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8051單片機
80C51單片機屬於MCS-51系列單片機,由Intel公司開發,其結構是8048的延伸,改進了8048的缺點,增加了如乘(MUL)、除(DIV)、減(SUBB)、比較(PUSH)、16位數據指針、布爾代數運算等指令,以及串列通信能力和5個中斷源。採用40引腳雙列直插式DIP(Dual In Line Package),內有128個RAM單元及4K的ROM。80C51有兩個16位定時計數器,兩個外中斷,兩個定時計數中斷,及一個串列中斷,並有4個8位並行輸入口。80C51內部有時鍾電路,但需要石英晶體和微調電容外接,本系統中採用12MHz的晶振頻率。由於80C51的系統性能滿足系統數據採集及時間精度的要求,而且產品產量豐富來源廣,應用也很成熟,故採用來作為控制核心。
㈡ 51單片機的優缺點
一、51單片機
應用最廣泛的8位單片機當然也是初學者們最容易上手學習的單片機,最早由Intel推出,由於其典型的結構和完善的匯流排專用寄存器的集中管理,眾多的邏輯位操作功能及面向控制的豐富的指令系統,堪稱為一代「經典」,為以後的其它單片機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51單片機之所以成為經典,成為易上手的單片機主要有以下特點:
特性
1、從內部的硬體到軟體有一套完整的按位操作系統,稱作位處理器,處理對象不是字或位元組而是位。不但能對片內某些特殊功能寄存器的某位進行處理,如傳送、置位、清零、測試等,還能進行位的邏輯運算,其功能十分完備,使用起來得心應手。
2、同時在片內RAM區間還特別開辟了一個雙重功能的地址區間,使用極為靈活,這一功能無疑給使用者提供了極大的方便。
3、乘法和除法指令,這給編程也帶來了便利。很多的八位單片機都不具備乘**能,作乘法時還得編上一段子程序調用,十分不便。
缺點
(雖然是經典但是缺點還是很明顯的)
1、AD、EEPROM等功能需要靠擴展,增加了硬體和軟體負擔
2、雖然I/O腳使用簡單,但高電平時無輸出能力,這也是51系列單片機的最大軟肋
3、運行速度過慢,特別是雙數據指針,如能改進能給編程帶來很大的便利
4、51單片機保護能力很差,很容易燒壞晶元
應用范圍:目前在教學場合和對性能要求不高的場合大量被採用。
使用最多的器件:8051、80C51
㈢ 80c51單片機的RST引腳有什麼作用有哪幾種復位方式復位後的狀態是什麼
1、RST:引導內部復位程序或電路。可以看到SFR的復位值,同時等待時鍾電路穩定工作,提高抗干擾能力,提供一種有效的重啟方式,目的就是單片機重生。
2、復位方式:要求RST保持高電平一段時間,通常上電RC電路或專用電源監控晶元做到。
3、狀態:是運行狀態,於是CPU從0000H地址開始幹活。
51單片機是高電平復位的,如果RST引腳維持2個機器周期時間長的高電平,那麼內部寄存器將會被置為合適的數值,使得系統順序啟動,正常工作時,RST 腳保持低電平。
(3)80c51單片機的缺點擴展閱讀:
RST引腳是復位端,高電平有效。在該引腳輸入至少連續兩個機器周期以上的高電平,單片機復位。RST引腳內部有一個斯密特ST觸發器以對輸入信號整形,保證內部復位電路的可靠,所以外部輸入信號不一定要求是數字波形。
使用時,一般在此引腳與VSS引腳之間接一一個約8.2k2的下拉電阻,與VCC引腳之間接一個約10UF的電解電容,即可保證上電自動復位。復位也是使單片機退出低功耗工作方式而進入正常狀態一種操作。
㈣ 80C51單片機簡介
80C51單片機屬於MCS-51系列單片機,由Intel公司開發。
概述:
1、80C51有兩個16位定時計數器,兩個外中斷,兩個定時計數中斷,及一個串列中斷,並有4個8位並行輸入口。
2、80C51內部有時鍾電路,但需要石英晶體和微調電容外接,由於80C51的系統性能滿足系統數據採集及時間精度的要求,而且產品產量豐富來源廣,應用也很成熟,故採用來作為控制核心。
3、80C51採用40引腳雙列直插式DIP,內有128Byte的RAM單元及4K的ROM。
(4)80c51單片機的缺點擴展閱讀
80C51的優點及用途:
1、擁有良好的集成度;
2、自身體積較小,簡易攜帶;
3、擁有強大的控制功能,同時運行電壓比較低。
用途:
80C51主要應用於下面幾種領域當中,分別是:自動化辦公、機電一體化、尖端武器和國防軍事領域、航空航天領域、汽車電子設備、醫用設備領域、商業營銷設備、計算機通訊、家電領域、日常生活和實時控制領域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80c51
