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數控里那個專業術語、符號誰能告訴我下
數控專業術語 1、數控
使用數字化信號對機床運動及其加工過程進行控制的一種方法。 2、數控機床 採用了數控技術的機床。 3、機電一體化 在機械的主功能、動力功能、信息處理和控制上引用電子技術,並將機械裝置和電子設備。軟體技術 有機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4、開環系統 不把控制對象的輸入和輸出進行比較的控制系統。 5、閉環系統 這種自控系統,包含功率放大和反饋,從而使輸出值緊密地響應輸入值。 6、解析度 兩個相鄰的分散細節之間的可以分辨的最小間隔。 7、定位精度 實際位置與指令位置的一致程度。 8、重復精度 在同一條件下,操作方法不彎,進行規定次數操作所得到的連續結果的一致程度。它可以用概率為 95% 的規定次數測量和誤差范圍來表示。 9、反饋 在閉環系統中,為了與系統的輸入進行比較,而將有關控制對象狀態的信息送回輸入端,稱為反饋。 10、插補 數控系統工作時,根據給定的數學函數,諸如線性。圓弧和高次函數,在理想的軌跡或輪廓上的已知點之間,確定一些中間點的一種方法。 11、數字控制( NC ) 用數值數據的控制裝置,在運行過程中不斷地引入數值數據,從而對某一生產過程實現自動控制。 12、數控機床 若機床的操作命令以數值數據的形式描述,工作過程按照規定的程序自動地進行,則這種機床稱為數控機床。 13、聯動控制軸數( Simultaneously Controlled Axes ) 每一軌跡同時插補的進給伺服軸數。 14、PMC 控制軸( Axis control by PMC ) 由PMC(可編程機床控制器)控制的進給伺服軸。控制指令編在PMC的程 序(梯形圖)中,因此修改不便,故這種方法通常只用於移動量固定的進給軸控制。 15、Cf 軸控制( Cf Axis Control )( T 系列) 車床系統中,主軸的回轉位置(轉角)控制和其它進給軸一樣由進給伺服電動機實現。 該軸與其它進給軸聯動進行插補,加工任意曲線。 16、Cs 輪廓控制( Cs contouring control )( T 系列) 車床系統中,主軸的回轉位置(轉角)控制不是用進給伺服電動機而由 FANUC主軸電動機實現。主軸的位置(角度)由裝於主軸(不是主軸電動機)上的高解析度編碼器檢測,此時主軸是作為進給伺服軸工作,運動速度為:度/分,並可與其它進給軸一起插補,加工出輪廓曲線。 17、回轉軸控制( Rotary axis control ) 將進給軸設定為回轉軸作角度位置控制。回轉一周的角度,可用參數設為任意值。 FANUC 系統通常只是基本軸以外的進給軸才能設為回轉軸。 18、控制軸脫開( Controlled Axis Detach ) 指定某一進給伺服軸脫離CNC的控制而無系統報警。通常用於轉台控制,機床不用轉台時執行該功能將轉台電動機的插頭拔下,卸掉轉台。 19、伺服關斷( Servo Off ) 用PMC信號將進給伺服軸的電源關斷,使其脫離CNC的控制用手可以自由移動,但是CNC仍然實時地監視該軸的實際位置。該功能可用於在CNC機床上用機械手輪控制工作台的移動,或工作台、轉台被機械夾緊時以避免進給電動機發生過流。 20、位置跟蹤( Follow-up ) 當伺服關斷、急停或伺服報警時若工作台發生機械位置移動,在 CNC 的位置誤差寄存器中就會有位置誤差。位置跟蹤功能就是修改CNC控制器監測的機床位置,使位置誤差寄存器中的誤差變為零。當然,是否執行位置跟蹤應該根據實際控制的需要而定。 21、增量編碼器( Increment pulse coder ) 回轉式(角度)位置測量元件,裝於電動機軸或滾珠絲杠上,回轉時發出等間隔脈沖表示位移量。由於碼盤上沒有零點,故不能表示機床的位置。只有在機床回零,建立了機床坐標系的零點後,才能表 示出工作台或刀具的位置。 使用時應該注意的是,增量編碼器的信號輸出有兩種方式:串列和並行。CNC單元與此對應有串列介面和並行介面。 22、絕對值編碼器( Absolute pulse coder ) 回轉式(角度)位置測量元件,用途與增量編碼器相同,不同點是這種編碼器的碼盤上有絕對零點,該點作為脈沖的計數基準。因此計數值既可以映位移量,也可以實時地反映機床的實際位置。另外,關機後機床的位置也不會丟失,開機後不用回零點,即可立即投入加工運行。與增量編碼器一樣,使用時應注意脈沖信號的串列輸出與並行輸出,以便與 CNC 單元的介面相配。(早期的 CNC 系統無串列口。) 23、FSSB(FANUC串列伺服匯流排) FANUC 串列伺服匯流排( FANUC Serial Servo Bus )是 CNC 單元與伺服放大器間的信號高速傳輸匯流排,使用一條光纜可以傳遞 4—8 個軸的控制信號,因此,為了區分各個軸,必須設定有關參數。 24、簡易同步控制( Simple synchronous control ) 兩個進給軸一個是主動軸,另一個是從動軸,主動軸接收 CNC 的運動指令,從動軸跟隨主動軸運動,從而實現兩個軸的同步移動。 CNC隨時監視兩個軸的移動位置,但是並不對兩者的誤差進行補償,如果兩軸的移動位置超過參數的設定值,CNC即發出報警,同時停止各軸的運動。該功能用於大工作台的雙軸驅動。 25、雙驅動控制( Tandem control ) 對於大工作台,一個電動機的力矩不足以驅動時,可以用兩個電動機,這就是本功能的含義。兩個軸中一個是主動軸,另一個為從動軸。主動軸接收 CNC 的控制指令,從動軸增加驅動力矩。 26、同步控制( Synchrohouus control )( T 系列的雙跡系統) 雙軌跡的車床系統,可以實現一個軌跡的兩個軸的同步,也可以實現兩個軌跡的兩個軸的同步。同步控制方法與上述「 簡易同步控制 」相同。 27、混合控制( Composite control )( T 系列的雙跡系統) 雙軌跡的車床系統,可以實現兩個軌跡的軸移動指令的互換,即第一軌跡的程序可以控制第二軌跡的軸運動;第二軌跡的程序可以控制第一軌跡的軸運動。 28、重疊控制( Superimposed control )( T 系列的雙跡系統) 雙軌跡的車床系統,可以實現兩個軌跡的軸移動指令同時執行。與同步控制的不同點是:同步控制中只能給主動軸送運動指令,而重疊控制既可給主動軸送指令,也可給從動軸送指令。從動軸的移動量為本身的移動量與主動軸的移動量之和。 29、B 軸控制( B-Axis control )( T 系列) B 軸是車床系統的基本軸(X,Z)以外增加的一個獨立軸,用於車削中心。其上裝有動力主軸,因此可以實現鑽孔、鏜孔或與基本軸同時工作實現復雜零件的加工。 30、卡盤 / 尾架的屏障( Chuck/Tailstock Barrier )( T 系列) 該功能是在CNC的顯示屏上有一設定畫面,操作員根據卡盤和尾架的形狀設定一個刀具禁入區,以防止刀尖與卡盤和尾架碰撞。 31、刀架碰撞檢查( Tool post interference check )( T 系列) 雙跡車床系統中,當用兩個刀架加工一個工件時,為避免兩個刀架的碰撞可以使用該功能。其原理是用參數設定兩刀架的最小距離,加工中時時進行檢查。在發生碰撞之前停止刀架的進給。 32、異常負載檢測( Abnormal load detection ) 機械碰撞、刀具磨損或斷裂會對伺服電動機及主軸電動機造成大的負載力矩,可能會損害電動機及驅動器。該功能就是監測電動機的負載力矩,當超過參數的設定值時提前使電動機停止並反轉退回。 33、手輪中斷( Manual handle interruption ) 在自動運行期間搖動手輪,可以增加運動軸的移動距離。用於行程或尺寸的修正。34、手動干預及返回( Manual intervention and return ) 在自動運行期間,用進給暫停使進給軸停止,然後用手動將該軸移動到某一位置做一些必要的操作(如換刀),操作結束後按下自動加工啟動按鈕即可返回原來的坐標位置。