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關於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段話66字以內及66字
2014年1月3日上午9時許,武漢市公安消防支隊徐東路中隊接到一起警情,市內一家餐廳失火,要求緊急出警。險情就是命令,徐東路中隊趕緊組織消防隊員奔赴事發現場。事發地是一間約40平方米的臨街小餐館,滾滾濃煙從廚房湧出,由於對裡面情況不熟悉,圍觀的群眾神色戒備,不敢貿然上前。消防兵一到,人們趕緊讓出一條道。
他和戰友沖入廚房,發現裡面共有8個液化氣罐,其中3個閥門正往外噴火,隨時都有爆炸的可能。他們用水槍給瓶身降溫,迅速澆滅2個著火罐子搬出,剩下一個罐子由於存氣較多,「呼呼呼」冒著一米多高的火苗,根本無法用水槍短時間滅火。為避免爆炸,只能冒險先搬出去,再降溫滅火。緊急關頭,他沒有多想,彎腰抱起噴火的罐橫在身體一側就往外跑,戰友緊隨其後用水槍滅火,跑出十幾米開外後,他將「火罐」放在一處空地上,然後用濕抹布將其蓋滅。雖然整個過程也就10多秒,但卻驚心動魄,讓人心悸不已。
跟往常一樣,險情排除後,他和戰友清理完現場就歸隊了,在他們看來,這不過是一次普通的消防任務,因為他們是消防兵,職責就是保衛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但是,他身穿消防服,雙手抱著一個吐著約一米長火舌的液化氣罐,沖出火場奮力飛奔的一幕卻被人拍下來,並且發到了微博上。
看到這幅照片的網友們驚呆了,「這是誰?」「為什麼要這么做?」「怎麼有人這么勇敢」……感動敬佩之餘,大家紛紛轉發這條微博,數以萬計的網友為勇敢點贊,毫不吝嗇各種贊譽之詞。有網友留言:在別人應該撤離的地方,你們卻出現了,在別人走向安全的時候,你們卻向死神靠近。你們用自己的行動,詮釋了英雄的含義。於是,在不知這名抱著「火罐」的消防兵的名字的情況下,大家親切地稱他為「抱火哥」。
「抱火哥」的英勇之舉令看到這一幕的人無不震撼,隨著網友們進一步深挖,他的真實身份漸漸浮出水面。他叫皇甫江武,陝西白水縣堯禾鎮人,今年26歲,高中畢業後打了一段時間工。2011年,應聘到消防中隊,目前是一名合同制消防員。
面對媒體的采訪,皇甫江武靦腆地說,1月3日的救火場景,要不是網友提起,他都快忘了。他也坦言,雖然整個經過只有10餘秒,自己也沒受傷,但事後也有些後怕。「抱起罐子時,火苗掠過我的臉,我當時有過悲觀的念頭,但害怕只是一晃而過,因為我相信戰友們一定會保護我,並肩戰斗的戰友讓我更有勇氣抱起液化氣罐,如果我有事,戰友們會幫助我。在火災現場,每個戰友都表現得很勇敢,我只是他們其中的一員。」
也許他講的都是心裡話,但是真要面對一個噴著火焰的液化氣罐,沒有足夠果斷的勇氣,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像他一樣將個人安危生死置之度外。也難怪,有不少女網友知道事情經過後,大膽地表達了好感和愛慕之情,留言詢問:「他有對象沒?」是啊,這樣有情有義、英勇擔當的男人,有什麼不能值得信賴呢?
當然,也有網友擔心他的安全:「這是唯一的辦法嗎?就沒有更好的辦法?這么做實在太危險了。」他解釋:「根據我們的經驗,像這種情況,短時間內一般不會爆炸。」但是,接下來他說的這番話,卻讓所有人震耳發聵,再次肅然起敬。他說:「其實老實講,誰也不知道它是否會爆炸,誰都知道,一旦爆炸,我凶多吉少。我沒有選擇,沒有猶豫,沒有思考,下意識就將它搬出來,送到空曠地帶,讓屋裡被困人員遠離危險。有網友說我是拿命在賭,是的,因為我是消防兵。」
⑵ 汶川大地震感人作文
5月16日,汶川地震已經過去了4天。4天來,發生在災區的一個個自救、互救、援救的故事,不斷撞擊著我們的胸膛。在大災難突然降臨的那一刻,愛,並發出了最動人的力量――親人之間,生死相依;朋友之間,相互激勵;陌生人也挽起手臂。這些故事,讓我們落淚,也讓我們堅強。這些故事激勵著我們,只要我們咬牙挺住,只要我們不放棄、不拋棄,希望,就在前方。
逝世前,她給孩子留下簡訊。
5月13日中午,救援隊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沒有了呼吸。透過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雙膝跪地,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地支撐著身體……救援隊員從空隙伸手進去,確認她已經死亡,又沖著廢墟大聲呼喊,沒有任何回應。這是震後的北川縣,還有很多人在等待著救援。救援隊走向下一片廢墟時,隊長好像意識到什麼,忽然返身跑回來,他費力地把手伸進她的身下摸索,高聲喊,「還有個孩子,還活著!」 一番艱難的努力後,人們終於把孩子救了出來。他躺在一條紅底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有母親的身體庇護,孩子毫發未傷。
隨行的醫生過來准備給孩子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大災難面前,母愛,孕育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
在大地震中還有許許多多的感人事件,這只是其中的一小小部分。
加油!