㈤ 80C51單片機引腳圖及引腳功能介紹
單片機的40個引腳大致可分為4類:電源、時鍾、控制和I/O引腳。
1、電源:
(1)VCC - 晶元電源,接+5V;
(2) VSS - 接地端;
2、時鍾:XTAL1、XTAL2 - 晶體振盪電路反相輸入端和輸出端。
3、控制線:控制線共有4根,
(1)ALE/PROG:地址鎖存允許/片內EPROM編程脈沖。
ALE功能:用來鎖存P0口送出的低8位地址。
PROG功能:片內有EPROM的晶元,在EPROM編程期間,此引腳輸入編程脈沖。
(2) PSEN:外ROM讀選通信號。
(3)RST/VPD:復位/備用電源。
RST(Reset)功能:復位信號輸入端。
VPD功能:在Vcc掉電情況下,接備用電源。
(4)EA/Vpp:內外ROM選擇/片內EPROM編程電源。
EA功能:內外ROM選擇端。
Vpp功能:片內有EPROM的晶元,在EPROM編程期間,施加編程電源Vpp。
(5)80c51單片機的缺點擴展閱讀:
80c51單片機簡介:
MCS-51具有典型的結構,完善的匯流排,SFR集中管理模式,位操作系統和豐富的控制功能指令統,為MCU的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MCS-51系列的典型晶元是80C51(CHMOS 8051)。出於這個原因,許多製造商已經開始以80C51為代表的8位微控制器的開發,如飛利浦,達拉斯,ATMEL等。我們將這些公司生產的80C51兼容微控制器稱為80C51系列。
特別是近年來,80C51系列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並推出了一些新產品,主要是為了提高單片機的控制功能,如高速I / O口,ADCPWM,WDT,低電壓,微功耗,電磁兼容性,串列擴展匯流排和控制網路匯流排。
此外,ATMEL公司開發的89CXX系列將快閃記憶體(EEPROM)集成到80C51作為用戶程序存儲器,不改變80C51的結構和指令系統。
㈥ 常用單片機的型號
常用單片機的型號有8 位單片機、16位單片機、32位單片機。
1、8 位單片機
這類單片機的控制功能較強,品種最為齊全,由於其片內資源豐富和功能強大,主要在工業控制、智能儀表、家用電器和辦公自動化系統中應用。
2、16位單片機
CPU是16 位的,運算速度普遍高於8 位機,有的單片機的定址能力高達1MB,片內含有A/D 和D/A轉換電路,支持高級語言。
3、32位單片機
32位單片機的字長為32位,是單片機的頂級產品,具有極高的運算速度。代表產品有Intel公司的MCS-80960系列、Motorola公司的M68300系列、Hitachi公司的Super H(簡稱SH)系列等。
(6)80c51單片機的缺點擴展閱讀
單片機的特點
1、低功耗3種低功耗模式
休眠,停止,待機模式。為RTC和備份寄存器供電的VBAT。
2、調試模式
串列調試(SWD)和JTAG介面。
3、DMA
12通道DMA控制器。支持的外設:定時器,ADC,DAC,SPI,IIC和UART。3個12位的us級的A/D轉換器(16通道)
4、A/D測量范圍
0-3.6V。雙采樣和保持能力。片上集成一個溫度感測器。
㈦ 單片機的優缺點
這個東西是要看運用環境,和控制策略!再不同的環境下用不同的控制器件!比如邏輯控制工業上一般用PLC,比如電梯!能用單片機控制了,誰還用工控機,工控機 1W多!單片機幾十塊錢.不好回答你的問題!知道怎麼用,但是表達不出來!文筆所限啊!
㈧ 單片機型號有哪些
現在常用的單片機有哪些型號?
型號多了去了。只能跟你說類型的。
1:51結構的有Atmel的AT89CXX系列、AT89Sxx系列、AT89C20系列(20引腳);STC的所有單片機都是51結構的。還有合泰的,笙泉的都是51結構的。
2:AVR單片機
3:PIC單片機(8位、16位、32位都有)
4:飛思卡爾單片機(就是原摩托羅拉單片機,後來脫離moto自己單干就改名)
5:ti公司的MSP430單片機
6:三星單片機
7:NEC單片機
8:松下單片機
9:三菱單片機
10:瑞薩單片機
11:義隆單片機
……
太多了上述的除了第一項的都是一個結構的單片機外,其他的相互之間結構都不一樣。而且每種幾乎都進百個型號的單片機。對於初學者來說接觸最多的51結構的單片機。但工業上用的多的卻是除了51以外的單片機。
還有國產的海爾單片機也用的多,因為海爾的家電賣得多,他們用自己的單片機也多,但似乎海爾單片機的結構跟PIC的是差不多的。
單片機IC都有哪些型號和系列?