35、手動絕對值開 / 關( Manual absolute ON/OFF ) 該功能用來決定在自動運行時,進給暫停後用手動移動的坐標值是否加到自動運行的當前位置值上。 36、手搖輪同步進給( Handle synchronous feed ) 在自動運行時,刀具的進給速度不是由加工程序指定的速度,而是與手搖脈沖發生器的轉動速度同步。 37、手動方式數字指令( Manual numeric command ) CNC系統設計了專用的 MDI 畫面,通過該畫面用MDI鍵盤輸入運動指令(G00 ,G01等)和坐標軸的移動量,由JOG(手動連續)進給方式執行這些指令。 38、主軸串列輸出 / 主軸模擬輸出( Spindle serial output/Spindle analog output ) 主軸控制有兩種介面:一種是按串列方式傳送數據(CNC給主軸電動機的指令)的介面稱為串列輸出;另一種是輸出模擬電壓量做為主軸電動機指令的介面。前一種必須使用 FANUC 的主軸驅動單元和電動機,後一種用模擬量控制的主軸驅動單元(如變頻器)和電動機。 39、主軸定位( Spindle positioning )(T系統) 這是車床主軸的一種工作方式(位置控制方式),用FANUC主軸電動機和裝在主軸上的位置編碼器實現固定角度間隔的圓周上的定位或主軸任意角度的定位。 40、主軸定向( Orientation ) 為了執行主軸定位或者換刀,必須將機床主軸在回轉的圓周方向定位與於某一轉角上,作為動作的基準點。 CNC 的這一功能就稱為主軸定向。 FANUC 系統提供了以下3種方法:用位置編碼器定向、用磁性感測器定向、用外部一轉信號(如接近開關)定向。 41、Cs 軸輪廓控制( Cs Contour control ) Cs 輪廓控制是將車床的主軸控制變為位置控制實現主軸按回轉角度的定位,並可與其它進給軸插補以加工出形狀復雜的工件。Cs軸控制必須使用FANUC的串列主軸電動機,在主軸上要安裝高解析度的脈沖編碼器,因此,用Cs軸進行主軸的定位要比上述的主軸定位精度要高。 42、多主軸控制( Multi-spindle control ) CNC除了控制第一個主軸外,還可以控制其它的主軸,最多可控制4個 (取決於系統),通常是兩個串列主軸和一個模擬主軸。主軸的控制命令S由PMC(梯形圖)確定。 43、剛性攻絲( Rigid tapping ) 攻絲操作不使用浮動卡頭而是由主軸的回轉與攻絲進給軸的同步運行實現。主軸回轉一轉,攻絲軸的進給量等於絲錐的螺距,這樣可提高精度和效率。 欲實現剛性攻絲,主軸上必須裝有位置編碼器(通常是 1024 脈沖 / 每轉),並要求編制相應的梯形圖,設定有關的系統參數。 銑床,車床(車削中心)都可實現剛性攻絲。但車床不能像銑床一樣實現反攻絲。 44、主軸同步控制( Spindle synchronous control ) 該功能可實現兩個主軸(串列)的同步運行,除速度同步回轉外,還可實現回轉相位的同步。利用相位同步,在車床上可用兩個主軸夾持一個形狀不規則的工件。根據CNC系統的不同,可實現一個軌跡內的兩個主軸的同步,也可實現兩個軌跡中的兩個主軸的同步。 接受CNC指令的主軸稱為主主軸,跟隨主主軸同步回轉的稱為從主軸。 45、主軸簡易同步控制( Simple spindle synchronous control ) 兩個串列主軸同步運行,接受CNC 指令的主軸為主主軸,跟隨主主軸運轉的為從主軸。兩個主軸可同時以相同轉速回轉,可同時進行剛性攻絲、定位或 Cs 軸輪廓插補等操作。與上述的主軸同步不同,簡易主軸同步不能保證兩個主軸的同步化。進入簡易同步狀態由PMC信號控制,因此必須在 PMC 程序中編制相應的控制語句。 46、控制軌跡數( Controlled Path ) CNC控制的進給伺服軸(進給)的組數。加工時每組形成一條刀具軌跡,各組可單獨運動,也可同時協調運動。 47、控制軸數( Controlled Axes ) CNC 控制的進給伺服軸總數 / 每一軌跡。數控知識
CNC的一些名詞解釋
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簡稱CAD,計算機輔助設計
C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e)計算機輔助製造
CAPP 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簡稱CAPP,計算機輔助工藝規程設計
CAE (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簡稱CAE,計算機輔助工程分析
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企業資源計劃
PDM 產品數據管理Proct Data Management以產品為中心,通過計算機網路和資料庫技術,把企業生產過程中所有與產品相關的信息和過程集成起來進行管理的技術。
BPR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企業流程再造):從根本上的重新考慮並徹底重新設計業務流程,以實現在關鍵的業績上,如成本、質量、服務和響應速度,取得突破性的進展。
BOM物料清單 (Bill of Materials)它是一種描述裝配件的結構化的零件表,其中包括所有的子裝配件、零件、原材料的清單,以及製造一個裝配件所需物料的數量,如工時、材料、設備、工裝、車間等。
MRP 物料需求計劃(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的簡稱。MRP是一種將庫存管理和生產進度計劃結合為一體的計算機輔助生產計劃管理系統。它以減少庫存量為目標,統籌地為製造業管理者提供滿足生產計劃需要的物資供應手段。是在物料需求計劃(MRP)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不僅編制產品和零部件的生產進度計劃、物料采購計劃,而且還可以直接從系統獲得各種財務信息如銷售收入、庫存資金佔用量和產品成本等。是一個覆蓋企業全部生產資源的管理信息系統。
SCM 供應鏈管理(Supply Chain Management)的簡稱。供應鏈由供應商、製造工廠、分銷網路、客戶等環節組成。供應鏈管理是對供應鏈上 "物流"、"資金流"、"信息流",還有 "增值流"和"工作流"的管理。
CRM 客戶關系管理(Customer Relation Management)的簡稱。自動化並改善與管理銷售、營銷、客戶服務和支持等領域的客戶關系有關的商業流程。
有限元分析 將物體劃分成有限個單元,這些單元之間通過有限個節點相互連接,單元看作是不可變形的剛體,單元之間的力通過節點傳遞,然後利用能量原理建立各單元矩陣;在輸入材料特性、載荷和約束等邊界條件後,利用計算機進行物體變形、應力和溫度場等力學特性的計算,最後對計算結果進行分析,顯示變形後物體的形狀及應力分布圖。
數字控制,簡稱數控: 指用離散的數字信息控制機械等裝置的運行NC(Numerical Control)
CNC (Computer Numerical Control,計算機數控),指用計算機作為一般數控系統中的控制裝置
B2C 一種企業對個人的電子商務方式,它利用計算機網路使消費者直接參與經濟活動
B2B 一種企業對企業的電子商務方式,企業與企業間的訂貨、銷售、發貨等全部交易行為均以電子商務的方式進行
企業信息化 企業以企業流程(優化)重組為基礎,在一定的深度和廣度上利用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和資料庫技術,控制和集成化管理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的所有信息,實現企業內外部信息的共享和有效利用,以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市場竟爭能力。