3名年輕老師地震中用生命保護學生
延著破碎不堪的公路和橋梁,昨天下午,記者來到重災區什邡紅白鎮。
在紅白中心小學,空降兵、武警戰士和消防官兵不分晝夜,用鋤頭、鏟子、鐵鍬,甚至用手刨、挖,在廢墟中尋找生還者。
班主任推女生出教室
王周明是名年輕教師,是50多名學生的班主任。地震發生時,他指揮學生分兩路,從教室的前、後門逃生。房屋垮塌的一瞬間,他一個箭步沖上前去,把還沒跑出教室的一名女生推出教室。這時,一根粗大的橫梁打在他頭上,他的頭蓋骨被擊碎……
學校行政辦公室主任張文說,他從外面趕回學校時,這個女孩一見他就哭了:「王老師為了救我,被砸死了。」
舞蹈老師身體護學生
湯鴻今年20多歲,是名年輕漂亮的舞蹈老師。地震發生時,她正在為學生排練迎「六一」兒童節的舞蹈節目。發現險情後,她把學生推向牆角,把她們抱在自己懷中,垮塌的樓房倒在她的身上……她的屍體被找到時,她俯身趴在那面牆的角落裡。她的懷里,3個女孩活了下來。
英語老師身體成兩截
廢墟中,她的身體斷成兩截,臉部血肉模糊。她的雙手仍緊緊擁著兩個學生!人們怎麼掰,也無法掰開她緊緊摟住學生的雙手!
地震發生時,她正在疏散學生離開教室。看到有兩個學生手足無措,她大步跑過去,一手摟住一個,朝門外沖。教學樓突然垮塌,她和幾名學生被埋在廢墟中。
這位老師叫向倩,去年大學畢業,到什邡龍居小學當英語老師。向倩的父親向忠海是什邡南泉小學副校長,他悲痛欲絕:「我可以理解,作為教師,應該這樣!應該這樣!」
女孩咬戰士手臂阻止其掩埋親人遺體
本報綜合消息 撕心裂肺,莫過於生離死別。這一幕,一直在地震遇難者遺體掩埋現場的什邡市洛水鎮青峰墓地上演。在執行維護墓地秩序的子弟兵中,空降兵某團黃繼光生前所在連一級士官李武手臂上一排深深的牙印,格外引人注目。
由於聚集在墓地的遇難者家屬過多,為了防止死難者親屬情緒失控,妨礙現場遺體掩埋,當地政府規定在掩埋過程中,每具遺體下葬時只能有一名親屬進入墓地送葬。
15日17時,當里圈負責掩埋的戰士們准備將一具遺體下葬時,一位十來歲的小姑娘從人群中哭著沖了出來,一頭撞在了負責維護秩序的李武身上。李武和戰友看著滿臉淚水的小姑娘,一面阻攔她進入,一面好言好語安撫她。眼見無望沖入,突然,小姑娘抓起了李武的一隻胳膊,猛地咬了上去。
面對情緒失控的小姑娘,李武強忍身上的劇痛和心中的悲傷,紋絲不動。小姑娘見李武沒有反應,就拔出衣服上一枚胸針,對著他的胳膊狠狠扎了下去。約三厘米長的胸針一下子全扎入了李武手臂,霎時間,湧出的鮮血迅速染紅了他整條胳膊,順著肘部滴淌下來。
李武繼續安慰著小姑娘,腳下還是一步不退。在場的所有老百姓都被這一幕驚呆了,有的當場就哭出聲來。一位老大爺走出人群,輕輕拉起小姑娘:「孩子啊,叔叔的心也疼著啊,我們回家吧。」
小姑娘凝視著李武的面容,止住了哭泣,默默隨著老大爺向後退去……後來戰士們掩埋遺體時,就再也沒有過群眾沖撞警戒的情況。
事後李武說:「失去了親人,能不悲痛嗎?如果我的傷痛能減輕她的悲痛,那就讓她咬吧!」
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
作為軍嫂我想沒有誰會比我們更加了解那份復雜的心情。那種揪心加上牽掛。
一所學校,100多個孩子被壓在了下面。戰士在廢墟中已經搶出了十幾個孩子和三十多具屍體。
然而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教學樓的廢墟因為餘震和機吊操作發生了移動,隨時有可能發生再次坍塌,再進入廢墟救援十分危險,幾乎等於送死。指揮下達死命令,讓鑽入廢墟的人馬上撤出來,要等到坍塌穩定後再進入。
此時,幾個剛從廢墟出來的戰士大叫又發現了孩子,幾個戰士聽見了立刻轉頭又要往裡鑽。這時坍塌就發生了,一塊巨大的混凝土塊正在往下陷,那幾個往裡鑽的戰士馬上被其他的戰士死死拖住,兩幫人在上面拉扯,最後廢墟上的戰士們被人拖到了安全地帶。一個剛從廢墟中救出一個孩子的戰士跪下來大哭,對拖著他的人說:「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我還能再救一個!」
