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一個新APP如何做推廣才能夠做到拉新,盤活,留存的效果
隨著APP行業的不斷發展,開發APP只是完成了第一步,之後還需要對APP進行運營推廣,這個過程需要經過拉新、留存、促活、營收四個環節;APP就好比一個不斷包裝和投入的「明星」,需要不斷的製造「話題」來吸引用戶,通過一次次的優化升級和一連串的推廣活動來支撐,否則一款APP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因此,APP開發後,如何去運營推廣,變得尤為重要。
1、引用網路的內容:APP運營推廣主要是對APP流量的監控分析、目標用戶行為研究、APP日常更新及內容編輯、網路營銷策劃及推廣等內容。
2、APP運營推廣可以理解為:擴大APP的用戶數量——留住用戶——對APP流量進行統計分析——提高用戶的活躍度——實現營收;簡單來說就是:拉新—留存—促活—營收。
拉新是指拉來新用戶,最直接的指標就是新增用戶數。用戶是APP生命的源泉,是APP價值的共同創造者,有了新用戶才能給APP帶來新的價值。
常見的拉新方法:
1、各大應用商店推廣
APP在應用商店上架是推廣的第一步,也是APP初期獲得用戶的主要來源,各大應用商店都有免費的首發資源位。
2、建網路
網路權重高,在APP剛出來的時候,網上關於APP的介紹一片空白,建立網路可以讓用戶快速的了解APP。
3、新媒體運營
通過在新媒體的運營推廣,來吸引用戶並引導用戶下載APP。常用的新媒體平台有:微信、微博、今日頭條等等。
4、地推推廣
在人流量多的地方進行地推推廣,比如發傳單、貼廣告等。
5、尋找平台推薦
在新APP的發布的時候,可以去爭取在各個應用商店的首發資源,包括像新品推薦、豌豆莢的設計獎等曝光機會。
6、SEO/ASO
通過優化讓用戶搜索關鍵詞時,APP能夠排到靠前的位置。
7、換量互推
可以找其他APP應用的內置推薦位進行換量互推。
8、活動營銷
通過策劃運營推廣活動來拉用戶,這是一個比較簡單直接的方法,通過有趣的活動內容、參與方式等讓用戶了解APP,激勵用戶去下載注冊APP。
留存反映的實際上是一種轉化率,即由初期的不穩定用戶轉化為穩定用戶、活躍用戶、忠誠用戶的過程,隨著用戶的不斷增長,這個階段主要的任務是維護用戶、減少用戶的流失、提高用戶的留存率;
1、留存率
用戶留存率指的是在某一段時間內,新增用戶在不同時期內打開APP的情況。從用戶的留存率可以看出APP對用戶的吸引力。統計留存率需要長期的堅持,當APP推廣的時候,需要特別的注意一下次日留存、三日留存、7日留存、14日留存、30日留存等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反映不同時期用戶流失的情況,通過分析這些數據能夠快速找到用戶流失的原因。
次日留存:因為都是新用戶,所以用戶的流失情況會比較嚴重,這就需要結合APP的新手引導設計和新用戶的來源渠道來分析用戶的流失原因。
周留存:經過一個星期的時間,用戶通常已經體驗過一個完整的APP操作流程,如果用戶能夠在經過一個星期的時間還留下來,就有很大的可能性會成為APP的忠實用戶,如果用戶流失嚴重,可以從APP自身的功能去尋找問題。
月留存:這個階段是最能體現APP用戶的留存情況的,經過一個月的時間,這個時候留下來的用戶一般都是忠實用戶,並對APP產生了一定的依賴度。
2、如何提高APP用戶的留存
(1)渠道篩選,提高渠道轉化質量
用戶質量是提高用戶留存的重要環節,新用戶在剛開始使用APP的這段時間是用戶流失比較嚴重的時間段;因此在運營推廣方面應該做好用戶質量的把控,做好渠道的篩選。
(2)打好APP品牌的認知度
打好品牌,維護好品牌的形象,提高品牌的認知度;別人為什麼會使用APP?除了各種各樣的推廣外,無非就是通過朋友推薦的、應用市場的評價高等等;而後兩者就是因為APP的認知度比較高,因此打好品牌基礎非常重要。
(3)做好APP新用戶的引導
做好新用戶的使用引導,尤其是關於游戲、購物、金融、理財等類的APP,新用戶剛開始使用APP的時候,對APP內的特定操作基本處於零認知,這就需要APP的新用戶引導功能去幫助新用戶更好的體驗APP。
(4)優化好APP的性能
雖然現在的手機性能在不斷的提高,但是APP依舊需要做好APP性能的優化,避免出現APP閃退、占內存、運行慢等問題,目前市場上APP產品同質化相當嚴重,用戶的可替代選擇相對較高,優化APP體驗以及產品性能,一定程度上能更好的留住用戶。