電子商務 (Electronic Commerce) 是指對整個貿易活動實現電子化。從涵蓋范圍方面可以定義為:交易各方以電子交易方式而不是通過當面交換或直接面談方式進行的任何形式的商業交易;從技術方面可以定義為:電子商務是一種多技術的集合體,包括交換數據(如電子數據交換、電子郵件)、獲得數據(共享資料庫、電子公告牌)以及自動捕獲數據(條形碼)等。 指的是利用信息技術來處理商務活動的系統。還可以有其它的名稱,如電子商業(Electronic Business)、網路貿易(Net Commerce)、Internet商務、Eeb商務、Web購物等,稱統電子商務。
並行工程 並行工程的實質是在產品的設計階段就充分地預報該產品在製造、裝配、銷售、使用、售後服務以及報廢、回收等環節中的"表現",發現可能存在的問題,及時地進行修改與優化。
虛擬製造 虛擬製造(Virtual manufacturing,也譯作"擬實製造"),它是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技術(也譯作"幻真"技術或"靈境"技術)在製造中的應用。虛擬現實技術是藉助於多媒體計算機的聲像技術及先進的感測技術,虛構一種場景,給人以身臨其境的"真實"感受。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IMS 計算機集成製造系統(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簡稱CIMS)是現代信息技術條件下的新一代製造系統。它以計算機來輔助製造系統的集成,以充分的、及時的信息交流或信息共享將企業的設計、工藝、生產車間以及供銷和管理部門集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使它們相互協調地運作,以確保企業的整體效益,提高企業的競爭能力和生存能力。
敏捷製造 (Agile Manufacturing,簡稱AM):指的是製造企業能夠把握市場機遇,及時動態地重組生產系統,在最短的時間內(與其它企業相比)向市場推出有利可圖的、用戶認可的、高質量的產品。 以計算機網路將本地的、異地的,甚至異國的製造企業或製造資源(設備、產品設計或工藝規程)聯成一個整體,為共同的目的,進行協調的努力。如果說,CIMS側重於企業內部各部門、各環節之間的集成與信息交流,那麼,敏捷製造則發展到企業之間的集成與信息交流。通過計算機網路聯接起來的企業,被稱為"Virtual Enterprise"有的中文文獻上譯為"虛擬企業"。
模擬製造 模仿生物的組織結構和運行模式的製造系統與製造過程稱為"仿生製造"(Bionic Manufacturing)。人們在"仿生製造"中不僅是師法大自然,而且是學習與借鑒他們自身內秉的組織方式與運行模式。如果說製造過程的機械化、自動化延伸了人類的體力,智能化延伸了人類的智力,那麼,"仿生製造"則是延伸人類自身的組織結構和進化過程。
綠色製造 綠色製造是一種綜合考慮環境影響和資源效率的現代製造模式,其目標是使產品從設計、製造、運輸、使用到報廢處理的整個產品生命周期中,對環境的影響(負作用)最小,資源利用效率最高。綠色製造是可持續發展戰略在製造業中的體現,換句話說,綠色製造是現代製造業的可持續發展模式。顯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與製造業的產業結構調整及企業的振興與發展是密不可分的。
快速成型 是個由三維轉換成二維(軟體離散化),再由二維到三維(材料堆積)的工作過程。
三維造型 CAD的三維造型有三種層次的建立方法,即線框、曲面和實體,也就是分別對應於用一維的線,二維的面和三維的體來構造形體。
⑵ 數控方面有什麼專業術語嗎
多了去了 1、數控
使用數字化信號對機床運動及其加工過程進行控制的一種方法。
2、數控機床
採用了數控技術的機床。
3、機電一體化
在機械的主功能、動力功能、信息處理和控制上引用電子技術,並將機械裝置和電子設備。軟體技術 有機結合起來,構成一個完整的系統。
4、開環系統
不把控制對象的輸入和輸出進行比較的控制系統。
5、閉環系統
這種自控系統,包含功率放大和反饋,從而使輸出值緊密地響應輸入值。
6、解析度
兩個相鄰的分散細節之間的可以分辨的最小間隔。
7、定位精度
實際位置與指令位置的一致程度。
8、重復精度
在同一條件下,操作方法不彎,進行規定次數操作所得到的連續結果的一致程度。它可以用概率
為 95% 的規定次數測量和誤差范圍來表示。
9、反饋
在閉環系統中,為了與系統的輸入進行比較,而將有關控制對象狀態的信息送回輸入端,稱為反饋。
10、插補
數控系統工作時,根據給定的數學函數,諸如線性。圓弧和高次函數,在理想的軌跡或輪廓上的已知
點之間,確定一些中間點的一種方法。
11、數字控制( NC )
用數值數據的控制裝置,在運行過程中不斷地引入數值數據,從而對某一生產過程實現自動控制。
12、數控機床
若機床的操作命令以數值數據的形式描述,工作過程按照規定的程序自動地進行,則這種機床稱為
數控機床。
13、聯動控制軸數( Simultaneously Controlled Axes )
每一軌跡同時插補的進給伺服軸數。
14、PMC 控制軸( Axis control by PMC )
由PMC(可編程機床控制器)控制的進給伺服軸。控制指令編在PMC的程 序(梯形圖)中,因此修
改不便,故這種方法通常只用於移動量固定的進給軸控制。
15、Cf 軸控制( Cf Axis Control )( T 系列)
車床系統中,主軸的回轉位置(轉角)控制和其它進給軸一樣由進給伺服電動機實現。 該軸與其
它進給軸聯動進行插補,加工任意曲線。
16、Cs 輪廓控制( Cs contouring control )( T 系列)
車床系統中,主軸的回轉位置(轉角)控制不是用進給伺服電動機而由 FANUC主軸電動機實現。主
軸的位置(角度)由裝於主軸(不是主軸電動機)上的高解析度編碼器檢測,此時主軸是作為進給伺
服軸工作,運動速度為:度/分,並可與其它進給軸一起插補,加工出輪廓曲線。
17、回轉軸控制( Rotary axis control )
將進給軸設定為回轉軸作角度位置控制。回轉一周的角度,可用參數設為任意值。 FANUC 系統通
常只是基本軸以外的進給軸才能設為回轉軸。
18、控制軸脫開( Controlled Axis Detach )
指定某一進給伺服軸脫離CNC的控制而無系統報警。通常用於轉台控制,機床不用轉台時執行該功
能將轉台電動機的插頭拔下,卸掉轉台。
19、伺服關斷( Servo Off )
用PMC信號將進給伺服軸的電源關斷,使其脫離CNC的控制用手可以自由移動,但是CNC仍然實時地
監視該軸的實際位置。該功能可用於在CNC機床上用機械手輪控制工作台的移動,或工作台、轉台被機
械夾緊時以避免進給電動機發生過流。
20、位置跟蹤( Follow-up )
當伺服關斷、急停或伺服報警時若工作台發生機械位置移動,在 CNC 的位置誤差寄存器中就會有
位置誤差。位置跟蹤功能就是修改CNC控制器監測的機床位置,使位置誤差寄存器中的誤差變為零。
當然,是否執行位置跟蹤應該根據實際控制的需要而定。
21、增量編碼器( Increment pulse coder )
回轉式(角度)位置測量元件,裝於電動機軸或滾珠絲杠上,回轉時發出等間隔脈沖表示位移量。
由於碼盤上沒有零點,故不能表示機床的位置。只有在機床回零,建立了機床坐標系的零點後,才能
表 示出工作台或刀具的位置。 使用時應該注意的是,增量編碼器的信號輸出有兩種方式:串列和並
行。CNC單元與此對應有串列介面和並行介面。
