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程序命令 > 程序員面試技能還是情商重要

程序員面試技能還是情商重要

發布時間:2022-05-22 13:25:02

1. 情商重要還是工作能力重要

是情商重要呢?還是工作能力比較重要?我覺得工作能力來的更加重要一些,為什麼因為我覺得一個人還是要踏實一點。

2. 職場上,你認為情商更重要還是智商更重要

在職場上,情商更重要還是智商更重要,沒有一個籠統的答案。如果問,那就是情商和智商都重要,要想在職場上混得風生水起,那麼最好就要情商和智商雙修。你肯定又會說:啊,這要求太高了,臣妾做不到哇!所以到底情商更重要還是智商更重要,如果我們分別從不同的場景、職位、角色等方面來看,才能有一個比較准確的認知:

3、職級越高,情商更重要;職級越低,智商更重要

管理和企業,最後經營的都是人心,從這個層面上講,能夠做好管理和企業家的,都絕對情商超群。事實上也是如此:在一片紅海的餐飲業,很多餐飲店經營不到6個月,最終都只能走向關店的結局,而海底撈的張勇,能夠帶領海底撈走到今天,核心的秘訣就是從內心到行為尊重和愛護自己的員工這一條。

越處於基層的管理者和員工,每天面對的,都是非常具體的任務(也就是「事情」),這就對他們完成這一項項具體的任務提出了較高的要求,而完成這些任務,更需要的就是智商。

我是有餘姐,10多年上市公司HR,專注分享求職面試、職業發展實用干貨,關注我,一起成長為更具選擇權的職場人。

3. 說說在職場上,情商和技能哪個更重要

當然是情商重要啦,當具備了基本的情商之後,我們可以拿出相對自由的心理空間,去洞察自己、他人和事情發生的情境。

4. 程序員的情商和智商,哪個更重要,如何去面對各

都挺重要。智商決定了在工作能力方面的高度,情商決定了個人職業生涯發展的趨勢和可能性。

5. 你覺得情商對於程序員來說有多重要

情商是直接影響程序員生活以及工作的主要因素。

程序員的智商我們無需置疑,只有頭腦轉得快且高智商的人才可以穩坐程序員工作,畢竟所面對的是數據工作。

情商就相對於是程序員的輔助技能,由於本身程序員工作量大且精密,強大的情商去穩定內心於工作裡面;高情商可以讓程序員在平時人際交往裡面得到好處,在自己出現困難時候有人樂於去幫助自己,相對情商不高且各種煩惱的程序員來說,情商高的會活得快樂且工作效率高。

6. 面試問智商情商哪個重要 考生有點蒙

1、其實這道題目的觀點有很多,可以說都重要,因為在工作和生活中,情商和智商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要注意的一點是我們的總書記在天津和高校畢業生、失業人員等座談時,問村官楊代顯「情商重要還是智商重要?」楊代顯回答「都重要」。我們的總書記說,做實際工作情商很重要,更多需要的是做群眾工作和解決問題能力,也就是適應社會能力。老話說,萬貫家財不如薄技在身,情商當然要與專業知識和技能結合。所以完全也可以從這個角度來談自己的觀點,不管怎樣,只要言之有物,能夠結合實例進行論證就可以。
2、回答舉例:
情商和智商對於我們個人成長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我認為情商比智商更為重要。
我們的總書記曾經指出「情商」對於人才成長的重要性、對於社會實際工作的重要性。有一句流行語稱:「智商(IQ)決定錄用,情商(EQ)決定提升。」哈佛大學教授丹尼爾·戈爾曼曾說過:「成功=20%的智商+80%的情商。」從這個角度說,情商已經不僅關系一個青年人的成長道路,也關系一個人的事業成敗,乃至在一個社會工作領域的潛力和發展。眾所周知,情商能更多的體現一個人的人格魅力、吸引力和凝聚力,放諸於生產領域、教育領域如此,在政務工作領域同樣如此。我們的總書記和村官「聊情商」,其語重心長之心溢於言表,不僅展示的是身為總書記的領導人魅力,更體現的是一名長者對青年人德才兼備、智商情商並重的殷殷期待。
我們的總書記生活經歷和工作閱歷豐富,無形中成就了他的獨特工作風格和領導者作風。「聊情商」是他平易近人和心性質朴的體現,他在多個場合中提到的「道路決定命運」、「落後就要挨打,發展才能自強」、「空談誤國,實干興邦」、「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等等,催人奮進、令人深思。這是生活和工作積累的體現,也是「情商」卓越的領導人的體現。對於新一代青年人而言,是未來中國實現「中國夢」的新一代力量,牢記我們的總書記的「語重心長」會獲得更大的生活、工作啟迪;做為各級官員而言,「放下架子」、增長一些「情商」,同樣是密切聯系群眾的重要條件和心理基礎。