看到這里我嚎啕大哭,久久不能自已。我們更理解下達「死命令」的軍官,更加理解同志們緊緊拖住戰友的復雜心情,也更理解冒死搶救孩子的兄弟們。作為軍人他們的天職就是保衛祖國保衛人民,在這方面上我們希望他們像一個真正的軍人真正的男人那樣活著,但是作為妻子我們的心情是復雜的。我們不想我們的孩子突然沒有爸爸啊!不想人生的剩餘時間都活在對他的思念里……
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
當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的,透過那一堆廢墟的的間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勢,雙膝跪著,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著地支撐著身體,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禮,只是身體被壓的變形了,看上去有些詭異。救援人員從廢墟的空隙伸手進去確認了她已經死亡,又在沖著廢墟喊了幾聲,用撬棍在在磚頭上敲了幾下,裡面沒有任何回應。
當人群走到下一個建築物的時候,救援隊長忽然往回跑,邊跑變喊「快過來」。他又來到她的屍體前,費力的把手伸進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幾下高聲的喊「有人,有個孩子 ,還活著」。 經過一番努力,人們小心的把擋著她的廢墟清理開,在她的身體下面躺著她的孩子,包在一個紅色帶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他熟睡的臉讓所有在場的人感到很溫暖。
隨行的醫生過來解開被子准備做些檢查,發現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生下意識的看了下手機屏幕,發現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生卻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汶川大地震對我們民族是一場大災難,在這場自然災難面前涌現出無數最可愛的人。他們的行動足夠感動我們每一個人,感動整個中國。他們所表現出來的人性光輝,永遠是我們值得珍藏的精神財富。
舍己救女嬰的母親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邊一處坍塌的民宅,數十救援人員奮力挖掘,尋找倖存者。突然,一個令人震驚的場景出現在人們眼前:一名年輕的媽媽雙手懷抱著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蜷縮在廢墟中,她低著頭,上衣向上掀起,已經失去了呼吸,懷里的女嬰依然愜意地含著母親的乳頭,正在不停地吮吸,紅撲撲的小臉與母親粘滿灰塵的雙乳親密地貼在一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當人們小心地將女嬰抱起,離開母親的乳頭時,娃娃立刻大哭起來。看到女嬰的反應,在場者無不掩面悲慟。「我無法想像,一個死去的媽媽還在為自己的孩子餵奶,從母親抱孩子的姿勢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護自己的孩子,或許就是在臨死前,她把乳頭放進了女兒的嘴裡。」救援醫生龔晉掩面而泣。
舍己救兒的母親
偉大的母親用身體護住三個月大的孩子。搶救人員發現她的時候,她已經死了。她是被垮塌下來的房子壓死的。這是世上最偉大的死亡姿勢:她雙膝跪地,身子前傾,雙手著地支撐身體,成匍匐姿勢,身體被壓的變形,成為人與大自然抗爭的雕像。救援人員在她的身子底下發現,有個孩子還活著。人們小心奕奕地清理開她身上的廢墟,從她的身下抱出被小被子裹著的孩子,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母親身體庇護著,他毫發未傷,抱出來的時候,他還安靜的睡著。醫生准備給娃娃做身體檢查,發現被子里有一部手機,屏幕上有一條媽媽留給娃娃的簡訊「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手機在人們中間傳遞著,每個在場看到簡訊的人都落淚了。