22、絕對值編碼器( Absolute pulse coder )
回轉式(角度)位置測量元件,用途與增量編碼器相同,不同點是這種編碼器的碼盤上有絕對零點,該點作為脈沖的計數基準。因此計數值既可以映位移量,也可以實時地反映機床的實際位置。另外,關機後機床的位置也不會丟失,開機後不用回零點,即可立即投入加工運行。與增量編碼器一樣,使用時應注意脈沖信號的串列輸出與並行輸出,以便與 CNC 單元的介面相配。(早期的 CNC 系統無串列口。)
23、FSSB(FANUC串列伺服匯流排)
FANUC 串列伺服匯流排( FANUC Serial Servo Bus )是 CNC 單元與伺服放大器間的信號高速傳輸匯流排,使用一條光纜可以傳遞 4—8 個軸的控制信號,因此,為了區分各個軸,必須設定有關參數。
24、簡易同步控制( Simple synchronous control )
兩個進給軸一個是主動軸,另一個是從動軸,主動軸接收 CNC 的運動指令,從動軸跟隨主動軸運動,從而實現兩個軸的同步移動。 CNC隨時監視兩個軸的移動位置,但是並不對兩者的誤差進行補償,如果兩軸的移動位置超過參數的設定值,CNC即發出報警,同時停止各軸的運動。該功能用於大工作台的雙軸驅動。
25、雙驅動控制( Tandem control )
對於大工作台,一個電動機的力矩不足以驅動時,可以用兩個電動機,這就是本功能的含義。兩個軸中一個是主動軸,另一個為從動軸。主動軸接收 CNC 的控制指令,從動軸增加驅動力矩。
26、同步控制( Synchrohouus control )( T 系列的雙跡系統)
雙軌跡的車床系統,可以實現一個軌跡的兩個軸的同步,也可以實現兩個軌跡的兩個軸的同步。同步控制方法與上述「 簡易同步控制 」相同。
27、混合控制( Composite control )( T 系列的雙跡系統)
雙軌跡的車床系統,可以實現兩個軌跡的軸移動指令的互換,即第一軌跡的程序可以控制第二軌跡的軸運動;第二軌跡的程序可以控制第一軌跡的軸運動。
28、重疊控制( Superimposed control )( T 系列的雙跡系統)
雙軌跡的車床系統,可以實現兩個軌跡的軸移動指令同時執行。與同步控制的不同點是:同步控制中只能給主動軸送運動指令,而重疊控制既可給主動軸送指令,也可給從動軸送指令。從動軸的移動量為本身的移動量與主動軸的移動量之和。
29、B 軸控制( B-Axis control )( T 系列)
B 軸是車床系統的基本軸(X,Z)以外增加的一個獨立軸,用於車削中心。其上裝有動力主軸,因此可以實現鑽孔、鏜孔或與基本軸同時工作實現復雜零件的加工。
30、卡盤 / 尾架的屏障( Chuck/Tailstock Barrier )( T 系列)
該功能是在CNC的顯示屏上有一設定畫面,操作員根據卡盤和尾架的形狀設定一個刀具禁入區,以防止刀尖與卡盤和尾架碰撞。
31、刀架碰撞檢查( Tool post interference check )( T 系列)
雙跡車床系統中,當用兩個刀架加工一個工件時,為避免兩個刀架的碰撞可以使用該功能。其原理是用參數設定兩刀架的最小距離,加工中時時進行檢查。在發生碰撞之前停止刀架的進給。
32、異常負載檢測( Abnormal load detection )
機械碰撞、刀具磨損或斷裂會對伺服電動機及主軸電動機造成大的負載力矩,可能會損害電動機及驅動器。該功能就是監測電動機的負載力矩,當超過參數的設定值時提前使電動機停止並反轉退回。
33、手輪中斷( Manual handle interruption )
在自動運行期間搖動手輪,可以增加運動軸的移動距離。用於行程或尺寸的修正。
34、手動干預及返回( Manual intervention and return )
在自動運行期間,用進給暫停使進給軸停止,然後用手動將該軸移動到某一位置做一些必要的操作(如換刀),操作結束後按下自動加工啟動按鈕即可返回原來的坐標位置。
35、手動絕對值開 / 關( Manual absolute ON/OFF )
該功能用來決定在自動運行時,進給暫停後用手動移動的坐標值是否加到自動運行的當前位置值上。
36、手搖輪同步進給( Handle synchronous feed )
在自動運行時,刀具的進給速度不是由加工程序指定的速度,而是與手搖脈沖發生器的轉動速度同步。
37、手動方式數字指令( Manual numeric command )
CNC系統設計了專用的 MDI 畫面,通過該畫面用MDI鍵盤輸入運動指令(G00 ,G01等)和坐標軸的移動量,由JOG(手動連續)進給方式執行這些指令。
38、主軸串列輸出 / 主軸模擬輸出( Spindle serial output/Spindle analog output )
主軸控制有兩種介面:一種是按串列方式傳送數據(CNC給主軸電動機的指令)的介面稱為串列輸出;另一種是輸出模擬電壓量做為主軸電動機指令的介面。前一種必須使用 FANUC 的主軸驅動單元和電動機,後一種用模擬量控制的主軸驅動單元(如變頻器)和電動機。
39、主軸定位( Spindle positioning )(T系統)
這是車床主軸的一種工作方式(位置控制方式),用FANUC主軸電動機和裝在主軸上的位置編碼器實現固定角度間隔的圓周上的定位或主軸任意角度的定位。
40、主軸定向( Orientation )
為了執行主軸定位或者換刀,必須將機床主軸在回轉的圓周方向定位與於某一轉角上,作為動作的基準點。 CNC 的這一功能就稱為主軸定向。 FANUC 系統提供了以下3種方法:用位置編碼器定向、用磁性感測器定向、用外部一轉信號(如接近開關)定向。
41、Cs 軸輪廓控制( Cs Contour control )
Cs 輪廓控制是將車床的主軸控制變為位置控制實現主軸按回轉角度的定位,並可與其它進給軸插補以加工出形狀復雜的工件。Cs軸控制必須使用FANUC的串列主軸電動機,在主軸上要安裝高解析度的脈沖編碼器,因此,用Cs軸進行主軸的定位要比上述的主軸定位精度要高。
42、多主軸控制( Multi-spindle control )
CNC除了控制第一個主軸外,還可以控制其它的主軸,最多可控制4個 (取決於系統),通常是兩個串列主軸和一個模擬主軸。主軸的控制命令S由PMC(梯形圖)確定。
43、剛性攻絲( Rigid tapping )
攻絲操作不使用浮動卡頭而是由主軸的回轉與攻絲進給軸的同步運行實現。主軸回轉一轉,攻絲軸的進給量等於絲錐的螺距,這樣可提高精度和效率。 欲實現剛性攻絲,主軸上必須裝有位置編碼器(通常是 1024 脈沖 / 每轉),並要求編制相應的梯形圖,設定有關的系統參數。 銑床,車床(車削中心)都可實現剛性攻絲。但車床不能像銑床一樣實現反攻絲。
44、主軸同步控制( Spindle synchronous control )
該功能可實現兩個主軸(串列)的同步運行,除速度同步回轉外,還可實現回轉相位的同步。利用相位同步,在車床上可用兩個主軸夾持一個形狀不規則的工件。根據CNC系統的不同,可實現一個軌跡內的兩個主軸的同步,也可實現兩個軌跡中的兩個主軸的同步。 接受CNC指令的主軸稱為主主軸,跟隨主主軸同步回轉的稱為從主軸。
45、主軸簡易同步控制( Simple spindle synchronous control )
兩個串列主軸同步運行,接受CNC 指令的主軸為主主軸,跟隨主主軸運轉的為從主軸。兩個主軸可同時以相同轉速回轉,可同時進行剛性攻絲、定位或 Cs 軸輪廓插補等操作。與上述的主軸同步不同,簡易主軸同步不能保證兩個主軸的同步化。進入簡易同步狀態由PMC信號控制,因此必須在 PMC 程序中編制相應的控制語句。
46、控制軌跡數( Controlled Path )
CNC控制的進給伺服軸(進給)的組數。加工時每組形成一條刀具軌跡,各組可單獨運動,也可同時協調運動。
47、控制軸數( Controlled Axes )
CNC 控制的進給伺服軸總數 / 每一軌
希望能幫到你 兄台 祝你成功!