7. 在職場中到底是能力重要,還是情商重要

職場想要混的很好,情商、智商一樣少不了,很多職場人其實自身的專業技能夠強,做事的效率也比較高,但總是與同事或者領導相處不好,職場發展處處碰壁。

相反,還有一些人,專業技能一般,但是為人情商高,做人做事非常有眼力勁,能夠讓同事和領導非常的滿意。

在職場中,首先人做到位了,然後事情做的一般也能很快的得到領導的賞識和提拔,如果人做不到位,事情做的再好,也很難被提拔。

所以,混得好的職場人除了能力出眾,他們更明白這幾個道理。

5、不討論同事的隱私

高情商的人一般都有強烈的邊界感,倒不是說自己很高冷,不想跟人走得太近,而是出於尊重和保護隱私的目的。

就像兩只刺蝟,擁抱在一起互相取暖,如果靠得太近,反而會扎傷對方,保持一定距離,對雙方都好。

所以聰明的職場人,是知道同事之間的「邊界」的,首先自己做到不能「口無遮攔」,什麼信息都說出去,其次就是不要隨意打探、猜測別人的隱私信息。

在職場中,個人工作能力很重要,但是沒有一定的情商作為基礎,能力再強也往往不受人待見,那個時候,你的職場發展很可能困難重重,處處受到排擠和輕視。

所以,把握以上5點表現,做一個既有能力,又有情商的職場高手。

那麼,你認為職場中還有哪些高情商的表現呢?歡迎留言交流~

8. 職場中個人能力和情商哪個更重要

我覺得情商比能力重要,一個人的情商如果很高,這對他的發展就像如虎添翼一般。


一個情商高的人在職場也是很受歡迎的,我們都喜歡情商高的人這是毋庸置疑的,情商高的人說話做事都特別舒心,不會讓人覺得很討厭。


最為重要的一點是情商高的人知道怎樣去讓老闆信任賞識自己,那樣他的機會就會比一般人要多一點,只要他把握住它們,他的事業也會跟著蒸蒸日上。


當然這並不是說能力不重要,只是說情商高的話會更具優勢,因為情商高的人懂得揚長避短。相比於那些只有能力但情商很低的人情商高的人實在是太耀眼了,舞台中央可能就留給他們了。


能力強是你的硬體條件,情商是你的軟體,光硬體強是不行的,軟體也很重要。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提高自己的情商,因為它的確很關鍵。