51單片機:AT系列(AT89S51/52 AT89C51/52……)
STC單片機罰STC系列(STC89S52……)
PIC單片機:PIC16f系列 PIC18f系類
TOSHIBA單片機 AVR系列單片機
………………………………
什麼是單片機?它有多少種類?
單片機:
單片機(Microcontrollers)是一種集成電路晶元,是採用超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把具有數據處理能力的中央處理器CPU、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多種I/O口和中斷系統、定時器/計數器等功能(可能還包括顯示驅動電路、脈寬調制電路、模擬多路轉換器、A/D轉換器等電路)集成到一塊矽片上構成的一個小而完善的微型計算機系統。
種類:
單片機的種類繁多,一般按單片機數據匯流排的位數進行分類,主要分為4位、8位、16位和32位單片機。
4位單片機 4位單片機結構簡單,價格便宜,非常適合用於控制單一的小型電子類產品,如PC機用的輸入裝置(滑鼠、游戲桿)、電池充電器、遙控器、電子玩具、小家電等。 2. 8位單片機。
8位單片機是目前品種最為豐富、應用最為廣泛的單片機,目前,8位單片機主要分為51系列及和非51系列單片機。51系列單片機以其典型的結構,眾多的邏輯位操作功能,以及豐富的指令系統,堪稱一代「名機」。
16位單片機 16位單片機操作速度及數據吞吐能力在性能上比8位機有較大提高。目前,應用較多的有TI的MSP430系列、凌陽SPCE061A系列、Motorola的68HC16系列、Intel的MCS-96/196系列等。
32位單片機 與51單片機相比,32位單片機運行速度和功能大幅提高,隨著技術的發展以及價格的下降,將會與8位單片機並駕齊驅。32位單片機主要由ARM公司研製,因此,提及32位單片機,一般均指ARM單片機。嚴格來說,ARM不是單片機,而是一種32位處理器內核,實際中使用的ARM晶元有很多型號,常見的ARM晶元主要有飛利浦的LPC2000系列、三星的S3C/S3F/S3P系列等。
常用單片機的型號?
80c51是學習單片機時作為例子主要介紹的單片機。
80C51單片機屬於MCS-51系列單片機,由Intel公司開發,其結構是8048的延伸,改進了8048的缺點,增加了如乘(MUL)、除(DIV)、減(SUBB)、比較(PUSH)、16位數據指針、布爾代數運算等指令,以及串列通信能力和5個中斷源。採用40引腳雙列直插式DIP(Dual In Line Package),內有128個RAM單元及4K的ROM。80C51有兩個16位定時計數器,兩個外中斷,兩個定時計數中斷,及一個串列中斷,並有4個8位並行輸入口。80C51內部有時鍾電路,但需要石英晶體和微調電容外接,本系統中採用12MHz的晶振頻率。由於80C51的系統性能滿足系統數據耿集及時間精度的要求,而且產品產量豐富來源廣,應用也很成熟,故採用來作為控制核心。
參考資料:ke./view/949282
51單片機 型號
AT89C52 c 系列是早期產品。不帶在線編程和看們狗,
新的產品為了和早期產品區別改為AT89S52 裡面帶看門狗和ISP功能,ISP是在線編程的意思。是早期LATTICE的專利技術,現在用的很多了。需要10針的插口鄲行下載數據。
24指的是最高晶振頻率。
PC (PU PI)是兩種等級,P代表的是DIP封裝的。C代表的是商業級的晶元。I是工業級的,是以前的命名。現在新產品都該為U了,也是工業級的,是用環保材料製造的。
51單片機 有幾種了
STC,AT這些的51單片機,本質上是一樣的,編程也一樣,甚至引腳都沒區別
最初51是ATMEL的,然後台灣的STC購買了51的核,所以STC也生產51,並在這基礎上進行了提高,有了其他型號的51,但這些編程都還一樣,引腳不同,具體型號查一下官方pdf就知道了
樓主說的型號應該是89C52,89S52這些,每個公司的都沒區別
而其他的AVR,PIC,MSP430,凌陽61這些種類的單片機就跟51單片機是並列的關系,而不是從屬關系,生產的廠家不同,技術不同。他們有些相似的功能,但是內部結構、原理什麼的都會有差別,編程差別非常大。
單片機的種類數量這個沒法說,一個公司生產出一個起個名字就可以算一種。估計幾百都有,如果一種型號算一個,估計就是多少萬了。
都是自己的經驗,樓主有啥不明白可以再問
51系列的單片機都是有哪些型號?