⑶ 求數控車床的技術術語有哪些
數控機床技術常用術語:
1)計算機數值控制 (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CNC) 用計算機控制加工功能,實現數值控制。
2)軸(Axis)機床的部件可以沿著其作直線移動或回轉運動的基準方向。
3)機床坐標系( Machine Coordinate Systern )固定於機床上,以機床零點為基準的笛卡爾坐標系。
4)機床坐標原點( Machine Coordinate Origin )機床坐標系的原點。
5)工件坐標系( Workpiece Coordinate System )固定於工件上的笛卡爾坐標系。
6)工件坐標原點( Wrok-piexe Coordinate Origin)工件坐標系原點。
7)機床零點( Machine zero )由機床製造商規定的機床原點。
8)參考位置( Reference Position )機床啟動用的沿著坐標軸上的一個固定點,它可以用機床坐標原點為參考基準。
9)絕對尺寸(Absolute Dimension)/絕對坐標值(Absolute Coordinates)距一坐標系原點的直線距離或角度。
10)增量尺寸( Incremental Dimension ) /增量坐標值(Incremental Coordinates)在一序列點的增量中,各點距前一點的距離或角度值。
11)最小輸人增量(Least Input Increment) 在加工程序中可以輸人的最小增量單位。
12)命令增量(Least command Increment)從數值控制裝置發出的命令坐標軸移動的最小增量單位。
13)插補 (InterPolation)在所需的路徑或輪廓線上的兩個已知點間根據某一數學函數(例如:直線,圓弧或高階函數)確定其多個中間點的位置坐標值的運算過程。
14)直線插補(Llne Interpolation)這是一種插補方式,在此方式中,兩點間的插補沿著直線的點群來逼近,沿此直線控制刀具的運動。
15)圓弧插補(Circula : Interpolation)這是一種插補方式,在此方式中,根據兩端點間的插補數字信息,計算出逼近實際圓弧的點群,控制刀具沿這些點運動,加工出圓弧曲線。
16)順時針圓弧(Clockwise Arc)刀具參考點圍繞軌跡中心,按負角度方向旋轉所形成的軌跡.方向旋轉所形成的軌跡.
17)逆時針圓弧(Counterclockwise Arc)刀具參考點圍繞軌跡中心,按正角度方向旋轉所形成的軌跡。
18)手工零件編程(Manual Part Prograrnmiog)手工進行零件加工程序的編制。
19)計算機零件編程(Cornputer Part prograrnrnlng)用計算機和適當的通用處理程序以及後置處理程序准備零件程序得到加工程序。
20)絕對編程(Absolute Prograrnming)用表示絕對尺寸的控制字進行編程。
21)增量編程(Increment programming)用表示增量尺寸的控制字進行編程。
22)宇符(Character)用於表示一組織或控制數據的一組元素符號。
23)控制字元(Control Character)出現於特定的信息文本中,表示某一控制功能的字元。
24)地址(Address)一個控制字開始的字元或一組字元,用以辨認其後的數據。
25)程序段格式(Block Format)字、字元和數據在一個程序段中的安排。
26)指令碼(Instruction Code) /機器碼(Machine Code)計算機指令代碼,機器語言,用來表示指令集中的指令的代碼。
27)程序號(Program Number)以號碼識別加工程序時,在每一程序的前端指定的編號
28)程序名(Prograo Name)以名稱識別加工程序時,為每一程序指定的名稱。
29)指令方式(Command Mode)指令的工作方式。
30)程序段(Block)程序中為了實現某種操作的一組指令的集合.
31)零件程序(P art Program)在自動加工中,為了使自動操作有效按某種語言或某種格式書寫的順序指令集。零件程序是寫在輸人介質上的加工程序,也可以是為計算機准備的輸人,經處理後得到加工程序。
32)加工程序(Machine Program)在自動加工控制系統中,按自動控制語言和格式書寫的順序指令集。這些指令記錄在適當的輸人介質上,完全能實現直接的操作。
33)程序結束(End of Program)指出工件加工結束的輔助功能
34)數據結束(End of Data)程序段的所有命令執行完後,使主軸功能和其他功能(例如冷卻功能)均被刪除的輔助功能。
35)程序暫停(Progrom Stop)程序段的所有命令執行完後,刪除主軸功能和其他功能,並終止其後的數據處理的輔助功能.
36)准備功能(Preparatory Functton)使機床或控制系統建立加工功能方式的命令.
37)輔助功能(MiscellaneouS Function)控制機床或系統的開關功能的一種命令。
38)刀具功能(Tool Funetion)依據相應的格式規范,識別或調人刀具。
39)進給功能(Feed Function)定義進給速度技術規范的命令。
40)主軸速度功能(Spindle Speed Function)定義主軸速度技術規范的命令。
41)進給保持(Feed Hold)在加工程序執行期問,暫時中斷進給的功能。
42)刀具軌跡(Tool Path)切削刀具上規定點所走過的軌跡。
43)零點偏置(Zero Offset)數控系統的一種特徵.它容許數控測量系統的原點在指定范圍內相對於機床零點移動,但其永久零點則存在數控系統中。
44)刀具偏置(Tool Offset)在一個加工程序的全部或指定部分,施加於機床坐標軸上的相對位移.該軸的位移方向由偏置值的正負來確定。
45)刀具長度偏置(Tool Length Offset)在刀具長度方向卜的偏晉。
46)刀具半徑偏置(Tool Radlus OffseO)刀具在兩個坐標方向的刀具偏置。
47)刀具半徑補償(Cutter Compensation)垂直於刀具軌跡的位移,用來修正實際的刀具半徑與編程的刀具半徑的差異。
48)刀具軌跡進給速度(Tool Path Feedrate)刀具上的基準點沿著刀具軌跡相對於工件移動時的速度,其單位通常用每分鍾或每轉的移動量來表示。
49)固定循環(Fixed Cycle , Canned Cycle)預先設定的一些操作命令,根據這些操作命令使機床坐標袖運動,主袖工作,從而完成固定的加工動作。例如,鑽孔、鏗削、攻絲以及這些加工的復合動作。
50)子程序(Subprogram)加工程序的一部分,子程序可由適當的加工控制命令調用而生效。
51)工序單(Planning sheet)在編制零件的加工工序前為其准備的零件加工過程表。
52)執行程序(Executlve Program)在 CNC 系統中,建立運行能力的指令集合。
53)倍率(Override)使操作者在加工期間能夠修改速度的編程值(例如,進給率、主軸轉速等)的手工控制功能。
54)伺服機構(Servo-Mwchanisnt)這是一種伺服系統,其中被控量為機械位置或機械位置對時間的導數。
55)誤差(Error)計算值、觀察值或實際值與真值、給定值或理論值之差。
56)解析度(Resolution)兩個相鄰的離散量之間可以分辨的最小間隔。
⑷ 數控編程的指令有哪些
1.數控編程指令——外圓切削循環
指令:G90X(U)_Z(W)_F_;
例:G90X40.Z40.F0.3;
X30.;
X20.;
2.數控編程指令——端面切削循環
指令:G94X(U)_Z(W)_F_;
例如:G90X40.Z-3.5.F0.3;
Z-7.;
Z-10.;
3.數控編程指令——外圓粗車循環
指令:G71U_R_;
G71P_Q_U_W_F_;
精車:G70P_Q_F_;
U每次進給量,
R每次退刀量,
P循環起始行號,
Q循環結束行號,
U精加工徑向餘量,
W精加工軸向餘量。
4.數控編程指令——端面粗車循環
指令:G72W_R_;
G72P_Q_U_W_F_;
精車:G70P_Q_F_;(字母含義同3)
5.數控編程指令——固定形式粗車循環
指令:G73P_Q_I_K_U_W_D_F_;
I粗車是徑向切除的總餘量(半徑值),
K粗車是軸向切除的總餘量,
D循環次數,(其餘字母含義同3).