9. IT面試經驗:程序員面試什麼最重要

程序員面試一直是社區樂於討論的熱門話題。我自己從06年實習以來,先後經歷了4家軟體公司,全部是外企,其中有世界500強的通信企業,有從事期權期貨交易的歐洲中等規模的金融公司,也有為大型汽車製造商開發Android智能汽車的新興公司。跨入IT行業以來,我在求職過程中經歷過多次面試,最近兩年也有過多次面試別人的經驗。我感覺現在到了對這個問題發表自己看法的時候,這篇文章是我站在面試官角度對於程序員面試問題的一個階段性反思和經驗總結。
目標
相信和不少朋友一樣,有了幾年工作經驗成為Senior後就開始了面試別人的經歷。我在最初這個階段只是按照自己的想像把」找到基礎好的程序員「,」找到演算法能力優秀的程序員「,」找到有Android開發經驗的程序員「等作為面試的目標。但是,實際的經歷告訴我,尤其是按「基礎好」,「演算法好」這些目標招到的人最終效果並不好。比如,有的面試者基礎知識和演算法掌握情況不錯,進程、線程、內存等概念清晰,基本的Hash,二叉樹,快速排序等數據結構和演算法也比較熟悉,但是進公司後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得很糟糕。後來,我才發現原來是我的面試目標出了問題,我原先的面試方法更像是大學的演算法或操作系統期末考試,按照這種方法讓許多並不合適的人通過了面試,同時也可能錯過了許多合適的人。
後來,我的反思是,從公司的角度講,面試的根本目的是找到「能夠干好工作」的人,而「高學歷」,「演算法好」,「基礎好」,「有經驗」這些都是表象而不是根本,它們並不能直接和「工作好」劃等號。
方法
目標明確了,但接下來的問題是假設面試者是一個黑盒系統,「工作好」不是直接可觀測變數,你所能直接觀測的變數是基礎、演算法、經驗、學歷、性格、談吐、年齡等等。所以,實際上,你只能從「基礎好」,「演算法好」等可以直接觀測的量去推測「工作好」的概率,這就是一個在「X好「條件下」工作好「的條件概率問題:P(工作好 | X好)。
根據這個模型,面試所應該考察哪些方面就很明顯了,那就是選擇那種最具有區分性的方面來考察。比如,考察面試者的體型特徵沒有太大意義,因為P(工作好|高),P(工作好|矮),P(工作好|胖),P(工作好|瘦)的概率都差不多;所以,體型特徵不具有區分性,這不是面試所應該關注的內容。
面試官應當結合職位的要求明確哪些因素具有比較好的區分性。比如,如果要招一名技術門檻比較高的3D游戲引擎開發工程師,面試者A具有3D游戲引擎開發的經驗,但是在基礎知識和演算法面試方面表現一般;面試者B相反,基礎知識和演算法面試表現很好,但沒有游戲開發經驗,而你只能選擇其一。你選誰呢?其實,這就是兩個條件概率問題P(工作好|經驗好,基礎一般,演算法一般)和P(工作好|沒經驗,基礎好,演算法好)。這個問題就留給面試官來判斷了,就我個人而言,對於技術門檻較高需要技術積累的職位,經驗更加說明問題,因此,我更傾向於面試者A。
下面,我再結合自己的經驗談談對面試中常見方面的看法。
演算法
演算法是Google和MS等大公司面試所重點考察的內容。我個人很喜歡演算法,曾經參加ACM/ICPC拿過北京賽區的13名。但是,就個人經驗來看,我所接觸過的絕大多數開發職位而言,演算法都不適合作為考察面試者優劣的主要因素。對於普通的非演算法性開發職位,考察面試者的演算法就相當於考察他打乒乓球好不好一樣,與目標「工作好」的相關性太低。就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差不多P(工作好|演算法好)=50%,也就是演算法面試沒有太大的區分性。
甚至,還有一種很不好的情況特別多地出現在演算法好的面試者身上,我稱之為「只磨刀,不砍柴」。什麼意思呢?有類人只對什麼A*演算法,非同步編程,JVM類載入機制這種純技術問題感興趣,對實現用戶需求毫無興趣。這類人看起來有一定的技術能力,但是對公司來講貢獻十分有限,甚至不如技術一般但認真負責的人。所以,一旦遇到面試者演算法好,我就特別留意考察會不會是這種「只磨刀,不砍柴」的人。
另外,雖然我個人不了解Google和MS,但我對於其特別重視考察演算法能力的面試策略是持懷疑態度的。即使在這樣的世界級大公司,演算法雖然重要,但可以想像在項目實施過程所遇到的各種各樣問題中,演算法問題絕大多數時候不會是主要瓶頸,沒有到那種需要每個人都是演算法高手的情況。實際上,絕大多數項目真正難點並不是一兩個演算法瓶頸,甚至也不是單點的技術瓶頸,而是系統性的組織、協調、設計、開發問題,有大量的看起來不是那麼有技術含量的臟活累活,也有許多問題是由於信息不足,並不是技術能力強就能克服這些困難。一個團隊最好優勢互補,有人演算法強,有人業務分析能力強,有人擅長後端服務,有人擅長前端界面,有人聰明,有人踏實,這是最好的。如果按照「演算法好」的單一標准選材,必定會把許多優秀的人才拒之門外。
基礎
