這行賺得多!】這個非常有說服力的理由,題主你看,這就是你現在所在的人生路口。
第一學期,有人就退學回去復讀了,次年考上了全國top4的大學,退學的原因是不喜歡這個專業。
在接下來的4年,有相當一部分人過得很痛苦,他們智商很高,在高數上這種純粹拼智商的科目上碾壓來碾壓去,但是他們做專業課的作業的時候異常痛苦——因為他們不喜歡代碼,但每個要寫至少500行代碼,平均每行代碼有一個BUG,平均每個BUG要查一小時的大作業對於他們來說無疑是酷刑。他們最後只好跟我交換作業抄——我抄他們的數學物理,他們抄我的代碼。
但是這不阻礙他們在績點上傲視群雄,春風得意,包攬各種獎學金。
順便說一下,我的績點大約排在全級的75%左右。
大二的時候又有個同學轉去建築系。大四找工作之際他帶著鉛筆三角尺回來找我們敘舊,眉飛色舞地講述他當年剛轉專業為了追進度連夜畫馬桶的三視圖到雞鳴、實習的時候在工地上跟工人一起曬了一個月太陽結果被校新聞部當非洲來的交換生采訪的軼事。
我說,哈哈,後悔了吧?
他連連擺手,說, 不不不,我寧可去曬成非洲難民也不要看一堆密密麻麻的字元。你不知道,我當初做大作業的時候多麼的痛苦。
畢業了,我們專業正兒八經的當程序員的不多,大多數都做了相關的類似測試工程師、策劃之類的支撐職業,還有一部分脫離了互聯網,回到傳統行業去了。
當然他們都過得很好,只是他們用了四年才發現,他們不喜歡這行。
後來我當了一名資質平庸的程序員,同事都很流弊,就像知乎上某個回答【你知道有些輪胎之大,其花紋根本碾壓不到螞蟻。】。
後來我發現我身邊一些測試工程師,策劃都是畢業於國內TOP3的大學的研究生,甚至是博士,我甚至在我國某個很流弊的項目里看到他們在大學時候留下的痕跡。
我感到很吃驚,說句不好聽的,我一直覺得這些職位上的人都是寫代碼不足,看代碼有餘的半瓶水亂晃的貨,而眼前這批人,從他們過往的項目來說,無論學歷、能力或者經驗,都完爆我幾條街,為什麼他們沒有順理成章地成為程序員?
有一天我鼓足勇氣問了一個清華博士畢業的測試工程師這個問題。
他嘆了口氣說,我覺得我這輩子的代碼都在大學的時候寫完了,現在這份工作雖然比寫代碼待遇差一點,但是至少不用寫代碼了。你不知道哎,我現在看到代碼就暴躁。
當然,這不妨礙他3年買車,5年買房,而我現在還在湊首付。
我的故事暫時到這里了,我想告訴題主,如果你不是發至內心地喜歡這個行業,你很難堅持下來的。也許你能堅持四年、六年半、十年,但是你堅持不了一輩子。
順便說一下,我堅持下來的理由很簡單:我小學的時候玩了仙劍奇俠傳,覺得很流弊,我長大之後也要做一款同樣流弊的游戲。
然後我現在在某游戲公司工作。
最後,附贈小故事一則:
從前,在除夕吃年飯的時候,一家人問4歲大的寶寶:乖乖,你長大之後想當什麼?
寶寶含著指頭,歪著頭想了一會,說,我想當醫生。
一家人哈哈大笑。
爺爺說,當醫生好,地位高。
奶奶說,當醫生好,一家人都身體健康。
爸爸說,當醫生好,收入高。
媽媽說,當醫生好,容易找對象。
姐姐問,你為什麼想當醫生呀?
寶寶說,因為可以治病救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