6.數控編程指令——刀尖半徑補償指令
指令:G41
G01
G42
X(U)_Z(w)_;
G00
G40
注意:(1).G41,G42,G40指令不能與圓弧切削指令寫在同一程序段內。
(2).在調用新刀具前或更改刀具補償方向時,必須取消前一個刀具補償。字串6
(3).在G41或G42程序段後面加G40程序段,便可以取消刀尖半徑補償。
7.數控編程指令——錐面循環加工
指令:G90X(U)_Z(W)_I_F_;
例如:G90X40.Z-40.I-5.F0.3;
X35.
X30.
I切削始點與圓錐面切削終點的半徑差。
8.數控編程指令——帶錐度的端面切削循環指令
指令:G94X(U)_Z(W)_K_F_;
K端面切削始點至終點位移在Z方向的坐標值增量值。
9.數控編程指令——簡單圓弧加工
指令:G02
I_K_
X(U)_Z(W)_
F_;
G03
R_;
10.數控編程指令——深空加工
指令:G74R_;
G74Z(W)_Q_;
R每次加工退刀量,
Z鑽削總深度,
Q每次鑽削深度,
11.數控編程指令——G75指令格式
指令:G75R_;
G75X(U)_Z(W)_P_Q_R_F_;
R切槽過程中徑向(X)的退刀量,
X最大切深點的X軸絕對坐標,
Z最大切深點的Z軸絕對坐標,
P切槽過程中徑向(X)的退刀量(半徑值),
Q徑向切完一個刀寬後,在Z的移動量,
R刀具切完槽後,在槽底沿-Z方向的退刀量。
12.數控編程指令——子程序調的用
指令:M98P****
****;
例如:M98P42000;
字串7
表明調用子程序2000兩次。
M98P2;
表明調用2號程序一次。
13.數控編程指令——等螺距螺紋切削指令
指令:G32(U)_Z(W)_F_;
X,Z為螺紋終點的絕對坐標,
例如:G32X29.Z-35.F2.;
G00X40.;
Z5.;
X28.2;
G32Z-35.F0.2;
G00X40.;
Z5.;
X28.2;
14.數控編程指令——螺紋切削固定循環指令
指令:G92X(U)_Z(W)_R_F_;
R=0時切削圓柱螺紋。
例如:G92X29.Z-35.F0.2;
X28.2;
X27.6;
X27.4;
15.數控編程指令——多線螺紋切削指令
指令:X(U)_Z(W)_F_P_;
F長軸方向的導程。
P螺紋線數和起始角。
例如:G33X34.Z-26.F6.P2=0;
G01X28.F0.2;
G00Z8.;
G01X34.F0.2;
G33Z-26.F6.P2=18000;
G01X28.F0.2;
G00Z8.;
16.數控編程指令——G76指令格式
指令:G76GmraQ_R_;
G76X(U)_Z(W)_R_P_Q_F_;
m精加工重復次數,
r倒角量,
a螺紋刀尖角度,
Q最小被吃刀量(半徑值),單位為微米。
R精加工餘量(半徑值),單位為毫米。
G76X(U)_Z(W)_R_P_Q_F_;
R螺紋半徑值(半徑值),
P螺紋牙深(半徑值),單位為微米。
Q第一次切削深度(半徑值),單位為微米。
F螺紋導程。單位為毫米。
17.數控編程指令——變導程螺紋加工(G34)
指令:G34
X(U)_Z(W)_F_K_;
F長軸方向導程,單位為毫米
K主軸每轉導程的增量或減量,單位為毫米每轉。
⑸ 求數控編程中常見指令的中文意義及常見的一些名詞及解釋
數控技術常用術語
為了方便閱讀相關數控資料和國外數控產品的相關手冊,在此選擇了常用的數控詞彙及其英語對應單詞,所選用的數控術語主要參考國際標准ISO 2806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准GB 8129—1987 以及近年新出現的一些數控詞彙。
1)計算機數值控制 (Computerized Numerical Control, CNC) 用計算機控制加工功能,實現數值控制。
2)軸(Axis)機床的部件可以沿著其作直線移動或回轉運動的基準方向。
3)機床坐標系( Machine Coordinate Systern )固定於機床上,以機床零點為基準的笛卡爾坐標系。
4)機床坐標原點( Machine Coordinate Origin )機床坐標系的原點。
5)工件坐標系( Workpiece Coordinate System )固定於工件上的笛卡爾坐標系。
6)工件坐標原點( Wrok-piexe Coordinate Origin)工件坐標系原點。
7)機床零點( Machine zero )由機床製造商規定的機床原點。
8)參考位置( Reference Position )機床啟動用的沿著坐標軸上的一個固定點,它可以用機床坐標原點為參考基準。
9)絕對尺寸(Absolute Dimension)/絕對坐標值(Absolute Coordinates)距一坐標系原點的直線距離或角度。
10)增量尺寸( Incremental Dimension ) /增量坐標值(Incremental Coordinates)在一序列點的增量中,各點距前一點的距離或角度值。
11)最小輸人增量(Least Input Increment) 在加工程序中可以輸人的最小增量單位。
12)命令增量(Least command Increment)從數值控制裝置發出的命令坐標軸移動的最小增量單位。
13)插補 (InterPolation)在所需的路徑或輪廓線上的兩個已知點間根據某一數學函數(例如:直線,圓弧或高階函數)確定其多個中間點的位置坐標值的運算過程。
14)直線插補(Llne Interpolation)這是一種插補方式,在此方式中,兩點間的插補沿著直線的點群來逼近,沿此直線控制刀具的運動。
15)圓弧插補(Circula : Interpolation)這是一種插補方式,在此方式中,根據兩端點間的插補數字信息,計算出逼近實際圓弧的點群,控制刀具沿這些點運動,加工出圓弧曲線。
16)順時針圓弧(Clockwise Arc)刀具參考點圍繞軌跡中心,按負角度方向旋轉所形成的軌跡.方向旋轉所形成的軌跡.
17)逆時針圓弧(Counterclockwise Arc)刀具參考點圍繞軌跡中心,按正角度方向旋轉所形成的軌跡。
18)手工零件編程(Manual Part Prograrnmiog)手工進行零件加工程序的編制。
19)計算機零件編程(Cornputer Part prograrnrnlng)用計算機和適當的通用處理程序以及後置處理程序准備零件程序得到加工程序。
20)絕對編程(Absolute Prograrnming)用表示絕對尺寸的控制字進行編程。
21)增量編程(Increment programming)用表示增量尺寸的控制字進行編程。22、
22)宇符(Character)用於表示一組織或控制數據的一組元素符號。
23)控制字元(Control Character)出現於特定的信息文本中,表示某一控制功能的字元。
24)地址(Address)一個控制字開始的字元或一組字元,用以辨認其後的數據。
25)程序段格式(Block Format)字、字元和數據在一個程序段中的安排。
26)指令碼(Instruction Code) /機器碼(Machine Code)計算機指令代碼,機器語言,用來表示指令集中的指令的代碼。
27)程序號(Program Number)以號碼識別加工程序時,在每一程序的前端指定的編號
28)程序名(Prograo Name)以名稱識別加工程序時,為每一程序指定的名稱。
29)指令方式(Command Mode)指令的工作方式。
30)程序段(Block)程序中為了實現某種操作的一組指令的集合.