促活是指促進APP用戶的活躍度,直接指標是活躍用戶數,活躍用戶數一般區分為日活、周活、月活。和用戶建立了一個穩定的關系後,就需要提高用戶的活躍度了,只有活躍的用戶才能對APP產生價值。
APP用戶的活躍度低,一定是有原因的,有可能是APP體驗差,有可能APP存在著問題等等,總之要通過科學的數據分析找到原因,及時解決隱患,提高用戶的活躍度。
如何提高用戶的活躍度
活動是提高用戶活躍度的一種比較好方式,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活動的內容形式盡量多樣化,可以根據一些重要的節日或相關熱點進行活動的策劃。平時也可以通過日常性的活動來提高用戶的活躍度,比如簽到、登錄後獲取積分等方式。
APP在積累了一批忠誠用戶,進入正常運營軌跡後,用戶流量和商業價值就可以實現轉化,APP自然能開始營收和變現。
(1)在APP用戶量大,用戶活躍度較高的情況下,可以通過引進各種廣告來收取費用;
(2)提供增值功能服務,只要APP能讓用戶產生粘度,用戶自然而然會進化出消費需求,購買相應的增值產品。比如在APP內設置會員或月卡等制度,只要用戶對APP產生了依賴,想要獲得或者享受更多的服務,就會自覺轉化為付費用戶;
(3)通過積分商店,進行電商轉化,實現變現;
(4)用戶的數據也是有價值的。
APP運營推廣的四個階段需要有數據支撐作為參考依據,在某些流程和決策上,數據甚至能起決定性作用,APP推廣的全流程至少需要一個穩定的統計工具參與:
比如說在拉新階段,就需要關注用戶的點擊量、下載量、注冊量、用戶數量等推廣指標;
在留存階段,就需要留意用戶的次日留存、三日留存、七日留存、三十日留存、留存率等轉化周期;
在促活階段,就需要監控用戶的活躍度、使用APP的次數、在線時長等活躍數據;
在營收階段,就需要統計用戶在增值功能服務的付費率等行為數據。
目前,渠道統計方面,像 openinstall 之類的第三方已經能實現APP推廣全流程的數據監控了。通過對推廣數據的分析,調整APP運營推廣的方案,做到有針對性的精細化運營推廣,最終實現「拉新—留存—促活—營收」的目的。
② 如何運營推廣一款新app
我自己也是做一個新上線app推廣運營的,也是遇到了諸多困難,後來在西東圈得到了幫助,以下是西東圈群里分享的一個app推廣運營方案,讓我非常受益,這里也是一個傳媒廣告從業人員的聚集地,在推廣中找資源也挺方便的,很快就能得到響應。
APP就像是一個需要不斷包裝和投入的「明星」,需要不斷製造「話題」來吸引用戶,靠一版版的優化升級和足夠的內容、活動來支撐,否則很快就會泯滅於人們的視野中。
一、競品分析:
選擇競品、做好定位
二、產品定位:
1、產品定位:
一句話清晰描述你的產品,用什麼樣的產品滿足用戶或者用戶市場
2、產品核心目標
產品目標往往表現為解決目標用戶市場一個什麼問題,這個問題分析的越透徹,產品核心目標越准確。
3、目標用戶定位:
一般按照年齡段,收入,學歷,地區幾個維度來定位目標用戶群體。
4、目標用戶特徵
(1)常用用戶特徵:年齡,性別,出生日期,收入,職業,居住地,興趣愛好,性格特徵等。
(2)用戶技能:溝通能力強
(3)與產品相關特徵:
電子商務類:購物習慣,年度消費預算等。
交友類:是否單身,擇偶標准。
游戲類:是否喜歡3D游戲,是否有同類型游戲經驗。
5、用戶角色卡片
根據目標用戶群體圍繞目標用戶特徵建立用戶角色卡片。
6、用戶使用場景
用戶使用場景是指將目標用戶群投放到實際的使用場景中。
三、推廣方案
移動互聯網行業,創業公司市場則適合多面出擊,把能夠想到的各種途徑方式都去嘗試,用最小的投入把品牌效果最大化。
在想到的100種方法里,不斷測試出一種最有效的方法,剔除掉其中99個,集中火力把手裡的資源集中在一個可能爆發的點上,不斷放大,不斷分析,等待爆發。
1、渠道推廣
APP運營都離不開推廣,要學會從運營中找的問題,總結良好經驗,做優質渠道,改良產品,對於渠道推廣,有以下幾點可供大家參考:
1)基礎上線:各大下載市場、應用商店、大平台、下載站的覆蓋Android版本發布渠道,因為在馬海祥看來,推廣的第一步是要上線,這是最基礎的,無需砸錢,只需最大范圍的覆蓋。
下載市場:安卓、機鋒、安智、應用匯、91、木螞蟻、N多、優億、安機、飛流等。
應用商店:geogle商店、HTC商城、歷趣、十字貓、開奇、愛米、我查查、魅族商店、聯想開發者社區、oppo應用商店等。