基礎面試是指考察諸如指針使用、進程線程概念等基礎知識的面試,十分類似於大學期末考試題。我曾經以為基礎面試十分重要,但是現在不這么看了。在工作中基礎的確是重要的,但是在面試過程中,它必須具有區分性才有意義,也就是說P(工作好|基礎好)的概率要高,那麼考察指針使用,進程線程區別這樣的基礎題目才有它的意義。我的實際經驗是,基礎面試並不具有很好的區分性,和演算法一樣, 差不多P(工作好|基礎好) = 50%。同時,基礎面試是最容易准備的,中國人有長期的應試教育經驗,要准備幾個把玩指針題目太容易了。
我曾經遇到過這樣的面試者,他的C語言基礎和編譯、鏈接等原理掌握得非常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給的面試結論是:知識面不寬,只會C語言,但基礎很扎實,建議錄用。後來的事情證明了那個結論的前半部分是對的,但是」建議錄用「錯了。他在實際工作中表現得一塌糊塗,不理解需求,不理解整體架構;同時,上班時間不是花在項目上,而是花在閱讀諸如《程序員的自我修養》之類的書籍上。最後,這位同事由於長期「不出活」離開了公司。
基礎不是不重要,而是「基礎好」不足以說明面試者能幹好工作,因為基礎是屬於局部性知識,而實際工作需要綜合性能力,二者有天壤之別。C語言、操作系統能考高分,但是不會寫程序的人在大學我們還見得少嗎? 軟體開發就像蓋房子,綜合能力是設計和搭骨架,基礎知識是碼磚。張小龍原先Foxmail是Delphi開發的,他它不懂C#,你如果要招聘一個開發.NET Email客戶端的人,你考察他對CLR掌握得好不好有意義嗎? 讓張小龍來開發一個C#版的Foxmail真的會有困難嗎? 你招一個精通C#但沒有Email客戶端開發經驗的人來真的比張小龍靠譜嗎?
我說基礎知識不重要,和古人說的「不積窪步無以至千里」是不是矛盾呢?不矛盾!「窪步」與「千里」是一種可累加關系,但再多的「基礎知識」都累加不成「綜合能力」。學習軟體開發要像持續集成一樣,一開始就是一個完整的系統,雖然規模不大,問題很多,但它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從小系統到大系統,從簡單系統到復雜系統逐步演化。
所以,基礎好本身不足以說明太多的問題,必須進一步考察綜合能力。對於基礎面試表現不好的面試者,如果時間允許也要進一步考察,有的面試者其實是有能力的,只是沒有進行充分的准備。最理想的狀態當然是基礎和綜合能力俱佳,若不能兼顧,應當綜合能力優先。
經驗
這里所說的經驗不是通過工作了多少年來衡量的,而主要是指面試者的經歷,比如,是否完整地實現過一個軟體,或作為主要開發者完成過一個項目。經驗的重要性在於它能說明一個人的綜合能力。從項目的性質、規模和難度,面試官就可以大致判斷出面試者的綜合能力。如果一個面試者一直在大公司負責一個小模塊的開發維護,那麼基本可以判斷他不具備獨立或作為主要開發者承擔一個項目的能力,只適合在另一家大公司做類似的事情。對於門檻較高需要長期技術積累的職位,相關經驗更顯得尤為重要,比如,Linux內核開發,JVM開發,游戲引擎開發,資料庫實現,高級UX等。對於這類職位,沒有經驗的面試者即使綜合素質不錯也是需要長時間的學習和積累才能勝任。所以,基本上如果確定了你的職位屬於此類,那麼相關經驗毫無疑問應該成為首選因素,換句話說,P(工作好 | 相關經驗好)的概率是非常高的。
通過項目經驗判斷面試者的優劣比通過基礎和演算法測試更加靠譜,所以,面試過程中面試官應該花比較多的時間聽面試者介紹項目經驗,並進行深入地探討交流,了解面試者的知識面、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同時,可以結合項目提一些基礎知識和演算法的問題,比如,如果面試者做過C++相關的項目,那就可以問他如何進行內存管理?是否熟悉智能指針?如果面試者的回答不能令人滿意,那麼就基本上可以判斷他的項目做得不是很好。
要注意的是,經驗也是一個多維度的事物。比如,C++股票交易中間件系統,這就涉及(C++,中間件,股票) 3個維度。假如面試者A做過C++股票交易客戶端,面試者B做過C的股票交易中間件。從語言角度看,A最匹配,從項目性質看,B最匹配,你如何選擇?這就是在多個維度中,哪個維度更重要的問題,就這個例子而言,我個人更傾向於B,因為我認為中間件開發經驗是主要矛盾,而從C切換到C++並不是問題。所以,面試官需要判斷哪一種經驗是主要的,而哪一種經驗是次要的。比如,我們招聘Android應用開發,這個職位的Android技術門檻並不高,它的真正難點在於做出好的用戶體驗(UX)。所以,如果一個面試者沒有Android的經驗我們是可以接受的,但是我希望他在UX方面有經驗,至少做過其他平台的移動應用開發。
性格
現在,我來談我認為最重要的因素:性格。這可能是許多初為面試官的朋友所難以想像的,怎麼會是性格最重要呢?說實話,當我意識到這一點時,我自己也很驚訝!說白了,還是 P(工作好|性格好)的概率最高啊。我的實際經驗是,如果一個人的性格好,他能把工作做好的可能性是最高的,性格好遠比基礎好、演算法好要靠譜。