31)零件程序(P art Program)在自動加工中,為了使自動操作有效按某種語言或某種格式書寫的順序指令集。零件程序是寫在輸人介質上的加工程序,也可以是為計算機准備的輸人,經處理後得到加工程序。
32)加工程序(Machine Program)在自動加工控制系統中,按自動控制語言和格式書寫的順序指令集。這些指令記錄在適當的輸人介質上,完全能實現直接的操作。
33)程序結束(End of Program)指出工件加工結束的輔助功能
34)數據結束(End of Data)程序段的所有命令執行完後,使主軸功能和其他功能(例如冷卻功能)均被刪除的輔助功能。
35)程序暫停(Progrom Stop)程序段的所有命令執行完後,刪除主軸功能和其他功能,並終止其後的數據處理的輔助功能.
36)准備功能(Preparatory Functton)使機床或控制系統建立加工功能方式的命令.
37)輔助功能(MiscellaneouS Function)控制機床或系統的開關功能的一種命令。
38)刀具功能(Tool Funetion)依據相應的格式規范,識別或調人刀具。
39)進給功能(Feed Function)定義進給速度技術規范的命令。
40)主軸速度功能(Spindle Speed Function)定義主軸速度技術規范的命令。
41)進給保持(Feed Hold)在加工程序執行期問,暫時中斷進給的功能。
42)刀具軌跡(Tool Path)切削刀具上規定點所走過的軌跡。
43)零點偏置(Zero Offset)數控系統的一種特徵.它容許數控測量系統的原點在指定范圍內相對於機床零點移動,但其永久零點則存在數控系統中。
44)刀具偏置(Tool Offset)在一個加工程序的全部或指定部分,施加於機床坐標軸上的相對位移.該軸的位移方向由偏置值的正負來確定.
45)刀具長度偏置(Tool Length Offset)在刀具長度方向卜的偏晉
46)刀具半徑偏置(Tool Radlus OffseO)刀具在兩個坐標方向的刀具偏置。
47)刀具半徑補償(Cutter Compensation)垂直於刀具軌跡的位移,用來修正實際的刀具半徑與編程的刀具半徑的差異
48)刀具軌跡進給速度(Tool Path Feedrate)刀具上的基準點沿著刀具軌跡相對於工件移動時的速度,其單位通常用每分鍾或每轉的移動量來表示。
49)固定循環(Fixed Cycle , Canned Cycle)預先設定的一些操作命令,根據這些操作命令使機床坐標袖運動,主袖工作,從而完成固定的加工動作。例如,鑽孔、鏗削、攻絲以及這些加工的復合動作。
50)子程序(Subprogram)加工程序的一部分,子程序可由適當的加工控制命令調用而生效
51)工序單(Planning sheet)在編制零件的加工工序前為其准備的零件加工過程表。
52)執行程序(Executlve Program)在 CNC 系統中,建立運行能力的指令集合
53)倍率(Override)使操作者在加工期間能夠修改速度的編程值(例如,進給率、主軸轉速等)的手工控制功能。
54)伺服機構(Servo-Mwchanisnt)這是一種伺服系統,其中被控量為機械位置或機械位置對時間的導數.
55)誤差(Error)計算值、觀察值或實際值與真值、給定值或理論值之差
56)解析度(Resolution)兩個相鄰的離散量之間可以分辨的最小間隔
⑹ 誰知道哪有數控編程的名詞解釋啊
1.外圓切削循環��指令:G90X(U)_Z(W)_F_;��例:G90X40.Z40.F0.3;��X30.;��X20.;��2.端面切削循環��指令:G94X(U)_Z(W)_F_;��例如:G90X40.Z-3.5.F0.3;��Z-7.;��Z-10.;��3.外圓粗車循環��指令:G71U_R_;��G71P_Q_U_W_F_;��精車:G70P_Q_F_;��U每次進給量,��R每次退刀量,��P循環起始行號,��Q循環結束行號,��U精加工徑向餘量,��W精加工軸向餘量。��4.端面粗車循環��指令:G72W_R_;��G72P_Q_U_W_F_;��精車:G70P_Q_F_;��(字母含義同3)��5.固定形式粗車循環��指令:G73P_Q_I_K_U_W_D_F_;��I粗車是徑向切除的總餘量(半徑值),��K粗車是軸向切除的總餘量,��D循環次數,(其餘字母含義同3). ��1.刀尖半徑補償指令��指令:G41�� G01�� G42 X(U)_Z(w)_;�� G00�� G40��注意(1).G41,G42,G40指令不能與圓弧切削指令寫在同一程序段內。��(2).在調用新刀具前或更改刀具補償方向時,必須取消前一個刀具補償。 字串6 ��(3).在G41或G42程序段後面加G40程序段,便可以取消刀尖半徑補償。��2.錐面循環加工��指令:G90X(U)_Z(W)_I_F_;��例如:G90X40.Z-40.I-5.F0.3;��X35.��X30.��I切削始點與圓錐面切削終點的半徑差。��2.帶錐度的端面切削循環指令��指令:G94X(U)_Z(W)_K_F_;��K端面切削始點至終點位移在Z方向的坐標值增量值。��3.簡單圓弧加工��指令:G02 I_K_�� X(U)_Z(W)_ F_;�� G03 R_��1.深空加工��指令:G74R_;�� G74Z(W)_Q_;��R每次加工退刀量,��Z鑽削總深度,��Q每次鑽削深度,��1.G75指令格式��指令:G75R_;�� G75X(U)_Z(W)_P_Q_R_F_;��R切槽過程中徑向(X)的退刀量,��X最大切深點的X軸絕對坐標,��Z最大切深點的Z軸絕對坐標,��P切槽過程中徑向(X)的退刀量(半徑值),��Q徑向切完一個刀寬後,在Z的移動量,��R刀具切完槽後,在槽底沿-Z方向的退刀量。�� 2.子程序調的用��指令:M98P**** ****;��例如:M98P42000; 字串7 ��表明調用子程序2000兩次。��M98P2;��表明調用2號程序一次。�� 3.等螺距螺紋切削指令��指令:G32(U)_Z(W)_F_;��X,Z為螺紋終點的絕對坐標,��例如:G32X29.Z-35.F2.;��G00X40.;��Z5.;��X28.2;��G32Z-35.F0.2;��G00X40.;��Z5.;��X28.2;�� 4.螺紋切削固定循環指令��指令:G92X(U)_Z(W)_R_F_;��R=0時切削圓柱螺紋。��例如:G92X29.Z-35.F0.2;��X28.2;��X27.6;��X27.4;�� 5.多線螺紋切削指令��指令:X(U)_Z(W)_F_P_;��F長軸方向的導程。��P螺紋線數和起始角。��例如:G33X34.Z-26.F6.P2=0;��G01X28.F0.2;��G00Z8.;��G01X34.F0.2;��G33Z-26.F6.P2=18000;��G01X28.F0.2;��G00Z8.; 6.G76指令格式��指令:G76GmraQ_R_;�� G76X(U)_Z(W)_R_P_Q_F_;��m精加工重復次數,��r倒角量,��a螺紋刀尖角度,��Q最小被吃刀量(半徑值),單位為微米。��R精加工餘量(半徑值),單位為毫米。 ��G76X(U)_Z(W)_R_P_Q_F_;��R螺紋半徑值(半徑值),��P螺紋牙深(半徑值),單位為微米。��Q第一次切削深度(半徑值),單位為微米。��F螺紋導程。單位為毫米。�� 7.變導程螺紋加工(G34)��指令:G34 X(U)_Z(W)_F_K_;��F長軸方向導程,單位為毫米��K主軸每轉導程的增量或減量,單位為毫米每轉這個么?我們上數控銑床和數控機床前編寫過,然後自己操作。。。
⑺ 數控編程基本代碼
1.數控編程指令——外圓切削循環
指令:G90X(U)_Z(W)_F_;
例:G90X40.Z40.F0.3;
X30.;
X20.;2.數控編程指令——端面切削循環
指令:G94X(U)_Z(W)_F_;
例如:G90X40.Z-3.5.F0.3;
Z-7.;
Z-10.;3.數控編程指令——外圓粗車循環
指令:G71U_R_;
G71P_Q_U_W_F_;
精車:G70P_Q_F_;
U每次進給量,
R每次退刀量,
P循環起始行號,
Q循環結束行號,
U精加工徑向餘量,
W精加工軸向餘量。4.數控編程指令——端面粗車循環
指令:G72W_R_;
G72P_Q_U_W_F_;
精車:G70P_Q_F_;(字母含義同3)5.數控編程指令——固定形式粗車循環
指令:G73P_Q_I_K_U_W_D_F_;
I粗車是徑向切除的總餘量(半徑值),
K粗車是軸向切除的總餘量,
D循環次數,(其餘字母含義同3).