大災難面前,母愛,孕育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
偉大的向倩老師
廢墟中,龍居小學女教師向倩一手摟住一個學生,緊緊地擁在自己身下,像母親護衛著自己的孩子!她的身體已經斷為三段,人們怎麼也無法掰開她那緊緊摟住學生的雙手!在場所參與救助的人員均被向倩老師這種捨身就義、保護學生的英雄之舉感動得淚流滿面,自發朝向倩老師鞠躬致敬。
原本,只需兩秒種便可離開教室,到達安全地帶,但當她在疏散學生們離開教室時,看到兩個手足無措的學生,向倩義無反顧地大步跨近學生,一手摟住一個,朝門外沖去,可此時,整座教學樓已轟然垮塌,向倩和幾個學生一起被埋在了廢墟中……
小學教師劉繼軍
5•12汶川地震發生的瞬間,正在上課的龍居小學教師劉繼軍從容面對,沉著指揮,使全班80%的學生得以安全撤離。在最後幾個孩子快要離開教室時,房屋開始螺旋式垮塌,情急中,劉繼軍將3個學生摟入懷中,奮力向外沖去。可就在這時,整棟教學樓轟然倒下,劉繼軍和幾個學生被壓在了廢墟下。
經同事和學生們的搶救,3個被劉繼軍以身護衛的學生得救了!可劉繼軍卻永遠離開了他熱愛的學生們,離開了他深愛的妻子和女兒……
譚千秋用生命詮釋師德
下午2點多鍾,譚千秋在教室上課房子突然劇烈地抖動起來。地震!譚千秋意識到情況不妙,立即喊道:「大家快跑,什麼也不要拿!快……」同學們迅速沖出教室,往操場上跑。房子搖晃得越來越厲害了,並伴隨著刺耳的吱吱聲,外面陣陣塵埃騰空而起……還有四位同學已沒辦法沖出去了,譚千秋立即將他們拉到課桌底下,自己弓著背,雙手撐在課桌上,用自己的身體蓋著四個學生。轟轟轟——磚塊、水泥板重重地砸在他的身上,房子塌陷了……
13日22時12分,譚千秋終於被找到。「我們發現他的時候,他雙臂張開著趴在課桌上,血肉模糊,身下死死地護著四個學生,四個學生都還活著!」第一個發現譚老師的救援人員眼含熱淚,他說,譚老師誓死護衛學生的形象,是他這一生永遠忘不掉的。
小學教師張米亞:生死之間他選擇永恆
當汶川縣映秀鎮的群眾徒手搬開垮塌的鎮小學教學樓的一角時,被眼前的一幕驚呆了:一名男子跪仆在廢墟上,雙臂緊緊摟著兩個孩子,兩個孩子還活著,而他已經氣絕!由於緊抱孩子的手臂已經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之鋸掉才把孩子救出。這就是該校29歲的老師張米亞。「摘下我的翅膀,送給你飛翔。」多才多藝、最愛唱歌的張米亞老師用生命詮釋了這句歌詞,用血肉之軀為他的學生牢牢把守住了生命之門。
我還能再救一個!
5月12日3時10分左右,綿竹市消防大隊陳軍帶領消防中隊第一時間趕往武都小學實施救援。
武都小學的教學樓坍塌了大半部分,下面至少埋壓了100多個師生。雖然沒有特勤工具,但戰士們很快徒手展開救援。19歲的荊利傑第一個奔向了廢墟,開始了長達3天時間的救援。
餘震不斷發生,鋼筋和樓板搖搖欲墜,殘存的牆體時不時往下掉,荊利傑全然不顧。手掌磨破了,手指頭出血了,腳底被鋼筋刺破了,荊利傑卻一刻也沒有停下。13日上午10時許,就在搶救到最關鍵的時候,突然教學樓的廢墟在餘震和吊車的操作中發生了巨大的晃動,樓板在搖,牆體在垮……二次坍塌!危險!快撤!消防指揮部下達了命令。荊利傑從廢墟中鑽了出來。就在此時,他聽到廢墟中有個男孩在呼救!他轉身就要奔向廢墟,餘震再次襲來,並引發了更大面積的坍塌。戰友們和群眾把荊利傑死死拉住,拖到了安全地帶。
荊利傑跪在了地上。就在跪下去的那一瞬間,他哭著大喊:「我知道很危險,我知道進去了就可能回不來,但是求求你們,讓我再去救一個吧!我還能再救一個!」
現場所有人都哭了……
劫後餘生的堅強
什邡縣鎣華中學被埋在廢墟下的16個孩子,當被救援人員告知要少說話,保存體力時,立即拿出身邊的課本,默默地認真地學習起來,同時悄悄地相互提醒:「不要睡著了。」
孩子們得救了。劫後餘生的孩子沒有大人們預想的那樣號啕大哭。腿和手指都嚴重受傷的羅瑤對抱著她的武警戰士說:「叔叔,我想彈鋼琴、跳芭蕾舞……」男孩蔣蒙則反復念叨:「下面還有人……」
當武警戰士抓住高銀手臂的那一刻,小姑娘本已癱軟的身體猛地向上一聳--那是求生的本能!她在拼盡全力配合營救他的人!