一個人如果技術上有缺陷,經驗上有不足,但性格好,在團隊中是很容易由其他人來補位的,他自己也很容易逐漸補起來;相反,如果一個人的性格不好,所有的技術優勢經驗優勢都發揮不出來,甚至還會起到負作用,而且性格缺點很難改變。我一直談到實際工作所需要的是綜合性的能力,這種綜合能力的發揮中性格是至關重要的。項目中不止會遇到技術問題,要涉及溝通、協調,不同的人不同的部門既有合作又有磨擦,如何處理這些事情都需要一個良好的性格。可以說,在開發團隊里讓你與眾不同的不是你從哪個學校畢業,也不是你過去的經驗,而是你的性格。
當然,性格是一個復雜的東西,它包含了很多的方面,並非所有方面都是程序員面試所需要關注的。我的經驗是可以重點考察這些方面:
1) 態度積極還是消極。有的面試者在談吐中就會自然給你一種積極上進的感覺,或者你可以在他的經歷中發現他積極的因素,這些都不是太難看出來的。相反,有的面試者你能明顯感覺到他的消極情緒。積極性在工作中是十分重要的,積極的人能給團隊帶來朝氣,也更易於合作。基本上,如果確定面試者屬於態度積極的,他通過我這一關的可能性就會大大增加;相反,如果確定屬於態度消極的,即使技術能力不錯我也會十分謹慎。
2) IQ。我的經驗是,總體來看,聰明的人在工作中的表現更為優秀。在面試中要考察一個人是否聰明並不一定要像Google和MS那樣找些專門測試IQ的智力題,其實,你只需要看他討論問題是不是很有邏輯性,思考和說話是不是反應敏捷就可以做出大致的判斷。另外,眼睛是人心靈的窗戶,一個人聰明與否,眼睛是會說話的。不過,聰明也不完全是優點,比如,當公司或項目遇到困難時,往往是聰明人先跑掉了,堅守的往往是IQ一般的人。
3) 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也是程序員十分重要的一項素質,它關繫到項目中的溝通是否順暢。面試官可以看看面試者能否用簡明的語言介紹清楚曾經做過的項目,能否抓住要點,能否考慮到聽者的相關背景。一般來講,語言表達能力強的人綜合能力都不會太差。
4) 是否具有用戶意識。有人說程序員是做研發的,哪來什麼用戶?只有銷售、市場人員才會和用戶打交道。其實,這是完完全全的錯誤認識。你寫一個模塊,甚至一個API,只要有別人用,他就是你的用戶。有的程序員設計一個模塊或是一個軟體總是習慣於從使用者的角度來考慮,盡量地方便使用者,這就是一種良好的用戶意識。具有良好的用戶意識的人更能考慮別人的感受和整體的需要,而不是單純地從自己和局部來思考問題。當面試者談及過去的項目經驗時,面試官可以常常站在用戶的角度對其進行提問,從這個過程中觀察其是否具有良好的用戶意識。
5) 如何應對質疑和壓力。面試官應該對面試者的回答以及以往項目進行合理的質疑,看看他如何應對。曾經有一位面試者談到做游戲登錄伺服器的經歷,我就問:「如果登錄伺服器掛了,怎麼辦呢」?他說原先雖然沒有考慮這個問題,但是可以怎麼怎麼改進。其實,大家都理解項目中有各種不完美,這裡面原因很多,只要面對質疑和壓力能從容應對努力往好的方向思考解決就可以了,不需要掩飾缺陷,更不應該有情緒。我遇到過有的面試者,一旦你對其項目提出質疑,他馬上產生反抗情緒,或不高興,或不承認有問題,這很容易一下子看出來他在工作中容不得質疑和批評,這種人要想合作就很困難。
6) 個性特點。許多面試者喜歡在簡歷上寫「精通C++/Linux「,這些字眼看得人麻木,如果有人寫」喜歡C++/Linux「,我就會有一種眼前一亮的感覺。「精通」是沒有感情色彩的敘述,而「喜歡」包含了面試者的個性,我更願意看到面試者的個性。我相信對某樣東西真正的熱情遠比你當前對它的掌握程度更為重要。其實,N年的經歷告訴我們,同一個班的同學,同一個項目組的同事,雖然每天所學的知識,所接觸的工作都是相同的,但其實每個人的成績和表現差異是十分明顯的。那麼,到底本質的差異是什麼呢?其實,就是每個人的個性。是個性使得有的人業余時間去打球,有的人業余時間去看書,有的人喜歡Linux,有的人喜歡Mac。一個人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也和他的個性有很大的關系。面試官應該引導面試者展現自己的個性,並判斷其是否有益於團隊。
總結
最後總結起來,我的經驗是: 1) 面試官的目標是找到」工作好「的人,一定要圍繞這個目標來進行面試,如果把面試當成了演算法或操作系統期末考試這就走入了誤區;2) 面試過程是通過學歷、性格、基礎、經驗、演算法等可以測試的因素去綜合判斷面試者「工作好」的概率;3) 在各種因素中,性格 > 經驗 > 基礎 > 演算法。性格是最重要的,如果性格不好,所有技術能力都會大打折扣,而且技術缺陷容易彌補,性格缺陷很難改變;經驗體現了一個人的綜合能力,你可以從面試者過去的經歷中判斷他能從事哪種工作,不能從事哪種工作;基礎和演算法則主要起到輔助參考的作用,基礎好的程序員一般適應性比較強,學新技術更快,但是切忌單純從基礎來判斷一個人的能力。