6.數控編程指令——刀尖半徑補償指令
指令:G41
G01
G42
X(U)_Z(w)_;
G00
G40
注意:(1).G41,G42,G40指令不能與圓弧切削指令寫在同一程序段內。(2).在調用新刀具前或更改刀具補償方向時,必須取消前一個刀具補償。字串6
(3).在G41或G42程序段後面加G40程序段,便可以取消刀尖半徑補償。7.數控編程指令——錐面循環加工
指令:G90X(U)_Z(W)_I_F_;
例如:G90X40.Z-40.I-5.F0.3;
X35.
X30.
I切削始點與圓錐面切削終點的半徑差。8.數控編程指令——帶錐度的端面切削循環指令
指令:G94X(U)_Z(W)_K_F_;
K端面切削始點至終點位移在Z方向的坐標值增量值。9.數控編程指令——簡單圓弧加工
指令:G02
I_K_
X(U)_Z(W)_
F_;
G03
R_;10.數控編程指令——深空加工
指令:G74R_;
G74Z(W)_Q_;
R每次加工退刀量,
Z鑽削總深度,
Q每次鑽削深度,11.數控編程指令——G75指令格式
指令:G75R_;
G75X(U)_Z(W)_P_Q_R_F_;
R切槽過程中徑向(X)的退刀量,
X最大切深點的X軸絕對坐標,
Z最大切深點的Z軸絕對坐標,
P切槽過程中徑向(X)的退刀量(半徑值),
Q徑向切完一個刀寬後,在Z的移動量,
R刀具切完槽後,在槽底沿-Z方向的退刀量。12.數控編程指令——子程序調的用
指令:M98P****
****;
例如:M98P42000;
字串7
表明調用子程序2000兩次。
M98P2;
表明調用2號程序一次。13.數控編程指令——等螺距螺紋切削指令
指令:G32(U)_Z(W)_F_;
X,Z為螺紋終點的絕對坐標,
例如:G32X29.Z-35.F2.;
G00X40.;
Z5.;
X28.2;
G32Z-35.F0.2;
G00X40.;
Z5.;
X28.2;14.數控編程指令——螺紋切削固定循環指令
指令:G92X(U)_Z(W)_R_F_;
R=0時切削圓柱螺紋。
例如:G92X29.Z-35.F0.2;
X28.2;
X27.6;
X27.4;15.數控編程指令——多線螺紋切削指令
指令:X(U)_Z(W)_F_P_;
F長軸方向的導程。
P螺紋線數和起始角。
例如:G33X34.Z-26.F6.P2=0;
G01X28.F0.2;
G00Z8.;
G01X34.F0.2;
G33Z-26.F6.P2=18000;
G01X28.F0.2;
G00Z8.;16.數控編程指令——G76指令格式
指令:G76GmraQ_R_;
G76X(U)_Z(W)_R_P_Q_F_;
m精加工重復次數,
r倒角量,
a螺紋刀尖角度,
Q最小被吃刀量(半徑值),單位為微米。
R精加工餘量(半徑值),單位為毫米。
G76X(U)_Z(W)_R_P_Q_F_;
R螺紋半徑值(半徑值),
P螺紋牙深(半徑值),單位為微米。
Q第一次切削深度(半徑值),單位為微米。
F螺紋導程。單位為毫米。17.數控編程指令——變導程螺紋加工(G34)
指令:G34
X(U)_Z(W)_F_K_;
F長軸方向導程,單位為毫米
K主軸每轉導程的增量或減量,單位為毫米每轉。
⑻ 數控編程指令有哪些
G100 刀架A或刀架B單獨切削的優先指令,G101 創成加工中直線插補,G102 創成加工中圓弧插補(正面) (CW),G103 創成加工中圓弧插補 (正面) (CCW),G107 主軸同步攻絲,右旋螺紋,
G108 主軸同步攻絲,左旋螺紋。
G110 刀架A恆周速切削,G111 刀架B恆周速切削,G112 圓弧螺紋車削CW,G113 圓弧螺紋車削CCW,G119 刀具半徑補嘗:C-X-Z平面,G124 卡盤A有效原點,G125 卡盤B有效原點。
G126 錐度加工模式OFF指令,G127 錐度加工模式ON指令,G128 M/C加工模式OFF指令,G129 M/C加工模式ON指令,G136 坐標反轉結束或Y軸模式 關,G137 坐標反轉開始,G138 Y軸模式開。
(8)數控編程一些術語擴展閱讀
數控編程是數控加工准備階段的主要內容之一,通常包括分析零件圖樣,確定加工工藝過程;計算走刀軌跡,得出刀位數據;編寫數控加工程序;製作控制介質;校對程序及首件試切。有手工編程和自動編程兩種方法。總之,它是從零件圖紙到獲得數控加工程序的全過程。
手工編程是指編程的各個階段均由人工完成。利用一般的計算工具,通過各種三角函數計算方式,人工進行刀具軌跡的運算,並進行指令編制。這種方式比較簡單,很容易掌握,適應性較大。使用於非模具加工的零件。
⑼ 數控編程中什麼叫子程序
在計算機科學中,子程序(英語:Subroutine, procere, function, routine, method, subprogram, callable unit),是一個大型程序中的某部份代碼,由一個或多個語句塊組成。它負責完成某項特定任務,而且相較於其他代碼,具備相對的獨立性。一般會有輸入參數並有返回值,提供對過程的封裝和細節的隱藏。這些代碼通常被集成為軟體庫。函數在面向過程的語言中已經出現。是結構和類的前身。本身就是對具有相關性語句的歸類和對某過程的抽象。
(9)數控編程一些術語擴展閱讀:
在一個加工程序中,如果其中有些加工內容完全相同或相似,為了簡化程序,可以把這些重復的程序段單獨列出,並按一定的格式編寫成子程序。主程序在執行過程中如果需要某一子程序,通過調用指令來調用該子程序,子程序執行完後又返回到主程序,繼續執行後面的程序段。子程序是一個概括性的術語,任何高級程序所調用的程序,都被稱為子程序。它經常被使用在匯編語言層級上。子程序的主體(body)是一個代碼區塊,當它被調用時就會進入運行。
⑽ 數控指令代碼有哪些
數控指令代碼列舉以下代碼:
1、G00與G01
G00運動軌跡有直線和折線兩種,該指令只是用於點定位,不能用於切削加工。
G01按指定進給速度以直線運動方式運動到指令指定的目標點,一般用於切削加工。
2、G02與G03
G02順時針圓弧插補 。
G03逆時針圓弧插補。
3、G04(延時或暫停指令)
一般用於正反轉切換、加工盲孔、階梯孔、車削切槽。
4、G17、G18、G19 平面選擇指令,指定平面加工,一般用於銑床和加工中心。
5、G27、G28、G29 參考點指令
G27:返回參考點,檢查、確認參考點位置。
G28:自動返回參考點(經過中間點)。
G29:從參考點返回,與G28配合使用。
6、G40、G41、G42 半徑補償
G40:取消刀具半徑補償。
7、G43、G44、G49 長度補償
G43:長度正補償 。
G44:長度負補償 。
G49:取消刀具長度補償。
8、G32、G92、G76
G32:螺紋切削
G92:螺紋切削固定循環
G76:螺紋切削復合循環
9、更多指令代碼見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