都江堰市聚源中學搶救現場,發現小高銀時,她的頭部上方是兩塊水泥板,下肢骨折,右腿嚴重變形,上面還壓著一塊大石頭。
6個多小時的救援,小高銀一直默默地配合著大人們。小高銀明亮的眼神和頑強的一聳,令死神退卻了。
初三男孩手刨4小時救女生
故事發生在遭遇特大地震災害的汶川縣映秀鎮漩口中學,被救的學生是13歲的女孩向孝廉,施救的是向孝廉的同班同學馬健。
地震發生時他們在3樓的教室上課。突然整個教室晃動起來。向孝廉在向樓外跑的時候被樓上倒下來的水泥壓在了身上。馬健發現後邊鼓勵邊用手刨。大約4個小時後,馬健終於把她刨了出來。這時,馬健的雙手血肉模糊。
災區緊急尋找好醫生「黃寶武」
央視四套《中國新聞》報道:一位名叫黃寶武的廣東醫生和一大家人入川旅遊,不幸在北川遭遇地震,他們有9人遇難。倖存下來的黃寶武毅然留下來救災,許多觀眾從電視畫面上看到,他的右腳趾受傷,全是血,也顧不上包紮……接受采訪時,黃寶武說:「已經3天3夜沒有休息了,北川待了2天2夜,這里(什邡)待了1天1夜,只要我能救,盡量多救一個。」
隨後,四川省衛生廳網站的首頁上看到了該廳抗震救災醫療衛生救援指揮部發出的尋人啟事,緊急尋找黃寶武同志。
那一抹最勇敢的笑容
就是這個女學生,從廢墟中挖出來時雙腿都斷了,她的雙手也被砸傷,她從挖她出來到救助站都沒哭,在大家挪動她的時候她也只是咬了咬嘴唇,還一邊微笑一邊對人說要勇敢!
這是汶川地震以來,我們見過最美的微笑!三峽在線覺得,有這樣的女孩,有這樣的微笑,有什麼不能戰勝的困難?四川的人民,你們要堅強!加油,中國!挺住,四川!
一個少先隊隊禮
在震難中,一個只有3歲的小男孩,他叫郎錚。他並沒有救人的壯舉,但他絕對的也是一名小英雄。在地震發生十餘小時後,這位小男孩終於被武警官兵從廢墟中救出。滿臉是血的他的左手骨折了,戰士們把男孩放在一塊藍色的木板上,准備把他轉移到安全地帶。然而,就在這時,一幕無比動人的場景出現了:小郎錚艱難地舉起還能動彈的右手,虛弱而又標准地敬了一個少先隊隊禮。在醫院里,小郎錚對記者說:「長大後我也要當警察,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救人!」小小年紀就知道感恩回報啊!雖然一隻胳膊骨折,臉上沾滿血污,可純凈清澈的眼神是那樣的令人永遠難忘。
一碗熱米湯傳喝70位官兵
平武縣南壩鎮,天氣越來越陰沉,劉猛和他的70名戰友正趕著為災民搭設帳篷,「一定要在大雨之前把帳篷搭好」。時間已經過了12點,劉猛指示戰士們趕快吃點干糧。
這時,感人的一幕出現了。
5位村民和兩個孩子手裡端著碗來到隊伍前。「解放軍同志,喝米湯歇歇吧,剛熬好的,趁熱喝!這里還有我們腌的鹹菜!」一個孩子對著戰士們喊。
戰士們心裡知道,由於交通不便,災區人民生活條件非常艱苦,哪裡還有多餘的糧食?一碗碗冒著熱氣的米湯端到戰士面前,沒有一個人喝。「大嫂,我們吃過了,米湯你們喝吧!」一名戰士說。村民們一再相勸,但戰士們執意不肯接碗。這時,一位頭纏綳帶的老大爺端著碗徑直走到劉猛面前,雙腿一彎就要跪下,劉猛和幾名戰士急忙把老人扶住。老人說:「要是沒有你們,我這把老骨頭早就埋在石頭下面爛了,同志,他們聽你的,你就先喝一口吧!」
在場的戰士扭過頭不忍看下去,眼淚不住地在眼眶裡打轉。
「好,喝!」劉猛端起老人手中的碗,輕輕地抿了一口,然後傳給了值班排長,排長喝了一口,又把碗遞給一名戰士。碗在戰士們手中傳遞著,如同傳遞著災區人民對解放軍滾燙的感恩之心。
3個小時之後,帳篷全部搭設完畢,這支隊伍集合之後悄悄地撤走了。戰士們癟癟的挎包在腰間隨風飄動,裡面的干糧卻不知去向。
下午5點,當群眾搬進帳篷後發現,地上整整齊齊地放著榨菜、火腿腸、方便麵等食物。
不哭的可樂男孩