大平台:MM社區、沃商店、天翼空間、華為智匯雲、騰訊應用中心等。
客戶端:豌豆莢手機精靈、91手機助手、360軟體管家等。
wap站:泡椒、天網、樂訊、宜搜等。
web下載站:天空、華軍、非凡、綠軟等。
iOS版本發布渠道:AppStore、91助手、pp助手、網易應用中心、同步推、快用蘋果助手、itools、限時免費大全。
2)運營商渠道推廣: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
用戶基數較大,可以將產品預裝到運營商商店,借力於第三方沒有的能力,如果是好的產品,還可以得到其補助和扶植。
市場部門要有專門的渠道專員負責與運營商溝通合作,出方案進行項目跟蹤。
3)第三方商店:上述A類都屬於第三方商店
由於進入早,用戶積累多,第三方商店成為了很多APP流量入口,全國有近百家第三方應用商店,渠道專員要准備大量素材,測試等與應用市場對接。各應用市場規則不一,如何與應用市場負責人溝通,積累經驗與技巧至關重要。
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可以投放一些廣告位及推薦等。
2、新媒體推廣:
(1)內容策劃
前期需要做好受眾用戶定位,分沖陵析得出核心用戶特徵;
原創、每天三條有趣內容、抓住當天或當周熱點跟進、創意、故事化、擬人化;
(2)品牌基礎推廣:
網路類推廣:在網路,360網路建立品牌詞條。
問答類推廣:在網路知道,搜搜問答,新浪愛問,知乎等網站建立問答。
(3)微博推廣
內容:將產品擬人化,講故事,定位微博特性,堅持原創內容的產出雹凳;在微博上抓住當周或當天的熱點跟進,保持一定的持續創源判旅新力。這里可以參考同行業運營比較成功的微博大號,借鑒他們的經驗。
互動:關注業內相關微博賬號,保持互動,提高品牌曝光率。
活動:必要時候可以策劃活動,微博轉發等。
(4)微信推廣
微信公眾號的運營推廣需要一定時間沉澱,這里可以參考幾步曲:
內容定位:結合產品做內容聚合推薦,內容不一定要多,但是一定要精並且符合微信號的定位。
種子用戶積累:初期可以給定個KPI指標,500個粉絲一個門檻,種子用戶可以通過同事好友,合作夥伴推薦,微博引流,官網引流等。
小號積累:開通微信小號,每天導入目標客戶群。
小號導大號:通過小號的粉絲積累推薦微信公眾號,將粉絲導入到微信公眾號。
微信互推:當粉絲量達到一定預期後,可以加入一些微信互推群。
(5)視頻推廣
現在視頻還是一個風口,並且還能持續幾年,抖音、快手、B站、小紅書,有不同的演算法和推薦機制,用戶屬性也有所區別,選擇適合自己的平台。
(6)PR傳播
PR不是硬廣告,學會在對的途徑講一個動人的故事是非常重要的。
互聯網時代人人都是傳播源,無論微博Kol、微信公眾號、媒體網站的專欄或各大社交網站,我得去研究如何利用這些平台來講述一個好的品牌的故事;反之,這些平台也會是用戶對品牌產生UGC的最好渠道。
在初創公司,作為PR需要把公司每一個階段的方向都了解透徹,然後學會向市場、投資人、用戶傳遞一個有力的聲音。
這個聲音並不是生硬的廣而告之,而是拋出一個話題讓大家對你的故事所感興趣,並帶動大家如何把興趣引到你的產品上來,最好形成行業的熱議話題。
以下有幾個策略:
1)用日常稿件保持穩定的曝光
我們會定期做一張傳播規劃表,每個月要根據公司和產品的變化來決定該向外界傳遞什麼聲音,恰當的表達和持續的內容產出會讓公司的曝光度及行業的關注度逐漸提高。
2)維護好已有的媒體資源,積極擴展新資源
(7)事件營銷
事件營銷絕對是個體力活和腦力活,這需要整個團隊保持敏銳的市場嗅覺,此外還需要有強大的執行力,配合一定的媒體資源,事件才得以在最快的速度推出去。
事件營銷的前提必須是團隊成員需要每天接觸大量新鮮的資訊,把這些信息整合,也需要養成隨時記錄下一些閃現的靈感創意並和成員們及時分享碰撞。
對於能貼上產品的創意點結合點,我們會馬上進行頭腦風暴,對事件的始終進行推理,若確定方案可行,那麼馬上做出與之匹配的傳播計劃,開始做項目預算並一邊准備好渠道資源。
(8)數據分析
每周花一些時間去認真分析每一條微博、微信、每一個渠道背後的數據,你一定會發現傳播度高的內容背後的契合點和關聯性,這樣非常有利於自己官方微博、微信內容質量的提升,運營起來也更接地氣。
不管是什麼平台,優質內容的產出是核心關鍵點,也是各個平台短缺並激勵扶持的方向,所以考慮如何才能產出優質的內容也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