10. 在職場上,情商真的比什麼能力都重要嗎

對於普通人來說,這是一個拼實力的時代,隨著社會的日新月異,「實力」早已不單純指某項專業技能,大部分人的工作都需要和人打交道,就涉及到了「情商」。在信息爆炸的今天有人大肆宣揚讀書無用論,也有人將情商至上奉為人生信條。但其實情商和專業能力從來都不是兩個對立面。



一切工作能力是可以培養的,如果我們在某方面存在不足,可以通過學習提高補救。高傲自大,狂妄急躁的人也能夠傾聽他人的意見、工作狂也可以放慢節奏,做到勞逸結合。想要提升自己的情商就要知道自己過去的那些壞習慣產生了消極影響並如何破壞我們的人際關系,其次我們才有動力做出改變,培養所需的能力。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無須在情商和智商之間做出絕對的選擇,真正要做的是去平衡兩者的關系,在適合的領域發揮自己的價值。

閱讀全文

與程序員面試技能還是情商重要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windows下編譯python 瀏覽:607
linux藍牙連接 瀏覽:898
安卓qq郵箱格式怎麼寫 瀏覽:429
如何電信租用伺服器嗎 瀏覽:188
編程中計算根號的思維 瀏覽:181
可愛的程序員16集背景音樂 瀏覽:446
軟體代碼內容轉換加密 瀏覽:795
什麼app看電視不要錢的 瀏覽:16
烏班圖怎麼安裝c語言編譯器 瀏覽:278
plc通訊塊編程 瀏覽:923
我的世界伺服器怎麼清地皮 瀏覽:421
ftp伺服器如何批量改名 瀏覽:314
網易我的世界伺服器成員如何傳送 瀏覽:268
公司雲伺服器遠程訪問 瀏覽:633
法哲學pdf 瀏覽:637
清大閱讀app是什麼 瀏覽:447
怎麼用qq瀏覽器整體解壓文件 瀏覽:586
肺組織壓縮15 瀏覽:270
安卓手機為什麼換電話卡沒反應 瀏覽:797
諸子集成pdf 瀏覽: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