5月15日23時,在災難過後80個小時,一個男孩終於被救援人員緩緩抬出廢墟。就在人們要將男孩抬上救護車時,男孩突然向救援人員說,「叔叔,幫我拿瓶可樂」。現場的救援人員都被這句話逗樂了,他們紛紛說,「好,給你拿可樂。」誰知男孩又說,「要冰凍的」,救援人員馬上答應,「好的,拿冰凍的。」隨後男孩被迅速送往醫院。
這個男孩的名字叫做薛梟,只有17歲。他無意中的幽默,驅除了隊員們身上所有的疲憊。我們看到了雖然滿臉灰塵但又生動而鮮活的生命,他的得救和給大家帶來的輕松,就如歷經黑夜後的一絲亮光,讓在場所有的人和後來看到這個鏡頭人都會感到幸福,都在飽含淚水中撲哧笑出了聲。這個17歲的男孩從此被網友起了一個可愛的名字:「可樂男孩」。
當時,可樂男孩和一個女孩在那裡被困了80多個小時,救援人員來的時候,他卻一直要求他們先救女孩,再救他。80個小時,他以頑強的生命和樂觀的情緒,給無數期盼的心,帶來新的希望,人們的笑聲里既有贊許,也有欣慰。
「可樂男孩」,這個名字將是鎮定、勇氣、樂觀和毅力的代名詞,給所有走過悲傷的人以特別的鼓勵。悲痛會淡化,災難會過去,笑臉又會在陽光下綻放。從廢墟中爬出的人們,都會像可樂男孩一樣,在大家的攙扶下站起,幸福生活將像要一杯冰凍可樂那麼簡單!
民警優先救出30餘個孩子後發現兒子遇難
李國林是震後第一個走進北川中學的公安民警,因為要先救其他學生,他沒來得及救出自己的兒子……李國林說,地震開始前,他們在開會,突然有一條獅子狗沖進會議室,朝著大家狂吠,還咬住李國林的褲管朝門外拖。與會的八個人意識到地震來臨,躲到廁所得以倖免。
昨日15時,從綿陽趕往北川縣的山路上,記者遇見一名頭部扎著綳帶、右手鮮血直流的公安民警,經詢問,他叫李國林,43歲,北川縣擂鼓派出所民警。因為要先救其他學生,他沒來得及救出自己的兒子。
「地震開始前,我們正在擂鼓鎮召開轄區企業穩定工作會議。」李國林說,突然有一條獅子狗沖進四樓的會議室,朝著大家狂吠,還咬住李國林的褲管朝門外拖。
突然,大樓晃了兩晃,李國林明白了:有地震!他大聲呼喊,與會的八個人全部湧向大門邊的廁所。頃刻間,整幢大樓在一陣劇烈的抖動中全部倒塌,將李國林等人埋在鋼筋水泥的廢墟當中。
在二炮當過兵的李國林擁有豐富的自救經驗,他雙手護住頭部,躲在廁所的東南角。除了額頭、背部、雙耳、雙手被砸、劃傷外,並無大礙。
後來,他和同事們奮力鑽出廢墟。那條救命的獅子狗,此後一直跟隨著李國林。
盡管頭部鮮血直流,李國林來不及包紮趕往擂鼓派出所。此時,三層樓的派出所辦公樓也變成了一片廢墟,四名留所值班的民警只找到了三個,全部受傷嚴重。
突然,想起兒子還在北川中學,李國林找到一輛自行車,風馳電掣般趕往縣城。兒子15歲,名叫李王自國,在初三(一)班就讀,成績優異,即將面臨中考。
可是趕到北川中學時,李國林看到,操場上的孩子們哭成一片,好幾棟教學樓倒塌,兒子所在的初中部五層教學樓變成了三層樓,原來的一樓和二樓都不見了。
「李王自國,你在哪裡?」李國林拚命地呼喊。很快,在四根橫七豎八的水泥預制板縫隙處,他分辨出兒子的聲音。
「爸爸,我在這兒,快救我!」一想起兒子的求助,李國林就淚水直淌。可當時沒有救援設備和機械工具,大家只能用雙手刨磚渣救人,而兒子,位於廢墟深處一丈多遠,左腿被好幾塊水泥板壓住,動彈不得。
「從小,兒子就認為我是英雄,引以為豪。」李國林說,作為第一個趕到北川中學的公安民警,他成了師生員工可以信賴的對象之一,怎麼干,都聽他的。
在這種時候,從初中部教學樓用撬杠等工具去打個洞,挖出兒子還是有希望的。但是有更多的人容易挖,更容易生還,李國林要求倖存人員從容易處挖起,先救外圍的。
說到這里,李國林嗚咽著說,災情就是命令。他和大家一起刨土,地震當夜還代表公安部門趕往綿陽市政府匯報救災工作,並接受簡單的包紮。
13日凌晨5時許趕回北川中學時,「兒子還在呼喊救命」,消防武警也趕到了現場。至當日中午,兒子聲息漸無,李國林卻已經成功救出了30多個鮮活的生命。
昨日凌晨3時許,李王自國終於被找到,但已停止呼吸。