STC,AMT這些比較常見的51單片機,現在單片機實驗板很多,上面 一般配的都是STC的51單片機。學習的話可以選擇一款單片機,幫助比較大,都會有相應的教程的。吳鑒鷹的51單片機實驗板個人用過,可以
單片機都是有哪些型號的?普遍的都是用哪一種的? 常用單片機的CPU型號?
STC單片機
STC公司的單片機主要是基於8051內核,是新一代增強型單片機,指令代碼完全兼容傳統8051,速度快8~12倍,帶ADC,4路PWM,雙串口,有全球唯一ID號,加密性好,抗干擾強.
PIC單片機:
是MICROCHIP公司的產品,其突出的特點是體積小,功耗低,精簡指令集,抗干擾性好,可靠性高,有較強的模擬介面,代碼保密性好,大部分晶元有其兼容的FLASH程序存儲器的晶元.
EMC單片機:
是台灣義隆公司的產品,有很大一部分與PIC 8位單片機兼容,且相兼容產品的資源相對比PIC的多,價格便宜,有很多系列可選,但抗干擾較差.
ATMEL單片機(51單片機):閥 ATMEl公司的8位單片機有AT89、AT90兩個系列,AT89系列是8位Flash單片機,與8051系列單片機相兼容,靜態時鍾模式;AT90系列單片機是增強RISC結構、全靜態工作方式、內載在線可編程Flash的單片機,也叫AVR單片機.
PHLIPIS 51PLC系列單片機(51單片機):
PHILIPS公司的單片機是基於80C51內核的單片機,嵌入了掉電檢測、模擬以及片內RC振盪器等功能,這使51LPC在高集成度、低成本、低功耗的應用設計中可以滿足多方面的性能要求.
HOLTEK單片機:
台灣盛揚半導體的單片機,價格便宜,種類較多,但抗干擾較差,適用於消費類產品.
TI公司單片機(51單片機):
德州儀器提供了TMS370和MSP430兩大系列通用單片機.TMS370系列單片機是8位CMOS單片機,具有多種存儲模式、多種外圍介面模式,適用於復雜的實時控制場合;MSP430系列單片機是一種超低功耗、功能集成度較高的16位低功耗單片機,特別適用於要求功耗低的場合
松翰單片機(SONIX):
是台灣松翰公司的單片,大多為8位機,有一部分與PIC 8位單片機兼容,價格便宜,系統時鍾分頻可選項較多,有PMW ADC 內振 內部雜訊濾波。缺點RAM空間過小,抗干擾較好。
㈨ 80c51單片機的特點
8051片內有4k ROM,無須外接外存儲器和373,更能體現「單片」的簡練。但是編程者編的程序編程者無法燒寫到其ROM中,只有將程序交晶元廠代編程者燒寫,並是一次性的,今後編程者和晶元廠都不能改寫其內容。
8031片內不帶程序存儲器ROM,使用時用戶需外接程序存儲器和一片邏輯電路373,外接的程序存儲器多為EPROM的2764系列。用戶若想對寫入到EPROM中的程序進行修改,必須先用一種特殊的紫外線燈將其照射擦除,之後再可寫入。寫入到外接程序存儲器的程序代碼沒有什麼保密性可言。
(9)80c51單片機的缺點擴展閱讀
8751的特點
8751與8051基本一樣,但8751片內有4k的EPROM,用戶可以將自己編寫的程序寫入單片機的EPROM中進行現場實驗與應用,EPROM的改寫同樣需要用紫外線燈照射一定時間擦除後再燒寫。
由於上述類型的單片機應用的早,影響很大,已成為事實上的工業標准。後來很多晶元廠商以各種方式與Intel公司合作,也推出了同類型的單片機,如同一種單片機的多個版本一樣。
雖都在不斷的改變製造工藝,但內核卻一樣,也就是說這類單片機指令系統完全兼容,絕大多數管腳也兼容;在使用上基本可以直接互換。人們統稱這些與8051內核相同的單片機為「51系列單片機」,學了其中一種,便會所有的51系列。
㈩ 80c51和80C52的區別
51是4K程序存儲器,52是8K程序存儲器。5幾就是幾乘4K的程序存儲器。
82有三個定時器,51有兩個。52有隻能寄存器簡介定址的RAM 80-ff,也就說他的RAM是256位元組,SFR與高位元組RAM具有相同的地址,但是定址方式不同。51的RAM只有128個位元組。52的FLASH是8K,51是4K。
EPROM型單片機:
內部具有EPROM型程序存儲器,對於有窗口的EPROM型單片機,可以通過紫外線擦除器擦除EPROM中的程序,用編程工具把新的程序代碼寫入EPROM,且可以反復擦除和寫入,使用方便,但價格貴,適合於研製樣機。對於無窗口的EPROM型單片機,只能寫一次,稱為OTP型單片機。OTP型單片機價格也比較低,既適合於樣機研製,也適用於批量生產。