這就是人間大愛。
乞討老人捐款
老人端著碗,在宣傳牌前止步,看了一會,哆哆嗦嗦地從口袋裡掏出5元錢,放進募捐箱,念叨了一句,「為災區人民……」
工作人員愣住了,還沒反應過來,老人已經離開,「他好像很累的樣子,步履蹣跚,看著他的背影,我就想哭。」
本以為這就是捐款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誰料,下午 3點,老人再一次出現,這次,他掏出了100元,塞進了募捐箱。
「這次可把我們驚呆了!」郭小姐趕緊拉住老人問情況,老人才解釋,「我上午就想多捐一點,但錢太零碎了……」
老人的普通話很不標准,費了很多口舌後,郭小姐才明白,老人本想多捐一點錢,但身上全是討來的一毛兩毛還有一些硬幣,不好意思拿出來,特地利用中午湊了湊,接著到銀行,將全身的零錢兌換出了一張一百元,「老人一直說,『災區的人比我更困難,他們的生命都受到威脅,不容易啊!』」
好說歹說,老人總算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但他不會寫字,委託工作人員代簽:徐超(音)。老人走後,在場很多人都流下了眼淚,「保安說,老人常在附近乞討,平時很少吃到什麼好東西,沒想到一下子就捐出這么多……」說到這里,郭小姐已經哽咽了。
⑶ 填寫恰當的四字成語 2011年3月10日,雲南省盈江縣發生里氏5.8級地震,災情就是命令。人名子弟兵,數十萬大軍,
填寫恰當的四字成語 2011年3月10日,雲南省盈江縣發生里氏5.8級地震,災情就是命令。人名子弟兵,數十萬大軍(任勞任怨),從空中、陸上、水上向災區集結。在醫院,義務獻血的人(源源不斷);在單位,自願捐款的人(絡繹不絕);在海外,華人、華僑也紛紛(慷慨解囊),向災區人民獻愛心。我堅信,只要我們(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中國人民一定能夠戰勝這次自然災害。
⑷ 災情就是命令,木蘭詩中,哪句話
昨夜見軍帖,可汗大點兵。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
應該是這句吧,望採納
⑸ 為什麼這次疫情有些人會緊張的無法忍受似的,把某些無關疫情的事物說得特別過分特別絕
新疆有關部門查處12起編造和傳播疫情謠言信息案例;青海打擊散布涉疫情謠言行拘3人批評教育69人;甘肅警方依法查處11起藉助網路散播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謠言的違法案件,13人被行政拘留或處罰……在全民抗擊肺炎的阻擊戰中,各地有關部門利劍出鞘,刺破了一個個疫情謠言,讓散播謠言「病毒」者付出了應有代價,令人拍手稱快。
在阻擊疫情的特殊時期,在這個重大突發公共安全事件面前,每一條信息都會引發公眾廣泛關注。尤其是在傳播更加多元化和快速化的今天,信息已經成為公眾掌握疫情態勢的有效途徑。如果形形色色的謠言裝扮成「有鼻子有眼的真相」,在我們身邊病毒式散播,不僅會擠占正規渠道、權威信息的傳播通道,浪費寶貴的公共資源,而且還會扭曲公眾認知和判斷,引發不必要的社會恐慌,嚴重干擾抗擊疫情工作大局,其負面影響不可低估。由此可見,疫情謠言的不斷出現,再次凸顯了打好謠言「病毒」阻擊戰的重要性,對散播謠言「病毒」者就該嚴懲不貸。
謠言「病毒」不可被容忍,必須依法查處,嚴懲不貸,絕不姑息。2015年,刑法第九修正案已經明確規定:編造虛假的險情、疫情、災情、警情,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或者明知是虛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網路或者其他媒體上傳播,最高可處以7年有期徒刑。此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規定,散布謠言,謊報險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擾亂公共秩序的,處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百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連日來,四川、甘肅、新疆、江蘇等地均傳來網民因造謠而被依法處理的消息,這是對趁「疫」造謠者用重典的題中應有之義。
抗擊疫情需要勠力同心,打擊謠言也要毫不留情。面對來勢洶洶的謠言「病毒」,有必要以更凌厲的舉措、更嚴密的制度、更精準的打擊,清除謠言「病毒」滋生蔓延的亂象。
令人欣喜的是,國家有關部門鏗鏘發聲,並祭出了一系列「實錘」。28日,公安部召開全國公安機關視頻會議,要求「依法打擊各類借機造謠滋事、惡意污衊攻擊的不法行為」。同日,最高人民法院黨組召開專題會議,強調「嚴懲借機造謠傳謠、暴力傷醫等犯罪行為」。最高人民檢察院也下發通知,明確「嚴厲打擊編造與疫情有關的恐怖信息、利用疫情製造傳播謠言、煽動、破壞法律實施、危害公共安全等犯罪」。接下來,各地有關部門均可照此辦理,將打擊鐵拳定位到每一個謠言「病毒」,相信能夠形成強有力的震懾,堅決遏制謠言「病毒」滋生蔓延的勢頭。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戰場。疫情防控是一場阻擊戰,更是一場輸不起的人民戰爭,既容不得一絲擾亂軍心的流言蜚語,更容不得一毫自亂陣腳的耳食之言。戰「疫」關頭,每個人都應多一些定力,保持科學理性的態度,多些敬畏之心和責任心,對每條信息保持清醒而負責任的判斷,客觀地認識疫情、科學地預防疫情、有效地防控疫情,努力做到「不信謠,不傳謠」,不給疫情防控添堵、添亂,就能為抗擊疫情貢獻自己的一份力
⑹ 什麼是險情,疫情,災情,警情
容易發生危險的情況:排除~。及時發現~。
詳細釋義
邪惡之心。 《後漢書·皇後紀上·光武郭皇後紀論》:「雖險情贅行,莫不德焉。」 危險的情況。 《人民日報》1970.6.3:「洪水就是敵人,險情就是命令。」
疫情(Epidemic Situation)是指疫病的發生和發展情況。
災情受災的情況
災情嚴重
「警情」
是指社會發生治安、犯罪事件後,必須由警察出警察來維護社會穩定的突發性事件,或者說是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各地的「警情「和警察的出警數是衡量一個地方治安以及社會穩定的只要因素之一。,「警情」並不是警察的主觀行為,而是當社會出現治安事件後使警察出警的一種客觀的存在。
⑺ 如果有警情,民警在吃飯,怎麼處理
我覺得要看警情而決定,如果時人命關天的大事,那還是暫時不要吃了,處理一下再吃飯。如果只是打架斗毆的小事,我覺得快點把飯吃完也問題不大,因為快速吃飯也要不了幾分鍾。雖然說警情就是命令,但是也要具體事情具體對待。以上僅僅是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當之處請諒解。
⑻ 三大江保衛戰批准三個告急,三個感嘆號,兩個就是,烘託了環境表達出災情
「三個告急,三個
感嘆號
,兩個就是」烘託了環境的險惡,表達出災情的緊急。
原文語句:
荊江
告急!武漢告急!九江告急!……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
⑼ 災情就是命令,災區就是戰場 是什麼修辭手法
比喻 ,排比要三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